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2-01 09:31:01 王娟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精选21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精选21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运用各种感官感知5以内的数量,提高幼儿点数、计数、匹配等数学操作能力。

  2、训练幼儿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锻炼幼儿手指小肌肉,提高手的.灵活性、协调性。

  活动准备

  1、糖(幼儿每人15颗)、小篮子20只、保鲜袋幼儿每人5只(里面装有数量为1—5的点卡)

  2、数字卡片1—5。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小朋友,看看篮子里装着什么呀?(糖)

  鼻子凑上去闻一闻,有什么味道?(很香)

  你们喜欢糖吗?那我们先来玩糖,再来吃糖,好吗?

  二、猜糖、夹糖游戏:

  1、猜糖

  教师:看看我的手里有糖吗?(没有)

  请你闭上眼睛,我要变糖了。

  2、(教师拿一粒糖放在手心里后)

  好,把睁开眼睛,请你猜一猜我的手里有几粒糖?

  你们可以在1、2、3、4、5这5个数里猜一个数)。

  (幼儿猜对后请全体幼儿都拿出和教师一样多的糖)

  (把糖送给猜对的那位小朋友。)

  幼儿游戏数次

  3、手指夹糖

  教师:来,把手做成夹子(幼儿用两只手指头做“剪刀”状),伸到篮子里去夹一夹糖,能夹住吗?

  现在,我们来玩夹糖。

  游戏,我来数“1、2、3”,你来把糖一粒粒夹到桌子上,老师数到“3”你马上停下来,然后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

  准备好了吗?

  开始——停!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幼儿点数,并讲述结果“我夹了x粒糖。)

  (提问:谁也夹了x粒糖?站起来去数一数别的小朋友的糖,找一找谁的糖和你一样多?)

  三、装糖游戏:

  1、请小朋友把椅子下面的小篮子拿起来。篮子里是什么呀?

  抓住袋袋的口,把塑料袋倒过来,数一数有几只塑料袋?

  (幼儿点数塑料袋一共5只)

  2、每只塑料袋里都有一张圆点卡片,等一下请小朋友来装糖,先数数口袋里的卡片上有几个圆点,然后往口袋里装和圆点一样多的糖,听清楚了吗?

  3、幼儿装糖,教师观察与指导。

  四、买糖、品糖游戏:

  糖都装好了,我想买你们的糖,行吗?

  (我想买有x粒那袋糖)

  结束语:还有一袋糖有几粒?(一粒)你喜欢吃糖吗?好,这袋就奖给小朋友吃吧!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排一排的感知活动,学习按大小顺序将3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

  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物体排列的顺序。

  3、能积极参与活动,对排序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

  2、大小不同的苹果,操作底板。

  3、音乐,水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水果大丰收喽,让我们坐上车,一起去果园看看吧。

  2、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果园。

  二、学习按大小顺序将3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

  1、看看说说,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大小。

  (1)提问:这是什么水果?数一数有几个苹果呢?

  (2)这些苹果有什么不一样呢?哪一个最大?哪一个最小?

  (3)请三位小朋友上台来分别摘一个苹果,让幼儿说出谁摘的小苹果,谁摘的大苹果,谁摘的最大的苹果。

  2、学习将3个苹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1)按从小到大排序。

  教师:刚刚长出来的苹果是很小的,后来才慢慢地长大,谁能把这些苹果从小到大一个个排一排,表示苹果是怎样一点点长大的吗?

  (2)请幼儿先比较出大小,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练习排序。

  (3)幼儿和教师一起说排序的规则:小的——大的——最大的。

  3、练习将3个苹果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

  (1)按从大到小地排序。

  教师:果园的水果运到水果店了,我们去看看叔叔阿姨是怎样整理苹果的吧。咦,叔叔阿姨把最大的苹果排第一,后面应该怎么排呢?

  (2)请小朋友尝试从大到小排苹果。

  (3)幼儿和教师一起说排序的规则:大的.——小的——最小的。

  三、操作巩固,加深按大小顺序将3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方式的理解。

  1、教师:很多小朋友们给苹果排队排得可真好,可是水果店里还有许多水果没有摆放整齐,叔叔阿姨也想让小朋友帮忙,叔叔阿姨告诉吕老师一个秘密,这些水果喜欢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样子来排队,你们愿意帮忙吗?

  2、幼儿操作活动,进一步掌握有规律的排序方法,教师适当指导。

  3、评价幼儿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操作结果。

  四、快乐水果宴

  教师:水果店的叔叔阿姨非常感谢小朋友的帮助,他们准备了香甜的水果,让我们一起去品尝吧。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3

  一.导入

  同学们好! 大家可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光阴胜似无价宝,日夜累计时分秒”。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们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握时间,制造出了各种各样的钟表。

  二.整理

  (一)复习钟面

  你知道钟面上有什么吗?

  1.钟面上有3根表针,他们分别是什么呢?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哪个是秒针呢?

  最短的这根是时针, 比较长的这根是分针,又细又长、跑得最快的是秒针。

  2.钟面上还有什么呢?

  钟面上还有1至12,这12个数。

  3.钟面上还有小格。

  从12到1之间有()个小格?从12到2之间有()个小格?你能很快地说出从12到7之间有()个小格吗?整个钟面一共有()个小格?

  口答:通过刚才复习钟面的知识,你知道()里填什么吗?

  钟面上有( )针、 ( )针、 ( )针。

  钟面上有( )个数。

  每相邻两个数之间有( )个小格。

  整个钟面一共有( )个小格。

  (二)时分秒的认识、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时

  1.我们已经熟悉了钟面,你知道:时针从()走到()是1时吗?

  时针从1走到2是1时;时针从7走到8也是1时。

  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 ) 时。

  2.时针从7走到9是 ( )时。时针从12到走8是( )时。

  分

  1.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时,分针走1小格是( )分。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 )分。

  分针从12走一圈回到12是()分?

  2.你知

  道:1时和60分有什么关系吗? 1时=60分

  秒

  1.分针走1小格是1分,秒针走1小格是多长时间呢?

  2.“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我们跑60米用多长时间?就要用秒做单位。

  4.你知道:分和秒有什么关系呢?

  1分=( )秒

  练习:

  1分= ( ) 秒 1时= ( ) 分

  120秒= ( ) 分 1时10分

  = ( ) 分

  (三)读、写法。

  1.读出钟面上所指的时间,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4:00图 9:05图 2:50图

  ① ② ③

  订正:

  (1)这是4时。

  我们可以这样看:分针指向12是整时,时针走到4,是4时整。

  (2)这是9时5分。

  可以这样看:时针走过9,是9时多;多多少,看分针,分针指向1,是5分,就是9时5分。

  (3)这是2时50分。

  可以这样看:时针走过2,是2时多;多多少,看分针,分针指向10,是50分,所以是2时50分。

  2. 写出钟面上所指的时间。

  (1)有的同学这样写(4时),有的同学这样写(4:00)

  这两种不同的写法都写对了。

  看这种写法(4:00):时和分之间用两个点隔开,两点的左边表示时,两点的右边表示分;为什么两点的右边写两个0?

  (2)有的同学这样写,( 9时05分 )对吗?

  不对!应该写成9时5分;

  有的同学这样写,(9: 5对吗?

  不对!要这样写9:05。

  (3)2时50分 2:50

  三.练习与应用。

  1.读出钟面上所指的时间?

  图① 图 ② 图③

  9时 11时55分 2时10分

  订正:

  (1)这是9时。你是怎么读的呢?

  分针指向12是整时,时针走到9,是9时。

  (2)这是11时55分。

  时针走过11是11时多;分针指向11是55分,是11时55分。

  还可以怎么想呢?

  时针走过11不到12,就是快到12时,差多少,看分针,分针指向11,就是差5分12时,也就是11时55分。

  (3)这是2时10分。

  时针走过2,是2时多;分针指向2是10分,就是2时10分。

  当时针、分针比较接近的时候,我们看钟表应该注意什么?

  我们要看清楚哪一个是时针,哪一个是分针。

  2.哪两个钟表所表示的时间相同?请你用线连一连。

  闹钟图闹钟图闹钟图闹钟图

  4:20 7:15 8:05 11:50

  3.画出时针和分针。

  6:00 12:00 8:05 12:55

  图图图图

  (1)先读一读这是什么时间?(6时。)

  (2)再想一想6时的时候,时针走到几?分针指向几?(时针走到6,分针指向12。)

  (3)画表针的时候,时针要画得短一些,分针画得长一些。

  4.说一说谁写得对?

  6时15分图 7时5分图 2时图 9时50分图

  6:15 7:5 2时

  9时50分

  亮亮( )()()()

  3:30 7:05 2:00 10时50分

  兰兰()()()()

  (1)亮亮写对了,兰兰错在哪?兰兰没有分清楚时针和分针,时针走过6,是6时多,分针指向3,是15分。应该是6时15分。

  (2)兰兰写对了。亮亮错在哪?这是7时5分,不够10分,我们写的时候,写成7:05。

  (3) 都写对了。钟面所指的时间是2时,他们都写对了。

  (4) 亮亮写对了。兰兰错在哪儿?时针走过9,是9时多,分针指向10是50分,是9时50分,亮亮写成10时50分了。

  看了亮亮和兰兰做的几道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看钟表的.时候,要分清楚时针和分针;时针和分针比较接近的时候,要看清楚时针走过几;写时间的时候,如果不够10分,想一想应该怎样写。)

  5.你和家人外出旅游过吗?在有些宾馆的大厅,会同时摆放几个钟表。

  8:45图 9:45图 10:45图 3:45图

  北京东京悉尼莫斯科

  (1) 北京、东京、悉尼、莫斯科是世界主要城市。

  (2) 钟面上所表示的北京现在是什么时间?(上午8时45分)

  这时东京是什么时间?(9时45分)

  (3) 这时悉尼是什么时间?(10时45分)

  =( )分 1时20分=( )分

  90分=( )时( )分

  作业2:在家长的帮助下,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

  总结:希望同学们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做学习的小主人。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和操作活动,正确感知并分辨“里,外”。

  2、巩固对5以内数量的认识。

  3、愿意阅读画面上的方位词。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里外;

  2、每桌上一个小筐,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感知5以内的数量。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这儿有什么?

  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只奶牛?

  2、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

  (1)请小朋友看图说说:奶牛在哪里?

  认一认汉字:里外。

  (2)观察牧场里面和外面的奶牛,里面有几只?外面有几只?

  (3)看图说说:奶牛在哪里?请你给牧场里面的奶牛用圈表示,牧场外面的.奶牛用三角表示。

  3、操作活动,感知里外。

  (1)请小朋友拿5个积塑放在桌上的小筐里面。

  (2)请小朋友从小筐里面拿出2个积塑放在小筐外面(桌子上)。

  根据幼儿兴趣,反复练习。

  4、评价活动。

  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自己的活动材料,教师和幼儿进行简单地评价,并带领幼儿读一读画面上的汉字。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正确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2、初步尝试进行分类游戏。

  活动准备:

  红、蓝、绿色三色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项链、红色、绿色和蓝色呼啦圈。

  活动重点:

  正确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活动难点:

  初步尝试进行分类游戏。

  活动过程:

  1、送礼物:

  ——“这里有许多漂亮的项链,快选一根戴起来!”

  看看、说说自己选的项链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幼儿选择,佩戴。

  2、找家:

  按颜色分类

  ——“我们戴着漂亮的项链,回家去吧,猜猜你住在哪间房间里?”

  (出示红、绿、蓝呼啦圈)引导幼儿发现项链的颜色与呼啦圈颜色比较的'关系。

  按图形分类(用粉笔在地上画出三种图形)

  ——“现在回到你和项链形状一样的家里吧!”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复习认识点卡,并能按顺序给6以内数量的点卡排序及匹配实物。

  2、理解操作规则,给动物卡片匹配相应的食物卡片。

  3、学习正确整理操作材料。

  活动准备:

  动物卡片、食物卡片、圆点卡片1—6、幼儿操作材料,教师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复习认识点卡。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魔术,看,我变出了什么?

  幼:卡片

  师:我们来看看卡片宝宝的身上有什么?

  幼:有点子

  师:几个点子?

  幼:1个(1的点卡)

  师:请幼儿随意抽一张,手指指变变变,进行手指点数。

  幼:3个,4个,5个,6个

  师:现在我想用这6张卡片来考考你们,比比谁最聪明?(教师快速出示一张点卡,幼儿说点数)

  (2)学习将点卡按数量从少到多地排序。

  师:卡片宝宝说你们太聪明了,想请你们当它们的小老师,帮它们排好队,可要听清楚要求噢,请你把这些卡片按照点子的个数从少到多排队。

  (出示排序板)这个小红旗就是起点,想想哪张点卡在第一个,边说边排:几的点卡请你排在最前面,几的点卡请你跟在几的点卡的后面。。

  请个别幼儿在黑板上操作。

  师:我们一起从靠近红旗的点卡开始说说圆点是怎样排队的?(一个圆点、二个圆点、三个圆点)

  再请幼儿上位操作。

  (3)对应匹配实物卡片

  师:你们太厉害了,瞧,我还带来了好朋友呢,看看都有谁啊?有几只?出示6张动物卡片,请个别幼儿点数验证。

  师:请你们帮帮忙,给小动物找点卡做朋友。你们说,一只猴子和几的点卡做朋友?(老师边送边说:一只猴子和1的点卡做朋友。)

  师:谁来给小猫,小狗,小兔,青蛙,小羊找点卡做朋友呢?边送边说:几只什么和几的`点卡做朋友。请个别幼儿在黑板上操作。

  师: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小动物和点卡找的朋友对不对?

