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务人员的管理制度(通用20篇)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那么制度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院医务人员的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医院医务人员的管理制度 篇1
一、职业防护原则
1、基本防护
防护对象: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工作的所有医、护、技人员。
着装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凡接触传染病人时要加穿隔离衣。
2、加强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体液或可疑污染物操作的医务人员;传染病流行期的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等区域的工作人员;转运确诊或疑似为传染病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可按危险程度加用以下防护用品:隔离衣、外科口罩/N95口罩、鞋套、手套、防护眼罩、面罩等。
3、严密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给特殊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切开吸痰等操作和作传染病人尸解的医务人员。
防护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全方位防护,应使用面罩、呼吸防护器。
二、基本预防控制措施
1、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常见感染病的传播途径、隔离防护技术,减少职业危害。
2、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在接触病原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时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喷溅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水围裙等。
(3)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尽量减少创口出血,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4)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手持针头和利器时,不要让锐器面对着他人,在为不合作的病人注射时,应取得他人的协作,使用的针头不可再套回原针帽内,如果一定要套回,则采用单手复帽技术,不要将锐利器具直接传递给他人,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利器盒,不要折毁锐利器具等。
(5)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须戴双层手套。
3、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4、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5、对手术前及输血前患者必须严格进行“感染筛查”。门诊小手术等有创操作前,应遵循患者知情同意和自愿原则下做“感染筛查”,如病人不同意做,应在“告知单上”签字,科室留存备查。
6、检验科接收到患者的血液标本后,应于24小时内报告“感染筛查”结果。对于HIV抗体初筛实验阳性的标本,检验科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和病人所在科室负责人,医院感染管理科指导科室做好防护工作,同时相关人员要保护患者隐私。
三、发生血液传播疾病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发生艾滋病病毒的职业暴露后,医务科及时组织院内相关学科专家依据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确定是否预防性用药,如需用药,制定具体的预防性用药方案。
5、发生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等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职业暴露后处理和随访。
四、报告、体检和随访
1、职业暴露发生后,当事人在应急处理后,应尽快报告科室负责人(科主任或护士长);
2、职业暴露当事人填写《盘锦市第二人民医院职业暴露事件登记表》,由科室负责人签字后送交医院感染管理科。
3、依据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和《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流程》,医务处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当事人立即进行职业暴露评估并确定体检项目和相关治疗,体验科协助实施体检,预防保健科负责对发生职业暴露后的预防用药品和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的药品保障及随访。
五、使用化学消毒剂的防护:
保证良好的通风环境,使用化学消毒剂时戴手套、口罩,必要时穿防护衣,口罩和手套要定时更换,尽量选择对空气污染小的化学消毒剂,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容器加盖,对化学消毒剂原液要正确贮存。
