礼仪的作文(精华)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如何写20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礼仪的作文2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礼仪的作文1
20xx年4月11日,海林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海林市教师进修学校校长胡玉华为学校教职工做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现代礼仪知识专题讲座。通过听课,认真记笔记,我深刻认识到学习礼仪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胡校长结合现实生活中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礼仪的基本行为规范。这次学习,让我从思想上对礼仪有了新的认识,使我掌握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各项礼仪,也让我认识到自己在有关方面所存在的不足。我懂得了在以后的生活中应该如何改正自身的`不足,学会了科学运用礼仪,遵守礼仪。
现今的社会,经济发达,交际频繁,在人与人的接触与交际中,现代礼仪越发显得重要,甚至基本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礼仪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规范人们在一定的场合的出现方式,是顺利进入社会的通行证,是得到人们认同的行为规范,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行为指导。礼仪不仅仅是一种标志,绝非可有可无。学习礼仪、应用礼仪已然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礼仪与发展同在,与进步共生,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学习礼仪知识,运用礼仪规范,对提高我们自身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明礼仪内容之多,范围之广,可谓包罗万象,无处不在。 在这次文明礼仪学习后,我恍然大悟,原来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到位,所以,我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应真正地做到“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力求做好每一件事。因此,在平时工作与生活中,着重注重四个方面提高:一是强化自律意识,提高自身服务能力;二是端正思想态度,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三是讲究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礼仪水平;四是注重学以致用,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的国家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胡校长的讲座还让我意识到: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一名教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注重形象礼仪,做到仪表衣着文明。教师的衣着整洁、典雅美观,则具有导向和潜移默化的久远影响。
总之,从事教师职业,就意味着我们的整个人生航程面临着一种人格上的挑战。我们必须鼓足勇气,义无返顾的朝着人格发展的新高度不断攀登。每一位人民教师都应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平时严格要求自己,在每时每刻,每事每处,每个环节都应该讲礼仪、用礼仪,把所学礼仪用得恰到好处。相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树好自身形象,树好单位形象,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社会将更加温馨和谐。
礼仪的作文2
我们都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世界上著名的礼仪之邦,为什么我们中国会被称为礼仪之邦?因为我们中国人知礼仪、懂礼节。知道互帮互助,也懂得热情待客,今天我的一个小举动换来了一个小男孩的.一句“谢谢”!让我感触颇多!
事情是这样的,今天下午,我和妈妈去了一家新开的面包店买面包,面包店里人很多,当我们买好面包出来后,妈妈叫我去骑自行车回家,正当我把自行车锁解开时。突然两个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瞪着自己脚蹬自行车过来了,我看我的自行车歪着挡住了他们的路,我快速走过去,连忙扶起自行车,让他们顺利过通过,当他们顺利通过时,一个小男孩扭头说了声:“谢谢哥哥。”他们那稚嫩的声音瞬间触动了我的心,我当时感觉非常愧疚,自己为什么还没有这小男孩懂礼貌!我真应该向这个小男孩学习,我很佩服他的行为!
我认为我们生在这礼仪之邦,每个人都应该像这个小男孩一样,懂得对别人说声谢谢,学会向人家说声对不起,礼仪,是每个中国人必须要遵守的!
礼仪的作文3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星期眨眼就过去了,一个星期里最难忘的是站岗。
在站岗的这一个星期中,我每天早早地起床。以前我早上老是起不了床,等妈妈叫我了我也不起来,想在温暖的被窝里多睡一会儿。可这个星期天天很早起来,再去叫妈妈起床。爸爸妈妈说我变了个人似的。
在这个星期里,不管刮风下雨,我们四个礼仪岗同学就早早地在校门口站岗了。我们见到老师、同学都敬礼、亲切地问声您好,同学们个个都穿戴整齐,开开心心地背着书包上学来。一天一个低年级的同学没戴红领巾也走进来了,我们把她拦住了,我们问了班级后,那个同学马上就哭了,我们都不知所措地看着她,我想:这同学是害怕了,还是为了班级丢分而哭。结果她老是哭不肯说名字,旁边的吕老师说扣双倍分。我想这书包里怎么不准备一条备用红领巾呢?
在这一个星期中,没戴红领巾的同学想尽了办法,有逃的、有哭的`、有五六个人混进去的……但都过不了我们这一关。
一星期的礼仪岗工作让我久久难忘。
礼仪的作文4
一切都不是永恒的,所以一切都将慢慢的消逝;礼仪,这自古以来便是我炎黄子孙矢志不渝的追求。而今,却在人们痛心疾首的目光中,逐步迈向迟暮。也许至此掩埋于黄土之下,再不出世。
我国自古以来便以“礼仪之邦”著称。在古时,彬彬有礼的风貌是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总体印象;和善谦恭,以礼待人—便是我们的标签。可如今的中国,礼仪也只是一种形式,人们大多将它当做一种流程来随意搁置。忽略了礼仪本身的重要意义。当今社会,中国国民素质普遍不高是世界所公认的。上至城市街道,下到旅游景点,随处可见的是印有黑体加粗中文的公共标语。诸如“请勿高声喧哗”“此处禁止吸烟”此类。让中国这素有“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荣耀受到质疑,让老祖宗跟着我们受辱。我似乎看到了这矗立于我中华千年文明的巨人已挺直不了腰板。
可叹我华夏泱泱大国,人才辈出。可面对这传承自先贤的'礼仪文化出现问题,却无人可以解决,难道真是天意?让我华夏古国自此断送祖宗的传承?
