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制度

时间:2024-09-17 11:42:22 制度 我要投稿

[合集]急诊科制度15篇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急诊科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合集]急诊科制度15篇

急诊科制度1

  1、医护人员严格履行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坚守岗位,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2、建立各种危重病抢救技术操作程序。

  3、选派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医师、护士担任急诊中心工作,进修、实习生不得单独值班。

  4、医护人员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抢救流程及技术常规,掌握急救医学理论和抢救技术,快速有效地实施救治。

  5、对急诊患者要负有高度的'责任心,及时、正确、有效地进行救治。

  6、急诊患者就诊时,值班护士应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同时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测体温、脉搏、血压等),登记患者一般社会情况、来院准确时间等项目,值班医师在接到急诊通知后,必须立即前往诊查患者。

  7、危重不宜搬动的患者就地抢救,如遇困难,立即请示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协助抢救,做好抢救记录,待病情稳定后再转送病房。对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及时联系相关科室送手术室施行手术。急诊医师应向病房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

  8、对收入急诊观察室的患者,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由医师书写病历,开出医嘱,护士负责治疗。

  9、各类抢救药品、器材完备,专人管理,放置在固定位置,经常检查,做好消毒和维护工作,及时补充更新,保证抢救需要。

  10、遇批量患者救治时,须立即报请科主任、医务科和院领导亲自指挥,涉及民事纠纷的患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需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11、遇有传染病患者应及时准确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按规定上报。

  12、确保医院固定急救电话通畅,接到出诊电话后10分钟内出诊,急救车装备齐全、完好、适用,及时做好出诊记录。

  13、认真填写值班日志、交班报告,做好交接班。

急诊科制度2

  一、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及《传染病管理法》等法规,并达到以下要求:

  (一)凡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二)凡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三)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四)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和器具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和器具不得重复使用,用后的'一次性物品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

  二、加强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的管理,包括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手术室、供应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产房、内窥镜、血液透析室、肛肠门诊、发热门诊等,并达到以下要求:

  (一)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对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有相关的措施。

  (二)各部门对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有原始记录。

  (三)护理人员能正确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标准预防、消毒隔离方法。

  三、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消毒隔离制度、手卫生规范,并达到以下要求:

  (一)制定有无菌技术规程,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规程进行。

  (二)消毒隔离制度与相关措施到位,人流、物流有明确的流程标识。

  (三)有手卫生规范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凡接触病人及操作前后均要进行卫生学洗手,接触传染病人按传染病房刷手法。

  四、按照规定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材消毒或灭菌,达到以下要求:

  (一)建立有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材消毒或灭菌制度、操作规范与合格的标志目录及使用范围,由供应室统一处理。

  (二)有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消毒或灭菌效果的定期与不定期监测的原始资料与记录。

  (三)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包内有化学指示卡,包外贴3M指示带。无菌物品专室、专柜存放,每日检查品名、有效期。无菌包一经打开不超过24小时,铺无菌盘不超过4小时;无菌干罐持物钳不超过4小时。

  (四)对监测不合格的医疗器械有处理程序和记录。

  五、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各项监测,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整改、并有记录。

  六、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防护,在上班时必须穿工作衣、裤,着装整齐;无菌操作时戴口罩、帽子;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当接触血液、体液或损伤之皮肤、黏膜或组织时,均应戴手套。

  七、病人安置的原则: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室安置,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传染病和可疑传染病要按传染病常规隔离,传染病人的各类污染物品和排泄物,严格按先消毒后排放的原则进行处理。

  八、病人床单元、布类、用品、餐具、便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进行终末处理。

  九、治疗室、配餐室、病房、厕所等区域每日湿式清扫,拖布专用,标识明确,分类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急诊科制度3

  感染管理是医院工作中重要的一环,且多体现在护理工作中,必须把好这一关,因此我们安排了这项培训内容。

  一、无菌技术操作制度

  1、环境清洁:进行无菌操作前30分,停止清扫地面,避免不必要的人流走动,防止尘埃飞扬,治疗室每日2次紫外线消毒。

  2、衣帽整洁:帽子应遮住全部头发,口罩须遮住口、鼻、洗手,必要时带无菌手套。

  3、有效日期:无菌包在未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日,过期或包布受潮湿、应重新灭菌,无菌包外应注明消毒日期。

  4、保持无菌: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内或无菌容器内,从无菌容器内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须放在固定的地方,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并按失效日期的顺序排列。

  5、取用物品:取用无菌物时,应面向无菌区,须用无菌钳,手臂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注意不可跨越无菌区域。

  6、无菌操作:进行无菌操作时,不可面对无菌区域谈笑、咳嗽、打喷嚏,用物疑有污染或以被污染,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7、一物一人: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位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二、紫外线灯安全使用制度

  1、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每周用酒精纱布进行擦拭,若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应随时擦拭。

  2、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3、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度或高于40度,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4、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5、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l00uw/cm2,使用时灯管不得低于70uw/cm2,低于70uw/cm2立即更换。

  三、消毒药剂使用制度

  1、化学消毒药剂的应用原则应坚持合理、少用的原则对医院所用的医疗器材及用品,能采用物理方法的(如压力、干热消毒灭菌)不用化学消毒剂。

  2、凡一次性使用物品、不允许使用化学消毒剂浸泡后反复使用,医院内常规清洁扫除,无需使用化学消毒剂。

  3、使用时应按产品说明配成适当的浓度,并准确掌握使用时间。

  4、要熟悉化学消毒剂的毒副作用,使用具有腐蚀刺激的化学消毒剂应避免直接接触和吸人,必要时采取带手套等防护措施。四、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及用后处理制度

  1、使用制度

  A、使用前检查包装有无破损失效,穿刺针有无锈斑和污渍、衔接部有无漏气,检查产品包装的标识、消毒日期和有效期(常见问题小包装无标识)B、发生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时,留取样本送检,详细记录,报告相关部门……,C、医院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产品时,立即停止使用,逐层上报至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自行作退、换袋处理。

  2、用后处理制度

  A、首先进行初步浸泡消毒,浸泡时输液器剪断,注射器空筒与活塞部分分开浸泡,针头单独浸泡,浸泡的部分要完全浸没于消毒液中。

  B、然后由供应室按数目收集,双方核对无误并签名,供应室进行毁型处理。C、严禁重复使用。

  五、几点需注意的.问题

  1、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及管道等器材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用无菌水。

  2、急诊抢救车、平车、轮椅、检查床等应每日定时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

  3、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立即消毒处理。

  4、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识明确,分开清洗,悬挂凉干、定期消毒。

  5、戊二醛每周更换一次,戊二醛灭菌浓度为2%,加盖浸泡时间为10小时,一般细菌繁殖体消毒浸泡10分钟,肝炎病毒浸泡30分钟,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擦干后使用。

  6、垃圾置塑料袋内封闭运送,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开装运,黄色袋装医用垃圾,黑色袋装生活垃圾,红色袋装放射垃圾。

  7、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液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8、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灭菌物品(纱布、棉球)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9、内窥镜及附件用后立即去污染、清洁、沥干水分后消毒,内窥镜的消毒须使用高效消毒剂如戊二醛浸30分钟。

  10、压力蒸气灭菌不能用于凡士林等油类和粉剂的灭菌。

急诊科制度4

  一、因病情需要,可在急诊科观察室短期观察患者(包括病情复杂难以确诊,需入院诊治而暂时无床又不能转出者)。

  二、值班医师和护士,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开好医嘱,及时填写急诊观察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和处理经过,认真做好交接班。

