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婚庆礼仪
关于婚庆礼仪1
在湖南长沙,每有新人成礼,均在礼堂门口设一桌子,专门请人收取礼金,客人只要把钱交给专门的人,然后报上自己的名字。收礼人就会把客人的名字的礼金数额记在本子上,等婚礼完毕再交给主人家。
而在广西的一些地方,则是一对新人站在大厅门口,一边给喜糖,一边接收客人的礼金,这就需要客人把请柬夹着礼金一起交出。然后走入大厅就餐。而在河南郑州,则是新人及其亲戚均站在门口收礼金。因为众所周知,客人并不一定就是冲着新人来的,有的'是新人父母的朋友,有的是家里其他人的朋友,如果你是新人父母的朋友,你就得把礼金交给父母,如果你是新人叔叔的朋友,就交给其叔叔。而在新人之间,现在大家都有工作有单位,那么你如果是新郎的朋友就把礼金交给新郎,如果是新娘的朋友就交给新娘,条分理析,清清楚楚。否则,你辛辛苦苦送了几百块钱的礼,要是交错了人,只能算是白送了。
湘楚之地,自古即被为蛮夷之地,加之生活条件艰苦,所以,各种礼仪以实用为尚。设一会计收礼自是最清楚不过了。而楚人慷慨,天下有闻,故婚礼之上,多有未得请柬而来之者,甚至有许多人,是新人根本不认识的,所以很早就采用的现代会计制度。而广西亦是百越之地,民风更淳,拿请柬夹钱,也算是完成了一桩任务,本来若留下请柬,日后念及亦可作一纪念了,但为人请去吃酒,未必次次均是自愿,而且大家钞票不多,经济未必个个均善,干脆连请柬一起送回以表明态度也未可知。
而河南自古为中原之地,礼义之邦,故即使在细节方面也发展得最为完备。在礼金的分配方面最切真地体现出了"在其位,得其财"的理念。虽然这种瓜分方法古已有之,却最多地体现了现代精神。"资源就是财富",新人成礼,着重点首在高兴的气氛,而不在礼金多少轻重,所以,来贺喜者既然是长辈的亲友,那礼金自然是长辈所得了。以此逻辑推之,即使在此婚礼上有那么多人来贺,而新人日后也就未必有责任在贺客的喜宴上予以回报,因为此次客人并未冲着自己来。在湘桂之地,喜宴一方面是一欢庆之机,另外也是一次社交的机会。而到中原古地,则多了更多的应酬之色,喜气自然少了几分。
关于婚庆礼仪2
1、朋友回礼
相信您邀请来做婚礼后援团的朋友应该都是死党,彼此之间的交情可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细心的新人一定会丛朋友的立场出发来送礼品。直接赠送当天的部分服饰就是不错的主意,既可以和自己的礼服配合,也可免去朋友不必要的花费。
2、收礼之礼
接受来宾礼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礼节,一般又新娘双手接受,道谢后交由身旁的伴娘保管,再和来宾来个礼貌的合影留念。千万不要出现手拿红包和来宾如镜头的尴画面,伴娘用来装红包的手袋也要大方得体才行。
3、迎亲之礼
婚礼当天上午,新郎要带着伴郎们一起到新娘家中迎亲,此时免不了被新娘的姐妹们一阵拷问刁难,巧妙回答问题之余,发红包是免不了的,但这个环节只是习俗,无须花费太多。
4、待人之礼
摄影师、摄像师、化妆师、司仪婚礼当天有许多婚庆专业人员在现场为新人服务,最好事先为他们安排好相映的席位,或者购买好食品请他们提前就餐,对他们的辛苦与努力说声谢谢,体现对他们服务的尊重的同时,您也能得到更好的回报。
5、拜谢之礼
婚礼当天,新郎到新娘家迎亲,需要向新娘父母行拜谢之礼;而后新人一起到新郎加重,同样要向新郎父母行拜谢之礼。一般流程为,新人向父母奉茶、鞠躬道谢,其后新人要吃一些加入花生、莲子、蜜枣等带有美好寓意食品的'甜羹等。