可曾想,昔年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编《礼仪》。他提出“不学礼,无以立”,倡导“仁者爱人”。将我国古代社会的礼仪制度大大推进,使之一跃成为我国古代最富盛名的社会特点。而荀子则认为“礼之正于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古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从这些语句中不难看出圣人们对于“礼”的重视,由此可见这礼仪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社会的成长有这巨大的推动力。
礼仪对于我们是如此重要,凭我国现在的礼仪状况来说,想要快速将礼仪再次重拾,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对于这一度被我们重视,也一度被我们轻视的礼仪,我们只有用我们谦卑的态度,赤忱的内心,一步一步的将它重新迎回。只要阻止这礼仪的消逝,我们炎黄子孙必将在不远的未来再次站在世界平台上向各国展示我们的强大!
礼仪,何其重要。经过岁月的磨砺,它以螓至完美,它是历史的瑰宝。我们将在这条古人挖掘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直至寻回这礼仪的曙光!
礼仪的作文5
以我虔诚的心许愿,我在地球的轴痕上逝去,但,永不离开。
——题记
她穿着丝质的长袍,米白的袖边掩住半边眉梢,流水的声音安静,柔和,将时间里的世界渲染成一幅绝世佳画。她微微作揖,行了古人最常见的礼仪。她又轻轻抬起了头,风拂过面颊,带着她最后的一句话:“小女子,名叫礼,礼仪的礼。”
孔赋哀逝
礼走在公元前479年周国的一条街道上。所有人都向她行礼,她便也向所有人还礼。两旁小贩的叫卖声并没让人觉出丝毫的嚣扰。
不远的地方有个草屋,依稀可以看见一个稍稍年轻的男子。他拱手拜见老者,微微行礼,尊老者为师。蓝色的素衣随着屋里仅有的一点点风微微的晃,
老者拄着拐杖,看了看他,“子贡,汝来何其晚也?”声音这般沧桑,忧伤。
子贡连称不是,扶老者坐下。自己,则站在一旁。屋外扬扬洒洒地落了些雨滴,打在地上,一片湿润。滴滴答答的雨声变得逐渐密集。礼回过身去,准备离开,走了很久,却仍仿佛能听到那老人“天下无道,吾道亡矣”的泪声。
七天之后,礼又来到这里。她看到两柱之间的黑色棺木和守在棺旁的子贡。子贡向她行礼,她便也向子贡还礼。
“谁人逝之?”她问。
子贡看了看棺木,抬手拭了拭眼角,“吾师孔子。昨日逝也,吾当守此三日矣。”
礼看了看他,然后向着孔子的棺木拜了三拜。随即,身体逐渐变得透明,她身后的一切也变得清晰。风不停不停的吹,却再没拂动她的衣袖。最后消失,完全消失。只对着子贡留下一句:“吾中华之 礼,善待才善始终也。”
她来的那么轻盈,离得那么华美。她说,她叫礼。礼仪的礼。
戴安娜的句点
礼站在1997年白金汉宫的门外。她从人群中向前走动,所有人都为她让开道路,并且微笑致意,而礼也微笑着看着所有的人。
她来到门外的皇家骑士面前,骑士向她行皇家礼仪,然后询问她的名字。“礼,礼仪的礼,我尊贵的骑士先生。”她很快被放行,路上所有的贵族都脱下帽子,右手放在胸前微微鞠躬。礼穿着白色的蓬裙,手捧一束娇艳的白色玫瑰。她是那么的高贵,连威廉王子都单膝跪地,亲吻她的手背。
水晶棺里的女人是那样的美丽,有那样多的.人在为她哭泣。穿黑色长袍的牧师手捧圣经为她默哀。
戴安娜王妃是高贵的王妃,她善良,宽忍。或许,她便是一颗最明亮的夜明珠吧。她理应接收所有人的行礼。
礼把白玫瑰放在水晶棺旁,娇艳的玫瑰衬着王妃的美貌。礼悄悄走到一边,消失在最不起眼的角落。
她笑着。呐,多么尊贵的皇家之礼。
邻逝
礼换上轻便的运动服,在20xx年的上海漫步。我曾遇到过她,但不知为什么,我没有想起向她行礼。而他却在我旁边站了很久。
邻居家的老人刚刚离世,现在正在进行葬礼。唢呐的声音穿过一层层墙壁钻入我的耳朵里。哭声此起彼伏,我像是能看见那雨点般的泪滴。
礼想去看看那是个怎样的死者,然而却被堵在了亲属们围成的圆圈之外。她向着死者和家属鞠躬哀悼,所有人却都仍是在哭泣,没有人看到前来探访的礼和已经忍无可忍的昔日邻居。
