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礼仪13篇[优]
中华传统礼仪 篇1
礼仪是在人类摆脱愚昧状态后产生的。礼仪起源于氏族公社举行的祭祀活动。在原始社会,由于人们对日月星辰更替、风雨雷电变幻、灾害瘟疫流行等自然现象不能解释,认为鬼神、祖先是唯一能对人类生活进行干预的超自然的力量,因此以鬼神作为崇拜的偶像,奉神灵为无上的命令。那时的礼仪也都是与祭鬼神、祭祀祖先相联系的,其主要形式是用礼器举行祭祀仪式,以表示氏族成员对神灵和祖先的敬献和祀求。因此有“礼立于敬而源于祭”之说。原始社会的其他生活礼仪与原始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比如原始人类用拍手、击掌、拥抱等来表达感情,用手舞足蹈庆贺狩猎的胜利,这就是最初的礼节。随着原始社会的发展,当人类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取得了一些成功之后,勃发起了毫无节制地获取自然界恩赐的雄心,并企图为所欲为地侵夺他人,因此就需要有一种能够节制人的行为的规范,于是逐步产生了礼仪。
进入奴隶制社会,大规模的奴隶劳动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文明也进一步发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更加深入和复杂。在这种情况下,礼仪仅作为一种祭祀祖先的形式已经不能起到在社会生活的各种关系中节制人的行为的作用,于是礼仪便从单纯事神的领域跨入事人的领域,开始了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全面干预。在这一阶段,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巩固统治地位,修订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礼仪和制度,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礼仪概念,确定了崇古重礼的文化传统。夏以前的礼仪多无从可考,而夏、商、周三代的礼仪典籍中则有很多记载,同时有大量的出土文物为证。三代所处的奴隶社会,整个礼仪的思想基础都建立在上帝、鬼神、天命的迷信上。商代的礼主要是祭祀祖先和鬼神,礼制则始于殷而成于周,周人把“礼”与“德”结合起来,成了区分贵贱、尊卑、顺逆、贤愚的人际交往准则。
此后,礼仪逐步扩展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等各种礼制。“五礼”的范围已基本包容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全面地规范着整个社会生活,制约着人的行为,并逐步成为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精神内容。周朝关于礼的典籍甚多,内容非常详细完备,以致后代很少有人再撰修礼制典籍。枟礼仪枠、枟周礼枠、枟礼记枠是为后世称道的“三礼” 。“三礼”的内容大体上反映了周代的礼仪制度,其中的枟礼仪枠分为冠、婚、丧、祭、射、乡、朝、聘八礼,多为礼俗;枟周礼枠为六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之职掌,实则经纬万端,包举万事万物,是一部治国安邦之汇典;枟礼记枠的主要内容是阐述礼仪的作用和意义。这三部传世“礼经” ,对后代治国安邦、施政教化、规范人们行为、培育人格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示范作用。周礼的内容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具有了相当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充分反映了上古时代中华民族的尚礼精神。后来经过儒家从伦理道德上加以阐释,使其更加深入人心,传承沿袭,深刻地影响着世世代代炎黄子孙的心态、仪表和交际行为。礼仪在其传承沿袭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革。
中华礼仪,向来由两部分组成:一为礼制,二为礼俗。礼制是国家的礼仪制度;礼俗是民间习惯形成的礼仪习俗。从人类学角度考察,礼俗是先于礼制的。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礼仪完全处于一种自在状态,只是为本部落或本地区民族的生产有序而建立的行为规则,而且是约定俗成的,没有人为的强制性。礼俗具有自发性、自在性和随习性的特点,所以它可以自在自为地传承发展,以至形成了后来丰富多彩的格局,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礼制则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是伴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的。当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使氏族部落逐渐融合统一,产生了阶级和国家之后,统治者要求国民的行为规范和统一,于是便产生了朝章法典、礼仪制度。最初的礼制是承袭先进部落的礼俗制定的`,然后以此去规范万民百姓。
在礼制的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吸收了民间的优良礼俗,同时又淘汰一些过时无用的礼制,礼制就是在历史的传承与对民俗的借鉴中不断改造发展起来的。礼制把原来礼俗的规格提高了,使其庄严神圣,规范统一,而且被更广泛地使用。礼制的主要功能是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兴旺发达,而礼俗则使社会处在井然有序又充满着温馨和美好的人生情趣中,二者互补用,共同保证了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礼仪的演变有其内部的思想哲学根源。历来统治者都把礼仪作为确立伦理道德观念,调整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准则。在礼仪方面,儒家文化是正宗,是主流,儒家的礼教影响着我国几千年的变化,成为中国文化之精魂。儒家学者宣传“礼教” ,提倡以修身、真诚为本,认为在各种伦理关系中,对人诚实无妄才是礼的最高境界。在人际关系中,要以“中”为用,“中庸”的表现形式就是礼。为了求得社会的和谐、统一,儒家将各种人的关系划分为五类,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谓之“五伦” 。各类人际关系中都规定相应的道德规范,这就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信诚。这些道德原则化为具体的行为规范,就是各种各样的礼仪。此外,道家崇尚自然无为,主张废除礼仪道德;法家主张以法代礼,实行强权政治;墨家以义代礼,主张平等、博爱、利他。这些学派都分别影响着后代礼仪的发展,形成了灿烂多姿的中国文化。礼仪的变化还与法律的发展有关。礼仪和法律都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但二者维护规范的力量不同。法律是依靠国家的权力来维护的,带有明显的强制性,而礼的维系力量主要来源于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舆论和道德。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法律不断被具体和完善,法律与礼仪相互融通。
一方面,许多礼仪规范变成了法律,如保护环境、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另一方面,一些原先作为法律的内容,也被划为礼仪的领域,如服饰、称呼等礼节。礼仪在中国是一种文化形态,它既包括一套以仁、义、礼、智、信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也包括一系列以礼节仪式为内容的风俗习惯。这些礼节仪式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与标志,从而使人和动物、文明和愚昧区别开来。应当看到,礼仪在其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一方面起着调节、整合、润滑各种社会关系的作用,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制约着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循规蹈矩地参与社会生活,达到国泰民安的目的;另一方面,礼仪中的繁文缛节又逐渐成为妨碍人的个性自由发展、阻挠人们自由交往、窒息思想自由的枷锁,逐渐被时代所抛弃。每一个时代的仪式和礼节都会有所变化,礼仪的演变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加快,但其所蕴含的基本精神,即相互尊重和信任、信赖和友谊,从来都是一致的。
中华传统礼仪 篇2
从所周知,中华民族是数千年的礼仪之邦。“礼”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展示给世界最鲜明的一面旗帜。可是如今的社会已经无法让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以礼仪为荣,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丢失了最本质的东西——礼。
20xx年“十一”长假期间,尽管北京动物园北极熊展馆的玻璃上贴着“请勿拍打玻璃”“请勿使用闪关灯”的告示牌。但仍有游客拍打玻璃,使用相机手机闪光灯,只为叫醒正在冬眠休息的北极熊。
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有损礼仪的事,在现在的中国层出不穷。走进电影院,你会发现在你观看电影时,有些人会拿出自己的手机进行拍摄,电影院的工作人员也有提醒,可是还是有人做了。在公交车上,你会发现有些人为了图方便把垃圾直接扔向窗外,车上的小电视有播放禁止向窗外扔垃圾。于旅游胜地,被刻上“XX到此一游”等字句。对于这些提醒与告示人们熟视无睹,连基本的'礼仪都达不到。
告示牌没什么用,得印在心中。
想要重拾我们中华礼仪之邦的光辉,就得先弘扬中华礼仪,把礼仪从人们心中唤醒。
对于于作家野夫收徒,行跪拜礼,我认为尊重师长,注重礼仪这是必要的,也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礼仪。
