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管理制度

时间:2024-11-05 08:50:37 晓璇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基础设施管理制度(精选15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人们运用到制度的场合不断增多,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相关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基础设施管理制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基础设施管理制度(精选15篇)

  基础设施管理制度 1

  一、目的:

  为了加强变电所基础设施的管理,确保变电所安全运行。

  二、 范围:

  适用于供电车间各变电所对基础设施管理进行控制。

  三、 职责:

  变电所长负责基础设施的全面管理;值长、值班员负责对基础设施的检查和具体工作。

  四、管理要求:

  1. 变电所值班人员在接班后要对所内的基础设施进行一次全面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后立即汇报变电段。

  2. 雨季来临前,对可能积水的高压室、值班室、电缆沟及场区的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疏通,做好防进水和排水措施。

  3. 下雨时对房屋渗漏、下水管排水情况进行检查。

  4. 雨后检查高压室、值班室、电缆沟等积水情况,并及时排水,设备室潮气过大时做好通风。

  5. 春季化雪期间经常检查并清除排水孔冰雪,确保畅通无阻。

  6. 刮大风时,应重点检查设备引流线、瓦斯继电器的防雨罩等是否存在异常。

  7. 每天检查和清理变电所内的异物,防止大风时引起设备故障。

  8. 变电所内树木严格控制高度,树木顶端与线路垂直距离不得超过4米,电力设备周围树木高度不得超过设备本身,对超高树木及时进行砍伐。

  9. 入冬前要做好值班室、休息室的防寒保温工作,冬季最低气温在-5℃以下时,真空断路器及SF6断路器机构箱内的.加热器按规定投入运行。

  10. 各设备室的门窗应完好严密,出入时随手将门关好。各设备室不得存放粮食及其它食品,自带的各种食品要妥善保管好,严禁随意乱放。各设备室应搁放鼠药或捕鼠器械。

  11. 各开关柜、电气间隔、端子箱和机构箱门或护网应完好,电缆沟孔洞封堵严密,防止小动物进入。

  五、考核办法:

  1、不按上述规定进行检查扣责任人10元。

  2、检查出的问题没及时整改或汇报的扣责任人10元。

  基础设施管理制度 2

  学校教育信息化设施的配备目的是为教育教学服务,任何人不得挪作私人用途。本制度规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有电脑及其外设、投影仪、打印机、扫描仪、视频展示台、中控台、扩音器、录音机、影碟机、电视机、网络系统、语音教学系统、广播系统及其它电子教学设施。

  一、班主任为各班教室内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主要责任人,有权利和责任监督每位科任教师正确使用和维护好本班的各种电教设备;各副班主任、科任教师配合班主任共同管理各班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二、各功能室、实验室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责任人为该室管理人,对该室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负责管理责任。

  三、每位教职员工有责任维护电脑的`稳定和整洁,不得随意安装和删除电脑中的文件及程序。不得随意使用由他人管理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四、各室主要责任人负责保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钥匙和密码,离职换岗者需在办理手续时移交钥匙和密码。

  五、严禁私自拆卸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得随意换机。

  六、学校信息化管理负责人为全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主管和主要维护人;其可以授权有较强业务能力的教师自行维护信息化基础设施,但管理和维护责任不变。

  七、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人为损坏赔偿责任由使用人承担,丢失赔偿责任由视具体情况由相关人员承担;赔偿比例根据责任大小分配;责任的划分由学校教育化管理中心负责人与学校主管行政调查研究后确定。

  八、所有教职员工在使用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过程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在不熟练的情况下操作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基础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报修。

  九、除学生网络机房和学生电子阅览室的电脑课外,学生不得使用学校信息化其它基础设施,必要时在教师现场指导的情况下,学生才能使用其它基础设施。

  十、电脑的主要用途是查阅教育教学资料、制作和播放教学课件,不得用电脑播放用于个人娱乐的歌曲和影片,不得用电脑上网聊天、玩游戏,不得上不良网站。不得在电脑中随意安装与办公无关的软件,个人资料保存需定期备份到其它电脑或存储器。

  十一、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要定期对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进行检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十二、下班时一定要安全关闭信息化基础设施,拉下场室的电源总闸。

  十三、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每学期组织一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的考评,根据考评结果进行奖惩。

  基础设施管理制度 3

  1、目的

  以预防/保养为手段,确保基础设施正常使用,满足服务能力,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公司内的所有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和保养均适用之。

  3、职责

  3.1使用作业人员:负责基础设施的日常保养。

  3.2行政部经理:负责维护和保养的不定期抽查确认。

  4、作业内容

  4.1基础设施的管理与保养计划:

  4.1.1凡影响到本公司产品及服务质量的设施(如电脑、汽车、通讯设施等),为确保其质量等,须由公司人事行政部建立基础设施一览表及必要时(主要设施)建立基础设施履历表并统一管理其保养作业。

