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班语言飞呀飞教案(精选11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语言飞呀飞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语言飞呀飞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年龄特点:因为作为一个中班孩子的看图讲述活动,我在设计本次活动时不但让孩 子们对单幅图片的理解上做了几个环节的设置,还想通过几个特定的环节设置让中班的孩子对图片的连接有一定的联系,对图片内容有一个连贯性的理解。
教育价值:图片以3个小动物的想象作为主要的人物形象,在设计中我以它们之间的对话来作为引出本次活动的主要教育价值,自己没有或不擅长的我们可以通过动手动脑来达到它,美好的创想就在我们的手中,只要肯动脑筋,肯寻找,我们会发现很多,并拥有很多。
活动目标:
1、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试讲图片内的'故事内容。
2、感知故事情节,激发幼儿开动脑筋的意识。
3、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图片内容,把握中心环节
难点:以图片内容的主题构想、创设,链接幼儿开发性思维的扩散
活动准备:
图片、动物形象道具、音乐
活动过程:
一、完整出示,感知情节
1、 完整看图 主要提问:“看到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2、 粗略感知 主要提问:“为什么?”
二、分层解析,理解内容
1、 图片一:教师完整讲述图片内容(对环境,情境的具体讲述)
2、 图片二:小结(蚂蚁吹一吹,蒲公英飞起来了)
3、 图片二:小结(青蛙吹一吹,让泡泡飞起来了)
4、 图片三:小结(兔子做一做,让风筝飞起来了)
5、(1)教师完整讲述四幅图片内容
(2)借助图片,带领幼儿完整讲述
三、感知情节,情感渗透
1、 经典词汇量的灌输(这些小动物都是怎样的小动物)
2、 情感激发,联系图片人物
主要提问:你想让你身边的什么东西飞起来? 怎么飞?
四、体验延伸、实践操作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中班语言飞呀飞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动物不认输的精神和成功后的喜悦。
2、大胆想象,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达小动物上天的办法,并为小动物设计同时上天的最佳方案。
3、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故事,大胆参与讨论。
活动准备:
1、图片:小鸟、小蚂蚁、小青蛙、小白兔、胖小猪、大河马、蒲公英、气球、风筝、热气球、飞机。
2、语言磁带或CD。
活动过程:
一、了解背景,激发想象。
1、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小客人,小客人它是谁呢?(小鸟)
2、教师:小鸟客人的本领是什么呢?(教师用身体动作表示:飞)
3、教师出示挂图,讲述故事背景。
教师:小动物们看见小鸟在天上飞,都很羡慕,他们也想飞上天。
4、引导幼儿帮助小动物们想办法。
教师:他们都是没有翅膀的动物,要想飞上天必须想一些特别的办法,用什么办法能让小蚂蚁飞上天呢?还有小青蛙、小兔、小猪、河马?他们能飞上天吗?小朋友能不能来想想办法帮助小动物们飞上天去?(鼓励幼儿想出各种不同的办法。)
二、讨论工具,匹配图卡。
1、教师出示卡片上的工具,引导幼儿讨论帮助小动物飞上天的办法。
教师:小朋友的办法也很不错,现在袁老师也想出了一些工具,看看它们能不能帮助小动物一起飞上天。(出示大教具匹配卡。)
教师:小蚂蚁可以用这里的哪些工具?
教师:小青蛙可以用这里的哪些工具?
教师:小白兔可以用这里的`哪些工具?
教师:小肥猪可以用这里的哪些工具?
教师:大河马可以用这里的哪些工具?
教师小结:动物越小,适合它们的工具就越多。
2、幼儿思考让小动物们同时飞上天的办法。
教师:每个小动物都想飞上天,怎样利用这些工具,帮助小动物们同时飞上天呢?(引导幼儿为每一种动物匹配适合的工具。)
3、引导幼儿理解较轻的动物用较小的工具,较重的动物用较大的工具的道理。
三、欣赏故事,验证探究结果。
1、教师边讲述故事边用挂图卡片演示。
教师:小朋友们都为动物们分配好工具了,现在我们来听一听故事,小动物们到底是不是用这些工具上天的呢?(教师讲故事)。
教师:小朋友们:小动物是不是这么分配工具的呢?
