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1
1、留下好印象
抓住第一次与家长见面的机会,力争给家长留下良好的印象。
应该说,与大部分家长的第一次见面,就是第一次家长会。家长的心情大都是一样的,都想借此尽可能了解自己孩子的老师,以便确信自己的孩子是否能更好地学习。在家长会上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让家长信服自己。为此,就该精心准备,把自己对本班学生的教育和教学设想、计划以及准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告诉家长,并简洁明了地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我们班的班训是“诚实、守信、自觉、认真”;目标是“各科学习,全面提升”。二是让家长敢于接近自己。于是,说话的时候就应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表情,让家长感觉亲切、随和而又热情,并给家长留下联系电话,希望多与家长一起共商育人良策,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这样,就会让家长觉得自己是个可信任而又平易近人的人,为以后与家长的沟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
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和修养都不同,因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如:一是对于素质比较高的家长,就该坦率地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并主动地请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认真倾听他的意见和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二是对于那些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首先应肯定其孩子的长处,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肯定,然后再用婉转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诚恳而耐心地说服家长采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如,初一时我班有个男孩子,家住隔壁镇,由于路程远所以住宿,但他比较娇气,总是想家而哭,甚至因此不想在本校读书了,而家长比较疼爱他,就也想帮他转学。面对这种情况,我在跟家长沟通时,首先对孩子想家的念头及家长的担心表示理解,其次跟家长分析锻炼孩子离家生活自理能力的好处,先说服了家长;而在跟该学生交流时,我先肯定他的优点,循序渐进的引导他认识自己目前的弱点,再与他一起分析这种弱点带来的危害性,然后跟他商榷解决问题的办法,建议他用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三是对于那些对孩子放任不管,把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的家长,就该多报喜,少报忧,满足家长欣赏孩子优点的荣誉感,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从而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孩子的活动中来,开始主动关心孩子,主动与子女沟通,与学校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四是对于后进生或是认为自己对孩子已经管不了的家长。如:我班有几个学生,家长第一次见我就说:“老师,我这孩子小学就总是被老师投诉的对象,我管不了也不想管了,你帮我看严点吧。”这种情况,我就尽量挖掘其孩子的闪光点和特长,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对孩子的缺点适时地每次说一点,语气委婉,并提出改正孩子缺点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长对孩子的希望,使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只有这样,家长就会主动地与我交流孩子的情况,配合我共同教育好孩子的工作了。五是对于有些气势汹汹蛮不讲理的家长,特别是有些提出一些不符合教育行为及规律的观点和要求,或是不理解学校的一些工作安排的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时就要沉住气,先让家长说完,发完脾气和牢骚,并对家长的这种心情表示理解,然后再耐心地以平静的语气与家长解释、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对错,以理服人并体现出自己的宽容大度,赢得家长的好感,从而得到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如:我班曾有个家长,因为自己孩子的宿舍第一个学期安排在六楼,第二个学期安排在五楼,就打电话给我说:“你们学校怎么搞的,交同样的钱,别的孩子就在二楼三楼,我的孩子就住这么高,我每次来上去多累啊,我要向校长投诉,你们校长的电话是多少?……”其实,这是很小的事情,但家长不理解就很大意见。我先听她说完,并对她既要工作又这么远来看孩子还要上这么多层楼确实很累表示理解,然后再耐心解释学校为什么这样安排,还有,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个锻炼身体的机会……等等。这样,家长终于理解而不再投诉了。
3、要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识。
A、尊重家长:
尊重他们的人格与观点,耐心、虚心、诚心的听取家长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议,努力营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
尊重学生家长是处理好老师与学生家长关系的首要条件,现就“请学生家长到校沟通有关学生在校问题”这一问题谈一下。不论在任何情况请家长到校,应主动给家长让座、倒水,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要求学生家长到校时更应注意这一点。在学生犯错误要求学生家长到校的情况下,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如果能自己联系上的就尽量不叫学生自己回家联系,应主动联系以表明我们做老师的诚意和态度。
第二,学生家长来校以后不应该当着学生家长的面训斥他的孩子,不管怎么样,听别人训斥自己的孩子肯定不好受。
第三,可先把家长叫出办公室,在一个单独的环境里向学生家长说明情况,形成一致意见。
另外,现在的学生家长很多都有文化,有很高的认识水平和管理孩子的水平,如能经常征求并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见,会让家长觉得我们当老师的比较民主、诚实可信,有利于老师和家长的联系沟通。
B、肯定孩子:
教师一句微不足道的称赞,都会让家长感到高兴,直至影响对待孩子的态度。
C、对家长一视同仁
家长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的那一天起,家长和教师就开始了共同的历程——教育好孩子
D、语言的艺术性
先扬后抑,即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
4、与家长联系沟通要有理性的意识。
与学生家长交流要避免随意性和情绪化。和家长交谈前要详细想好约见家长的主题和目的,注意从多方面收集学生的信息,设计和家长交谈如何切入主题、如何结束,如何谈学生的优点和问题,总结自己在交谈时方法是否得当,还考虑如何向学生和其他教师反馈约见家长的情况,最后要思考自己以后在和家长交谈时需要改进和注意的方面。
在和家长交谈的时候,不管学生的表现如何,应首先讲出学生的三条优点,任何一个学生家长都会喜欢别人说自己孩子的好,几句夸奖的话会拉近与家长的距离。在和家长交谈的时候,还要注意善于倾听,家长没有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那根本就不是交流。有时候多说不如少说,可以造成平等的谈话气氛,以便我们从中获得有价值的对学生的认识。
5、与学生交往时应多考虑家长所处的困难,多提管理孩子的建议。
现在小学的学生家长大多三十多岁,上有老、下有小,家里的老人有时候身体不好需要照顾,如再加上孩子成绩不好又不听话,这时学生家长心理会很苦闷。我们作为学生老师从成人的角度和家长多交流,替他们分担一些心理上的负担,有利于促进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6、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因为有你,我们的教学、教育工作才得以顺利地进行。
a.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充分认识家长参与的重要性
b.要有正确的合作态度沟通是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诚心、责任心的
c.采用多种方式吸引和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相信家长会一如既往,继续配合做好工作。与孩子多沟通,对孩子多鼓励、多赞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老师多沟通,多进行信息交流。
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包括交通安全、食物安全、人身安全、防火安全等。定期检查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如作业登记、作业订正等。
和学生家长交流沟通本着诚恳的态度,注意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就一定能获得比较好的效果,就一定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2
高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思维在这个阶段成长,性格在这个阶段初步确立。很多同学,都是在高中时代就确立自己的优势,打下很好的数理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很多父母辛辛苦苦的为孩子付出,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甚至还总是引起孩子的反感。
首先我们要了解高中阶段孩子的心理。高中的孩子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1、极强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一把双刃剑。作为父母,如果还像小学那样,出了问题,对孩子就是一味的申斥,尤其是当着其他人的面,不允许孩子申辩。这样做,非但起不到教育他的效果,反而会引起他对你的排斥和反感。孩子听到你披头盖脸的教育,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很没有面子,今后怎么还能在同学们面前抬起头来,而不是反省自己到底是不是错了或错在哪里。
另一方面,孩子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势必要好好努力,通过学习成绩说话。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好好引导,将孩子对自尊心的维护转化为上进心,自信心。
2、强烈的独立意识
到了高中以后,很多孩子不再愿意事事都跟父母商量,而是自己单独来做。这时候,父母要自愿充当孩子的参谋,争当绿叶。虽然,孩子年龄还小,缺乏处理问题的经验。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要尽可能的提供给孩子自我展现的平台。很多做父母的,尤其是母亲,总是怕孩子做不好,处处代劳。这样,一方面会使孩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对孩子健全的人格成长也是极为不利的。
北京青年报上就曾有过一则报道,一个13岁的天才儿童,考入一所名牌大学,可是他无法自己料理日常生活,无法与其它的同学相处。入学不久就被退学了。原来,他过去的日常生活都是妈妈打理,就连学习也是妈妈跟着一起学,学完后再教给他的。
3、容易受到坏的影响
15岁18岁的孩子思维敏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坏的影响。所以作为父母要经常关注孩子的各种情况,尤其是他交往的朋友。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单纯的、积极的成长空间。事实上,我们努力使孩子考入重点中学的实验班,经过高中三年努力使孩子考入重点高中的实验班,以致将来考入名牌大学。不仅仅是为了使孩子接受最优秀老师的指导,也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竞争环境。
综合上面的特点,我们给家长们提供以下这些建议,以供参考:
1、在上高一之前,与孩子进行一次深入的交谈,列举一下高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高中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孩子,并表达一下做父母的期望。很多孩子刚步入高一,经历了辛苦的`小升初,都会出现松懈的情绪。所以父母一定要帮助他明确目标,为他鼓劲。
2、对孩子的教育尽量是单独的,谈话性的,避免公开的申斥。孩子在十几岁的年龄,最好面子,也就是自尊心很强。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尤其是在他的老师和同学的面前。
3、改变只说不做的教育方式。尽量避免苍白的说教,而是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出表率。
4、对孩子一定要严格要求,避免在孩子面前过于随便,保持在孩子面前的威信。
5、切忌不要总是在孩子耳边讲,自己怎样为他付出,拿自己小时候与他对比或拿别的孩子与他对比。这样做,只能招来孩子的逆反心理。要就事论事,具体的分析问题,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埋怨,比较。
6、多跟老师交流,随时关注孩子的变化。但要跟孩子说明,自己只是关心他,愿意帮助他解决问题。不是想监视他,不是不信任他。
7、引导孩子结交积极上进的朋友。在孩子的成长阶段,除了父母和老师,朋友对他的影响是最大的了。尤其有些问题,孩子不愿意跟父母和老师交流,更愿意与自己的朋友分享。一个好的朋友可以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他健康的成长。
8、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父母不能成为孩子学习的拐杖,遇到孩子不懂的问题,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引导他自己动脑思考,而不是完全代劳。
9、在孩子成绩下降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不是责备,而是鼓励。
孩子的成绩下降的时候,一般自己已经很伤心痛苦,甚至灰心了。作为家长,应该表示关切,鼓励他,帮助他树立信心,帮助他具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责备会疏远他与你的距离,以致今后出了问题,也不会再主动拿出来与父母协商。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3
初三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技巧
也许你从来没想到过,自己随便说出来的一句话,会对孩子小小的心灵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那么,哪些话会带来解决问题并让孩子快乐的魔力,而哪些话应该是永远从我们的大脑中抹去的呢?
