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研制度

时间:2023-01-13 14:57:59 制度 我要投稿

学校教研制度

  现如今,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相关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校教研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教研制度

学校教研制度1

  1、凡在校本教研活动中,主动积极,资料积累充足,教学效果提高明显的科任教师,予以表扬,并记入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2、承担课题的骨干人员,就本组课题研究方面,每学期有一定质量的'总结或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每学期奖励40元。每学年按时结题,并有较高质量的教研论文,市级课题结题奖励200元,县级结题奖励100元,课题组负责人市级奖励200元,县级奖励100元。同时结合其教学成绩可推荐这镇级骨干教师,和县级教学能手或县级骨干教师的优秀人选。

  3、教研组在校本教研工作中成绩突出,成果明显,按照教研组考核实施办法,可评为优秀教研组,教研组长评为优秀教研组长,按考核实施办法予以奖励,并记入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4、凡今后在评优树模等方面,课题研究没有成果或没有论文将降低一个档次入选。

  5、在日常教研活动中参与不积极,笔记资料等不齐全,达不到教研常规要求的,不评选,不评先进,并记入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本制度自20xx年2月起执行,执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及时向教导处和校长反映。

学校教研制度2

  1、教导处每月组织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议。

  2、教研组长必须按时到会,有病有事需履行请假手续。

  3、教研组长会议的内容为传达精神,布置工作,汇报情况,处理问题。

  4、教研组长会议时间一般定在每月初的周二下午举行。

  5、如有重要事情时,可随时组织召开教研组长会议。

  6、教研组长要认真做好会议记录,并及时向组内成员进行传达与安排。

学校教研制度3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的力度,增强管理的覆盖面、及时性、实效性,切实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实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蹲点教研组制度。领导蹲点教研组是为了推进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开展学校常态教学研究,有效指导教研组工作。 每位学校领导包一个教研组作为蹲点单位,从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教学常规落实等方面着眼,以学校每位教师为主体,以教研组为依托,以“参与者、合作者、研究者”的角色,开展学校教学和教研改进的`实践研究。

  二、主要职责

  1、参加蹲点教研组的各项活动。负责蹲点教研组的常规教学检查。

  2、指导蹲点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蹲点领导每学期听本组成员的推门课至少1次,全程参与本组成员的公开课、研讨课、展示课、实验课等教学比赛。

  3、实时监控蹲点教研组的学科教学质量,实行教学质量奖惩制。蹲点教研组获全镇教学质量优秀奖每增加1人/次,年度考核加1分; 蹲点教研组获全镇教学质量优秀奖每减少1人/次,年度考核扣1分。

学校教研制度4

  1、开学一周内,由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主持制定教研计划。教研计划包括指导思想、教研重点、教改课题和各项活动的内容及形式等,要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坚持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并作出详细记录。期末教研组长写出教研活动总结;计划、总结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报送教务处。

  2、每周一有两节课是学校安排的统一教研活动时间。

  3、每次活动都要有充分的准备,主题明确,计划周密,有中心发言人,记录详细,总结及时,每位教师都要有专用的教研活动笔记。

  4、教研活动要有严明的纪律和要求,组长应做好考勤,教师不得随便请假,确保全员参加,严禁无故迟到早退。教务处要经常到教研组参加教研活动。

  5、全体教师在教研活动中都要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认真记录,及时写出心得体会和小结,使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6、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并作好读书笔记;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教学经验总结。

学校教研制度5

  新课程的实施,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根据教研室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

  一、教研基本理念

  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教研总体要求

  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双语教学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解决教学教研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双语教学。切实加强对新课程改革和双语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校长负总责,教导处、教研组负责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三、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课改论坛等为基本形式的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集体教研、青年教师赛教课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以教师或教学生成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四、教研具体制度

  (一)校级领导管理。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身体力行者。校长负责抓教研,制定教研制度,指导学校教导处与科研室制定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研,督促和评价学校教研。

  2、校级领导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向教师介绍教学研究方法,指导各部门开展教研,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3、校级领导各负责一个研究课题或子课题,亲自参与教研活动,及时了解研究动态,发现问题修订研究计划。

  4、校级领导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研组、教导处等机构的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教研机制。