我看见了礼的离开,她是在楼梯的拐角消失不见的。我如此清晰地记得她美丽的侧脸,却全然忘记了如何能再看到她的容颜。
礼说,她原本以为,这是她的礼仪之邦,如今,却再没有人向她行礼。刺耳的喧嚣回荡在她的耳畔。回荡着。永不消逝的。
尾声
礼走进一座白色的基督教堂,穿着黑色衣袍的修女站在红色的蜡烛旁。摇摇曳曳的烛光把一切都拢在一片朦胧中。她便站在修女的身边吟唱,双手合十,向上帝许愿。
“愿礼能永不再地球的时间轴上逝去,永不离开。”
她再一次安静地坐在河边。那条河仍在流淌。“礼,我叫礼。礼仪的礼。”
礼仪的作文6
面对公交车上一名外国旅客的破口大骂,该车司机与售票员体现了大国素质,以笑脸相迎。此事既让我们看到该名乘客素质之低下,更让我们看到了大国之人应有的大度和礼貌。孰优孰劣,一目了然。而面对此事,我们也应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以礼待人。
此名外国旅客置礼仪如无物,公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将自身的低素养暴露无遗。对他人不礼貌,其实不仅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侮辱,更是对两个国家赤裸裸的抹黑。战国时期晏子出使楚国,接待他的人不知使者来往的礼节,更为了蔑视晏子,竟让他从一个形似狗洞的洞爬进来,结果被晏子怼得哑口无言。此举既有辱楚国,又得罪了齐国,不可不谓之曰损人不利己。一个国家的礼仪风尚,不仅体现在高层人物在国际上的来往,也体现在此国之人民与彼国之人民的交往中。何况人无礼不立于世,懂礼仪是人们交往的基础之一。你若达礼,自然会收到众人的欢迎;你蛮横且无礼,便会为众人所疏远。此人无礼之举,不仅为众人所忌,更是对这个国家的藐视。须知如今的中国远非百年前的中国,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蔑视的。
有子曰:“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司机与售票员两人,不仅没有因遭受谩骂而脱口反击,却遵守社会公德,礼尚往来,以笑脸迎接辱骂,并视若无睹。没有过激的反应,也没有卑躬屈膝、低声下气地谄媚,不仅没有损害国家威望和尊严,也用现实给这位旅客上了一堂课,于无声处诫告他。实在不愧为中国人,龙的传人!
其实这种现象并不少见。现实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行为举止粗俗、言语用词不雅的事情发生。或是为了鸡毛蒜皮的日常琐事,或是锱铢必较,故意喧哗,或是心情十分糟糕。但无论如何,礼仪是万万不能丢的'。人如果失去了礼仪,就如躯体失去了灵魂,任你再才华横溢,学富五车,身价上亿,威望极高等等,终究会扰乱社会,为害甚大。礼无则人无,犹皮不存则毛焉附,水失则海竭,石销则苔亡。任何一个人都是礼仪社会的建设者,任何一个人都应担起社会赋予的重担,绝不逃缩。不当阎罗王,要做玛利亚;不当该隐,要做耶稣。
礼仪是一座通往真正彻底的文明社会的桥梁,是延向天堂的雅各布天梯,巴别通天塔,是孔子理想社会的精华,是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
子贡问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礼仪的作文7
小时候,父母亲常常告诉我们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饭不能有声音,出门服装仪容要整洁,搭车要排队,在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在学校,老师说别人讲话的时候不能随便插嘴,跟同学相处更要常常记得说“请、谢谢、对不起”。长大才明白,原来从小我们就已经从日常生活中慢慢学会有礼貌、重视仪表。