六、化学治疗的防护:配药室经常自然通风,必要时安装排气扇。
在配制化疗药及为病人进行化疗药物的穿刺注射时,应戴口罩、帽子及双层手套,配制化疗药后的垃圾按药物性医疗废物处理,盛垃圾的容器要加盖。操作中不慎将药液溅到皮肤或眼睛,应立即使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如果药液溢出到桌面,医用纱布吸附药液,再用清水冲洗被污染桌面。
医院医务人员的管理制度 篇2
一、一级防护
(一)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二)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12层以上的棉纱口罩。
(三)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的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的酒精)揉搓1-3分钟。
二、二级防护
(一)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标本、处理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二)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必须戴12层以上的棉纱口罩,每4小时更换1次或感潮湿时更换;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三)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的酒精等)搓揉1-3分钟。
(四)对病人实施近距离操作时,戴防护眼镜。
(五)注意呼吸道及黏膜的防护。
三、三级防护
(一)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
(二)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加戴全面性呼吸防护器。
医院医务人员的管理制度 篇3
第一条为维护医院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院工作人员中出现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职业危害指医院工作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伤害。
第三条医院工作人员包括医疗、护理、医技、药技、行政、后勤等所有工作人员。
第四条对职业危害的预防,医院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为主进行预防。
第五条各科室、部门应积极主动掌握工作环境、性质下可能产生的执业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防护措施,建立健全有科室特色和针对性的防护制度,严格操作规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第六条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险因素、危害程度及时告知员工,让职工知晓职业危害有关情况。
第七条各科室、部门应提供符合防治职业危害的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
第八条加强工作人员对医疗环境中职业安全防护教育。上岗前对职工进行医院感染、职工防护、安全工作技术和方法等岗前培训。医院不定期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对员工进行有关知识培训。
第九条医院为职工提供员工保健体检,并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及时发现潜在问题,让职工享受到有关的健康服务。
第十条要求职工本人加强防护,增强自身防护意识,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凡违规操作,责任自负。
第十一条在发生职业病危害事件时,应在十二小时内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加强信息沟通与传递。信息上报内容包括:职业病危害概况:发生时间、部位以及事件现场情况;事件的简要经过;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按程序开展具体的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第十二条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应及时调查事件的发生原因和事件性质,估算事件的危害波及范围和危险程度,查明人员伤害情况,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第十三条对已受损害的接触者可视情况调整工作岗位,并予以合理的治疗,促进职工康复。
医院医务人员的管理制度 篇4
为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制定本制度。
1、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医务人员洗手时必须使用流动水设施洗手。
3、手术室、产房、介入诊疗室、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室、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必须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4、使用洗手液,配备一次性干手纸或干手器等干手物品;手术室干手巾应每人一用,用后清洁、灭菌。
5、洗手池池面应光滑无死角,每日清洁。
