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备课制度(精选19篇)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制度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制度就是在人类社会当中人们行为的准则。那么相关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备课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备课制度 1
一、备课要求。备课是教师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备课要认真钻研教材,熟悉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状况,多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多进行学法指导,反对知识点的`罗列,反对不动脑筋抄袭他人备课。
2、坚持至少提前一周备课,绝不能准备不充分就上课,更不能不备课就上课或事后补备课。
3、实行单元备课,要有总体分析、重难点把握、课时分配、具体落实、单元总结、单元检测及分析。
4、备课实行课节备课,及所教课程一周有几课时就备几课时,做到讲备一致,反对课堂上任意发挥,课后对教案认真修改。
5、教案书写要认真、美观,精当,为我所用,反对字大行稀,做无用功。
6、教后记的书写要有感而发,不能三言两语,像蜻蜓点水,提倡教师每学期至少12篇以上大篇幅(1000字以上)教后记写作。
二、备课检查要求。备课检查是落实教学常规,促进教师严谨、有序教学的手段,因此在进行备课检查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备课检查人员以教导处人员和教研组长共同组成,教研组长制定出本教研组检查的详细细则,并在本教研组讨论通过。
2、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备课检查隔周一次进行,放在每周一的下午进行。
3、备课检查要做好详细记录,包括备课次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教后记书写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周备课检查只对上一周备课情况进行检查,对于教师超前备课情况只作了解,不作记录,每次检查后要盖上“业务检查”专用章。
5、每次检查后要对这位教师的备课进行量化赋分,作为教师“业务成绩”的一项,检查人员还要对检查情况作出书面总结,在全体教师会上予以反馈。
6、教导处对每位教师的备课情况实行宏观掌控,建立专门的“教师业务检查档案”(电子式),记录每次检查情况,一学期汇总一次。
小学备课制度 2
备好每一节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课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到位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上课以及其它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各学校要非常重视教师的备课,将其放在教学环节管理的首要位置,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一、总备课要求。
(一)明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和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注:重点有解决方法,难点有突破手段。
(二)钻研教材,即备教材。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探索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新模式,狠抓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和学科基本素养的培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主线,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三)吃透教材,根据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特点,进行备课。学生是教师教学的终级目标,因此必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制定自己的`计划、教学目的、任务及要求。
(四)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力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鼓励教师主动思考,勇于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努力探索常规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新模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二、个人备课要求
1、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2、单元教学计划
3、课时计划
4、课堂教学设计是备课的重要环节,是教案书写的必要前提。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策略、学习方法、教学过程等因素。课堂教学设计既要有逻辑性,又要有灵活性;既要有层次感,又要有节奏美;既合理又合情,且符合认知规律。精心地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使教案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不应该是让学生适应教案。
2、教案书写要抓住“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两条线,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充分地体现出来。
3、教师上课必须要有教案,每节课原则上要有一个独立完整的教案,复习课一个单元有一个完整教案,严禁不备课无教案上课。
4、任课教师要以本学科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为依据,认真深入地钻研教材,必须做到提前备课,课前复备;节节都备课,节节有教案。
三、建立教师备课的评价制度。
(一)对备课不认真,不规范甚至不备课的教师,进行教育,不听劝告或屡教不改者,给予批评或通报惩罚,并与当年评优晋级挂钩。
(二)教案内容要完整。应有“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与难点”、“基本内容”、“进度安排”、“教学方法”、“作业”和“课后总结”等重要内容,如内容不完整,则视为不合格的教案,并给予适当处理。
(三)各定点小学每学期对教师教案检查2次,按A、B、C三等确定等级,中心校将不定期抽查
四、集体备课要求
1、每学期不得少于四次,有计划,有记录
2、要精心设计教案,明确本课时在这一单元中的地位。
3、采用“个人中心备课—集体讨论—个人写教案”的备课方式。
4、集思广义,兼容多人之长。
5、主备人应于教案使用前一周写好草案,教研活动集体讨论后,方可写在个人备课本上。
6、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个人备课,写好教案,并提倡教师间相互参阅,修改自己的教案,平时有问题还要随时随地商量。
7、教案书写要认真、工整,详实。
小学备课制度 3
1.坚持“以新课标、教材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备课观,体现新课改理念。
2.依据“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的思路,通览教材,明确本课(本章节)在全册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准确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心理特点,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着力于学生的自身发展。
4.建立全面备课的观念,备教案,备教具制作和演示,备课外知识,切实做好上课前的所有准备工作。
5.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同年级同学科要集思广益,研究出最佳教学方案。
(1)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做到六统一:统一进度;统一教学目的;统一每一节课授课的'共性内容;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统一考查。但教学的方法可以不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对象,自己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使教案具有个性化特征。