礼仪,每一个国家都看得很重。对于礼仪之邦的我们,就应该更加注重,弘扬中华传统礼仪是我们的重担。
若再发生拍打玻璃只为叫醒动物,在电影院喧哗,旅游胜地乱刻等行为。我们应该出面阻止。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弘扬中华传统礼仪,重振礼仪之邦的光辉。
中华传统礼仪 篇3
进入大学,同时也进入了一个新环境,也接触到了一些新课程。首先,很感谢学校领导开起了礼仪之门,也很感谢教师仔细传授我们礼仪学问。这个学期学习礼仪之课,我感到无比荣幸,由于这门课程对我们生活至关重要,它教会了我们在生活中做一个有礼貌有素养的人。
在没有学习礼仪之前,我从未知道礼仪是这么的重要,在面试和应聘中也都那么的重要,就连你一个小小的动作都能看出这个人的素养,还记得第一天来上礼仪课的时候,我们班上消失了各种现象,例如:上课坐姿很难看、大大咧咧的笑、大声吵闹、迟到等,第一天我们的入职就完全暴露地呈现在了教师面前,然而与现在的我们形成了鲜亮的比照,经过几节礼仪课的熏陶,我们学到了很多的礼仪小学问,例如:微笑,、站姿、坐姿、化装和问好等,让我们从一般转变成绅士淑女,这是一笔很大的收获。原本女生是排斥化装的,在学习了礼仪课程后,我们也欣然承受了,知道了原来化装是敬重别人的,给别人一种洁净小清爽的'感觉;原本大大咧咧爱笑的我们也转变成了甜甜的微笑,给身边的人一丝暖和;原本横冲直撞遇到教师也不打招呼的我们也转变成了如今很有礼貌的自觉向教师问好,我们的转变特别的大,回想并且比照一下以前,感觉学习了礼仪这门课程可真是受益匪浅,让我们的素养得以提升。
作为一名大学生,应有好的言谈举止,并且要礼貌待人,这些也是需要去培育的,而培育的渠道则是上礼仪课。礼仪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行为准则与标准,上礼仪课是特别好玩的,教师不仅会通过一些小嬉戏来活泼课堂气氛,还会童心未泯参加其中,教师手把手的教育我们,用行为教学引导同学们去学习。总的来说,这半个学期的职场礼仪这门课程让我学习到了很多的东西。来到大学以后,慢慢的接触到了社会了,更加的明白了礼仪在人的生活中所占的地位,我很喜爱职场礼仪这门课程,因此在上课前我都将会用很长的时间去细心装扮,整理一下自己的仪容仪表,每节课我都会特别自觉投入的听讲并且仔细的学好每一个动作,同时自己也踏出了很多的第一步,第一次为自己扮装,第一次穿高跟鞋,这些都让我感觉到了学习礼仪的乐趣。
对于这门礼仪课程,课堂气氛越来越好啦,就像一个大家庭,教师时不时的和我们互动,还会指出同学们装扮中的缺乏之处。课程内容也很丰富多彩,同时,教师还会教我们注意细节,这是教师给我们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装扮出最美的自己,而这些东西在别的课堂上是很难有时机去尝试到的。
中华传统礼仪 篇4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着称于世,讲“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作为一名中华儿女,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知礼、学礼、用礼呢?实践求真知,5月11日,我有幸参与了公司工会组织的文明礼仪培训会,在学习根本礼仪学问的同时,了解到许多在工作中待人接物的技巧及细节。现浅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礼”在自律
作为治理所的一名综合治理员,无论是在日常接待还是沟通协调方面,礼仪都是不行或缺的东西,学习礼仪能够从中得到一些交往艺术,能够更好地与人沟通,知已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强化自己的自律意识,时刻留意自己的仪表形象,将礼仪融入到日常的工作细节之中,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应对什么难题,都能大方得体的处理。
二、“礼”在敬重
什么是礼仪呢?它看似抽象,其实包含在我们工作中的'方方面面,礼仪是一个人内在素养与仪表特点的和谐之美、综合之美、完善之美,更代表一种深刻的道德指引。擅长表达对他人的敬意和友好,为他人所理解,展现自己的气质修养,赢得敬重,便是自己生活和事业胜利的根底。因此,保持一颗敬重他人的心,时刻留意自己的说话方式、仪容仪表,以乐观专心的形象去迎接生活的每一天。
三、“礼”在细节
良好的文明礼仪不仅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形象和品质,也是衡量一个人的伦理道德和社会公德的标尺。从理念上来说:文明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标准,它的内涵却是表达于一言一行中、举手投足里。在办公室工作中,教师讲到的怎样介绍他人与自我介绍,推门礼仪、站姿礼仪、坐姿礼仪、谈话礼仪、电话礼仪等许多我们平常常常接触。但并不在意的细节问题,还有在和领导就餐或召开会议时怎样依据客人的身份、地位,为客人安排主、次、座位等内容,都让我受益匪浅,也熟悉到正是这些细节性问题才能打算自己履职的力量。
可以说,礼仪是一张人际交往的名片。文明礼仪可以帮忙我们“标准言谈举止,学会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敬重。”而精通礼仪的目的就在于运用,将我们所学的点滴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之中,以礼故意,以礼待人,不断学习,一步一步完善自己,争取尽力为司乘、为职工供应质的效劳。
中华传统礼仪 篇5
头次见面用久仰,很久不见说久违。认人不清用眼拙,向人表歉用失敬。
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用包涵。请人帮忙说劳驾,请给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不知适宜用冒昧。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
赞人见解用高见,自身意见用拙见。看望别人用拜访,宾客来到用光临。
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用失陪。等待客人用恭候,迎接表歉用失迎。
别人离开用再见,请人不送用留步。欢迎顾客称光临,答人问候用托福。
问人年龄用贵庚,老人年龄用高寿。读人文章用拜读,请人改问用斧正。
对方字画为墨宝,招待不周永怠慢。请人收礼用笑纳,辞谢馈赠用心领。
问人姓氏用贵姓,回答询问用免费。表演技能用献丑,别人赞扬说过奖。
向人祝贺道恭喜,答人道贺用同喜。请人担职用屈就,暂时充任说承乏。
“令”字一族: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
如,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
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令弟:尊称对方的弟弟;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
“拜”字一族:用于人事往来。
如,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辞:指与对方告辞;拜访:指访问对方;
拜服:指佩服对方;拜贺:指祝贺对方;拜识:指结识对方;拜托:指委托对方办事情;
拜望:指探望对方。
“奉”字一族: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如,奉达(多用于书信):告诉,表达;
奉复(多用于书信):回复;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奉迎:迎接;奉托:拜托。
“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恭”字一族: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如,恭贺:恭敬地祝贺;恭候:恭敬地等候;恭请:恭敬地邀请;恭迎:恭敬地迎接;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垂”字一族: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如,垂爱(都用于书信):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贵”字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年龄;贵姓:问人姓氏;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贵国:称对方国家;贵校:称对方的学校。
“高”字一族:称别人的事物。如,高见:高明的见解;高就:指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龄:称老人(多指60岁以上)的年龄;高寿:用于询问老人的年龄;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大”字一族:尊称对方或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大伯:除了指伯父外,也可尊称年长的男人;大哥:可尊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男人;大姐:可尊称女性朋友或熟人;大妈、大娘:尊称年长的妇女;大爷:尊称年长的男子;大人(多用于书信):称长辈;大驾:称对方;大师傅:尊称和尚;大名:称对方的名字;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大作:称对方的著作;大札:称对方的书信。
“敬”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如,敬告:告诉;敬贺:祝贺;敬候:等候;敬礼(用于书信结尾):表示恭敬;敬请:请;敬佩:敬重佩服;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 “请”字一族: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如,请问:用于请求对方回答问题;请坐:请求对方坐下;请进:请对方进来。
“屈”字一族:如,屈驾(多用于邀请人):委屈大驾;屈就(多用于请人担任职务):委屈就任;屈居:委屈地处于(较低的地位);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光”字一族: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如,光顾(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称客人来到;光临:称宾客到来。