2、教师:原来小动物们跟我们小朋友想的办法是一样的,你们真聪明,真能干!我们把这个小动物飞上天的故事讲给班里其他的小朋友听吧,我们走。
教学反思:
我觉得这堂课有三方面值得总结。首先是教材的合理性,因为在大班幼儿的发展阶段上,想像,探索,动脑解决困难,体验成功乐趣是他们心理突出的需要。《飞呀飞》这篇作品向孩子展示了一群小动物乐于动脑,动手解决困难的成功画面这篇作品虽然短小,但内容清新,留给孩子很大的想像范围
小百科:飞是象形。小篆字形,下面象展开的双翼,上面象鸟首。本义:鸟飞。
中班语言飞呀飞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爸爸的本领,愿意用普通话夸夸爸爸。
2、了解儿歌内容,并愿意模仿跟念
重点:愿意模仿跟念儿歌
难点:愿意用普通话夸夸爸爸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孩子们对自己的爸爸的本领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说说:爸爸本领大——了解爸爸的本领
1、引入提问:你的爸爸叫什么名字?
引导幼儿用普通话说一句话“我的爸爸叫XX。”
2、提问:你的爸爸有什么本领?
引导幼儿用普通话说出爸爸的本领,如“我的爸爸会XX。”让幼儿说以及简单的`完整句。
3、小结:我们的爸爸本领真大,会做那么多的事情,我们来夸夸我们的好爸爸。
二、听听:飞呀飞——了解儿歌内容
1、引入:我知道爸爸有一样本领,你们听听看,是什么本领?
2、教师念儿歌
提问:爸爸又什么本领?
3、教师边看课件边念儿歌
提问:你听到我是什么?
谁高高举?
落在谁的怀抱里?
4、再次欣赏儿歌,引导幼儿尝试跟念。
5、小结:我们的爸爸本领真大,把我像小飞机一样高高的举起来,我们真幸福。
三、念念:飞呀飞——愿意模仿跟念
1、引入:我们来夸夸我们的爸爸吧!
2、幼儿跟着老师一起跟念儿歌,并模仿动作
3、幼儿尝试分小组念儿歌、模仿动作。
4、小结:我们的爸爸本领大,我们回家夸夸我们的爸爸,再让爸爸让我们做小飞机。
中班语言飞呀飞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能用简单的语言概括画面内容。
2.理解故事幽默的结尾。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6.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7.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观看一些关于动物飞行的影响资料。
材料准备:
1、读本中涉及到的动物的写实照片
2、制作经验网络图所需要的材料。
3、各种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
和幼儿一起复习歌曲《谁会飞》。
对幼儿说:“刚才我们唱了‘谁会飞?鸟会飞,拍拍翅膀飞呀飞’。小朋友,除了鸟,还有什么动物会飞呢?”(此时幼儿可能仍会不断说出各种会飞的鸟,如麻雀、老鹰等。教师无需纠正,而应对其加以总结:你说得很对,这也是一种鸟,鸟儿会飞。)按照经验网络图(俘虏1),对幼儿给出的答案进行罗列和归纳(向幼儿示范文字记录的作用)。
然后,向幼儿出示一些动物图片,如、、企鹅、鸽子、蚊子等,请幼儿指出哪些动物会飞、哪些动物不会飞,并贴到经验网络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通过讨论,帮助幼儿总结出动物飞行需要的基本要素——翅膀。
2.阅读图画(初次)
遮挡文字,逐页观察画面,主要注意两条线索:
(1)每种会飞的动物的翅膀有什么特征?
(2)每个动物介绍自己会飞的时候,会怎么说?