(2)备课组按照教材内容将重点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排出一学期的分工一览表,便于教师明确任务,提前准备,提高备课质量。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都应当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别人的教案上必须有自己的圈点。
(3)根据教导处安排的学习时间(每周二下午放学后40分钟),进行研讨,由教研组长主持,确保活动时间和活动实效,做好活动记录,记录每一课时的共性内容,讨论课题。期末交教务处存档,并保存给下一年度同年级的备课组参考。
6.精心设计板书,增强板书的针对性、概括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实效性。
7.所有学科都要有教案,教案书写工整,格式美观,项目齐全,具体实用,且有创意,有个性,提倡“课本注释+简案”备课。
8.及时充实教学反思。
小学备课制度 4
一、集体备课组安排
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开展。
二、集体备课时间和内容
1、集体备课时间为周三下午,内容为学习领会整个学期、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集体讨论教学设计。
2、活动时间为两周一次,开展“一课、一评、一思、一得”教学研讨活动,以培养青年教师为重点。
三、集体备课形式
1、各年级语文学科组集体讨论、集体设计教案。
2、主备教师作备课的`中心发言,其他教师事先钻研好教材做好准备。备课时抓住“备”字: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具,备作业,备课时积极发言,各抒己见。
3、组里有亮点的教学设计及时发到网上邻居供学校教师查阅。
四、集体备课要求
1、各备课组要根据本学期的教学方向,教学编排体系,教学时间,制订好集体备课计划。
2、每位教师在个人充分备课的前提下,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每次事先确定备课内容、中心发言人和整理人。
3、教学设计始终围绕“抓一点,析深刻,论透彻”的教学模式,突出“乐”和“趣”。
4、集体备课组要严格按照“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教案复备”的精神开展活动。
5、教师上网交流要及时,个人加减有重点,课后反思要深入,教案复备要深思。
6、每次集体备课要推荐一名教师做好详细的记录,学期末上交记录本到教导处。
7、集体备课时不做与备课活动无关的其它工作。
小学备课制度 5
备课是教师教学中的基础环节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是被教学理论和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备课形式。为了提高集体备课质量,使集体备课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特制定此集体备课制度。
一、组织构成
集体备课由教科处组织,各学科组具体落实。每个年级组的每个学科作为一个备课组,设备课组长一人,负责本组集体备课的组织协调、任务分配、质量把关。学科组负责本学科集体备课的总体计划、教材的分析、深广度的把握、新课标的学习以及考题的研究。
二、基本要求
1、了解所授课程的地位任务。
2、掌握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3、钻研所授课程的教材内容。
4、分析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
5、研究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6、撰写具体细致的详细教案。
三、实施方法
1、每学期开学前,备课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一式两份,一份备课组留存,一份交学校教科处。
2、在每一单元每一章节讲授前一周,备课组长应组织集体备课,带领老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分析知识体系结构,分析学情,找出重点难点,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定出课时计划,指定中心发言人,限定备课时间,确定下次集体备课时间。
3、每位教师在单元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按要求写出各自的教案。中心发言人要充分准备好说课稿(包括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安排及依据)。
4、在讲课前2-3天,备课组长应再次组织集体备课。每位教师带上自己设计的教案。先由中心发言人说课。说课应讲述自己设计本教案的指导思想,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以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和措施。还要重点讲解例题的选择意图和切入点,习题的选择理由和讲解方法。
5、中心发言人说完课后,备课组长组织议课。教师对照自己的教案积极发言,多提问题,认真讨论。大家共同研究后,每位教师根据备课要求修订好自己的教案。教科处要对教师教案的修订进行定时和不定时的检查。
四、具体要求
1、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六统一”即:定时间、地点、内容、中心发言人;统一教学进度、目标、重点、难点、作业、测试。重点研究对教材的处理,对重点、难点的突破,特别是对例题习题的选择和处理,拿出统一方案(具体备课时间由各备课组视情况而定)。
2、教案要备详案,备好每一课时的教案。课堂中要讲哪些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的深度、广度,老师上课准备说的每一句关键性话都应写在教案里。为适应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能力不同,每课时都要准备好必做题和选做题。
3、集体备课时间包括固定时间和各组自定时间。固定时间各备课组每周至少一次,一次1课时,学科组每两周一次,一次1课时,各组自定时间由组长根据教学进度的`要求灵活确定。
4、集体备课遵循的原则:个人——集体——个人原则,必须在个人先备课的基础上进行。
5、备课的教案应包含: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教材分析(包括新课标的要求、本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点的关系、本节的知识体系、本节知识在学业水平考试中的热点表现);教学重点和难点(应包括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和措施);学法指导;课时分配;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授课时间;学情分析。
6、备课组长要做好教案、习题、试卷以及课件的收集整理工作,以建立学科教学电子档案,供其他教师分享使用。
五、检查评估
1、检查:集体备课的检查由教科处负责。可以通过参加集体备课、查看教案、检查作业、推门听课等形式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
2、奖励:学期结束,评选优秀备课组,举行优秀教学设计和个性化教学设计评选活动,学校给予表彰。
小学备课制度 6
为了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克服教师懒惰情绪,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加强校本研究,不断丰富自我,特制定本制度。
1、每位教师必须积极参加学校校本教研活动,服从教研组、学校安排的听课、讲课、评课等教研安排。
2、全体教师必须积极参与听课相互学习,每学期听课双人班级教师不少于10节,单人班级教师不少于3节,少听一节扣1分或照绩效考核执行。请各位教师要端正态度,本着相互学习的态度,上什么课听什么课,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
3、每学期备课,班主任把班导工作计划写在前,随后是教学进度计划,然后是备课教案,反思,缺计划年底考核扣3分,缺备1课书1个练习扣3分。
4、每位教师应积极撰写优秀教案,每学期应向学校交一篇优秀教案。缺交扣5分。
5、作业批改含副科必须做到全批全改,批语认真规范,缺改一课书、一个练习扣2分。缺一科的作业扣30分。作文训练不少于8次。缺一次扣2分。
6、每位教师应积极撰写经验总结、论文,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每学期向学校交一篇总结或论文。缺交年底绩效考核扣3分。
小学备课制度 7
备课组长在中心教研组组长的领导下,负责年级备课和教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本年级或本学科的教学质量。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小学各年段的教学要求,贯彻执行教研组计划。