  幼儿操作。

  2.小组活动

  给小动物找食物。

  师:今天的游戏好玩吗?我还给你们准备了更多的游戏,藏在后头呢!请你们先帮小动物卡片去找食物,一边找一边说:几个什么找到了几个食物。

  3.活动评价。

  (1)展示部分幼儿的活动,集体检查按物匹配是否正确。

  (2)引导幼儿观察各组桌面材料摆放的现状,表扬整理得好的幼儿。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教会幼儿区别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

  2、教幼儿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区别高矮和一样高及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高矮的相对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三副、布一块、日常生活中能比较高矮的实物若干

  教学过程:

  一、教幼儿区别高矮和一样高

  1、出示课件一,图为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健康情况不同,长得高矮不同的两个娈生姐妹,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她们的不同点(结合卫生习惯教育引入高和矮)。

  2、逐一出示实物,让幼儿比一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3、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再请全体幼儿互相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4、请幼儿说说自己熟悉的'东西中什么是可以比较高矮的。

  二、教幼儿一些比较高矮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矮的站在凳子上,前面用一块布遮住,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当幼儿发生错觉时,揭开谜底,并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同一高度。

  2、出示课件二,图上有一棵树距离近,一棵树距离远,让幼儿判断树的高矮,当幼儿发生争论时,"xx老师。教。案网出处"拉回较远的那棵树,让幼儿再次进行比较,然后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相近的地方,否则不确。

  3、出示课件三,一只长颈鹿在地上,一只猴子爬到树顶,猴子低下头对长颈鹿说:瞧!我长得比你高。提问:猴子的话对吗?为什么?

  三、告诉幼儿简单的高矮的相对关系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比较,再让高的小朋友跟老师比较或让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较,使幼儿知道:高的小朋友跟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跟老师比是矮的,矮的小朋友跟高的小朋友比是矮的,但跟更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告诉幼儿单独的某样东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较。

  2、请三个小朋友上来,再请一个幼儿为他们从高到矮排队,并说出谁高谁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3、发给每个幼儿纸和笔,请每个幼儿依次画高矮不同的三棵树。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三个活动环节,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比较高矮;学会运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较高、比较矮、最高、最矮等语词,并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关系;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我认为本次活动设计是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请两个幼儿上台比较高矮,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比起图片来更直观,先让幼儿自己来比较,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再来观察图片比较高矮,最后进行排序。幼儿学起来是层层递进的,对高矮概念掌握的较好,完成原先设立的目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按颜色标记帮花朵分类。

  2、学习根据点数和花朵匹配。

  3、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能够完整的表述一句话。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花园场景,并贴上颜色标记以及画上各种形状并在形状中间画上点数。

  2、幼儿已认识各种颜色的花以及各种标记。

  3、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花若干,装花的礼盒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讨论活动

  1、导入今天吴老师给我们每人准备了一份神秘的礼物,我们任找一张小椅子,把礼盒打开来看一看?

  2、幼儿讨论哇!我有了好多漂亮的花!有红的、黄的。

  你们也可以和好朋友说一说:"你有什么颜色的花?有几朵?"

  3、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幼儿A:我有红颜色的花,有三朵!还有绿颜色的花,有两朵!

  幼儿B:我有一朵黄颜色的花,还有三朵蓝颜色的花

  二、认识花园我们收到了这么多漂亮的鲜花,可真开心!

  如果这样放着它们就会枯萎的,那就太可惜了,这里有个大花园,我们把鲜花种到花园里去好不好?

  三、种花

  1、认识标记我们来看一看这个花园是什么样子的?这里有些什么?

  我们要怎么种花才最好呢?

  幼儿:这里有个红颜色标记、绿颜色标记、黄颜色标记、还有蓝颜色标记。

  师:这些标记有什么用呢?告诉我们什么呢?

  幼儿:我们可以把红颜色的花种到红颜色标记的地方。

  师:那绿颜色的'花,我们要种在那里呢?

  幼儿:绿颜色的花种到绿颜色标记的地方。

  小结:对了,我们要看一下花是什么颜色的,然后把花种到和它一样颜色标记的地方。

  师:在花园里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儿:我发现有方形、圆形、三角形。

  幼儿:方形里面有三个圆点点,还有三角形里也有圆点点。

  师:对了,这些图形里面都有圆点点,这些圆点点是用来种花的标记,那你们猜,这花怎么种?

  幼儿:一个圆点点种一朵花,两个圆点点种两朵花。

  请幼儿示范,把老师的花种到花园里去。

  小结:我们种花的时候要找一找你的花是什么颜色,然后到这个颜色标记的地方,再数数这个颜色的花有几朵,和哪个图形里的圆点点一样多,最后把花种上去就可以了。

  2、幼儿操作

  四、赏花和小朋友一起检查鲜花有没有种对。

  五、结束活动我们小朋友种的花可真漂亮,有红的、绿的、黄的、兰的,我们请其他小朋友也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学反思】

  本次《种花》活动,目的是让幼儿找出规律并按简单的规律进行排序。整个活动以“花园的花”贯穿主线。分两大环节完成,层次清晰,第一个环节让幼儿观察去发现花的排队是有规律的,通过花的对比引导幼儿感知花儿排队的基本特征。第二个环节引导幼儿根据已种的花的排列规律接着种花,让幼儿感受了按花的大小、颜色规律进行排序的乐趣,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思维的敏捷性。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拼摆图形,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掌握,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相互合作的意识。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二、活动准备:

  场地准备:

  用塑料绳在地面上围一个大圆、一个大三角形、一个大正方形。

  物质准备:

  1、半圆的桌子、长方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

  2、各种不同的大型组合积木若干。

  3、几何图形拼组成的一幅画。

  三、活动过程:

  1、游戏:找朋友。[讲一讲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师出示用几何图形拼组的画,引起幼儿兴趣。请幼儿找一找画面中有哪些几何图形娃娃?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逐一观察、比较、讲述,加深认识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2、游戏:作客。

  教师以图形娃娃的身份与幼儿做游戏。邀请幼儿去各个图形娃娃家作客。教师:“现在我们一起到图形娃娃家去作客吧!来,先让我们一起学袋鼠跳到圆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跳到已划好的圆形中去)再让我们一起学小狗爬爬到三角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爬到已划好的三角形中去)最后我们一起跑到正方形娃娃家去,看一看是谁先到正方形娃娃家。(幼儿一起跑到正方形)

  3、游戏:娃娃请客[培养幼儿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师创设游戏情节:图形娃娃邀请小朋友吃饭,把幼儿带到有半圆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长方形的桌子的地方。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图形娃娃家吃饭的桌子有哪些形状呀?“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幼儿回答)对。图形娃娃说,一下子来了这么多朋友,小桌子已经坐不下了,它们要把小桌子变成大桌子,你们有办法吗?(幼儿分组合作拼摆桌子,培养幼儿互助的能力。)[两个半圆形的桌子可拼组成一个大圆形的桌子、一张长方形的桌子和两张正方形的桌子拼组成一张大正方形的桌子、4张小正方形的桌子可拼组成一张大正方形桌子]

  教师:“桌子有了,椅子还没有,我们就用积木来拼做椅子吧!不过,圆形的桌子旁要放圆形的.椅子。三角形的桌子旁放三角形的椅子,正方形的桌子旁放正方形的椅子。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吧!(幼儿动手来摆放积木,把它们进行拼组成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分别放在所对应的桌子四周。)

  4、游戏:送礼物

  教师:“图形娃娃邀请我们来做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先送一个大蛋糕给它们,不过,圆形娃娃喜欢吃圆形的蛋糕,正方形娃娃喜欢吃正方形的蛋糕,三角形娃娃喜欢吃三角形的蛋糕,如果送错了,娃娃会不高兴的。 [用两个半圆形的积木拼成一个圆形、用两块三角形的积木拼成一个正方形,用两个小三角形积木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幼儿在“生日快乐”的乐曲中将积木一层层的进行拼搭,体验欢快的情绪。

  活动反思:

  本节课教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参与性,引导幼儿在课堂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并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体验成功快乐。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0

  一、设计意图:

  我发现我班小班的孩子对我班大班孩子玩飞行棋扔骰子很感兴趣。(注:我班是混龄班)于是我就以"骰子"为载体。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有趣的故事中老师和幼儿扮演猪妈妈和小猪的角色,始终以游戏情景贯穿,展开了妈妈的神奇骰子,小猪做骰子,小猪扔骰子拿花生。让幼儿能在游戏中体验点数的乐趣,感知数量及数量与数字的联系。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感知5以内数量及数量与数字的联系。

  2、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游戏的快乐。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三、重点:

  感知数量及数量与数字的联系。

  难点:小班幼儿年龄小对数学学习缺少兴趣,较难集中注意力,手口一致点数。

  关键:通过游戏活动,能变吃的东西的骰子,吸引幼儿注意力,进行一环扣一环的点数。从实物对点数,到点数对数字,再数字对点数,回到点数对实物。通过不同的游戏形式进行反复的点数,从而让幼儿在不经意间感知数量及数量与数字的联系。

  四、活动准备:

  1、大骰子一个(一个面贴有一张小猪的图片,另五个面从里到外分别贴有1--5的圆点卡、数字卡、数字卡、圆点卡、实物卡、颜色卡)。

  2、空白骰子3份。(分别是三种颜色)

  3、圆点卡(1--5)各3张。(和骰子对应的三种颜色)

  4、实物花生3小筐。

  5、猪妈妈胸饰一个。

  五、活动过程:

  (一)猪妈妈的神奇骰子

  1、出示骰子,引起幼儿兴趣"猪妈妈我有个神奇的骰子,它可神奇了,里面藏着许多好吃的东西。""想不想看看是什么,就念句魔语:咕噜咕噜变。"(扔骰子,边念。)

  2、集体点数(师边撕颜色卡,实物卡,圆点卡,数字卡,边示范点数。)"找到最上面什么颜色?变变变,是xx,有几个?小手拿出来数数看。""N个xx,N个xx可以用几个圆点表示?小手拿出来,1个,2个,N个,N圆点要找朋友了,来看看身上的圆点,谁的和我这一样的?来抱一抱。N圆点还可以用数字"N"表示",边说边操作,卡片贴黑板上。

  3、请一幼儿扔骰子,个别点数(引导幼儿感知数量及数量与数字的联系)"哪只小猪上来扔骰子?一起来念魔语:咕噜咕噜变。猜猜看是什么?(请多名幼儿回答)原来是xx,数数看1个、2个、3个……

  "N个xx可以用几个圆点表示?你们说对不对?请N个圆点的小猪上来我们来跳一跳。还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4、请一幼儿扔骰子,个别点数(先问答再撕)撕掉彩色纸后问"几个?可以用几个圆点表示?数字几表示?"回答毕,师快速的撕下卡片,贴在黑板上。"我们一起来检查下,对不对?""请和他圆点一样多的小猪上来抱一抱吧"

  5、快速点数(师撕剩下的面)。

  "神奇的色子里还藏着好吃的,我们让他们变出来"。

  "有几个xx,用几个圆点表示?用数字几表示?"(个别提问)

  6、目测(师迅速撕剩下的面,将卡片依次贴黑板上)"有几个xx,用几个圆点表示?用数字几表示?"(个别提问)小结:"神奇的骰子真厉害,你们也很厉害,知道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可以用圆点表示,还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数字还可以表示很多东西"(引导幼儿具象感知,实物、圆点和数字的关系。)

  (二)小猪做骰子

  1、"想做神奇的骰子吗?"

  2、出示空白骰子,分别摆在中间"妈妈给你们准备3个空白骰子,有x颜色,x颜色,x颜色。我扔到数字几,就贴几个圆点。请你们记好自己身上有几个圆点,注意看,几?请N个圆点的宝宝快上来。"

  3、校对:师边巡视边撕数字卡,露出圆点校对。幼儿校对。"和我的一样吗?"

  4、幼儿按颜色将自己的圆点卡贴在对应颜色的骰子上

  5、依次贴好5个面。"小猪们,真棒,也做出了3个骰子。"

  (三)扔骰子拿花生

  1、"妈妈这有很多花生,我们来扔骰子拿花生。扔到几个圆点就拿几颗。你们会吗?"

  2、请一幼儿示范"你扔的是几?拿几颗花生?"