6、问候之礼
如果您婚礼结束后不是立即赶赴蜜月,就一定要注意在婚礼后的第二天感谢一些重要人物咯;向双方父母打电话或是登门请安,向前一天辛苦的伴郎伴娘们表示感谢,对前来证婚的长辈也要表示感谢。
7、上门赠礼
新人双方正式确定结婚意愿之后,一定会按照惯例拜访双方父母。这时候备上精心挑选的礼物,既关乎面子,又表示诚意。保养品、首饰、洋酒都是不错的选择,最妥当的选择是能根据父母喜好购买。
8、长辈敬礼
婚礼中,新人常会邀请亲戚朋友中的长辈作为婚礼的证婚人或嘉宾。如果只是口头邀请难免有矢礼数,邀请长辈到外小聚,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一方面体现诚意,一方面也可以让对方更了解你们两个人。
9、蜜月回礼
蜜月之行,可不是购物之行,只需要购买当地的特色礼物赠送给父母和比较亲密的朋友就可以了。以表蜜月的甜蜜和他们在你们心中的特殊地位。赠送的方式不要太正式,轻松而开心最重要。
关于婚庆礼仪3
举行仪式之前的一个星期应注意饮食,少吃易发胖的食物,吃饭的量也应减少,这样穿礼服才好看!多吃水果,多喝水,皮肤看起来才好!才能做美丽的新娘!婚礼中的礼仪不同的地方不太一样,要根据地方的风俗。
新郎新娘在婚礼上的礼仪
仪表着装:新婚喜庆,新郎、新娘要格外注意仪表,可适当化妆,作好发型,保持容光焕发。新郎一般穿西装系领带,新娘一般穿婚纱,并适当佩带项链,耳环等饰物,但不可多,以免俗气。
迎宾等客:新郎、新娘应手持鲜花双双立于大门口迎接客人,不可来回走动;客人到来时应热情地表示欢迎和感谢,并适时地把客人介绍给家中的长辈或其他来宾,然后依长辈或辈份按次序让座,对于客人此时送上的红包,不论礼轻礼重,新郎、新娘都要一视同仁地致以谢意。敬烟、敬茶时要用双手送上,并为吸烟的长辈或平辈客人点火。
谈话说笑:与长辈交谈要诚恳谦逊,不可高谈阔论,信口开河;与平辈讲话要热情礼貌,注意谦恭;不可无休止地纵声大笑,或沉默寡言;对晚辈要热情友好。
坐立行走:不可歪歪斜斜地坐在沙发上,更不要高跷二郎腿,站立讲话时,要腰板挺直,不要全身抖动或前后左右经常挪动;行走时不要慢慢吞吞,状似散步,但也不要跑来跑去。可快步疾走,但要注意走姿和节奏。
相互配合:新郎、新娘在婚礼上双出双入,最好不要分开单独行动,并且在相互配合方面,应注意礼节,例如:应相互向对方介绍各自的长辈或平辈亲戚,朋友;相伴而行时,双方不要离得太远,但也不要过于亲昵;如有宾客取闹,应相互为对方解围,入座时,应让新娘先坐。
婚宴开始:新郎、新娘要按主次,依次到客席向各位客人敬酒,敬酒时要亲手为客人将酒杯倒满并双手为客人端起,但不要一律强求客人一饮而尽,等客人放下酒杯后,新郎、新娘要说声“谢谢”,并再次为客人将酒杯添满,方可再向下一位客人敬酒。新郎、新娘在婚礼宴席上应多照顾客人,让亲朋好友吃好喝好,高兴而来,满意而去。不要自己大吃大喝,甚至饮酒过度,当场醉倒,那就过于失礼,对于客人敬酒,即使酒量有限,也要略加表示,至少要举起酒杯向客人致以谢意,并说明不能多喝的理由。
婚宴结束:客人离去时,新郎、新娘要双双立于门口,一一同客人握手再见,并说些“谢谢光临”、“请慢走”之类的话。
结婚——典礼仪式:
(对新郎新娘、音响师、摄影师、录像师、鞭炮手、献花人、结婚证书、信物、交杯酒具做好安排;主婚人、证婚人、新郎新娘双方单位领导、亲友和嘉宾代表,佩戴喜花,到婚礼主席台上就座)
(1)、结婚庆典开始,奏乐,鸣放鞭炮;