2、认真分析教材编写意图,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年级学科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研专题,报教研组并组织实施。
3、按照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和教研组工作计划,拟订出本年级本学期的备课组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集体备课时,教师要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同时进行集体研讨,研讨过后再进行反思重建,形成自己的教学预案。每两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另外可以不限时间地利用同年级同学科同办公室的有利条件,开展一些同专题或是共性问题等的研讨。集体备课做到:定时间;定教学内容;定主讲人员,定专题。
共同研究:
(1)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以及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的`制定;
(2)每一单元及每一课时的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
(3)每一篇课文或每一课时的作业或练习;
(4)每一课时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5)同年级统一进度,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认真参加听课评课活动,积极参与同年级同学科的磨课活动(同一课题多人上)。
5、制定好学科的复习计划,做好命题、测试、阅卷、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工作。
6、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认真落实本组教科研课题,以教育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要求每学期上交一篇专题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
小学备课制度 8
教师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提高。为确保集体备课活动的正常开展,特制定集体备课制度:
1.学校建立健全年级学科备课组,负责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每年级仅一名任课教师的学科,跨年级或学科成立学科备课组。每个年级备课组由一名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强的教师任备课组长,制定具体的'集体备课活动计划,建立活动记录。集体备课时间学校根据学校作息时间确定,学校统一安排好集体备课的活动场所。
2.单周三(数学)、周四(语文)下午三节课为集体备课时间,每位教师不得无故缺席。
3.年级备课组要在学期初做好单元集体备课的计划安排,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三有”:有讲稿、有讨论、有记录。
4.严格按照“个人初备——集中辅导——集体讨论——修改完善——个人备课”的单元集体备课步骤进行。中心发言人参加集体备课之前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科学确定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写出详细的教案,并发到各成员手中。
5.备课时主讲人就教案的教学思路做框架式的说明(解决重点难点的措施方法等关键部分详细说明),其他教师结合自己的备课思路提出看法与意见,进行认真研讨、确定一个最优化的教学思路,备出符合本班实际情况的有个性的教案。
6.学校如有统一布置的内容,即按学校要求组织学习,学校若无统一要求,则按各备课组学期初拟订的计划组织活动。
7.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正常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备课组长应提前通知本组成员,另行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并到教导处进行备案。活动中备课组长认真做好备课组活动记载。备课活动记录,每月检查一次,检查情况将作为备课组考核和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
8.每学年进行一次优秀备课组考核,学校对优秀备课组进行适当奖励。
9.集体备课的记录、主讲人发言稿、集体备课教案等资料要及时存档。
小学备课制度 9
1、各科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认真钻研教参、教材并在全面了解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差异的情况下进行备课。
2、要通读全册教材,要明确每节(或每单元)教材在全部教学内容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联系,掌握其重难点,进行课前备课和单元备课。
3、各课做到“四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具。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学科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硬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能达到的'基本要求。
4、年级组坚持教研,做到集体教研和独立备课相结合。
5、备课力求体现新的教学思想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板书设计要具有科学性、整体性和条理性,编写教案注重实用性、实效性。
6、教案要有一定数量的札记篇数,且要保证札记质量。
7、各科教师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不备课不准上课,坚持超周备课和复备课。
小学备课制度 10
备课是上课的必要准备,是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确立目标、选择教法、实施教学的过程。为了使教师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发展变化,全面落实现代教育的新思想、新目标,切实改进教学方法,真正发挥备课的作用,特提出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1.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写好教案才能上课,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和“信口开河”。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掌握好本册教材的重点,与前后教材的内在联系及函接,各单元之间的知识联系。教师必须弄懂教材的知识,以保证准确、无误地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
2.备每一课必须做到:
①备教材: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确定教学目的要求要明确、恰当。要分节备课。
②备教法:教师应不断探讨新方法,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③备学生: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既使中下生能学会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又能让学生的智能得到发展。
④备练习:改革课内外练习的形式,激励学生爱练 ,善练、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3.每课的教案应包括教学目的要求(智能与思想教育两方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步骤、必要的答案、练习的安排、作业的设计以及教具准备等内容。
4.建立“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各年级备课组要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可利用校园网的优势,备课小组成员根据本学期的教材,可以电脑备课的形式,分担一至两个单元的.备课任务,实现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其他教师在他人的教案上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与本班学生的特点,把修改的意见写在自己的备注栏内。修改意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总的设计思路是否符合我的学生?