  3、检查,幼儿一起点数"我们来看看他拿的对不对,1颗,2颗……"

  4、幼儿分组操作,师巡回指导强调要求"扔到几,就拿几颗花生放筐里。把拿过来的花生放自己的小筐里。记住一定要轮流玩。没轮到的小猪要仔细监督看拿的对不对。"师巡回指导。

  (四)结束"小猪真棒。我们拿到了这么多花生,端好小筐回家吃花生喽。"

  六、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小班计算活动。把对点数的要求融入到游戏之中,从"骰子"这个教具将情景性教学游戏贯穿始终,促进幼儿在与教具材料中互动中思考、体验,达成教学目标。

  脉络清晰,层层递进,突破重难点,再巩固重难点。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感知数量及数量与数字的关系。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尤其是小班幼儿。因此,活动设计了猪妈妈有个神奇骰子这一情景,接下来骰子变吃的,小猪做骰子,扔骰子拿花生吃,几个环节,都紧紧围绕目标服务。以物对量,量对数,层层递进,突破重点、难点,最后巩固练习数与量,量对物。

  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灵魂,更是小班数学教育的灵魂,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活动要让幼儿保持兴致,惊喜不断,才能够吸引幼儿注意,进行有效教学。第一环节出示的教具大骰子,经过多次反复设计制做,骰子共六层,因小班数学识识5以内,所以将一面贴小猪图片,另外五个面,分别贴(1-5)的圆点卡--数字卡--数字卡--圆点卡--实物卡(幼儿常见的`食物,有苹果、西瓜、梨、糖果、萝卜)--颜色卡。边教学边撕,让幼儿始终对骰子保持神奇感。边撕卡片,边贴在黑板上。第一环节完毕时,抽象的数概念也很直观地呈现在幼儿面前。更能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三环节,设计了看数字贴圆点和圆点取物,给每个幼儿充分操作,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幼儿在体验找到点数的规律,让每个幼儿在独立操作,亲身体验中找到打答案。

  而活动中对幼儿的多样化的评价是促成幼儿对学习兴趣的一必要手段,在对幼儿的评价做到师评幼儿,幼儿互评,幼儿自评。如第一环节中的个别幼儿点数环节就做到了个别提问,个别回答,然后是请幼儿互评,并给回答对的幼儿放一个鞭炮(肢体动作评价),充分的调动了幼儿的兴趣。

  提问是老师和幼儿之间的一种交流形式,是最常见、最直接的一种教育方式,也是激活、拓展幼儿思路的重要手段。因此,让幼儿带着问题自主的展开思维活动,积极思考,充分表达,是我们贯彻《纲要》精神,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第一环节中的第三部分我在一幼儿扔了骰子后问"猜猜看是什么?"这一问题,尤其是小班幼儿会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合理想象,会想出很多东西。当然我们这个问题的重点不是要求他们能说出多少东西,而是幼儿在注意想这个问题时,注意力已经被吸引住。在第一环节中的提问是我考虑最多的,因为第一环节的五部分,按教学程序下来都是依次点数实物,再点数圆点,再对应数字。会显得很雷同。于是我就在提问的设计上,想了很多。第二部分是边出示卡片边集体问答。第三部分是个别提问,个别回答,做到边问边答边校正。第四部分是先提问,再个别回答,再集体校正(同时又做到幼儿互评)。第五、六部分都是个别提问,个别回答,做到照顾到全体,尽可能让每个幼儿的学习状态展现出来。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知道几种常见水果的颜色及外形特征。

  2.尝试从整体到局部观察常见的水果,提高观察能力。

  3.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1.五棵自制大树(一面有水果的影子,一面有多种颜色底板纸),魔术盒2个、桔子若干。

  2.供幼儿操作用的.苹果、葡萄、香蕉等水果塑封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师:今天,水果乐园的阿姨请我们小朋友们去做客,开心吗?我们出发吧!(音乐中幼儿进入活动室)

  (二)水果宝宝找颜色

  1.出示透明苹果卡片,师幼共同给苹果宝宝找颜色。

  师:水果宝宝真调皮,它们把自己的颜色都藏起来了。我们一起来帮它找一找。

  2.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师:这里还有很多水果宝宝,它们也把自己的颜色藏起来了,请小朋友们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帮它们找到颜色后并把它贴上去。

  3.交流分享,师小结。

  小结: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颜色,同一种水果也会有不同的颜色。

  (三)水果宝宝找影子

  1.个别幼儿尝试给水果宝宝找影子。

  师:水果宝宝不见了,树上只剩下了它们的影子,小朋友来看一看这是xx宝宝的影子?那我们把xx宝宝请出来和影子抱一抱。

  2.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师:树上还有许多水果宝宝藏起来了,请你们先看一看这些水果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想一想它会是哪一种水果?请小朋友去把它们找出来和它的影子抱一抱。

  3.交流分享,教师小结。

  (四)游戏“猜一猜、尝一尝”

  1.情境创设:水果乐园阿姨送水果。

  2.尝试用多种感官猜水果。

  3.幼儿品尝水果。

  活动延伸:

  1.区角活动:投放其它的水果到盒中,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如摸一摸、闻一闻、听一听)来猜测。

  2.家园共育:家长可带领孩子去超市或水果店去认识一些不常见的水果,进一步丰富幼儿对水果的认识。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能够辨别两样物品数量是否一样多。

  2、对数学产生探索欲望。

  3、能够听懂老师简单的指令跟同伴交流合作进行操作。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辨别两样少量物品是否一样多。

  难点:会辨别两样少量物品是否一样多。

  活动准备:

  PPT课件、操作学具、胶棒。

  活动过程:

  一、认识“一样多”

  师:小朋友们上午好,我今天好开心哦,有这么多客人老师来我们班做客了,我们跟客人老师问好吧!(客人老师好!)哇,小朋友们真棒,我喜欢xxx,你们看坐得真好,喜欢xxx,坐得真精神。我今天还邀请了一些动物朋友来我们班,你们想知道是谁吗?(想!)一会等他们来了就知道了。

  (敲门声)

  师:哦,来客人了,我们一起打开门(模仿开门动作)是谁来了?(小猫)来了几只小猫啊?(一只)一只小猫我们用数字“1”来表示。小猫玩了一会,肚子好饿哦,好,请他吃条鱼吧,我请小猫吃一条鱼,用数字“1”来表示,一只小猫吃一条鱼吃得好饱哦。咦,你们看,这是什么数字?这是什么数字?这个数字“1”和这个数字“1”是一样的,我们就说一只小猫和一条小鱼的数量一样多。

  (敲门声)

  师:又有动物朋友来了,一起打开门,看看是谁来了?(小白兔)来了几只小白兔啊?(2只)两只小白兔我们用数字“2”来表示,小白兔也想吃东西呢,请他们吃胡萝卜吧。给这只小白兔一根,给这只小白兔一根。一只小白兔吃了一根胡萝卜,两只小白兔吃了几根胡萝卜?(2根)两只小白兔吃了两根胡萝卜我们用数字“2”来表示,你们发现什么了吗?这个数字几?这个数字几?这个数字“2”和这个数字“2”是一样的,我们就说两只小白兔和两根胡萝卜的数量一样多。

  (敲门声)

  师:又有动物朋友来了哦?小朋友打开门,看看,谁来了?(小狗)来了几只小狗?(3只),三只小狗用数字“3”来表示。我们请小狗吃骨头吧,请他吃一根,请他吃一根,他也吃一根。小狗也吃饱了,三只小狗吃了几根骨头?(3根)三根骨头用数字“3”来表示,你们有什么发现呢?数字“3”和数字“3”是一样的,我们说三只小狗和三根骨头的数量一样多。

  三、巩固认识

  师:哇,小朋友把动物朋友都喂得饱饱的,下面我来问问小朋友你喂谁吃东西了?你发现什么了?(xxx和xxx一样多)真棒!

  我们一起去外面看看还有哪些东西是一样多的吧!走喽,小猫再见,小白兔再见,小狗再见!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3

  目标:

  1、能感知三角形。

  2、巩固对圆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准备:

  1、用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拼成的小鱼图片。

  2、在场地上画大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图案。

  过程:

  1、巩固对圆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出示正方形和圆形小鱼图片。

  提问:图上有什么?它们是由什么形状拼起来的?

  2、认识三角形。

  出示三角形小鱼图片。

  提问:这条小鱼和前面两条小鱼一样吗?它是由什么形状拼起来的.呢?

  引导幼儿说说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

  3、在活动室内找找三角形。

  鼓励幼儿找找、说说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

  游戏:小鱼游。

  幼儿扮小鱼,教师念儿歌,按教师的指令游到场地上相应的图形图案中。

  建议:

  活动室范围较小时,可将大图形画在室外的场地上进行游戏。

  评价:

  1、能认识三角形。

  2、能根据指令辨认图形。

  (附)儿歌

  小鱼游

  小鱼,小鱼游呀游,

  游到圆圆(方方、三角形)池塘中。

  捉小虫,吹泡泡,

  真呀真快乐!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条边,三个角。

  2、能将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实物进行比较,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发展幼儿观察力,空间想象力。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一份,大三角板一个,长短不同的小棒,雪糕棒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手指游戏:快乐的小鱼二、学习三角形特征

  1、认识三角形

  (1)出示魔法线昨天张老师得到了一根魔法线,我今天把他带来了,让我们一起把它叫出来。123,请出来。

  (PPT出现一根红色的魔法线)提问:它是什么颜色的?

  (2)第一次变化这跟魔法线他会变,让我们一起喊123,看他会变成什么?(孩子们一起喊123,PPT出现三根红线)提问:数一数变成了几根线,

  (3)第二次变化(孩子们一起喊123,PPT出现一个的三角形)又变成了什么?(三角形)

  (4)触摸三角形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大的三角形,我请小朋友们来摸一摸,他是不是有三条边,三个角。

  (5)又一次变化一个三角形又变出了好多的三角形,虽然它们的大小不同,但他们都是三角形。

  2、巩固三角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图形,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前几天张老师去旅游。到了一个神奇的国家,三角形王国,他们这里的东西都是三角形的,老师把他拍了下来今天和你们一起来分享

  (继续看PPT,出示各种各样的三角形物品)

  A钟表店

  B食品店

  C帽子店

  (2)、再来找一找王国里还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许多小旗子,屋顶,冰淇淋,标志牌等)

  (3)、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一找三角形的物品

  3、老师小结三角形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出示最后一张PPT)今天你们表现真棒,找到了这么多三角形的物品,他们虽然长得不一样,(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但都有三条边,三个角;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二、复习三角形的特征提供冰糕棒、小木棒供幼儿拼三角形,巩固认识其三角形。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出开头吸引孩的注意,通过变一边、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摆一摆等,做了三角形等一系列活动,使每位幼儿在广阔的活动和认识空间在拼拼摆摆的过程中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老师及时的小结使孩子获得知识的完整性。虽然生活中属于三角形的物体少一些,但孩子们能积极参与并观察,找到了好多的环境中的三角形。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5

  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午睡起床,常有小朋友把鞋子拿错、穿错,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设计了《鞋子对对碰》的活动,引导孩子在原有的生活经验上关注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的不同,进行配对。在游戏中自然渗透数学的概念,达到“玩中学,玩中教,玩中求进步”的目的。

  活动目标:

  1、感受在活动中有趣和快乐。

  2、能按鞋子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活动准备:

  1、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不同的成双的鞋子(拖鞋、高跟鞋、皮鞋、凉鞋、溜冰鞋等)散放在教室的中间。

  2、鞋架两个。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口吻,请幼儿帮助猫妈妈(教师)一起收拾零乱的鞋子。

  1、请幼儿初步按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2、幼儿分散收拾。

  评析: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有情节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积极参与,能自然而然的导入活动。在这环节中,有很多小朋友对一些外型特别的鞋子(如溜冰鞋)能正确配对,而对一些颜色相近或外型相似的鞋子有很多配错了。

  二、幼儿讨论

  1、你是怎么收拾的?这两只鞋子为什么要放在一起?

  2、小结: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的鞋子叫一双,是好朋友,所以要放一起。

  评析:讨论是非常必要的环节,能使幼儿相互吸取经验,这种相互的学习

  方式会使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让他们共同交流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互相启发、修正。这种相互的学习方式,会使幼儿学会接纳他人的观点,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3、提供合理的教育“平台”。

  活动的目标符合我们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又适当的增加了难度。活动内容的选择既是幼儿感兴趣的又贴近幼儿的生活。在教学方法上注意“玩中学,玩中教,玩中求进步”的观点。在活动中,教师更多是以一个观察者、支持者的身份,关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支持、推动幼儿主动学习。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6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区别两样东西的长短。

  2、喜欢参与数学活动。

  二、活动准备

  长短相同的吸管2根,伸缩教鞭(或天线)2根,幼儿每人3根套管(一长二短)。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演示会变的吸管。

  (1)出示两根一样长的吸管,1根直放、1根斜插入橘子水瓶(透明的)中,让幼儿目测比较哪根长,哪根短。

  (2)幼儿把斜插入橘子水瓶中的吸管取出来后和另一吸管一端对齐作比较,得出两根吸管一样长的结论。

  2、教师演示会变的.教鞭。

  出示两根能伸缩的教鞭,让幼儿比较哪根长,哪根短;然后将其中1根拉长后,再进行比较,哪根长,哪根短。

  3、幼儿操作。

  (1)比较自己的套管的长短。

  (2)用不同的方法两两连接后比较长短。

  四、建议

  小组同伴相互将套管合并,作不同的连接后再比较长短。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7

  一、设计意图

  小班孩子的认知特点,更多的是通过对物体外部特征的直接感知,逐步获得认知经验的。深秋的到来,形状各异、颜色不同的水果,刺激着孩子们的视觉。《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利用当季且幼儿常见的水果作为教育资源,为幼儿认知、学习提供最直接的活动教材,不失为一个巧妙的想法,因此我设计了《水果分类》这节课,让幼儿根据水果的名称、颜色等特征,初步学习分类,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及动手、动脑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能根据水果的名称进行分类。

  2.学习用“把--和--放在一起”大胆表述分类结果。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各种常见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橘子、梨等水果,并正确说出名称。

  2.苹果、香蕉、梨、火龙果、葡萄水果卡片,分类篮若干

  3.环境创设:创设水果店情景。

  三、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师:今天呀,老师带来了一位朋友吗,你们认识她吗?(兔小姐),对了,就是兔小姐,她新开了一家水果店,我们一起去她的水果店看看吧!