(2)、向新郎新娘献花;
(3)、证婚人为新郎新娘颁发结婚证书并作证婚讲话;(新郎新娘向证婚人鞠躬,证婚人向新郎、新娘颁发结婚证书)
(4)、举行拜堂仪式:(一拜高堂;二拜来宾;三夫妻对拜)
(5)、交换信物;
(6)、喝交杯酒;
(7)、致贺词、答谢词:
主婚人(新娘父母)作主婚讲话;
致贺词:新郎新娘双方单位领导、双方亲友代表、来宾代表讲话;
主婚人(新郎父母)作主婚讲话并致答谢词;
新郎新娘讲话;
(8)、闹花堂。
举行喜宴
结婚庆典仪式结束,喜庆宴会开始。新亲专有新亲席,新亲席摆在正位。此时新亲上开账礼。席间,乐队演奏,宾朋献歌助兴,厨师给新亲加菜,新亲赏厨师。
喜宴进行期间,新郎新娘在主持人和伴郎伴娘陪同下给宾客敬酒、点烟。敬酒时,新郎新娘按长幼顺序先给新亲席敬酒,点烟。给其他宾客敬酒时,如来宾较多,主持人则要求每桌各选一、二个代表,由新郎新娘敬酒、点烟。新亲和宾客散席后,男方家人在饭店门口送客。
吃团圆饭
宾客走后,新郎一家人团团围住,新娘给公婆敬酒,男方一家人吃团圆饭。
晚上,洞房里要把从新娘娘家带回的喜蜡点燃,大葱摆上。新郎新娘要吃饺子和面条。饺子叫子孙饺子、面条叫长寿面(也有叫宽心面的)。然后开始闹洞房。闹洞房传统习俗是由新郎的嫂子、婶子等人给新人铺被褥,同时往新郎新娘床上扔枣、栗子(意为早生贵子),扔花生(意为姑娘儿子插花生),还有扔大豆(意为孩子多、象金豆),扔木墩(意为孩子长得结实)。现在,新婚之夜,青年人嬉戏新郎新娘节目很多,而且花样翻新,妙趣横生。往往闹到深夜,直到新郎新娘再三告饶为止。
家庭婚礼
家庭婚礼,指的是一对新婚夫妇在自己家中或其他场所举办的.约请双方亲朋好友参加的小型婚礼,它的主要程序一共有六项。
其一,是宣布婚礼开始。可以演奏或播放《婚礼进行曲》,条件允许还可以鸣放鞭炮。与此同时,在来宾的掌声和欢呼声中,新郎、新娘步入现场。
其二,是行鞠躬礼。在司仪的主持下,新人们首先要向双方的父母或其他尊长鞠躬,其次要向全体来宾鞠躬,最后还要双方相互鞠躬。
其三,是证婚人讲话。其主要内容是扼要介绍新人双方恋爱的经过,并对对方预祝婚后幸福。有时亦可代以宣读结婚证书,宣布新婚夫妇婚姻合法。
其四,是长辈讲话。可请新人双方的父母或其他尊长的代表即席讲话,向新郎、新娘表示祝贺。
其五,是新人讲话。应当请新郎、新娘依次讲话。向全体来宾致以感谢。有时,亦可由新婚夫妇一同表演文娱节目。
其六,是婚宴开始。新郎、新娘应从主桌开始,逐桌逐席地向来宾敬酒。
关于婚庆礼仪4
新郎,新娘在婚礼上喝”交杯酒”是婚礼上重要的仪式之一。
这种习俗起源于秦代,据史料记载,新郎,新娘各执半瓢饮酒,属意两人合二为一、相亲相爱、百事和谐。
到了唐代才将容器换成酒杯,但是不管用瓢还是酒杯,它的属意还是一致的,也就是象征着永结同好,同甘共苦的深意。
《礼记:昏羲》载:新郎、新娘各执一片一剖为二的瓢饮酒。
其意是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夫妻间享有相同的地位,婚后相亲相爱,百事和谐。
到了唐代,除了沿用瓢作酒器外,亦可以杯替代。
到了宋代,新婚夫妇喝交杯酒时用的是两个酒杯,先饮一半后再换杯共饮,饮完后则将酒杯一正一反掷于床下,以示婚后百年合好。
清末的时候,交杯酒仪式已发展成为“合卺”、“交杯”、“攥金钱”三个部分。
今天的婚仪中,“安杯于床下”之礼已被革除,“攥金钱”则为“掷纸花”所代替,惟“交杯酒”之礼仪仍然实行,为婚礼平添了喜庆的气氛。
为什么新娘要穿白色禮服?
