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4-26 13:19:31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锦集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门】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锦集10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数学,是一门逻辑学很强的学科,但它又无时不刻在我们的身边发生:一片树叶、五只小鸟、马路边的广告牌是方形的、我的纽扣是圆形的……既然它如此贴近我们,我们为何就不能让孩子主动去发现、去探求其中能自己解答的奥秘?因此,我设计《玩夹子》这活动,让孩子能在自由扩展的玩当中寻找一些数的规律,知道数字和数量的关系。同时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活动的各个环节,喻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活动目标:

  1、学习点数,正确点数10以内夹子的数量。

  2、能按照颜色的不同分类,比较多少,出现相关的数字卡,辨认数字。

  3、乐意参与活动,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成果。

  活动准备:

  橘、绿夹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玩夹子

  1、介绍游戏规则: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的夹子,小朋友愿意怎么玩?

  2、幼儿玩夹子:可以夹在衣服上、裤子上、辫子上等等。

  二、幼儿点数,说出总数

  1、幼儿自由的数数数看,我们的`身上有几个夹子?

  2、个别展示

  谁愿意上来数给大家看看。然后告诉大家你一共有几个夹子?

  看看谁的夹子也和他一样多?

  3、相互验证

  相互数数看,你边上的好朋友一共有几个夹子?

  三、按颜色分类、认识相关的数字。

  1、教师示范

  小夹子说同一种颜色的想在一起,你们说该怎么玩?

  2、幼儿分类

  现在,也把你的小夹子按颜色分开来玩吧。

  问:你把夹子请到了什么地方?

  有几个橘色的夹子,有几个绿色的夹子?请幼儿表达。

  四、排列夹子

  1、教师示范操作,幼儿寻找规律

  2、理解排列,知道排列有基本规律

  3、花样排列

  4、幼儿尝试排列

  5、展示并纠正

  你的夹子在哪里排队,是怎么排队的?

  五、收拾整理

  请小朋友把绿色的小夹子送到绿色的小筐里,橘黄色的小夹子送到橘黄色的小筐里。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熟悉序数,根据序数把握事物的空间位置。

  2.能根据提示,找到事物相对的位置,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操作带来的快乐。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5.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

  2.蜡笔、操作单。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欢迎各位来到魔法之城,这是谁呀?(魔法师)魔法师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魔法师的本领可真多呀!今天有几位小魔法师也想成真正的魔法师,数数看有几位?(5位)教师: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数一数,我们跟他一起数。

  (二)比较高矮进行排队。

  教师:要想成为真正的魔法师,就要通过魔法考试,那谁是第一个来考试的呢?看看他们是怎么排队的(从矮到高排的),请一名幼儿上前进行操作。

  (三)魔法考试。

  1.教师:魔法考试开始了,那我们来听听大魔法师是怎么说的,听录音(请在最大书架上数第4栏里,找出柜子的钥匙。)

  2.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些什么?教师:那从上数是什么意思呢?谁再来说一说(上数是从上往下数),原来上数就是从上往下数?(从上往下)那上数第七栏到底是哪一个呢?谁来找一找,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那到底是哪一个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真的是这个呢,钥匙在不在里面,我们来打开看一看,哇!上数第七栏里真的有一把钥匙呢,太棒了,我们给刚刚那位小朋友鼓鼓掌。播放鼓掌的`声音。

  3.教师:在这一轮比赛中有2位魔法师被淘汰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找错了。

  4.教师:那剩下的3位魔法师找到了钥匙通过了考试,我们来看看是哪3位魔法师呀?