  2、幼儿观察水果的摆放规律

  师:你们仔细看看,兔小姐店里的水果是怎么摆放的?(按照水果的种类,把一样的水果摆在一起),你们听:谁来了?猪爸爸来买水果了,哎呦,猪爸爸肚子太大了,不小心把水果架碰倒了,兔小姐的水果倒了一地,你们愿意帮助他们把水果放好吗?但是去之前我们要先学会一种本领,把一样的水果放在一起,你们能行吗?我先请两个小朋友上来用水果卡片试试看。

  3、个别幼儿尝试按水果进行分类

  师:这两个小朋友先用我们的水果卡片试一试,看看他们能不能把水果分好,注意要把相同的水果放在同一层水果架上。

  4、小结:你们看,他们分的对吗?请xx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引导他们用“把xx和xx放在一起”),对了,只有学会把相同的水果卡片放在一起,兔小姐才会请我们去帮忙,现在其他小朋友想不想试一试?先来看看我们的材料。(介绍操作材料)四、集体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师:在试之前,老师有几个要求:

  (1)等会你们自己选择一张桌子操作,如果发现篮子不够了,你就选择其他的桌子操作。

  (2)每个小朋友一篮水果卡片,你们要把水果分到桌子上的水果篮里面。

  (3)听到老师拍手的声音后马上回到位置上。

  教师讲解:我们来看看这组小朋友分好的水果卡片,分对了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5、游戏结束—水果宝宝分类排队

  师:小朋友都已经学会分水果的本领了,那现在我们准备出发去兔小姐的水果店帮忙啦!请身上贴着苹果图案的小朋友站在这里,贴着香蕉图案的小朋友站在这里,我们出发吧!

  四、活动反思

  这节小班《水果分类》,我的目的是孩子们在已经熟悉掌握各种水果名称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分类。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创设了一个他们熟悉的动物情境:兔小姐开了一家水果店,她的水果摆放的特别整齐,但却被后面来的猪爸爸给碰倒了,由此引出让幼儿帮兔小姐的水果分类,孩子们也很乐意帮忙。在过程中,我先请了几位幼儿上来个别操作,本来我以为把三种水果进行分类,而且还是孩子们熟悉的苹果、香蕉和梨,对他们肯定没难度。结果他们上来操作时孩子们还是弄错了,由此我想到,孩子们虽然熟悉水果,但对于分类这个概念还不是很清楚,所以操作起来会有难度。接下去的集体操作过程中,我投放了五种水果,由于小班孩子刚进园不久,对于上课的常规不是很清楚,所以出现了不是人手一份材料的情况,我在过程中马上引导他们要自己独立拿一篮水果进行操作。在最后的检验环节,我发现有一组小朋友好几种水果放错了,他们虽然认识水果,但在分类过程中会出错,因此我在接下去的时间里,重点会进一步加强孩子们对于分类概念的掌握,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符合。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8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大小顺序将3以内的物体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2、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排序方法,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体验数学排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排序

  2、教具:苹果树一棵、3个大小不一样的苹果图片2套、2张有小红旗标志的操作卡

  3、每个幼儿一套操作材料;草莓、香蕉、桔子、西瓜、菠萝、梨子、石榴大中小各一套,分别放入7个盒子中。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苹果树,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瞧,果园里苹果树上的苹果成熟了,哪个小朋友想来摘苹果呢

  2.分别请2位幼儿上来摘苹果,引导幼儿比较苹果的大小。

  提问:这2个苹果有什么不一样呢哪一个小哪一个大(小的、大的)

  3.教师再摘一个,引导幼儿比较说出最大的。

  教师:老师也来摘一个苹果,小朋友看看我摘的这个苹果和他们比一比是怎样样的

  (最大的)

  4.师幼共同小结:3个苹果大小都不一样,他们一个小的,一个大的,还有一个是最大的。

  二、学习将3个苹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小的--大的--最大的。

  教师:这些苹果想学小朋友们排队开火车的游戏呢,他们想请你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请把最小的苹果当排头,站在第一个,其它的苹果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沿着这个小红旗所指的方向排在这个苹果的后面,就应先排谁呢

  (请1--2位幼儿上来排)

  2.幼儿和教师一起说排序的规则:小的--大的--最大的'。

  3.请幼儿按教师的要求将苹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练习排序,边排边说:

  小的--大的--最大的。

  三、幼儿探索从大到小的顺序将苹果进行排序。

  1.继续出示3个大小不一的苹果,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你们瞧,那里又摘了几个苹果呢他们也有什么不一样吗(大的、小的、最小的)

  2.师介绍排序要求:这一次,这3个大小不一样的苹果想请小朋友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请小朋友继续在操作卡上试一试,排一排呢!

  3.幼儿操作活动,探索从大到小的排序方法,教师指导幼儿边排边说:大的--小的--最小的。

  4.请1--2名幼儿上来边展示自己的排序方法。

  四、师幼共同小结:

  这天,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啊,学会了给3个苹果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还会一边排一边说:小的--大的--最大的;大的--小的--最小的。

  五、游戏:送水果。

  1.介绍送水果的游戏规则:

  教师:送水果前先请小朋友选好自己要送的水果,然后和拿相同水果的两个好朋友一起。

  比一比3个水果的大小,最后再按照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顺序来排排队,开着小火车送到我们班,好吗?

  2.幼儿自由找水果,相互比较并协商按必须顺序排队送水果,结束活动。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9

  一、活动目标

  1、能用“xx在什么的上面(下面)”句型讲述物体的空间位置.

  2、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正确感知物体的上下方位,并能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3、愿意和同伴一起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教具:在户外活动场地布置大滑梯、桌子、椅子、树等场景,小兔子一只.学具:各种小动物玩具(多于幼儿人数),幼儿用书、彩色笔若干。

  二、活动过程

  1、找找在哪里

  教师(出示玩具小兔子):今天小兔子想和我们玩“找找在哪里”的游戏,你们高兴吗?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将小兔子放在桌子上,请幼儿说说小兔子的位置,引导幼儿完整讲述“小兔子在桌子上面”

  教师再次将小兔子放在滑梯下面,请幼儿寻找并完整讲述“小兔子在桌子下面”

  2、捉迷藏

  打开幼儿用书,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它们藏在什么地方?谁在树上?谁在树下?启发幼儿给在下面的小动物涂色。

  观察画面,认识汉字:上下,并圈出在下面的小动物。

  请每位幼儿拿一个小动物,把它放在场景的上面或下面,边放边说小动物的位置,大家一起寻找小动物并烁烁。

  请女孩放小动物,男孩寻找,找到后两人拉手说一说小动物在哪里,然后交换。

  三、活动评价

  表扬在活动中积极,完整讲述的幼儿。

  请幼儿找找教室的上面和下面都有些什么?活动运用游戏的形式小班幼儿易于接受和感兴趣参与。

  四、活动反思

  幼儿时期,兴趣是其学习活动中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幼儿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能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且能取得较好的效能,因此,任何活动都应重视兴趣的培养。今天的活动,从教材的.选编到教法的设计,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充分运用游戏的形式,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游戏气氛中自然地潜移默化地掌握了xx在什么的上面(下面)”句型讲述物体的空间位置,正确感知物体的上下方位。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20

  一、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在认知过程中,容易受外界事物和情绪的支配。无意记忆占优势,常常在无意中记住一些事物。游戏、操作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形式,如果单纯让幼儿认识圆形,幼儿会感到很枯燥,兴趣往往不高,而且效果也会不好。因此,在设计这个教学活动时,让幼儿在游戏操作中了解一些常见的圆形物品与特点,从而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观察探究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感知、观察和想象能力。

  二、活动目标

  1、能在认知、操作和游戏活动中掌握圆形的特征。

  2、能在周围环境中寻找圆形的物体,感知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活动准备

  1、活动室布置一些圆形的物品。

  2、圆形纸一张,圆形物品若干(如镜子、瓶盖、铃鼓、盘子)。

  3、幻灯片,箱子,箱子里有各种不同的圆形物品,操作纸若干、彩笔人手一份。

  四、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认识圆形物品。

  师:(用神秘的口气加眼神)仔细听,这是什么声音?师敲击小鼓。

  幼儿:小鼓声。

  师:快看看,真的是小鼓。知悉观察,小鼓长什么样子?

  幼儿:圆形。

  师:来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师:请小朋友沿着小鼓的表面和边缘触摸,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幼:圆圆的,滑滑的。

  幼:圆圆的

  幼:边缘是光滑的

  幼:没有棱角……(幼儿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像小鼓这样圆圆的滑滑的,没有棱角的就是圆形。(引出圆形这一话题。)

  师:(出示一张圆形的纸)提问:它像什么?

  幼:它像盘子

  幼:它像太阳

  幼:它像……

  师:说一说,你还见过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鼓励幼儿说出在家里或者在其他地方见到的圆形物品)

  2、让我们一起在活动室中寻找,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幼儿在室中寻找。)

  3、交流自己的'发现。

  4、观察幻灯片上的圆形实物,感知圆形的特征。

  5、进一步感知圆形的特征

  6、实践操作,添画。

  (1)小朋友你知道圆形能做成什么吗?老师给小朋友变个魔术看看。

  一个圆形变变变变出大太阳,两个圆形变变变变出可爱的小鸡,三个圆形变变变变出好吃的糖葫芦,四个圆形变变变变出可爱的毛毛虫。

  (2)为幼儿准备一些画有圆形的纸,启发孩子在圆形上面添加几笔后变成另一个图案(如太阳,苹果),鼓励他画的越多越好。

  (3)观看幻灯片中的圆形变成的图形,激发幼儿的想象。

  7、延伸:小朋友们,你们的家中一定有很多圆形的东西,回到家仔细去寻找。然后再用圆形去变个魔术好吗?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21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理解序数,知道数字还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

  2.愿意在理解的基础上大胆、清楚地进行讲述。

  (二)活动准备:

  1、一幢5层楼的房子

  2、1——5的数字卡

  3、5个动物(大象、小熊、小鸡、小兔、青蛙)

  4、小红旗

  (三)活动过程:

  1、复习5以内的数量。

  师:“今天我们小一班来了几位动物客人?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是谁?有几只小动物?有5只小动物那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呢?(出示数字5)”

  2、引导幼儿帮助动物排队,初步感知理解序数的意义。

  “动物朋友出去做游戏了,我们先给小动物排着一条整齐的队伍出去,我们来帮助它们排队,好吗?(出示小红旗),排队要有个要求,要从红旗这里排,从左往右一个一个排在红线上。

  (1)你们真棒,很快就帮小动物们排好了队。

  (2)排在第一个的是谁?谁排在第三个?大象排在第几个?

  3、给动物找序号,理解数字还可以表示动物的位置。

  (1)为了让大家能一看就知道谁排在第几个?你们能帮它想个好办法吗?

  (2)老师这里有一些数字牌,分别是几?数字1发给谁,为什么?那数字2呢?小鸡那应该放数字几呢?表示小鸡排在第几个。

  (3)现在有了这些数字牌,我们就能一眼就看出谁排在第几个了,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4)小结:原来这个数字不仅可以表示有几个动物,还可以表示小动物排的位置呢。

  4、引导幼儿帮动物找房子,从纵向来学习序数。

  (1)玩好游戏,小动物们要回家了,这里有一幢房子,小动物们就住在这里,我们来帮助小动物,把它们送回家。

  (2)大象由于身体比较笨重,所以它住在第一层里,谁来把大象送回家。小熊住在第二层;住在第五层的是青蛙……

  (3)小结:原来数楼层的时候,我们是从下往上数的',数字还可以表示楼层呢?

  5、玩排队游戏,巩固对序数的理解。

  (1)请5个幼儿排成一排,先想一想从左往右自己排在第几个?然后根据老师的口令做相应的动作。如请第3个幼儿拍两下头。

  (2)相同的队伍,从右往左玩排队游戏。

  (3)小结:原来排队的方向不同了,你们排的位置也就不同了,原来xx排在第五个,现在方向换了,她的位置就不同了,现在排在第四个了。

  6、帮熊猫老师贴上车厢的数字。

  (1)第二天,动物们坐上小火车去秋游了,我们来给他们分分座位好吗?请一名幼儿上来帮助小动物们分座位,为了让大家能一眼看出小动物分别坐在第几节车厢,请你把数字贴在相应的车厢上并说一说,xx动物坐在第几节车厢。

  (2)幼儿操作

  (3)请你去给客人老师看一看,你做对了没有,并告诉客人老师,小动物分别住在第几节车厢里。

  7、小结

  反思:

  本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认识1~5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和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活动中是用动物卡片来让幼儿认识了解序数,为了能使幼儿更直观的看到并用第几说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我请幼儿扮演小动物来代替动物卡片,这个环节的设计无意中更加激发了幼儿参加活动并积极投入活动的积极性。我请了5名幼儿扮演小动物站站成一排,每个小动物都有一个象征性的动作,这样就能使幼儿容易辨别什么“小动物”是排在第几位的。中间在加进了一些游戏的元素,如请其中一个小朋友蹲下,问“什么动物累了?他是第几个?”等。在排成一横排的基础上,我又考虑到序列是多样的,序列的方向不是固定的,因此,在以后的序数教学中,我们应多进行一些序数变化方式,如:

  1、辨认排列形式不同的“序列”如:横直排的,纵向排的,斜向排的,弧线排列的,曲线排列的,不规则排列的等。

  2、从不同的方向确认序数,如:从左到右是第几?从右到左是第几?从上到下上第几?从下到上是第几?

  3、确认同种类物体的序列,如一排小鸡,哪只是第几?也确认不同种类物体的序列,如:苹果、娃娃、笔、碗排成序列,每个物体排第几?