  三、急诊观察室医师早、晚各查床一次,重症随时查看。主治医师每日查床一次,及时修订诊疗计划。

  四、急诊观察室值班护士,要随时主动巡视患者的病情、输液、给氧等情况。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师并及时记录。

  五、加强基础护理,预防褥疮、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六、留观察者只许留一人陪伴(特殊情况除外)。

  七、留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最多不超过1周。

急诊科制度5

  1严格划分三区[1]: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产房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志醒目。

  2进入产房前准备:

  工作人员进入产房须戴帽子、口罩,穿专用工作衣,换拖鞋,非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产房,孕妇及家属进入待产室说明注意事项,戴帽子、口罩,换拖鞋,拖鞋要求每日刷洗,用500 mg/L健之素消毒液消毒30 min,晾干备用,污染时随时更换。

  3保持产房清洁:

  每日用500 mg/L健之素消毒液抹布擦拭所有桌面及物体表面2次,抹布使用后用250 mg/L健之素消毒液浸泡30 min,清水洗净晾干备用,各区专用。每班用浸有500 mg/L健之素消毒液拖把拖地1~2次,污染时先用1 000 mg/L健之素适量倒在污染地面上, 30 min后用拖把拖干净,清水洗干净,然后用500 mg/L健之素消毒液浸泡30 min,悬挂晾干备用,各区拖把严格区分,有明显的标识[2]。每周大清扫卫生1次。

  4空气消毒:

  (无患者时)每日开窗通风2次,采用紫外线循环风程控定时消毒,每月做1次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的卫生学监测,若监测不达标,立即寻找原因,进行整改。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每天专人检查无菌物品有效期,到期重新灭菌,周二、周五消毒灭菌并更换无菌缸,所有无菌物品、消毒物品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严格会阴冲洗消毒,接产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新生儿脐带采用气门芯结扎,碘酒、酒精消毒,脐腹带包扎。产包、床单、中单、臀垫均为一次性,用后装入黄色塑料袋,焚烧处理。产床每次使用后用500 mg/L健之素消毒液擦拭,铺一次性床单。接产器械用后先清洗、酶浸泡,水溶性器械油擦拭,包装,高压灭菌。

  6根据标准预防原则实施消毒隔离:

  对无肝功能化验单或患有传染病产妇,采取隔离待产、分娩,并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接产时戴防护镜,穿手术衣,戴双层手套,戴脚套,所有一次性用品及胎盘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焚烧处理。产床、所有物体表面、墙壁用2 000 mg/L健之素消毒液抹布擦拭消毒,抹布使用后用1 000 mg/L健之素消毒液浸泡30 min,清水洗净,然后用500 mg/L健之素消毒液浸泡30 min,悬挂晾干。地面用浸有2 000 mg/L健之素消毒液拖把擦拭,有血迹污染时倒入适量2 000 mg/L健之素消毒液作用30 min,用拖把拖干净,拖把用1 000 mg/L健之素消毒液浸泡30 min,清水洗净,用500 mg/L健之素消毒液消毒30 min,悬挂晾干备用。

  7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开展全员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手卫生知识,并正确执行,保证洗手、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达到规定的要求。

  8被锐器刺伤的防护:

  工作中不慎被锐器刺伤或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处理措施并上报,同时进行血液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体会:产房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工作执行不到位就会造成医院感染的'发生,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消毒隔离制度的认真执行,避免了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了护理和医疗安全,保障了产妇和婴儿安全,使产科工作质量大大提高,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急诊科制度6

  根据卫生部《急诊分级分区管理试行标准》要求,结合我院情况,制定我院急诊分级分区救治管理制度,以指导急诊科医护人员规范进行诊疗活动。

  1、分级依据

  ⑴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患者就诊及处置的优先次序

  ⑵患者占用医疗资源多少:评估患者需要占用的医疗资源,使患者能够在合适的时间至合适的区域获得恰当的诊疗。

  2、分级分区原则

  结合国际分类标准以及我院现状,根据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别及患者需要急诊资源的`情况,将急诊科从功能结构上分为“三区”,将患者的病情分为“四级”,简称“三区四级”。

  3、分级标准

  ⑴ 1级:濒危患者

  病情可能随时危及患者生命,需立即采取挽救生命的干预措施。临床上下列情况要考虑为濒危患者:气管插管患者,无呼吸/脉搏患者,急性意识障碍患者,以及其他需要采取挽救生命干预措施患者,这类患者应立即送入急诊抢救室。

  ⑵ 2级:危重患者

  病情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展至1级,或可能导致严重致残者,应尽快安排接诊,并予患者相应处置及治疗。患者来诊时呼吸循环状况尚稳定,但

  其症状的严重性须及早予以重视;患者病情有可能发展为1级,如急性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复合伤、心绞痛等。严重影响患者自身舒适感的主诉,如严重疼痛(疼痛评分≧7/10),也属于该级别。急诊科须立即予这类患者提供平车和必

  要的监护设备。

  ⑶ 3级:急症患者

  患者目前明确没有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或严重致残的征象,患者病情进展为严重疾病和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很低,也无严重影响患者舒适感的不适,但需要急诊处理缓解患者症状。急诊科应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安排此类患者就诊。在留观和候诊过程中出现生命体征异常者,病情分级时应考虑上调一级。

  ⑷ 4级:非急症患者

  患者目前没有急性发病症状,无或很少不适主诉,且临床判断需要很少急诊医疗资源(≦1个)的患者。如需要急诊医疗资源≧2个,病情分级上调1级,定为3级。

  4、分区情况

  从空间布局上将急诊诊治区域分为三大区域:红区、黄区、绿区。 ⑴红区:急诊抢救室、监护室。适用于1级和2级患者处置,快速评估和初始化稳定。

  ⑵黄区:危重症专用诊室、危重症观察室适用于3级患者,原则上按照时间顺序处置患者,当出现病情变化或者分诊护士认为有必要时可考虑提前应诊,病情恶化的患者应被立即送入红区。

  ⑶绿区:诊疗区。适用于4级患者。

急诊科制度7

  一、目的

  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设施配置,规范操作程序,利于急救患者及时得到救治,提高院内急救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对院内急救接诊、诊疗的过程控制。

  三、职责

  (一)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急诊科人员日常工作安排。

  (二)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配置、领用急诊科急救所需设施及器材。

  (三)由护士长、质控护士负责对急诊科设施及器材的管理、维护和使用记录进行控制。

  (四)急诊科各级医护人员实施院内急救接诊、诊疗工作。

  四、工作程序

  (一)急诊科设施策划及配置:

  按国家对急诊科设施的规定要求配置所需的设施及器材。(详见《急诊科设施配置及管理制度》

  (二)日常工作安排:科主任、护士长负责急诊科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安排,制定一定时间内的.医、护人员值班表,并对医护人员的出勤情况进行检查以保证急诊科24小时开诊。

  (三)急诊就诊范围:

  为了急诊患者方便就医,及时得到救治,故制定急诊就诊范围:

  1、急性外伤;

  2、急性腹痛;

  3、突发性高热;

  4、各类休克;

  5、各类大出血;

  6、心、肺、脑、肝、肾功能衰竭或多脏器功能衰竭;

  7、昏迷、抽搐、呕吐;

  8、耳道、鼻道、咽部、眼内、气管、食管内异物或疼痛、出血;

  9、中毒、中暑、自缢、淹溺、触电;

  10、急性过敏;

  11、其他急性病症。

  急诊患者往往比较复杂,表现千差万别,因而不要死卡条文贻误病情。

  (四)院内急救患者的接诊:

  1、急诊值班人员坚守岗位,要严肃、认真、迅速、敏捷地救护患者,对患者态度和蔼、热情负责。

  2、当遇有急、危、重患者时,分诊护士应立即将其送往急诊专科诊室进行救治,后补挂号手续。

  (五)院内急救患者的诊断、治疗:

  1、首诊医师对就诊患者认真负责,仔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作必要的辅助检查,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救治。具体工作程序参照《常见疾病基本诊疗规范》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中各种急诊疾病的诊疗常规。

  2、如果首诊医师发现就诊患者的病情涉及其他专科或确系他科诊治范围时,在完成各项检查并作了必要的处置、写好病历后,再请有关专科会诊。危重患者应由首诊医师陪送。

  3、病情较重的患者,当值医师应决定是否收急诊留观或收住院,经抢救后的患者,如病情稳定或允许移动时,应迅速送入病房或手术室。

  4、值班医师对急救留观患者负责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写好留观病历及观察记录,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5、对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做好登记及报告工作,遇有交通事故、吸毒、自杀或有伤情异议等患者及涉及公安、司法情况时,由值班人员报告总值班,通知有关单位。

  6、护士认真执行医嘱,及时配合医生抢救工作,要对急诊抢救设备、药品保证完好、充足,并做好护理观察记录。(详见《急诊医嘱执行管理制度》)

  7、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要主持各种抢救工作及死亡病例讨论、会诊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8、当遇有特殊情况时,当值医师要及时、如实向上级领导报告,白天应向急诊科主任及医务科主任报告,夜间报告医院总值班,请求处理意见,避免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

急诊科制度8

  1、凡进入产房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产房的衣、帽、口罩、裤、鞋,帽子必须盖住头发,穿戴符合要求后方可入内,私人物品不得入内。

  2、严格参观、实习和陪产制度,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流动。除参加接产的有关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入内。

  3、严格履行消毒隔离和卫生制度,防止交叉感染。一切清洁工作均应湿式打扫,物体表面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一次,地面用含10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拖擦。产房每日用空气消毒器消毒两次,每次30-60min,产房每周彻底清扫消毒一次。

  4、产包及敷料送供应室高压蒸汽灭菌,凡15cm×15cm×20cm的敷料包内投入指示卡,包外贴上3M胶带指示卡,以证实是否已消毒灭菌。灭菌后的消毒有效期为1周,到期未用者,重新灭菌后再用,无菌罐、无菌镊(钳),盛碘酒、酒精瓶,灌肠筒、冲洗壶等,每周高压蒸汽灭菌二次,干无菌罐及持物钳每4小时更换一次。

  5、用过的接生器械及物品必须一用一消毒,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若用2%戊二醛溶液,灭菌浸泡时间为10小时,消毒为30分钟,其浸泡器械使用前必须用生理水彻底冲洗,溶液每周更换。

  6、氧气湿化瓶及吸引器瓶每日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传染病产妇用过的`器械以20xx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60min后取出清洗擦干,打包送供应室高压灭菌后备用。一次性敷料送焚烧炉焚烧,非一次性布类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60min或送环氧乙烷室消毒后,送洗衣房清洗。

  7、产床、接送病人的平车、器械车、凳、用具及地面均以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拖擦)消毒。平车上物品保持清洁,接送隔离病人的平车,用后严格消毒,可用20xxmg/L有效氯消毒液刷洗。

  8、凡患有或疑有传染性疾病,应按隔离技术规程接生。所用器具应用含有20xx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清洗、打包、灭菌。物体表面及地面用含有效氯20xxmg/L的溶液擦拭,并用过氧乙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

  9、手术废弃物品须置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焚化处理。

  10、每月进行微生物监测一次,空气中细菌总数≤200 cfu/m3,每月对工作

  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培养一次。每半年对紫外线的强度进行一次检测。

  11.分娩室要求无尘,环境清洁,空气新鲜。每周大扫除,室内、家具、用品彻底消毒,对空气物品表面,每月作细菌监测,并记录。物品表面细菌少于8个/cm2。空气少于500个/m3。

  12、每日通风2次,每日紫外线照射1小时,紫外线强度每半年监测1次,有记录。

  13、每日用消毒液浸湿的抹布擦拭全部用具,每班用浸有消毒液拖把擦地面l~2次。

  14、拖把、抹布分区专用,设有标识。

  15、产床每次使用后,应用消毒液抹洗,然后才能重复使用。

  16、接生用的臀垫,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非一次性的,用后应用杀菌剂浸泡,刷洗晾干再用。

  17、各类物品如体温表、剃毛刀、毛刷、洗手桶等,均按常规进形清洗、消毒或灭菌。

  18、持物筒、持物镊、敷料缸、器械盘等冲洗用品,每周进行2次清洗、消毒和灭菌并更换消毒液。

  19、接生后所用物品、器械、敷料应及时处理、更换、消毒。

  20、浸泡消毒手术器械,应标明时间,一切无菌物品必须注有灭菌日期。

  21、产妇用卫生纸,必须高压消毒、灭菌,方可使用。

  22、患者便器应固定使用,用后刷净、消毒后,方可再使用.母婴同室清洁卫生、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母婴同室病房要求衣帽整齐、清洁、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医护人员接触婴儿前要洗手,感冒时接触母婴带口罩,患传染病者及时调离,严格无菌操作制度。半年大便培养一次,一季度咽拭子培养一次。

  2、病室保持清洁,地面每日用1000mg/L有效氯溶液湿拖两次,湿扫三次。每日流动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开窗通风换气,每日3—4次,每月空气培养一次,菌数低于200cfu/m3。

  3、床头柜等物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溶液擦洗一次。出院后母婴床单元终末消毒处理,并及时更换床上用品。

  4、直接与新生儿接触的布类(包布、小儿衣、小毛巾等)要消毒后方可使用。换下的包布不得随便乱扔,要放在固定的桶内。、5、各种直接接触婴儿的检查器械如听诊器应用500mg/L有效氯溶液擦拭,注射器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体温表,婴儿洗澡毛巾、用物高压消毒后备用,一人三巾(小毛巾、开刀巾、大毛巾)。

  6、病室盥洗室、厕所、母婴室、治疗室、办公室的拖把、扫帚分别固定专用,并有标记,用后用消毒溶液浸泡消毒,并在太阳下晒干。

  7、扫床毛巾、擦床头柜抹布,做到一床一巾,一桌一布,用500mg/L有效氯溶液消毒,清洗晾干后备用。

  8、产妇哺乳前要洗手,清洁乳头,哺乳用具一用一消毒,隔离婴儿用具单独使用,双消毒,产妇在传染急性期间应暂停哺乳。

  9、室内日常清洁消毒,湿式打扫,病房地面与走廊每天用含氯制剂拖扫一次。

  10、工作人员注意手的清洁,治疗操作及接触产妇、新生儿前后洗手,必要时消毒液浸泡。喂哺前帮助母亲清洁手、乳头。

  11、护士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避免多人次接触产妇及婴儿而引起交叉感染。

  12、工作人员如患传染病及时调离。

  13、隔离病房收住传染性疾病的产妇(如HbeAg阳性孕产妇)。

  14、产妇与婴儿用物分开,直接接触新生儿的布类需经高压消毒后使用,换下的尿布要放在固定的容器内。

  15、控制陪护探视人员,探视者应着清洁服装,洗手后方可接触婴儿。在传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

