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财务会计制度15篇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就是在人类社会当中人们行为的准则。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务会计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财务会计制度1
【办理流程】
【纳税人注意事项】
1.纳税人对报送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2.文书表单可在上海市税务局网站"下载中心"栏目查询下载或到办税服务厅领取。
3.税务机关提供"最多跑一次"服务。纳税人在资料完整且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前提下,最多只需要到税务机关跑一次。
4.纳税人使用符合电子签名法规定条件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5.纳税人提供的各项资料为复印件的,均需注明"与原件一致"并签章。
6.纳税人采用新办纳税人"套餐式"服务的,可在"套餐式"服务内一并办理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软件备案报告业务。
7.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起15日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等信息报送税务机关备案。
8.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应当按照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并在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将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及有关资料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9.纳税人未准确填报适用的财务会计制度的,将影响财务会计报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办法_纳税人财务会计核算办法三篇
告报送等事项的办理。
10.纳税人使用计算机记账的,还应在使用前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会计核算软件、使用说明书及有关资料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财务会计制度2
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财务管理,避免因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不善而给企业和个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领购和保管
1、财务部设增值税专用发票专管员,负责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购买、保管和开具。
2、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保管要做到安全保险,加装必要的防盗门、窗、保险柜等。
3、发票专管员要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到税务机关办理发票领购和缴销,不得因工作拖延而影响公司的经营。
4、无论何种原因造成发票丢失或被盗都将追究责任人和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二、专用发票的开具和使用
1、因销售经营工作需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部门,经办人要持业务单位的详细资料并对其准确性负完全责任。一般要有业务单位的全称、地址、电话、开户银行及帐号、邮编、联系人、品名、数量、单价、金额等。
2、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人员应根据经办人员及客户提供的开票信息认真开具,开具合格率要达到100%。
3、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后,应由业务经办人员仔细核对无误后,在发票第四联(记帐联)签字领用。
4、开具后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存根联及时装订,并妥善保存,保存期为15年以上,到期由负责人监督处理。
三、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传递
1、财务人员应及时将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作帐务处理,及时办理挂帐待收手续。
2、业务人员开具专用发票后,应及时交对方财务部有关部门办理发票挂帐待付手续,对无特殊情况下,对方客户两个月内挂帐的,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根据情节相应作出处理。
3、因传递需要,须邮寄专用发票的,经办人要避开密码区折叠,并准确写明收件人住处,并保存好邮寄小票以备追查,(一般采用特快专递邮寄方式)对在邮寄过程中发生的专用发票丢失,业务人员及寄件人要承担责任。
4、本制度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财务部是公司一切财政事务及资金活动的'管理与执行机构,负责公司日常财务管理、筹资管理和财务分析工作,其工作范围和职责主要有:
1、负责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编制公司各项财务收支计划;审核各项资金使用和费用开支;收回售楼款,清理催收应收款项;办理日常现金收付、费用报销、税费交纳、银行票据结算,保管库存现金及银行空白票据,按日编报资金日报表;做好公司筹融资工作;处理、协调与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间的关系,依法纳税。
2、负责公司会计核算工作。遵守国家颁布的会计准则、财经法规,按照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编制年度、季度、月份会计报表;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设置会计核算科目、设置明细账、分类账、辅助账,及时记账、结账、对账,做到日清月结,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账证相符;管理好会计档案。
3、负责公司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设置成本归集程序和成本核算账表,做好成本核算,控制成本支出,收集登记汇总各项成本数据资料,及时、正确地为成本预测、控制、分析提供资料;按合同、预算、审核支付工程、设备、材料款项,配合工程部等部门做好工程、材料设备款的结算及竣工工程决算;完善各项成本辅助账的设置,健全各项统计数据。
4、建立经济核算制度,利用会计核算资料、统计资料及其他有关的资料,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判断和评价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为公司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5、配合公司内部审计。根据上述工作范围和职责,为加强财务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财务会计制度3
【摘要】新会计制度的实施,给医院的财务管理、科学决策都带来了一定的改变,为其成本核算问题提供了更好的理论保障,但是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时时刻刻影响着医院的财会管理。本文对此作了深入研究,首先认真分析了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医院成本核算的作用及影响,其次总结了在目前情况下成本核算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医院;新会计制度;成本核算;财会管理
眼下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对医院会计制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旧制度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医院财务管理的发展需要,我国于20xx年开始试点执行新《医院会计制度》。经近几年来各地的时间可以看出,新《医院会计制度》相较于旧制度来说成本费用科目更加合理,可以有效控制医院成本费用的支出,对医院财会成本核算的改革和实施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对此作了深入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一、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医院成本核算的积极影响
(一)对成本核算进行了有效规范
新会计制度中对医院会计权责给出了明确规定,并将其作为基础进一步明确了相关会计要素,其中包括有资产、负债、收入净资产以及费用支出。彻底取消了收实现制,对费用和收入实施了科学合理的配比,有效改善了传统核算方法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高了医院成本核算的规范化、谨慎性、配比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避免虚假信息造成的不良影响。除此之外还有一定会计科目也发生了变化,促使科目可以和成本相互对应,例如:将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扣科目关联到一起,这样可以直接且明显的反映出固定资产地损耗和使用情况。取消部分会计科目,提高了会计核算的精度,例如:取消了“药品进销差价”科目,改变了“药品支出”和“药品收入”的核算方式,调整了传统的药品售价核算,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控制了医院的虚假开支,大大提高了药品的根本职能。
(二)实现了科学化的成本核算
新制度的实施也进一步强调了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对于每一项费用的支出都要严格执行相应的预算说明。新制度对于和国家的对接比较注重,这种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成本核算的实施。除此之外也完善了财务报表内容,加强了成本核算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审计报告等相关资料一一俱全,有效提高了医院财政报表的合法性以及所发表文书的公允性。
二、新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医院相关管理人员对于成本管理意识较为淡薄,成本核算的基础较差,成本核算意识严重不足。甚至有些职工一致认为成本核算工作是财会部门的事情与其他部门业务扯不上丝毫关系,使成本核算工作遭到了严重忽视。导致在医院管理过程中频频出现注重收入忽略支出现象。不利于医院财务工作的管理和发展。
(二)医院成本管理尚未明确职能,成本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现在绝大多数的医院对于成本核算都不是很重视,并未全过程的.实施,只是事后在进行核算,这样一来成本核算所反映的信息也只局限于事后成本,对于事前和事中成本来说并未有清楚的揭示和分析,同时缺乏严格的成本考核。对于药品、材料、物资等的耗费没有控制,一味购入,不计产出,导致出现了严重的资源占用、资源浪费等现象。
(三)医院成本核算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
医院成本管理工作极具多样性和专业性,分工较为精细,使得成本核算包含超大的数据信息量,同时众所周知医疗服务是按照项目收费,成本要素一时难以界定,导致传统的手工核算无法适应目前的需要,只能使用计算机程序来完成相关工作,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医院在成本管理体系上尚未完整,缺乏科学性,有待改进。
三、对于医院成本核算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缓解成本信息的局限性
新制度规定成本价格必须要在医疗服务价格之上,道理上来讲成本不能完全决定医疗服务的价格,定价太高群众肯定无法接受。但是如果为了降低价格而降低服务质量也是违背伦理道德与医疗改革要求的,再一点如果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价格也不利于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营。因此医院可以据此实施“差别定价法”,以成本为基础,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实施“统一定价法”,根据差别进行买单,根据基本原则提供医疗服务,对于难以解决的费用问题和社会公平问题则由政府来解决。除此之外新制度的实施也重新规定了药品的核算方法,实施个体计价方法,这种方法的实施影响着药品的生产效率,对于这种现象,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法对药品采购进行计量。
(二)重点培养工作人员的成本核算意识由于医院职工对于成本核算工作缺乏较高的认识,因此领导层必须要将财务人员的成本核算意识培养作为重点,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现在有很多的医院职工
都认为成本核算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其他部门毫无关系,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如果每个人都只顾自己的工作,相互之间缺乏沟通,成本核算工作就会难以完成根本目标,严重者会影响到整个医院的未来发展,对此,工作人员的成本核算意识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医院必须要从多方面实施,大力提倡相关人员学习新会计制度的重点知识内容以及最新要求,从多方面增强工作人员的成本意识、会计意识以及法律意识,定期组织相关教育培训,加强计算机等信息软件的技能教育,保证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职业道德素质,保证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可以得到顺利实施。
(三)完善成本核算制度
医院新会计制度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建立在旧制度之上的,尚未完善,基础较为薄弱,导致整个医疗系统缺乏严格的控制,严重影响到了最终的核算质量。对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应该在很多方面结合国家相关制度的要求,以医院的实际事务为基础,不断完善成本核算制度,尽可能的提高医院成本核算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从根本上满足新制度的最新要求。
四、结束语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制度的实施虽然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但是仍旧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医院内部必须要团结协作,共同努力,针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有效改善,使新会计制度下的医院成本核算为我国的医疗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孙筱芬,医院新会计制度下成本核算问题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xx(4):170-172.
[2]胡静,李诗,李长庭.简论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成本核算[J].华人时刊(中旬刊),20xx(5):48-49.
[3]刘敬华.新《医院会计制度》成本核算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xx(14):88-90
[4]蓝艳娜.试论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医院成本核算[J],经济生活文摘(上半月),20xx(5):91-92
[5]李菊.新两制实施视角下医院提高成本核算信息决策价值的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xx(19).
[6]李俊.新制度下医院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实践与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xx(04).