  4、在变化的情景中确认序数,如确定了序列中物体的序数后,变换序列中的物体,再认一认变换后的物体排第几?这样做既有利于形成序数的概念,也有利于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精选21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09-05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08-26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热】03-17

【荐】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03-01

【推荐】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03-04

【热】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03-04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荐】03-10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精】03-10

【精】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03-17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热门】03-01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精选21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精选21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运用各种感官感知5以内的数量,提高幼儿点数、计数、匹配等数学操作能力。

  2、训练幼儿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锻炼幼儿手指小肌肉,提高手的.灵活性、协调性。

  活动准备

  1、糖(幼儿每人15颗)、小篮子20只、保鲜袋幼儿每人5只(里面装有数量为1—5的点卡)

  2、数字卡片1—5。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小朋友,看看篮子里装着什么呀?(糖)

  鼻子凑上去闻一闻,有什么味道?(很香)

  你们喜欢糖吗?那我们先来玩糖,再来吃糖,好吗?

  二、猜糖、夹糖游戏:

  1、猜糖

  教师:看看我的手里有糖吗?(没有)

  请你闭上眼睛,我要变糖了。

  2、(教师拿一粒糖放在手心里后)

  好,把睁开眼睛,请你猜一猜我的手里有几粒糖?

  你们可以在1、2、3、4、5这5个数里猜一个数)。

  (幼儿猜对后请全体幼儿都拿出和教师一样多的糖)

  (把糖送给猜对的那位小朋友。)

  幼儿游戏数次

  3、手指夹糖

  教师:来,把手做成夹子(幼儿用两只手指头做“剪刀”状),伸到篮子里去夹一夹糖,能夹住吗?

  现在,我们来玩夹糖。

  游戏,我来数“1、2、3”,你来把糖一粒粒夹到桌子上,老师数到“3”你马上停下来,然后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

  准备好了吗?

  开始——停!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幼儿点数,并讲述结果“我夹了x粒糖。)

  (提问:谁也夹了x粒糖?站起来去数一数别的小朋友的糖,找一找谁的糖和你一样多?)

  三、装糖游戏:

  1、请小朋友把椅子下面的小篮子拿起来。篮子里是什么呀?

  抓住袋袋的口,把塑料袋倒过来,数一数有几只塑料袋?

  (幼儿点数塑料袋一共5只)

  2、每只塑料袋里都有一张圆点卡片,等一下请小朋友来装糖,先数数口袋里的卡片上有几个圆点,然后往口袋里装和圆点一样多的糖,听清楚了吗?

  3、幼儿装糖,教师观察与指导。

  四、买糖、品糖游戏:

  糖都装好了,我想买你们的糖,行吗?

  (我想买有x粒那袋糖)

  结束语:还有一袋糖有几粒?(一粒)你喜欢吃糖吗?好,这袋就奖给小朋友吃吧!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排一排的感知活动,学习按大小顺序将3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

  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物体排列的顺序。

  3、能积极参与活动,对排序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

  2、大小不同的苹果,操作底板。

  3、音乐,水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水果大丰收喽,让我们坐上车,一起去果园看看吧。

  2、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果园。

  二、学习按大小顺序将3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

  1、看看说说,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大小。

  (1)提问:这是什么水果?数一数有几个苹果呢?

  (2)这些苹果有什么不一样呢?哪一个最大?哪一个最小?

  (3)请三位小朋友上台来分别摘一个苹果,让幼儿说出谁摘的小苹果,谁摘的大苹果,谁摘的最大的苹果。

  2、学习将3个苹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1)按从小到大排序。

  教师:刚刚长出来的苹果是很小的,后来才慢慢地长大,谁能把这些苹果从小到大一个个排一排,表示苹果是怎样一点点长大的吗?

  (2)请幼儿先比较出大小,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练习排序。

  (3)幼儿和教师一起说排序的规则:小的——大的——最大的。

  3、练习将3个苹果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

  (1)按从大到小地排序。

  教师:果园的水果运到水果店了,我们去看看叔叔阿姨是怎样整理苹果的吧。咦,叔叔阿姨把最大的苹果排第一,后面应该怎么排呢?

  (2)请小朋友尝试从大到小排苹果。

  (3)幼儿和教师一起说排序的规则:大的.——小的——最小的。

  三、操作巩固,加深按大小顺序将3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方式的理解。

  1、教师:很多小朋友们给苹果排队排得可真好,可是水果店里还有许多水果没有摆放整齐,叔叔阿姨也想让小朋友帮忙,叔叔阿姨告诉吕老师一个秘密,这些水果喜欢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样子来排队,你们愿意帮忙吗?

  2、幼儿操作活动,进一步掌握有规律的排序方法,教师适当指导。

  3、评价幼儿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操作结果。

  四、快乐水果宴

  教师:水果店的叔叔阿姨非常感谢小朋友的帮助,他们准备了香甜的水果,让我们一起去品尝吧。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3

  一.导入

  同学们好! 大家可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光阴胜似无价宝,日夜累计时分秒”。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们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握时间,制造出了各种各样的钟表。

  二.整理

  (一)复习钟面

  你知道钟面上有什么吗?

  1.钟面上有3根表针,他们分别是什么呢?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哪个是秒针呢?

  最短的这根是时针, 比较长的这根是分针,又细又长、跑得最快的是秒针。

  2.钟面上还有什么呢?

  钟面上还有1至12,这12个数。

  3.钟面上还有小格。

  从12到1之间有()个小格?从12到2之间有()个小格?你能很快地说出从12到7之间有()个小格吗?整个钟面一共有()个小格?

  口答:通过刚才复习钟面的知识,你知道()里填什么吗?

  钟面上有( )针、 ( )针、 ( )针。

  钟面上有( )个数。

  每相邻两个数之间有( )个小格。

  整个钟面一共有( )个小格。

  (二)时分秒的认识、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时

  1.我们已经熟悉了钟面,你知道:时针从()走到()是1时吗?

  时针从1走到2是1时;时针从7走到8也是1时。

  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 ) 时。

  2.时针从7走到9是 ( )时。时针从12到走8是( )时。

  分

  1.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时,分针走1小格是( )分。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 )分。

  分针从12走一圈回到12是()分?

  2.你知

  道:1时和60分有什么关系吗? 1时=60分

  秒

  1.分针走1小格是1分,秒针走1小格是多长时间呢?

  2.“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我们跑60米用多长时间?就要用秒做单位。

  4.你知道:分和秒有什么关系呢?

  1分=( )秒

  练习:

  1分= ( ) 秒 1时= ( ) 分

  120秒= ( ) 分 1时10分

  = ( ) 分

  (三)读、写法。

  1.读出钟面上所指的时间,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4:00图 9:05图 2:50图

  ① ② ③

  订正:

  (1)这是4时。

  我们可以这样看:分针指向12是整时,时针走到4,是4时整。

  (2)这是9时5分。

  可以这样看:时针走过9,是9时多;多多少,看分针,分针指向1,是5分,就是9时5分。

  (3)这是2时50分。

  可以这样看:时针走过2,是2时多;多多少,看分针,分针指向10,是50分,所以是2时50分。

  2. 写出钟面上所指的时间。

  (1)有的同学这样写(4时),有的同学这样写(4:00)

  这两种不同的写法都写对了。

  看这种写法(4:00):时和分之间用两个点隔开,两点的左边表示时,两点的右边表示分;为什么两点的右边写两个0?

  (2)有的同学这样写,( 9时05分 )对吗?

  不对!应该写成9时5分;

  有的同学这样写,(9: 5对吗?

  不对!要这样写9:05。

  (3)2时50分 2:50

  三.练习与应用。

  1.读出钟面上所指的时间?

  图① 图 ② 图③

  9时 11时55分 2时10分

  订正:

  (1)这是9时。你是怎么读的呢?

  分针指向12是整时,时针走到9,是9时。

  (2)这是11时55分。

  时针走过11是11时多;分针指向11是55分,是11时55分。

  还可以怎么想呢?

  时针走过11不到12,就是快到12时,差多少,看分针,分针指向11,就是差5分12时,也就是11时55分。

  (3)这是2时10分。

  时针走过2,是2时多;分针指向2是10分,就是2时10分。

  当时针、分针比较接近的时候,我们看钟表应该注意什么?

  我们要看清楚哪一个是时针,哪一个是分针。

  2.哪两个钟表所表示的时间相同?请你用线连一连。

  闹钟图闹钟图闹钟图闹钟图

  4:20 7:15 8:05 11:50

  3.画出时针和分针。

  6:00 12:00 8:05 12:55

  图图图图

  (1)先读一读这是什么时间?(6时。)

  (2)再想一想6时的时候,时针走到几?分针指向几?(时针走到6,分针指向12。)

  (3)画表针的时候,时针要画得短一些,分针画得长一些。

  4.说一说谁写得对?

  6时15分图 7时5分图 2时图 9时50分图

  6:15 7:5 2时

  9时50分

  亮亮( )()()()

  3:30 7:05 2:00 10时50分

  兰兰()()()()

  (1)亮亮写对了,兰兰错在哪?兰兰没有分清楚时针和分针,时针走过6,是6时多,分针指向3,是15分。应该是6时15分。

  (2)兰兰写对了。亮亮错在哪?这是7时5分,不够10分,我们写的时候,写成7:05。

  (3) 都写对了。钟面所指的时间是2时,他们都写对了。

  (4) 亮亮写对了。兰兰错在哪儿?时针走过9,是9时多,分针指向10是50分,是9时50分,亮亮写成10时50分了。

  看了亮亮和兰兰做的几道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看钟表的.时候,要分清楚时针和分针;时针和分针比较接近的时候,要看清楚时针走过几;写时间的时候,如果不够10分,想一想应该怎样写。)

  5.你和家人外出旅游过吗?在有些宾馆的大厅,会同时摆放几个钟表。

  8:45图 9:45图 10:45图 3:45图

  北京东京悉尼莫斯科

  (1) 北京、东京、悉尼、莫斯科是世界主要城市。

  (2) 钟面上所表示的北京现在是什么时间?(上午8时45分)

  这时东京是什么时间?(9时45分)

  (3) 这时悉尼是什么时间?(10时45分)

  =( )分 1时20分=( )分

  90分=( )时( )分

  作业2:在家长的帮助下,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

  总结:希望同学们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做学习的小主人。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和操作活动,正确感知并分辨“里,外”。

  2、巩固对5以内数量的认识。

  3、愿意阅读画面上的方位词。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里外;

  2、每桌上一个小筐,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感知5以内的数量。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这儿有什么?

  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只奶牛?

  2、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

  (1)请小朋友看图说说:奶牛在哪里?

  认一认汉字:里外。

  (2)观察牧场里面和外面的奶牛,里面有几只?外面有几只?

  (3)看图说说:奶牛在哪里?请你给牧场里面的奶牛用圈表示,牧场外面的.奶牛用三角表示。

  3、操作活动,感知里外。

  (1)请小朋友拿5个积塑放在桌上的小筐里面。

  (2)请小朋友从小筐里面拿出2个积塑放在小筐外面(桌子上)。

  根据幼儿兴趣,反复练习。

  4、评价活动。

  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自己的活动材料,教师和幼儿进行简单地评价,并带领幼儿读一读画面上的汉字。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正确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2、初步尝试进行分类游戏。

  活动准备:

  红、蓝、绿色三色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项链、红色、绿色和蓝色呼啦圈。

  活动重点:

  正确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活动难点:

  初步尝试进行分类游戏。

  活动过程:

  1、送礼物:

  ——“这里有许多漂亮的项链,快选一根戴起来!”

  看看、说说自己选的项链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幼儿选择,佩戴。

  2、找家:

  按颜色分类

  ——“我们戴着漂亮的项链,回家去吧,猜猜你住在哪间房间里?”

  (出示红、绿、蓝呼啦圈)引导幼儿发现项链的颜色与呼啦圈颜色比较的'关系。

  按图形分类(用粉笔在地上画出三种图形)

  ——“现在回到你和项链形状一样的家里吧!”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复习认识点卡,并能按顺序给6以内数量的点卡排序及匹配实物。

  2、理解操作规则,给动物卡片匹配相应的食物卡片。

  3、学习正确整理操作材料。

  活动准备:

  动物卡片、食物卡片、圆点卡片1—6、幼儿操作材料,教师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复习认识点卡。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魔术,看,我变出了什么?

  幼:卡片

  师:我们来看看卡片宝宝的身上有什么?

  幼:有点子

  师:几个点子?

  幼:1个(1的点卡)

  师:请幼儿随意抽一张,手指指变变变,进行手指点数。

  幼:3个,4个,5个,6个

  师:现在我想用这6张卡片来考考你们,比比谁最聪明?(教师快速出示一张点卡,幼儿说点数)

  (2)学习将点卡按数量从少到多地排序。

  师:卡片宝宝说你们太聪明了,想请你们当它们的小老师,帮它们排好队,可要听清楚要求噢,请你把这些卡片按照点子的个数从少到多排队。

  (出示排序板)这个小红旗就是起点,想想哪张点卡在第一个,边说边排:几的点卡请你排在最前面,几的点卡请你跟在几的点卡的后面。。

  请个别幼儿在黑板上操作。

  师:我们一起从靠近红旗的点卡开始说说圆点是怎样排队的?(一个圆点、二个圆点、三个圆点)

  再请幼儿上位操作。

  (3)对应匹配实物卡片

  师:你们太厉害了,瞧,我还带来了好朋友呢,看看都有谁啊?有几只?出示6张动物卡片,请个别幼儿点数验证。

  师:请你们帮帮忙,给小动物找点卡做朋友。你们说,一只猴子和几的点卡做朋友?(老师边送边说:一只猴子和1的点卡做朋友。)

  师:谁来给小猫,小狗,小兔,青蛙,小羊找点卡做朋友呢?边送边说:几只什么和几的`点卡做朋友。请个别幼儿在黑板上操作。

  师: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小动物和点卡找的朋友对不对?