但是,有时候“礼貌”好像没有标准答案。我们平常吃饭,以为要把碗端起来才不会吃相难看,但是到了吃西餐的时候,端起盘子吃却变成了非常没有礼貌的行为。《礼记》提到一个观念:“入竟(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意思是告诉我们,到任何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要先了解当地的风俗与禁忌。正确的礼仪观念,是必须“入境随俗”,不能只坚持自己的'习惯,触犯别人的忌讳,如亚里士多德一句名言:“所有人都应该努力去追随正确的,而不是既有的。”
世界这么宽广,包含了各种不同的人群与文化。因为科技的发展,各地的人在不同国家间来来去去,随着人们的相处,以西方文明的传统礼仪为基础,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逐渐演化形成了一套世界共通的规范,称为国际礼仪。比如吃饭的时候刀叉不能离开餐盘,不同场合跟时间有特定的服装搭配,住饭店的时候不能穿着拖鞋和睡衣在公共空间走动,走路时男士要走在女士后面和靠近车道的那边。
做一个真正懂礼仪的人,必须先懂得“尊重”,即使学会了世界共通的国际礼仪,也必须尊重别人的习惯,尊重因为时代变迁而形成的当地风俗与礼节,才能减少不同地区之间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误会与摩擦。
礼仪的作文8
在春节里,我们要学会许多礼仪,如:拜年中的礼仪、餐桌上的礼仪、压岁钱中的礼仪……接下来我来讲一下餐桌上的礼仪。
餐桌上的礼仪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能边嚼东西便讲话。2、吃饭时不能谈一些令人作呕的'事情。3、不能拿筷子敲碗4、不能拿着勺子把汤吸进去。5、不能拿筷子指着人家。6、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凉”之内的话以示歉意。7、不要“霸”着某几样爱吃的菜不放,让别人都没法吃了。8、夹菜的时候,不能用筷子在菜里面翻来挑去,或者夹到一半,发现时自己不爱吃的,又重新放回到盘子里。如果想吃的菜很远,应该请边上的人帮忙夹到你碗里。9、长辈动筷子后,晚辈才能动筷子。10、吃完饭,要跟在座的人打个招呼。11、嘴里有东西的时候,不能讲话……
可是我当时还不知道这些礼仪,从而引发了以下这个事情。
准备吃饭的时候,奶奶还没有来,可我的肚子已经饿得“咕咕”直叫了,便拿起筷子趁没有人看见的时候,夹了一块肉就往嘴里塞,吃完的时候还擦了一下嘴,怕别人看见。吃饭的时候,爸爸问我了一个问题,当时我嘴里塞满了饭,说得含糊不清。吃完饭的时候,我什么都没说就走了。
晚上,爸爸妈妈把我叫到屋里骂道:“我们在家里的时候,我们怎么教你的!”“到现在,你难道都不知道该怎么做吗?”“吃完饭,要跟别人打招呼。”“嘴里有东西的时候,不能讲话。”“……”“……”
虽然今天被骂了一顿,但是我却懂得了许多在餐桌上的礼仪。这一天让我记忆犹新,但是经一失,长一智吗。
礼仪的作文9
吃,是一件普普通通的一件事,每天都要做的一件事。可是,吃也有吃的学问;吃也有吃的讲究;吃也有吃的礼仪。
在1月9日的那节国文课上,老师把桌子摆成了一个大圆圈,每个同学都可以用网络流行语“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来形容。上课了,老师把一个椅子当桌子,在“桌子”上垫了两张纸,又把一盒块状苹果和一盒瓣状橙子当作“菜”给我们吃。开始吃的时候,同学们蜂拥而至,自顾自地吃。
聚餐在同学们的.狼吞虎咽中结束了,回想起来还是记忆犹新呢!周桐羽是最可笑的,因为她在当吃橙子时,嘴里叼一瓣,手里拿一瓣,桌子放一瓣;我和刘硕也把牙签插在橙子皮上当小舟来玩……
接着,老师问我们:“大家在家中聚餐都坐在哪儿?”大家争先恐后地说:“随便坐!”我说:“不坐正中间,哪儿都行。”老师告诉我们要“坐不中席”,“中席”就是正中间的位置。
老师又问:“中席在哪儿?大家知道吗?”我们都不知道。老师说:“中席就是正对门、视野好、不受打扰的位置。”
然后,老师还讲了“匆横臂,匆箕踞”、“食不响舌,咽匆呜喉”等礼仪。其中“长辈先动筷”我在家经常遵守。
聚餐礼仪,学问真大,不然“聚”字和“餐”字怎能有如此多的笔画呢!让我们记住这些聚餐中的“注意事项”吧,以免以后聚餐时出丑相、出笑话!