  待产室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待产室要更换手术衣、口罩、帽子鞋子。

  2、待产室整齐清洁,地面无污迹,每天用3-5%来苏尔液拖地,墙壁、无影灯与桌面等处,每日擦抹一次,晨晚均要开窗通风,避免室内空气污浊。

  3、消毒液浸泡,每周更换一次,各种消毒液浓度要达到要求。

  4、每周彻底清扫一次,每日用紫外线定时消毒。

急诊科制度9

  为保障患者健康生命权,进一步提升我院急诊科救治水平,急诊科采取分区医疗的方法,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分为“抢救区”、“危重病就诊区”、“普通区”三个区域进行救治。并且为每一个功能区均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这样减少了危重病人抢救的中间环节,将有效地克服了这一弊端,节省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一、合理安排急诊力量,配备经过专业培训、胜任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标化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

  二、落实首诊负责制,与120建立联动协调制度,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建立急诊、急救转介服务制度。

  三、加强和改进执行急诊分区救治、绿色通道进入住院救治和手术救治。改善急诊“绿色通道”,建立创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密切科室间协作,确保患者获得连续医疗服务。

  四、加强急诊检诊、分诊,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修订完善急诊标准,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

  五、对全体医师、护士进行急救技术操作规程的全员培训,实行定期培训、合格上岗制度。

急诊科制度10

  1、急诊科为急、危重病人进院设立了绿色通道:全部人员必须有急诊、服务、窗口认识,生悉急诊科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坚守岗位。

  2、对急、危重病人来急诊科就诊,医务人员必须在急诊科门口接诊,态度和善,用语文化。

  3、凡急、危宿疾人接诊后宽格依照各项抢救程序做好急诊抢救工作,伴随并护送病人做必须的检查,对严重颅脑外伤、胸腹结合伤、大出血等在抢救的同时做好术前一切筹办,须要时送动手术试冬危重病人电告病房做好床位预备及抢救的预备工作,对大哥、体强、动作未便者协助管理进院手续,护送进院。

  4、护送患者时应注重安全、保热、人文关切,途中亲密视察病情变化,保持输液、用氧及各管道畅达,对外伤骨折患者留意保持体位,削减疾苦。

  5、传抱病人做好消毒断尽工作,送进病房后要进行末终消毒。

  6、送进病房后,应向病房医务人员做好交企业管理工作,如病情诊断、用药处置、生命体征、辅助检查、各管道通行情况。欢迎病人、家眷的.征询、问讯,指点病院线路、标的目的。

急诊科制度11

  一、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伤亡已成为人类疾病的重要死因之一,急救管理原则是“先抢后救”、“先非医疗工程救险后现场医疗救护”。

  二、在发生车祸事故后首先要将伤员从车内救出,燃烧或毒气等因素都会继续进一步威胁伤员,其原则是尽快将伤员从车内救出,这是抢救的第一环,否则无法进行有效的医疗处理。

  三、第二环是现场急救,着重处理伤员的.出血、窒息、休克等严重问题,进行止血、包扎、固定、注射强心剂、呼吸兴奋剂。

  四、在保护生命和减轻伤残的原则下尽快进入第三环节,即医疗运输。借助救护车运送,有条件的还可采用直升飞机等,以使救护工作速度快、颠簸少、较平稳。

急诊科制度12

  一、病室应设置毒麻药品专橱、专屉加锁进行管理并指定专人负责,按需要固定基数,动用后打印二联单,由医师开出处方,向药房领回。

  二、领用时应有专用领药登记和专用处方,禁止用批条领取,交接班应认真按数清点。

  三、定时清点并检查药品质量,如发现有沉淀、变色、过期等现象,不得使用,所有安瓿药必须有原装盒保存。

  四、毒麻药品除设有交接班本外,还须有使用登记本,用后登记并保留安瓿备查,如有剩余药液,须经第二人核实后方可丢弃。

  五、调配毒麻药品时,剂量要准确,尽量做到相互核对,禁止估量配药。

  六、用毒麻药品时应单独处方开写,并用药品全称,一律不得缩写,一次处方总量不得超过一日极量,其一次量不得超过常用剂量,超量使用时,必须由处方医师另外签字,以示负责。

  七、此类药品无瓶签或瓶签模糊不清发生怀疑时,需进行分析鉴定,无误后才能使用,数量少不值得分析时,按规定报废销毁。

  八、此药品处方每日应分类编号,每月合订一本,单独保存3年备查。

  九、负责毒麻药品的保管人员,调动时需办理交接手续方可调离,若有数量差错,必须认真查清,根据情况给予妥善处理。

急诊科制度13

  一、目的

  使科室的设施齐全,管理制度完善,责任到人,使之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提高工作服从和医疗服务质量。

  二、适用范围

  急诊科室。

  三、职责

  (一).病区设施配置不完善的,科主任或企业管理长应及时向院领导及设备科报告申请。

  (二).病区的设施管理责任到人,并有定期检查、登记、署名。

  (三).企业管理长每周进行一次设施、器械的检查,企业管理每班背后盘点交接,发现题目及时请维修工补缀,发现遗掉,当班企业管理应立即向科主任、企业管理长报告,然后向院领导汇报。

  (四).对陈腐、磨损的设施使用方便,必须报废的,科主任或企业管理长应向设备科申请报废、更新。

  四、工作程序

  (一).病区设施筹谋及配置,按国度规定的病区设施要求配置病区所需设施及器材。

  (二).科主任、企业管理长负责搜集设施及器材使用信息,如需要增长的设施、器材,填写购购申请单,送医院领导审批。

  (三).企业管理长负责对购买的设施及器材进行建账管理,并按病区及编号标识在精通的.位置。

  (四).企业管理长创立仪器使用登记本,当班人员负责使用后的清洁及维护,使该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五).使用傍边发现毛病,及时汇报企业管理长或科主任,同时汇报器械维修工及设备科。

  (六).每种器械、设施定人、按期、定所在、定数目经管,包管种种仪器、质料机能杰出。

  (七).一切抢救器械、物品使用后,要及时清偿原处,清理补充,并保持清洁、整洁。

  (八).病区的急救设施禁尽调用、外借,非急救设施原则上也禁尽调用,若其他科室要作长久的借用,也要有挂号,根尽以私家的名义借用。

  (九).企业管理长每周周全查抄一次科室一切设施、东西,对珍贵仪器利用后应有记录。

急诊科制度14

  一、急诊科必须24小时开诊,随时应诊,节假日照常接诊。

  工作人员必须明确急救工作的性质、任务,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抢救规则、程序、职责、制度及技术操作常规,掌握急救医学理论和抢救技术,实施急救措施以及抢救制度、分诊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治疗护理制度、观察室工作制度、监护室与抢救室工作制度、病历书写制度、查房会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严格履行各级各类人员职责。

  二、值班护士不得离开接诊室。

  急诊患者就诊时,值班护士应立即通知有关科室值班医师,同时予以一定处置(如测体温、脉搏、血压等)和登记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来院准确时间、单位等项目。值班医师在接到急诊通知后,必须在5~10分钟内接诊患者,进行处理。对拒绝来急诊科诊治患者或接急症通知后10分钟不到的医师,急诊室护士随时通知医务科、门诊部或总值班室,与有关科负责人联系,查清原因后予以严肃处理。

  三、临床科室应选派技术水平较高的医师担任急诊工作,每人任期不得少于6个月。

  实习医师和实习护士不得单独值急诊班。进修医师经科主任同意报医务科、门诊部批准,方可参加值班。

  四、急诊科各类抢救药品、器材要准备完善,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保证抢救需要。

  五、对急诊患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正确、敏捷地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

  疑难、危、重症患者应在急诊科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病房。对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及时送手术室进行手术。急诊医师应向病房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收急、重、危症患者。

  六、急诊患者收入急诊观察室,由急诊医师书写病历,开好医嘱,急诊护士负责治疗,对急诊患者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最多不超过一周。

  七、遇重大抢救患者须立即报告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有关领导亲临参加指挥。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积极向有关部门报告。