  幼儿操作。

  2.小组活动

  给小动物找食物。

  师:今天的游戏好玩吗?我还给你们准备了更多的游戏,藏在后头呢!请你们先帮小动物卡片去找食物,一边找一边说:几个什么找到了几个食物。

  3.活动评价。

  (1)展示部分幼儿的活动,集体检查按物匹配是否正确。

  (2)引导幼儿观察各组桌面材料摆放的现状,表扬整理得好的幼儿。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教会幼儿区别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

  2、教幼儿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区别高矮和一样高及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高矮的相对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三副、布一块、日常生活中能比较高矮的实物若干

  教学过程:

  一、教幼儿区别高矮和一样高

  1、出示课件一,图为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健康情况不同,长得高矮不同的两个娈生姐妹,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她们的不同点(结合卫生习惯教育引入高和矮)。

  2、逐一出示实物,让幼儿比一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3、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再请全体幼儿互相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4、请幼儿说说自己熟悉的'东西中什么是可以比较高矮的。

  二、教幼儿一些比较高矮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矮的站在凳子上,前面用一块布遮住,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当幼儿发生错觉时,揭开谜底,并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同一高度。

  2、出示课件二,图上有一棵树距离近,一棵树距离远,让幼儿判断树的高矮,当幼儿发生争论时,"xx老师。教。案网出处"拉回较远的那棵树,让幼儿再次进行比较,然后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相近的地方,否则不确。

  3、出示课件三,一只长颈鹿在地上,一只猴子爬到树顶,猴子低下头对长颈鹿说:瞧!我长得比你高。提问:猴子的话对吗?为什么?

  三、告诉幼儿简单的高矮的相对关系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比较,再让高的小朋友跟老师比较或让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较,使幼儿知道:高的小朋友跟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跟老师比是矮的,矮的小朋友跟高的小朋友比是矮的,但跟更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告诉幼儿单独的某样东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较。

  2、请三个小朋友上来,再请一个幼儿为他们从高到矮排队,并说出谁高谁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3、发给每个幼儿纸和笔,请每个幼儿依次画高矮不同的三棵树。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三个活动环节,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比较高矮;学会运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较高、比较矮、最高、最矮等语词,并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关系;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我认为本次活动设计是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请两个幼儿上台比较高矮,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比起图片来更直观,先让幼儿自己来比较,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再来观察图片比较高矮,最后进行排序。幼儿学起来是层层递进的,对高矮概念掌握的较好,完成原先设立的目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按颜色标记帮花朵分类。

  2、学习根据点数和花朵匹配。

  3、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能够完整的表述一句话。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花园场景,并贴上颜色标记以及画上各种形状并在形状中间画上点数。

  2、幼儿已认识各种颜色的花以及各种标记。

  3、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花若干,装花的礼盒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讨论活动

  1、导入今天吴老师给我们每人准备了一份神秘的礼物,我们任找一张小椅子,把礼盒打开来看一看?

  2、幼儿讨论哇!我有了好多漂亮的花!有红的、黄的。

  你们也可以和好朋友说一说:"你有什么颜色的花?有几朵?"

  3、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幼儿A:我有红颜色的花,有三朵!还有绿颜色的花,有两朵!

  幼儿B:我有一朵黄颜色的花,还有三朵蓝颜色的花

  二、认识花园我们收到了这么多漂亮的鲜花,可真开心!

  如果这样放着它们就会枯萎的,那就太可惜了,这里有个大花园,我们把鲜花种到花园里去好不好?

  三、种花

  1、认识标记我们来看一看这个花园是什么样子的?这里有些什么?

  我们要怎么种花才最好呢?

  幼儿:这里有个红颜色标记、绿颜色标记、黄颜色标记、还有蓝颜色标记。

  师:这些标记有什么用呢?告诉我们什么呢?

  幼儿:我们可以把红颜色的花种到红颜色标记的地方。

  师:那绿颜色的'花,我们要种在那里呢?

  幼儿:绿颜色的花种到绿颜色标记的地方。

  小结:对了,我们要看一下花是什么颜色的,然后把花种到和它一样颜色标记的地方。

  师:在花园里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儿:我发现有方形、圆形、三角形。

  幼儿:方形里面有三个圆点点,还有三角形里也有圆点点。

  师:对了,这些图形里面都有圆点点,这些圆点点是用来种花的标记,那你们猜,这花怎么种?

  幼儿:一个圆点点种一朵花,两个圆点点种两朵花。

  请幼儿示范,把老师的花种到花园里去。

  小结:我们种花的时候要找一找你的花是什么颜色,然后到这个颜色标记的地方,再数数这个颜色的花有几朵,和哪个图形里的圆点点一样多,最后把花种上去就可以了。

  2、幼儿操作

  四、赏花和小朋友一起检查鲜花有没有种对。

  五、结束活动我们小朋友种的花可真漂亮,有红的、绿的、黄的、兰的,我们请其他小朋友也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学反思】

  本次《种花》活动,目的是让幼儿找出规律并按简单的规律进行排序。整个活动以“花园的花”贯穿主线。分两大环节完成,层次清晰,第一个环节让幼儿观察去发现花的排队是有规律的,通过花的对比引导幼儿感知花儿排队的基本特征。第二个环节引导幼儿根据已种的花的排列规律接着种花,让幼儿感受了按花的大小、颜色规律进行排序的乐趣,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思维的敏捷性。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拼摆图形,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掌握,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相互合作的意识。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二、活动准备:

  场地准备:

  用塑料绳在地面上围一个大圆、一个大三角形、一个大正方形。

  物质准备:

  1、半圆的桌子、长方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

  2、各种不同的大型组合积木若干。

  3、几何图形拼组成的一幅画。

  三、活动过程:

  1、游戏:找朋友。[讲一讲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师出示用几何图形拼组的画,引起幼儿兴趣。请幼儿找一找画面中有哪些几何图形娃娃?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逐一观察、比较、讲述,加深认识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2、游戏:作客。

  教师以图形娃娃的身份与幼儿做游戏。邀请幼儿去各个图形娃娃家作客。教师:“现在我们一起到图形娃娃家去作客吧!来,先让我们一起学袋鼠跳到圆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跳到已划好的圆形中去)再让我们一起学小狗爬爬到三角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爬到已划好的三角形中去)最后我们一起跑到正方形娃娃家去,看一看是谁先到正方形娃娃家。(幼儿一起跑到正方形)

  3、游戏:娃娃请客[培养幼儿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师创设游戏情节:图形娃娃邀请小朋友吃饭,把幼儿带到有半圆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长方形的桌子的地方。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图形娃娃家吃饭的桌子有哪些形状呀?“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幼儿回答)对。图形娃娃说,一下子来了这么多朋友,小桌子已经坐不下了,它们要把小桌子变成大桌子,你们有办法吗?(幼儿分组合作拼摆桌子,培养幼儿互助的能力。)[两个半圆形的桌子可拼组成一个大圆形的桌子、一张长方形的桌子和两张正方形的桌子拼组成一张大正方形的桌子、4张小正方形的桌子可拼组成一张大正方形桌子]

  教师:“桌子有了,椅子还没有,我们就用积木来拼做椅子吧!不过,圆形的桌子旁要放圆形的.椅子。三角形的桌子旁放三角形的椅子,正方形的桌子旁放正方形的椅子。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吧!(幼儿动手来摆放积木,把它们进行拼组成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分别放在所对应的桌子四周。)

  4、游戏:送礼物

  教师:“图形娃娃邀请我们来做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先送一个大蛋糕给它们,不过,圆形娃娃喜欢吃圆形的蛋糕,正方形娃娃喜欢吃正方形的蛋糕,三角形娃娃喜欢吃三角形的蛋糕,如果送错了,娃娃会不高兴的。 [用两个半圆形的积木拼成一个圆形、用两块三角形的积木拼成一个正方形,用两个小三角形积木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幼儿在“生日快乐”的乐曲中将积木一层层的进行拼搭,体验欢快的情绪。

  活动反思:

  本节课教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参与性,引导幼儿在课堂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并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体验成功快乐。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0

  一、设计意图:

  我发现我班小班的孩子对我班大班孩子玩飞行棋扔骰子很感兴趣。(注:我班是混龄班)于是我就以"骰子"为载体。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有趣的故事中老师和幼儿扮演猪妈妈和小猪的角色,始终以游戏情景贯穿,展开了妈妈的神奇骰子,小猪做骰子,小猪扔骰子拿花生。让幼儿能在游戏中体验点数的乐趣,感知数量及数量与数字的联系。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感知5以内数量及数量与数字的联系。

  2、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游戏的快乐。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三、重点:

  感知数量及数量与数字的联系。

  难点:小班幼儿年龄小对数学学习缺少兴趣,较难集中注意力,手口一致点数。

  关键:通过游戏活动,能变吃的东西的骰子,吸引幼儿注意力,进行一环扣一环的点数。从实物对点数,到点数对数字,再数字对点数,回到点数对实物。通过不同的游戏形式进行反复的点数,从而让幼儿在不经意间感知数量及数量与数字的联系。

  四、活动准备:

  1、大骰子一个(一个面贴有一张小猪的图片,另五个面从里到外分别贴有1--5的圆点卡、数字卡、数字卡、圆点卡、实物卡、颜色卡)。

  2、空白骰子3份。(分别是三种颜色)

  3、圆点卡(1--5)各3张。(和骰子对应的三种颜色)

  4、实物花生3小筐。

  5、猪妈妈胸饰一个。

  五、活动过程:

  (一)猪妈妈的神奇骰子

  1、出示骰子,引起幼儿兴趣"猪妈妈我有个神奇的骰子,它可神奇了,里面藏着许多好吃的东西。""想不想看看是什么,就念句魔语:咕噜咕噜变。"(扔骰子,边念。)

  2、集体点数(师边撕颜色卡,实物卡,圆点卡,数字卡,边示范点数。)"找到最上面什么颜色?变变变,是xx,有几个?小手拿出来数数看。""N个xx,N个xx可以用几个圆点表示?小手拿出来,1个,2个,N个,N圆点要找朋友了,来看看身上的圆点,谁的和我这一样的?来抱一抱。N圆点还可以用数字"N"表示",边说边操作,卡片贴黑板上。

  3、请一幼儿扔骰子,个别点数(引导幼儿感知数量及数量与数字的联系)"哪只小猪上来扔骰子?一起来念魔语:咕噜咕噜变。猜猜看是什么?(请多名幼儿回答)原来是xx,数数看1个、2个、3个……

  "N个xx可以用几个圆点表示?你们说对不对?请N个圆点的小猪上来我们来跳一跳。还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4、请一幼儿扔骰子,个别点数(先问答再撕)撕掉彩色纸后问"几个?可以用几个圆点表示?数字几表示?"回答毕,师快速的撕下卡片,贴在黑板上。"我们一起来检查下,对不对?""请和他圆点一样多的小猪上来抱一抱吧"

  5、快速点数(师撕剩下的面)。

  "神奇的色子里还藏着好吃的,我们让他们变出来"。

  "有几个xx,用几个圆点表示?用数字几表示?"(个别提问)

  6、目测(师迅速撕剩下的面,将卡片依次贴黑板上)"有几个xx,用几个圆点表示?用数字几表示?"(个别提问)小结:"神奇的骰子真厉害,你们也很厉害,知道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可以用圆点表示,还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数字还可以表示很多东西"(引导幼儿具象感知,实物、圆点和数字的关系。)

  (二)小猪做骰子

  1、"想做神奇的骰子吗?"

  2、出示空白骰子,分别摆在中间"妈妈给你们准备3个空白骰子,有x颜色,x颜色,x颜色。我扔到数字几,就贴几个圆点。请你们记好自己身上有几个圆点,注意看,几?请N个圆点的宝宝快上来。"

  3、校对:师边巡视边撕数字卡,露出圆点校对。幼儿校对。"和我的一样吗?"

  4、幼儿按颜色将自己的圆点卡贴在对应颜色的骰子上

  5、依次贴好5个面。"小猪们,真棒,也做出了3个骰子。"

  (三)扔骰子拿花生

  1、"妈妈这有很多花生,我们来扔骰子拿花生。扔到几个圆点就拿几颗。你们会吗?"

  2、请一幼儿示范"你扔的是几?拿几颗花生?"