①第一页:老鹰在做什么呢?它是怎样飞的(请幼儿模仿老鹰飞行和俯冲的动作)?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老鹰的翅膀有什么特点?(将幼儿的描述用文字记录下来。)想一想,老鹰会说什么呢?
②第2-5页:同第1页(重点不同动物的,模仿它们飞行的样子,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动作,体验不同动物翅膀的特点和飞行的特点)。
③第6页:这是谁?它的翅膀什么样?它想做什么?它能成功吗?
④第7页:发生了什么事情?小鸡会说什么呢?小鸡为什么飞不起来呢?(无需展开讨论,引起幼儿思考即可。)
3.阅读图画(再次)
结合第一次大书阅读时的讨论和记录,用比较完整的语言总结出画面上有什么动物、它在做什么、它的翅膀什么样、它飞起来有什么特点等,为幼儿示范如何按照一定的线索完整描述画面的内容。例如第一页:老鹰在捉兔子,它的翅膀又大又硬,很有力量。它飞翔的时候用力扇动翅膀,飞得非常快!
4.总结分享
自由活动时,还可以请有兴趣的小朋友帮助进一步的整理。将整理好的经验网络图贴在教室墙壁上,作为幼儿日常学习和讨论的资源。请幼儿回家后继续和家长一起探索关于动物飞行的知识,搜集会飞的动物和其他会飞的东西的图片。
教学反思:
《谁会飞》是中班第一学期的第一个读本,该读本巧妙的将重叠词“X来X去”的学习融入到对一些常见事物、动物的运动特点的介绍中,对于重叠词,我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并不会陌生,在阅读时,老师通过肢体表演和小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孩子活动时的兴趣。
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在叠词的正确使用上,有的孩子知道叠词但不知道使用;有的孩子知道运用但经常词不达意,需要肢体动作加以补充。因此在拓展环节中,通过仿编的形式帮助孩子学习正确运用叠词。活动分两步骤:一是替换;二才是仿编。这个过程由易到难,幼儿易接受。最后请幼儿画出仿编的事物加以对已学内容的巩固,整个活动目标明确,实施起来也很顺利,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较高,不足之处是孩子的倾听分享意识不强,大部分孩子喜欢议论而不是听其他小朋友的发言。
中班语言飞呀飞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2、会把想到的办法编成故事讲出来。
3、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续编故事。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图片、笔、课件
活动过程:
1、看见小鸟在天上飞,小蚂蚁、小青蛙、小兔、小猪、大象也想上天,你们觉的他们能飞上天吗?为什么?
2、启发幼儿想办法帮助这些小动物,并画下来
师:他们怎样才能飞上天?谁来帮他们想一个好办法?你为什么会想这个办法?
把你们想好的办法画在这张纸上。
3、幼儿根据画面内容编故事
师:把你画的内容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你的故事是怎样的?说给大家听一听。
4、拓展经验
师:你们想到了各种方法帮助这些小动物飞上天,那地上还有谁没有飞上天呢?怎样才能让大象也飞上天呢?
5、你想飞上天吗?为什么?你有什么办法?
6、欣赏故事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飞行”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7、结束
师:今天小蚂蚁、小青蛙、小兔、小猪、大象都飞上了天,他们很高兴。他们也来邀请小朋友去天空飞一飞,我们一起飞着去找它们吧!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幼儿爱听、爱看、爱讲、爱表演儿童文学作品,能理解并复述简短的儿童文学作品。
中班语言飞呀飞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看看、讲讲、议议,鼓励幼儿大胆在集体面前讲述,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2、感知故事内容,体验小动物们飞上天的喜悦。
3、懂得只要勤于动脑乐于尝试大家都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小动物们都出来玩了,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
师:你说得真完整。这时候,小鸟也飞来了,诶,小鸟为什么会飞呀?
幼:因为它有翅膀!