2、我的学生还会在课堂中出现哪些问题?我将如何解决?
3、本教案的哪几个环节使我得到启示,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运用?课后反思也应有自己的个性。电脑必须按以下六个环节操作:组长分配任务——组员独立备课——教研组集体讨论修改后下发教案——上课教师再修改后执教——撰写课后反思——集中交流反思。提倡在语文书上圈圈点点。
5.语文教学要加强优秀文化熏陶,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开展“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文化经典(成语、古诗、格言、歇后语、谚语、名著……)诵读活动,及早让儿童接受传统优良文化的教育。每个年级要有自己的特色,并把每周诵读内容在期初做好计划,周周落实。
小学备课制度 11
集体备课是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它能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研究教学中的一般问题。根据我校规模较小的特点,我们在有条件的年级、学科开展集体备课。具体要求如下:
一、集体备课组织
1、学校成立备课组建设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级部主任为成员。负责备课组召集人的聘任工作,以及备课组工作监控、工作评价等管理工作。
2、学校分年级组设立学科备课组。同年级有平行班,且同学科任课教师2人以上(含2人),建立备课组。
3、每个备课组设召集人1名。学科组长、级部主任可以兼任相关学科的集体备课召集人。
4、集体备课实行级部主任负责制,负责协调本学科(或本级部)相关工作。
二、集体备课时间
两周一次,周一业务学习时间段。(下午两节课后15:30—16:30)。
三、集体备课内容
集体备课内容以教材课例研讨为主,一学期为8次,每个备课组从每个单元选1节课为集体备课课例研究(以后每年每单元选取课例原则上做到不重复,顺延原则,直到循环)。每位教师的一人一课内容,从集体备课课例中选取。
四、集体备课流程
1、学期初,备课组召集人组织组员明确全学期的集体备课内容、进度和主备人,制定简明可行的学期集体备课计划。学期集体备课计划及时交学科组长审定后由教导处存档。
2、集体备课活动前,教师分工完成主备任务,主备人将相关材料提前发给相关教师,以便相关老师早作准备。
3、集体备课活动时,由主备人进行中心发言,其他教师进行讨论。
4、集体备课活动后,各位成员根据班级实际再次修改,形成自己的`教学资源,如:二次备课等。教师积极进行课堂实践,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加强相互之间的听课研讨,教师个体反思发现问题,不断改进课堂教学。
5、每次活动结束,要及时做好教学资源的积累与研究过程的记录。备课组召集人应对会议出勤、中心研究内容、中心发言人、集体讨论做好记录,并及时上交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
6、学期结束阶段,备课组要做好总结工作。由备课组召集人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交学科组长审定后由教导处存档,为下一学年教学提供优质资源。
本修订稿从全体教师通过之日起开始试行。
小学备课制度 12
为更好地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集体备课制度。
一、集体备课的时间、范围、成员和组织形式和量的安排
1、集体备课的时间:每周一次,从面的单元到点的具体课时进行集体研究。
2、集体备课的范围:校内本教研组负责的课程,包括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
3、集体备课的组织形式:以教研组为单位,由教研组长负责主持。
4、量的安排:每次一单元或一课时。
二、集体备课活动要求
1、教研组长组织组内教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
2、集体备课必须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进行。在集体备课之前,个人必须先通览本单元教材,按集体备课的要求考虑好自己的意见,再参加集体研究。在集体研究后,个人按要求编写教案。
3、集体备课必须坚持“四定”、“四备”,钻透“三维”,优化“两法”,精寻两题”,达到“五统一”。
(1)、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2)、四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
(3)、三维: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4)、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5)、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
(6)、五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训练和活动,统一单元测试。
三、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
学习和理解课标,认真钻研教材,全面掌握所教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结构。着重研究每个单元的特点:它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前一单元在知识上有哪些联系,与后一单元在知识上又有什么关系,如何进行知识迁移,有什么内在联系;本单元的教学目的应该怎样确定,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采用什么教法,教给哪些方法,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课前需要作哪些准备。
四、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分配任务——个人自备——集体研讨——专人整理——反思修改)
1、按照教学计划,选定主讲教师后,由主讲教师个人准备讲课的内容。
2、主讲教师扼要介绍讲课内容的整体构想、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训练习题以及理论依据等,然后由参加集体备课的成员进行集体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意见,由个人整理一课的教案,供本组教师共享。
3、任课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意见,结合本班实际,认真修改,制定既要有共性,又要有个性的教案。
4、教研组里老师轮流做好活动记录,教导处协助、督导。
小学备课制度 13
为了应用我校的教改成果,现特制定我校备课制度
1.常规备课的内容包括: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
教材教法方面包括: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三个方面。
学生学法方面包括:学期分析、课时学法。
2、学期备课要求以教研组集体进行。写出《学期教学目标与计划》,交教导处审查并存档。教导处在审查的基础上,编制《学期教学进度表》。
学生的学期分析也是学期备课,要求教师每学期初,对所代班级的特殊学生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适合学生特点的针对性的转化和发展计划。并填写《学生分析表》。
3、单元备课要求教师在每单元教学前,进行单元教材分析、教学计划。
4、课时备课坚持“一节课一教案”制度。教案中要体现出四条线索:教材思路的线索、教学方法的线索、学习方法线索、技能训练的.线索。技能训练,包括听、说、读、写、算、看等基本技能训练,和巩固性的作业训练等。
5、教案本的篇幅结构:扉页计划;单元分析与计划、课时教案、单元复习、单元测试;总复习、综合练习。
6、每一篇教案的篇章结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重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发现问题、合作学习、小结整合、巩固延伸)、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作业练习与布置、教后小记。
小学备课制度 14
1、各学科教师要在认真学习课标,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备课,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
2、备课要面向全体学生,要针对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上不封顶,下要保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优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下。
3、要深入钻研教材,肯化功夫,不能为应付检查而一字不漏地抄袭《教案参考》,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4、以教时备课,要备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所用教具,要优化教学过程,尽量使用电化教学手段,考虑教法和学法,设计板书,设计作业训练的`内容、形式,份量要适当,要超前一周备课,要备详案。
5、活动课程要备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不要求备详案,但要写得清楚、明白。
6、教课以后,必须检查教学效果,提倡写“教后记”,记载教学效果和经验教训,积累点滴经验,不断改进教学。
7、凡不备课上课的,作失职行为处理。
小学备课制度 15
一、集体备课的组织
1、集体备课的时间:每周星期三下午第一节课后(语文、英语、科学),每周星期四下午第一节课后(数学、思品)。
2、集体备课的地点:年级组办公室。
3、集体备课的范围:全校所有年级的语文、英语、科学、数学、思品。
4、参加集体备课的成员:相关学科的全体课任教师。
5、集体备课的组织形式:各年级分为语、数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负责主持。英语、科学、思品以教研组为单位。
二、集体备课的要求
1、制定集体备课计划。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备课组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包含每次集体备课课题和主备人。一式两份,一份备课组留存,一份交学校教导处。
2、撰写集体备课讲稿。每次集体备课前,主备人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撰写出本次集体备课的讲稿,方可进行集体备课研究。