财务会计制度4
现役部队预算会计的主要核心是预算管理,并不直接参与部队内部各项生产活动。现阶段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影响,促使部队会计制度实施环境发生变化,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加强部队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实际角度出发,说明目前现役部队单位会计中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发展提出可靠解决路径,希望作为我国部队加强财务预算可靠的理论指导。
一、预算会计制度对现役部队单位会计的影响
(一)预算会计制度的影响
预算会计制度对加强财现役部队单位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发展中建立完善的总账明细关系和部队会计制度是必然趋势,同时引进权责发生制度和国际水平会计核算制度是满足现役会计需求的重要途径[1]。目前,根据黑龙江省现役部队单位会计人员现状分析,其普遍存在综合素质不高和开支界限模糊的问题,对此部分部队先后引进权责发生制。例如,在国有资产收益和财政预算方面,关于未拨付支出和应拨出支付等进行全面结算收支统计,其中针对当年年末列收列支、收支相抵以及经济自主的现役部队单位全面实行权责发生制,并充分发挥权责发生制的作用,此范围外的其它事项则实行收付现金制。基于预算会计制度影响下,现役部队单位逐渐扩大了财务核算范围,从而全面体现部队资金活动情况,并对活动经费和资金使用效率进行分层审核,按照会计预算管理要求制定部队费用配比方法。
(二)部门预算改革的影响
按照部队财务要求,现役部队单位预算应切实反映出部队内部所有收入与支出,其中涵盖了预算资金的全部内容,本质上说全面体现预算执行信息的预算会计,其主要核算對象是部队资金核算。例如,在现役部队单位中基建资金属于独立型的会计核算,在实现预算改革后,应选择与其它资金相同的处理方式,加入部队预算范围内,也就是基建项目预算收支所有的综合预算是现役部队单位会计预算中的一部分。但因部队基建会计自身具有较多特殊因素,现役部队单位的会计制度中应对此进行科目加项,实现预算细化,根据项目收支情况进行分类处理,从而进行针对性预算[2]。现阶段“零基预算”方式普遍被部队会计部门使用,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对相关会计信息提出更高要求,其不仅需要所有的收支信息,同时还需要了解部队资产时点信息,对现役部队单位会计核算增加一定难度。
(三)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的影响
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形成后,促使现役部队单位预算资金程序发生变化。其中包括部队财务总预算会计收到财政收入流程;总预算会计向现役部队单位播发经费流程;现役部队单位收到总预算拨发经费流程;现役部队单位向财政总预算上交预算外收入流程;现役部队单位向下级所属单位拨发经费流程等,由于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影响,上述业务流程均不同程度的发生改变,促使现阶段现役部队单位实行的“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基础面临极大挑战。如现役部队单位的工资发放流程,以往程序为财政部门—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军人保障卡,通过该种方式直接完成工资支付。目前,财政总预算会计则根据拨款数量信息制定支出预算,其中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导致程序复杂化,不符合“收付实现制”的基本原则。
(四)部队采购制度的展开影响
目前,在现役部队单位中采购项目多样化,不仅有财政预算资金,同时还有其它资金,对于此类资金管理主要集中在部队财政部门,有财政部门对其实行统一管理制度。这种方式促使资金从预算部门逐渐流向财务部门,导致预算单位收入过程存在缺陷,资金流动与事物流动脱节问题频发发生。基于现役部队单位现行采购制度,所有部队集中采购计划中的商品与劳务都由部队采购部门在外部进行采购工作,对此财政部门则通过国库拨发支付款项。然而这种形式随着我国采购规模的扩大,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支付方式发生相应改变,财政直接向供货商和劳务提供者的拨款数逐渐成为财政总预算支出的主要依据,同时在财政总预算支出类别中加设了相应拨发款项科目。
二、现役部队单位会计中的预算会计现存问题
(一)预算会计核算不科学
现阶段现役部队单位预算会计通常会选择“收付实现制”来完成会计核算工作,促使年度预算审核中集中了大量的资金流向信息。这种现象极易造成对管理长期资本的忽视,在较长经济周期内,现役部队单位会计针对资本长效管理难以进行,从而对部队进行各项预算决策形成阻碍因素。同时现役部队单位在处理固定资产过程中缺乏有效方法,促使虚报部队固定资产价值问题严峻,致使现役部队单位预算会计报表不具备真实性,无法有效反映出部队固定资产价值。关于现役部队缺乏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不仅增加获取财务因素的阻碍因素,同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导致相关决策缺乏真实信息支撑,结果必然产生预算偏差,最终会计预算报告和核算结果缺乏完整性与科学性。
(二)预算会计报告体系不完善
现役部队会计报告主要分为两部分,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与收入支出表。其中资产负债表主要体现部队在特定日期内的财务状况信息,属于静态报表;而收入收支表则不同,其主要说明现役部队单位在一定日期内资金流动情况、分配情况以及收入和支出,属于动态报表;前者基础编制内容为“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部队的动态信息,这与收入收支报表内容出现重复,并缺乏特定日期内财务状况的理论依据,从而导致该项报表内容缺乏合理性[3]。同时基于现役部队现行预算制度,资产负债报表涵盖资产与负债项目的同时,又加入了收入支出类等项目,财务数据重复出现,促使部队资产总额和负债出现虚增现象,对加强部队财务管理形成不利因素。目前,我国现役部队单位尚不具备完善的预算会计报告体系,部队预算人员对部队财务情况未能做出全面了解,外加获取财务信息的限制因素较多,最终部队管理者无法全面了解部队资金流向,导致部队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
(三)预算会计科目不合理
以往现役部队单位针对部队工资发放与关于固定资产的资金款项,都是财政部门进行款项分配与拨放。而目前则由财政部门按照规定程序向单一账户或采购专用账户进行拨款。这种制度变化影响了资金流向,外加预算会计科目缺乏合理设计、相关处理方式未做出相应调整,对掌握部队真实财务信息造成一定难度。近年来,现役部队资金来源发生一定变化,直接组织收入成为部队资金来源的途径之一,而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并未充分重视这些变化,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行会计制度针对现役部队无形资产一次性核销,存在价值估量偏差的问题,最终促使由于部队无形资产核算导致的经济损失进一步加大。
(四)会计核算存在会计失真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现役部队直接组织单位在对外开放时具有一定经营性,在接收国家财政支持的同时,通过自主经营会产生自营收入,并采取相应经济核算。其中部队将医疗、基建方面等专项资金直接列入部队收入支出明细中,但如果认为控制资金支出规模和资金节余,会直接影响会计核算的真实性。目前,现役部队单位执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而这种会计核算分离制对现役部队基本建设款项会有直接影响,部分部队单位选择“基建借款”的方式运行具体项目,但报表中并未体现借款表象,促使现役部队的资产负债表显示零债务,最终无法真实反映部队财务情况,会计信息不具备真实性。
三、现役部队单位会计中的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途径
(一)做好会计预算活动监督
在现役部队单位会计中全面实行权责发生制,加强资产、负债等财务状况的有效监管,提升部队财务信息的透明都。一方面,在会计制度中全面实行权责发生制的过程中,在特定期间内产生的收益资金和发生费用,无论收付与否全部进行会计核算。其中对于涉及金额较大应加强流程监管和跟踪,从而保证资金使用符合会计预算。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会计核算系统,对现役部队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监管[4]。另一方面,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规范会计核算相关流程,选择适当契机推行权责发生制,从根本上提升会计预算质量,真实反映部队财务状况,促进现役部队会计制度向权责发生制会计模式转变。
(二)完善预算会计信息体系
现役部队单位应结合自身会计核算内容与特点,建立完善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充分考虑黑龙江省现役部队单位现状,制定的预算会计信息体系应保证内容结构具备科学性、概念具备统一性,并保持与国际预算会计准则相互应,与部队制度环境相匹配。现役部队可通过借鉴地方先进会计改革经验,促进现役部队会计体系实现简化,根据不同预算对象的差异性,选择适当的核算方法,基于会计原则的基础上,严格规范现役部队会计核算,制定有效性会计核算制度,提升部队会计核算的可比性,促进会计报表与会计科目的相互统一。
(三)强化预算会计目标关系
强化预算会计关系的关键在于针对现役部队加强会计目标管理,保证预算编制符合科学性原则。对此,可针对预算编制工作进行细化处理,降低重复率,促使财务管理组织结构得到有效优化,保证公共资金公共化流动,在真实、科学的会计信息的基础上实现提升预算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在此阶段,现役部队单位应对财政款项与预算资金进行合理分类,将财政收入资金纳入会计预算科目。在现今流量控制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实现收支平衡,促进财务决策科学化。
(四)避免预算会计信息失真
为加强部队会计预算活动监督,提出全面实行权责发生制,而其实施的基础是保证预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此现役部队单位应对预算科目进行优化改进,根据部门差异性制定一级科目,保证预算科目分类满足会计制度需求。在此基础上加设二级科目与三级科目,扩大原有核算范围,从而保证现役部队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创新核算方式,对于部队财务收支账户进行重新设定,实现项目细化,在提升核算效率的同时,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有效,为部队进行相关预算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四、结论
综上所述,预算会计是会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现役部队加强资金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现役部队实行全面改革,现行预算会计已经无法满足部队资金预算的实际需求,对此结合部队预算会计现状,从会计信息、会计体系、会计目标以及会计活动监督四方面加强现役部队预算会计管理对提升部队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董相超.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分析[J].时代金融,20xx(24):211.