就算是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你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和什么样的词语都将对孩子有很大影响——即便你认为他们有时候根本没有听到你在说什么。
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无论你是提出要求,给出答案,或者与他谈谈条件,达成妥协。你所使用的语句可能让孩子更加乐于合作,更加自信,但也可能令他们感到挫败和失去信心。
那么,哪些话会带来解决问题并让孩子快乐的魔力,而哪些话应该是永远从我们的大脑里抹去的呢?
1、“你自己来做决定吧。”
如果你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是停止做某件事,我们建议你这样说。这么说是为了让孩子了解: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举个例子吧,你可以对你的女儿和她的小伙伴说:“你们来做决定,是想留在这里安静地玩,还是到外面去?”五分钟后,孩子们依旧大声喧哗,你就可以再告诉他们:“我知道了,看来你们是决定到外面去了。”
很简单的两句话,你不仅让孩子们明白了前因和后果的关系,你也不会被女儿看作是个“坏警察”——她能很清楚地了解:是她自己做的决定,自己选择了这样一个结果。
2、“妈妈爱你,但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
身为父母,总免不了有时候会责备孩子。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将事情本身与做事情的人分开——这样,你的孩子会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是个不好的人。
在批评孩子的同时告诉他“妈妈爱你”,这样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评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分清对错,而不是处罚他。如果能这样想,你也就更容易在孩子的错误面前保持冷静了。
3、“你其实是想说什么?”
有的时候,小孩子会因为生气或者激动而变得情绪失控,他无法说清自己的感受,只是不停大喊:“我不要你!”“我讨厌你!”在那个瞬间,可怜的小家伙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这些词了。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来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除了温和地询问:“你其实是想说什么?”你还可以给他一些参考答案:“你生气是不是因为小明哥哥泄露了你的秘密?”等你的孩子逐渐学会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初中化学,那么,即使你不在旁边,他也可以清楚地向周围的人表达自己的感觉了。
4、“你来试试帮我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你的孩子做什么让你生气的事——吃饭的时候不停地哼唱幼儿园学的新歌谣,或者试图用手里的青菜画一幅画——你可以这样说。说得就好像问题出在你自己身上,然后请你的孩子帮你想一个解决的办法。比如:这个办法就是等吃完饭,你开始洗碗的时候,他再唱歌给你听。
这是个有魔力的句子,它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受欢迎和受尊重的,让他可以不把你看作是他的对立面。如果令你满意的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让孩子完全停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那么,你们可以一起想办法让孩子能记得什么事情在什么时间不能做。
5、“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
“西西有洋娃娃,所以我也要一个。”“小明爸爸让他吃冰淇淋,那我也可以吃”,这是小孩子们最常用来跟你讨价还价的简单逻辑。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一定要清楚地告诉他:“不同的人不同的需要。”你要让孩子了解,“每个人只有在他真正需要的时候才能得到。”比如,隔壁的小姐姐配了眼镜,并不意味着楼里所有的小孩都可以得到眼镜。表哥的鞋子小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兄弟姐妹都需要买双新鞋。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4
1、要坦诚相待,不要盛气凌人
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从工作关系上讲,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学生的教育者;目标是一致的,都想培养好学生。所以说话态度要谦和,语言要礼貌。班主任对学生要怀有一片赤诚之心。要为学生成长而忧,为学生进步而急,与家长谈话时坦诚相见,推心置腹,给人可近、可亲的感觉,这样家长才会敞开心扉,才能赢得家长和学生的尊敬和信赖,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上门时不要盛气凌人,好象自己是来传这圣旨的钦差,家长只是洗耳恭听的臣民,自己说一不二,家长必要的申诉一概不睬,好象这样才保持严师的尊严。其实,适得其反,已给了家长主观武断,心理素质不佳的印象。
2、要实话实说,不要添油加醋
班主任找家长谈话,多半是学生出了问题。班主任要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误,切不可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的过失,更不能不调查实情,而添油加醋,将恨铁不成钢的怨气转嫁给家长,达到体罚的目的。要就事论事、实事求是地指出过失,向家长提供合理的教育意见。
3、要坦然大方。不要懦弱求人
我们的家长视自己的孩子为掌上明珠,就是老师也不得轻易去碰。再加上经济生活的提高,不把老师看得很重。给班主任工作难上加难。即便如此,与表现差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家长交谈,要坦然大方,开诚布公地指出学生的缺点,不要说话吞吞吐吐,含糊其辞,生怕不给家长面子,好象班主任对学生无可奈何,有求于家长,只有请家长帮帮忙才能管住他似的。这样家长会觉得班主任性格懦弱,缺少经验,不可信赖,内心里瞧不起你。
4、要有自知之明,不要炫耀自己。
班主任要有自知之明,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才能给人谦虚、诚实的形象,即使工作中有不足之处,家长也能体谅。不要炫耀自己,什么你的孩子连校长都不怕,就怕我这个班主任啊,什么他想什么坏主意,我一看就知道啊等等。家长就会想你如此神通广大,何必找家长;你未卜先知,何必调查研究。这样班主任的形象会大打折扣,过头话同样会损坏班主任的形象。
5、要褒奖教师,不要推卸责任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同时肩负着沟通家长和全体科任教师关系的任务,要力求褒奖科任老师的`工作精神和教学水平。对教学能力强、知名度高的老师要着意宣传他们的教学成果,对经验不足的新教师,着重介绍他们的工作热情和上进心,使家长充满信心和希望,不要说某门功课不好就是科任教师的责任,发生某件不愉快的事,又是某老师的错等等,转嫁责任会使家长认为教师之间不团结,师资力量差,甚至想把想孩子转走。
6、要胸有成竹,不要随意发挥
班主任家访前,对每个学生的性格、品行、爱好、学习方法、学习成绩都有胸有成竹,这样既能表现出你对他孩子的关心和了解,又可以掌握讲话的主动权,和家长产生语言共鸣,使他产生仰慕之心。不要胸中无数,随意发挥,一会儿说学生某方面好,一会儿又说不够好,模棱两可,使家长捉摸不透。几次家访也不接轨,出尔反尔,自相矛盾。使家长觉得班主任太懒,无主见,工作责任心差。
7、要一分为二,不要以点概面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也有闪光点。对一个学生的评价要一分为二,不要以点概面。把自己喜欢的学生说成一朵花,没有一点瑕疵,会使家长过分宠爱孩子,放松必要的管教;把某方面较差的学生说得浑身毛病,毫无可爱之处,会使家长对孩子丧失信心,放任自流或导致棍棒教育,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和敌视情绪。显然这样的沟通语言是失败的。
8、要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说死
孩子们正在成长,可塑性很强,对他们的评价要留有余地,不能把话说死。不要轻易说你的孩子将来考上好大学绝对没有问题,也不要轻易断言某个学生肯定不会升入高一级学校,更不能说你的孩子已无法教育。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学会讲只要,你的孩子就会,要用热情感人的语言,促使家长满怀信心地进一步配合班主任教育好孩子。
总的来说,班主任在与家长联系时,要多报喜,巧报忧,保持学校和家庭在教育问题上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一些难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5
与初中生交流
让孩子能与自己畅通无阻的沟通交流,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热切关注的问题。对于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成人感迅速增强,但心理却并不成熟的阶段,渴望得到成人的尊重,是他们很强烈的愿望。但对于成人尤其是父母,他们往往缺少最基本的信任,轻则有意回避与父母的交流,重则还会与父母“过不去”。这时候的孩子特别需要知心朋友,需要心灵关怀,作为家长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做与孩子沟通的主动者。
1以欣赏的眼光看孩子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家长要对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赏优点,尽量地包容缺点,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暗示自己:我有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我们要一起成长,我们要一起面对很多问题,我们会比别人生活得更幸福、更有乐趣。现在孩子因为有我这样的家长而骄傲,将来我会因为有这样的孩子而自豪。告诉孩子:在爸妈眼里“你最棒”,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天赋的,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天赋都能被唤醒。就像打开宝藏的口诀“芝麻,开门”一样,唤醒这沉睡的巨人也需要秘诀,那就是“你最棒”。