3、修订个性化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时,除主备人作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各位科任教师在这一教案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实施、总结和反思,最终形成对某一教学内容的最优秀的教学设计。其它教师在原有备课上进行修改,特别要注意记录好课后反思,这将成为我们评价教案等次的重要依据。
三、集体备课的内容:
1、学习和掌握《课程标准》、所任学科教材的全部内容;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基本要求的规定,认真钻研教材,全面掌握所教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结构。
2、明确所教章节的内容在本学科中所处的地位;了解本章节的内容与其它章节及其它学科的关系;确定本章节教学的深度、广度,突出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3、采用什么教法,教给哪些方法,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课前需要作哪些准备。
四、集体备课的程序:
第一步:每学期开学第一周,由备课组长带领本组成员统揽教材。理清本学期、本学科、本年级段的主要教学目标,明确大家需要完成的任务,交流大家一致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学期时间安排,共同讨论学科教学进度、制定教学计划,然后将教学内容以一课、一小节或者一课时为单位,确定主备人。
第二步:教师个体结合自身钻研教材,分析学生。在集体统揽教材的基础上,教师个体按教学进度,就具体的每一课先独立分析教材、分析学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做到在集体说课、议课前,每个教师个体把握好重点和难点,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应对策略,形成自己的看法、想法和思路。同时理清:如果很好得完成这节课,自己感到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借助大家的力量自己想解决哪些问题等。
第三步:集体讨论、交流。开始由主备教师从教学目标开始,让其他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交流最后达成共识。目标确定后,主备教师就如何围绕目标展开教学,教学环节如何设计、教学内容如何呈现,教师教学方法如何运用以及如何引导学生等加以说明。其他教师根据自己的认知、理解和经验,充分讨论、相互切磋,最后确定出:怎样的`方式、方法更适合学生;内容以怎样的方式呈现更易学生接受,环节如何设计才能使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学生始终明了的过程,是一个体验的过程等等。
备课、议课过程中主备教师将老师的建议以及达成的共识,及时填写在集体说课记录表的复备栏目中。记录表每五周由组长上交教导处,同时成为期末教师集体说课、备课质量查证的依据。
第四步:教师备课。教师根据集体备课形成的共识并结合自身及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编写详细的课时教案。
五、集体备课的原则
坚持“四定”、“五备”,钻透“五点”,优化“两法”,精选“两题”,达到“四统一”。
1、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2、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练习。
3、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
4、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5、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
6、四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训练和活动。
小学备课制度 16
一、指导思想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备课质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特制定本备课制度。
二、备课要求
(一)总体要求
教师备课应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教案。
备课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计划
学期教学计划
在每学期开学前,教师应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措施、教学进度安排等内容。
教材分析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知识结构和体系;学情分析要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能力、知识水平等情况;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可衡量;教学重难点要突出;教学措施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教学进度安排要合理,明确各章节或单元的教学时间。
单元教学计划
在进行单元教学前,教师需制定单元教学计划。内容包括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等。
单元教学目标要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单元教学重难点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课时安排要合理分配,确保单元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三)教案编写
教案内容
教案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基本要素。
教学目标要清晰明确,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教学重难点要准确把握;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探究法等;教学准备要列出所需的教具、学具、多媒体资料等;教学过程要详细、具体,包括导入、新授、巩固练习、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环节,每个环节要有明确的设计意图和教学步骤;作业布置要适量、适度,注重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学反思要及时、真实,针对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教案格式
教案可以采用纸质或电子文档形式,格式可以多样化,但要清晰、规范。一般可以包括课题、授课时间、授课教师、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项目。
教学过程可以采用表格形式或段落形式书写,无论哪种形式,都要体现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三、备课方式
(一)个人备课
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阅读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广泛收集教学素材,为备课做好充分准备。
在个人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认真思考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等问题,精心设计教案。
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使教案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方式。各学科备课组应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一般每周至少一次。
集体备课要做到 “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要提前准备,对备课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提出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们要积极参与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共同研究教材、教法、学法,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等。
集体备课结束后,教师要根据集体备课的成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教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个性化的教案。
四、备课检查与评价
学校将定期对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教学计划、教案的编写情况以及集体备课的参与情况等。
备课检查采用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检查一般每学期进行 [X] 次,不定期抽查将根据学校教学工作的安排随时进行。
备课评价要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反思的深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将作为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五、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经学校研究决定后可进行适当调整。
小学备课制度 17
一、目的
为了规范小学教师的备课行为,确保备课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特制定本备课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校全体小学教师。