礼仪的作文10
当代,文明礼仪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是社会生活的必须品。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讲究礼仪,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作为小学生,我们更应该讲文明、懂礼仪。
然而,在我们周围,总会看见一些同学不文明的'行为,个别同学有时会在楼上制造“瀑布”,而这“瀑布”却不比黄果树瀑布逊色;有时会在洁白的墙壁上留下眼花缭乱的“杰作”,而这“杰作”也不次于书圣王羲之笔下的《兰亭序》;更有一些同学,在家不理解家长的辛苦忙碌,在校不听老师的教诲。说话不文明,举止不文雅,让文明失去了美,让礼仪没有了爱。
其实讲文明知礼仪非常简单,在学校里,纸屑、果皮不乱扔,“瀑布”不乱造,看到垃圾要主动捡起,上课认认真真听讲,下课不大声喧哗,轻声慢步过走廊,上下楼梯向右靠,见到老师行个礼,遇到同学问声好,公交车上要让座,有礼节,互尊重,礼貌待人品行好。这样我们不仅做到了文明,还宣传了文明。只要人人迈出文明一小步,社会文明就会迈出一大步。我们作为安顺的小市民,要发扬讲文明守礼仪的好习惯,从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以文明的行为来规范自己,管理自己,教育自己。总之,文明礼仪已不只是在课堂上和在家里,应是无时无刻,不分地理空间,时时牢记在心。
懂文明,讲礼貌,这是我们小学就开始学习的。让我们共同携手把中国建设成一个文明礼仪之邦。
礼仪的作文11
记得一次到某校去参加活动,刚进校门,从身后窜出一学生:“老师,你好!”。我吓了一跳,看着他一脸严肃地行着队礼,我笑了。来到校园里,学生主动打招呼接连不断,有学生因右手拿着东西,欲举又止,急中生智用左手行了队礼。甚至在厕所……
这此起彼伏的“老师,你好!”使大家觉得很温暖,一致啧啧称赞该校的礼仪教育。我却不以为然。这使我联想到了生活中某些场合:学生手举鲜花,异口同声地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而那情景下的学生大多很开心,因为那类似集体活动,学生口中呼出的仅是一句简单的台词。
俗话:习惯成自然。从学生的表情和动作,我读出了几份不自然,感觉学生们的问好,似乎在完成一项政治任务,窃以为是学校短期的'“强化教育”所致。
如今的学校普遍注重自己的社会形象,特别是有外来领导和同行来本校学习、交流之际,更便于提升学校的自我形象,借此机会展示并受到领导和相关业内人士的认可,那效果无疑是最佳的。礼仪属于学校的“软环境”,看得见、摸得着,彰显的是学校的精神风貌。因此,部分学校不失时机,他们认为,通过训练可以“立竿见影”,也易于给人留下良好印象,提高学校自身的美誉度,可谓是“快、好、省。”
毋庸置疑,这是涉嫌“作秀”的礼仪展示,更是一种功利主义的教育。我们可以想象,学校的活动结束后,一旦学生没有了外在的“指令”,那自然一切又归零。
礼仪作为一种传统美德。不仅表现为学生显性的文明言语行为,更是学生内心隐性的做人准则的外在体现。良好的礼仪养成是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础工程,不能够一蹴而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通过学生在长期学习、交流、实践中习得并不断内化形成。
其实,依照新课程理念来看,来参加活动的老师也是一种教育资源,为学生的礼仪教育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实践、检验的平台。学校不妨鼓励和引导学生去“笑问客从何处来”,更无需“见外”,让礼仪教育返璞归真,这样岂不更实在,更鲜活?
此外,问候要讲究得体,除了特定的时间和场合,我们一般无须要求学生行队礼。师生是校园生活的伴侣,面对客人老师,学生如能以一个阳光的微笑、一次主动的引路或让路、两句大方的交流语就足够了,这样也觉得自然、亲切,拉近了距离。无需这种“作秀”的礼仪。
礼仪的作文12
没有了浪花,大海就不会有它的波澜壮阔;没有了绿树,群山就不会有它的一碧万顷;没有了文明美德,人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文明美德是自身修养的体现,它可以衡量一个人的素质高低,如果一个人失去了文明美德,他就失去了做人的原则。文明待人,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讲究文明礼仪,可以为我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遵守公共文明,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
文明美德就像一条纽带,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帮助他人,拾金不昧是种文明美德。有时候自己的一个小小举动就有可能帮别人省去很多麻烦。这样的例子就在我们身边。不久前,我们北中的胡洹铭同学上学时在路边发现一个钱包,他见无人认领,便冒雨走下车把钱包拾起,面对金钱,他没有被诱惑,回到学校后,他毫不犹豫地把钱包交给老师处理,并协助寻找失主,将其归还。那钱包中不仅有一千余元,还有身份证,医保卡等重要证件,如果没有被归还,那么失主的必定会遇到很多不便与困扰。胡洹铭同学的行为是解人之困的行为,是良好文明美德的体现,值得我们敬佩与学习。在校园中,有些同学为了节省时间而在饭堂插队,他们没有考虑到别人的感受,更不顾忌身后同学的不满,冒然插队。他们节约了自己的时间,省去了麻烦,但却浪费了别人的'时间,给别人造成困扰,这对于那些耐心等待的同学是不公平的,所以像插队这种不文明行为,我们一定要杜绝!