师:除了小鸟会飞,还有谁会飞?(幼儿讨论,个别回答)
师:为什么他们都会飞呢?那这些小动物们会飞吗?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翅膀)
师:是的,乌鸦奶奶也是这么认为的。乌鸦奶奶说:你们没有翅膀,永远也飞不上天!
可是小动物们看到小鸟飞得这么开心,可羡慕了,它们也好想飞上天呀!那怎样才能飞起来呢,小朋友们你们赶紧帮它们想想办法?(幼儿讨论)
师:你们想出的办法可真多,那小动物们想出办法来了吗?我们来看看……
二、分段讲述
1、出示小蚂蚁
师:咦?小蚂蚁它手里拿着什么呀?
师讲述:告诉你们哟,其实这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小蚂蚁为什么要拿着它呀?
教:是啊,蒲公英能飞到天上去,小蚂蚁想让它把自己带到天上去!瞧,飞上去了吗?呀,飞上去了。小蚂蚁高兴的叫起来:飞起来喽!飞起来喽!(师幼集体学说)
2、出示小青蛙
师:小青蛙在干什么呀?(吹气球)
师:他吹气球干什么呀?
小结:是的,小青蛙吹了一个大气球,风儿一吹,小青蛙抓着气球一起飞上了天。小青蛙高兴的说―― “飞起来喽!飞起来喽!” 哇!小青蛙可真爱动脑筋,我们来给它鼓鼓掌!
3、出示小白兔
师:小白兔看到小青蛙和小蚂蚁也飞上了天,羡慕极了,你们赶紧帮她出出主意吧!
师:我们来看看小白兔是不是和你们想得一样的? (点击ppt)
小结:小兔拿了花稠布,做了一个美丽的风筝,风儿一吹,小兔也飞上了天。这时候它的表情怎么样? 幼儿:很开心! 小白兔开心的.叫起来:飞起来喽,飞起来喽
4、出示胖小猪
师:小猪看到小兔子,小青蛙,小蚂蚁都飞上了天,可着急了!也想飞上天!
小朋友们,你们快帮它想想办法把!(鼓励幼儿大胆讨论)
师:(放胖小猪飞上天的图片)瞧!聪明的胖小猪想的是什么办法呀?
小结:胖小猪很动小脑筋,它造了一个热气球。胖小猪坐着热气球飞上了天!
师:那现在地面上只剩下谁?(河马)
师: 这只河马长的怎么样?是呀,怪不得乌鸦奶奶在叹气:“唉,你太重了……”那你们认为河马能飞起来吗?那他会想什么办法呢 ?
(幼儿集体讨论,提醒幼儿从河马的胖和重方面考虑)
小结:(放河马飞上天的图片)河马也很动脑筋,自己造了一架飞机,“轰隆隆”,飞机飞上了天!
师:小动物们都飞上了天,他们心情怎么样?
师:这时候乌鸦奶奶又会说什么呢?我们也来学学他的话。只要肯动脑筋,谁都能飞起来。
二、回忆故事情景,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
师:刚才小动物们都用了什么办法让自己飞起来呢?
师:小蚂蚁用了一个什么好办法?那小青蛙是想了什么办法呢? 那小兔子们是想的什么办法呢?
中班语言飞呀飞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故事内容,体验小动物们想飞上天的心情。
2、尝试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3、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视频展示仪图片油画棒记号笔录音机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
1、展示图片,提问:屏幕上有什么?在干什么?
2、看见小鸟在天上飞,小蚂蚁、小青蛙、小兔、胖小猪、河马都很羡慕,也想飞上天,可是,他们能飞上天吗?为什么?那你们愿意帮助他们想个办法,让他们也飞上天吗?请你和旁边的朋友商量商量。
3、幼儿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引导幼儿说出借助其它能飞上天的'物品,如飞机,降落伞、热气球等。
4、个别幼儿回答,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5、教师小结:你们真聪明,帮助小动物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那这些小动物自己想出了什么方法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飞呀飞》。
6、边听故事边看屏幕,提问:这些小动物分别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呢?