“俯”字一族: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理解;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俯念:称对方或上级体念;俯允:称对方或上级允许。
“华”字一族:称对方的有关事物。如,华诞:称对方生日;华堂:称对方的房屋;华翰:称对方的书信;华宗:称同姓人。
“叨”字一族:如,叨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沾光;叨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谢):领教;叨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打扰。
“雅”字一族:用于称对方的情意或举动。如,雅教:称对方的指教;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指正批评。
“玉”字一族:用于对方身体或行动。如,玉体:称对方身体;玉音(多用于书信):尊称对方的书信、言辞;玉照:称对方的照片;玉成:成全。
“芳”字一族:用于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芳邻:称对方的邻居;芳龄(多用于年轻女子):称对方的年龄;芳名(多用于年轻女子):称对方的名字。
“贤”字一族:用于平辈或晚辈。如,贤弟:称自己的弟弟或比自己年龄小的男性;贤侄:称侄子。
(一)敬词
1.“拜”字族
拜读:读对方作品。拜会:和对方见面。
拜望:看望或探望对方。拜托:请对方帮忙。
2.“奉”字族
奉告:告诉对方。奉还:对方的物品归还。
奉送:赠送对方礼物。
3.“高”字族
高就:询问对方在哪里工作。高龄、高寿:指老人家年龄。
高见:指对方的见解。高攀:和他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
高堂:称对方父母。高足:称对方的学生或徒弟。
4.“贵”字族
贵姓:询问对方的姓。贵庚:询问对方的年龄。
贵恙:称对方的病。
5.“惠”字族
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惠存:多用于送对方相片、书籍等纪念品。
惠顾:商家称顾客到来。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6.“令”字族
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媛:尊称对方女儿。令爱:尊称对方女儿。
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
7.“宝”字族
宝号:称对方的店铺。宝眷:称对方的家眷。
8.“呈”字族
呈正:指把自己的作品送交别人批评指正。呈报:指用公文向上级报告。
呈请:指用公文向上级请示。
9.“垂”字族
垂问: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垂询:称对方(多指顾客)对本企业事务的询问。
10.“光”字族
光临:称对方到来。光顾: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
11.其他敬词
壁还:用于归还对方物品。俯就:请对方同意担任某一职务。
斧正:请对方修改文章。恭候:用于等待对方。
借问:用于向别人打听事情。千金:称别人的女儿
雅正:把自己的书画等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鼎力:用于向对方表示感谢。
华诞:称对方的生日。海涵:称对方写的字或画的画。
(二)谦词
1.“家”字族
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
家父、家严:称自己的父亲。家慈:称自己的母亲。
家兄:称自己的兄长。
2.“舍”字族
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龄小的亲属。
舍侄:称自己的侄子。舍弟:称自己的弟弟。
舍亲:称自己的亲人。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3.“鄙”字族
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自己的意见。
鄙见:自己的见解。
4.“愚”字族
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自己的见解。
5.“敝”字族
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
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6.“拙”字族
拙笔:谦称自己的父亲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
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7.“小”字族
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8.“敢”字族
敢问:用于向对方询问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
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9.“见”字族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10.其他谦词
久违:好久没见。久仰: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错爱:表示感谢对方的关心、爱护。刍荛之见:称自己浅陋的`看法。
过奖、过誉:用于自己受到表扬或夸奖。寒门:称自己贫寒的家庭。
寒舍:谦辞,称自己的家。马齿徒增:称自己白白增长年岁。
涂鸦:称自己字写得不好或画画得不好。
(三)雅语
1.生活雅语
请人原谅说“包涵”,求人帮忙说“劳驾”,向人提问说“请教”。
得人惠顾说“借光”,无暇陪同说“失陪”,归还物品说“奉还”。
需要考虑说“斟酌”,请人勿送说“留步”,对方到场说“光临”。
未及迎接说“失迎”,请人接受说“笑纳”,祝人健康说“保重”,接受好意说“领情”。
2.“别”之雅语:
分手辞别曰“告别”握手告辞曰“握别”拱手辞别曰“揖别”。
挥手告辞曰“挥别”亲吻离去曰“吻别”叩拜辞行曰“拜别”。
设宴送行曰“饯别”,致谢告辞曰“谢别”,临别赠礼曰“赠别”。
离别留言曰“留别”前往送行曰“送别”丢开离去曰“抛别”。
不愿分别曰“惜别”、“恋别”长久分别曰“阔别”、“长别”永久分别曰“永别”、“诀别”。
3.“笔”之雅语
开始写作叫“动笔”,提笔撰文和作画叫“命笔”,轻松自如的文字叫“逸笔”,写作过程的中断叫“辍笔”,文章臃肿的文字叫“赘笔”,个人亲自动手写叫“亲笔”,对上写信的谦称叫“谨笔”,本人口授他人写叫“代笔”,对下写信的谦称叫“草笔”,文章韵味风格叫“文笔”,皇帝书写的文字叫“御笔”。
在前段文章中为后段文章埋伏的线索叫“伏笔”,读后感写的文字叫“随笔”,与题旨无关的话叫“闲笔”,结束后补充文字的话叫“余笔”,细致的文字绘画叫“工笔”,请人书画的稿酬叫“润笔”,无聊庸俗的文字叫“歪笔”,动手拟订集体名义的文稿叫“执笔”,文章写得好的地方叫“妙笔”,练习性的写作叫“练笔”,愉快地作文或作画叫“欣然命笔”,好的文章或语句叫“成功之笔”。
4.其他雅语
劳驾: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留步: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
托福: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
割爱:放弃心爱的东西(婉辞)。
更衣:婉辞,上厕所。
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
常用敬辞谦辞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千百年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了许多敬辞和谦辞,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礼仪之邦的特点,使用敬辞和谦辞还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谦敬词语可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意思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小”(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寒舍,称自己的家)等等。
常见的敬词还有“贵”(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大作,称对方的作品)、“高”(高见,称对方的见解)、“拜”(拜托,托人办事)等等。
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
求人帮忙说“劳驾”麻烦别人说“打扰”求给方便说“借光”托人办事说“拜托”
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勿送说“留步”未及远迎说“失迎”等候客人说“恭候”
无暇陪客说“失陪”陪伴朋友说“奉陪”问人干吗说“贵干”问人姓氏说“贵姓”
欢迎购买说“惠顾”贵宾来到说“莅临”请人告诉说“见告”欢迎询问说“垂询”
谢人爱护说“错爱”称人爱护说“垂爱”称人赠予说“惠赠”请人保存题“惠存”
请人收礼说“笑纳”归还原物说“璧还”称人之家说“贵府”称己之家说“寒舍”
赞人见解说“高见”称已见解说“拙见”称人儿子说“令郎”称己儿子说“犬子”
称人女儿说“令爱”称己女儿说“小女”向人祝贺说“恭喜”求人看稿说“斧正”
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看望别人用“拜访”宾客来到用“光临”
请人勿送用“留步”归还原物叫“奉还”对方来信叫“惠书”老人年龄叫“高寿”
请人原谅说“包涵”祝人健康说“保重”求人帮忙说“劳驾”无暇陪同说“失陪”
向人提问说“请教”
----常用敬辞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内人: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词)