如果每个人都能遵守文明美德,多为他人考虑,遇到麻烦的时候说句“对不起”,在别人困难时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人与人之间就可以少一分埋怨,多一分感动;朋友同事见面的时候说一句“你好”,平日里互相体谅,不做损人利己的事,心与心的距离就可以更近,社会氛围就可以更温暖。这就是文明的魅力。
文明就像一汪清澈的泉水,把我们生活、工作的环境过滤得更明净,让人舒心。
我们校园的草地上通常会竖着“爱护花草,人人有责”之类的标牌,大而显眼。有的同学却视而不见,坦然地、习惯式地从草坪上踏过,似乎并不认为这是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被他们踩在脚下的花草也许会因此枯萎死去,原本和谐舒适的校园环境会因此被破坏。我曾见过一些值周班的同学扫完包干区后在绿
化带里帮忙清理垃圾。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是费力且没有奖赏的事情,但这些同学是在遵循着自己的良公德心做事,做有助于推动校园文明美德建设发展的事,他们用辛勤的劳动为我们创造了洁净舒适的校园环境。在汗水的折射下,他们那一颗颗装满文明美德的心闪闪发亮。
礼仪的作文13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公民呢?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
最近,在我们班上,不断涌现出一些小雷锋。其中有一位大家都亲切地叫她——郭玲小卫士。
记得在一个愉快的星期天,我和郭玲同学到邮局寄信。来到邮筒前,她准备把信塞进去,却大叫起来:“哟,这么脏呀!”我定睛一看,邮筒上沾满了灰尘,干的鼻涕、口水、痰,布满了粉笔涂过的痕迹,简直成了大花脸了。郭玲气愤地说:“真不像样,是谁这么没有公德心?”我踮起脚尖,把信塞进去,正想离开,忽然听到郭玲说:“怎么,你这样就走?”我连忙说:“多看一会儿都会恶心。”“唉,你看,人们如此糟蹋邮筒,昔日可爱的样子被“毁容”了,还影响村容村貌,这样怎能成为文明乡村呢?我们把这个邮筒清洁一下吧!”我漫不经心地说:“算了吧,我真佩服你!”
于是,郭玲飞快地跑回家,提了一桶水,拿来一块抹布、一瓶洗洁精和一把小椅子来到邮筒旁。只见郭玲同学站在椅子上用力地擦,抹布脏了洗一次水,洗完再擦,擦完又洗。接着,她又蹲下去,一点一点地擦洗邮筒的“脚”。瞧,她嘴抿得紧紧的,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污迹,好像在捉一个又一个坏蛋似的。不一会儿,她就满头大汗。
“哈!哈!看,邮筒的`大花脸竟印在你的脸上了,真可笑。”我的意洋洋地说。
郭玲满意地看着绿得发亮的邮筒,过路人都投来赞许的目光。这时我却羞愧地低下了头。
让我们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让我们携起手来,创造优美的环境,让更多文明之花开放在我们的校园里,开放在祖国的大花园里。
礼仪的作文14
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礼仪是什么?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用以沟思想,交流信息,联络感情而逐渐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和礼节仪式的总结,所以有一些礼还是要讲一下的。
夹菜时不要用筷子在盘中挑拣,尽量不要起身,在用餐过程中已经举起筷子,但不知道该吃哪道菜,这时不可将筷子在各碟菜中来回移动,或者空中笔画,不要用筷子去推动碗,不要用筷子叉取食物放进嘴里,或用舌头舔食筷子上的附着物,有事誓时离席,不能把筷子插在碗里,应放在筷架上,每次用完筷子要轻轻地放下,尽量不要发出响声,在说话的时候不要把筷子当道具,随意乱舞或是用筷子敲打碗碟桌面,用筷子指点他人。
再用勺子喝汤的'时候,不要盛的太满,以免流出来弄湿桌子或衣服,如果勺子里的食物很烫的话不要用嘴对着勺子吹,吃勺子里边的食物时尽量不要把勺子全部对着嘴放进去,更不能去反复吮吸它。
用今天的话来解释,也就是相互谦恭有礼的意思,家庭礼仪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礼仪的作文15
穿行在繁华的城市之中,天空湛蓝得像刚经过一番洗礼,干净,透彻。戴上耳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陶醉。然而,街道上那些五颜六色的物体,却给我带来不经意的刺痛。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纵横上下五千年。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是的,一个不懂得文明礼仪的人,即使再博学多才,也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晏子春秋》里有这样一句话: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一个人要是无礼仪、不文明,没有人类最基本的道德修养,那与禽兽还有什么区别?还有什么高贵可言?可见,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早在古代就已深入人心,并视其为做人之本。然而,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人却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给忘了。地上的垃圾纸屑随处可见,没有人在意;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大家不以为然;见到草坪里树着“请勿践踏草坪”,却没有人当一回事,依然在草坪上行走,直到草坪上出现了一条分裂开来的路,那是中国人的传统品质破裂了。更甚至,在一些西方国家的公共场合,会有中文的提醒牌:请不要大声喧哗、请勿吸烟、……试想,身为一个中国人,在国外还被专门提示,我们在世界的眼里有多么不文明!身为一个中国人,你是否认为这是件很可耻的事情?