7、教师小结:是呀,乌鸦奶奶说的对,只要肯动脑筋,谁都能飞上天。你们想飞上天吗?为什么?你准备用什么方法飞上天呢?也请你和旁边的朋友讨论讨论。
8、幼儿讨论,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能想出与别人不同的方法。
9、幼儿做画,教师指导。
把自己想的方法画下来,勾线准确,涂色均匀。
10、听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飞的样子。
你们想飞吗?那让我们一起来飞一飞吧!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中班语言飞呀飞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欣赏并理解故事《飞呀飞》。
2、学习词语“翅膀”“风筝”“飞机”,初步尝试造句。
3、大胆想象,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飞呀飞》课件:小蚂蚁、小青蛙、小猪、蒲公英、气球、风筝等图片及一段音乐。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1、教师播放课件“鸟的叫声”问幼儿“咦?是什么在叫?”(小鸟在叫)“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鸟在干什么。”
2、教师播放视频“小鸟在天空飞翔”问幼儿“小鸟在干什么呀?”(小鸟在天空飞翔)小鸟下方弹出小蚂蚁、小青蛙、3只小兔、胖小猪、大河马。问“小鸟下方都有谁?”“他们非常羡慕小鸟,也想飞上天空。你们觉得他们能飞上天吗?为什么?”(幼儿自由发言)
二、想一想
1、教师:“你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想飞上天的小动物吗?”
2、播放课件:蒲公英、气球、风筝等图片。问:“你们见过这些东西吗?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大家一起想一想。”(它们都能飞起来)“它们能帮助小动物飞上天吗?为什么?
3、课件:小蚂蚁等动物及蒲公英等植物的图片。“请你们将它们分别分配给小动物们。”
三、欣赏故事《飞呀飞》
1、教师边播放课件《飞呀飞》故事绘本边讲述故事至“胖小猪开着飞机上了天”。 提问“这些小动物是怎么让自己飞上天的?”“除了这些小动物,还有谁没有飞上天呀?”(河马)
2、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让河马飞上天?
3、教师:“我们一起接着听故事”教师继续讲故事至结尾。
4、教师:“河马是怎么飞上天的?”“最后乌鸦奶奶怎么说?”
5、教师再次边出示图片完整地讲述整个故事。
四、学习词语“翅膀”“风筝”“飞机”
1、教师:“刚才故事里出现了几个新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认一认。”
2、教师一一展示图片与词语:翅膀、风筝、飞机。让幼儿认读,并引导幼儿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
五、引导幼儿做一做飞的'动作
1、教师“小动物们开动了脑筋,所以它们都飞上了天。你们想飞上天吗?为什么?你有什么办法?(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一学小鸟飞翔的样子,一起飞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吧”
3、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幼儿飞出教室。
中班语言飞呀飞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使幼儿懂得遇事要多动脑筋,才能成功。
2、知道好东西要与大家一起分享,学会谦让。
3、乐意参与讲述活动,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4、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图片:小熊、山雀、小刺猬、小山羊、小、哪条路离小兔家最近?哪个人能摘到上面的苹果?音乐盒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音乐盒)打开音乐盒里面就会传出一首首美妙动听的乐曲,可真神奇啊!那你们觉得这么漂亮的音乐盒会是谁的呢?瞧他来拉!
二、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插问:
1、这可真是一个难题,你们赶紧给他想想办法吧!
2、好的,那小熊是怎么做的呢?
3、咦,小刺猬会想出什么好办法?
4、音乐盒没翅膀,怎么会飞呀,赶紧出出主意?
5、小又会想出什么好办法?
6、你们觉得谁想的办法最好?为什么?
小结:小熊有了好东西并没有独自分享,而愿意跟大伙一起分享,最后在小出的好办法后让大伙儿都能分享到音乐盒带给大家的快乐,真不错,那你们有好东西愿意跟大家分享吗?怎么分享?