[2]盛友.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xx(03):161.
[3]沈丽欣.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探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xx(01):56-57.
[4]丁坤萍.浅析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现役部队单位会计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xx(01):178.
财务会计制度5
与企业单位不同,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具有较强的非营利性与社会性。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主要内容是记录、监督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并且通过一系列的记录、监督活动实现对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有效把握,充分发挥出财务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事业单位现代化发展。20xx年1 月1 日颁布并实施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于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去更好地适应新会计制度成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重点工作。
1 当前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存在的问题
1. 1 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
首先,在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审计监督中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主要是指,审计监督人员在进行监督的时候并不能本着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去进行监督工作。因为往往监督人员与审计人员之间有着某种利益关系,这就导致了监督工作的独立性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因为没有得到事业单位核心部门的重视,这样就会造成在开展具体监督工作的时候,不会得到审计人员的重视,往往只会使这些审计人员应付了事。总体而言,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独立性问题,主要是来自监督人员不能够很好地把握工作和自身利益的关系而造成的。
1. 2 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缺乏全面性
多数事业单位开展财务工作财务核算是以寻求现有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主要目的,因此财务核算工作中往往是事后财务核算多,事前、事中少,对促进事业单位整个营运状况、资金运作水平的提高关注度不够,多数时候是为了财务核算而财务核算,较难发现客观性、针对性和苗头性的问题。同时,我国的财务核算往往没有做计划和预算的习惯,只对已发生的事情进行财务核算,涉及范围面狭窄。虽然我国一直在对财务核算进行改革,但目前的状况并不乐观。加之大部分事业单位财务核算人手少,任务重,财务核算人员多数仅仅是针对眼前的任务而开展工作,且多数事业单位财务核算队伍知识结构“老龄化”现象严重,养成了一种微观思维和惯性思维,难以将最新的财务核算方法、财务核算理念运用到财务核算工作中来。
2 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2. 1 扩大适用范围
我国在1997 年颁布的《会计制度》在公共财政管理上过分强调行业类型以及经济类别,这就导致了在实施过程中很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之间在财务会计信息收集与统计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导致了行业壁垒的出现。而20xx 年1月1 日颁布的新《会计制度》则打破了各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之间存在的会计信息壁垒,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各行各业的财务会计审核制度。这样使得不同行业类型以及经济类别的会计在会计信息上不会有太大的出入,有利于不同行业以及不同经济成分的企事业单位在会计信息上的交流,提高了财政管理效率。
2. 2 进一步对会计要素进行划分
新会计制度将会计要素分为负债、收入、支出、资产和净资产五大方面,并且对于这五大要素进行细分。通过这样的划分方式使得事业单位不同多个财务内容之间的区分更为准确、合理,同时也间接地提升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效率与质量。旧会计制度过于强调预算资金,缺乏对于财务核算管理的规定,难以真实反映出事业单位真实财务状况,而新会计制度则加大了对财务核算的范围及内容,有效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 3 固定资产核算的改变
旧会计制度将固定基金和固定资产作为资产初始价值的计量方式,新会计制度改变了这一计量方式,采用了“累计折旧法”进行计量。“累计折旧法”综合考虑固定资产原有价值和固定资产折旧率等方面要素,提升了固定资产核算的精准度。新会计制度同时进行固定资产和原值计入的计量,并且根据实际进行相应冲减。同时,不将计入原有的流动资产冲减,这一方式使得固定资产核算效率大大提升。
3 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对策分析
3. 1 完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
审计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保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活动能够在有序的环境下进行,因此从保证事业单位长期良好发展的角度出发,应当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现有的内部审计制度,结合事业单位自身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强化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不仅仅是新会计制度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同时也是切实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力的重要举措。因此事业单位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从战略角度出发制定并完善符合事业单位发展要求的内部审计制度。同时积极推动人资信评价体系建设,强化能力建设与职业素养培育双重建设,从而培养出大批优秀的事业单位财务核算人才。
3. 2 做好收入的确认、计量和成本核算的解决
新会计准则更加强调经济利益会带来事业单位权益的增加,这一概念与资产资产负债观基本保持一致,也是符合新会计准则要求的内容。在传统的事业单位收入确认、计量方式中,将各项收入均纳入到收入范畴内,但是这些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并不能够使得事业单位的净利润增加,只是增加账面上的数字。因此这种收入以及计量方式不够科学,需要采用差额计入收入法。差额计入收入法计入的是企业的净收入,能够真正带来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因此该方法符合新会计准则的要求; 事业单位涉及的工作范围较广阔,单纯地采用单一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不能够满足实际要求的,应该充分发挥出“网络结算”“差额结算” “相互结算”等计算方式的优势,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同时事业单位在实施会计制度时,做好会计实务工作在新旧制度下的衔接,并且重视本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及会计实务的处理工作,对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要进行摊销,以促进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工作发展。
3. 3 完善财务报告制度
与旧会计制度相比,新会计制度将财务报告分为附注和会计报表两部分,并且在原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对于会计报表的内容进行完善与增添。为了适应新会计制度的这一要求,事业单位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完善财务报告制度: 预算管理方面。在目前预算编制中,做好固定资产的清算以及无形资产损耗的估量工作,强化对于资产运行过程中价值损失的核算预计量,进而提升资产运行与使用效率。按照资金的来源进行区分,做好财务资金分离预算,从而将财政补助资金与非财政补助资金准确区分开来; 资金收入与支出方面。收入方面,准确界定不同来源的财政资金的类型以及数量。支出方面,逐步完善财务集中收支体制,适当增加支出会计科目; 资产管理方面。在资产的入账核算上,应该对捐赠、盘盈等非经营方式获得的资金进行规范会计入账。对于存在凭证的固定资产,应当由凭证资料以及税费确定会计入账数目。对于不存在凭证的固定资产,如接受的捐赠或收到的实物投资,应使用协议价格或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并且在财务报表中予以单独注明。资产损耗的会计核算上,增设“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等科目。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选择合适的折旧办法,并确定合理的折旧年限。
3. 4 推行财务人员离任审计公示制度
为了明确财务人员离职后资产、资金和资源的清算与问责,正确评价财务人员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就需要引入财务人员离任审计制度。从审计本身出发,将经济责任审计、预算审计、工作绩效审计、个人财务审计等多方面内容有效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立体化审计,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审计公示是将审计结果通过专栏、报纸、广播、电视等公共方式进行公开,使得广大职工对于审计依据、程序、内容、时限、规章制度、审计结果等内容有着清楚的认识,通过社会范围内的监督,以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性,提升审计质量。财务人员离任审计公示制度包括两部分,一是审计目的公示。在相关审计人员对被审计的离任财务人员进行审计之前,要提前将审计依据、审计人员名单、审计内容等内容进行公示; 二是审计结果的公示。在不违反相关保密法规的前提下,将审计流程、审计报告、决定书等内容报给相关部门,并且尽可能将可公示的内容予以公示。
3. 5 稳步推进财务核算绩效指标体系建设
稳步推进财务核算绩效指标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长期性工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充分利用历史数据资料,总结归纳绩效考核规律,积极寻求联系点。采取统计分析的方法逐步探索事业单位绩效与部门整体绩效的关系,探索同类事业单位的效益产出比; 二是酌情选择绩效考核指标。本着先易后难,由简入繁的原则,从事业单位预算入手,制定出与预算相对应的各个分事业单位的绩效指标; 三是合理利用先期评价试点事业单位已建立起来的指标体系,将其应用于同类事业单位继续检验; 四是以综合价值的最优作为评价标准,结合事业单位成本控制的特点,明确重点考评指标体系,兼顾各部门协同发展要求。有效地处理“当年预算评价”与“战略规划评价”之间的关系,实现评价的短期性与长期性有效结合,从而保证评价激励体系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4 结论
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对于当前的事业单位财务核算提出了较多的要求。面对这些限制和束缚,事业单位应该勇敢面对,及时获取最新最权威的会计政策,并且据此调整自己的财务管理活动,充分运用新管理方法、新管理技术,进而实现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有序进行。
财务会计制度6
高校会计制度是保证高校财务管理等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和保证,高校会计制度的变化必然引起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改变。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会计制度已经难以发挥其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因此国家在20xx年、20xx年、20xx年等对高校会计制度进行了相应的修正,以有效解决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因此高校必须要在此基础上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
1.新高校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积极影响
1.1提高了高校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度近年来,我国对公共财政体制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很多内容都涉及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但是原有的会计制度与很多改革的内容还存在很多的不和谐之处,使得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实施。新高校会计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例如,增加了"财政应返还额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核算高校年终应收财政下年返还的资金额度,这能够保证高校财政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增强资金的透明度,有助于促进高校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
1.2能够准确反映高校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长期以来,固定资产在高校总资产中占据较大的比重,但是旧的会计制度难以有效反映这些资产的实际价值,也难以对固定资产的维修预算进行评估,同时也缺乏必要的折旧管理,导致高校的很多固定资产被限制,进而难以有效反映高校资产的真实情况。但是,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增加了对高校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要求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折旧方法和年限,并新增了“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待处理财产损益”等科目。同时,新高校会计制度该规定高校除了图书以及文物等,可采用平均年限法或者预计固定资产的成本等方法来进行折旧处理,这样一来,就提高对高校资产价值核算的准确性,能够有效反映高校资产的真实状况。
1.3拓宽了高校资金的来源我国高校的经费大多主要来自于国家财政的拨款,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财政拨款已经难以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旧的会计制度已经远远落后于高校的发展速度,一旦高校的偿债能力受到限制,将会随时面临破产的危险。新高校会计制度增加了"结余收入”等科目,使得高校的资金结构变得更加清晰,加强了财务人员对于"收”"支”、“存”的认识,能够促使高校分开设立独立的财政资金结余、预算外资金结余以及其他明细账户,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校财务管理的能力。
2.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2.1创新财务管理的内容从高校新会计制度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其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和项目,高校采取工作要想实现创新必须首先要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内容进行创新。一方面,要创新筹资渠道管理,目前高校的筹资方式已经由依赖国家财政拨款转变为多渠道的筹资方式,因此要按照与时俱进的原则,对资金的筹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另一方面,要创新投资管理方式,要通过科学的管理,保证高校投资的合理性,提高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益,以降低高校投资的风险。
2.2严格进行高校财务的预算管理工作在新高校会计制度下,高校必须要转变财务管理工作的重心,预算是新高校会计制度所要求的财务管理的关键工作。所以,高校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预算管理。其一,要严格按照国家以及新会计制度下的'《预算法》实施预算编制工作;其二,在进行资金支出预算的过程中要适可而止,避免出现过大的赤字预算;其三,高校要加强对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并强化监管,保证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2.3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新会计制度明确提出要提高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高校财务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新会计制度下,高校必须要对其财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转变其原有的财务管理观念,甚至要建设专门性的高素质和专业化的财务管理人员队伍,提升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有效性。
2.4加强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在新会计制度下,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必须要进行有效提升,要提升财务管理的透明度,才能真正保证新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高校必须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进行财务管理方法和相关制度的创新,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加强高校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控制,对于有效整合高校现有的资源和提升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率具有极大的帮助。
3.总结
新高校会计制度的修正对于提高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度、准确反映高校资产状况、增加高校资金来源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高校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要借此机会进行创新,应该从创新财务管理的内容、严格进行预算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相关监督等方面实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
财务会计制度7
(一)为了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
本制度中所称“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是指不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符合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20xx年制定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20xx]143号)中界定的小企业,不包括以个人独资及合伙形式设立的小企业。