从古至今,中国人的品行变了质,没有文明礼仪的`思想。我想,若孔子见了这一幕,他会气短。
大桥边,我的视线定格在了这样一幅画面上。一位清洁工骑着三轮车,看样子是上不去的,我正想上前去,却看到一名青年男子的背影,他双手扶住三轮车后板,两头埋在两臂之间,奋力向上推。上桥后,清洁工一脸迷惑地向后看,此时那位男子早已混入人群之中。那个背影,消失在了人海之中,却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上。
这就是文明,这样一件小事,这样简单而已。力所能及的事,那个背影让我重新拾起了对中国人的信心,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是无礼、不文明的。
愿化作一团炽热的火焰,燃起文明之火,熔化人们变质、变得僵硬的文明之心。
愿化作一滴甘露,让世界变得透明,让人的行为也变得透明,人类高尚的举止将是世界最美好的点缀。
举杯邀明月,使礼伴我行。让文明重现于我们中华。
礼仪的作文16
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国”,古人的许多高尚品德与礼仪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文化墙上就记载着许许多多的名人与他们的传统美德。文化墙上记载着“仁者爱人的孔子;千里寻备的关云长;礼贤下士的齐桓公;谋定后动的诸葛亮;立木赏金的商鞅;心无贵贱的陆慧晓”……古代的著名人物。每位古代的`著名人物的左下方都写着各自的故事标题,在人物的右上方都盖着一个大大的椭圆形的印章。印章里写着“传承”这两个大大的红字。
其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千里寻备的关云长;因为他不顾千里的路途遥远“过五关,斩六将”地寻找自己的兄长——刘备。真不愧是生死同时的异性兄弟啊!再配上“行其所当,处事得宜。正义公平,美善威仪”的名言警句,能不认人赞叹关云长的兄弟精神与气志吗?
我也敬佩诸葛亮:他可真是有计谋啊,谋定后动,这个选择表现出了诸葛亮是多么有计谋啊!“诸葛亮啊,诸葛亮,你那么明辨是非,能周万物,比神仙还要神呐!”
我还佩服商鞅,他“立木赏金”的诚实守信、信守诺言的故事,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因此这个故事,其实就是著名的商鞅变法中的一部分哦!“诚实守诺,言行不欺。立身之本,守之弗失。” 这两句关于商鞅的名言一直激励着我要做一个诚实守信、信守诺言的好孩子。
最后,我们走到了文化墙的尽头,才恋恋不舍地跟着妈妈回家去。可我心里默默的想:我一定要好好读书,为祖国做出有用的贡献。
礼仪的作文17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二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而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不少与“素质不高”对号入座的行为,都是因为不注意、不在乎而形成习惯后在举手投足间不经意就暴露出来的。说到文明素质,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只是日复一日,因自我约束的态度、力度不同,才有了令人一目了然的区别。这一渐变,既与思想认识有关,更是一个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真希望我们在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人能抛掉坏毛病、养成好习惯,不容“小恶”,不拒“小善”,让不文明的画面、不和谐的音符,少些,再少些。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那我们纵然拥有了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人对已对社会又有何用?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我们不必埋怨这个社会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埋怨自己的力量太单薄,对社会的影响不大。试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吗?可是,单凭这一点酵母,不是就把面包发起来了么。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做这个时代的酵母,让自己的酵素,在这个社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新世纪新时代,新国家新文明”,让我们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不要让文明只出现在纸上,要让它活跃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要让文明无处不在,让我们做文明的主人,让我们告别不文明的行为。让文明礼仪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里出现!
礼仪的作文18
“文明礼仪”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从幼儿园起,教师就让我们孝敬父母,讲文明,守礼仪。到小学时,“文明礼仪”成了胸前红领巾,我们也成为了光荣的少先队员,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祖国的形象,“文明礼仪”变得更加重要。随着我们的成长,“文明礼仪”也显得愈加重要。
我有一个弟弟,他才上小学四年级。这个时段本该是最依恋家长、文明守礼的阶段。可在我的家中,每天都会上演着这样的一幕:他回到家里,从不向奶奶问好,奶奶劝诫他应要努力学习,他却毫不在意,出言顶撞奶奶。可这样的次数多了,家里人却并不重视,以为这只是小孩子不懂事。有时闹得凶了,也才轻提一二。有一次,他放学后想出去玩,征询奶奶意见得到否定回答后,本该安心回家的他非但没有离去,反而兴冲冲地又出去玩了。一个小时过后,家里人着急的寻找才使他不得不回了家。在他回家后,几次对奶奶出言不逊,甚至摔门喊叫,就这样仍未挨责骂,只被稍微提醒后便不了了之。
中国素为礼仪之邦、文明之邦,这难道不算是违反文明、礼仪的行为吗?面对这样的质疑,可能有些人会以为这只是个别现象,实则不然。我与一些同学曾在周围同学、亲人朋友等处做了调查,几乎每个家庭都会遇到这途中现象。这又是什么原因产生的呢?
我以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父母对孩子文明礼仪方面关注甚少。如今很多家长只在乎孩子的成绩,殊不知“欲先成才,必先成人”,成绩固然重要,但文明礼仪却更为重要!文明礼仪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关乎自己、家庭、周围的人乃至国家的形象!它绝不是一纸空谈!