三、完整欣赏故事并给故事取题目。
师:好的,故事中音乐盒竟然能飞起来,这可都是小动物们爱动脑筋的结果。那小朋友你们爱动脑筋吗?好,那现在老师就请你们也来动动脑筋,听完故事后给这个故事取个好听的题目,好吗?
四、智力大比拼。
真不错,那接下来老师可要请你们的小脑筋再动起来哟!
我们来玩智力大比拼的游戏,看哪队的小朋友最会动脑筋获胜!
规则:分红队、黄队。每队三道题目,可协商讨论,最终选出获胜队,奖品为音乐盒。
1、什么东西越洗越脏?
2、什么床不能睡?
3、小明有10个苹果,送给奶奶3个,自己吃了4个,请问小明还有几个苹果?
4、小华有3个玩具,爸爸又买了5个玩具给他,可他却丢了1个玩具,请问现在他还有几个玩具?
5、那条路离小兔家最近?
6、哪个人能摘到上面的.苹果?
师:今天的获胜队是?但还有一个难题哟,怎样让音乐盒使幼儿园里的小朋友都能够听见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去试试看吧!
教学反思:
听故事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帮助幼儿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以教师讲述故事为重要部分。我在讲述故事时,适当的减慢了语速,这样可以让幼儿把字听得更清楚,我在讲的时候还适时的加上肢体语言帮助幼儿理解,作为教师,在故事教学中往往不是讲一遍而要讲多遍,这就要注意方式的变换,才能保证幼儿倾听的积极性。
中班语言飞呀飞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能清楚地唱出切分节奏和歌曲的旋律。
2.学习用对唱的形式演唱“飞呀飞”,感受和体验对唱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 组织幼儿讨论:谁会飞?它们是怎样飞的?
2 . 椅子围成圆圈。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尼尼的本领可真大,能变出各种各样的东西,我们也来学一学尼尼变魔术,好吗?
2.复习歌曲。
师:变变变,变只小兔到草地上玩游戏。
复习歌曲“小兔跳跳”。
师:师:变变变,变只小小蝌蚪水里游。
复习歌曲“小蝌蚪”。
3.学习歌曲“飞呀飞”。
(1)在音乐的伴奏下模仿各种会飞的东西。
师:小朋友们看,天上什么在飞?(幼儿自由回答)我们跟着音乐变成会飞的东西吧。
弹奏音乐三遍,幼儿自由表演。
师:刚才你变的.是谁在飞呀?(幼儿讲讲自己的想法。)
(2)以问答的形式学念歌词。
师:刚才我们变了会跳、会游、会飞的东西,有点累了,找张椅子坐下来,我们玩个问答游戏,我来问你来答,好吗?
师:(边做小鸟飞的动作边问)飞呀飞呀飞呀飞呀谁会飞?
幼:小鸟会飞。
师:哦,小鸟会飞。(切分节奏)师:刚才我是用魔术师的声音在说话,好玩吗?请你们也来学一学。(集体、个别)师:飞呀飞呀飞呀飞呀谁会飞?
幼:飞机会飞。
用相同的方法引导幼儿运用切分节奏说说其它会飞的东西。
师:我也想来学一学小鸟飞,谁来告诉我,小鸟怎样飞?
引导幼儿学念下面的歌词:拍着翅膀飞呀飞,飞呀飞。
师:我们一起来变成小鸟飞吧。(在音乐的伴奏下朗诵第一段歌词。)
(3)学习歌曲第一段。
师:我还会跟着音乐把刚才的儿歌唱出来呢,信不信?(教师示范演唱。)你们能跟着音乐唱出来吗?
幼:能。
师:一起来试试。
师:这是一首问答歌,可以一个人问,一个人答来唱这首歌,现在有老师先来问,小朋友答,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引导幼儿用对唱的形式演唱两遍。
师:刚才老师和小朋友进行了对唱,还有谁和谁也能进行对唱?(男女对唱、两两对唱……)
(4)为歌曲创编第二、三段歌词。
师:除了小鸟会飞,还有谁也会飞的?它们是怎样飞的?我们把它们也编到这首歌里来,好吗?