(三)符合本制度规定的小企业可以按照本制度进行核算,也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1、按照本制度进行核算的小企业。不能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小企业,不能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同时,选择执行本制度的有关规定。
2、集团公司内部母子公司分属不同规模的情况下,为统一会计政策及合并报表等目的,集团内小企业应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3、按照本制度进行核算的小企业,如果需要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等,应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如果因经营规模的变化导致连续三年不符合小企业标准的,应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四)小企业可以根据有关会计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规定,在不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前提下,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于本企业的具体会计核算办法。
(五)小企业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六)小企业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管理会计档案等,应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会计期末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本制度所称的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月度,年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会计期末,是指月末和年末。
(八)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小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小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金额记账。除另有规定外,所有与外币业务有关的账户,应当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或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汇率折合。
期末,小企业的各种外币账户的外币余额应当按照期末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
(九)小企业的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
(十)小企业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方,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十一)小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仅以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3、小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4、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或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5、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6、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7、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运用。
8、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在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9、小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10、小企业的各项资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资产账面价值的调整,应按照本制度的规定执行。除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另有规定外,企业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11、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12、小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
13、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性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
(十二)小企业如发生非货币性交易,应按以下原则处理:
1、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2、非货币性交易中如果发生补价,应区别不同情况处理:
(1)支付补价的小企业,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2)收到补价的小企业,应按以下公式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和应确认的损益: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应确认的损益=补价×[1—(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3、在非货币性交易中,如果同时换入多项资产,应按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总额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等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十三)小企业如发生债务重组事项,应按以下规定处理:
1、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某项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债权人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与收到的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失。
2、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或当期损失;债权人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
如果债务人以多项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权人应按取得的各项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占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重组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进行分配,按分配后的价值作为各项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
3、以债务转为资本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债权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的股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债权人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的股权的入账价值。
4、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的,应分别情况处理:
(1)作为债务人,如果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大于将来应付金额,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将来应付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如果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等于或小于将来应付金额,则不作账务处理。
(2)作为债权人,如果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大于将来应收金额,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将来应收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当期损失;如果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等于或小于将来应收金额,则不作账务处理。
(十四)本制度中所称的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作为该科目的备抵项目(如坏账准备等);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的备抵项目后的金额。
(十五)小企业应按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1、在不影响对外提供统一财务会计报告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或减少某些会计科目。
2、明细科目的设置,除本制度已有规定外,在不违反本制度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需要自行确定。
3、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电算化。企业不应随意打乱重编。某些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空号,供增设会计科目之用。
(十六)小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除应当包括本制度规定的基本会计报表外,还应提供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本制度中规定的基本会计报表是指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企业也可以根据需要编制现金流量表。
小企业应按照本制度规定,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企业不得违反规定,随意改变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不得随意改变本制度规定的财务会计报告有关数据的会计口径。
(十七)执行本制度的小企业,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时,应按会计政策及其变更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财务会计制度8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近年来高校发展迅速,办学规模以及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规范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对提升高校教育水平提升、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创新高校财务管理路径的动因进行了介绍;其次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应该改进的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如何在新会计制度下创新高校财务管理路径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高校财务管理;路径创新
引言:
当前,“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全国各个行业、部门都在深化改革,教育领域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尤其是高等院校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1]。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近年来高校发展迅速,办学规模以及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规范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对提升高校教育水平提升、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2]。近年来,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高校的经费来源、学校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基于此,为了适应高校发展新形势的变化,解决高校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0xx年,财政部在试行制度的基础上颁布实施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随着新会计制度的.颁发,高校如何提高教育管理水平、规范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成为其不得不面临的问题。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作为其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益的重要手段。
一、创新高校财务管理路径的动因
近年来,高校在办学规模以及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规范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对提升高校教育水平以及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经济体制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主要面临以下三点变化:(一)资金来源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高校资金来源除了政府拨款以外,还增加了校外捐助、校友捐助以及其他来源。(二)由于教育体制的深化,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断加大,涉及金额数目较大。(三)由于国家对科研项目的支持,高校的科研经费也在逐年不断增加,但是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却存在着预算编制不科学、科研经费结余管理方面缺失等相关问题。由以上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可以看出,原有的高校会计工作中采用的会计核算基础、会计核算主体、资产类核算方法以及会计科目分类等相关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财务管理是对高校在基建投资、科研投入、固定资产采购等相关方面做出有效规划的关键举措,是促进高校财务规范和教育体制改革必然要求[3]。
二、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改进内容
根据高校在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要求为基准,根据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高校财务管理需要加强和改进的主要内容主要为以下几方面:(一)将单一的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基础改为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结合的会计核算方式,其中,如政府拨款、捐赠收入等特殊资金来源依旧采取原有的收付实现制,这样可以更好地完善高校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二)将高校日常教育事业活动和基础建设投资活动统一纳入高校的财务管理,统一会计核算主体,使得财务报表可以真实完整的反应高校真实财务状况,精准的衡量高校教育成本。(三)在高校固定资产核算方面采用计提资产折耗的方法,增加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等相关会计科目,精准核算高校教育成本以及高校固定资产实际情况[4]。(四)高校财务部门在进行财务报表编制的过程中增加现金流量表,反应高校日常教育、基建投资等相关工作的现金流情况,为高校管理、投资等活动提供决策信息。
三、创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路径具体措施
面对已经实施的《高校会计改革制度》和新会计制度,高校财务管理与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和新会计制度对接是其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为进一步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在今后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应从以下几点进行加强建设:(一)建立系统科学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制度:由于高校近年来的不断发展扩张,其原有的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已经不能适应高校发展的实际状况。因此,为适应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系统的涵括财务会计管理制度、预算编制准则、执行准则、考评标准等相关在内的系统科学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是进行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路径创新的制度保障。(二)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是进行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路径创新的基础。对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知识储备更新和会计制度、会计审计准则等相关制度进行深入了解,使之做到培训系统化,培养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队伍。(三)构建“执行-预警-反馈-调整”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机制:设立高校财务管理日常管理机构,对财务部门会计工作进行监督,对高校在基建、教育工作中相关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并对出现偏差的情况进行及时的合理调整。
参考文献:
[1]田建中,高惠凤,魏春波.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浅析———兼议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实施[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7(01):85-89.
[2]赵阳.浅议新高校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及优化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xx(33):145-146.
[3]黄敏新.新会计制度视角下的高校财务管理理念探析[J].会计之友,20xx(30):86-88.
[4]刘晓霞.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13(06):31-32+63.