其次,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过度溺爱。在很多家庭当中,都会出现这样的一幕:爸爸妈妈因为孩子犯错将要惩罚时,爷爷奶奶拦住劝阻,有的甚至以命相逼。如今的孩子都十分聪明,人们常说“隔代亲”,孩子会看准你的`“爱孙”心理,寻求你的“保护”。如果这时爷爷奶奶出手相助,只会害了孙辈。
说了这么多,大家一起来看看一个事例:在欧美一些国家的垃圾桶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一些标语“中国人,请不要将你的‘痰’吐向世界”……中国自古以来都有礼仪之邦的称谓,可如今却遭此“代遇”!我们可以怨谁?我们只能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在如今这个社会上,随着经济飞速的增长,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可某些中国人却在世界各地给中国丢脸!由此可见,“文明礼仪”绝不是个小事,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讲文明,守礼仪”也是我们所应该遵守的。
“礼仪”和“文明”也并不只是古代的千古流传的礼仪,面对传统的文明礼仪,我们应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结合现代社会的具体要求去做!“文明礼仪”不只是一纸空谈、大道理,它需要我们一起去遵守、实践,它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讲文明,守礼仪,做一个文明守礼、天天向上的中学生吧!
礼仪的作文19
地上的小草染绿山坡,水中的荷花铺满池塘,枝头的落叶翩然落下,云端的雪花起舞人间。四季最是懂礼,纷纷递上“拜帖″再降临尘世。
无以礼,何以立。什么可以称之为“礼"呢?
太阳照亮了银河系,养育了万千生灵。这是太阳给宇宙的礼——“生育″之礼,你是太阳给予宇宙最大的温柔。它不断的释放光芒,不断的散发热量,照亮了黑暗、带去了生机。
“鲸落″,是鲸在生命的尽头留给海洋的最后厚礼,一场鲸落供给着一整套的生态系统,养育着不计其数的生命。与之相对的还有“鲸爆”,“鲸爆″不是厚礼、是灾难。“鲸爆"带来的是挥之不去的恶臭与肮脏。什么是“鲸爆”呢?通俗来讲,就是鲸的尸体中还有大量气体,最终漂浮上岸,引起爆炸。“鲸爆”带给我们的是警告、是忠戒。我们没有礼待海洋,随意投掷杂物,致使海洋也不善待我们,让鲸带来了无尽的病菌。
尊重是相互的`,礼亦是。礼待他人,他人才会礼待我们。人与自然互相尊重,才能互相救赎;人与生物互相礼待,才会互相拯救。纵使这个世界有太多不公,我们也应学会以礼待人。
礼是传统美德,是现代标杆,是丈量一个人的标准。人行走于世,在短短几十个光阴里,“礼"是制服黑暗的魔杖。学礼、懂礼、用教,将礼与自身融为一体。自此,世间无光,万物皆抛,唯你闪亮。
风花雪月,云烟成雨,世间百态皆不如你。看过了云朵的温柔,听过了鸟儿的愉悦,它们皆以礼待你,你又为何不以礼待它。望这尘世处处有礼,望这人间刻刻安宁。自此,礼仪无边,温柔无尽。
礼仪的作文20
礼仪是一个已经让人们忘记了的事情,以前人们非常注重这件事,连餐桌的用餐位置也十分有讲究,而对于容貌的整齐,古人也十分讲究,古人常说:“禽兽没有皮毛,就只能为禽兽,人失去礼仪,也就不能算是人了”。古人对仪表的要求不免过于繁琐,其中最重要的,有衣着容貌:弟子规上也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如果你不想别人对你的打扮产生不满,那就要穿着得体。也要有行为举止的要求,要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就要站直,坐稳,行动利索,侧身睡,这四大基本的要点。
而我们现代的礼仪虽然不像古时候那样重要,但基本的行为规范总是有的,比如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不浓妆艳抹,这几大基本要点。可是现代的人只把礼仪放在嘴边,却不放在心上,更不表现在行动中。大街上随处吐痰乱扔的情况仍然屡禁不止。而公共物资也常常被破坏,笔直的`电线杆上和干净的墙面或许有小广告的出现。公共汽车,地铁上让座的行为现象越来越少,但是争挤上车的人却越来越多
记得在我小学放学时,我和同学们立刻背起了书包,排着队走出了学校。一个叔叔急匆匆的走了,并撞了我们一下,连一句对不起也没说就走了,我们嘴上不由地说他没礼貌,礼仪依旧这么简单,可却没多少人能做到。
“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足。如果这大街上再也没有脏话、粗话的声音,垃圾筒也下了岗,随处都可见帮助人的身影,到处是欢声笑语,整个世界就都变成了一座“礼仪城”,那该多好呀!
【礼仪的作文】相关文章:
礼仪的作文10-03
礼仪作文10-03
礼仪的作文10-03
礼仪的作文10-03
礼仪作文10-03
礼仪作文10-03
礼仪作文10-03
礼仪的作文10-03
礼仪的作文10-03
礼仪的作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