  5、学校按计划确保教研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讲课及其它教研活动,保证教研的顺利进行。

  (二)教研职能部门管理。

  1、学校教导处具体负责教研工作,确定学校核心课题,以核心课题统领学校新课程改革和双语教学。

  2、学校教研室负责教研具体策划,组织课题组组长,定期学习理论,举办科研讲座,交流研讨,举行信息交流会或读书汇报会。

  3、学校教导处负责教研职能部门的常规管理工作,组织教研组组长开展理论学习及实践指导。

  4、部门负责人的主要任务为:

  ①自觉参与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搞好每月的“论坛”。

  ③组织好师徒结对,切实开展帮扶工作。

  ④根据教研组或课题组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⑤每年至少向校教研室上传2篇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经验文章。

  ⑥每学期听课20节以上。

  ⑦ 做好宣传工作,及时向各级各类媒体宣传报道教研情况。

  (三)教研组管理细则。

  1、教研组是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教材、教法研究,探索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的业务组织单位。

  2、教研组的设置由教研室和教导处一年一定,原则上设组长1人,成员是所有该科的`任课教师。

  3、教研组组长由教导处聘请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各教研组要配合教研组和教导处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4、教研组组长的主要任务为:

  ①按照学校要求,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开学初制定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强的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③组织教师进行教研的常规系列活动:理论学习、观看录像、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评价研讨。正确把握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以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相结合,使全体成员领会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及内在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使学生的素质提高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④全组每月组织1-2次教师开展相关主题的研讨会,围绕学校教研目标的落实,制定本学科教改实施计划,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学习和推广本校和外地经验,结合日常教学开展连续性研讨,以此改进教学。

  ⑤组织组内每位教研员每个月至少向教研室上传1篇教学研究信息或经验文章。是传电教中心科研网。

  ⑥带领本组教师申报教育研究课题,每学年每个备课组都要有课题研究,有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四)课题组管理

  1、课题组是教师根据教育科研需要自行组织的业务组织单位。课题立项后,学校承认课题组成立,一般设课题组长1人,成员5人以上。

  2、课题组成立后,隶属学校教研室,按照课题计划组织开展科研工作,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3、课题组组长的主要任务为:

  ①组织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工作方向。

  ②组织集体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

  ③切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包括理论研讨、课堂实践、测试统计、分析总结等,做到每次活动有计划、有总结,及时向校教科室推荐组内教师的科研论文、经验总结。

  ④每学期至少组织成员召开2-3次相关主题的研讨会。

  ⑤定期向学校教研室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有阶段性总结并认真做好课题结题的各项准备工作。

  ⑥科学、规范地建立课题研究管理档案

学校教研制度6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新课程为导向,深化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事业,改进和加强教研工作,立足学校,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建立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校本教研制度,使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在月湖小学全面落实。

  二、基本目标

  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一是为了推动学校实施新课程教育的实践活动,解决学校、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解决学生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中所面临的问题,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研究;二是在实施新课程中学校自身出现的问题,由学校校长、教师共同来分析探讨,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使学校逐步适应新课程,改变“等”(等专家指导)、“*”(*行政部门、教研部门)现象;三是基于从本校和教师自身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校内部的潜在教育智力资源,盘活学校内部的资源及适时邀请专家参与,开展各种形式的研究活动,提高教学研究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经验交流、问题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教师对话、教师论坛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教师优质课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研讨—实践—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教师结合课改发展需要,对自己的教育行为的进行思考、分析,根据自己制定专业发展计划、个人教研学习计划以及学校的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觉学习并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教师以学校一系列教研活动为载体,以教师或教学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内容,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在校本教研活动中鼓励不同思想,发挥个人的优势,对问题大胆评点,各抒已见,为解决问题提供新思维、新思想、新方法。

  3、专业引领。教师与专家的对话。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直接解决教师们思想和教学中的问题;另一方面鼓励教师从专业刊物或教育网上学习,引进先进教育思想,借此方式将教改的新理念和教育新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教师素质提高。

  四、校本教研具体管理制度

  (一)校级干部管理。

  1.校长是校本教研第一责任人,要身体力行。校长具体负责校本教研,制定校本教研制度,指导学校教务处与教研组制定校本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教研工作。