6、洗手池边应配备“七步洗手图”,并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洗手;手术室应配备计时装置、洗手流程及说明图。
7、手消毒剂应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或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并在有效期内使用。手消毒剂应注明开启使用日期,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30天。
8、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液体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洗手液或流动水进行洗手。
9、当手部没有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10、下列情况应进行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1)当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接触患者及周围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11、当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12、外科手消毒时,应先洗手,后消毒;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重新进行卫生手消毒。
13、医务人员不得戴假指甲、戒指等饰物,要保持指甲和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
14、手卫生合格标准:
(1)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
(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医院医务人员的管理制度 篇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和安全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订本制度。
一、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要求
1.建立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制度和相关措施,发现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和医务处。一旦发生因消毒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放射损伤或事故立即报告本科室主任和医务或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2.重点科室医务人员应定期体检,进行必要免疫接种。工作人员患传染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期间应暂时离开直接触病人和无菌物品的工作岗位。
进行消毒工作的相关人员应采取自我防护措施防止因消毒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
(1)热力灭菌:干热灭菌时应防止燃烧;压力蒸汽灭菌应防止发生爆炸事故及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的灼伤事故。
(2)紫外线、微波消毒时应避免对人体的直接照射。
(3)气体化学消毒剂:应防止有毒有害消毒气体的泄露,按照国家规定定期检测消毒环境中该类气体的浓度,确保在国家规定的安全范围之内使用。对环氧乙烷灭菌及低温等离子灭菌还应严防发生燃烧和爆炸事故及操作不当造成的伤害事故。
(4)液体化学消毒剂:应防止过敏和可能对皮肤、粘膜的损伤。
(5)使用和处理锐利器械和用具时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避免人体的刺、割等伤害。
3.医院应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各类人员均应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做好个人防护,严禁工作时间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和外环境。
4.放射性防护要求: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应该具备放射性防护有关知识,按照国家《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和安全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做好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防护。一旦发生放射损伤或事故立即报告科室主任,按照医院关于“放射事故医学相关应急预案”要求进行处置。
5.生物安全防护要求:按照医院关于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措施及相关规定执行。
二、坚持按需防护的`原则
1.基本防护基本要求:适用对象:在医院从事诊疗工作的所有医护技人员。配备防护用品:如:白大衣、工作裤、隔离衣、工作鞋、工作帽和医用口罩等。
防护要求: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认真洗手和手消毒。
2.加强防护基本要求:防护对象:进行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可视污染物操作的医、护、技人员;进入传染病区的医、护、技及相关工作人员;可能接触传染性或感染性病的人医务人员;进行各种有创操作的医务人员等。