2对孩子的要求具体化
家长有一种习惯就是容易语重心长,但是说出的话却又特别空洞。比如“你可得努力学习”。这种语言表达在今天对孩子的教育是无效的,也是无益的。因为这些话缺乏明显的可操作性,作为孩子基本把握不住,反倒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同事的孩子上初三了,她很着急,就对孩子说:“初三了,可得下功夫。”孩子却很茫然,反过来问:“怎样是下功夫?”你的要求孩子无从下手,其实你也说不清楚操作程序。积极的方式是要以一种具体的问话,通过鼓励的方式渐进式地与孩子沟通。就比较容易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把握住孩子思考、行动的方向。将孩子的行动目标分成许多的小台阶,每一步都具体而又相对容易能够达到目标,让他们每一步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3抓住关键时机不放松
新学期开始时。这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学生总会有很多新的想法,其中最主要的想法就是我要好好学,把学习搞上去,做一个好学生。对于学生的这一上进心,家长应该珍视和爱护。这是家长对他的要求和制定的目标,他会牢记在心。
享受成功喜悦时。假如你的孩子在运动会上获了奖、单科竞赛获了奖、文明礼貌获奖,等等。家长若能在祝贺、鼓励的基础上,对孩子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将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孩子受到委屈时。家长若能主动地以冷静、宽容的态度去帮助孩子解释,孩子会产生感激之情,更易于接受家长的告诫。
孩子有困难或失败时。家长这时不是训斥,而是肯定成绩,对不足之处给予指点。家长要以乐观豁达的精神感染孩子,让孩子拥有积极乐观的精神,快速飞出“困境”。
他人取得优良成绩时。看到别人取得好成绩,孩子往往会暗下决心,家长要抓住此时机,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使孩子一时的热情变为永恒的行动。
与高中生交流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家长如何才能做到与孩子很好的沟通呢?父母与孩子成功沟通的技巧:
1要认识到成功的沟通没有秘诀
沟通没有通用的模式,与一个孩子沟通的方式并不总是适合于另一个孩子。因此,父母必须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创造自己的沟通方式。比如,一位母亲的儿子个性内向,沉默寡言,一般的方法难以获得有效的沟通。于是,这位母亲根据儿子喜欢听音乐、写作和阅读的特点,经常与儿子一起到书店去,在那里听儿子向她讲述故事和书里的人物,以此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她还和儿子一起听音乐、做儿子作品的第一个读者,不断进行鼓励。她的儿子最终慢慢地活跃开朗了起来。可见,成功的亲子沟通没有什么秘诀,只要你是有心人,就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沟通方式。
2要学会倾听
与孩子沟通需要谈自己的意见,但更需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想法。倾听意味着避免打断孩子的话、集中精力于交流的过程。为了便于做到这一点,沟通最好在安静的地方进行,排除可能使人分心的干扰。如果你正忙于做晚饭或看喜欢的电视节目,要做到认真倾听是困难的。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能使你了解孩子的问题和观点,有助于澄清事实,避免对孩子的误解。经常倾听孩子的声音,你会发现,尽管你没有对孩子提出许多要求和建议,你的孩子却更多地向你提出问题。这是因为,善于倾听的父母才有可能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3要创造机会交谈
与孩子沟通需要有恰当的机会。青少年不喜欢预约的谈话。你想谈的时侯,他们可能没有兴趣;只有他们想谈的时侯,沟通才有可能顺利进行。有些父母可能喜欢在晚饭桌上或睡前时间与孩子谈话,有些父母则常常利用一起散步或郊游的时间与孩子交流。不管选择什么时间,我们都要知道,最佳的沟通常常是在共同的活动中进行的。切忌不要总是试图在临时想起的'、不固定的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失败。
4讨论相互间的差异
父母与孩子之间往往在观念和意见上存在差异。比如,父母认为孩子应该在晚上9点以前回家,而进入青少年期的孩子则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晚一点回来。如果不能有效地处理这种差异,沟通就难免失败。父母应当认识到,这些差异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机会,以便重新思考原有的教养方式和限制措施,与孩子一起商议和制定新的制度,从而帮助孩子发展有用的社会技能。由于青少年对事物的认识辨别能力以及考虑各种可能性或观点的能力不断增强,这种商议是可能的、也是有益的。如果相互间的差异比较大,一时难以协调,父母也不必着急上火,最好平静而坚定地告诉孩子你对他的关心和期望,耐心地进行解释,从而使差异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而不至于演变成一场冲突。
5避免过度反应
对孩子言行的反应过于激烈往往导致争吵,使交谈无法继续。为了使交谈保持友好的气氛,父母绝对不要带着焦虑和情绪与孩子交谈;同时,为了体现尊重,避免引起反感,父母在提问题时,最好以商量的、平和的语气进行,如“你这样做是怎么想的?”“让我们谈谈好吗?”
父母要努力成为孩子愿意倾吐秘密的对象,成为对孩子的事情感兴趣的人。只有这样,孩子才乐意向他们敞开心灵。比如,你的孩子告诉你,晚上他和伙伴们一起去抓蜜蜂了,如果你表现的很吃惊且激动,或对事情的结果根本不感兴趣,孩子以后就不会再对你说什么了。
父母要认识到,孩子最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鼓励和奖赏。如果孩子和父母谈话时受到批评,他会感到自己的坦率得到的不是奖励而是惩罚,这将伤害他继续与父母直接交流的积极性。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6
1、电话短信联系
访问是一种最常用也是最便捷高效的沟通途径。通过电话访问,教师和家长能够及时沟通孩子在成长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问题。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建立电话联系,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我们要选择与家长沟通时,尽量不要打扰家长的工作,可以采用约定时间或事前询问的方式和家长进行交谈,例如:“我明天下午2:00-2:30打电话给你,想向您了解一下这段时间幼儿……”;如果没有事前约好,在电话接通以后,可以直接询问,例如“我想现在和您谈谈幼儿的情况,您现在方便吗?”等等。电话交流缺少当面交流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的沟通,对于平时沟通不多的家长,都是对于语言的尺寸把握应更加严谨,尽是避免和家长半开玩笑或者用调侃的语气谈论幼儿,都是尽可能地使自己的语言条理清楚,态度真诚,语气委婉,让家长能够清楚理解都是所要表达的意思。
2、家访
家访有助于增进教师与家长的情感交流。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情感交流的好方式。通过家访教师就可以详细地了解幼儿的家庭状况及幼儿的健康状况、智力水平、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还可以了解到家长对于幼儿的教育态度和方法,从而进行恰当地引导。在交谈中,教师要有诚恳的态度、亲切的话语,这样能使整个家访过程充满友好气氛,拉近彼此的距离,使家长对教师更加理解、尊重和信任,有些平时在幼儿园不便谈论的话题,在家访过程中可能尽情交流,以便达到家园一致。
3、家长会
以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工作,增加家园沟通,交流双方的教育经验和方法。开学初或期末,针对班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及生活、学习等情况,及时召开家长会,家长会的组织形式可多种多样。每个学期所开的家长会要有所变化,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家长会活动场景吸引家长主动参与。教师主要介绍幼儿园基本情况、课程开设、学期计划、幼儿作息、家长配合等,除此以外,教师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向家长宣传科学的保教方法和先进的保教理念。在会中与家长互动,每个家庭教育方式不同,教育效果的差别也会很大。教师在会前设计一个话题——“你说、我说、大家说”。引发家长讨论,让家长们用教育实例来说话。帮助家长们提升共有经验,共同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4、幼儿成长手册
每位幼儿应都有一本成长手册,教师平时就要做一个有心人,教师定期以书面的形式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情况,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成长与表现。如:把幼儿在班上的表现或讲过有趣的话语等记录下来,做过有意义的活动照片拍下来,教师再进行装饰,粘贴起来。定期给孩子带回家,带回家之后,家长则把对孩子的希望和在家里的表现、家中趣事等及时填写,让教师及时了解。
5、开放日活动
通常幼儿园会在适当的时候选定“开放日”,请家长走进校园听课,参加活动,面对面的交流,共同参与校园的工作。家长开放日是个平台,能够真正让家长走近教师和学生,进一步增进家园之间的联系。教师一定要精心准备,要让幼儿在课堂中动起来,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最真实最完美的一面,最好在课堂中能与家长互动起来,增进家长与孩子的亲子关系。让家长在这半日活动中一直处于开心兴奋状态,那他们就会认为幼儿每天都是这样开心的,幼儿园真好!