三、备课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教师备课应依据课程标准和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确保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准确无误。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也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
(二)目标性原则
每节课都要有明确、具体、可衡量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且与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相适应。
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作业布置等都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三)创新性原则
教师应在继承传统优秀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鼓励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设计上要体现创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独特的教学环节和学习活动,使课堂教学富有新意。
(四)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差异,在备课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方法的选择、作业布置等都要体现分层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
四、备课内容
(一)教材研究
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内容结构和逻辑关系,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知识点。
分析教材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把握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为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拓展做好准备。
(二)学情分析
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学习习惯和已有知识基础,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根据学情分析结果,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三)教学目标确定
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分析,确定每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挖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把握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准确确定教学重点,即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分析教学难点,难点通常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困难的知识点或技能点,可能是由于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复杂性或学生的认知局限造成的。
(五)教学方法选择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形成互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准备
确定教学所需的教具、学具,如模型、实物、图片、多媒体课件等,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准备必要的教学资源,如相关的'书籍、网站、教学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应包括导入、新授、练习、小结和作业布置等环节。
导入环节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授内容做好铺垫。可以采用故事导入、问题导入、情境导入等多种方法。
新授环节要详细设计教学步骤,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获取知识。
练习环节要精心设计练习题,形式要多样,包括书面练习、口头练习、实践操作练习等,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小结环节要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作业布置要适量、适度,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既能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在教学过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课堂生成情况,预留一定的弹性空间,以便应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突发问题和不同见解。
(八)教学资源整合
教师要善于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资源、网络资源、生活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
对教学资源进行筛选和优化,选择最适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资源,避免资源的滥用。
(九)教学反思
每节课后,教师都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等。
根据教学反思结果,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次备课和教学提供参考。
五、备课方式
(一)个人备课
教师个人备课是备课的基础。教师应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独立完成备课任务。
在个人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查阅资料、分析学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形成个人教案。
(二)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有效途径。各学科备课组应定期组织集体备课活动,发挥集体智慧。
集体备课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要提前准备,对备课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们要充分讨论,共同研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形成集体备课教案。
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要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实际,对集体备课教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案。
六、备课检查与考核
学校将定期对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检查内容包括教学计划、教案、教学反思等。
检查方式包括定期检查(每学期 [X] 次)、不定期抽查和专项检查等。
备课考核结果将纳入教师教学工作考核体系,作为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的重要依据之一。
七、附则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教务处所有。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经学校研究后可进行补充和修改。
小学备课制度 18
一、总则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规范我校教师的备课行为,提高备课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任课教师。
二、备课要求
(一)备课内容
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明确每节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可检测,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可以是学生能够正确读写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可以是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可以是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难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困难的知识点或技能点。
如在数学教学中,某一章节的重点可能是公式的理解和应用,难点则是公式的推导过程或复杂问题中的公式运用。教师要深入分析重难点形成的原因,并思考突破方法。
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探究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在科学课上,对于一些实验现象,可以采用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对于实验原理和结论的探究,可以运用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设计新颖、有趣且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导入方式,如故事导入、问题导入、情境导入等,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为整堂课奠定良好的氛围。