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根据诊疗的危险程度,使用以下防护用品:
隔离衣:一般在进行有创操作或进入传染病区时使用。
防护镜:一般在进行可能被病人体液喷溅操作时或进入有特殊传播途径的传染病区时使用。
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一般在进行有创操作或进入呼吸道传染病区时使用。
手套:一般在进行有创操作、医务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血液可能污染时使用。
面罩:一般在有可能被病人体液、血液、分泌物喷溅面部时使用。
防护要求:医务人员认真评估医疗活动的危险性,采取以上适当的防护措施,注意利器的安全使用与收集,有效防止伤害,坚持标准预防,认真洗手和手消毒。
3.严密防护基本要求:防护对象:给呼吸道传染病病人进行有创操作如进行气管插管、气管理切开或吸痰时;或给不明原因死亡患者进行尸解时。
防护配备: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可使用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防护要求:严格执行所有防护程序,坚持标准预防,认真洗手和手消毒。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后及时按要求收集,严密防范利器伤害,用后规范收集。
三、对感染性疾病防护具体措施:
按照医院下发的“预防感染性疾病造成院内感染的控制措施”的具体要求执行。
四、医务人员遭受锐器伤害后的报告处理:
根据卫生部《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的通知要求,对照医院制定的关于“经血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防护制度、处理原则、或措施流程”,当医务人员在医疗操作、护理过程中遭受锐器伤害后,应及时报告医务、护理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科,并按照医院相关规定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五、防护用品规范使用:
口罩、护目镜、防护面罩、手套、隔离衣与防护服、鞋套、防水围裙及帽子的使用和穿脱顺序按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要求执行。
医院医务人员的管理制度 篇6
一、组织领导与职责
1、成立市医院医德医风建设考评委员会,委员会由院领导、各党小组长、院党办、政工科、医务科、护理部、财务科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对全院医德医风建设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工作统一领导,考核、监督、管理。
2、考评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有:
a、负责对全院医德医风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和考核评价,
b、制定医德医风建设方面的目标、规划、制度、规定等;
c、对上级和医院所部署的医德医风建设方面的工作任务进行监督落实。
d对全院医德医风教育,管理工作定期和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对群众举报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查实,为医院决定奖罚、惩处、表彰提供依据。
二、考核办法:
1、医院医德医风建设考评委员会,按其职责要求,每季对全院各科室医德医风状况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结果与得分情况与科室工资挂钩。
2、医德医风建设考评小组,每季度对所属科室的医德医风状况进行一次考核,将各科室的考评情况报考评委员会,审核后将结果在医院简报上公布。
3、考评小组每季度对所属职工院考评委员会每季度对各科室进行一次综合考评。个人要认真做出自我总结评价,科室要认真写出总结,综合考评结果,科室总结,经院考评委员会审查后存入医德医风档案。
4、院支部于年终对全院医德医风建设进行综合年度考评,根据月考核、季度考评情况,对每个职工,每个科室做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职工个人晋职、晋级、科室评先、评优、全院奖惩的主要依据,并实行一票否决。
5、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各科干部、职工必须全力支持考核工作,考核人员要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不得弄虚作假,无中生有,不得无理取闹,要重事实,讲原则,以理服人,要严格按照考核标准,防止人为因素,对借任何理由干扰、扰乱医德医风考核工作的,要视情节给予必要的'组织、纪律处分。
6 、医院对查实的医德医风违纪问题,采取双重处罚制,即:除按照奖惩规定对个人进行处罚外,还要按医德医风考核办法扣罚科室相应分数。
医院对医德医风建设实行科室主要领导负责制。
三、医院医德医风监督管理主要措施
1、院内医德医风建设监督制约机制
a、医德医风考核档案
b、各科设立医德医风监督员
c、病人医院工作满意度调查表
d、门诊、病区设立意见箱和意见薄
e、办公室设立举报与投诉电话
f、病区工休座谈会
g、院长接待日
2、院外医德医风建设监督制约机制
a、聘请院外社会监督员进行日常监督
b、每半年-一年召开一次院外监督员坐谈会
c、定期走访有关单位征求意见
d、建立病人走访及信函回馈制
e、欢迎新闻议论监督
医院医务人员的管理制度 篇7