阁下:敬辞,称对方,多用于外交场合。
贵庚:敬辞,问人年龄。
贵恙:敬辞,称对方的病
过誉:谦辞,过分称赞。
海涵:敬辞,大度包容(多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
候光:敬辞,等候光临
候教:敬辞,等候指教。
拜教――恭敬地接受教诲
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驾临:称对方到来?KK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KK
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KK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
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K
垂爱: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KK
久违:客套话,好久没见?KK
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KKK
劳步:用于谢别人来访?KK
劳驾:客套话,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KK
留步:客套话,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KK
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KK
泰山、泰水:岳父、岳母?KK托福:客套话,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
鼎力:用于请托或感谢,大力
足下:称对方
包涵:请人原谅
笑纳:用于请对方收下礼物,请接纳收下
府上:称对方房屋
赐教:给予指教
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一般对己。
“鄙”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鄙人:谦称自己;
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
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鄙薄:谦称自己的浅陋微薄。???
“愚”字一族,用于自称的谦称。
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
愚弟:向比自己年长的人称自己;
愚见:称自己的见解。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敝”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敝人:谦称自己;
敝姓:谦称自己的姓;
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
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拙”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
如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
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
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家”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
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
家母、家慈:称母亲;
家兄:称兄长;
家姐:称姐姐;
家叔:称叔叔。
“舍”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
如舍间、舍下:称自己的家;
舍弟:称弟弟;
舍妹:称妹妹;
舍侄:称侄子;
舍亲:称亲戚。
“老”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
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
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
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老”字一族也有较多的敬辞。?
“小”字一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
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
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另外,“后”、“晚”与“小”类似,
如后进、后学、晚生、晚辈:对长辈称呼自己。?
“薄”字一族,谦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薄技:微小的技能,常用来谦称自己的技艺;
薄酒:味淡的酒,常用在作待客时的谦辞;
薄礼:不丰厚的礼物,多用于谦称自己送的礼物;
薄面: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情面。
另外“绵”与“薄”类似,
如:绵薄:谦辞,指自己薄弱的能力。
绵力:微薄的力量。
“不”字一族,谦称自己或谦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不才:没有才能,常用做“我”的谦称。
不佞:没有才能;
不敢当:谦辞,表示承当不起(对方的招待夸奖等);
不足挂齿:不值得说出来的意思。谦称自己所作的事不值得别人称颂可用此语;
不情之请:谦称自己对人提出的要求不尽合乎情理。
另外“过”与“不”类似,
如过奖、过誉:过分的表扬或夸奖。
“敢”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如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
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
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另外“冒”与“敢”类似,
如冒昧:(言行)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多用作谦辞)。
“承”字一族,表示对别人的感激。
如承乏:表示所在职位因没有适当的人选,只好暂由自己充任;
承让:谦称自己的先行或优势。
承蒙:受到某人照顾。
“一”字一族,多为成语,谦称自己或谦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如一知半解:知识浅薄,只知道一些皮毛的意思。可作自谦学识不广博之用;
一枝之栖:只求得到一个藏身地方的意思。自谦不存奢望的求职用语;
一得之愚:对某项事情,有一些见解的意思。多用在提出意见方面,是开首或结尾时的自谦语。
敬辞用语
一、“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
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
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
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
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
“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
三、“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
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
四、“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
赐教:别人指教自己
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
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
五、“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
请问:希望别人回答
请教:希望别人指教
六、“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
高见:指别人的见解
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
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
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
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
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七、“华”: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华翰:称别人的书信
华诞:别人的生日
华厦:别人的房屋八、“贤”:称呼对方,多用于平辈或晚辈。如:贤弟、贤侄等
九、“奉”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
奉送:赠送
奉还:归还
奉劝:劝告
奉陪:陪同
常用敬辞敬语大全
敬辞也作敬词,是含尊敬口气的用语,也是对人礼貌的一种用语,可以体现很多人的文学修养。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敬辞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常用敬辞敬语都是自古慢慢发展演化而来。
阁下---一般的敬称。
夫人---后来用“夫人”?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有抬高对方身份之意。
常用敬辞敬语有很多,可以分为敬辞,谦辞,婉辞,客套语几个类别。?