财务会计制度9
一、前言
财务管理工作在执行原则上对水利单位的工作提出了更为规范的要求,同时,也对我国新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也就意味着在当前新时期下,新会计制度对我国水利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人员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水利单位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才能更好地为当前水利单位的财会工作提供发展的机遇。
二、新会计制度相关的概述
一方面,财政管理部门为了能够满足财政改革对水利单位的管理和发展的实际需求,这就必须要实现水利单位会计核算的规范化。根据我国新出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要求,对我国水利单位内部财会工作中的报表编制和会计科目使用做出了详细的规划,这样才能对水利单位财会工作的各种管理环节进行确认。《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出台,促进我国水利单位财务的规则和财政改革的共同发展,推动了我国水利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的发展。虽然说这种制度在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创新和改革,但是没有对之前的会计制度进行合理的规定进行融合,一般来说,新旧的会计制度方面具有几个方面的.不同,其一,就是新会计制度有效地融合了无形资产的管理,以及对"虚提"固定资产折旧的理念。其二,就是逐步加强了对资产的计价和入账的管理。其三,这就是对我国水利部门的预算等一些与财政改革的有关的会计核算内容。其四,这就是对会计科目使用说明和科目体系进行了相应的完善,同时,还对基建数据定期的账目进行明确,对财务报表体系进行相应的改善和创新,另外,还需要我们对财政投入的资金进行核算管理力度。在另外一方面,对新会计制度适用的单位进行管理。我们要不断加强对新会计制度的使用做出严格规范,对已经存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水利单位会计制度进行科学规划。不断加强水利单位内部财会人员对新会计制度的认识,让他们认识到新会计制度对我国水利单位生产经营的重要性。
三、新会计制度对财会工作的影响分析
1。会计工作主体上的转变
新会计制度已经对我国水利单位的核算方式和管理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在适当的管理方式做出了微调,将水利单位的收支、定向补助和超支不补等管理方法归纳为预算管理。水利单位的收支管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量也非常大。为此,我们要对水利单位的支出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并进行适当的分类,这样,才能便于财会人员进行管理。同时,在预算管理方面要严格遵守财务部门独立预算的原则,从而确保核算和管理方面做到一体化。新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各个企业单位需要在预算管理中加入项目的支出和收入账目。
2。会计核算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
在对预算资金管理核算方式上,需要我们针对的财会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规划,使得各种问题显得更加具体化。在对于支出管理方面,我们要通过定员和定额手段进行编制管理。同样的,新会计制度对基本支出与项目的支出进行合理编制规定后,还可以对水利单位的财会工作情况进行及时跟进。同时,也能够以一种更加具体的分工管理将工作环节进行细分,才能促使水利单位的财会管理更加合理和有效。
3。会计表格体系的变化
会计管理工作,一方面,我们都知道,表格作为一种最为直接的财务工具,在某种方面承担着为水利企业内部管理科学化的作用。在传统的会计表格所展示的内容还是不够完善,为此,新会计表格是涵盖了资产负债表,同时还有经营管理的支出细则等方面的内容。另外,新会计制度还能够将内容进行细化,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帮助财务分析人员快速地掌握好财务情况。除此之外,会计报表的转变为财会和会计的考核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有利于企业部门间的监督和检查,这样就为水利单位的财会工作发挥了很大的优势。
四、如何有效地解决新会计制度下所存在的问题
1。领导重视新会计制度
长期以来,管理部门人员都相对来说比较松散,对会计人员要求也不是很高,所以,这样就会造成水利单位审核出错的现象,而且由于一些工作人员素质低下,在进行相应的会计信息进行登记时,可能会将一些业务数据进行随意更改,出现了严重的财务损失。为此,我们就必须要求新会计制度随时掌握财务问题,才能更好地发现财会工作所存在的隐患。同时,还要能够让水利单位各级领导需要对新会计制度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充分落实好新会计制度的管理方法,只有领导充分认识到新会计制度对我国水利单位生产经营的重要性,才能让所有的人员都关注新会计制度相关的内容,才能逐步提升财务会计人员熟悉新会计制度的各项硬性指标,提升水利单位人员的专业性。
2。培养出适应当前形势的专业人才队伍
财务会计人员在专业素质上还是有待提升的,会计工作人员不仅仅要对新会计制度相关的管理方法进行了解,还要结合水利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将新会计制度和企业自身的情况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新会计制度在我国企事业单位中的效用。但是,我们也应该要看到,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普遍都不高,专业性不强的人员也加入到财会工作的行列中来,这样就会导致我国财会工作人员的素质低下。为此,我们在选择财会工作人员时,必须要对人才的专业性和实际运用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对在岗的财会人员必须要定期开展相应的培训,全面掌握新会计制度的相关内容,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3。新会计制度执行力度的强化
一般来说,新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度必须要得到不断强化,财务会计工作主要目标就是要对财务状况和单位的资产分配情况进行了解。而水利单位的发展目标是不同于其他的单位,水利单位不仅仅要实现社会利益,更要实现其经济效益。为此,水利单位必须要综合两者之间的共同点,使得水利单位的社会利益和经济效益两者之间紧密结合。为此,水利单位必须要看到新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度对单位的发展前景,水利单位管理层面必须要认识到新会计制度执行力度的强度将会直接关系到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在实施新会计制度的同时,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对新会计制度的执行力,这样就可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补救,切实做出科学有效的评估和监督,进而确保新会计制度在水利单位的顺利开展。
五、结语
总的来说,在新时期下,为了能够更好地加强新会计制度在水利单位中的效用,这就必须要不断让领导重视新会计制度在水利单位中重要性,培养出适应当前形势的专业人才队伍,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培养与时俱进的专业性人才,另外,还要我们不断加强新会计制度在水利单位的执行力度。
财务会计制度10
使用说明:
1.本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条设置。
2.适用范围: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报送税务机关备案时使用。采用电子计算机记帐的,应当在使用前将其记帐软件的名称和版本号及有关资料报送税务机关备案。
3.填表说明:
(1)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是指是否已按财政部的规定执行新的会计准则,执行新的会计准则的,在备注栏注明执行的时间;
(2)财务会计制度:包括《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个体工商户会计制度》、《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等;
(3)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包括一次摊销法、分期摊销法、五五摊销法;
(4)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折旧法(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盘算法、重置法、偿债基金法和年金法等);
采用加速折旧法的,在备注栏注明批准的机关和附列资料;
(5)成本核算方法:包括纳税人根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采用的具体的存货计价方法、产成品成本核算方法和半成品成本核算方法。其中:存货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后进先出法);
产成品成本核算方法包括(品种法、分批法、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分类法、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定额成本法);半成品成本核算方法包括: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约当产量比便法、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定额比例法);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按计划成本分配法)以及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便法、机器工时比例法、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6)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各种附表,在“名称”栏按会计报表种类依次填写;
(7)会计核算软件:采用电子计算机记帐的,填写记帐软件的名称和版本号,并在备注栏注明批准使用的机关和附列资料;
4.本表为A4型横式,一式二份,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各留一份。
使用说明
1.本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条设置。
2.适用范围: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报送税务机关备案时使用。采用电子计算机记帐的,应当在使用前将其记帐软件的名称和版本号及有关资料报送税务机关备案。
3.填表说明:
(1)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包括一次摊销法、分期摊销法、五五摊销法;
(2)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折旧法(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盘算法、重置法、偿债基金法和年金法等);采用加速折旧法的,在备注栏注明批准的.机关和附列资料;
(3)成本核算方法:纳税人根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采用的具体的存货计价方法或产成品、半成品成本核算方法;
(4)会计核算软件:采用电子计算机记帐的,填写记帐软件的名称和版本号,并在备注栏注明批准使用的机关和附列资料;
(5)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各种附表,在“名称”栏按会计报表种类依次填写;
4.本表为A4型竖式,一式二份,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各一份。
财务会计制度11
关键词:高校 新会计制度 问题与对策
所谓新会计制度,是相对于1998年1月1日执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实质上是高等学校从收支平衡的核算方式向成本核算方式的过渡。为什么说是过渡呢?虽然新会计制度比原来施行的会计制度更加完善,在记账方式上有所转变,但还没有根本性的突破。通过实践和总结,通过不断完善,离高等学校通过会计核算,进行成本管理的科学制度为期不远。
一、新会计制度在施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权责发生制在执行中存在问题