一、遵守党纪国法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遵守社会公德,严格履行医务人员工作职责,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二、工作认真负责,技术精益求精,诊断一丝不苟。主动学习新理论、新技术,大胆创新。
三、尊重患者,关心体贴病人,视病人为亲人,一视同仁,使病人感到温暖和亲切。
四、廉洁行医,不徇私利。严格遵守医德医风规范,不以医疗为手段向病人勒索或暗示钱物,不收“红包”、“回扣”,不乱开“检查单”,不开“搭车处方”,谢绝患者请吃。
五、医院各类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杜绝药、械采购等过程中的收受回扣或变相谋利。医务人员不得收取医药代表任何巧立名目的“促销费”,对违反者将严肃处理。
六、严格执行转院规定,严禁将病人介绍到民营医疗机构从中谋利,一经查实,取消执业岗位。
七、严格执行收费标准,不得巧立名目;分解或提高收费标准。
医院医务人员的'管理制度 篇8
一、医务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对每一个病人的身体健康负责,避免发生错诊、误诊事故。
二、病员如实向医务人员反映病情,医务人员应对症下药,对一些急病员、病情难断定的应及时转院治疗,不得延误治疗时间。
三、医务室进药渠道要规范,不得将过期、变质的药物用于师生,预防发生药物事故。
四、医务人员对全校师生进行卫生、防疫健康知识教育,做好常见传染疾病的`预防工作,防止发生全校传染病事故,影响师生的工作和学习。
五、医务人员督促有关部门搞好环境卫生、食堂卫生,严防集体中毒事故的发生。
医院医务人员的管理制度 篇9
根据《鲁指办发〔20xx〕101号》文件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医务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1.医院全体工作人员(包括医护药技、行政管理、进修实习等人员以及在院护工、保洁、保安、后勤、餐饮等外包服务工作人员)按职能分为医疗、护理、门急诊、行管、科教、保洁、保安、餐饮等按片区每日报告个人体温及健康状况于公共卫生科。
2.通过个人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发热及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并采取相应措施。
3.医务人员如果患呼吸道疾病不得带病工作。
4.发热门诊、急诊、儿科等高风险科室医务人员按流感防控方案注射流感疫苗。
5.发热门诊、急诊、检验科、儿科等高风险科室医务人员优先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6.医院全体工作人员每14天进行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医院医务人员的管理制度 篇10
一、总体要求
(一)坚持属地管理,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电影放映场所要严格按照属地党委和政府统一部署,在各地电影主管部门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二)坚持常态防控,健全应急机制。
开放营业的电影放映场所,要继续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做好防控方案,制定科学可行的具体措施,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并根据当地疾控部门最新指导意见及时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安全。
(三)落实防控主体责任,做到精细化防控。
电影放映场所要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规定,健全防控工作责任制和管理制度,落实本场所防控应急预案,把防控责任细化到个人。
二、员工健康监测和管理
(四)做好员工健康管理。
要按照当地要求做好员工健康管理,掌握员工出行轨迹等情况,对途经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实行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员工上岗前要检查体温,出现发热(体温高于37.3度)、呼吸道症状时,要暂停工作、及时报告并就医。
(五)强化疫情防控培训。
员工应当减少不必要的外出,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放映单位应劝导员工春节期间避免离粤,并对员工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必需的防控和处置知识与能力。
(六)严格岗位工作规范。
指导员工做好个人防护,正确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减少人员聚集,加强对员工用餐和工作会议的科学管理。
三、场所防控管理
(七)配备防护用品。
电影放映场所要配备口罩、手套等防护物资,并在洗手间配备洗手液及消毒用品,为员工和观众提供必要防护保障。
(八)保持良好通风。
加强电影放映场所营业前和营业过程中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保持电影放映场所空气清新。
(九)加强清洁消毒。
1.大堂、影厅、卫生间、走廊、疏散通道等公共区域,每日不少于2次喷雾消毒。
2.售取票机、商品售货区、自动贩卖机、公共区域座椅、入口闸机、卫生间等重点区域,每日不少于5次擦拭消毒。
3.影厅座椅扶手、3D眼镜等观众直接接触物品,每场消毒一次。
4.做好垃圾分类处理,防疫用品类垃圾应定点投放,日产日清。
(十)加强防疫宣传。
电影放映场所应通过设置提示牌、摆放宣传品、使用电子显示屏、播放映前公益广告片等多种方式,加强疫情防治知识科普宣传,使员工和观众充分了解掌握防治知识、支持配合防控工作。
四、观众进出管理
(十一)做好入场检测。
