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集合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松鼠的房子会动的原因。
2、能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尝试续编故事结尾。
3、体会想象的快乐,感受小动物之间友好的情感。
活动准备
电脑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设疑、激趣。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会动的房子吗?今天老师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会动的房子》。
二、完整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2、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松鼠的房子为什么会动呢?
三、播放课件,分段熟悉理解故事内容。
1、播放课件,学习故事第4节。
师:乌龟带着小松鼠来到了哪里?下面我们一看吧。
(1)师讲述故事4小节。
(2)提问:
①小松鼠的房子从大树下来到了哪里?
②小松鼠喜欢住在山脚下吗?为什么?
(3)。
2、播放课件,学习故事第5节。
(1)教师讲述故事第5节。
(2)提问:第二天,小松鼠来到了哪里?你们看过大海吗?在大海边,你会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呢?
3、播放课件,学习故事第6、7、8节。
(1)过渡:每天乌龟带着小松鼠到不同的地方,多有趣啊。第三天小松鼠又来到哪儿?
(2)教师讲述故事第6、7、8小节。
(3)提问:第三天,小松鼠来到了哪儿?它看到了什么?它还会听到什么声音呢?
(4)理解“手舞足蹈”的意思。
(5)提问与谈话结合,体会乌龟和小松鼠之间的友好情感。
四、拓展活动,故事续编。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看图续编。
2、幼儿自由想象性续编。
3、个别续编。
4、:小朋友们,乌龟带着小松鼠还会去哪里呢?待会儿你可以将你的想法画下来,再讲给好朋友听,好吗?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2
内容:
好朋友
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
2、感受与好朋友友好相处的快乐
重点:
理解儿歌,表现儿歌
难点:
学习与伙伴友好相处
准备:
1、小狗,小鸭,娃娃的贴绒或磁性教具及相应的`头饰
2、小班小册2号挂图
过程:
一、通过谈话引题
1、小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
2、你看到好朋友时会怎么说,怎么做?
3、师小结幼儿所说的:“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并且都有不同的交友方式那么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么交朋友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演示教具,朗诵儿歌
提问:儿歌中谁和谁是好朋友?
(2)
教师再一次演示教具,朗诵儿歌
提问:1、儿歌中两只小狗见了面是怎么做的?
2、小鸭见了面是怎么做的?
3、两个娃娃见了面又是怎么做的?
三、学习儿歌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首儿歌。”
(1)请幼儿进行集体跟诵
(2)集体朗诵、男女分组朗诵
四、表演
分别请幼儿分别戴上小狗、小鸭、娃娃头饰,找一个好朋友表演儿歌。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分析故事,理解狐狸给两只笨狗熊分饼的故事情节。
2、幼儿能大胆地用语言和非语言的形式,表达故事情景。
3、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展现自己。
活动准备:
1、少数幼儿已经感知过《两只笨狗熊》的故事
2、两只狗熊的头饰、一只狐狸的头饰
3、《两只笨狗熊》的图片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的形式,导入故事,鼓励幼儿互相丰富相关的经验。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过笨狗熊的故事吗?
幼:A我听过,有两只很笨的熊为了争一块面包干,最后被狐狸骗了!
B我也听过,两只笨狗熊谁也不让谁,结果让狐狸把面包吃了。
师:如果他们的话加起来就很完整了。有两只笨狗熊为了争面包干吃谁也不让谁,最后被狐狸骗的只剩一点点了。哪些小朋友听过这个故事的?
师:有的小朋友听过了,那你们有没有见过这两只笨狗熊和狡猾的狐狸呢?
幼:没有
师:好,这回我们就来侃侃它们长的什么模样,他们之间具体发生什么事情。
2、欣赏图片,引导幼儿通过细节来连接故事的'具体情节。
“谁来说一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讲述大致的故事情节。“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幼儿间的互相讲述,让全体幼儿掌握故事的大致情节。
3、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从动物的内心深处来讲述故事。
结合图片,引导幼儿从内心世界来分析动物的心理活动、想法。
“两只狗熊谁也不让谁时,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幼儿回答后鼓励幼儿尝试讲述、表演:“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说一说!”
“看见肉狐狸又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口水滴答滴答的往下流是什么样的?”鼓励幼儿尝试表演。
“当看到狐狸分后的肉,两只狗熊怎么说的?”“谁来表演一下?”
“结果怎么样?”,“为什么会怎样呢?”
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引导幼儿,在这过程中适时适当的让幼儿表演一下,鼓励幼儿大胆表述、展现自己。
“你觉得这两只狗熊怎么样?”“除了笨还可以怎么说呢?”“狐狸又怎么样呢?”