  2.校级领导带头学习教研理论,每年至少读两本教育专着,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向教师介绍教学研究方法,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互助同伴和专业引领的核心力量之一。

  3.校级领导每个成员都要负责一个研究课题或子课题,尽量亲自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及时了解研究动态,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

  4、校级领导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科室、教导处等机构的校本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5.学校按计划确保校本教研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讲课及其它校本教研活动,保证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

  (二)教研部门管理

  1.学校教务处具体负责校本教研工作,确定学校课改课题,以课改课题统领学校课程改革。

  2.学校教研组负责校本教研具体策划,组织课题组成员,定期学习理论,举办课题讲座,交流研讨,举行信息交流会或读书汇报会。

  3.部门负责人的主要任务为:

  ①自觉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

  ③组织好师徒结对,切实开展帮扶工作。

  ④根据教研组或课题组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⑤每学期向学校上报一次课改典型。

  ⑥每学期听课15节以上。

  ⑦每学期至少上一次示范课或指导课。

  ⑧做好宣传工作,及时向各级各类媒体宣传报道校本教研情况。

  (三)教研组管理

  1、教研组是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教材、教法研究,探索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的业务组织单位。

  2、教研组的设置由学校一年一定。

  3、教研组长应任命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各教研组长要配合教务处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

  4、教研组组长的主要任务为:

  ①按照学校要求,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开学初制定操作性和科学性强的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以西山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意见为依据,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统计、分析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常规系列活动:理论学习、观看录像、钻研教材、评价研讨。正确把握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使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相结合,使全体成员领会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及内在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使学生的素质提高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④每学期至少组织全组教师开展2次相关主题的研讨会,围绕三维目标的'落实,制定本学科教改实施计划,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学习和推广本校和外地经验,结合日常教学开展连续性研讨,以此改进教学。

  ⑤带领本组教师进行教育研究课题,每学年每个教研组都要有课题研究,有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⑥根据组内教研情况,每学期向教导处提交一次课改典型事例。

  (四)教师队伍管理。

  1.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活动,形成自觉教学反思的习惯,外出学习的教师应做好学习笔记,回校后在相应范围内及时交流。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相关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3.教师参加校本教研和学校常规工作必须完成:

  ①按时参加教研组或课题组的校本教研活动,并把研究贯彻落实到课堂以及其它教育活动中。

  ②在开学初制定本学期个人教研的研究重点。

  ③写好每节堂课的教学札记。

  ④每周至少写一次教后反思记录,提出一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一条教学建议。

  ⑤每月向教研组提供一个典型案例,向备课组提供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⑥每学期至少上1节研究课。

  ⑦每学期至少上交一篇研究性论文、经验总结。

  ⑧每学期制做一份新课程测试试卷。

  ⑨每学期语文、数学教师听课10节以上,中层干部听课15节以上,校级干部听课不少于20节。

  ⑩自觉自学相关教学研究理论与教学案例,保持每周学一篇文章,每学期学习一本理论专着。

  五、校本教研活动要求

  (一)校本教研活动设计要求

  1、营造严谨、求实、民主、宽松的校本教研氛围,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2、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

  3、力争得到专业人员的有力支持与指导。

  4、加强学科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

  (二)校本教研活动过程要求

  1、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制订好详细的活动计划。

  2、由教研组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由负责人及时向校长汇报或汇总活动情况。

  3、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整理好过程记录与活动总结,建立并保管好各级管理主体的校本教研档案。

  4、校本教研活动的参与者要努力配合管理主体顺利进行教学研究,以主人翁的态度搞好校本教研,提高自身素质。

  六、校本教研评价办法

  1、每学期根据实际情况评比“优秀”教研组和“先进教研个人”,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校本教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个人,优先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

  2、属于校本培训范畴的活动,按实际学时给予计算继续教育学分,报主管部门登录。

  3、校本评价结果与教师个人年度考核相结合,对校本教研工作无故不参加、态度差的教师年度考核不得被评为“优”,更不得参与各类评优评先活动。

学校教研制度7

  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使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增强“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意识,使教研工作规范化,特制定如下制度:

  1、联校成立教研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务主任任副组长,教研组长为小组成员,实行责任到人。