急诊科制度15

  版本号:1.0

  管理须知文件SI01

  编号:FY/SI0117

  船员值班、交接班制度

  1.总则

  1.1每个船员必须以公司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为指导,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高度责任感谨慎操作,避免差错,确保安全。

  1.2不论航行或停泊,船舶实行昼夜不间断轮值制度。

  1.2.1航行中,驾驶台、机舱每班均为四小时,无人值班机舱船舶的机舱值班制度另作规定。

  大副、大管轮值

  04:00—08:00,

  16:00—20:00班。

  二副、二管轮值

  00:00—04:00,

  12:00—16:00班。

  三副、三管轮值

  08:00—12:00,

  20:00—24:00班。

  驾驶员值班时,每班至少应有一个水手同时值班。在海区宽敞、天气良好,不影响安全的原则下,经船长同意,可以使用自动舵。雾航、狭水道、进出港或船长认为有必要时,增派一名水手操舵。

  1.2.2停泊时,甲板部由大副、二副、三副轮值,经船长同意,也可由驾驶助理员代大副值班,但大副仍应在船上负责;未配备驾驶助理的船上,大副值白天班,二副和三副轮值夜班,每班不超过十二小时。水手每班两名。停泊中水手的值班时间,原则上规定,每班四小时,但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但每班不应超过六小时。

  1.2.3港内停泊时,护船人员不得少于全体船员的三分之一,以适应日常生产管理,安全,防火等紧急应变的需要。特种船和定员少的船舶,船长有权根据特殊情况临时规定留船值班人员。

  1.2.4任何时间,船长和大副不能同时离船;轮机长和大管轮不能同时离船。

  1.2.5值班人员在当值期间应切实遵守劳动纪律,认真履行值班职责,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不得做与值班无关的事;除船长外,不得在驾驶台坐着值班。若因故不能值班时,船员必须得到部门负责人同意,二副、二管轮以上船员必须得到船长或轮机长同意,并指定适任人员代替。

  1.2.6必须在工作岗位上交接班并按规定交接清楚。任何情况下,交接班不得在交接人员未到达岗位或未曾确认接班之前离开岗位,也不得通过第三者代为交班。

  1.2.7全体船员均严禁醺酒,当值船员和接班的船员均不准饮酒。

  2.航行中值班驾驶员和值班水手的职责

  2.1航行中值班驾驶员职责

  2.1.1认真执行《航海日志记载与保管须知》、《海图作业须知》、《船舶夜航命令簿记载须知》等有关规定。

  2.1.2严格遵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五条的规定,随时保持正规的了望,对来往船只、鱼栅、浮标及各种漂流物做到安全避让。不做与驾驶无关的工作。任何情况下,驾驶台应保持有人认真了望。

  2.1.3充分利用各种航海仪器、天体、路标等正确测定船位。在近岸及狭水道航行时,至少每二十分钟测定船位一次。如船长认为必要应按指示随时定位。

  2.1.4细心观察航行经过的岸形和各种物标,尤其当这些物标首次出现时,应根据有关的航海图书资料仔细核对。

  2.1.5根据技术说明正确地测定或核对电、磁罗经的误差。

  2.1.6时刻注意各种情况的发生或变化。

  2.1.7掌握每天气象报告的内容,经常注意风力、风向、气压的变化。当能见度不良等危

  害性气象来临时,应尽可能测定船位,记录下计程仪读数,并应严格遵守《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19和35两条规定。

  2.1.8切实执行船长布置的航路、航向、罗经差、风流压差及各种航行指示。除了有碰撞危险、救助落水者或发生意外危险时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外,未经船长准许,不得改变航向和主机转速或(浆叶角)。

  2.1.9经常检查水手操舵的准确性。进行海图作业应限于极短时间并应布置值班水手注意了望。

  2.1.10夜间或在能见度不良的情况下航行时,应督促值班水手及时开启航行灯并经常检查其是否正常。一切有碍航行的灯光应予以遮蔽。

  2.1.11严格遵守分道通航制的有关规定。尤其应注意地区性规则及其特定的驾驶和航行要求。

  2.1.12当发生火灾、人落水或船舶进水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并立即发出警报、迅速报告船长并做好详细记录。

  2.1.13在大风浪中转向,应按船长指示事先通知各部门做好安全预防工作。

  2.1.14夜间航行应布置空舵水手每二小时巡回检查全船一周,特别要注意防火,并将检查情况记入航海日志。

  2.1.15遇气象突变,尤其在大风浪来袭时,应派值班水手封闭各货舱通风口,并注意舱内及甲板货物有无松动移位现象。

  2.1.16应按大副要求,正确使用和处理好设在驾驶台的监测、警报装置。

  2.1.17指导实习生利用各种航海仪器和天体、物标测定船位。

  2.1.18在任何情况下,如无船长或其他驾驶员替代,不得离开驾驶台。如有要事,电话或派值班水手报告船长处理,以确保航行安全。

  2.1.19如情况需要,船长随时可以接过指挥权自行引航。在此情况下,值班驾驶员仍应认真了望,测定船位,执行船长布置的工作。船长如需要驾驶员恢复操作,应郑重交代清楚。船长对驾驶操纵负指导职责,但未明确宣布由自己指挥引航前,值班驾驶员仍应负责操作指挥,不应理解为已有船长指挥而放弃自己的职责2.1.20进出港时布置值班水手备妥有关的旗号、灯号及调头信号等以便随时可用:注意观察各种联系信号,及时报告船长并按指示处理。

  2.1.21督促值班水手做好引航员上下船的准备工作并亲自接送引航员。引航员领航时,不可疏忽了望,发现情况应及时报告船长。

  2.1.22在内河或港区内航行时,应熟悉并遵守港章及有关的专门规定。

  2.1.23在有可变螺距旋桨的船上,每隔四小时(天气不良时每隔一小时)应将浆叶角角度记入航海日志。

  2.1.24在遇到下列情况时,值班驾驶员应立即通知船长。

  2.1.24.1遇到或预料到能见度不良时。

  2.1.24.2对通航环境或他船动态发生疑虑时。

  2.1.24.3对保持航向感到困难时。

  2.1.24.4到预料时间未能看到陆地,航标或测不到水深时。

  2.1.24.5意外地看到陆地、航标或水深突然变化时。

  2.1.24.6主机、推进器、舵机或者任何重要的航行设备报警或故障时。

  2.1.24.7无线电设备发生故障时。

  2.1.24.8在恶劣天气中,怀疑可能有天气危害时。

  2.1.24.9发现海上遇难及各种可疑信号或可疑物时。

  2.1.25每天大副晚餐时,由三副接替值班,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2.1.26接班驾驶员至少应提前五分钟达到驾驶台,阅签航海日志/航行警告和船长夜航命令簿,按规定认真交接。如船舶正在转向或避让,应待确认无碍后方可交接。

  2.2航行中值班驾驶员交接事项

  2.2.1电、磁罗经航向及其误差和风流压差。

  2.2.2海图上的船位及求得的方法。

  2.2.3主机转速(或浆叶角角度),实测航速及计程仪航速。

  2.2.4已在望的或即将在望岸形、物标等海面情况。

  2.2.5周围船舶动态及其变化情况,本船已经采取或准备采取的避让措施。

  2.2.6周围(尤其是即将航经的)礁、滩、沉船等水下障碍物。

  2.2.7天气变化及风、流等情况。遇恶劣天气时,已经采取或准备采取的有关措施。

  2.2.8航行灯、操舵仪及各种航海仪器的工作情况。

  2.2.9舱通风、甲板货及防火等的安全检查情况,船舶横、纵情况,当值的和下一了头水手姓名。

  2.2.10进出港各项准备工作情况(引航员梯、旗号、灯号等)。

  2.2.11船长的指示

  以及应提醒下班注意的有关事项。

  2.3航行中值班水手职责:

  2.3.1开航前一小时,一名值班水手到驾驶台做准备工作:

  a.清洁驾驶台;

  b.解除罗经罩等;

  c.准备信号旗;

  d.随同值班驾驶员试舵;

  e.驾驶员交代做好的其他工作。

  2.3.2离泊前应做好下列工作:

  a.收进弦外当水扳、安全网、绳梯并绞起舷梯。

  b.准备好引航员梯、安全绳、救生圈及照明灯。

  2.3.3集中思想操舵或认真监视自动舵的运转情况:经常注意电、磁罗经的航向,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值班驾驶员。空舵水手认真了望,经常检查航行是否正常,执行值班驾驶员的指派的工作。如需暂离驾驶台,应征得值班驾驶员同意。

  2.3.4操舵水手对于船长,驾驶员或引航员发出的舵令必须先复诵,执行后还应在复告一次。如未听清或不懂应立即询问清楚后再执行。发现舵效失常应立即报告。

  2.3.5夜间航行,每二小时由空舵水手巡回检查全船一周,检查防火、甲板、舱口、通风口、水密门、计程仪等,将检查情况报告值班驾驶员。

  2.3.6进出港时,空舵水手除了望外,还应注意执行车、舵命令是否正确。按船长或值班驾驶员的指示,迅速准确地开关信号灯,悬挂各种信号,向舰、船降旗致敬。

  2.3.7空舵水手应在交班前半个小时叫醒接班驾驶员和接班水手。接班水手至少应提前五分钟到达驾驶台进行交接。交舵水手应在舵把定时交接,如正在避让或转向,必须等到避让清楚或转向完毕后,方可接舵。交接完后,交舵水手应向船长、驾驶员或引航员报告操舵航向。

  2.4航行中值班水手交接事项

  2.4.1电、磁罗经航向。

  2.4.2操舵仪的工作情况。

  2.4.3海面情况及了头人员姓名。

  2.4.4货舱通风情况。甲板货及防火等的安全检查等情况。

  2.4.5航行灯及悬挂中的旗号、号灯、号型。

  2.4.6进出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情况,如引航员梯、旗号、号灯、号型、照明等。

  2.4.7值班驾驶员交代的工作。

  系泊中值班驾驶员和值班水手的职责

  3.1系泊中值班驾驶员的职责

  3.1.1认真执行上级领导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船长或大副的指示,检查督促全体执勤人员工作情况,搞好安全生产。

  3.1.2按照大副的积载计划和要求,经常巡视并下货舱督促检查装卸情况,随时掌握装卸进度,认真记录作业时间及舱口和工班数,发现有未按计划及要求进行作业时,应向装卸负责人提出并立即汇报大副处理。

  3.1.3密切与港方联系,加强协作配合,解决装卸中出现的问题,尽量保持船体平衡。

  3.1.4督促看舱人员认真看舱,及时布置具体的看舱重点,防止发生货损和偷盗。

  3.1.5严禁工人在舱内吸烟和违章作业。如果发生由于违章操作以致损坏设备、属具,应及时要求港方签认,以便索赔。

  3.1.6掌握当天气象报告,注意天气变化,密切同装卸负责人联系,及时开关舱、防止雨湿货损。

  3.1.7装卸期间应注意吃水差,每天早晨工人换班,以及装卸完毕、加完油水、抵离港前应看水尺记录航海日志。

  3.1.8每个港口装卸货封舱之前,应下舱查看货物堆垛和绑扎情况。检查时还应注意有无火警苗子、有无偷渡迹象等。

  3.1.9督促水手按时测量水舱和污水沟(井)。按照船长或大副的指示,通知加注、排出或移注压舱水,移注燃油、淡水。调整压舱水时应注意保持船体平衡。

  3.1.10督促值班水手检查防鼠档,按时升降旗和开关灯,悬挂有关信号。根据泊位水深、本船吃水变化及潮汐等情况,督促值班水手按需调整舷梯、安全网及系揽,使之松紧适度,受力均衡。

  3.1.11遵守防污染有关规定,禁止将垃圾、粪便、杂物、污油及带油污水排入港池。

  3.1.12主机转车、冲车、试车前,应检查并确认推进器附近无障碍物,舷梯和系揽均无影响。进行中还应注意查看。

  3.1.13发生火警、人落水、船舶进水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并通知船长或大副,组织全体在船船员全力进行抢救。

  3.1.14甲板上明火作业时,应按船长或大副的指示,严格落实防火安全措施,加强现场监督。

  3.1.15进厂修船期间,应经常巡视各施工现场。每天收工后,还应检查全船(机舱除外),消除各种隐患和事故苗子。

  3.1.16如气象良好且又不进行装卸作业时在布置好值班水手有关工作并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可以做本职所管的工作(如修改海图、检查消防器材等等),但还应巡视检查全船和周围的情况。

  3.1.17注意过往船舶,尤其在本船首尾有船靠离时,应在首尾守望,采取各种防止碰撞减少损失的有效措施。一旦发生事故,应迅速报告船长或大副,并应记下对方的船名、国籍和船籍港,做好海事记录,认真填写航海日志,以备交涉。

  3.2系泊中值班驾驶员交接事项

  3.2.1首尾吃水、潮汐、本船周围情况,泊位水深情况等。

  3.2.2气象预报及系缆情况。

  3.2.3加装油、水及调整压舱水等情况。

  3.2.4有关防火、安全等注意事项及措施。

  3.2.5临时修理工程和进度情况。

  3.2.6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及注意事项。

  3.2.7港口及本船悬挂的号灯和号型。

  3.2.8本班发生的重大问题及提醒下一班注意的事项。

  3.2.9要求在船的船员人数和其他人员的在船情况。

  3.2.10船长布置的工作。

  3.3系泊中值班水手职责

  3.3.1及时调整舷梯及安全网、保持舷梯安全稳妥、整洁并照明,注意上下船人员安全,不准无关人员登船,来访者应问明情况才能引领会见。

  3.3.2根据潮汐和装卸情况,及时调整系揽、防鼠档及碰垫等。

  3.3.3经常注意本船四周情况,尤其是船尾推进器的安全,禁止与本船作业无关的船舶傍靠。

  3.3.4凡有船舶靠(离)船旁时,负责系(解)缆,放好(收起)碰垫、绳梯、照明灯等。

  3.3.5注意过往船舶,尤其在本船首(尾)有船告离时,应在首(尾)守望并采取准备靠把等防范措施。

  3.3.6经常整理甲板索具、按值班驾驶员的指示及时悬挂各种旗号、号灯。

  3.3.7经常注意装卸设备包括属具和索具是否正常,禁止违章操作。若发现问题,应立即报告值班驾驶员。

  3.3.8认真进行防火等安全巡回检查,尤其在夜间更应多加注意,若发生火警或其它意外危险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正确有效的灭火措施并速报值班驾驶员或船舶领导。

  3.3.9在加油开始时,尤其应注意附近水面有无油花,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值班驾驶员。