  3、检查,幼儿一起点数"我们来看看他拿的对不对,1颗,2颗……"

  4、幼儿分组操作,师巡回指导强调要求"扔到几,就拿几颗花生放筐里。把拿过来的花生放自己的小筐里。记住一定要轮流玩。没轮到的小猪要仔细监督看拿的对不对。"师巡回指导。

  (四)结束"小猪真棒。我们拿到了这么多花生,端好小筐回家吃花生喽。"

  六、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小班计算活动。把对点数的要求融入到游戏之中,从"骰子"这个教具将情景性教学游戏贯穿始终,促进幼儿在与教具材料中互动中思考、体验,达成教学目标。

  脉络清晰,层层递进,突破重难点,再巩固重难点。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感知数量及数量与数字的关系。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尤其是小班幼儿。因此,活动设计了猪妈妈有个神奇骰子这一情景,接下来骰子变吃的,小猪做骰子,扔骰子拿花生吃,几个环节,都紧紧围绕目标服务。以物对量,量对数,层层递进,突破重点、难点,最后巩固练习数与量,量对物。

  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灵魂,更是小班数学教育的灵魂,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活动要让幼儿保持兴致,惊喜不断,才能够吸引幼儿注意,进行有效教学。第一环节出示的教具大骰子,经过多次反复设计制做,骰子共六层,因小班数学识识5以内,所以将一面贴小猪图片,另外五个面,分别贴(1-5)的圆点卡--数字卡--数字卡--圆点卡--实物卡(幼儿常见的`食物,有苹果、西瓜、梨、糖果、萝卜)--颜色卡。边教学边撕,让幼儿始终对骰子保持神奇感。边撕卡片,边贴在黑板上。第一环节完毕时,抽象的数概念也很直观地呈现在幼儿面前。更能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三环节,设计了看数字贴圆点和圆点取物,给每个幼儿充分操作,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幼儿在体验找到点数的规律,让每个幼儿在独立操作,亲身体验中找到打答案。

  而活动中对幼儿的多样化的评价是促成幼儿对学习兴趣的一必要手段,在对幼儿的评价做到师评幼儿,幼儿互评,幼儿自评。如第一环节中的个别幼儿点数环节就做到了个别提问,个别回答,然后是请幼儿互评,并给回答对的幼儿放一个鞭炮(肢体动作评价),充分的调动了幼儿的兴趣。

  提问是老师和幼儿之间的一种交流形式,是最常见、最直接的一种教育方式,也是激活、拓展幼儿思路的重要手段。因此,让幼儿带着问题自主的展开思维活动,积极思考,充分表达,是我们贯彻《纲要》精神,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第一环节中的第三部分我在一幼儿扔了骰子后问"猜猜看是什么?"这一问题,尤其是小班幼儿会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合理想象,会想出很多东西。当然我们这个问题的重点不是要求他们能说出多少东西,而是幼儿在注意想这个问题时,注意力已经被吸引住。在第一环节中的提问是我考虑最多的,因为第一环节的五部分,按教学程序下来都是依次点数实物,再点数圆点,再对应数字。会显得很雷同。于是我就在提问的设计上,想了很多。第二部分是边出示卡片边集体问答。第三部分是个别提问,个别回答,做到边问边答边校正。第四部分是先提问,再个别回答,再集体校正(同时又做到幼儿互评)。第五、六部分都是个别提问,个别回答,做到照顾到全体,尽可能让每个幼儿的学习状态展现出来。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知道几种常见水果的颜色及外形特征。

  2.尝试从整体到局部观察常见的水果,提高观察能力。

  3.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1.五棵自制大树(一面有水果的影子,一面有多种颜色底板纸),魔术盒2个、桔子若干。

  2.供幼儿操作用的.苹果、葡萄、香蕉等水果塑封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师:今天,水果乐园的阿姨请我们小朋友们去做客,开心吗?我们出发吧!(音乐中幼儿进入活动室)

  (二)水果宝宝找颜色

  1.出示透明苹果卡片,师幼共同给苹果宝宝找颜色。

  师:水果宝宝真调皮,它们把自己的颜色都藏起来了。我们一起来帮它找一找。

  2.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师:这里还有很多水果宝宝,它们也把自己的颜色藏起来了,请小朋友们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帮它们找到颜色后并把它贴上去。

  3.交流分享,师小结。

  小结: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颜色,同一种水果也会有不同的颜色。

  (三)水果宝宝找影子

  1.个别幼儿尝试给水果宝宝找影子。

  师:水果宝宝不见了,树上只剩下了它们的影子,小朋友来看一看这是xx宝宝的影子?那我们把xx宝宝请出来和影子抱一抱。

  2.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师:树上还有许多水果宝宝藏起来了,请你们先看一看这些水果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想一想它会是哪一种水果?请小朋友去把它们找出来和它的影子抱一抱。

  3.交流分享,教师小结。

  (四)游戏“猜一猜、尝一尝”

  1.情境创设:水果乐园阿姨送水果。

  2.尝试用多种感官猜水果。

  3.幼儿品尝水果。

  活动延伸:

  1.区角活动:投放其它的水果到盒中,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如摸一摸、闻一闻、听一听)来猜测。

  2.家园共育:家长可带领孩子去超市或水果店去认识一些不常见的水果,进一步丰富幼儿对水果的认识。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能够辨别两样物品数量是否一样多。

  2、对数学产生探索欲望。

  3、能够听懂老师简单的指令跟同伴交流合作进行操作。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辨别两样少量物品是否一样多。

  难点:会辨别两样少量物品是否一样多。

  活动准备:

  PPT课件、操作学具、胶棒。

  活动过程:

  一、认识“一样多”

  师:小朋友们上午好,我今天好开心哦,有这么多客人老师来我们班做客了,我们跟客人老师问好吧!(客人老师好!)哇,小朋友们真棒,我喜欢xxx,你们看坐得真好,喜欢xxx,坐得真精神。我今天还邀请了一些动物朋友来我们班,你们想知道是谁吗?(想!)一会等他们来了就知道了。

  (敲门声)

  师:哦,来客人了,我们一起打开门(模仿开门动作)是谁来了?(小猫)来了几只小猫啊?(一只)一只小猫我们用数字“1”来表示。小猫玩了一会,肚子好饿哦,好,请他吃条鱼吧,我请小猫吃一条鱼,用数字“1”来表示,一只小猫吃一条鱼吃得好饱哦。咦,你们看,这是什么数字?这是什么数字?这个数字“1”和这个数字“1”是一样的,我们就说一只小猫和一条小鱼的数量一样多。

  (敲门声)

  师:又有动物朋友来了,一起打开门,看看是谁来了?(小白兔)来了几只小白兔啊?(2只)两只小白兔我们用数字“2”来表示,小白兔也想吃东西呢,请他们吃胡萝卜吧。给这只小白兔一根,给这只小白兔一根。一只小白兔吃了一根胡萝卜,两只小白兔吃了几根胡萝卜?(2根)两只小白兔吃了两根胡萝卜我们用数字“2”来表示,你们发现什么了吗?这个数字几?这个数字几?这个数字“2”和这个数字“2”是一样的,我们就说两只小白兔和两根胡萝卜的数量一样多。

  (敲门声)

  师:又有动物朋友来了哦?小朋友打开门,看看,谁来了?(小狗)来了几只小狗?(3只),三只小狗用数字“3”来表示。我们请小狗吃骨头吧,请他吃一根,请他吃一根,他也吃一根。小狗也吃饱了,三只小狗吃了几根骨头?(3根)三根骨头用数字“3”来表示,你们有什么发现呢?数字“3”和数字“3”是一样的,我们说三只小狗和三根骨头的数量一样多。

  三、巩固认识

  师:哇,小朋友把动物朋友都喂得饱饱的,下面我来问问小朋友你喂谁吃东西了?你发现什么了?(xxx和xxx一样多)真棒!

  我们一起去外面看看还有哪些东西是一样多的吧!走喽,小猫再见,小白兔再见,小狗再见!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3

  目标:

  1、能感知三角形。

  2、巩固对圆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准备:

  1、用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拼成的小鱼图片。

  2、在场地上画大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图案。

  过程:

  1、巩固对圆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出示正方形和圆形小鱼图片。

  提问:图上有什么?它们是由什么形状拼起来的?

  2、认识三角形。

  出示三角形小鱼图片。

  提问:这条小鱼和前面两条小鱼一样吗?它是由什么形状拼起来的.呢?

  引导幼儿说说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

  3、在活动室内找找三角形。

  鼓励幼儿找找、说说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

  游戏:小鱼游。

  幼儿扮小鱼,教师念儿歌,按教师的指令游到场地上相应的图形图案中。

  建议:

  活动室范围较小时,可将大图形画在室外的场地上进行游戏。

  评价:

  1、能认识三角形。

  2、能根据指令辨认图形。

  (附)儿歌

  小鱼游

  小鱼,小鱼游呀游,

  游到圆圆(方方、三角形)池塘中。

  捉小虫,吹泡泡,

  真呀真快乐!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条边,三个角。

  2、能将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实物进行比较,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发展幼儿观察力,空间想象力。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一份,大三角板一个,长短不同的小棒,雪糕棒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手指游戏:快乐的小鱼二、学习三角形特征

  1、认识三角形

  (1)出示魔法线昨天张老师得到了一根魔法线,我今天把他带来了,让我们一起把它叫出来。123,请出来。

  (PPT出现一根红色的魔法线)提问:它是什么颜色的?

  (2)第一次变化这跟魔法线他会变,让我们一起喊123,看他会变成什么?(孩子们一起喊123,PPT出现三根红线)提问:数一数变成了几根线,

  (3)第二次变化(孩子们一起喊123,PPT出现一个的三角形)又变成了什么?(三角形)

  (4)触摸三角形老师这里也有一个大的三角形,我请小朋友们来摸一摸,他是不是有三条边,三个角。

  (5)又一次变化一个三角形又变出了好多的三角形,虽然它们的大小不同,但他们都是三角形。

  2、巩固三角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图形,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前几天张老师去旅游。到了一个神奇的国家,三角形王国,他们这里的东西都是三角形的,老师把他拍了下来今天和你们一起来分享

  (继续看PPT,出示各种各样的三角形物品)

  A钟表店

  B食品店

  C帽子店

  (2)、再来找一找王国里还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许多小旗子,屋顶,冰淇淋,标志牌等)

  (3)、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一找三角形的物品

  3、老师小结三角形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出示最后一张PPT)今天你们表现真棒,找到了这么多三角形的物品,他们虽然长得不一样,(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但都有三条边,三个角;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二、复习三角形的特征提供冰糕棒、小木棒供幼儿拼三角形,巩固认识其三角形。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出开头吸引孩的注意,通过变一边、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摆一摆等,做了三角形等一系列活动,使每位幼儿在广阔的活动和认识空间在拼拼摆摆的过程中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老师及时的小结使孩子获得知识的完整性。虽然生活中属于三角形的物体少一些,但孩子们能积极参与并观察,找到了好多的环境中的三角形。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5

  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午睡起床,常有小朋友把鞋子拿错、穿错,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设计了《鞋子对对碰》的活动,引导孩子在原有的生活经验上关注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的不同,进行配对。在游戏中自然渗透数学的概念,达到“玩中学,玩中教,玩中求进步”的目的。

  活动目标:

  1、感受在活动中有趣和快乐。

  2、能按鞋子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活动准备:

  1、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不同的成双的鞋子(拖鞋、高跟鞋、皮鞋、凉鞋、溜冰鞋等)散放在教室的中间。

  2、鞋架两个。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口吻,请幼儿帮助猫妈妈(教师)一起收拾零乱的鞋子。

  1、请幼儿初步按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2、幼儿分散收拾。

  评析: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有情节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积极参与,能自然而然的导入活动。在这环节中,有很多小朋友对一些外型特别的鞋子(如溜冰鞋)能正确配对,而对一些颜色相近或外型相似的鞋子有很多配错了。

  二、幼儿讨论

  1、你是怎么收拾的?这两只鞋子为什么要放在一起?

  2、小结: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的鞋子叫一双,是好朋友,所以要放一起。

  评析:讨论是非常必要的环节,能使幼儿相互吸取经验,这种相互的学习

  方式会使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让他们共同交流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互相启发、修正。这种相互的学习方式,会使幼儿学会接纳他人的观点,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3、提供合理的教育“平台”。

  活动的目标符合我们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又适当的增加了难度。活动内容的选择既是幼儿感兴趣的又贴近幼儿的生活。在教学方法上注意“玩中学,玩中教,玩中求进步”的观点。在活动中,教师更多是以一个观察者、支持者的身份,关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支持、推动幼儿主动学习。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6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区别两样东西的长短。

  2、喜欢参与数学活动。

  二、活动准备

  长短相同的吸管2根,伸缩教鞭(或天线)2根,幼儿每人3根套管(一长二短)。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演示会变的吸管。

  (1)出示两根一样长的吸管,1根直放、1根斜插入橘子水瓶(透明的)中,让幼儿目测比较哪根长,哪根短。

  (2)幼儿把斜插入橘子水瓶中的吸管取出来后和另一吸管一端对齐作比较,得出两根吸管一样长的结论。

  2、教师演示会变的.教鞭。

  出示两根能伸缩的教鞭,让幼儿比较哪根长,哪根短;然后将其中1根拉长后,再进行比较,哪根长,哪根短。

  3、幼儿操作。

  (1)比较自己的套管的长短。

  (2)用不同的方法两两连接后比较长短。

  四、建议

  小组同伴相互将套管合并,作不同的连接后再比较长短。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7

  一、设计意图

  小班孩子的认知特点,更多的是通过对物体外部特征的直接感知,逐步获得认知经验的。深秋的到来,形状各异、颜色不同的水果,刺激着孩子们的视觉。《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利用当季且幼儿常见的水果作为教育资源,为幼儿认知、学习提供最直接的活动教材,不失为一个巧妙的想法,因此我设计了《水果分类》这节课,让幼儿根据水果的名称、颜色等特征,初步学习分类,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及动手、动脑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能根据水果的名称进行分类。

  2.学习用“把--和--放在一起”大胆表述分类结果。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各种常见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橘子、梨等水果,并正确说出名称。

  2.苹果、香蕉、梨、火龙果、葡萄水果卡片,分类篮若干

  3.环境创设:创设水果店情景。

  三、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师:今天呀,老师带来了一位朋友吗,你们认识她吗?(兔小姐),对了,就是兔小姐,她新开了一家水果店,我们一起去她的水果店看看吧!