  4.1.2本公司的基础设施的类别大致分为:车辆类、电脑类等。

  4.1.3每年的12月份由维护人员,依基础设施一览表及基础设施履历表记载状况,必要时制定基础设施的年度保养计划。

  4.2保养实施作业:

  4.2.1基础设施由人事行政部负责人监督,使用作业人员及内务人员执行保养作业。

  4.2.2基础设施的保养分为三级,一级为日常保养;二级为定期保养;三级为不定期保养(即基础设施在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之外,基础设施异常时进行的基础设施的保养)。

  4.2.3保养人员依基础设施保养规范之规定进行一、二级保养,其保养记录于基础设施保养记录表中。

  4.2.4作业员做一级保养发现基础设施异常,必要时经内部联络单形式通知内务人员联系维修;以上维修记录记录于内部联络单上,若遇有基础设施有更换零件时则由内务人员记录于基础设施履历表上。

  4.2.5保养的确认由本部门负责人进行不定期确认,原则上每两周抽查一次。

  4.3基础设施的.维护、维修作业:

  4.3.1当基础设施进行维护、维修时,内务人员应挂放维修中牌,并在必要时切断电源以防他人发生意外。

  4.3.2当基础设施出现异常本公司内务人员无法修理时,由内务人员填写内部联络单,交人事行政部经理批准后,通知外部专业人员来公司维修或送外维修。该种外修后的基础设施试用时由人事行政部负责人同内务人员确认,维修记录于基础设施履历表上,以供为日后保养提供参考,必要时内务人员需对资料汇总分析并做纠正、预防措施。

  4.4若基础设施有一个月不使用,基础设施可停止保养,但须在停用的设施上标识停止使用。

  4.5基础设施报废流程:

  4.5.1基础设施不堪维修或遗失时,则由行政经理确认无误后,在基础设施履历表上签字批准作报废处理。

  4.5.2经行政经理批准报废的基础设施,由内务人员在基础设施一览表上注明已报废,不需再依保养计划排定保养作业。

  4.6记录与保存:基础设施保养记录表、内部联络单由内务人员保存半年,基础设施履历表由内务人员保存至该基础设施报废后一年。

  基础设施管理制度 4

  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度主要关注的是规划、执行、监督和维护基础设施项目的过程,旨在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同时促进组织的长期发展。

  内容概述:

  1. 项目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制定详细的工程计划,包括预算、时间表和预期成果。

  2. 设计管理:确保设计符合法规要求,满足功能性和经济性,同时考虑环境影响。

  3. 采购管理:规范材料和设备的采购流程,确保质量和成本控制。

  4. 施工管理:监控施工进度,执行质量控制,保证施工安全。

  5. 合同管理:管理和执行合同条款,处理变更和争议。

  6. 维护保养:制定和实施设施的长期维护计划,保证其持续可用性。

  7. 监督审计:定期评估项目的执行情况,确保合规性。

  基础设施管理制度 5

  基础管理制度建设工作是企业运营的核心环节,它涵盖了企业的各个层面,包括但不限于组织架构、职责划分、流程管理、绩效评估、风险控制、合规性管理等方面。这些制度如同企业的骨架,支撑着日常运营的稳定运行。

  内容概述:

  1. 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定位,规定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机制。

  2. 职责划分:详细描述每个职位的工作职责,确保责任明确,避免工作重叠或空白。

  3. 流程管理:定义业务流程,规范操作步骤,提高工作效率。

  4. 绩效评估:设立公正、透明的绩效考核标准,激励员工积极性。

  5. 风险控制:建立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体系,降低经营风险。

  6. 合规性管理:确保企业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及行业规定,避免违规操作。

  基础设施管理制度 6

  基础设施管理制度建设是一项涉及企业运营核心的.系统工程,旨在确保设施的高效运行,降低维护成本,保障生产安全,提升服务质量。它涵盖了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营、维护、更新改造等多个环节,涉及到的方面包括:

  1. 设施规划:明确设施布局,满足业务需求,合理配置资源。

  2. 建设管理:控制工程质量,确保项目按时完成,符合预算标准。

  3. 运营维护:制定运维规程,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处理故障。

  4. 安全管理:设立安全制度,进行风险评估,预防事故发生。

  5. 资产管理:追踪设施价值,优化资产配置,提高资产利用率。

  6. 环保与可持续:遵守环保法规,推行绿色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础设施管理制度 7

  1. 制度体系: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涵盖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更新的`全过程。

  2. 人员培训: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其操作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3. 技术标准:参照行业标准,设定设施建设和运维的技术参数。

  4. 信息化管理:运用信息技术,构建设施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化、智能化管理。

  5. 绩效考核:设定明确的绩效指标,对设施管理效果进行定期评估。

  6. 合同管理:规范供应商、承包商的合作关系,确保服务质量和成本控制。

  基础设施管理制度 8

  桩基础管理制度是企业工程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确保桩基施工的'安全、质量和效率。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桩基设计规范:规定桩基的设计标准、计算方法和材料选择。