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欢庆,这就如同在中国,红色象征着欢庆一样。在850 – 990年间,白色也是富裕的`象征。
到了20世纪初,白色代表纯洁的意义就远超过其它。所以白色通常是是礼服的首选颜色,也更代表了新娘的美丽和圣洁。
为什么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
与传统的中国婚礼不同,西式婚礼不是遵循”男左女右”的位置站立。
那时因为古时候,盎格鲁萨克逊的新郎常常必须挺身而出,以保护新娘子免得被别人抢走。
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站在自己的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拔出佩剑击退敌人。
婚戒起源
结婚戒指起源于古埃及。当时订婚和结婚戒指同属于契约的一部分。
结婚戒指戴在新娘的无名指上,表示新娘对丈夫的忠诚与顺从。
古埃及曾一度出现戒指热。
现代流行在婚礼上互换戒指。
婚前戴右手无名指,婚后戴左手无名指,意为左手连心,可以心心相印。
新娘手花的持法
随着轻快而庄严的进行曲,缓缓地步上红毯,走道两旁的目光里满满是支持与祝福,而在红毯的另一端,有着最甜蜜最真诚的誓言和满心欢喜的他在等待。
关于婚庆礼仪5
北京结婚习俗之聘
礼男女双方家长说媒、相亲、订婚后男方送彩礼往女家,表明聘定女方为妻。聘礼的一部分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聘”是婚礼前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北京结婚习俗之陪嫁
女方收到男方送来的聘礼后,在出嫁前一天下午将娘家陪送的嫁妆送往男家。中等人家陪嫁一般为24抬、32抬,有的人家陪嫁有相应还礼之意,原则上以男方聘礼增一倍还礼。
北京结婚习俗之娶亲
吉期一到,喜轿执事上门,娘家忙着打发上轿,夫家忙着迎娶进门,排场大又隆重,礼数也多,算给双方的家境来了一场大展示。“娶亲太太”扮演着重要角色,随喜轿执事上门迎亲,引导行礼。她主持婚礼仪式,另有傧相指导新郎新娘完成婚礼礼节。
北京结婚习俗之洞房坐帐
新人拜过天地后,上炕抓盖头,夫妇才算正式见了面。拜堂后要“闹新房”。新婚夫妇进行同吃子孙饽饽、喝交杯酒、撒床、上头等仪式。其中贯穿着祝愿新人称心如意,家道发达兴旺的主题。
北京结婚习俗之回
门洞房花烛夜后,第二天一早,新婚夫妻要一同祭拜神、佛和宗亲三代,并拜见父母等长辈,定名分,认大小。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通常新娘要回娘家与父兄亲友行回见礼。这就是所谓“回门”,也叫“回酒”。
北京结婚习俗须知
1、男女双方家长说媒、相亲、订婚后男方送彩礼往女家,聘礼的一部分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聘”是婚礼前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下聘礼要送女方茶叶、点心盒、女方三套衣服钱等,也可以送水果、保健品、金器等等。
2、男方带4个苹果女方还8个,讲究四平八稳,男方带2个点心盒女方还2个,家里要摆6样糕点,还要沏茶。
3、接亲的人要是双数2、4、6都可以,最好有长辈,女方家送亲的辈分要跟男方家来的一样,还有就是哥不接姐不送。
4、接亲时不走重复路,意在结婚值此一次,新郎新娘下喜车后喜车花立即拆除(意在结婚坐喜车就这一次),但不要抓净(意在把福根给留下)、四彩礼挂红包装。
5、新娘对窗外飞红手帕(意在喜上加喜)、典礼前,斧子,去时为单数,不能掉井里)。
6、新郎新娘互扎红腰带时切忌不打结(意在夫妻感情和顺、新娘抓福时尽量多抓,不结疙瘩)。
7、迎亲人员和迎亲车辆、喜车返回遇喜车、秤砣用红布包好,到女方家和返回新房时,返回时迎送亲人员和迎送亲车辆为双数(意在成双成对)。