电影放映场所应配备测量体温设施设备,并安排专人值守。扫验健康码,检查体温,未戴口罩和体温37.3度以上者不得进入。在电影院入口配备手消毒剂,引导员工和观众做好手卫生。
(十二)调整售票方式。
全部采取网络实名预约、无接触方式售票;原则上每场上座率不得超过75%,并由省电影局在疫情防控部门指导下进行动态调整。
(十三)建立值守制度。
安排专人做好现场管理,监督进入影院区域的工作人员和观众必须佩戴口罩,对号入座;电影放映期间不得饮食。
(十四)合理安排场次。
电影放映场所减少放映场次,延长场间休息时间,对影厅充分清洁与消毒;不同影厅错时排场,避免进出场观众聚集。
五、设施设备管理
(十五)做好运行前检查。
清洁打扫放映机房,设定合理的'温度与湿度区间,对供电、排风、光源、还音、冷却等系统进行彻底检查,及时排查隐患。
(十六)加强维护保养。
做好放映窗口、设备表面、放映镜头、空气滤尘网、冷镜及光管、散热金属网格等部位或器件的专业清洁工作。定期进行试放映,防止器件老化。保证耗材的充足储备。
(十七)坚持正确操作。
在使用放映机、服务器和还音系统等设备时,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进行操作。
六、突发情况处置
(十八)加强沟通联动。
建立疫情应急沟通机制,加强与当地疾控和电影主管部门联动,发生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十九)做好发现疫情时的应对处置。
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的电影放映场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好现场管理,配合疾控部门采取隔离措施,加强密切接触者追踪、疫点消毒等工作,并及时关闭场所。
(二十)一旦出现疫情由低风险调整为中、高风险的地区
该地区各类电影活动一律停止,直到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后,再按疫情防控相关规定恢复开放。
医院医务人员的管理制度 篇11
1、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经常对学生进行卫生宣传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讲卫生光荣,不卫生耻辱”的观念,按时完成各项预防接种工作。
2、指导学生会卫生部开展活动,搞好学校卫生工作,加强全校清洁卫生工作,加强全校清洁卫生工作的检查、督促,定期公布评比结果,使校园整洁净化。
3、了解和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建立学生健康卡,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一次体格检查。
4、经常检查、督促食堂工作人员执行食品卫生法、搞好饮食卫生和食堂卫生工作。
5、及时采购药品,妥善保管,避免变质失效。
6、严格执行医疗器具的`消毒制度,避免交叉感染。
7、不断改善服务态度,认真负责地做好门诊工作,做到热心、耐心、细心为病号服务、送药上门。坚持业务进修,提高医疗质量。
8、切实做好预防近视工作。
9、做好计划生育宣传工作,落实计划生育措施。
10、尽量帮助教工解决医疗上的困难。
医院医务人员的管理制度 篇12
一、闭环管理工作要求
1.发热门诊所有工作人员应实行闭环管理,包括医、护、技、药剂、检验、保洁和安保人员等。
2.进入闭环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完成全程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3.闭环管理工作人员必须经过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化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发热门诊工作人员入口设置门禁,人员进出实行登记管理。
5.不允许在隔离区域内用餐,如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等。
6.闭环管理工作人员需要轮转到其他非闭环管理岗位前,根据当地疫情防控管理要求可隔离7天或14天,并在隔离期间按照要求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排除感染后方可返岗上班。
二、工作人员集中居住点管理要求
1.闭环管理人员实行封闭管理,工作科室与居住地两点一线出行。
2.安排通勤车点对点接送工作人员,乘坐人员上下车有行程时间记录。
3.通勤车司机不参与其他转运工作。
4.集中居住点应做好生活保障和物资保障工作,集中居住人员以无接触式收取快递等外来用品。
5.对集中居住点实行督导检查,建立抽查工作台账。
三、闭环管理人员健康监测
1.闭环管理人员根据当地疫情指挥部的要求定期做核酸检测,并可根据上级文件要求随时调整检测频次。
2.如个人健康状况有异常时,个人或监测人员应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及感控科。
3.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按照《新冠肺炎职业暴露处置流程》处置并进行风险评估,做好隔离观察及跟踪工作。
四、强化工作人员感控知识培训
1.严格落实工作人员的相关培训,及时传达国家及省市最新工作指引和要求。
2.培训对象应覆盖闭环管理全体工作人员,培训内容针对不同岗位特点设定,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
3.因疫情形势变化和医疗救治需要,部分人员需要从普通岗位调整到闭环岗位时,必须经过严格培训、演练和考核,并实施核酸检测,排除新冠肺炎后方可上岗。
4.所有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个人防护用品的`穿脱流程及注意事项、清洁消毒方法和职业暴露应急处置等技能。
五、闭环管理期间后勤保障工作
1.闭环工作人员应实行合理排班,原则上连续闭环管理时间不超过2个月。
2.强化集中居住人员心理干预和疏导工作,舒缓心理压力,保障心身健康。