  3.3.10下班前半个小时叫醒接班水手。交接工作应现场进行。

  3.3.11认真执行大副和值班驾驶员布置的其它工作。

  3.4系泊中值班水手交接事项

  3.4.1涨落潮、舷梯、安全网、系缆、防鼠档及上下船人员等情况。

  3.4.2悬挂着的旗号、号灯、包括锚灯锚球等以及周围情况。

  3.4.3安全防火及有关要求。

  3.3.4专用设备及绑扎器材的使用情况,开口舱及甲板和货舱照明灯。

  3.3.5本班遇到的问题及应提醒注意的`问题。

  3.4.6值班驾驶员交代的工作。

  3.4.7值班驾驶员、值班—水应根据以上规定将有关情况分别记录在《航海日志》。

  锚泊中船长应注意的事项及值班驾驶员、值班水手的职责

  4.1锚泊时,船长应根据水深、底质和周围环境等条件选择良好的安全锚位,并结合气象、风流等因素确定锚链长度。及时布置锚泊值班注意事项,经常检查并督促值班人员认真执行锚泊值班规定。

  4.2锚泊期间,船长应注意下述各种情况,及时向驾驶员布置有关事宜或亲自指挥操作;

  4.2.1每次抛锚或动链后,应督促大副或船尾操作人员认真检查锚机刹车带和离合器、制链器等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在锚机和锚孔中间某一链环上设一明显标记(如绳头等),便于检查和判断有无溜链情况发生。

  4.2.2随时注意观察和掌握气象、潮汐、周围环境等情况,要设想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减少首尾吃水差、减少受风面积、备另一只锚,乃至备车、动车等。

  4.2.3注意船头调转方向,如锚泊时间较长又朝一个方向掉转,应每隔3—4天将锚链绞一次或者起锚重抛,以免发生链绞结或链缠锚等情况。

  4.2.4锚泊在河道中,更应注意涨落潮时间、流速、水深、底质等因素,预备各种安全措施。此外,由于锚地狭窄,必要时应动用主机配合低潮转头,以防搁浅。

  4.2.5在冰区,锚泊特别要警惕走锚、断链、丢锚等事故发生。

  4.2.6如锚泊时间较长或船舶因风浪而颠簸,应每隔若干天(如4—5)将锚链松(绞)若干链环,使之改变摩擦部位,以防损伤锚链。

  4.2.7锚泊装卸作业时,除考虑各种安全措施外,尤其应注意根据所增加的负荷,适当放长锚链。

  4.2.8深水抛锚,应按深水抛锚的规定进行,以防丢锚、断链。

  4.3锚泊值班时间

  4.3.1船长可根据锚位底质、气象、潮流、环境和港口条件等因素,决定驾驶员和水手按航行班或系泊班轮值。

  4.3.2在开敞锚地或底质不佳、周围环境复杂、回旋受限、强风急流、浮冰、能见度不良情况,应明确按航行班轮值。

  4.3.3锚泊装卸作业时,驾驶员和水手可参照系泊值班时间轮值;如因天气等原因,可根据船长指示改值航行班。

  4.4锚泊中值班驾驶员职责。

  4.4.1抛锚时,大副在船艏应及时主动报告船长有关锚链方向及受力情况,以使用车舵配合,按船长指示松链,锚抛妥抓牢后立即报告船长。

  4.4.2锚抛下时,应立即测定锚位,并在海图上标出锚位和船舶回旋圈。还应将锚位和出链情况、水深和底质等记入“航海日志”。

  4.4.3利用各种物标经常核对船位是否正常。

  4.4.4注意周围锚泊船的情况,尤其是位于上风(或上流)方向锚泊船的动态,严密注意并经常核对其距离和方位有无变化及其变化情况。以防他船走锚危机本船安全。

  4.4.5注意来泊船的锚位及其回旋圈是否与本船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如若过近,应鸣笛通知对方或报告船长处理。

  4.4.6如过往船只或附近锚泊船起锚离泊距本船过近,应严密注视其动态。若判断对船有威胁时,应以各种信号警告对方。一旦被碰撞,应将对方的动态和时间,以及我轮所采取的措施和受损情况等详细记录并画出示意图,以便交涉。

  4.4.7不论本船或他船走锚,或者过往船舶距离过近我而出现危险局面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各种本船所能采取的措施以避免或减少损失,这些措施包括立即报告船长,派值班水手去船首松链或加抛另一锚,使用碰垫,通知机舱备车等。

  4.4.8在急流区锚泊或遇大风浪天气,应勤测锚位,定时巡视甲板,检查锚链和制链器是否正常,并应认真督促值班水手每小时至少一次去船首检查锚链和锚机、锚装置的情况。

  4.4.9能见度不良,必须认真执行《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有关规定,鸣笛“·—·”开亮各层甲板的照明灯,派水手分别去船首敲钟船尾敲锣。

  4.4.10锚泊装卸作业除应执行系泊值班中有关装卸业务方面的职责外,尤应注意傍靠船舶的系缆、碰垫和绳梯以及其他各种安全措施。根据船长指示及时松放锚链。

  4.4.11督促值班水手按时升降旗帜、锚球、开关锚灯及甲板照明灯以及各种信号灯、号灯。

  4.4.12认真执行船长交代的各项工作。

  4.5锚泊中值班驾驶员交接事项

  4.5.1锚位及锚链情况。

  4.5.2涨落潮和转头时间。

  4.5.3周围锚泊船的距离、方位及动态。

  4.5.4信号、号灯的显示情况。

  4.5.5天气情况以及恶劣天气(如能见度不良、大风浪等)应提醒注意的问题。

  4.5.6有关装卸业务参照系泊值班的相应交接内容。

  4.5.7对于傍靠船舶有关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

  4.5.8开启VHF并保持不间断收听。

  4.5.9船长布置的有关工作。

  4.6锚泊中值班水手职责

  4.6.1注意过往船只和周围锚泊船的信号和动态。

  4.6.2按照规定或按驾驶员指示悬挂或开关各种旗号、锚球、号灯和灯光并经常检查是否正常。

  4.6.3经常巡视甲板,查看锚链、锚机和锚装置等是否正常。锚泊在急流区域或遇大风浪天气,至少每小时巡视查看一次。

  4.6.4出现各种危险局面时,按值班驾驶员的命令,迅速、正确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

  4.6.5能见度不良时,按章开亮甲板和上层建筑外部的所有灯光,并按值班驾驶员指示去船首敲钟和船尾敲锣(尾机型小船可在罗经甲板敲锣),注意周围的声影。

  4.6.6装卸作业时,有关工作参照系泊值班职责并应注意本船舷梯的安全,与傍靠船舶间的系泊、碰垫、绳梯以及其他各种安全设施是否牢固、良好,警惕发生各种意外事故。

  4.6.7执行值班驾驶员和水手长指派的有关工作。

  4.7锚泊中值班水手交接事项

  4.7.1锚链及甲板情况:涨落潮和转头时间。

  4.7.2周围船(包括傍靠船舶)的情况。

  4.7.3锚球及各种旗号、号灯的显示情况。

  4.7.4有关装卸方面的情况(参照系泊值班的相应交接内容)。

  4.7.5值班驾驶员和水手长交代的有关工作。

  5.航行中值班轮机员和值班机工的职责

  5.1航行中值班轮机员职责。

  5.1.1值班轮机员负责领导并督促本班值班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证机械动力设备的正常运转,完成机舱内的各项工作。

  5.1.2应急情况下根据驾驶台命令迅速准确地操纵主机,并记入车钟记录簿,认真填写《轮机日志》,不得任意涂改。

  5.1.3按说明书的规定和要求,使机电设备保持在额定的工作参数范围内,保持油水分离器和各种滤器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注意废气锅炉(或)辅助锅炉工作情况是否正常。

  5.1.4维护机舱及各种设备的清洁,按时巡回检查,仔细观察,倾听机电设备、轴系的运转情况,如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即设法排除。如不能解决,应立即报告轮机长。