4、出示头饰鼓励幼儿大胆表演
师:现在我要请小朋友来表演这些主人公了。
适当的讲解一下主人公的含义:故事里出现的最重要的人或动物、植物等就是主人公。
请一组幼儿先来尝试,分角色表演。教师读叙述的部分。然后分组尝试。
延伸活动:
可以把此故事的表演放到区域中让幼儿表演。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鞋子的基本特征、种类及不同的用途,了解在合适的场合和合适的季节穿合适的鞋子。
2、积极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男女、季节、天气、职业的人物图,与人物可以粘贴匹配的各类鞋子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1、老师说出谜面:“小小两只船,大小都一样,要走一起走,要停一起停。”
2、幼儿猜出谜底:鞋子。
3、议论:怎样能猜出谜底,我们听到谜面怎样说。
4、进入了关于“鞋子”的话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关于鞋子的事情。”
二、观察辨错
1、观察自己的鞋,交流今天我穿了一双什么鞋?
2、展示一群穿错鞋的'小朋友,观察他们各自穿的鞋:雨天穿布鞋、冬天穿凉鞋、夏天穿棉鞋、运动时穿皮鞋、男孩穿女孩的鞋等。
3、小朋友穿的是什么鞋?这样穿鞋合适吗?他们该穿什么鞋呢?
4、与身边的同伴议论后说说该怎样换鞋,以及自己的理由。
三、了解鞋的用处
1、小朋友听了大家的意见,都把鞋脱了下来,他们发现光脚丫很舒服,不想穿鞋了,行不行呢?
2、幼儿分成“行”与“不行”两组,交换地说说各自的理由。
3、教师征求意见,最终发现有些时候可以不穿鞋,有些时候非穿鞋不可。
四、鞋子匹配
1、观察画面上的人,想一想他们需要穿哪种鞋子。
2、从边上的图画里找出适合的鞋,贴在对应的小朋友脚上。
3、观察分辨:他们的鞋穿得是否合适,若有疑问继续讨论调整。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2、知道水中倒映的现象。
3、丰富词汇:“倒影”。
活动准备
1、大水盆,盆里盛有清水。
2、小猪纸偶
活动过程
一、看“倒影”,引起活动兴趣。
1、出示几个较大的水盆,盆里盛有清水。
教师:小朋友,我们在镜子里能看到自己,那我们在水面上看一看是怎样的呢?
2、幼儿分散活动看“倒影”。
让幼儿在水面上看倒影,看一看水中有自己,看一看水中有同伴,看一看水中倒映出物品。
3、谈话:在水面上看到了什么?
让幼儿知道这是倒影,水面上能映出倒影。
二、出示教具月亮,引起听故事的兴趣。
1、教师:月亮在哪里?月亮什么时侯出来?月亮出来了会不会有倒影呢?在哪里有倒影呢?
请幼儿听故事找“月亮”。
2、教师讲故事
第一遍讲完后提示幼儿:在听故事的时侯要记住小猪在什么地方看到了地上的月亮?
3、出示小猪纸偶,教师操纵纸偶讲第二遍故事。
4、边问答边教幼儿学说故事中角色的`说话。
(1)开始,猪老大对猪老二说了什么?
(2)第一个发现月亮的小猪是怎样说的?
(3)第二个发现月亮的小猪是怎样说的?
(4)后来发现月亮的小猪是怎样说的?
三、想一想,还可以在地上找到哪里的月亮?
1、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扩散。
2、教师操纵纸偶,以小猪的口吻对幼儿说:喜欢听我的故事吗?
老师带着你们再讲一遍,要把我的故事记下来讲给爸爸妈妈听。
带领幼儿讲一遍故事。
3、教师:我是爱动脑筋喜欢发现的小猪,你们是不是也喜欢发现呀,
今天晚上你们也去在地上找月亮,看看能在地上找到几个月亮。
鼓励幼儿晚上回家找月亮,第二天来讲给大家听。
附故事:找月亮
有一天晚上,小猪老大和猪老二在一起,小猪老大说:“听说月亮不只天上有,地上也有呢!”老二说:“真的?那我们和朋友一起去找找看。”老大说“好!”
他俩请来了一群小猪,四处去寻找。走到山泉边,一只小猪高兴地叫起来:“哇,山泉里有一个月亮!”另一个小猪又说:“哇,露珠里有一个月亮!”另一只小猪喊:“哇,玻璃窗上也有一个月亮!”它们还看到水桶里有一个月亮,镜子里有一个月亮,水潭里有一个月亮,望远镜里也有一个月亮┄月亮又大又小,多得数不清。一只小猪意外地发现,每头小猪的每只眼睛里都有一个小月亮呢!
小猪们带着自己找到的月亮,高高兴兴回家去。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诗句,感受中国古诗词的美。
2、欣赏古诗词,感受大自然的美。
3、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对《小池》这首诗歌的理解。
活动准备
1、《小池》图片、影片。
2、《小池》歌曲。
3、荷塘图片。
活动过程
导入
展示荷塘的图片。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手里的图片是什么?”