“令”字一族,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称对方的母亲;令郎:称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媛: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令弟、令侄等。
“拜”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如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访:指访问对方;拜服:指佩服对方;拜贺:指祝贺对方;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指探望对方。
“奉”字一族,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如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
“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赠:指请求对方赠送(财物等)。
“恭”字一族,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如恭贺、恭候、恭请、恭迎、恭喜等。最常见的如“恭喜发财”、“恭贺新禧”。
“垂”字一族,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如垂爱(都用于书信):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贵”字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年龄;贵姓:问人姓;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贵国:称对方国家;贵校:称对方学校。
常用敬辞
敬辞分类
(一)敬辞
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莅临――称贵宾来到。
光临――称顾客来到。
驾临――称对方到来。驾:指车辆,借用为敬辞,称对方。如:敬备菲酌,恭候驾临。
雅教――称对方的指教。雅:用于称对方的情意、举动。
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
雅正――指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
呈正――把自己的作品送请别人批评改正。也作呈政。
垂讯、垂问――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念――长辈、上级挂念自己。如:承蒙垂念,不胜感激。
垂爱――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拜辞――向别人告别。拜读――读别人的文章。拜访――访问别人。拜服――对别人佩服。
拜贺――向别人祝贺。拜托――托人办事。
奉送、奉赠――赠送。奉: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
奉达――告诉、表达(多用于书信)。
奉复――回复(多用于书信)。奉告――告诉别人。
奉托――拜托。奉陪――陪伴、陪同做某事。
令尊、尊公、尊大人――称对方的父亲。令: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
令堂、太君――称对方的母亲。令亲――称对方的亲属。令爱(令媛)、千斤、玉女――称对方的女儿。
令嗣、令郎、哲嗣――称对方的儿子。令正、令阃(kǔn)――称对方的妻子。令坦――称对方的女婿。
令兄――称别人的兄长。令妹――称别人的妹妹。
贵庚――问别人的年龄。可用于中、青年人。
贵体――称别人身体。贵姓――问别人的姓氏。贵恙――询问别人的疾病。贵干――询问别人要做什么。
府第――称对方之家。
府上――称对方的家或老家。
借重――指借用其他的(力量)。如:敝公司以后借重您的地方还很多,还要常来麻烦您。
足下――尊称对方。敬请――请求别人做事。
享年――称死去的人活的岁数(多指老人)。
大作――称对方的著作。大驾――称对方。
仁兄――对朋友的敬称。
(二)谦辞
家父、家严――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家慈――对人称自己的母亲。
家兄――对人称自己的哥哥。
家姐――对人称自己的姐姐。
拙见――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
拙著、拙作――称自己的文章。
不才――称自己没有才能。
不敢当――表示承当不起(对方的招待、夸奖等)。
不佞――没有才能,旧时用来谦称自己。
不敏――不聪明,常用来表示自谦。
寒舍――对人称自己的家。
寒门――指自己出身低微。
愚兄――指比自己年龄大的人称自己。
愚弟――指比自己年龄小的人称自己。
愚见――称自己的见解。
鄙意――称自己的意见。
鄙薄――浅陋微薄(多用做谦辞)。
鄙人、敝人――对人谦称自己。
涂鸦――说自己的字写得很坏。
绵薄――谦称自己薄弱的能力。
见笑――被别人耻笑。
舍间、舍下――谦称自己的家。
后进、后学、晚生、晚辈――对长者称自己。
过奖、过誉――过分地表扬或夸奖(用于对方赞扬自己时)。
蓬荜增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四)客套语
劳驾――麻烦别人。
高攀――希望跟别人一块做事或联姻。
包涵――请别人原谅。
借光――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见教、赐教――请别人指教。
教正――请别人指教改正。
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屈就――用于请人担任职务。。
久仰――仰慕已久。
叨(tāo)光――沾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
叨教――领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谢)。
叨扰――打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
托福――是依赖别人的福气,使自己幸运(多用于回答别人的问候)。
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不吝指教――不吝惜自己的经验来教诲。
不足挂齿――说自己的事不值得提起。
借花献佛――拿别人的东西做人
恕不远送――表示不再继续送。
恕:请对方不要计较。
洗耳恭听――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一、谦辞
蓬荜生辉:用以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称谢别人题赠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蓬筚:即“蓬门荜户”的简称,用蓬草、荆竹作门的草屋比喻穷苦人家。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
贻笑大方:贻,留给;大方,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学者或行家笑话。
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才疏学浅: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德薄才疏:薄:浅;疏:空虚。品行和才能都很差。
德薄能鲜:德行浅薄,才能低下。
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
恭敬不如从命:与其态度谦逊有礼,不如遵从人家的意见。
望尘莫及:同对方相比,差之甚远。
一得之遇:一得,一点心得;
愚,愚见,谦辞。谦称自己的一点愚昧的见识。
不足挂齿:足,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说。事情轻微,不值得一提。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还入不了您老的法眼
区区此心:区区,微小、微薄。形容微不足道的一点心意或想法。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愚笨的人多次思虑问题,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得到一定的收获。也作“愚者一得”。
班门弄斧:班,指古代的巧匠鲁班。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聊表寸心:聊,略微;寸心,微薄的心意。略微表示一下心意。
避让贤路:交印辞职,给才德高的人让路。常作老年引退的自谦辞。
敬辞
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不吝赐教:敬辞,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鼎力相助:敬辞,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洗耳恭听:洗清耳朵,恭敬地听讲。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多用于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大材小用: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于低下职位,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率先垂范:带头给下级或晚辈作示范。
虚怀若谷:谦虚的胸怀像山谷一样空旷深广。形容非常谦虚。
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位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等待客人,表示尊敬。也泛指留出位置恭候他人。
谦辞,是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只能对己。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只能对人。成语当中也有谦辞、敬辞之分,高考熟语设题也涉及到了这一点。,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谦辞实例】
赞人见解说(高见)看望别人说(拜访)宾客来到说(光临)
陪伴朋友说(奉陪)无暇陪客说(失陪)等候客人说(恭候)
请人勿送说(留步)欢迎购买说(惠顾)归还原主说(奉还)
与人相见说“您好”问人姓氏说“贵姓”问人住址说“府上”
仰慕已久说“久仰”长期未见说“久违”求人帮忙说“劳驾”
向人询问说“请问”请人协助说“费心”请人解答说“请教”
求人办事说“拜托”麻烦别人说“打扰”求人方便说“借光”
请改文章说“斧正”接受好意说“领情”求人指点说“赐教”
得人帮助说“谢谢”祝人健康说“保重”向人祝贺说“恭喜”
老人年龄说“高寿”身体不适说“欠安”看望别人说“拜访”
请人接受说“笑纳”送人照片说“惠存”欢迎购买说“惠顾”
希望照顾说“关照”赞人见解说“高见”归还物品说“奉还”
请人赴约说“赏光”对方来信说“惠书”自己住家说“寒舍”
需要考虑说“斟酌”无法满足说“抱歉”请人谅解说“包涵”
言行不妥“对不起”慰问他人说“辛苦”迎接客人说“欢迎”
宾客来到说“光临”等候别人说“恭候”没能迎接说“失迎”
客人入座说“请坐”陪伴朋友说“奉陪”临分别时说“再见”
中途先走说“失陪”请人勿送说“留步”送人远行说“平安”
哪里,哪里。
过奖,过奖。
客气,客气。
兄台言重了。
兄台太客气了。
兄弟过奖了。
承蒙抬爱,真是愧不敢当啊。
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啊。
兄台大驾光临,真是令小弟篷壁生辉啊
今日得见阁下的庐山真面目,真是三生有幸啊。
初次见面,请多多指教啊。
久仰大名,今日一见,实乃在下生平之幸啊。
久仰,久仰。
阁下大名,如雷贯耳,今日能目睹阁下的风采,实是在下之幸啊
另附酒桌上需要注意的细节!