现在高校基本上还是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记账方式,权责发生制在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收取大一新生学费、住宿费按学年计算成本,当年只能进部分收入(9月份12月)下年1-8月不能进收入;学生欠费也应进收入,而高校目前情况下是按实际收的款进收入;新制度购进固定资金、无形资产等全部进支出,而计提折旧金额是虚提。
(二)固定资产折旧没有进行摊销,进行基建并账,会计数据失真
固定资产折旧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教育成本核算,但新会计制度对计提折旧只是数据显示,并没有进行下一步的成本摊销。所以,固定资产折旧还是一个虚的,没有实际意义。在原制度下,基建财务账和事业财务账是两套账。在新制度下,高校在事业大账中设置了“在建工程” 科目,同时又要求高校基本建设投资应当单独建账来核算,至少按月并入事业大账里。在当前高校条件下,基建“并账” 实际执行比较困难。在建工程也好,已完工交付的工程也好,只是学校固定资产的增加,应该纳入固定资产类科目进行核算,并且通过对折旧的摊销,进入成本,这样才能真实反应固定资产投资的效益,也不会造成学校财务数据的失真。如果把所有的固定资产,包括贷款修建或者购置的固定资产一次性与大账并,就会造成某月大账财务数据失真。
(三)事业支出细分,分摊难度大
新制度要求收支科目需要按政府收支分类进行细分,还要把事业支出归集财政补助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支出又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再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下设经济分类,且收还要按资金来源性质不同分类,包括财政拨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等.在高校实际业务操作中,由于经济业务量大、经济活动类型重复,很难区分哪些支出是财政补助安排的,哪些资金是事业收入等安排的。如果在会计核算时无法准确确认事业支出中各类经费的资金属性,期末需相互结转的财政补助结余结转、非财政补助结转和事业结余的额度是难以确定的。
(四)增设固定资产折旧科目没有发挥作用
新会计制度增设了固定资产折旧科目,这一科目的设置本来是为了进行成本核算,但目前因为没有进行建立折旧费用的摊销科目,固定资产折旧只是一种形式,等于虑设,没有实际作用。
(五)新会计科目不能直观反映经济分类开支情况
各高校内部管理需要,为了得到如:商品服务性支出:水电费、差旅费、邮电费等支出等支出,只有到各项目管理账上去查询,各高校纷纷购买新系统,去适应需要。新会计制度造成老会计遇到新问题,常常不知道查有关项目账,所有会计都得学习。虽然新会计制度规定了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增设会计科目,但很多高校并没有这样的人才。所以,只靠新会计制度所列的科目,达不到学校财务核算的需要。在软件开发方面,很多学校更是无能为力。
(六)新会计软件在使用过程中达不到新会计制度的要求
很多财务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不断初始化,不断购进所谓最新软件,但都不能正常使用。
二、适应新会计制度的对策
(一)完善财务机构的管理模式
新会计制度是为了高校进行教育成本核算进行的会计制度改革,目的是为了高校财务核算从收支平衡到成本管理的过渡。而原来高校的财务机构设置主要是为了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两大块。要进行成本核算,就必须要有成本核算会计。而在企业,成本核算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务部门。要进行成本核算,就必须对现有的财务数据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包括教师工资及福利、办公费用等直接用于教学的的教师所支出的费用,学生支出的费用。用于教学的设备费用、住房、教室、操场等易耗品和固定资产的折旧。
(二)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
新会计制度对原来的会计制度作了重大调整和增加,原来的财会人员大多不适应,许多老会计人员也感到不适应。连起码的查账都搞不清楚了。所以,对现有人员的培训非常必要。虽然上级主管部门组织了一些集中培训,但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虽然新会计制度是为了向成本核算过渡,但离成本核算不会太远。所以,现在对会计人员的培训,不但要对新会计制度的培训,还要对成本核算的培训。
(三)以省或教育部为单位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新会计制度第六条第(一)项规定,高等学校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但没有相关业务不不需要使用的会计科目可以不设;在不影响账务处理和编制财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本制度规定以外的明细科目、减少或合并本制度规定的明细科目。从整体上看,新会计制度对于高校管理各方面所涉及的会计核算都作了明确规定,一级科目是比较完整的。而对于明细科目,新制度给予了高校更大的自主权,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新制度原则下,根据需要自行增设、合并、删减明细科目。但是,现有高校会计人员都是习惯了原来的.财务制度,对新会计制度还没有吃透,要他们自行设置明细科目,实在是难事。再者,现在各高校都使用财务软件,而新制度出来后,各软件开发商都搞出五花八门的软件,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这个自行增设、合并、删减明细科目的任务应该以省教育主管部门或者高校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细则,各高校在细则基础上进行明细科目设置,软件开发商在统一基础上进行软件开发,这样才能统一标准。
(四)升级财务软件,提高电算水平
新会计制度增设了许多会计科目,这些科目的设置必须要对原来的财务软件进行升级。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财务软件,各软件开发商都在搞自己的新软件,有的高校也在搞新软件,以适应新制度的需要。但是,从目前来看,还没有真正能正常使用的软件。所以,上级主管部门应该与软件开发商沟通,尽快开发出统一的,能够正常使用的,适应新会计制度的财务软件。新开发的财务软件,在明细科目上应该尽量多一点,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上级的要求,自行选择相应的明细科目,这样才能让会计人员尽快适应新会计制度。
(五)对基建并账如何处理
以前的会计制度没有把基建部分纳入事业统一核算,而是独立的基本建设单独处理。造成单位向上级报告的财务数据显著失真,加之这些年各单位基本建设投资数额巨大,大多是利用银行贷款,如果上级不能及时掌握各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情况,将会造成极大的后果。因此,基本建设并账是必须的。现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心里上的问题,主要考虑如果基本建设并账后,造成事业基金支出数额巨大,并出现亏损,有损单位信誉,再在银行贷款就会有困难。二是基建并账业务多,增加工作量,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操作细则,具体施行还有一定难度。但这并不是不能执行的理由,只要我们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关于登账问题,可以根据各单位基本建设情况而定,业务量不大的,可以采用十日登大账,数额较大的,可以日日登。基建业务相关的原始凭证最好由基建核算部门保留,财务套账可以用复印件登记。至于可能造成事业基金亏损问题,没有必要担心,从目前来看,这也只是一个虚亏,随着将来实现真正的成本核算后,固定资产投资通过折旧后摊销到教育成本上,那时就能全面反应单位投资效益了,是否投资亏损,是否盲目投资,只能通过教育成本核算才能知晓。当然,如果现在盲目扩大基建,形成固定资产使用效率降低,折旧费用加大,对于当年教育经营状况来说,可能会造成亏损。所以,现在要作的是对基建投资进行可行性研究非常必要。目前看能不能在贷款取得时或者支付基建时用长期借款科目与在建工程科目形成借贷关系,这样一目了然看清楚,有多少在建工程是靠借款来修建的。基建与事业大账并账,还有许多问题,例如很多学校是用往来款暂时支付的,在大账上完全无法显示。
(六)事业支出细分后,如何解决分摊难
新会计制度对事业支出作了非常细致的分类,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而高校业务往往包含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类别,按照新会计制度,对这些就要分门别类进行处理。一是增加了工作量,二是增加了难度。有的业务是几个项目溶合在一起的,本身就不好分。所以在分摊上就有一定难度。解决的办法一是增加岗位人员,有人专门从事这一业务,二是提高电算化水平,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分类记帐。三是在申报资金使用时,就安排好使用类别,财务人员在处理帐务时,按使用类别直接分类,这样就会减少分摊难的问题。
综上所述,新会计制度比原来的会计制度有非常大的变化,新会计制度更加细化,逐步向高校成本管理过渡,这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次历史性的转折。在转折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是难免的,只要我们不断努力,通过反复学习,深刻理解,就会从难到易。随着高等学校办学的竞争更加激烈,高校从收支平衡型向成本核算型财务管理过渡是大势所趋,高校财务人员应该提前作好思想准备和能力储备,尽快适应新形式的要求。
财务会计制度12
通过对大部分医院的传统财会制度的解析,笔者发现其在财务计算或处理时,通常会出现财务信息不可靠和不完整的状况。由于管理体制的滞后,财会制度无法“跟上”新医院发展的“步伐”,而通过对现代化医院的财务会计制度的解析和研讨,笔者认为: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可以提升医院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质量,并可以解决传统体制中有关医院资产信息的核算不完整或信息不可靠等问题。
一、传统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医院资产信息失真
⑴固定资产和净资产失真。依据传统的医院财务会计体制的规定,医院应依据本院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提取其中的一部分资金用于补充修缮医院的固定资产基金,这个规定与企业会计制度中的累计折旧有点相似。然而医院在取用这部分修缮资金时,在固定资产的核算中并没有剔除这笔资金,而所取用的这部分资金使医院的净资产出现增长的情况。即是说,医院在核算整体资产、固定资产和净资产时未将这部分资金一起核算。所以,该核算所体现出的医院固定资产、净资产以及资产的负债比率失真,进而影响到对医院的运营及资产情况的预估。该问题在大型医疗设施较多的医院较为突出。
⑵长时间挂账的医疗费用拖欠。医疗费用的拖欠一旦产生,往往极难回收;而近年来,用医保看病的人所用到的医疗费用要比其缴付的医疗保险基金多很多,使医保中心不能第一时间将费用全额缴付给医院,造成医疗费用的拖欠。而“三无”病员以及未购买医疗保险的病员拖欠的费用以及医疗事故的赔偿费用也在逐渐增长,致使医院的.实际资产和账面资产的差距很大。
2.医院收入和支出的信息不真实传统医院的财务会计体制要分开管理和核算医院的医疗和药物的收支,这就使得医院的会计核算中收入和支出信息失真。目前的体制规定:将医院所有医疗人员的成本归纳入医疗支出,而医疗人员在出具医嘱和为病人挑选药物时,他们多表现出的药物知识价值无法在药物支出中得到反映。也就是说,医疗人员的工资是归纳入了医疗支出,而医疗人员的学识价值却并未计入医疗收入之中。这样的情况就致使医院医疗收入和支出、药物的收入和支出信息失真,最终导致医疗支出变多。
二、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对财务信息的影响
1.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使医院的资
产信息更加真实新医院的财务会计制度取缔了以往的修缮基金,而明文规定医院除开图书以外,要对全部固定资产进行累计折旧,并应在预估的资产可用期限内,将医院固定资产的成本进行系统分摊。对于所取用的累计折旧费用,要在核算医院固定资产时将其除开,如此才能如实反映医院的资产的实际价值在利用过程中的耗费,进而有效反映出医院的固定资产、净资产以及资产的负债比例等状况。与此同时,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明文规定医疗保险部门与医院之间必须实行结算处理工作,通过明确医疗保障部门和医院的职责,有效规避了拖欠医疗保险费用的风险。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应依照实际所收的资金、医疗保险部门应收资金、医院因自身的原因被医疗保险部门拒绝支付的资金、借贷方之间存在的差额等状况做出对应的借贷处置。而为了提高医院的资产管理质量,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可以采取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法及个别认定法等办法来核算应提取的坏账准备金,但是累计提取的坏账额度应不超过医院年度应收款项余额的2%到4%;对于三年以上账龄的应收医疗账款,在明确无法回收后,应作坏账损失处理。新财务会计制度的该类规定,使拖欠医疗费用的情况得到了改善,有助于医院强化对资产和会计信息的管理,如实反映医院的资产和会计信息。