8、过路口或过桥时、新房附近井盖用红纸遮盖(意在把井盖上了,行车往里拐(意在不往外去),不被吹散),生生死死都在一起。
9、北京人送红包数字,一般在6、8百块,量力而行。
关于婚庆礼仪6
1、择吉送好饰新房
新人选择婚期称‘择吉’,征求双方父母意见后,礼节上男方父母要备礼品到女方家‘送好’。亲家正式见面,商定婚期并征求女方家长对婚庆筹划的意见。男方开始装饰新房,进行婚前准备。新人择吉最好选择有个性、特色的婚期,避开扎堆结婚的日子。每年四、五、九、十月份的公休日就是民间结婚的高峰期,挑选婚期时可以考虑避开。这样的话,一切婚庆承办商(如饭店、婚庆公司、知名司仪等)的`服务一般都可以优惠些,也容易订到。择吉时可以参看:怎样挑选有纪念意义的婚期。
2、红喜高悬满厅堂
婚日当天男方家、女方家、新房、典礼酒店、禧宴厅等都要贴‘喜’字(有的少数民族不贴)。‘喜’字,家中室内可以提前贴,其它都是婚日当天贴。室外‘喜’字也叫领路喜,一般要求贴好后,别人从社区门口顺着‘喜’字就能找到家。
3、亲迎新娘不回头
婚日早晨新郎要率领迎亲队伍亲迎新娘,一般花车带头,礼车队随后。新郎到娘家后,娘家人一般关门拒婿,新娘女友拦门为难新郎讨要红包、藏新鞋等。‘不回头’是说‘结婚不走回头路’,去娘家迎亲和回酒店典礼的路线不能完全重复,此礼约定成俗,民风使然。
4、正午以前拜花堂
‘正午’指中午12点。民风认为正午前新人拜罢天地,大吉大利。因此凡新婚,嫁娶婚礼仪式多在上午进行。
5、大宴宾朋谢四方
婚礼结束后,中午大宴宾朋,答谢亲友来宾。新人双双敬酒感谢。
6、三天回门看岳丈
婚礼三天后(第三天),新人回门看望娘家父母,也称‘归宁’或‘新女婿’回门。娘家人一般设宴款待。民间认为新人回门,午饭后不宜久留,太阳落山前赶回婆家吉利。
关于婚庆礼仪7
1.三书六礼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2.换庚谱
媒人提亲后,若男女双方八字相合,没有相冲,便互相交换两家的庚谱,作为订亲的最初凭据。
3.过文定
为“过大礼”之前奏,通常在婚礼前一个月举行。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备三牲酒礼至女家,正式奉上聘书。
4.过大礼
订亲之最隆重仪式,约在婚前十五至二十天进行。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带礼金和多种礼品送到女家。
5.安床
择定良辰吉日,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佬将新床搬至适当位置。然后,在婚礼之前,再由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撒上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荔枝干、红绿豆。安床后任何人皆不得进入新房及触碰新床,直至新人于结婚当晚进房为止。
结婚当晚,新人进新房后可让小孩在床上食喜果,称为“压床”,取其百子千孙之意。
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古时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后如意吉祥。
6.嫁妆
收到大礼后,女家的妆套须最迟于结婚前一天送到男家。这批大箱小箱的嫁妆,为女家身份与财富之象征。嫁妆除珍贵的珠宝首饰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蝴蝶双飞)、痰盂(子孙桶)、尺(良田万顷)、片糖(甜甜蜜蜜)、银包皮带(腰缠万贯)、花瓶(花开富贵)、铜盆及鞋(同偕到老)、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有衣食)、七十二套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丰衣足食)。