用对唱的形式直接创编第二段和第三段。
(5)完整的演唱歌曲。
4.结束活动。
师:刚才我们唱的歌叫什么名字呀?
我们再到外面找一找,还有什么也会飞的,把他们也编到这首歌里来,好吗?
中班语言飞呀飞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感知理解歌曲内容。
2、尝试根据故事内容,以及教师的范例,学习用简洁的语言创编歌词。
3、乐于参与歌表演活动,体验歌唱与表演的快乐。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5、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活动准备:
1、熟悉故事《飞呀飞》
2、图片:小鸟、小青蛙、小白兔、胖小猪、大河马等。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谁会飞》
师生问答对唱《谁会飞》
2、回忆故事,学唱第一段教师示范编第一段歌词
(1)师:前几天我们一起听了故事《飞呀飞》,故事里有哪些动物想飞?
(2)师:谁第一个飞上天的?它是怎样飞上天的'?
(3)师:我还会把小青蛙飞上天的事有节奏地说一说呢?想听吗?
(教师有节奏念第一段歌词)幼儿随伴奏有节奏地念第一段歌词
(1)师:你听见了什么?(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图片)
(2)师:一起来念一念。
(随琴声有节奏地朗诵)教师范唱
(1)师:这件有趣的事还可以变成一首好听的歌呢,听好了!(师唱第一段)
(2)师:你们愿意来试一试吗?(幼儿随琴唱)
(3)师:你想跟着小青蛙飞上天吗?想一想,唱到哪里它飞起来了?用一个怎样的动作表示它飞起来了呢?(幼答,达成一致后带领幼儿演唱歌曲,在"飞起来喽"处加入动作。根据幼儿难把握的几句重点练习一下)
3、引导幼儿将故事内容整理成结构简洁,语言对称的歌词,学习第二段
(1)师:第二个飞上天的是谁?小白兔是怎样飞上天的?谁会把小白兔飞上天的事有节奏地来说一说?
(2)边出示图片边帮助幼儿提炼歌词,引导幼儿随乐有节奏地念歌词。
(3)师:小白兔飞上天的事也能变成一首好听的歌,一起来试试。(幼儿学唱第二段)
4、幼儿自由创编第三、四段歌词师:胖小猪、大河马它们都等不及了,也想飞上天,请你们把它们飞山天的事也来说一说、唱一唱。
(1)幼儿自由创编,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第一第二段的句型有节奏地说。
(2)个别幼儿尝试演唱第三段师:胖小猪想飞上天想的是什么办法?谁来用歌声告诉大家?那大河马呢它又是怎样飞上天的?你来唱一唱吧!
5、完整演唱,并启发幼儿根据歌曲内容表演师:故事里的小动物想办法飞上了天,心里真高兴,我们也来学着它们飞上天,好吗?(完整2遍)
6、扮演角色表演歌曲分组表演,结束。
教学反思:
我觉得这堂课有三方面值得总结。首先是教材的合理性,因为在大班幼儿的发展阶段上,想像,探索,动脑解决困难,体验成功乐趣是他们心理突出的需要。《飞呀飞》这篇作品向孩子展示了一群小动物乐于动脑,动手解决困难的成功画面这篇作品虽然短小,但内容清新,留给孩子很大的想像范围
【中班语言飞呀飞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飞呀飞教案11-22
飞呀飞幼儿园教案02-21
飞呀飞教学反思01-12
《飞呀飞》教学反思10-14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蝴蝶飞呀》02-06
中班语言如果我能飞教案11-06
中班语言《谁会飞》教案(通用14篇)04-07
幼儿中班语言《想飞小象》说课稿12-10
中班语言教案《想飞的小象》(通用6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