  2、各学区按年级、学科成立教研组,由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教师任组长,每两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

  3、教研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每周听、评课不少于2节,组织教师培训、讲座,提升教师业务素质、综合能力。

  4、承担课题的实验教师每月进行一次交流研讨活动,所形成的教科研成果如公开课、优质课、科研论文分别给予不同奖励,记入个人业务档案。

  5、抓好校本培训,教师要养成及时反思的习惯,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教育随笔等。

  6、加大对毕业班教研工作的重视程度,定期指导调研,召开研讨会。

  7、加大对教研经费的投入,积极为外出学习、培训提供条件,添置购买教学图书、音像光盘、仪器等教学资料及设备。

学校教研制度8

  1、乡镇教研室是镇教委设置的承担乡镇小学教学研究和管理的职能科室,教研室全体人员要模范遵守镇教委和本科室制定的工作制度。

  2、全体教研员要根据本科室的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协作,坚守工作岗位,主动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3、教研室实行民主集中制领导。教研室主任要率先垂范,带头遵守和坚持组织原则。其它人员要服从领导,服从分配,遵守请示汇报制度。

  4、全体教研室人员要严格遵守劳动纪律,遵守作息时间,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有事必须事先请假。

  5、教研室实行蹲点研教制度,全体教研员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深入课堂,做好听课、评课、指导课,上好示范课,充分发挥教研员的'指导职能。

  6、教研室要定期组织开展全镇教研活动,注重过程管理,合理公正的评价单位、班级和教师。

学校教研制度9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精神,探索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模式,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和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培养造就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结合校本培训管理办法及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机构,落实措施

  学校要形成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抓,教导主任、学年组长协助抓的管理系统,成立校本培训工作小组,为校本培训的顺利开展起到重要的组织保证作用。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及发展战略,制定校本培训整体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明确校本培训的目标、原则、机构、内容、形式、课程、专题、措施,确保培训优质高效。

  二、研修目标

  1、不断更新全体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进一步发展教师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研究、探索能力,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水平。

  5、建立本校的校本培训机制,使校本培训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三、校本教研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四、校本教研总体要求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校本教研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实现“三个转移”,推进新课程实验。切实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校长总负责,分管副校长直接抓,教科室、教导处负责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五、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师徒结对、经验交流、协作解决、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周、校际交流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以教师或教学生成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3、专业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我校教师素质提高。

  六、校本教研具体制度

  (一)校级领导管理。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校长负责抓校本教研,制定校本教研制度,指导学校教务处与教科室室制定校本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教研。

  2、管理教学的副校长及校级领导带头人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3、管理教学的副校长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科室、教导处等机构的校本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4、学校按计划确保校本教研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及其它校本教研活动,保证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

  (二)教研职能部门管理。

  1、学校教科室、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教研工作,以核心课题统领学校课程改革。

  2、学校教科室负责校本教研具体策划,定期学习理论。

  3、学校教科室负责校本教研职能部门的常规管理工作,组织教研组组长开展理论学习及实践指导。

  4、部门负责人的主要任务为:①自觉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科研素质。②根据教研组或课题组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帮助。③每学期听课10节以上。④做好宣传工作,及时向各级汇报校本教研情况。

  (三)教研组管理。

  1、教研组是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教材、教法研究,探索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的业务组织单位。

  2、教研组长的设置由教导处一年一定,设组长2人。教研组长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各教研组长要配合教导处、教研组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3、教研组活动必须做到“定时、定内容、定主题”,做到“有计划、研讨、记录、效果”①按照学校要求,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开学初制定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强的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常规系列活动:理论学习、观看录像、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评价研讨。正确把握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以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相结合,使全体成员领会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及内在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使学生的素质提高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④每学期至少组织全组教师开展1次校本教研外出学习观摩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学习和推广本校和外地经验,结合日常教学开展连续性研讨,以此改进教学。⑤组织组内每位教师每个学期至少向校上交1篇教学心得体会。⑥带领本组教师按照《学校教研组考核方案》的要求积极创建优秀教研组。