新授环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注重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结合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可以通过提问、小组活动、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练习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有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练习题。练习题要涵盖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要注重练习的反馈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总结环节: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强化记忆。教师也应进行简要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印象。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适度、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作业形式可以多样化,包括书面作业、实践作业、阅读作业等。作业内容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有助于巩固知识和培养能力。
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教材、教参、教具、多媒体资源等辅助教学。教师要熟悉各种教学资源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选择和整合。
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资源播放英语动画、歌曲等,营造英语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在美术课上,利用教具展示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二)备课形式
个人备课
教师应提前一周进行个人备课。在备课过程中,认真研读教材、课程标准,分析学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个人备课要注重独立思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要在教材上做好批注,记录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教学思路。同时,将备课内容详细地写在教案本上,包括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环节。
集体备课
每周至少安排一次固定的集体备课时间,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主持,全体备课组成员参加。
在集体备课中,首先由主备教师阐述自己的备课思路和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重难点的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以及作业设计等。其他教师认真倾听,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备课组成员围绕教学内容展开讨论,重点讨论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法、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教学环节的合理性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等问题。通过讨论,形成相对统一的教学方案,供备课组成员参考。
集体备课结束后,教师要根据集体备课的结果,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班级学生的特点,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形成个人教案。
三、教案书写规范
教案应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基本内容。
教案书写要工整、规范、条理清晰。教学目标、重难点等内容可以用序号或小标题的形式列出,教学过程要详细具体,步骤明确,过渡自然。
鼓励教师使用电子教案,但电子教案也要符合教案书写规范,且要及时更新和保存。同时,教师可以在教案中适当插入图片、图表、案例等资料,丰富教案内容。
四、备课检查与评价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定期对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教案的完整性、规范性、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教学资源的利用等方面。
检查方式包括定期检查(如每月一次的全面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如随机抽取教师的教案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将作为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建立备课评价机制,对教师的备课质量进行评价。评价可以从教学目标达成度、教学设计创新性、教学方法适用性、教学资源利用有效性等维度进行。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对于优秀教案进行展示和表彰,对于不合格教案要求教师及时整改。
五、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教师应严格遵守本制度,认真备课,不断提高备课质量,为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备课制度 19
一、目的
为了提高我校小学教师备课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确保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特制定本备课制度。
二、备课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备课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学内容要生动形象、富有童趣,多采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开展教学;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适当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科学性与系统性原则
备课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准确把握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定要符合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学规律,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和连贯性,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
在数学学科中,要按照数学知识的发展脉络,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地设计教学。例如,在教授几何图形时,先从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入手,再逐步过渡到复杂的立体图形,让学生逐步建立起空间观念。
创新性与个性化原则
鼓励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积极创新,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经验,设计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案。教师可以在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同时,要尊重教师的个性化备课,不同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方式可能不同,只要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实际,都应给予支持和鼓励。例如,有的教师擅长情境教学,可以在备课中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有的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可以在教学设计中更多地安排探究性学习活动。
三、备课流程与要求
(一)教材分析
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结构体系、内容安排以及前后知识的联系。分析教材中的知识点、能力点和情感点,明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在语文教材分析中,要关注课文的体裁、主题、语言特色、写作手法等。例如,对于一篇记叙文,要分析故事的情节、人物形象、写作顺序等,确定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的阅读和写作技巧。
参考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和资料,拓宽对教材的理解。教学参考书可以为教师提供教材解读、教学建议、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帮助,但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教参,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教师可以查阅多种版本的教参,对比不同的解读和建议,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思路。同时,还可以参考一些教育类网站、学术期刊上的相关文章,获取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二)学情调研