3.集中居住地点应选择环境舒适的场所。
4.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做好一线抗疫人员的关心关爱工作,确保抗疫队伍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医院医务人员的管理制度 篇13
为加强外出学术交流工作的管理,提高科研学术水平,降低成本,节约开支,提高效益,特制定以下规定:
一、参加学术活动类别
1、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指令性业务会议。
2、中国科协下设的医学会、医院管理学会、医师学会、护理学会的正式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例行年会、换届会(仅限于委员)。
3、医院根据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安排的专题学习。
4、科室为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必需的`外出学习并已开展工作。
5、医院认为有必要参加的学术会议。
二、参会人员资格
1、我院在职、在岗人员。离退休人员不得参会。
2、主治医师每年只准参加省内会议一次;高级职称医师每年准许参加省内外会议各一次。
3、五年内在医疗工作中出现严重医疗事故或连续出现丙级病例者,不得参加学术会议。
4、原则上只能参加本学科、本专业学术会议,不允许跨专业、跨学科参加学术会议。
5、重点学科或医院认为应该参加的学术会议条件可适当放宽。
三、审批及报销手续
1、外出学习人员首先征得科主任同意签字后,交科教科提请院长办公会研究。
2、会后,论文资料、会议资料等复印件及会议总结交科教科备案存档,并将会议情况、学术动态等向所在科室传达,有重要内容者可在院内举行学术报告会。
3、传达会议精神后,凭相关资料报销会务费、住宿费、交通费。
四、相关的几项规定
1、参会地点以北京、上海、南京、郑州、西安、济南、合肥等地为主,在其它旅游城市举办的学术会议,审批时要从严掌握。
2、交通费用以直线或就近路线乘坐汽车、火车(软卧除外)费用。不得绕道。
3、住宿费用结算以会议通知日期为准,报销金额以财务相关规定为准。
4、连续二次不参加我院全院性学术活动或科室举行的学术活动,本年度不得参加任何院外学术活动。
5、申请人因故不能参加学术会议的,不得委托他人参会。否则,不予报销费用。让他人顶替参加院外学术会议的,原申请人及委托人三年内不得参加各类院外学术会议。
6、参加学术会议期间不得以任何名义接受药商、器械商的馈赠吃请,不得购买任何药品和器械。
医院医务人员的管理制度 篇14
1、各科室负责人要认真抓好本辖区的卫生保洁工作,积极组织并带头参加周末卫生大扫除。
2、各科室要认真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所有医疗垃圾必须装入黄色垃圾袋,交专人收集。禁止一次性工作帽、手套、棉签、纱布等医疗垃圾乱丢乱扔。
3、各科室室内要保持整洁干净,无蜘蛛网、无蟑螂、无烟头、无“牛皮鲜”,地面无垃圾,墙面无灰尘,无卫生死角,做到窗明几净六面光。
4、各科室清洁用具要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5、各科室室内禁止吸烟,全体工作人员要成为“戒烟劝导员”,把“无烟医院”落到实处。
6、各科室要负责保持辖区内公共设施完好,如有损坏要立即报告相关职能科室。
7、各科室要做好室外包干区域的卫生保洁工作,做到无杂草、无垃圾。
8、各科室要协助保卫科做好车辆整治工作,不乱停乱放,要定点停放、秩序井然。确保急救通道畅通无阻。
医院医务人员的'管理制度 篇15
1、母婴同室医护人员必须经过18学时的系统母乳喂养知识的学习培训,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并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强化母乳喂养的新知识。
2、母婴同室要保持空气清新、安静、舒适、温度、适度适宜,为母婴创造一个良好的'修养环境。
3、每日紫外线照射2次,每次1小时,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
4、医护人员要热情接待孕产妇,介绍爱婴医院基本知识,对孕产妇进行细致的心理护理,强化宣教,禁止产妇及家属使用代乳品及奶瓶、奶嘴。
5、产妇产后入母婴同室2小时内要协助并教会产妇哺乳的姿势、体位、方法及婴儿含接姿势,做到充分有效地吸吮,接需哺乳。
6、护理人员定时巡视母婴同室,密切观察母婴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7、对母婴同室的婴儿进行晨护及预防接种等工作时,母婴分离不能超过1小时。
8、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随便进入母婴同室,要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在规定时间内探视,每次不能超过1人。
9、母婴出院前,医护人员要向产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计划生育、产褥期保健知识的宣教,安排产妇出院后的随诊工作并进行登记。
10、母婴出院时,主班护士应清点室内和床上用物是否丢失并将污物送往洗衣房,同时进行必要的室内清洁消毒。
医院医务人员的管理制度 篇16
1、医护人员上班时要衣帽整洁,下班就餐、开会时脱去工作服。
2、诊治、换药、处置前后均洗手,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病室通风,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
4、病室空气消毒,紫外线每日照射两次,每次1小时,保持母婴同室环境整洁,舒适。
5、晨间护理,一床一套,湿扫床。
6、保证被服的清洁。脏衣服、脏被服装入污衣袋内,不得随意乱丢乱放。
7、清洁床头桌,要求一桌一布,每日两次,用后用300mg/1含氯消毒液消毒备用。