  (四)课题组管理。

  1、课题组是教师根据教育科研需要自行组织的业务组织单位。课题立项后,学校承认课题组成立,一般设课题组长1人,成员3人以上。

  2.课题组成立后,隶属学校教科室,按照课题计划组织开展科研工作,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3、课题组组长的主要任务为:①组织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工作方向。②组织集体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③切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包括理论研讨、课堂实践、测试统计、分析总结等,做到每次活动有计划、有总结。及时向校教科室推荐组内教师的科研论文、经验总结。④定期向学校教科室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有阶段性总结并认真做好课题结题的各项准备工作。⑤科学、??规范地建立课题研究管理档案。

  (五)教师队伍管理。

  1、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学习、讲座等活动,形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外出学习的教师应做好学习笔记,回校后在相应范围内及时传达。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相关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七、校本教研活动要求

  (一)校本教研活动设计要求

  1、营造严谨、求实、民主、宽松的校本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2、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3、力争得到专业人员的有力支持与指导,专业人员可以是院校的研究人员、教育研究部门的专业人员、有丰富研究经验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

  4、加强学科沟通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定期组织不同教研组或课题组分别交流。

  (二)校本教研活动过程要求

  1、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制订好详细的活动计划、做好周密的安排、按计划组织活动,做到准备充分、效率高。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做好校本教研活动过程记录并作好活动总结。

  3、由教研组或课题组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由负责人及时向教务处或教科室汇报或汇总活动情况,教务处或教科室组织的由负责人及时向校长室汇报或汇报总活动情况。

  4、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整理好过程记录与活动总结,建立并保管好各级管理主体的校本教研档案。

  5、校本教研活动的参与者要积极参加相应的校本教研活动,努力配合管理主体顺利进行教学研究,以主人翁的态度搞好校本教研,提高自身素质。

学校教研制度10

  1、教导处为学校教学研究管理机构,各学科任课教师在主任领导下,进行教学、教研工作。

  2、为了加强教学研究,发扬集体优势,树立研讨之风,学校成立学科教研组,各学科教研组设组长一人,负责本教研组的教学教研工作和日常工作。学科教研组受教导处领导。

  3、各学科教研组可分年级成立学科集体备课组,各集体备课组设组长一人,负责本小组的集体备课和教学教研活动,并配合学科教研组长做好教研工作。

学校教研制度11

  一、编制写目的

  为了秉承我校“厚德远志”的校训,落实我校“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我”的办学理念,彰显德育特色,使校本教材成为我校德育工作行之有效的载体,学校决定编写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二、编写原则

  1、具有课改理念,以人为本,内容要求具有真实性、代表性、综合性、科学性、实效性、创造性。

  2、形式上力求体现多样性、主体性、生动性、探究性、创新性。

  三、组织机构

  校本教材编写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主编:XX

  副主编:XX

  编委:XXXX以及各年级主任

  校阅:XX

  美工设计:XX

  录入:XX

  印刷:XX(负责)

  四、编写内容

  1、书名:《汛五中学德育校本教材》(暂定)(征集书名:面向全校教师征集)

  2、内容架构:

  校本教材一册,含前言、校史篇、名人篇、厚德篇、勤学篇

  校史篇:如实反映我校六十年历史轨迹,激励五中人奋进。

  名人篇:为学校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为本校毕业的成功人士。

  厚德篇:以“厚德载物”的二十五德为范本,选择适合新时期特点,又与中华传统美德相适应的“爱心德”、“善良德”、“礼节德”、“理解德”、“诚信德”、“虚心德”、“感恩德”、“援助德”、“形象德”、“合作德”十德作为“厚德”的内涵。具体内容为:

  (一)、爱心德

  爱像春日的阳光:

  1、永存仁爱之心;

  2、仁爱之人,易获他人合作

  (二)、善良德

  没有人不想与善者为伍为邻为友:

  1、为善者可服人;

  2、勿以善小而不为;

  3、善待每一颗心;

  4、美德,生命中最闪光的部分

  (三)、礼节德

  有“礼”走遍天下:

  1、彬彬有礼,方能魅力四射;

  2、礼多人不怪;

  3、送礼送到位

  (四)、理解德

  人人都渴望他人的认可:

  1、理解,就是给人方便;

  2、理解一般人不能理解的事;

  3、换位思考,替别人着想

  (五)、诚信德

  无信不立,狡诈者必无朋友:

  1、诚信为本,重诺守信;

  2、诚信深入人心,成功接踵而至;

  3、失去诚信,百事不可为;

  4、任何理由都无法解释自己的失信

  (六)、虚心德

  让别人显得高人一等:

  1、要一点含蓄,要一点谦逊;

  2、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3、虚心求教,成就大业

  (七)、感恩德

  不感恩,就别指望有下次:

  1、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

  2、及时感激,切莫等到花儿都谢了;

  3、感谢你的对手

  (八)、援助德

  雪中送炭,危难之中现真情:

  1、别忘了买人情原始股;

  2、当别人危难时伸手援助;

  3、援助人时要让对方乐于接受

  (九)、形象德

  使自己形象成为一流品牌:

  1、名誉比金钱更珍贵;

  2、好形象容易获得认同与喜爱;

  3、你的形象价值百万

  (十)、合作德

  资源共享,利益均沾:

  1、合作是最有效率的借力方法;

  2、合作才能双赢

  每篇的编写要设内容诠释、历史典故、名人名言、新时代五中学生行为要求、新时代五中学生风采等栏目。

  勤学篇:设历史典故,名人名言,汛五中学学生勤学故事,新时期学生风采等栏目。

  3、呈现方式:图文并茂;侧重实践活动与交流;

  4、稿件来源:

  (1)面向全校师生广泛征集,录用者享受稿费,入选的优秀稿件均有奖励;

  (2)编辑小组成员分工主持编写版面的组稿工作。

  五、编写要求

  校本教材的编写要注重实用性、科学性和创造性,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板块设计上要考虑层次梯度;

  2、要考虑总体架构的.连续梯度;

  3、要考虑教学主体的时空梯度。

  六、在整体设计上要满足“四个有利”的原则:

  1、是要有利于丰富学生经历;

  2、是要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

  3、是要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

  4、是要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

  七、要明确“五个层面”的内容:

  1、是要明确校本教材建设的背景;

  2、是要明确本教材的课程目标;

  3、是要明确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和框架结构;

  4、是要明确课程实施的具体形式和手段;

  5、是要明确课程评价的设想和做法。

  八、各篇要求:

  各组在十月中旬前出台本篇编写方案,交编委会审核。

  九、具体流程

  1、审定方案:领导小组

  2、稿件截止时间:20xx年10月30日

  3、详细分工:(负责人是每篇的责任编辑)

  序、前言

  负责人:XX

  校史篇

  负责人:XX

  名人篇

  负责人:XX各班主任

  厚德篇

  负责人:XX成员:各年级主任班主任

  勤学篇

  负责人:XX

学校教研制度12

  以校为本,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即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研究活动。

  一、建立理论学习制度

  1、教师的新课程与教学理论学习,以分散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并以自学为主。

  2、集中学习时间安排在周六上午,学习1小时。

  3、集中学习时间实行点名制,无特殊情况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并且将学习参加情况纳入年结考核。

  4、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相结合的习惯,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建立课题研究制度

  1、树立实施“科研兴校”意识,把实施素质教育和开展校本教研列为教育科研重点课题。

  2、健全学校科研组织,根据科研兴校的要求,建立健全学校科研室,负责学校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普及,负责学校的教育科研课题的主项研究与指导。

  3、领导带头承担科研课题,撰写科研论文,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及科研能力。每周六上午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从整体上研究学生的素质目标体系,并在各科课堂教学中具体化,研究学生各科课堂结构的优化,构成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最佳环境和途径,以促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素质能力的形成。

  4、科研与教研相结合,各学科教师要潜心研究教法与学法,进行教法和学法的同步改革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5、科研课题要体现研究对象、范围,展现研究目的、意义等,反映科研人员和实验人员的`科学的思维过程。

  6、课题的选择和确定要经过四个步骤。

  (1)调查研究:也就是在选择课题、制定方案前对教师的“教情”和学生的“学情”进行调查研究,主要调查学生学的现状和规律,从而明确改革方向。

  (2)课题论证:从实践中提出的科研课题是否正确,需要从理论找到依据,从理论高度上进行论证,从而明确课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制定方案:制定方案就是对教学改革进行整体设计,把论证的理论及具体操作的程序都用方案的形式表示出来。实验方案包括:课题名称、课题论证、实验目的、实验对象、操作措施(方法、步骤、时间)、实验原则和组织领导。