6、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一般由各年龄段幼儿家长代表组成,是指为了更好地参与幼儿园民主管理、监督评价教学行为而由幼儿家长成立的组织。教师要充分发挥家委会示范、带头、传播的.作用,家长委员会和家长是同一层面的,一些需要家长配合的事情,让家长委员会成员出面,更有说服力,工作会容易许多。在选择家长委员会的人选的时候,教师要慎重,更好的促进幼儿园教育。
7、家长讲座
幼儿园不定期请专家或权威人士举办有关幼儿的专题讲座,传授家长教育培养孩子的知识,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改正错误的教育方法。
8、约谈
约谈是为了弥补平时与个别家长沟通较少或家长长期忙于工作的。例如有的幼儿长期由祖辈接送,家长对幼儿在园情况一无所知,更别提家园合作了。为保证信息更好的传达,我们可以采用约谈的方式。谈话地点应选择在比较安静的不会被人打搅的午睡室或是会议室里,尽是回避幼儿,座位以面对面为宜。可以请家长先谈谈他们的教育观念及对幼儿园的看法要求,以此来了解家长的想法与立场,再确定谈话的切入点。
9、家园窗
家园窗是向家长提供幼儿园教育活动信息的地方,它的内容包括各类计划、温馨提示、育儿锦囊、需要家长合作完成的事情、幼儿活动剪影等,也可以根据各班特色自行安排家园窗内容。里面的内容可结合教学主题,教师要及时的更换。
10、利用假日时间,增进教师与家长的友谊
家长自己利用假日时间组织活动,教师可以协助家长组织,教师要做好家委会的组织工作,指导家委会进行分工合作,尽量让家长合作操作,教师利用活动的机会和家长多多交流,增进教师和家长间的友谊,为家园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1、建立QQ群
QQ群是一个家长们和老师们相互交流的平台,可以与其他家长分享孩子学习路上的经验与得失。在群里家长不仅可以了解到所需信息也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家长一起商讨孩子成长中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可以向班级老师提意见,增进家长和老师们的关系。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幼师的态度必须谦和,需要尊敬家长,将自己放在和家长同等的位置上,切不可将自己视若教育学者的高度,将心比心和家长沟通。要善于倾听,用自己的真诚换来家长的信任,时常交流促进幼儿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还拉近幼师和家长们彼此间的距离。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7
人类通过沟通与交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沟通与交往有着深奥的学问。作为一名教师,特别一名小学班主任来说由为重要。国内外的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在当今时代,教师已经不能独立解决许多迫切的教育问题,现代的学校,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确实,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身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很多时候都要和家长谈话,共同商讨如何使孩子成长得更好。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达到自己的教育目的呢?
一 .“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
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两者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作为教师,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学生对家长或教师的不满,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二、“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
教师的家访。每次家访最好事先与家长约定,不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长因教师的突然来访而感到不自在。家访一定要围绕事先确定的目的进行,最好请任课老师陪同。一方面显得较有诚意与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教师在家访中要有诚心和爱心,讲话要注意方式,要多表扬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如果教师对家长抱有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爱心,那么,家长必然会成为教师的朋友。切记,表扬学生就是表扬家长,批评学生就是在打家长的脸。
老师与家长的谈话都是为了孩子,作为老师,我觉得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如:孩子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特长和爱好、优点和缺点等等。因此,我和家长谈及孩子的发展情况时是比较具体的,从不笼统、模糊和泛泛而谈,没把握和不准确的不说,让家长感到我对孩子的关心和重视,感觉到我工作的细致、认真和负责。而且,我与家长交流时,对孩子的评价也是客观而全面的,既肯定孩子的优点与进步,也真诚地提出其不足之处及改进办法。在谈到孩子的缺点时,我也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区别对待,与很熟悉的家长我就说得直率一些;而有些家长自尊心强的,会把谈孩子的缺点视为对自己的批评而感到有压力的,我就说得委婉一些,注意家长的可接受性,同时也表达对家长心情的理解,以心换心,坦诚地与家长交流,这样就可以达到共同解决孩子问题的目的了。
三、“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8
1、注意场合和时间
与孩子交流感情的时候,最好是睡觉前,这是孩子心情最为平稳的时候。
2、创造和谐的沟通氛围
和谐的气氛永远是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添加剂,要专心听他们的意见和看法,要理解他们的情感和需求。
3、平行的对话艺术
聪明的孩子与孩子谈话时,并不总是正面对着,而是并肩同行,朝着一个方向,这样谈起话来,显得轻松、自然、很有人情味、孩子愿意听、也乐于接受。
4、语言简明扼要
在孩子的沟通过程中,不要长篇大论,父母殊不只,正是自己的长篇大论堵住了孩子的耳朵和嘴巴,当孩子以为沟通就是要长时间说教的时候,他就失去了和孩子沟通的机会
5、不当裁判当顾问
孩子经常对父母的规劝常表现出逆反心理,他们总觉得自己已经不需要大人管教,此时的孩子最需要一个顾问、一个参谋,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教他们正确处理方法,指导他们学会依靠自己的指挥摆脱困境,做出正确的选择。
6、给孩子留点独立空间
孩子应有独立空间,家长应给孩子留点独立空间,让他们有良好、健康的心境,只有这时,他才会她心里的话掏给你。
7、语言不要过激
好的意思要用好的语言表达才行,只要心平气和的言语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良言一句三春暖”就是这个道理。
8、动之以情
凡是关系融洽的家庭,人们交谈时,语言都充满着爱心和亲切感,态度和蔼。而那种直来直去
9、尊重孩子的意见
在讨论一般的“家事”时,不妨让孩子也来参与一下,不管最后是否采纳了他的建议,也让他感受一下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如此一来,他们会尊重长辈的。
10、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不管你给孩子讲什么,你都应该让孩子把话说完,如果还没听孩子的话就发脾气,事后应该给孩子赔不是,事实证明:给孩子说话的机会,是一种成功地育儿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9
技巧之一:关心话语-简练说
场景与假设
(1)宝宝已经上学前班了,您送孩子上幼儿园,出门前,边给他整理衣服边叮嘱他:“乐乐,路上要小心,过马路时要等绿灯,遇到生人别随便搭腔,遇到什么困难,记得找老师……”可您的孩子却头也不抬:“妈妈,您真烦人,每天都讲这一套”
(2)您去幼儿园接女儿回家,一路上,边给她擦汗边关切地问:“苗苗,在幼儿园听话吗?有没有人欺负你?还记得老师讲了什么吗?”结果,女儿给您的回答却是:“妈妈,我的耳朵都要起茧了!