细节一: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酒。敬酒一定要站起来,双手举杯。
细节二: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
细节三: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细节四:自己敬别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度。
细节五:记得多给领导或客户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领导或客户确实想找人代,还要装作自己是因为想喝酒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比如领导甲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甲的人拦下。
细节六: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自己如果是领导,知趣点,不要放太低,不然怎么叫下面的怎么做人啊。
细节七: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
细节八:碰杯,敬酒,要有说词,不然,我干嘛要喝你的酒?
细节九:桌面上不谈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里面了了然,不然人家也不会敞开了跟你喝酒。
细节十:假如,纯粹是假如,遇到酒不够的情况,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让人自己添,不要傻不垃圾的去一个一个倒酒,不然后面的人没酒怎么办?
关于敬酒的原则:
主人敬主宾。
2、陪客敬主宾。
3、主宾回敬。
4、陪客互敬。
作客绝不能喧宾夺主乱敬酒,那样是很不礼貌,也是很不尊重主人的。
中华传统礼仪 篇6
养成良好文明习惯
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奠基工程,从培养21世纪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长远目标,从提高民族素质和道德水准的高度来认识,强化学生的文明礼仪,加强养成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一学期来,我校以弘扬传统美德为切入点,扎实开展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使我校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引导学生从文明礼貌开始,从礼节规范入手,从实际出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切实提升讲文明、讲礼貌、知礼节、守礼仪的自觉性。
我们的做法是:
一、认知明理,使学生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
1、认真学习《守则》《规范》。我校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依据,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开展活学活用守则活动,以“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竞争”为中心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通过活动掌握规范、 礼仪的基本要求,逐步养成了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2、抓住课堂教学德育点,畅通文明礼仪教育主渠道。我们充分发挥《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这些教材教育作用,创设乐学氛围,落实礼仪规范训练,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美德教育和文 明礼仪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把传授知识和陶冶情操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学校还坚持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礼仪养成教育,授课时力求熔知识传授、能 力培养、智力发挥、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
二、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丰富礼仪教育的内涵,促进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养成。
1、开展丰富的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 。为了使弘扬传统美德与文明礼仪教育具体化,生动化,贴近生活实际,真正起到教育实效。我校在三月份广泛开展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课本剧”展演活动和“文明礼仪歌谣朗诵会”活动。学生们人人都当演员,人人都背诗歌,既锻炼了同学们的表演能力,又生动的对自己和同学进行了教育。活动中,学校评选了最佳演员、最佳课本剧、最具创意奖等多个奖项。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少先队作用,三月份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学生广泛深入到敬老院、社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基地进行活动;四月份开展了推优入团、入队宣誓仪式活动,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开展养成教育班级评比,激励竞争意识。
在养成教育过程中,我们着重抓住“行为规范 语言文明 心理健康 品质优秀”四个项目进行强化训练,开展“养成教育”的评比活动,通过寻找优点,发现优点这种赏识 教育的教育方法,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了,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把文明礼仪和各项良好习惯自觉贯彻执行,在校表现好了,在家主动帮助家长做事了,收到了十分可喜的教育效果。
总之,在礼仪教育活动的引领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逐渐养成,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我们还要结合创城工作,充分发挥学校的积极作用,努力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程度。
针对这方面工作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总结了几个经验。
1、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入手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内容,对广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让他们了解,掌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知识,树 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提高辨别与判断能力。对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不仅非常必要,而且也是完全可能的。教育孩子懂得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属于中华 民族子孙,长大要为振兴中华做贡献,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是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和睦邻里、友爱同学,并以身作则示范,建立良好风范,让学生懂得与人相处如何 做,什么才是讲仁义、懂礼貌,对学生进行荣辱教育,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才是假恶丑,怎样做是光荣,怎样做是耻辱,让学生知道廉耻,有羞耻感, 立志做一个高尚的人。
2、从道德情感教育入手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文明最精细的表现在情感的文明里。”他认为道德情感是联系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是实现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的内 部条件,根据少年儿童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我们把高深的'理论,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使少年儿童在富于形象性、感染性和现实性的范例中获得难忘的印 象。道德行为需要实际训练,特别是小学生,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各种道德实践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加深体验,提高判别能力,进一步激发道德情 感,形成道德行为和习惯。
3、运用评价手段、调控、巩固学生的行为表现,激励上进。
表扬是教育,鼓励学生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它不仅对被表扬者是一种鼓励,对其他学生也能得到启发、教育的作用。表扬是一种思想政治工作艺术,教师只有掌 握了这种艺术,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表扬的形式多种多样,实践中我们发现形体评价看得见,摸得着。克服了分数评价的种种缺陷,比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 点,可采取发红花、评红旗、上光荣榜等肯定性的正面鼓励的形式,激励上进,在评比中,我们遵循的是自身纵向化,同类横向比的原则,这种有序的、得当的评价 手段,对于调控、巩固学生的行为表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争取社会、家庭配合,优化校外教育环境。
文明礼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光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紧密配合,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可以 不断利用社会的积极因素,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区活动,并注重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学校,介绍学校情况和学生学习、思想的状况, 使家长懂得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并掌握基本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只有学生的思想品德健康成长向上,诚实,团结,友爱,守纪的校风才会逐步形成,教学质量也才能稳步提高,这些都证明必须要重
视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中华传统礼仪 篇7
俗话说,中国是礼仪之邦,富有优良的文明礼貌传统,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把礼仪看做一个人精神面貌的表达也是衡量其道德水准及有无教养的尺度,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自身气质,呈现企业风貌。我公司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学习《现代礼仪》。历时一个半月的学习,在礼仪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观看了湖南大学袁教师的课,让我们对现代礼仪有了更深的了解,本课程一共有13.1讲,每节课分为一个专题比方,职场礼仪、家庭礼仪、学校礼仪、言谈礼仪、生活礼仪等等,视频中教师全面系统的讲解,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更加深刻的懂得礼仪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留意仪容仪表,举手投足及礼仪礼节,这是一个良好的生活态度,更是修养的表达。同时,讲究礼仪也是对他人的.敬重,避开对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冲突和冒犯。在重要的场合中也需要更加留意,避开无意间的失礼。礼仪贯穿于生活的点滴中,穿衣、打招呼、等电梯、递名片、入座、握手等行为里都有许多的学问和法规,正是这些司空见惯的小事却表达出了一个人的修养。
通过教师深入浅出的授课,教会了我如何待人接物,塑造良好的形象,让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知礼仪、行礼仪、严格要求自己、谨记效劳宗旨,才能更好地树立单位形象,呈现公司的风采。
中华传统礼仪 篇8
少先队员要做到,
讲文明,讲礼貌。
唱着童谣去学校,
路遇老师先问好。
同学相见说声早,
礼仪常规最重要。
进校要走人行道。
上下楼梯不乱跑,
遵守规则向右靠。
看见纸屑勤弯腰,
爱护环境莫忘记。
上课听讲神不跑,
积极发言勤思考。
下课不追不打闹,
文明玩耍就是好。
同学不能大欺小,
团结友爱校风好。
校----风----好!