  (4)组织实施,进行实验。

  7、要反复研究,不断总结。教学实验是一项艰巨、细致、复杂的宏伟工程。课题得到论证后实验组成员要通力合作,精心实施,反复研究,不断总结,才能有所发现,有所作为。

  集体研究――深入课堂进行教改实践,组织教师共同研究,明确方向,探讨问题,找出改进方法。

  阶段研究――学期或学年的总结性研究。这时要将平时的做法,经验和问题、尽量提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经过分析、研究,写出比较全面的总结、论文或实验报告。

  个人研究专题化――在总体实验方案的指导下,实验人员根据个人的特长和教学特色,分别拟定自己的实验课题,并且要求根据专题把课上出特色,坚持下去,总结经验。

  三、建立对话交流制度

  1、学校领导要重视培训工作,并有专人抓师训工作。

  2、对此项工作要提高认识,理解掌握有关政策,并能按省、市、县各级部门师训方案、计划、规定、制度执行。

  3、做到“三个积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培训;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积极进行自我学习、培训。做到:认真记笔记;参加研讨会;发表看法,解答问题,写出感受,最后用到实践中去。

  4、各位教师根据中心课题设立专项课题,并把题目计划,完成时间报镇教研室,学校给予一定的保障措施,镇教研室定期检查指导。

  5、领导带头承担科研工作,起示范作用,并定期召开研讨会,专题讲座,使科研成果从实际出发,有指导作用,上档次,出水平。

  四、建立教研激励机制

  1、目的:总结推广教研成果,把教育科研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使教育成果产生实际效应,积极向县、市、省教育部门推荐优秀的科研成果。

  2、教师参加教研活动计入继续教育学时,将教研工作情况作为新课程实验评估,年度考核的主要条件之一。

  3、严格执行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制度》。

学校教研制度13

  一、指导思想

  加强和完善学校校本教研工作,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

  二、组织机构

  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组长:

  职责:学校教研工作总体思想、目标的引领及教研工作的督导

  副组长:

  职责:校本教研方案的制定及整体工作的安排部署。

  成员:各教研组组长

  职责:校本教研方案的具体实施及教研过程的记录、总结。

  三、具体规定

  1、学期初,教学校长要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教研计划。

  2、各学科教研组根据学校教研计划制定出教研组教研计划,计划目标要明确,符合实际。并上交教导处备案。

  3、强化校本教研流程的指导管理工作。教导处负责制定促进本校教师素质提高、加强日常教学管理的各项制度或细则。

  4、学科教研组每周活动一次,时间由教研组自己确定后上报教导处。

  5、教学校长、教导主任以及其他中层以上干部要深入到教研组、备课组,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情况,定期参加教研组、备课组的`教学研究活动,对工作进行具体指导。

  6、积极开展校级学科竞赛和教研组内的公开课教学。教研组每学期要组织学科竞赛。学校每学期要组织教师至少开展一次校内公开课教学,并进行评议,积极开展互相听课、评课、专题研究活动,把教学案例分析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7、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学科教研活动和竞赛活动,开阔视野,博采众长,争创佳绩。

  8、教研组组长负责组织教学研讨活动。教研组教师均参加本学科的一切教研活动,做到保时、保质完成各学科教研任务,不流于形式。

  9、各学科教研组长填写好每一次的教研活动记录,学期末交教导处存档。

  10、教师要认真参加教研组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态度端正。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交给自己的任务。教师参与教研情况及教研成果纳入教师考核工作中,按教师考核细则进行量化打分。

  11、每位教师应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每人至少上一节学科组教学研讨课,每学期设计三个课件上传至学校公共邮箱。

  12、做好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教研组要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每位年青教师都要拜一位骨干教师为导师,实行“师徒制”。师徒彼此间相互听课,彼此交流。

学校教研制度14

  1、建立专家引领的合作机制,定期邀请省市县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为校本教研导向并提供可靠的专业与智力支持。

  2、建立“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并对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策划、部署,对各教研组的校本教研工作进行具体督促、导向,对教师教研工作进行评估与指导。