事实与结果
在这样的交流与沟通中,您越来越无法理解孩子:这孩子怎么越来越讨厌我?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家长的关心和爱抚,但6岁的学前班孩子,“小大人”的意识很强,使得他常常表现出不愿接受家长意见的样子,尤其不喜欢家长“穷追猛打”式的提问和喋喋不休的说教。应该这样做
有位聪明的妈妈曾在儿子上幼儿园的路上故意问:“路上应该注意什么?”儿子快乐而骄傲地回答:“注意安全!”由此可见,对于关心的话,家长干脆、简练的嘱咐会更加有效。
技巧之二:知心话语,含情说
场景与假设
您发现儿子这两天心情不好,整天闷闷不乐,于是您让先生去和他说说知心话,沟通一下,可是,才6岁的儿子居然发脾气了,说爸爸侵犯他的隐私权。您和先生面面相觑,束手无策。
事实与结果
家长放下身段,想和孩子说说知心话,结果,却发现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并不奇怪,随着小家伙的渐渐成长,您会发现,他内心的秘密越来越多了,有时,甚至用谎言来搪塞您的关心。
应该这样做
家长若想与孩子交心,首先要注意营造融洽的氛围。劝导孩子,也应注意方式、方法,比如:“小强,爸爸给你讲故事,讲爸爸像你这么大时的淘气事儿……”就这样,两代人或隔代人的交流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知心话才能为孩子所接受、理解。
技巧之三:开心话语,带理说
场景与假设
1、您今天升职了,心情愉快,想把这份快乐让4岁的女儿一起分享:“然然,爸爸厉害吧,如果你以后也像爸爸这么厉害,我和妈妈就满意了!”没想到,小家伙不以为然:“我以后肯定比您厉害。”您笑到一半,却发现女儿的嘴巴噘得高高的,很不开心。2、女儿今天帮您洗碗了,您很开心,于是递给她一个苹果:“来,这是妈妈奖励给你的!”可您发现,女儿的眼神里似乎有些期待,可您不知道她需要的'不是苹果,而是一句奖励或者鼓励的话。
事实与结果 家长觉得越来越弄不懂孩子,往往自己很快乐的时候,因为一句话或者一件小事“得罪”了孩子,让小家伙变得不开心,再或者,您明明是想让小家伙开心点,却弄巧成拙,反倒让他哭起了鼻子。开心话能消除孩子心里的不痛快,而一家人分享开心更能增添家庭的凝聚力,不过,如何让开心话有趣而又意味深长却并非易事。应该这样做 有位妈妈发现孩子在和其他伙伴玩儿的时候不仅能够谦让玩具,还当起了小“领导”,组织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这位妈妈在女儿做完游戏后对孩子说:妮妮真棒!这么小就会团结其他小朋友了,妈妈都要向你学习了!小宝贝听到这样的夸奖,在开心之余也记住了谦让、随和的重要性。
技巧之四:忧心话语,变通说 场景与假设(1)快要上小学的宝贝的成绩直线下滑,老师已经找您谈过很多次话了,作为孩子的母亲,您感到特别忧心,于是您对孩子说:“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的脸都让你给丢尽了。”可儿子的成绩却下滑得更厉害了。(2)3岁的儿子变成了“小霸王”,不让任何人动他的玩具、零食、动画书,您知道这样不好,可是孩子这么小,说大道理他不懂,于是只好吓唬他:“宝宝,将你的东西分一点给大家吧,否则妈妈就不高兴了!”小家伙才不管您高兴不高兴,依然“霸道”。
事实与结果 孩子让家长忧心、烦心的事情不少,如何将忧心话语变通说可是一门学问。因为,说得好能使孩子改变坏习惯,得到好心境;说得不好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变成孩子的“心病”。应该这样做 如果孩子成绩下滑了,您应该先分析一下原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和孩子交谈,让他明白您的忧心与关心,而不是责骂和训斥。如果是“小霸王”,您可以让他试着和别的小朋友交换玩具、零食,他一旦感触到友谊和分享换来更多的东西和快乐,自然会改掉这个陋习。对于一些不适合直接同孩子当面说的话题,可采取留纸条、写信、向孩子推荐一篇文章、一本好书等方式进行沟通。总之,家长间接式的变通做法,既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也比较容易接受。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10
与家长的沟通的方法1:理解
平阴县实验学校的刘嘉老师回想自己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这几年,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可谓是一路惊心,一路惊喜。走过每一个路口的瞬间,这些不小的惊喜,鼓足了他的信心与勇气,也让他不断地在班主任这个角色中演绎着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在他看来,与家长有效的沟通,首先要理解家长,懂得换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
刘嘉老师说毕业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初来乍到,但对自己担任的这个角色已然胸有成竹。所以,在处理学生问题,或是在与家长沟通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有一次放学较晚,他正跟孩子们一一道别,背后传来一声,“哎,你是孩子的班主任吧?”原来是班上小楠的爸爸。他以为家长无非就是想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还没等他说话,小楠爸爸就开口了:“放学怎么这么晚,没看我都等了多长时间了!怎么回事啊......”说实话,谁也不想与醉酒之人打交道,但当时的情景不允许他不理会。
“对不起,您看放学是晚了点,希望你能理解......”
“真的不好意思了,我也理解您的心情,下次注意,好吧。”
说完,这位家长转身拉起孩子的手,消失在路的尽头。
一份理解,些许惊喜。班主任做好家长的工作,就要从细处着手,想家长之所想,多一些理解,即使再坚硬的寒冰也会被你的风度所融化。
刘嘉说,“一直以来,在担任班主任的这段时间里,理解成了我与家长进行沟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理解不仅仅是换位思考,更多的是让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平衡自己的心态,能驾驭自己的情绪,以一颗平等真诚的心与不同的家长进行交流。也许,这一过程不像西医那样药到病除,疗效快。但我认为,只要你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真诚、真心、真意,那么家长回馈老师的也会是真情实意,就算有误会,也只是沧海一粟。”
与家长的沟通的方法2:威信
年轻的教师与家长沟通,很大程度上要树立在家长心中的威信,只有让家长们重视年轻教师,那么教育理论才能够被家长汲取,才会使家园共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年轻的教师如何才能在家长心中树立威信?齐河县焦庙镇中心幼儿园的韩棚老师认为:首先要求我们教师对工作极其负责,时刻记住工作要点,才能使家长觉得我们是一位非常称职的教师,是一位完全可以把孩子托付给我们的教师。比如,班级中非常细小的一件事情就极有可能影响家长对老师的看法。我们班有一位非常淘气的小朋友,经常与其他小朋友吵架,有一次离园站队时这位小朋友把其他的一位小朋友的脸挠破了,但就是因为我的粗心大意没有观察到,所以放学时受伤孩子的家长找到我,并“质问我”,结果我什么都说不上来,那种情况不要说在家长心中树立威信了,甚至丧失了一位家长对我的信任。所以,在工作中时刻保持警醒认真的态度,这样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从而在家长心中树立良好的威信。
其次,教师自己不清楚的事情不要随便给家长们说,不然消息总是变动不定,会使家长们觉得教师“不靠谱”,既然“不靠谱”了,那么威信谈何而起呢?