我们古代诗人写了很多关于荷花的诗歌,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小池》这首诗。
展开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总结。
老师:“小朋友们,看看这张图是什么地方?”(小池塘)
老师:“那小池塘里都有什么呢?哪位小朋友能举手告诉老师?”(泉眼、树、荷叶、蜻蜓)
老师:“通过这张图,我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为什么?”(初夏,因为树都长了绿色的叶子,池塘里长出了荷叶,还有没有开放的荷花)
总结:“咱们的宋代诗人杨万里,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描写这幅景色的诗,叫《小池》。”
2、示范朗诵,解释诗歌意思,介绍作者。
(1)老师朗诵诗歌
老师:“这首诗叫什么?一共有几句?每句有几个字?”
总结:这首诗的名字叫《小池》,一共4句,我们把4句的诗歌称作绝句,一句话中有几个字就叫几言,所以这首诗就是七言绝句。
(2)讲解诗的意思,引导幼儿学说诗歌
泉眼无声惜细流:池塘里有一个小小的泉眼,泉眼很爱惜流水,所以从泉眼里流出的水很小很小,小到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树阴照水爱晴柔: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树荫遮住了水面,好像怕小池塘里的水被蒸发一样。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池塘里的小荷叶才刚刚露出了尖尖角,一只可爱的小蜻蜓就已经落在上面了,好像它比我们更早领略了这一片美景。
老师:“大家和老师一起学说这首美丽的《小池》吧。”
(3)介绍作者
老师:“这首诗的作者叫杨万里,是我国宋代诗人,他很擅长写风光,被誉为一代诗宗。”
3、听《小池》歌曲,学唱诗歌。
播放《小池》歌曲,带领小朋友进行跟唱,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印象和喜爱。
小池李昕融 — 昕融唱诗词(一)
4、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对《小池》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池》这首诗,小朋友们可以回家给爸爸妈妈讲一讲这首诗的意思,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朗诵这首诗。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关于《小池》这首诗,我们同样可以开展一堂美术活动,请小朋友们画一画,剪一剪,更多的玩法就请各位幼师自己创思啦!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7
主要领域
语言
相关领域
科学、艺术
活动目标
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能安静欣赏,积极思考,并能用一些肢体动作表现散文诗
能较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学习优美词句
主要形式
集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25分钟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欣赏,理解竹林中的微妙变化
难点:启发幼儿想象,用多种方式表现对散文诗的理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春笋的成长、感受春雨
物质准备:一些竹笋壳、蜡笔若干、大白纸一张、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雨中乐》律动进活动室
引导:春天到了,春雨娃娃也来了,她高高兴兴地跳起舞,这边看看那边瞧瞧。
二、欣赏散文诗
教师朗诵、绘画,帮助幼儿欣赏散文诗
1.教师用较安静舒缓的语调配乐朗诵散文诗(听!春雨来到竹林里了……);
2.教师随机简笔画,幼儿欣赏散文诗第二遍。
提问:诗歌里的小苗苗是什么? (出示竹笋壳贴上)
春天的夜晚,竹林里怎么样?
风和鸟儿怎么样?春雨在干什么?
泥土里发生什么变化?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绘画)
三、表现散文诗
1.请幼儿用身体动作体现“春雨落下”和“小苗苗钻出”的样子;
2.教师配乐朗诵散文诗,幼儿闭上眼睛静静欣赏,引导幼儿边听边想象诗中优美的意境;
3.幼儿讨论:你听了这首散文诗感觉怎样?
4.幼儿边跟教师朗诵,边用肢体动作表现整首散文诗。
【延伸活动】
让幼儿根据自己对散文诗的理解,用纸和笔描绘一幅《春雨竹林图》。让幼儿对散文诗的感受得到延续,也可帮助教师从另一个方面了解幼儿对诗歌的理解和目标完成情况。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常会看到孩子们在春雨中嬉戏的`场景。他们把雨点当作朋友,当作可以交谈的精灵。这首散文诗清澈明丽、活泼、优美,更能激发幼儿对春雨、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活动设计中,体现了各领域内容的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游戏之中,给了幼儿多种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他们大胆地说说、大胆地画画、大胆地表演。
2.效果分析
在活动开始,以优美的音乐引出课题,把幼儿带入教学情境之中,使幼儿心中形成春雨活泼可爱的形象;其中,结合边讲边画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兴趣。最后,让幼儿边朗诵边用肢体语言表现散文诗,让“春雨”和“小苗苗”活动起来,很符合幼儿的欣赏需要。本次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全面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欣赏散文诗的同时,产生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使环境教育在语言教育中自然渗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语言的教案12-07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3-10
[精选]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07-04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精选】07-04
(精选)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07-04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精选]07-05
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案01-25
幼儿园中班语言游戏教案01-18
幼儿园中班语言比尾巴教案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