8、各种治疗器械用后清洗、浸泡、消毒灭菌。
9、产妇所用餐具、药杯必须严格消毒。
10、病室定期空气培养,每月一次。
11、如需隔离者,严格按消毒隔离措施进行。
12、产妇出院后病室床单元终末消毒。
医院医务人员的管理制度 篇17
1、响应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及我国卫生部的号召,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并宣传双“十条”。
2、成立“爱婴医院”领导组,由科主任挂帅制订母乳喂养管理制度,并监督职工严格执行。
3、为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产科实行母婴同室,儿科建立母婴同室的新生儿病房。
4、产科及儿科工作人员必须接受18学时的培训,并考试及格方能上岗。
5、在全院范围内不得张贴任何代乳品、奶瓶及橡皮奶嘴的`宣传广告、宣传画、挂历等,不得以任何形式宣传人工喂养。
6、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接受代乳品商的馈赠,不得推销和使用代乳品及奶瓶、橡皮奶嘴等。
7、开办孕妇学校,向所有孕产妇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方法。
8、促进早吸吮、婴儿出生半小时内开始皮肤早接触及早吸吮,24小时母婴同室及按需哺乳。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代乳品和饮料(除非有医学指证)。
9、产后帮助和指导母亲实行正确的母乳喂养,以及因医学指征暂时母婴分离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10、建立热线电话:指导母乳喂养,并详细做好登记。
11、与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做好交接工作以便顺利进行家访,使纯母乳喂养4-6个月。
医院医务人员的管理制度 篇18
1、产后2小时母婴同时进入母婴同室、病房护士与助产士认真交接班。
2、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与方法:
(1)播放录音及录像宣传;
(2)个别谈心、解除心理障碍。
3、帮助母亲正确的母乳喂养
(1)剖宫产的母亲在有应答反应后,护士需帮助婴儿早吸吮及母婴皮肤接触不少于30分钟;
(2)护士每2小时巡视一次,帮助母亲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及含接方法;
(3)鼓励产妇按需哺乳;
(4)告诉产妇每次哺乳后,将少量乳汁涂在乳头上;
(5)指导因医学指征暂时母婴分离的母亲保持泌乳,使母亲掌握正确的.挤奶方法。
4、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每日婴儿洗澡及医学处理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
5、废弃奶瓶、奶嘴及代乳品。
6、做产后体操,每日一次。
7、提供营养丰富之产妇饭,一日五餐。
8、产妇出院时,要将母乳喂养状况介绍给地段保健,并交地段随访、产后访视,热线电话0476-4263735指导母亲正确母乳喂养。
9、护士每2小时填写母乳喂养情况记录表,医生记录母婴情况一次,出院时做住院期间母乳喂养评价。
医院医务人员的管理制度 篇19
1、母婴同室护理人员必须经18学时母乳喂养知识培训,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
2、分娩室送产妇回母婴同室时,值班护士要认真交接清楚分娩情况,并主动向产妇作自我介绍,态度和蔼,语言亲切。
3、产妇入母婴同室后,责任护士(夜班由值班护士)应对其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指导喂哺姿势,鼓励按需哺乳,教会母亲正确的挤奶手法。
4、剖腹产术后作出反应时,立即进行早吸吮,早接触,帮助母亲喂养。
5、责任护士每2小时巡视一次,鼓励产妇早活动,按照护理程序对母婴进行整体的护理、密切观察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处理,鼓励产妇夜间哺乳。
6、认真给产妇宣教母乳喂养知识,作好健康教育,指导产妇及家属学会婴儿抚触,沐浴技巧。
7、每日晨护为婴儿洗澡,脐部护理,按时接种疫苗。
8、禁止家属向院内携奶瓶、奶嘴、奶粉等,巡视病房时要认真检查,发现有以上物品应向产妇及家属说明危害,并令其立即拿走。
9、鼓励产妇进行早吸吮、勤吸吮、促进乳汁的'分泌。
10、作好出院指导,告知热线电话。
医院医务人员的管理制度 篇20
1、医院应设立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咨询热线电话,提供母乳喂养咨询服务。
2、产妇出院前,主管医生应告知产妇如何与医院保健科或社区随访组织联系,并填好围产保健手册。
3、产妇出院后,围产保健手册交户口所在地或休养地的.社区保健组织,由保健人员进行访视,并详细了解记录母乳喂养情况,指导继续坚持纯母乳喂养至4-6个月,按时添加辅食的同时继续坚持母乳喂养2年。
4、产后6周复查时应了解母乳喂养情况及婴儿生长发育情况,并给予咨询和指导。
5、医院、保健组织、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共同做好母乳喂养随访工作,将母乳喂养随访作为一个重要工作内容,了解出院后母亲的母乳喂养问题,及时进行咨询服务。
【医院医务人员的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医院医务人员管理制度01-21
医院医务人员闭环的管理制度(通用31篇)12-07
医务人员管理制度03-31
给医院所有医务人员的感谢信01-07
医院的管理制度12-03
医院管理制度04-07
医务人员闭环的管理制度(精选12篇)12-09
一线医务人员闭环管理制度02-26
医院科室管理制度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