了解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人数、性别比例、学习成绩分布、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分析、与学生交流、与家长沟通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
例如,通过作业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对某一类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是普遍掌握较好还是存在较多问题;通过与学生交流可以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需求。
根据学情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可能遇到的困难。不同班级的学生在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上可能存在差异,教师要根据这些差异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在教学中适当拓展知识内容,提高学习难度;对于基础较弱的班级,则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三)教学目标设计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和学情调研结果,确定明确、具体、可衡量、可达成、有时限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在科学课上,知识与技能目标可以是让学生了解某种自然现象的原理,学会使用某种实验仪器;过程与方法目标可以是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可以是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的表述要清晰、准确,使用行为动词,如 “理解”“掌握”“运用”“分析”“评价” 等,避免使用模糊、笼统的词语。
(四)教学方法选择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常见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探究法等。可以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英语教学中,对于新单词和语法知识,可以采用讲授法进行讲解;对于对话和短文的学习,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语言知识和交际技能。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考虑教学资源的可获得性和教学环境的适应性。如果学校具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利用动画、视频等资源辅助教学;如果教学场地有限,则要选择适合室内开展的教学活动。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
设计有趣、新颖、能引起学生注意的导入方式。导入要简洁明了,能够迅速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可以从生活实际、故事、问题、游戏等角度入手。
例如,在美术课上,可以通过展示一幅有趣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讨论,然后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 某种绘画风格或技巧。
新授环节
将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分解和组织。可以采用问题引导、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式,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在数学新授环节,对于一个新的数学公式,可以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公式的需求,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推导公式,再通过实例进行验证和应用,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理解公式的意义和用法。
练习环节
根据教学目标和新授内容,设计有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练习题。练习题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练习形式可以是书面练习、口头练习、实践操作等。
在语文教学中,基础题可以是生字词的书写和理解,提高题可以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拓展题可以是仿照课文进行写作或对相关主题的`拓展阅读。
总结环节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思维导图等方式辅助学生总结。
在总结时,要强调重点和难点内容,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简要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作业布置
布置适量、适度、有价值的课后作业。作业内容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业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书面作业、阅读作业、实践作业、探究作业等。
例如,在音乐课上,可以布置让学生回家欣赏一首指定的音乐作品,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在劳动课上,可以布置学生回家帮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并记录过程和体会。
(六)教学资源准备
根据教学需要,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如教材、教参、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源要能够支持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方法的实施。
在体育教学中,要准备好相应的体育器材,如篮球、跳绳等;在信息技术课上,要确保计算机设备正常运行,并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软件。
对于自制的教学资源,如课件、教具等,要精心设计和制作,保证其质量和效果。课件的内容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画面要美观大方,操作要方便快捷;教具要直观、实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七)教学反思
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反思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等。
通过对学生作业、课堂回答、测验成绩等方面的分析,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如果目标达成度不高,要分析原因,是教学内容太难,还是教学方法不当等。
教学反思要记录在教案中,作为今后备课和教学改进的依据。通过不断反思,教师可以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途径。各学科备课组每周至少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 [X] 小时。
集体备课活动由备课组长负责组织和主持。备课组长提前确定备课主题和主备教师,主备教师在活动前要准备好详细的备课资料和教学设计。
在集体备课活动中,主备教师先阐述自己的备课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内容,其他教师认真倾听并做好记录。然后,备课组成员围绕主备内容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讨论内容包括教学内容的增减、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活动的优化、作业设计的合理性等方面。
通过集体备课,形成一份统一的教学方案,作为备课组教师教学的基本参考。教师在使用集体备课教案时,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形成个性化教案。
五、备课检查与管理
学校建立备课检查制度,定期对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教案的完整性、规范性、创新性、教学目标的准确性、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合理性、教学过程的连贯性以及教学反思的深度等方面。
备课检查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检查每学期不少于 [X] 次,不定期抽查可以在日常教学管理中随机进行。检查结果将作为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
对于备课认真、质量高的教师,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备课不认真、不符合要求的教师,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其改进。
六、附则
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小学教师。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和修订。
【小学备课制度】相关文章:
小学备课制度04-23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通用04-01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10篇04-23
集体备课制度(经典)09-27
集体备课制度04-01
学校备课制度04-02
集体备课制度09-18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通用22篇)08-06
【实用】集体备课制度09-18
中学集体备课制度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