中华传统礼仪 篇9
读了《中华传统礼仪读本》我感受颇多深。礼,是每个民族的标志,我们的中华礼仪拥有鲜明的东方特色,从中我们能够提升自我修养,又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可所谓一举两得啊!
礼仪,如果只是外表做的好,最后还是没有用的,犹如一个外壳,没有灵魂,除非在心中已经印下一个真正的“礼”字。
从诚敬中我懂得了,对任何事物都要心存敬意,要以诚相待,如果没有诚意,那就失业了意义。在如今的社会中,开车乱抢道、斑马线上车不让人,行人乱穿马路,这些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我们应该在道德上自律,让社会变得有秩序。
从仪容和服饰中学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但表达的不要过度,要理智的把握自己的情感,在重要和正式的场合,外表要端庄、衣着要得体,在与人谈话时,要注意自己的视线方向,要注意自己的表情。
在敬长中我懂得了“尊敬”一词,不是说说就可以的.,而是要具体体现出来的,在家应该懂得尊敬父母和长辈,在学校应该懂得尊敬师长,向老师请教问题时,要起立,老师解答完时要道谢,这些都是我需要改正和加强的地方。
在宴饮中学到了,任何宴请都有主、客、尊、卑的区别,不能随意变动,如果有老人和长辈在要懂得礼数,进餐时要从容文雅、举目得体,菜再好也不能全部吃完,也不要因为自己不喜欢而一口不吃,这都是对主人的一种尊重。
在书信中学到了,在书信的开头称谓之后,要缀以表达敬意的词语,在书信的正文结束后,要先写祝愿语,然后落款,祝愿词也有比较严格的区别的。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中华传统礼仪的精微内涵,也使我懂得了许多,从中帮我改正了许多坏习惯。
中华传统礼仪 篇10
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慧,也特别懂事。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和睦。
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很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乐道地吃了起来。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内心很快乐,心想:别看这孩子刚才四岁,却懂得应当把好的东西留给他人的道理呢。于是他成心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何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龄小,应当拿个最小的,大的应当留给哥哥吃。”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当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当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爸爸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此后必定会很有出息。”
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时是一种尊敬,是一种宽容,是一种贡献,是一种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救援药。
我们要像孔融那样,敬爱师长、敬爱同学,他的道德是我们从小就应当学习的。他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和睦,作为学生的我们,应当继承和弘扬这类美德,这样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为美好。
中华传统礼仪 篇11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越来越密切的时候,文明礼貌已经成为了人与人之间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我们祖国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那么我们身为一名小学生,就要体现出蓬勃向上的风采,做一名文明的小学生。
如果在校园里看见一位同学把垃圾随手就扔在地上,而不远处就有一个垃圾桶,你会怎么办?如果你看见一位同学随意吐痰在地上,你又会怎么办?从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就能反映一个人的素质问题。在生活中,我们不应该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拿粉笔玩,上下楼梯一律右行,不拥挤,不打闹,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有了这些好习惯,才算具备了文明人的基本素质。
我们是新时代的小学生,是未来科技发展的接班人,所以,我们要从小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文明做人的好习惯。其中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更为重要,因为良好品德是中华民族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美德。我们要让这种美德继承下去,就要从小学会做人,例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上的每一条规定。其中有一条这样说道:
尊敬师长,见面行礼,主动问好,要用尊称,不直呼姓名。
每天在学校里,我们会见到非常多的老师,有教语文的,有教数学的,有教科学的,还有教音乐的……我们不可能把每个老师的姓都叫上来,这时候,我们便可以礼貌的说一句:“老师好!”这句话,包含了我们对老师的尊重,也代表了同学们感谢老师传授给我们知识。当老师听到这满含深情的一句话时,心情将是怎样的激动啊!
小学生守则上最后一条说:诚实勇敢,不说谎话,有错就改。短短的十二个字,写出了中华美德的骨干中心,而我,也有过亲身经历。记得那是在我四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晚上,爸爸给我做好了饭,而我又想出去玩儿,爸爸让我喝完一碗稀饭,吃完一个煮鸡蛋再下去玩。稀饭喝完了,还要吃一个鸡蛋,但到底是吃呢,还是不吃呢?我开始疑虑起来,这时,我仿佛听见了小伙伴在楼底下叫我去玩,于是,我心急火燎的吃了几口鸡蛋,放到了铁锅的后面,跟爸爸说我吃完了,然后就出去玩了。回来以后,我看到爸爸阴沉着脸,便知道我又犯错误了,便耷拉下头,等着挨批。过了一会儿,爸爸问我:“你吃完饭了吗?”我心里猛地一惊,呀,坏了,让爸爸给发现了。“世界上最可恶的`是撒谎,撒谎甚至比偷东西还恶劣,小时候撒谎,到社会上还撒谎,你的未来就没有立足的余地了!”爸爸的一番话使我为之一振,于是我下定决心改掉这个坏毛病。
中华美德是无穷无尽的,我们要从小学开始,一步一个脚印,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少年!都行动起来,一起建设一个美好的校园。做文明有礼仪的小学生!