7.上头
男女双方在婚礼前夕,择定良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个时辰,即一小时前),进行上头仪式。这种仪式须由“好命佬”及“好命婆”(分别是男女双方的'长辈或亲友,择父母子女健在,婚姻和睦者)在男女双方各自家中举行。
一对新人均要穿上睡衣,女方应选择一个看见月亮的窗口案上,燃起龙凤烛,点起清香一炷,连同莲子、红枣、汤丸三碗,每碗六个或九个、生果、烧肉及鸡心向天参拜。男女双方并要准备尺、镜、剪刀、即所谓“龙头镜、较剪尺”,取其光明继后之意,让“好命佬”及“好命婆”替新人梳头,一面梳,一面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上头象征一对新人已步入“成人”阶段,并祝福他们同偕白首。
8.迎亲
现今,接新娘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新郎在戥串石的陪同下,携着花球迎接新娘。当抵达女家后,第一关便是“入门”。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必须经过一连串智力及体能测试,必要时还加上歌情话,但最重要的还是丰厚的“开门利是”,众姊妹满意后才开门。入门后须留意的地方包括:
姊妹接过开门利是后,应从中抽出一成至五成封回利是给男家兄弟,上写“姊妹茶点金”。
新郎应以花球迎娶新娘(新娘不可自制花球)。
新郎顺利入门后,姊妹应以茶点招待兄弟。
开门后,新娘应由大姐或伴娘带领出来交给其父亲,再由父亲交给新郎,正式行夫妻见面礼。
新人先拜天地,再拜祖先。
新人再向双亲奉茶跪拜(若依照旧式俗例,新人未到男家拜见翁姑之前,不可跪拜。即是新人应站着奉茶给岳父岳母。不过现时已没有这么讲究,想跪便去跪,以示心意)。
新娘准备两封利是,分别为威旺金及满堂利是,过门后交予家姑。
9.出门
在露天地方,由大姐或伴娘撑起红伞护着新娘,意指开枝散叶。大姐及众姊妹一边行,一边向上空、伞顶及花车顶撒米(可加红绿豆),用来“喂金鸡”,意思指鸡啄米后便不会啄新娘。
吉时,女子出门时须由大姐背着上花轿,据说新娘双足是不可沾地的,否则便会带来麻烦。但现时即使有大姐陪同,也是自行步上花车的。最后上花车前,新娘子应向送行的亲友鞠躬,以示谢意。
10.过门
过门指新娘由女家出门后正式踏入男家,拜见翁姑及男家其它长辈。
11.三朝回门
三朝回门指在婚后第三天,新妇由夫婿陪同下,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祭祖,甚至小住一段日子,然后再随夫婿回家。
关于婚庆礼仪8
如果你是个害羞的人,那么选择室内拍摄的实景内拍,是再好不过了,现在推出个--阳光、海滩、清风、美人的背景,身着婚纱的你不如放飞心情,随着海风、海鸥去幻想,拍出来的相片,小编一?の?快过,哗!好美,因为没有旁人,有的新人表情自然谐趣、有的新人夸张而有新意,个个不同,自己还可以任意发挥,而且室内外景的真实度达到99.999%。再就来到皇帝的后花园,这里一条幽静的小路正好通向远方,展开的花儿永不调谢,来,KISS一个,咔嚓,美好瞬间永远保留。
婚纱摄影内有造型区、礼服区、贵宾休息区以及实景摄影棚。现在的`实景摄影棚可以免去乘车奔波之苦,拍摄环境无游人干扰,并且不再有季节的困扰,花嫁特色的古式中堂及欧式客厅在婚纱拍摄行中算是一个经典之处。此外,还有一些可爱的小道具,让小编大开眼戒并且还爱不释手。
不管如何,现在请记住:现在流行什么风?自然风。
【婚庆礼仪】相关文章:
婚庆的礼仪10-06
婚庆礼仪范文06-26
中国婚庆礼仪05-29
婚庆礼仪新娘姿态礼仪02-21
中国婚庆礼仪范文07-07
婚庆礼仪用品广告口号12-28
包头市婚庆礼仪02-20
婚庆礼仪公司方案08-12
婚庆礼仪广告语01-02
中国婚庆礼仪2篇【精华】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