对于医院的基础设施工程分开核算的难题,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整合医院资产,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会计归入了医院总会计的核算之中,通过对医院在建项目、长期借贷、财政补贴等系统进行建设,打造出了以基建工程、基建项目借贷、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补贴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为基础的系统,并以月度为单位整合医院的基建项目会计和总会计,进而将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会计归入医院的总账目中,强化了医院资产信息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规范医院的收入和支出核算
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规范了医院的收入和支出核算。因为诊疗收入、药物收入或者检查收入等收入都是医院通过医疗服务而获取的,所以都应整合到医疗收入之中;而对于医疗人员成本、药物成本、医疗器材消耗成本等都是医院提供医疗服务时所花费的成本,所以都应整合到医院的医疗支出之中。新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对整个医院的收入和支出进行分类整理,将药物的收支归入医院总收支里,统一了医院的收支核算系统,体现了医院收支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使医院成本核算更加高效
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是医院的成本核算更加高效,并明文规定了医院成本的范畴、管控和核算对象,以及分摊程序等等。通过加强医院的成本管理,可以卓有成效地提升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准。
规范成本核算项目。新财务会计制度强调成本管理,对成本管理的目的、成本核算的对象、成本解析和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规范成本核算项目,能获取医疗机构间的成本信息,有助于打造合理的成本考核系统。
4.规范财政性资金核算,如实反映补偿信息
新制度规定,财政资金不再参加医院的收支结余分配、不再核算财政补贴基础性支出结转,而是独立核算财政资金的收支和结余状况,并通过“收入费用汇总表”与“财政补贴收支状况表“反映财政资金的利用状况,如实反映了补偿信息。
在本文中,笔者对传统医院会计制度和目前的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进行了解析,发现传统体制中存在着或多或少地问题。而通过对新财务会计制度的解析,笔者发现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可以较有效地弥补传统财会制度的缺陷,使医院的资产信息更加真实、有效和完整。而从上文的几点来看,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起到了转承结合的作用,并且使医院的财务会计体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伴随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医院的经济活动也更加频繁,这就需要各大医院健全财会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如实反映财务信息,在满足社会和民众的需求的同时,加强自身的财务会计制度建设。
财务会计制度1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医疗服务需求也在不断扩张。县级医院作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其发展直接影响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高低。新《医院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县级医院而言具有重大意义,可以有效解决医院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部分不足,提高医院内部控制管理能力,最终促进医院秩序的稳定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县级医院;新会计制度;财务管理
医院新的会计制度改变主要通过对会计要素进行一定的变更,对会计核算科目进行明确和细化,并要求财务会计报表中必须包括现金流量表等改变,这些变革都从理论上更加具有科学性,但是在医院实际日常财务会计工作上,由于存在新的变化,必然在开始推行期间及之后实行阶段存在一定的阻力和不适应,因此如何推动新会计制度下医院的财务管理改革,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成为医院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当前县级医院在固定资产尤其是公益性资产项目管理方面操作过于简单、医疗药品设备成本核算存在差异且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信息系统及软件使用度较低,给医院未来发展带来了一定阻力。
一、县级医院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县级医院固定资产尤其是公益性资产项目管理较为简单
对于县级医院而言,其属于公立医院的范畴。因此其用于购买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和非公立医院的资金来源存在较大差异。县级医院由于其具有极强的外部性,因此医院内部固定资产的采购、安装等资金需求大多通过财政补贴、医院自创收入及自行贷款的方式获得。由此可见,县级医院的固定资产和其他性质的医院相比存在特殊性。新制度执行之前县级医院对医院拥有的固定资产并不进行资产减值损失计提也并不计提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始终表示为固定资产的初始购置成本。除此之外,县级医院的固定资产中有部分属于公益性资产,而当前县级医院对于公益性资产及一般性资产的划分及核算并没有进行严格区分,容易造成私吞公益性资产作为职工福利或者医院改造使用。同时县级医院固定资产数量和金额一般较大,且折旧计算方法和公允价值核算的方法不同也会造成固定资产金额产生较大差异,因此如何选择准确的公允价值核算方法或者折旧计算方法对于县级医院而言都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县级医院医疗药品设备成本核算存在差异
在新旧会计制度更替的过程中,由于新旧医院会计制度存在差异,导致县级医院医疗药品设备成本核算存在较大差异,给医疗成本核算带来了一定困难。之前在我国县级公立医院,一般使用售价作为医疗药品设备的会计核算依据,而现在根据新的会计制度规定,医院药房的医疗药品设备按照进货成本价进行会计核算,在领取药品设备时可能因为市场环境因素等存在多个价格,这就需要医院的财务会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因此这之间存在的变动容易造成成本核算差异较大,不进行有效风险管理和控制易导致因市场价格变动产生的收入、利润等不能形成稳定资金流。同时,某些医院不注意遵守会计规范准则,对于会计成本计价方法在某一个期间内不可以随意变更。例如,某一县级医院在进行新旧医院会计制度变更会计处理后,该医院财务会计人员并没有意识到会计成本计价方式不可以随意变更这一会计规定,在一年内多次选择不同会计成本计价方法进行成本核算管理,造成医院存在极大的会计财务风险。
(三)县级医院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信息系统及软件使用度较低
当前由于县级医院属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本身信息化技术人才数量及质量较低,信息化设备及开发水平也不高,这造成整体信息化技术水平较低,信息系统及软件的使用度较低。这主要是因为县级医院的管理层对于医院会计信息电算化、网络化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虽然规定我国大多数基层单位在20xx年之前需要实现财务会计信息的网络电算化,但是在某些县级医院存在仅仅采购了信息化硬件设备,但是并没有真正投入使用的情况。导致财务会计处理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化、电算化。
二、县级医院在新会计制度下优化财务管理的举措
(一)县级医院需要不断加强固定资产尤其是公益性资产项目管理
县级医院想要在新会计制度的背景下优化医院财务会计管理,首先需要加强医院的重要资产——固定资产尤其是公益性资产项目的核算管理。县级医院首先需要明确区分公益性资产和一般性资产,对于医院内部财务报表中核算的固定资产进行查实盘点分类,对于公益性资产进行明确。严格要求财务会计人员切不可混淆一般性资产和公益性资产。另外,县级医院还需要明确公益性资产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对于公益性资产如何使用处置进行明确规定。对于滥用公益性资产给员工派发福利或者擅自出售公益性资产的情况进行严格处理。除此之外,县级医院的财务会计人员还需要加强对固定资产总体的核算把握。新旧会计制度变更过程中,对于固定资产的定义有很大不同,且医院的固定资产种类繁多,其核算管理工作量较大,因此如何进行有效核算也是县级医院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医院的固定资产数量和金额一般较大、在财务会计制度变更的过程中,需要财务人员进行精准的核算。因此财务人员需要认真学习新会计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的定义进行准确把握。对于折旧额和公允价值的计算存在一定的难度,县级医院的财务会计人员需要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和政策要求选择合适的折旧计算方法和公允价值评估方法,防止医院资产减值额度变化较大带来的医院资产流失。
(二)县级医院逐步消除因新旧会计制度造成的医疗药品设备成本核算差异
对于县级医院而言,在进行新会计制度改革后,新会计制度和旧会计制度之间存在的差异,必须进行消除才能防止新会计制度无法落实。而如何消除因新旧会计制度差异造成的医疗药品设备成本核算差异成为县级医院在新旧会计制度更替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首先,对于县级医院而言,财务会计人员需要对新会计制度进行完整准确了解,对于采购药品设备的成本进行有效核算。只有把握了基本会计制度,才能减少在工作中出错的可能性。其次,由于会计制度变更导致的差异,虽然目前应该已经部分消除,但是对于医院不同项目的药品设备选用的会计成本计价方法仍然需要通过医院财务会计人员经过详细测算才能确定。除此之外,县级医院在进行存货盘库时需要注意存货到位之前的成本费用项目,对于运输费用、安装费用等进行合理估计和确定,并取得相应发票,最终确定核算手段不同导致的成本差异。同时,由于会计成本计价方法一旦确定长期不可变更,因此财务会计人员需要注意即使某一会计成本计价方法计量的成本低于其他方法,但是在期限内不可进行变更。
(三)县级医院需要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加强信息技术在财务会计核算方面的运用
县级医院当前由于重视程度不高、信息维护人才缺乏等原因造成医院财务会计信息化水平较低,因此县级医院需要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加强信息技术在财务会计核算方面的运用。首先,想要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首先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意识。医院的主要领导除了需要按照上级要求配备专业信息化处理设备,还需要从软件上跟上需求。因此,医院的主要领导需要加强对财务会计人员的信息化系统和软件的培训,对于日常会计信息系统和软件出现的普通问题拥有基础的处理能力,这样才能从人力上来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其次,需要配备专业的系统和软件维护人员,对于突然出现的会计信息系统崩溃及漏洞进行修复。对于常见问题,需要教导财务会计人员进行系统或软件维护,解决常见系统或软件出现的问题。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安全信息保障,对于重要安全信息进行及时备份和保存,防止因为网络侵入或者系统漏洞造成的不可挽回的财务经济损失。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信息技术在财务会计领域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张瑾.大型医疗设备绩效审计案例[J].中国内部审计,20xx(01).
[2]王文炯.浅谈医院新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的管理[J].会计之友,20xx(07).