  5.1.5如果主机故障必须立即停车进行检查,应先征得驾驶员同意并立即速报告轮机长。如情况危急,将造成严重机损或人身事故时,可先停车,同时报告驾驶员和轮机长,并将详细情况记入《轮机日志》。

  5.1.6在恶劣天气中航行时,为防止主机空车和超负荷而需要降低主机转速时,应取得轮机长同意并通知驾驶台。

  5.1.7根据设备运转需要,随时进行驳油、净油、造水、充压缩空气等工作,保持日用油、水柜有足够数量的准备。除日用油柜驳油外,移驳燃油应事先与大副联系。

  5.1.8根据大副或值班驾驶员的书面通知,领导值班人员按《船舶注、排压载舱水操作须知》移注、排灌压舱水,供应或停供所需的水、电、汽,认真遵守防污染的有关规定。

  5.1.9注意防火检查,随时清洁油污,正确处理油污破布、棉纱头等引火物。

  5.1.10船舶发生紧急事故时,按应变部署表分工积极参加抢险工作。

  5.1.11三管轮值班时,轮机长经常下机舱检查指导,大管轮班人员进晚餐时由三管轮班人员下机舱接替,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5.1.12认真执行船长、轮机长指派的其他工作。

  5.2航行中值班机工职责

  5.2.1在值班轮机员的领导下,负责完成所属分工工作,严格遵守各项值班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

  5.2.2经常检查辅机的运转情况,按时检查并记录辅机机油、燃油、冷却水、排气压力和温度等工作参数。发现机械故障或不正常现象,应立即报告值班轮机员并协助处理。

  5.2.3按时测量辅机机油,使之保持在正常的油位高度。

  5.2.4按时检查海、淡水泵及日用热水循环泵等运转是否正常,海淡水日用柜的压力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及时调整日用热水温度和海淡水压力。

  5.2.5管理好柴油分油机,及时分油和补充轻油日用柜并保持正常油位。

  5.2.6及时补充压缩空气,保持空气瓶正常压力。

  5.2.7保持废气锅炉(或辅锅炉)的正常水位和气压,调节排气门开度,注意检查给水泵的运转是否正常。

  5.2.8负责清洗辅机机油、柴油系统的滤器以及机舱地板和集控室的清洁工作。

  5.2.9执行值班轮机员、临时布置的工作。

  5.3.航行中值班机工交接事项。

  5.3.1值班机工应于交班前半小时(白天4—8,8—12班于交班前45分钟)通知接班人员,并做好交班准备。

  5.3.2若接班人员因故不能履行值班职责,值班人员不应向其交班,而应报告轮机长。

  5.3.3接班人员应于上班前15分钟到达机舱,按照职责分工认真查看舵机、主副机、轴系、锅炉及各种机电设备的运转情况和操作模式。各日用油、水柜存储情况、污油、水柜的液位和卫生系统处理的特殊要求,机舱污水情况、《轮机日志》的填写情况,发生问题汇总由接班轮机员提出,其中主要问题应记入《轮机日志》,双方如有争议应报告轮机长处理。

  5.3.4交接人员向接班人员分别介绍。

  5.3.4.1运转中的机电设备的工作情况

  5.3.4.2曾经发生的问题及处理结果和注意事项。

  5.3.4.3需要继续完成的工作。

  5.3.4.4驾驶台的通知或轮机长的常规命令和特别指示。

  5.3.4.5任何潜在的不利条件及由此而采取的特殊措施。

  5.3.5交班人员必须得到接班人员同意后才能下班。

  5.4附则

  5.4.1轮机长在下列情况下必须到机舱指挥。

  5.4.1.1进出港、过运河时。

  5.4.1.2机电发生故障危及安全运转时。

  5.4.1.3狭水道、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况及船长命令时。

  5.4.1.4应变部署时

  5.4.1.5值班轮机员工作有疑难,要求轮机长前往时。

  5.4.2轮机长在下列情况应做到:

  5.4.2.1出港定速航行命令下达后,应在机舱监督检查做好下列工作;

  a.调整主、副机燃油系统及轴承润滑和冷却所需油、水量、压力、温度(应按使用说明书或船内制定的常用数据执行)。

  b.调整废汽锅炉汽压,转换蒸汽阀门(有强制循环泵的应投入使用)。

  c.调整扫气温度。

  d.调整锅炉冷凝器循环水,使凝水温度达到所需度数。

  5.4.2.2对燃油锅炉的油温、油压、风压和燃烧情况加以检查或调整,以便靠港后正常使用。

  5.4.3电工在下述情况必须到机舱。

  5.4.3.1进出港、移泊、过运河时

  5.4.3.2电所设备发生故障危及航行安全时

  5.4.3.3狭水道、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况并在轮机长命令时

  5.4.3.4应变部署时

  5.4.3.5值班轮机员在电气方面有疑难时。

  6.停泊中值班轮机员和值班机工的职责

  6.1停泊中值班轮机员职责

  6.1.1督促检查轮机部值班人员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

  6.1.2保证机电设备正常运转。

  6.1.3及时供应日常工作及生活所需要的水、电、气、汽。

  6.1.4严格遵守防污染规定。防止污油污水排出舷外。

  6.1.5根据大副或值班驾驶员的书面通知,移注、排、灌压舱水。

  6.1.6装卸货期间如起货机发生障碍,应组织力量抢修。

  6.1.7机电设备发生故障时或值班机工有疑难时,应立即到机舱处理。

  6.1.8若临时进厂修理,应认真检查和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6.1.9加强机舱和舵机等部位的安全检查。晚间十点后,全面巡回检查机舱一次。

  6.1.10主机试车、冲车、转车前,应通知并征得值班驾驶员的同意后方可进行。

  6.1.11发生火警和意外危险时,立即报告轮机长或大管轮,并在船舶领导统一指挥下组织

  轮机部全体在船人员进行抢救。

  6.1.12根据船长或值班驾驶员的通知,按时做好移泊准备工作。

  6.2停泊中值班机工职责

  6.2.1除了履行在航行中的值班职责外,还应:

  6.2.2经常查看辅机膨胀水柜,保持正常的水位高度。

  6.2.3注意伙食冷藏机和空调压缩机的运转情况及温度、压力、油位等是否正常。

  6.2.4接到大副或值班驾驶员的书面通知后,按《船舶注、排压载舱水操作须知》移注、排灌压舱水,并由值班轮机员签字认可。注意防止含油污水排出舷外。

  6.2.5提前半个小时做好交班准备工作和清洁工作。

  6.2.6机电设备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报告值班轮机员。

  6.2.7认真执行轮机长和值班轮机员临时布置的工作。

  6.3停泊中值班轮机员、值班机工交接事项。

  6.3.1值班轮机员每天早上八时交班。

  6.3.2值班机工按航行值班时间进行交接。

  6.3.3交班轮机员和交班机工应向接班轮机员和接班机工分别介绍:

  6.3.3.1运转中机电设备的运转情况

  6.3.3.2曾经发生的问题和处理情况

  6.3.3.3提醒下一班应注意的事项

  6.3.3.4安全防火及轮机长交代的工作或甲板部的有关通知。

  6.3.4交班人员必须得到接班人员同意后方可下班。

  7.相关文件

  FY/SI0209《海图作业须知》

  FY/SP0220《注、排压载水须知》

  外来文件《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富远船务有限公司

  页码:

【急诊科制度】相关文章:

急诊科制度09-17

急诊科制度【荐】09-17

急诊科制度(通用18篇)04-25

急诊科实习心得11-24

急诊科护士心得05-11

急诊科实习总结08-25

护士急诊科实习心得03-02

急诊科医生述职报告03-26

急诊科护士述职报告03-23

急诊科消防应急预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