  2、幼儿观察水果的摆放规律

  师:你们仔细看看,兔小姐店里的水果是怎么摆放的?(按照水果的种类,把一样的水果摆在一起),你们听:谁来了?猪爸爸来买水果了,哎呦,猪爸爸肚子太大了,不小心把水果架碰倒了,兔小姐的水果倒了一地,你们愿意帮助他们把水果放好吗?但是去之前我们要先学会一种本领,把一样的水果放在一起,你们能行吗?我先请两个小朋友上来用水果卡片试试看。

  3、个别幼儿尝试按水果进行分类

  师:这两个小朋友先用我们的水果卡片试一试,看看他们能不能把水果分好,注意要把相同的水果放在同一层水果架上。

  4、小结:你们看,他们分的对吗?请xx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引导他们用“把xx和xx放在一起”),对了,只有学会把相同的水果卡片放在一起,兔小姐才会请我们去帮忙,现在其他小朋友想不想试一试?先来看看我们的材料。(介绍操作材料)四、集体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师:在试之前,老师有几个要求:

  (1)等会你们自己选择一张桌子操作,如果发现篮子不够了,你就选择其他的桌子操作。

  (2)每个小朋友一篮水果卡片,你们要把水果分到桌子上的水果篮里面。

  (3)听到老师拍手的声音后马上回到位置上。

  教师讲解:我们来看看这组小朋友分好的水果卡片,分对了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5、游戏结束—水果宝宝分类排队

  师:小朋友都已经学会分水果的本领了,那现在我们准备出发去兔小姐的水果店帮忙啦!请身上贴着苹果图案的小朋友站在这里,贴着香蕉图案的小朋友站在这里,我们出发吧!

  四、活动反思

  这节小班《水果分类》,我的目的是孩子们在已经熟悉掌握各种水果名称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分类。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创设了一个他们熟悉的动物情境:兔小姐开了一家水果店,她的水果摆放的特别整齐,但却被后面来的猪爸爸给碰倒了,由此引出让幼儿帮兔小姐的水果分类,孩子们也很乐意帮忙。在过程中,我先请了几位幼儿上来个别操作,本来我以为把三种水果进行分类,而且还是孩子们熟悉的苹果、香蕉和梨,对他们肯定没难度。结果他们上来操作时孩子们还是弄错了,由此我想到,孩子们虽然熟悉水果,但对于分类这个概念还不是很清楚,所以操作起来会有难度。接下去的集体操作过程中,我投放了五种水果,由于小班孩子刚进园不久,对于上课的常规不是很清楚,所以出现了不是人手一份材料的情况,我在过程中马上引导他们要自己独立拿一篮水果进行操作。在最后的检验环节,我发现有一组小朋友好几种水果放错了,他们虽然认识水果,但在分类过程中会出错,因此我在接下去的时间里,重点会进一步加强孩子们对于分类概念的掌握,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符合。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8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大小顺序将3以内的物体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2、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排序方法,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体验数学排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排序

  2、教具:苹果树一棵、3个大小不一样的苹果图片2套、2张有小红旗标志的操作卡

  3、每个幼儿一套操作材料;草莓、香蕉、桔子、西瓜、菠萝、梨子、石榴大中小各一套,分别放入7个盒子中。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苹果树,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瞧,果园里苹果树上的苹果成熟了,哪个小朋友想来摘苹果呢

  2.分别请2位幼儿上来摘苹果,引导幼儿比较苹果的大小。

  提问:这2个苹果有什么不一样呢哪一个小哪一个大(小的、大的)

  3.教师再摘一个,引导幼儿比较说出最大的。

  教师:老师也来摘一个苹果,小朋友看看我摘的这个苹果和他们比一比是怎样样的

  (最大的)

  4.师幼共同小结:3个苹果大小都不一样,他们一个小的,一个大的,还有一个是最大的。

  二、学习将3个苹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小的--大的--最大的。

  教师:这些苹果想学小朋友们排队开火车的游戏呢,他们想请你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请把最小的苹果当排头,站在第一个,其它的苹果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沿着这个小红旗所指的方向排在这个苹果的后面,就应先排谁呢

  (请1--2位幼儿上来排)

  2.幼儿和教师一起说排序的规则:小的--大的--最大的'。

  3.请幼儿按教师的要求将苹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练习排序,边排边说:

  小的--大的--最大的。

  三、幼儿探索从大到小的顺序将苹果进行排序。

  1.继续出示3个大小不一的苹果,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你们瞧,那里又摘了几个苹果呢他们也有什么不一样吗(大的、小的、最小的)

  2.师介绍排序要求:这一次,这3个大小不一样的苹果想请小朋友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请小朋友继续在操作卡上试一试,排一排呢!

  3.幼儿操作活动,探索从大到小的排序方法,教师指导幼儿边排边说:大的--小的--最小的。

  4.请1--2名幼儿上来边展示自己的排序方法。

  四、师幼共同小结:

  这天,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啊,学会了给3个苹果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还会一边排一边说:小的--大的--最大的;大的--小的--最小的。

  五、游戏:送水果。

  1.介绍送水果的游戏规则:

  教师:送水果前先请小朋友选好自己要送的水果,然后和拿相同水果的两个好朋友一起。

  比一比3个水果的大小,最后再按照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顺序来排排队,开着小火车送到我们班,好吗?

  2.幼儿自由找水果,相互比较并协商按必须顺序排队送水果,结束活动。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9

  一、活动目标

  1、能用“xx在什么的上面(下面)”句型讲述物体的空间位置.

  2、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正确感知物体的上下方位,并能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3、愿意和同伴一起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教具:在户外活动场地布置大滑梯、桌子、椅子、树等场景,小兔子一只.学具:各种小动物玩具(多于幼儿人数),幼儿用书、彩色笔若干。

  二、活动过程

  1、找找在哪里

  教师(出示玩具小兔子):今天小兔子想和我们玩“找找在哪里”的游戏,你们高兴吗?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将小兔子放在桌子上,请幼儿说说小兔子的位置,引导幼儿完整讲述“小兔子在桌子上面”

  教师再次将小兔子放在滑梯下面,请幼儿寻找并完整讲述“小兔子在桌子下面”

  2、捉迷藏

  打开幼儿用书,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它们藏在什么地方?谁在树上?谁在树下?启发幼儿给在下面的小动物涂色。

  观察画面,认识汉字:上下,并圈出在下面的小动物。

  请每位幼儿拿一个小动物,把它放在场景的上面或下面,边放边说小动物的位置,大家一起寻找小动物并烁烁。

  请女孩放小动物,男孩寻找,找到后两人拉手说一说小动物在哪里,然后交换。

  三、活动评价

  表扬在活动中积极,完整讲述的幼儿。

  请幼儿找找教室的上面和下面都有些什么?活动运用游戏的形式小班幼儿易于接受和感兴趣参与。

  四、活动反思

  幼儿时期,兴趣是其学习活动中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幼儿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能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且能取得较好的效能,因此,任何活动都应重视兴趣的培养。今天的活动,从教材的.选编到教法的设计,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充分运用游戏的形式,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游戏气氛中自然地潜移默化地掌握了xx在什么的上面(下面)”句型讲述物体的空间位置,正确感知物体的上下方位。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20

  一、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在认知过程中,容易受外界事物和情绪的支配。无意记忆占优势,常常在无意中记住一些事物。游戏、操作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形式,如果单纯让幼儿认识圆形,幼儿会感到很枯燥,兴趣往往不高,而且效果也会不好。因此,在设计这个教学活动时,让幼儿在游戏操作中了解一些常见的圆形物品与特点,从而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观察探究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感知、观察和想象能力。

  二、活动目标

  1、能在认知、操作和游戏活动中掌握圆形的特征。

  2、能在周围环境中寻找圆形的物体,感知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活动准备

  1、活动室布置一些圆形的物品。

  2、圆形纸一张,圆形物品若干(如镜子、瓶盖、铃鼓、盘子)。

  3、幻灯片,箱子,箱子里有各种不同的圆形物品,操作纸若干、彩笔人手一份。

  四、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认识圆形物品。

  师:(用神秘的口气加眼神)仔细听,这是什么声音?师敲击小鼓。

  幼儿:小鼓声。

  师:快看看,真的是小鼓。知悉观察,小鼓长什么样子?

  幼儿:圆形。

  师:来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师:请小朋友沿着小鼓的表面和边缘触摸,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幼:圆圆的,滑滑的。

  幼:圆圆的

  幼:边缘是光滑的

  幼:没有棱角……(幼儿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像小鼓这样圆圆的滑滑的,没有棱角的就是圆形。(引出圆形这一话题。)

  师:(出示一张圆形的纸)提问:它像什么?

  幼:它像盘子

  幼:它像太阳

  幼:它像……

  师:说一说,你还见过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鼓励幼儿说出在家里或者在其他地方见到的圆形物品)

  2、让我们一起在活动室中寻找,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幼儿在室中寻找。)

  3、交流自己的'发现。

  4、观察幻灯片上的圆形实物,感知圆形的特征。

  5、进一步感知圆形的特征

  6、实践操作,添画。

  (1)小朋友你知道圆形能做成什么吗?老师给小朋友变个魔术看看。

  一个圆形变变变变出大太阳,两个圆形变变变变出可爱的小鸡,三个圆形变变变变出好吃的糖葫芦,四个圆形变变变变出可爱的毛毛虫。

  (2)为幼儿准备一些画有圆形的纸,启发孩子在圆形上面添加几笔后变成另一个图案(如太阳,苹果),鼓励他画的越多越好。

  (3)观看幻灯片中的圆形变成的图形,激发幼儿的想象。

  7、延伸:小朋友们,你们的家中一定有很多圆形的东西,回到家仔细去寻找。然后再用圆形去变个魔术好吗?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21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理解序数,知道数字还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

  2.愿意在理解的基础上大胆、清楚地进行讲述。

  (二)活动准备:

  1、一幢5层楼的房子

  2、1——5的数字卡

  3、5个动物(大象、小熊、小鸡、小兔、青蛙)

  4、小红旗

  (三)活动过程:

  1、复习5以内的数量。

  师:“今天我们小一班来了几位动物客人?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是谁?有几只小动物?有5只小动物那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呢?(出示数字5)”

  2、引导幼儿帮助动物排队,初步感知理解序数的意义。

  “动物朋友出去做游戏了,我们先给小动物排着一条整齐的队伍出去,我们来帮助它们排队,好吗?(出示小红旗),排队要有个要求,要从红旗这里排,从左往右一个一个排在红线上。

  (1)你们真棒,很快就帮小动物们排好了队。

  (2)排在第一个的是谁?谁排在第三个?大象排在第几个?

  3、给动物找序号,理解数字还可以表示动物的位置。

  (1)为了让大家能一看就知道谁排在第几个?你们能帮它想个好办法吗?

  (2)老师这里有一些数字牌,分别是几?数字1发给谁,为什么?那数字2呢?小鸡那应该放数字几呢?表示小鸡排在第几个。

  (3)现在有了这些数字牌,我们就能一眼就看出谁排在第几个了,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4)小结:原来这个数字不仅可以表示有几个动物,还可以表示小动物排的位置呢。

  4、引导幼儿帮动物找房子,从纵向来学习序数。

  (1)玩好游戏,小动物们要回家了,这里有一幢房子,小动物们就住在这里,我们来帮助小动物,把它们送回家。

  (2)大象由于身体比较笨重,所以它住在第一层里,谁来把大象送回家。小熊住在第二层;住在第五层的是青蛙……

  (3)小结:原来数楼层的时候,我们是从下往上数的',数字还可以表示楼层呢?

  5、玩排队游戏,巩固对序数的理解。

  (1)请5个幼儿排成一排,先想一想从左往右自己排在第几个?然后根据老师的口令做相应的动作。如请第3个幼儿拍两下头。

  (2)相同的队伍,从右往左玩排队游戏。

  (3)小结:原来排队的方向不同了,你们排的位置也就不同了,原来xx排在第五个,现在方向换了,她的位置就不同了,现在排在第四个了。

  6、帮熊猫老师贴上车厢的数字。

  (1)第二天,动物们坐上小火车去秋游了,我们来给他们分分座位好吗?请一名幼儿上来帮助小动物们分座位,为了让大家能一眼看出小动物分别坐在第几节车厢,请你把数字贴在相应的车厢上并说一说,xx动物坐在第几节车厢。

  (2)幼儿操作

  (3)请你去给客人老师看一看,你做对了没有,并告诉客人老师,小动物分别住在第几节车厢里。

  7、小结

  反思:

  本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认识1~5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和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活动中是用动物卡片来让幼儿认识了解序数,为了能使幼儿更直观的看到并用第几说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我请幼儿扮演小动物来代替动物卡片,这个环节的设计无意中更加激发了幼儿参加活动并积极投入活动的积极性。我请了5名幼儿扮演小动物站站成一排,每个小动物都有一个象征性的动作,这样就能使幼儿容易辨别什么“小动物”是排在第几位的。中间在加进了一些游戏的元素,如请其中一个小朋友蹲下,问“什么动物累了?他是第几个?”等。在排成一横排的基础上,我又考虑到序列是多样的,序列的方向不是固定的,因此,在以后的序数教学中,我们应多进行一些序数变化方式,如:

  1、辨认排列形式不同的“序列”如:横直排的,纵向排的,斜向排的,弧线排列的,曲线排列的,不规则排列的等。

  2、从不同的方向确认序数,如:从左到右是第几?从右到左是第几?从上到下上第几?从下到上是第几?

  3、确认同种类物体的序列,如一排小鸡,哪只是第几?也确认不同种类物体的序列,如:苹果、娃娃、笔、碗排成序列,每个物体排第几?

  4、在变化的情景中确认序数,如确定了序列中物体的序数后,变换序列中的物体,再认一认变换后的物体排第几?这样做既有利于形成序数的概念,也有利于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