财务会计制度14
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自颁布实施至今对规范事业单位会计行为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起着巨大的用。但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事业单位市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资金来源出现了多元化资金运用出现了多方位适用的会计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使得运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愈来愈显示出不足及局限性需要不断加以改进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会计核算基础实行统一的权责发生制
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一般采用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在付实现制下事业单位以现金实际付为入和支出的依据支出只包括以现金实际支付的部分并不能反映那些当期已发生但尚未支付的债务部分债务成为“隐性债务”不利于防范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同时事业单位经常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出现支项目不配比情况如固定资产的大修费并非每年都会发生而固定资产的使用损耗是逐年发生的。在对固定资产进行大修的年度根据付实现制将修费直接计入支出造成当年支出增大结余减少。况且实际工中经营性业务和非经营性业务经常不易明确区分使得费用难以合分摊造成事业单位不能进行正确的成本和费用核算不仅不利于事业单位内部管不利于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而且很容易使一部分国有资产价值得不到应有的补偿转化为经营性业务的利润或个人入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由此需要对事业单位采用统一的权责发生制接近于《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符合管念国际化和和会计制度统一化的发展趋势。
二、改变固定资产核算方法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
事业单位以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同时反映固定资产价值且固定资产的账面数额固定基金账面数额一致。但是当购入旧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科目反映其值而固定基金科目反映其净值;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科目反映其值而固定基金科目随着已付款额增加而增加;都使得固定资产账面余额不等于固定基金数额致使固定基金科目的设置失去了意义。同时事业单位不按照固定资产值和使用年限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由于不反映固定资产的减值没有反映其资产净值也就虚增了资产总量;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开展业务活动的成本不包括折旧费使得成本核算不完虚减了事业单位的成本支出。由此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方式的改进可以借鉴现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取消“固定基金”科目设置“累计折旧”科目;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并列入资产负债表中为固定资产值的减项充分体现固定资产净值。购置固定资产时可直按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资产类科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借记“事业支出—折旧费”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当事业单位购置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或建造工程类固定资产时建议增加“在建工程”科目先在“在建工程”中归相应的成本和支出待安装完毕或工程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账户。
三、修购基金提取不合取消修购基金的计提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按照入的比例提取修购基金时借记“事业支出”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目的是用于固定资产的维修和购置但其提取的基数是入而不是定资产余额样有的单位入多提取的修购基金就多有的单位入少提取的修购基金就少提取目的提取基数两之间缺乏必然联系而单位实际发生固定资产的维修和购置费用单位资产的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单位定期进行定资产大修、设备购置的经费也应在年度单位预算中根据需要安排在费用实际发生时直接列入支出。至于对修购基金提取后什么时候用、用多少会计制度中并没有出明确规定助长了修购费用使用的盲目性、随意性和浪费行为。另外从积累基金角度看提取修购基金实际上是对年终积累进行分割是在结转事业结余之前按指定其用途先分割列支一块出来而事业基金本身就有调节年度预算支平衡的用修购费用完全可以在年初预算安排出现缺门时动用事业基金进行弥补没有必要计提并单列修购基金。
四、接受捐赠的资产核算不当需改变其核算方法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接受固定资产捐赠时根据捐赠提供的有关单据或按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及接受捐赠时发生的有关费用确认入账价值其会计分录为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接受非限定用途财物捐赠时入账的计价依据固定资产相同不同的是接受捐赠时会计分录为借记“银行存款”或“材料”科目。贷记“其他入”科目而其他入是事业单位的一种入年末要将入结余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参事业单位的结余分配。可见同样是接受捐赠业务处方法却存在差异一个是将接受的捐赠计入净资产—个却是计入单位入而对于事业单位接受限定用途财物捐赠的核算现行制度又规定得不清晰如果也将接受限定用途财物捐赠为其他入核算不仅不符合入确认的标准也违背了可比性则。由此种处方法不够严密不应将接受捐赠的非限定用途财物为其他入进行核算。事业单位在接受未限定用途的其他财物时实质上是增加了事业单位的净资产比照企业单位接受的捐赠资产计入所有权益“资本公积”的方法建议事业单位接受非限定用途的财物捐赠计入“事业基金”账户同样将限定用途的财物捐赠计入“专用基金”账户以便更好地规范相同会计业务的核算。
五、所得税帐务处不妥应调其核算方法
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通过经营活动取得的.入应该在年终计算应交所得税会计分录为借:结余分配—应交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种情况下把所得税为对事业单位益的一种分配。而在企业会计制度中所得税是企业为取得入而发生的一项费用会计分录为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种所得税费用观越来越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也更接近于国际上的处方式。应该说事业单位交纳所得税也是一种支出而不是对益的分配会计处应该企业保持一致即:增设“所得税”科目年终计算应交所得税时会计分录同样是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六、全面反映财务信息增加现金流量报表
企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金流量表为企业管部门编制现金预算的依据已经成为企业的三大会计报表之一其资产负债表提供事业单位一定时点财务状况是静态财务信息入支出总表反映事业单位一定期间的财务成果提供结余的构成是动态信息二都不能反映财务状况变动的因。现金流量表提供一定期间现金流入流出的动态财务信息表明经营、投资、筹资活动过程中现金的流入量和流出量说明了资产、负债、净资产的变动因是资产负债表和入支出总表的补充和说明。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是付实现制而没有规定编制现金流量表随着事业单位将核算基础改为权责发生制有必要编制现金流量表。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动态地反映其未来的现金流量预测其变化发展趋势可以评价事业单位投资和财活动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有效地防范事业单位财务风险
财务会计制度15
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收付实现制存在一定的弊端
随着权责发生制被大力提倡,收付实现制的弊端也让大家形成了一定的认识。收付实现制采用以现金的收入与支出为标准,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在现代社会中,在实际的会计记录中,收付实现制无法准确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貌,尤其是单位中存在合同跨月份支付费用或资金收入等情况,收付实现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使得单位担负着一定的财务风险。
2.预算会计体系不完善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制度主要采取下报上审,再财政拨款的模式。而预算的制定则除了在对未来一定时间的收支做出一定的计划外,还会以以往的预算资金作为参考,这种模式往往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金额的上报过程中,在以往金额为基础的情况下,尽量提高预算金额。同时,相关监管部门对预算的执行过程缺乏严格的监督,预算的使用结果缺乏科学的分析与评判,最后对下一年度的预算缺乏有效的总结与完善,在不完善的预算会计体系下,预算资金难以得到合理与高效地使用。
3.会计信息缺乏透明度
目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在透明度方面还做的不够。在新时期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转变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会计信息在预算会计体系不完善的前提下,其核算和审查过程也相对简单,同时,会计信息在披露与公开性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缺失,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费用使用情况没有进行严格与合理的披露,比如财政部门按照行政事业单位申请的预算金额进行拨付后,费用是否进行了严格与科学地使用;养老金、国有资产等实际运用情况和处理情况等。对于这些费用在无法得到完善的监督与披露的情况下,会计信息会出现失真现象。
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
1.部门预算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
部门预算改革是我国财政部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当下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实际出现的问题,提出的`一种新型预算编制方法。这种编制方法要求各部门对预算进行统一实行,按照既定的预算编制原则、编制依据、编制程序、收入与支出的编制标准、预算报表体系等,编制出独立完整的部门预算。这种改革有效地解决了预算编制过程不规范标准的弊病,让各部门的预算编制统一化,在相关监管部门进行预算审核时,具有更加充分的参考依据和对比依据,在规范化的预算编制流程下,提高了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对行政事业单位出现的不规范使用预算金额,以及对预算的使用绩效的评价,预算资金非法转为预算外资金等都进行了有效的监督与控制。
2.开展政府统一采购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
政府统一采购无疑有效地控制了行政事业单位在采购环节出现的“寻租”现象。政府统一采购政策的实施,让行政事业单位按照采购预算标准对所需采购的物资进行上报,在上报审核通过后,政府根据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和询价等公开化、规范化流程,对物资进行统一采购。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失真性的问题,让行政事业单位无法通过采购环节,在会计方面出现账实不符的现象,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有效性。
3.国库单一账户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
国库单一账户改革规范了预算资金的流向和使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通过建立国库单一账户、单位零余额账户、财政零余额账户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等,对各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进行了有效地控制,财政零余额账户为财政向各行政事业单位拨款预算内资金的主要通道,这个账户的设置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账户资金不可提现,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了部分人员利用预算资金“寻租”的现象。而对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确实出现特殊情况,而不得不额外支出预算外资金的情况,则会由相关部门进行严格审核后,再由财政进行授权支付,这个支付通道为单位零余额账户。通过这种账户的改革,有效地解決了单位内部对预算资金进行非法或不合理使用的问题,保障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原有预算会计制度中体现出来的弊端进行了有效的规避与解决。改革后的预算会计制度,从政府统一采购、部门预算改革和国库单一账户改革等,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部分人员在预算资金上产生不合理想法,或非法行为等。很大程度上保护了预算资金的合理合法地使用。
参考文献:
[1]汪华.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xx(9):63.
[2]沈丽欣.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探微[J].中国乡镇企业,20xx(3):56-57.
[3]黄清淦.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J].20xx(9):217.
作者简介:徐玲(1977-),女,汉族,山东东营人,大学,会计师,工作单位:东营市东营区东城街道办事处,科室:财税所,主要从事预算会计工作。
【财务会计制度】相关文章:
财务会计制度11-17
会计制度10-05
财务会计制度模板02-11
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03-27
财务会计制度(优选)07-12
会计制度论文12-06
公司财务会计制度03-11
企业财务会计制度03-16
财务会计制度20篇08-02
财务会计制度范本优秀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