最后,家长会由每学期一次变成一月一次甚至一周一次,组织家长们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久而有之,家长们会觉得我们年轻的教师可以把更多专业的知识带给他们,那么我们在家长心中的威信油然而生。
韩棚表示,教师与家长沟通其实是一门学问,年轻的教师与家长沟通更是值得探究和学习。所以年轻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以丰厚的文化底蕴来取得家长们的信任,并且时常反思,才会成长。“我们成长了,进步了,才会变得更加强大,才会有信心迎接接下来教育生涯的每一个挑战。”韩棚说。
与家长的沟通的方法3:技巧
孩子的健康成长,仅靠教师或仅靠家长都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因此,家校沟通是家长工作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与家长沟通,采用哪种沟通的方式更有效,这里面有很多小技巧。
东阿县牛角店镇大李联合校的张雷老师认为,做好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技巧有三:
因人而异,从容积极应对。由于学生家长的性格、职业、认知水平不同,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面对不同的家长,一定要有不同的态度。
抓住时机,注意交流场合。当我们有必要和家长进行沟通时,一定要抓住最好的时机和地点,还要找准话题的切入点。如果是学生自身所犯很小的问题,我们可以电话通知,耐心地加以疏导、交流;如果是有关学生的隐私问题,就绝对不能在办公室等人较多的场合里交流;如果学生犯的错误比较严重,可适当地选择走廊、心灵互动室等人较少的地方。
虚心学习,理论指导实践。“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年轻教师还要多向身边的老教师学习家长工作经验,注意观察老教师与家长交流的方式方法,不断丰富理论知识,向书本学习,熟练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用理论指导实践。个人素质得到了提升,与家长沟通交流起来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汶上县实验小学的王维旺老师则认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他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很重要:
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两者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家访最好事先与家长约定,不要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长因教师的突然来访而感到不自在。
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
王维旺表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涉及的内容更是方方面面,但一定要把自己对学生的那份浓浓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让家长深切地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他的孩子,那么我们的工作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也一定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与家长的沟通的方法4:分类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性格、职业、爱好等各不相同。各个家长对教育的配合程度也存在很大的相似性。班主任如何讲究艺术,巧妙地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呢?广饶县第一实验小学的孙小兵、赵萌、邱蒙蒙老师结合他们的实际,提出以下对策。
溺爱包办型:“溺爱型”家长对子女往往宠爱过深,看不到子女的缺点,对于孩子的要求无条件地答应,甚至“护短”。与过度溺爱孩子的家长沟通,以一个普通父亲或母亲的身份跟家长聊孩子的教养经验和困惑,用情与之共鸣是法宝。
简单粗暴型:这类家长多由于“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与不懂教育方法所致。对于这一类型的家长,可以让他们尝尝碰壁的滋味是沟通的捷径。
放弃型:这类家长往往在小学时就被孩子的成绩伤透了心,对自己的孩子丧失了信心。和这部分家长沟通时,通过挖掘表扬孩子其他方面的`闪光点来感染家长,往往能取得良好效果。
质问型:质问型家长通常一上来就气势汹汹,指责老师的不对。班主任和家长沟通不畅的原因很多,有些问题不能指望一次性解决,尤其是面对质问型家长时,更需要一个持续的沟通过程。
对一些特别的家长,邹平县开元小学的赵爱华老师建议与家长达成联盟。赵老师说他曾经遇到过一个这样的家长,用“气势汹汹”或“理直气壮”这样的词语形容她,一点也不过分,甚至语气里充满了“质问”的因子。“老师,我要说一下,咱班里的小孩子都太坏了,我孩子刚买的彩笔就又没了。其实一盒彩笔我也不稀罕,但这么多孩子偷东西,本来我不想说的,你们也得管管。”后来跟家长一起分析找到了原因,就是孩子整理物品的能力比较差,找到了原因后,通过家长跟老师还有孩子的共同努力,使得孩子的问题有了很大改观。
试想一下,家长和老师,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最大的统一联盟,千万不要不小心把这条联盟线推到对立线上去。这需要我们鼓励家长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倾听他们的想法,也让他们倾听老师的意见,愉快地结成联盟。
潍坊市坊子区凤凰街道凤凰小学的王瑾老师说道,自己所任教的学校是城郊的农村学校,学生的家庭经济都不错,可是个别家长们的素质可能相对低一些,这些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很茫然,他们认为给他吃好、喝好、穿好就完成任务了,把孩子送到学校,教育就归老师和学校了,很少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情感世界。他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孩子不听话啊,我们管不了啊,老师您要多费心啊……”
为了帮助这类孩子,王老师与孩子的父母做了多次交流,从家庭生活习惯、学习策略等各方面做了引导。首先我给家长提了以下问题:1. 孩子从小就这样不听话吗?2. 除了负责孩子的吃喝,你们经常陪伴孩子读书、游戏吗?3. 你们经常与孩子交流吗?显而易见,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不。究其原因,都是父母的“疏忽”和“放任”造成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让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然后指导他们如何与孩子沟通和交流。首先,要与孩子多交流,陪伴孩子成长。其次,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第三,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第四,经常和孩子一起游戏、活动。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缩影,父母的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快乐的童年。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11
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我们的家长也越来越忙,很多时候孩子就会交我孩子的爷爷奶奶等长辈或者直接就交由保姆来带,因此在与家长沟通上就不是仅仅是孩子的父母,还有与其他“亲密”的家长,与这些直接管理孩子的家长的沟通也显得十分的重要。而在实际的交流和沟通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分歧,如何利用沟通上的技巧来避免这些分歧,将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一、教师与家长在交流中易产生的分歧
由于双方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的不同,教育素养水平不同,教育观念、态度与教育方式也不尽一致,因此对幼儿出现问题的认识不同,理解也不同,使双方产生心理分歧,产生矛盾。主要表现如下:
1、对幼儿的教育观念、态度与教育方法的分歧有些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目的存在不同的理解。有的家长认为幼儿园就是应该多学知识,多背诗、多做算术题,不能只顾“游戏”“玩”,不学知识,总是问孩子“学什么了?”有的是严厉粗暴专制的态度,方法简单,信奉“棍棒”教育,不理解孩子的需要,常用命令干涉强迫孩子服从,倾向于专制教育;而我们教师讲究的是耐心说服的民主教育的态度、方法。还有些家长对孩子在生活中的角色认识不同。有的家长把孩子看成是“家庭的支柱”,是“掌上明珠”,生怕幼儿累着,对孩子采取的是溺爱放纵的态度。不但自己“溺爱”孩子,还把这种溺爱带到幼儿园来,特别是要求教师也要“溺爱”他的孩子,“事儿特多”;而教师认为对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应有恰当的认识,要求幼儿要热爱劳动,要培养幼儿的独立自理的生活能力,要引导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
2、对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因的分歧。教师和幼儿家长的矛盾,常常是由于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所造成的。如有的幼儿的身体状况总是不尽人意,一到幼儿园就生病,也有的幼儿存有某些不良的行为习惯,纠正多次,仍有反复等等。对此,教师和家长双方可能会相互责备对方没有教育好幼儿,不考虑具体情况就把责任推给对方。家长可能会埋怨教师对幼儿不够关心,而教师又抱怨家长溺爱放纵孩子等等。
3、对幼儿的评价的分歧。在对幼儿发展的评价方面也极易产生分歧,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往往是在只看到一个孩子的基础上进行的评价,而教师是在比较中得出的结论。有的家长对幼儿的评价高于教师,家长认为“十全十美”的孩子,教师也许觉得很普通;也有的家长对幼儿的评价低于教师,在家长看来“恨铁不成钢”的孩子,教师可能认为还很不错。此外,幼儿的表现往往随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在家里的表现与在幼儿园的表现不一致。有时教师与家长缺乏互通信息,因而对幼儿的情况不能全面了解,做出的评价也是各执一端。家长了解的较多是园外情况,教师了解较多的是园内的情况。
二、利用沟通技巧,避免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分歧
1、明确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和地位
在孩子的教育中,教师和家长都是围绕孩子成长的两个群体,在家庭里面,家长是监护人同时也是老师人们都是在家庭中学会走路,学会说话,学会行为规范,学会生活自立的;在家庭中获得身体的发育,心理的发展,个性的形成,社会生活基本技能的掌握。在幼儿园教师利用游戏教孩子们知识的时候,同时也要负责孩子们的饮食寝居,充当着父母的角色。
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为了确保家长的主体地位,提到家长的积极性,首先要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要针对不同的层次的家长进行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指导。首先我们应该要家长明确要树立“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要明白孩子是在自己不断的探索中成长起来的,家长要能都放手让孩子去摸索;同时可以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活能力的比赛,通过与同龄孩子的比较,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不足;并且可以进行家长间的.交流会,请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家长、语言发展好的幼儿家长来交流育儿经验,让家长们看到不同的教育方式带来的不同效果,同时也可以体现自己在育儿中的表现,通过对比和交流的方式逐步的调整自己的育儿方法。
2、建立多样化的沟通渠道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不是等到每个小朋友出现问题时才沟通,要通过多种渠道经常性的保持和家长之间的正常沟通。我们的家长都有不同性质的工作,不可能经常的把大家召集在一起,但是现在通讯工具非常的发达,我们可以有很多沟通渠道。第一: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进行简单的沟通,强调一些日常的主席事项;第二:电话沟通,对于工作很忙的父母有没有时间来看孩子,我们可以在下班时间进行有针对性地电话沟通;第三:利用IT进行沟通,现在的网络知识已经在大部分的家庭普及,我们可以利用电子邮件定期的将幼儿的表现发送到家长的邮箱,家长也可以将孩子们的点滴利用邮件的形式反馈给老师;还可以组建家长班组QQ群,在群组上可以是老师与家长的平台,更可以成为家长间交流和沟通的桥梁。第四:进行不定期的家长恳谈会,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有家长提出需要改进点,共同的协商改进的对策。
在进行沟通前,教师有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汇集和查阅孩子在进一段时间内各方面发展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出一些有用事例,在交谈中简单、全面的介绍一下孩子在园里的表现情况,在近一段的时间的进步和优点,并提出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与家长共同协商改进的对策,制定出一个比较详尽的时间和工作内容的计划。
3、讲究谈话的技巧方法,给家长以足够的尊重
教师经常要与家长对孩子的在园情况以及孩子的发展规划进行沟通,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往往要提出批评,这是经常遇到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教师应如何对学生特别是对家长的某些不当之处提出批评呢?有哪些批评的技巧呢?