  3、每学年举行一次校本教研听证会,把校本教研的`项目、活动方式、预期成果在校内公开。

  4、坚持“一期一评估”,由教科室组织实施。

  5、制定校本教研评价量化方案,做到评价与学校发展相结合,评价与教育教学效果相结合,评价与教师师德修养、业务素质提高三者相结合。

  6、学校每学年在公用经费中提取15%作为校本教研专项经费,并由学校工会、教代会监督实施。

  7、将校本教研的绩效纳入教研组工作考核、教师年度考核、教师评优、选模、晋级、评职考核、骨干教师考考核。

  8、在校本教研中取得重大成果的,给予奖励。

学校教研制度15

  一、指导思想:

  本着增强教师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科研水平,从而提升我校的办学质量和品位,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从针对性、实效性、长效性、可持续性角度出发制订相应的.校本研训工作考核细则,具体细则如下:

  二、研训常规工作(55分)

  1、每学期按要求制订校本研训、教研组、培训工作计划、学期总结得共5分,缺任何一项扣2、5分,未按时上交扣1分。(文字和具体活动表格两种形式)

  2、教研组活动记录详细齐全规范,教研活动出勤足尤其是学校组织教研、培训活动共得10分,凡无故不参加教研活动一人次扣1分。

  3、每月一次教学案例撰写发言稿和交流研讨开展活动登记,并将活动细致记录以及积极参加学校组织案例撰写比赛,活动足共得5分,缺一次扣1分。

  4、积极开展以老带新促进青年教师发展,师带徒活动有计划,有开展活动记录,有明显促进效果的得3分。

  5、积极参加学校骨干教师的评选,教研组推荐、历次课堂教学比赛成绩以及个人申请相结合,学校骨干教师进行示范教学或积极开展活动的得4分。

  6、教研组应组织教师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交流,每学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听课节数不少于10节(本学科参加学校组织活动必须参加),共得5分。

  7、组内教师积极参加学校或者上级部门安排的各级、各类教学研究、教学观摩、培训活动并做好记录共得5分。如有五次违反现象不得分。

  8、教师认真及时完成创新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法、创新教学评价发展报告的规范填写,规定时间按时完成共得5分。未按时完成不得分。

  9、每学期按规定要求完成读书笔记5000字以上得8分,否则不得分。

  10、认真完成学校教研工作安排的临时性工作加5分。

  三、教学科研(23分)

  1、教研组活动安排学习教学科研相关理论,并组织有主题的交流研讨,每学期至少二次,得4分,多一次加1分。

  2、组内教师在符合参赛条件的情况下都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共得5分,如有一人不参加扣2分,扣完为止。

  3、每学期组内教师均能自己独立撰写论文或经验总结一篇,共得5分,缺一篇扣2分,抄一篇也扣2分,扣完为止。

  4、教师积极立足于学校学生实际,针对难点、焦点、突出问题设立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深入扎实做好研究活动记录,材料齐全有研究成果得5分,没有不得分。

  5、教研组每学期面向全校教师推荐两次公开课并符号人员比例,(优质课、示范课、公开课占65%以上)得4分,否则不得分。

  四、教学研究活动(22分)

  1、能积极认真开展说课活动,说课稿规范全面,加2分。

  2、课堂教学不断创新,积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学生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探究式、合作式、自主式等教学形式根据教学实际最多加5分。

  3、每一节课有课堂检测并及时批改不拖课,加5分。

  4、教研组及时进行评课,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今后改进意见、建议、措施。加5分,不全不得分。

  5、讲课教师、评课教师都要认真进行反思。填写认真充实,加5分,不全不得分。

  五、教师完成并获得国家级加10分、省级8分、市级6分、区级4分、校级2分。

  教师承担完成示范课、比赛课,承担课题研究,完成教育教学论文均加相应分值。(必须上交复印件和证书复印件,教研室存档)

  以上得分与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直接挂钩。

  元状第二小学

【学校教研制度】相关文章:

学校教研活动制度08-11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11-24

学校校本教研制度04-24

小学校本教研制度08-09

学校教研工作制度集锦12-30

教研的制度01-15

校本教研制度04-01

关于教研制度12-28

教研制度实用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