  2. 施工流程管理:涵盖桩基施工的前期准备、施工过程及后期验收。

  3. 质量控制:设立质量检查点,明确检验标准和频率。

  4. 安全规定:制定施工安全操作规程,预防安全事故。

  5. 设备维护:规定桩基施工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制度。

  6. 培训与教育: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

  7.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设定应对措施和处理流程。

  基础设施管理制度 9

  1. 技术标准:参照国家和行业的技术规范,制定内部技术标准。

  2. 作业指导书:详细列出每一步操作的步骤和要求。

  3. 监控机制:建立施工监控体系,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规定。

  4. 信息记录:对施工过程中的数据、图片等信息进行记录和存档。

  5. 责任划分: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确保责任落实。

  6. 协调机制:建立内部沟通协调机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7. 合同管理:对桩基工程的合同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合同执行。

  基础设施管理制度 10

  基础设施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涵盖了企业的物理设施、信息技术设备、人力资源、财务资源以及供应链管理等多个层面。这些内容构成了企业日常运营的基础,确保各项业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内容概述:

  1. 物理设施管理:包括办公场所、生产设备、仓库等的维护保养,以及安全、环保和节能措施。

  2. 信息技术设备管理:涵盖硬件、软件、网络及数据安全等方面,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

  3. 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员工招聘、培训、绩效评估以及福利待遇等,保证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4. 财务资源管理:包括预算编制、成本控制、财务管理流程,以实现财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5. 供应链管理:涉及供应商选择、库存控制、物流配送等,旨在优化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基础设施管理制度 11

  基础管理制度是我们组织运营的核心要素,它涵盖了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旨在确保团队高效运作,提升业务执行能力。这些制度主要包括:

  1. 岗位职责明确:定义每个职位的工作范围和责任,以便员工清楚自己的工作目标。

  2. 沟通与协作机制: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促进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协作。

  3. 决策流程:设定决策权限,规范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

  4. 员工绩效管理:设立公正的绩效评估标准,激励员工提升工作效率。

  5. 培训与发展:提供持续的学习机会,促进员工个人成长。

  6. 资源分配: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优化资源配置。

  7. 风险管理:识别潜在风险,制定应对策略,降低运营风险。

  基础设施管理制度 12

  1. 组织架构:明确部门设置,规定部门间的相互关系。

  2. 工作流程:制定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提高效率,减少错误。

  3. 人力资源:涵盖招聘、培训、考核、晋升等人力资源管理环节。

  4. 财务管理:规定预算编制、费用报销、资产管理等财务管理规定。

  5. 技术支持:为技术部门设定技术支持标准和维护流程。

  6. 客户服务:建立客户服务体系,保证服务质量。

  7. 法规遵从:确保所有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基础设施管理制度 13

  基础资料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规范企业内部各类基础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更新和使用流程。这一制度涵盖了员工信息、客户资料、供应商档案、产品数据、财务报表等多个方面。

  1. 员工信息管理:包括员工个人基本信息、工作记录、绩效评估等,确保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

  2. 客户资料管理:涉及客户基本信息、交易记录、需求分析等,支持销售和服务部门的决策制定。

  3. 供应商档案管理:涵盖供应商资质、合同、交货记录等,保障供应链的`稳定运行。

  4. 产品数据管理:包括产品规格、价格、库存、销售数据等,支撑生产和市场策略。

  5. 财务报表管理:涉及财务数据的安全存储、定期审计和分析,为财务管理提供准确依据。

  基础设施管理制度 14

  基础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规范企业内部运作,提升效率,保证业务的有序进行。它涵盖了一系列关键领域,包括但不限于:

  1. 组织架构与职责分配:明确各部门及员工的职能和责任。

  2. 工作流程与规程:规定各项业务的操作流程和标准。

  3.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评估和薪酬福利等方面。

  4. 财务管理:涉及预算编制、成本控制、会计核算等财务活动。

  5. 市场营销管理:规范市场调研、产品推广、销售策略等。

  6. 供应链管理:确保采购、生产、库存和物流的顺畅。

  7. 安全与质量管理:保障员工安全,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

  基础设施管理制度 15

  基础管理制度涉及的`方面广泛,具体包括:

  1. 制度制定:明确制度的起草、审批、发布和修订流程。

  2. 执行监督:设立监督机制,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3. 员工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制度培训,提高遵规意识。

  4. 反馈与改进:收集员工反馈,对制度进行持续优化。

  5. 法规合规:确保所有制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6. 文化建设:通过制度传达企业价值观,塑造企业文化。

【基础设施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煤矿后勤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11-07

工厂车间管理制度车间管理制度07-30

备件管理制度11-24

技师管理制度05-30

食堂管理制度11-14

工作管理制度11-22

仓储管理制度11-30

医院的管理制度12-03

通用管理制度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