(1)单独批评,避免伤害家长的感情。
教师经常会利用家长接孩子的时候,进行一些短暂的沟通,也会给家长一些批评和改进的意见,这时家长和幼儿很多,如果不注意,其他的幼儿和家长会听到,影响批评的效果。不管教师的批评多么温和,如果当着其他人的面进行,那可能会很糟糕,可能得罪家长,家长会以为你在出他的丑,容易伤害家长的感情,产生不良的后果。有的家长可能因此迁怒于孩子,回家之后打骂孩子,有的可能造成家长和孩子之间情绪上的对立。
(2)先报喜,后报忧;多赞扬我们的孩子。
多赞扬,赞扬使人进步。幼儿的优点、点滴进步都要先告诉家长,不吝惜对幼儿应有的赞美与期望,不要懒得说,不能把这些生活的点滴简单地理解为是“应该做的”,不用说,而是应该必须说出来,多表扬。赞扬说明教师喜欢孩子,然后再耐心诚恳地指出问题所在。在提出问题之前先和家长套近,称赞家长近来不一样的发型、穿着等打扮,这样,家长也更容易听取老师的评价。
(3)用请教式的态度和口气提出看法。
人们对于外来的压力都会有一种本能的反应,对于家长来说批评是来自外部的,如何把来自外部的转化成内部的动力呢?把责备变成“请教”,采取请教式的批评。如:“这个问题我不太清楚,您能讲讲吗?您能和我谈谈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吗?”尽量采取请教、商量的态度,把找出问题的主动权让给家长,耐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产生伙伴般的亲切感,也向家长证明你是相信他的整个人格的,所以效果好。
(4)扬长避短,提建设性的批评意见。
对孩子的优点和做得较好的方面,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但表扬时一定要力求适度,在表扬的同时又艺术性的指出不足,并提出新要求,这样做,即扬了长又避了短,而且更新了教师对孩子的要求,使家长对孩子充满了不断进取的信心。批评的目的是希望孩子获得进步和提高,重点是放在如何改,防止重犯上,教师也尽可能的帮助家长多分析原因,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法。比如,为什么错,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告诉处理类似事情的方法。
4、向家长学习
家长河教师在幼儿的教育工作中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不能把自己的眼光现在教学中,我们要多向家长们学习,用家长的慈爱的心来关心和爱护我们的小朋友,多给小朋友们一些鼓励;同时对于家长的合理的要求尽可能的满足,虚心听取家长们的意见。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12
只要每一位老师都用真诚的心去和家长沟通与交流,取得家长的理解和信任,家校联动才能建立比较坚实的互信基础,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
良好的家校沟通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坚持及时为重的家校沟通原则,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首先,在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上要及时与家长商讨。面对这样的学生,很多老师往往缺乏必要的细心和耐心,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不但对学生心理造成了伤害,同时也离散了家校之间的感情。同事的班里有个男孩子特别调皮,有一次因为别人不给他抄作业,他居然把人家的作业本给撕烂了。同事非常生气,为了惩罚他,很长时间都不让他写作业。家长知道后,对同事的做法极为不满。试想,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和家长沟通,并积极商讨方法,家校共同努力,就不会产生那么多不必要的误解了。
其次,在一些敏感问题上要及时对家长做出解释。比如教育收费的问题,如果校方在教育收费问题上不能做到公正与透明,同样也会影响家校沟通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学校在每一项收费问题上都必须做到公开、公正,做到有理有据,让家长看得清。
再次,加强沟通与交流,及时给予贴心的关爱。学校和老师应该树立起良好的服务意识,急家长之所需,给予贴心的.关爱。如学生家发生意外事故了,我们要送去最及时的帮助与问候;学生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困难或疑惑,我们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和热情的帮助。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13
1.沟通没有秘诀,父母必须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创造自己的沟通方式。
比如,一位母亲的儿子个性内向,沉默寡言,一般的方法难以获得有效的沟通。于是,这位母亲根据儿子喜欢听音乐、写作和阅读的特点,经常与儿子一起到书店去,在那里听儿子向她讲述故事和书里的人物,以此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她还和儿子一起听音乐、做儿子作品的第一个读者,不断进行鼓励。她的儿子最终慢慢地活跃开朗了起来。可见,成功的亲子沟通没有什么秘诀,只要你是有心人,就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沟通方式。
2。要学会倾听。
与孩子沟通需要谈自己的意见,但更需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想法。倾听意味着避免打断孩子的话、集中精力于交流的过程。为了便于做到这一点,沟通最好在安静的地方进行,排除可能使人分心的干扰。如果你正忙于做晚饭或看喜欢的电视节目,要做到认真倾听是困难的。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能使你了解孩子的问题和观点,有助于澄清事实,避免对孩子的误解。经常倾听孩子的声音,你会发现,尽管你没有对孩子提出许多要求和建议,你的孩子却更多地向你提出问题。这是因为,善于倾听的父母才有可能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3。要创造机会交谈。
与孩子沟通需要有恰当的机会。青少年不喜欢预约的谈话。你想谈的时侯,他们可能没有兴趣;只有他们想谈的时侯,沟通才有可能顺利进行。有些父母可能喜欢在晚饭桌上或睡前时间与孩子谈话,有些父母则常常利用一起散步或郊游的时间与孩子交流。不管选择什么时间,我们都要知道,最佳的沟通常常是在共同的活动中进行的。切忌不要总是试图在临时想起的、不固定的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失败。
4。讨论相互间的差异。
父母与孩子之间往往在观念和意见上存在差异。比如,父母认为孩子应该在晚上9点以前回家,而进入青少年期的孩子则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晚一点回来。如果不能有效地处理这种差异,沟通就难免失败。父母应当认识到,这些差异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机会,以便重新思考原有的教养方式和限制措施,与孩子一起商议和制定新的制度,从而帮助孩子发展有用的社会技能。由于青少年对事物的认识辨别能力以及考虑各种可能性或观点的能力不断增强,这种商议是可能的、也是有益的。如果相互间的差异比较大,一时难以协调,父母也不必着急上火,最好平静而坚定地告诉孩子你对他的关心和期望,耐心地进行解释,从而使差异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而不至于演变成一场冲突。
5。避免过度反应
对孩子言行的反应过于激烈往往导致争吵,使交谈无法继续。。为了使交谈保持友好的气氛,父母绝对不要带着焦虑和情绪与孩子交谈;同时,为了体现尊重,避免引起反感,父母在提问题时,最好以商量的、平和的语气进行,如“你这样做是怎么想的?”、“让我们谈谈好吗?”