中华传统礼仪 篇12
我国作为茶叶的原产地,茶叶产量堪称世界之最。饮茶在我国,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以茶待客”历来是有数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中国,最普及、最具平民性的日常生活礼仪。
客来宾至,清茶一杯,可以表敬意、洗风尘、叙友情、示情爱、重俭朴、弃虚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高尚礼节和纯洁美德。茶与礼仪已紧紧相连,密不可分。
现代社会,以茶待客更成为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了解掌握好茶礼仪,不仅是对客人、朋友的尊重,也能体现自己的修养。
奉茶礼仪:
1.俗话说:酒满茶半;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
2.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
3.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有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
4.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5.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或小碟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6.喝茶的环境应该静谧、幽雅、洁净、舒适,让人有随遇而安的感觉。
7.选茶也要因人而异,如北方人喜欢饮香味茶,江浙人喜欢饮清芬的绿茶,闽粤人则喜欢酽郁的乌龙茶、普洱茶等。
8.茶具可以用精美独特的,也可以用简单质朴的。
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礼还礼,双手接过,点头致谢。
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于意会而不可言传。
另外,可适当称赞主人茶好。
壶中茶叶可反复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茶饮尽,主人可为其续茶,客人散去后,方可收茶。
嗅茶礼仪
主客坐定以后,主人取出茶叶,主动介绍该茶的品种特点,客人则依次传递嗅赏。
温壶
先将开水冲入空壶,使壶体温热。然后将水倒入各种茶盘中。
装茶礼仪
用茶匙向空壶内装入茶叶,通常按照茶叶的品种决定投放量。切忌用手抓茶叶,以免手气或杂味混淆影响茶叶的品质。
请茶礼仪
茶杯应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请客人喝茶,要将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并用双手奉上。当宾主边谈边饮时,要及时添加热水,体现对宾客的敬重。客人则需善“品”,小口啜饮,满口生香,而不能作“牛饮”态。
续茶礼仪
往高杯中续茶水时,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夹住高杯盖上的小圆球,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杯把,从桌上端下茶杯,腿一前一后,侧身把茶水倒入客人杯中,以体现举止的文雅。
茶艺
表演茶道技艺,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中国的“功夫茶”,便是茶道的一种,有其严格的操作程序。
中华传统礼仪 篇13
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
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
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
说到礼仪,就要提起中国古代的三礼。“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直到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文明。
从“跪拜礼”到“揖让礼”的演变就反映了这一过程。“跪拜礼”早在原始社会就已产生,但那时人们仅仅是以跪拜的形式表示友好和敬意,并无尊卑关系。进入阶级社会后,情况就不同了,特别是在封建社会里,“跪拜”是一种臣服的表示,“拜,服也;稽首,服之甚也。”
辛亥革命成功建立民国后废除原来的跪拜礼,人们见面后只需打拱作揖表示礼貌即可。
“揖让礼”。“揖”是作揖,双手抱拳打拱,身体向前微倾;“让”表示谦让。揖让礼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从西周起就开始在同辈人见面、交往时采用了。《论语》中有“子路拱而立”的记载。后来拱手逐渐成了相见的礼节。很多礼学专家都认为,拱手礼不仅是最体现中国人文精神的见面礼节,而且也是最恰当的一种交往礼仪。
我们作为当代中学生,身为国家未来的主人,学习礼仪知识,运用礼仪规范,对提高我们自身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实现意义。
在社交场合中,如何运用社交礼仪,怎样才能发挥礼仪应有的效应,怎样创造最佳人际关系状态,这同遵守礼仪原则密切相关。在与人交往时,真诚尊重是礼仪的首要原则,只有真诚待人才是尊重他人,只有真诚尊重,方能创造和谐愉快的人际关系,真诚和尊重是相辅相成的。真诚是对人对事的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待人真心实意的友善表现,真诚和尊重首先表现为对人不说谎、不虚伪、不骗人、不侮辱人,所谓“骗人一次,终身无友”;其次表现为对于他人的正确认识,相信他人、尊重他人,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真诚的奉献,才有丰硕的收获,只有真诚尊重方能使双方心心相印,友谊地久天长。
当我们进行人际交往时,一定要牢记记三点:给他人充分表现的机会,对他人表现出你最大的热情,给对方永远留有余地。这样才能让他人感受到你的真诚和尊重。
总之,礼节这件事,在生活中是决不能少的。人与人交流感情,事与事维持秩序,国与国保持常态,皆是礼节从中周旋的力量。有无礼节是人与兽的差别所在,也是人类社会祥和的`基础。综观今日,讲礼、识礼者少,故社会秩序乱象常见。各种摩擦、冲突频繁发生,人们相处不仅缺少安全感,甚至有举目皆敌的危机感。礼节是不妨碍他人的美德,是恭敬人的善行,也是自己行万事的通行证,是一个人一生要通达践履的。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礼”既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在《论语》中,孔子反复强调“礼”对于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重要性。《论语·季氏》篇记载孔子曾教育其儿子孔鲤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尧曰》篇还记载,孔子谆谆告诫弟子们:“不知礼,无以立也。”在孔子看来,“礼”是人生在世的根本,不学礼、不知礼,就难以在世上安身立命。由此可见“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礼”既是一种社会政治理想,也是一系列伦理道德的原则与规范。从孔子所传授的儒家六经来看,无不渗透着浓重的“礼”学内容。正如清代著名经学家皮锡瑞在《经学通论·三礼通论》中所说:“六经之文,皆有礼在其中。六经之义,亦以礼为尤重。”需要注意的是,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与“礼”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从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所撰作的《礼记》看来,二者的地位并不一致。一方面,“礼”似乎是高于“仁”的,如《礼记·曲礼》云:“道德仁义,非礼不成。”由此可见,“礼”不仅是调整一切社会关系的根本准则,而且连“仁”也是以“礼”为依据的。另一方面,在先秦儒家看来,“礼”是天地间一切事物关系和秩序的规范和准则。如《礼记·乐记》说:“礼者,天地之序也。”这就从形而上的高度论证了“礼”至高无上的地位。也就是说,“礼”在儒家学说中,与天道一样,具有形而上的本体地位。
宋代的程朱理学以“理”释“礼”,甚至把“礼”抬举到与“天理”等同的重要地位。在二程(程颢与程颐)的理学体系中,“理”是最高本体,“礼”则是与“理”相通的。程颢曰:“礼者,理也,文也。理者,实也,本也。文者,华也,末也。”(《河南二程遗书》卷十一)在程颢看来,“礼”的根本就是“理”,同时“礼”也是理之文,也就是天理的体现。朱熹继承并发展了二程的理学思想,以理为统摄世间万物的最高哲学范畴,并建构起庞大的哲学体系。他认为,人世间的道德伦常和礼、乐、政、刑都是天理。他说:“礼是那天地自然之理。理会得时,繁文末节皆在其中。”(《朱子语类》卷四十一)在朱熹的理学体系中,礼本于理,礼就是理。这样,朱熹之“礼”顺理成章地上升到宇宙本体的高度并理学化,从而将以“礼”为代表的儒家道德价值体系抽象为天理之应然,从而抬举并强化了“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统摄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之礼仪
1.用膳礼仪
尊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其中很明显的体现在用餐礼仪上。开始用餐时一定是长辈先动碗筷。而且吃饭时,要求要端起碗,大拇指扣住碗口。咀嚼饭菜要闭嘴咀嚼,细嚼慢咽,并且尽量做到食不言。
2.行走之礼
古人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3.见面之礼
古人对见面时所行的礼仪也很重视,有拱手礼,作揖礼,跪拜礼。拱手礼为最普通的见面礼仪,双手合抱,置于胸前,立而不俯。作揖也是双手抱拳,拱起按下低头,上身略向前屈。跪拜礼为古代下级向上级,平民向官吏所行之礼,较为常见。现今也只在偏远乡村拜年活动能够见到。
4.入坐之礼
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
【中华传统礼仪】相关文章:
中华传统礼仪07-28
中华传统礼仪[精选]10-27
中华传统礼仪故事02-10
(优选)中华传统礼仪10-27
中华传统礼仪的形成与演变09-16
中华传统礼仪饮食之礼05-31
中华传统礼仪范例13篇10-27
【精品】中华传统礼仪饮食之礼05-04
中华礼仪故事06-18
[热门]学习中华传统礼仪心得体会范文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