父母要努力成为孩子愿意倾吐秘密的对象,成为对孩子的事情感兴趣的人。只有这样,孩子才乐意向他们敞开心灵。比如,你的孩子告诉你,晚上他和伙伴们一起去抓蜜蜂了,如果你表现的很吃惊且激动,或对事情的结果根本不感兴趣,孩子以后就不会再对你说什么了。
父母要认识到,孩子最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鼓励和奖赏。如果孩子和父母谈话时受到批评,他会感到自己的坦率得到的不是奖励而是惩罚,这将伤害他继续与父母直接交流的积极性。
6。讨论对孩子们来说重要的事情
孩子们生活在不同于成人的另一个世界之中。有些事情对父母来说并不重要,甚至另人烦恼;但对孩子们来说就不同了,那可能是意义重大的事。父母不必假装对孩子们的事情感兴趣,但是必须对他们感情和观点表示尊重。因此,经常与孩子讨论他们的事情是必要的。
这里列出的主题是青少年通常所感兴趣的:
学校:如果父母问孩子,“今天你在学校做了什么?”他很可能会回答说,“什么也没做。”当然,这不是真的。孩子这样回答其实是因为父母的提问太笼统,引不起孩子的兴趣。父母不妨结合孩子正在学习的课程内容和学校的活动,问一些具体的事情,这样很可能开始一段对话。
业余爱好和个人兴趣:不少青少年喜欢体育,父母不妨与他讨论喜欢的球队或赛事,可能的话,可以一起去现场观看比赛;音乐也是青少年所热衷的,父母至少应该知道流行歌手的名字。如果你认为孩子正在听的音乐是不适当的,或认为他的“追星”行为有些过分,不妨坦率地告诉他们并且说明为什么,保持沉默往往会被误解为允许。
情绪:青少年常常对许多事情感到担忧,如自己的朋友、流行事物、性、超重或太瘦、明天的测验、上大学以及世界的未来等等。所有这些事情都可能使孩子情绪波动。父母有时可能难以判断这些事情对孩子到底有多重要。如果是这样,父母可以直接问孩子:“这个问题对你来说是无足轻重的、中等重要的、还是重要的?你经常对此感到担心吗?”在了解了之后再决定如何帮助他减轻烦恼。
家庭:青少年喜欢谈论和参与制定家庭计划(如购物、假期安排),这其实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必然反映。父母应充分发挥孩子的积极性,与他一起讨论家庭的计划和安排,鼓励孩子发表意见,重视并采纳其合理意见。这样不仅能够增进孩子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还培养了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以及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敏感话题:青少年有时希望与父母交流一些敏感的话题,如性、艾滋病、离婚等等。在处理敏感话题时,父母要记住,回避并不能使它们消失,反而会促使孩子从媒体或朋友那里寻找相关信息。如果他得到的信息是错误的(这种可能性相当大,青少年从地摊小报上获得片面的性知识就是例子),就会妨碍孩子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同时,对敏感话题的沟通要确保孩子能正确理解,否则宁可暂时延后。
父母的生活、希望和梦想:许多青少年希望了解父母的世界,包括过去的和现在的。比如,小时候玩什么?是否碰到过令人讨厌的教师?上小学的时侯得到过零花钱吗?如果有,是多少?谈恋爱时是爸爸主动吗?单位的老板凶不凶?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必须把所有的事情告诉孩子,对不恰当的问题最好延迟作答。尽管如此,对孩子讲述自己童年的事情和现在的生活有助于孩子应对他自己的生活。
未来:随着认识能力的发展,青少年开始更多地思考关于未来的事情,更多地谈论对未来的设想。他可能会问父母一些问题,如,上大学是什么感觉?什么时候可以结婚?将来做电脑工程师怎么样?工作以后能不能有自己的汽车?等等。对孩子的问题,父母应认真地回答;如果你无法回答,就要诚实地说,“我不知道。”
文化,时事:现代的世界是一个媒体丰富的世界,青少年也被电视、音乐、电影、录象和电脑游戏,以及其它形式的媒体包围着。父母要认识到,这些媒体能提供一个了解青少年内心世界的窗口。例如,如果你和你的孩子看过同一部电影(一起看或分别看),你就有了对话的机会。所以,父母应当对青少年热衷的.媒体给予同样的关注。当然,父母也要看到媒体传播的不良信息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对孩子利用媒体的过程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通过交流帮助孩子提高对不良信息的鉴别抵制能力。
7。沟通时持亲切、尊重的态度
现代的青少年崇尚个性,喜欢自我表现,追逐新鲜事物。因此,他们说话做事时常令人难以接受。但无论孩子给你的刺激有多大,作为父母,你最好保持平静。在与孩子说话时,你所表现出的尊重和自我控制最终有一天会出现在孩子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
在与孩子交谈的时候,如何说话与说什么同样重要。简单命令式的、挖苦讽刺式的、情绪发泄式的话语只会伤害孩子的感情,而与事无补。父母要学会以尊重的态度、平静的语气对孩子说话,因为,即使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也能轻易的区别不同的态度、情绪和语调。
尊重还体现在父母与孩子进行有深度的交流沟通方面。青少年的社会意识和对事物的理解力在不断增强,他们赞赏有思想性的、有深度的交流。因为这样的交流使他们感到自己被父母视为平等的伙伴,能激发他们的自尊感。父母完全可以就广泛的主题——如社会问题、和平、环境治理、创造发明等等——与孩子展开讨论;而不要使沟通仅仅局限在孩子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上,那只会使孩子逐渐丧失与你沟通的兴趣。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14
1、倾听他们怎么说,而且须用心地倾听。
2、花时间学会真正理解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3、就像我们当父母的一样,孩子当然也不是完美的,故不妨接纳他们本来的样子吧!
4、常和他们一起度过有意义的时光。
5、别将孩子跟他们的兄弟姐妹刻意地作“横向比较”。
6、与其对孩子常作否定,还不如找到一些表示肯定的话说说。
7、不忘表扬——告诉他们你为他们而感到自豪。
8、礼貌对待他们的朋友。
9、可以跟他们说说你心中的烦恼,这样他们就会明白:遇到麻烦的并非只有他们。
10、热心参加他们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如运动会、表演会、手工作品展览会等。
11、有些事完全可征求他们的意见或看法。
12、对他们拥有的`物品同样应予以尊重。
13、不妨经常和他们一起哈哈大笑。
14、努力发现你和孩子共同喜欢做的事,并参与其中。
15、对幼儿园布置给孩子的工作同样热心。
16、耐心地观察并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
17、尽量多地和他们一起进餐,或一起做饭。
18、有时可对他们说,你认为他们很有两下子。
19、让他们知道,你随时随地乐于做他们的帮手和后盾。
20、作解释时,务必耐心。
21、让孩子学会如何应对突发的意外事件。
22、为了能随时照顾孩子,你也须照顾好自己。
23、向他们说,你很高兴是他们的家长。
24、见到孩子时不忘露出微笑。
25、每天都可以跟他们说,你真诚地爱着他们。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15
做过班主任工作的人都会同意这一说法——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我的理解,之所以称之是一门艺术不光是因为它是一个管理人、塑造人的工作,更重要的一个方面还在于它的工作对象其实远不止是我们平时面对的那四五十个孩子,而是不得不包括那两倍甚至是四倍八倍人数的家长。
我所任教学校的学生大多是来自周边的农村,大部分学生都属于留守儿童,他们的家长要么成天在外务农,早出晚归;要么全年在外打工,一年都不回来几趟,造成孩子自律性较差,随意性较强,从而他们的思想工作更成了我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总免不了要与其家长打交道。
由于任教不久,经验不足,我总是认为只要负责、认真就能做好任何事情,从而忽略了学生及其家长的认知水平,往往事与愿违,从而导致与家长和学生交往中走进了一些误区。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一有问题,不管大小事情就会打电话通知家长。孩子一有问题就找家长虽容易解决问题,但这种方式是家长最害怕也最反感的事情,孩子难免出错,有了问题,作为班主任应该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而不应该推给家长。有时会当着家长的面批评学生的行为,不仅家长不喜欢,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失去对老师的信任。任何一位家长,无论她的孩子多么顽劣,都不希望别人当面批评,这会让家长很没面子,结果只会让家长窝着火回家训斥甚至打骂孩子,无益于问题的解决。为了更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我总结以下几点:
1、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及地点
人人都有心理障碍期,也有情绪化或心情不佳的时候,那么此时不是与他交谈的适当时候。与家长沟通,应先间接地向学生了解其家中的情况,以便决定是否适合与家长交谈。
2、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班主任是帮助家长管理学生的,而不是家长的领导,即使是在孩子出现严重错误的时候,我们也是和家长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虽已火冒三丈但也不能盛气凌人。这就需要我们在和家长沟通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量不要在气头上和家长沟通。
3、与家长沟通要善于倾听
多数班主任在约见家长或至电时,情绪言很激动,准备了一车的话要向家长告状,自然会说得多,听得少,只顾自己痛快,啪啪啪一通数落,家长却插不上话。情绪发泄完了,自己累了,家长的耳朵也塞满了,原先准备的话还没说出来,只好闷在心理,回去再拿孩子撒气。不妨适当地换个方式,我们也来作个听众,有时候多说不如少说,倾听有两个好处,一是造成平等的谈话气氛,二是便于我们从中捕捉信息。
4、要平等对待家长,树立公正形象
由于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状况的不同,班主任不能人为地把学生和家长分成三六九等。特别是碰到处理学生问题且涉及到双方家长,班主任在接待家长时绝不能带着世俗的功利色彩,以貌取人,以职取人,以财取人,而是应一碗水端平,亲切热情、礼貌待人,讲究谈话的内容、方法和语气,使问题顺利解决。因此班主任应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家长,反之,则会使一方受到不平等待遇而产生情绪,而另一方也会在心中给班主任的印象大打折扣,嘴上虽甜言蜜语,心中也会产生反感,毁了自己的形象,也会给以后的工作埋下祸根。
教师不但对学生负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还有和家长交流沟通甚至帮助其家长走进教育,更新教育观念的职责。一个班集体要充满朝气,要有很强的凝聚力,光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家长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在家长的大力配合下,我们的工作会一下子变得轻松、愉快,绚丽多姿,也增进了孩子、父母与教师之间的彼此了解。如果我们能合理有效的利用这一免费资源的话,就会有效地促进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使学校和家庭合力育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与家长沟通这门艺术应该是值得我们好好去研究的,尤其是我们这些年龄在家长之下的年轻班主任。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相关文章:
与家长沟通技巧11-03
与家长沟通技巧03-10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12-21
家长沟通技巧的心得06-09
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技巧05-11
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技巧11-11
与家长沟通技巧(15篇)11-03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15篇11-13
与家长沟通的技巧(15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