  5.3个魔法师排着整齐的队伍,去参加第二轮考试了,听听看第二轮会考他们什么呢?(小魔法师们,请在下数第六个抽屉里取出明信片)

  6.教师:谁听清楚了,下数是什么意思(从下往上数)原来下数是从下往上数,下数第六个抽屉是哪一个呢?那谁来试一试,找一找。那这个抽屉到底能不能打开呢?哇,真的打开了诶,太棒了,我们给他鼓鼓掌。(播放鼓掌的音乐)

  7.教师:那几个魔法师通过了考试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只剩下2名魔法师了。他们拿到了明信片,那明信片上有什么呢?请你们讨论一下明信片上告诉我们要找什么,怎么数的?(动脑筋仔细想一想哦)谁看懂了?要我们找什么?怎么数?(你怎么看出是从左往右数的,哦,原来呀,箭头从左边往右边就表示左数。

  (四)幼儿操作。

  1.现在到最关键的时刻了,进行最后一轮考试了。

  2.教师:请你们帮这几位魔法师找一找到底是哪一件衣服呢?请你将答案用蜡笔记录在操作单上。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4.讲评操作单,教师:真的是这件,这件衣服上藏着一个机关,是通往魔法之城的楼梯。

  5.教师讲述绘本内容。教师:看,我们的魔法师通过了考试,来到了魔法之城哇,魔法之城可真漂亮,有好多玩偶在用饼干,冰激凌,面包制成的房子中跳舞,玩耍。

  (五)结束活动。

  教师:魔法师好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决定带她出去玩,在出发前妈妈要小魔法师找出帽子是从下往上数第几栏呢,等下次我们在一起学习好吗?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让幼儿说一说生活中的有哪些序数,巩固对序数的认识。

  活动反思:

  这是一本画面优美,故事动人,具有魔力的绘本。本活动以绘本为载体,以数学活动为主,将绘本与数学活动有机结合,将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作为线索串联整个活动,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通常讲到序数,能想到的就是第1、第2……这样的概念,其实这是不全面的。在这本绘本中就有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序数不是指绝对位置,而是指事物间的相对位置,即根据基准位置的不同,所指事物或事件的位置也随之变化。如同样都是第3,可是从上边数和从下边数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还有,同样都是5,从前边数第五和从后边数第五表现的位置也不一样。像这样,把握事物空间、时间、位置的相对性,在解决与序数有关的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让幼儿感受到绘本领域的多面性,激发幼儿对数学绘本的兴趣。

  小百科:序数原来被定义为良序集的序型,而良序集A的序型,作为从A的元素的属性中抽象出来的结果,是所有与A序同构的一切良序集的共同特征,即定义为{B|BA}。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这个活动是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提供可操作的材料,对10以内的数量能手口如一的点数。让幼儿在以前学的数字的基础上,能够把操作材料与数字联系起来,达到巩固的效果。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观察、操作使幼儿感知10以内的数量。

  2、使幼儿建立对数量的认识,

  3、使幼儿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手口一致的点数出10以内的数量

  活动准备

  记录单、豌豆荚、小黑点、数字卡片、鼓、数数玩具、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表述礼物。

  1、李老师给宝宝们带来了一包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礼物?

  (和旁边的宝宝说一说,是什么礼物,是什么样子的。)

  2、按图归放,感知数量。

  (请宝宝们把相同的礼物归放在一起,一起来数一数、说一说,每样礼物有多少。)

  二、击鼓游戏

  1、运用听觉感知数量,老师击鼓(数量是10以内),幼儿回答:击了几下,说出总数。并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2、用动作感知数的实际意义,看点子卡片击鼓,边击边数数,最后说出点数。并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三、猜猜豆妈妈肚里的豆宝宝,理解10以内的数量。

  1、剥豆:出示一结豆荚,幼儿观察猜测,里面躺了几粒豆宝宝。剥豆验证,并用相应的符号和数字表示,教师在大记录单上作记录。第二次剥豆,请个别幼儿剥豆数数,并作记录。两次一共剥了几粒豆,将两次剥的豆放在一起是多少粒?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在记录单上写上数字。

  2、介绍记录单,请幼儿说说记录单的每一个格子里写什么?

  3、讲解操作要求: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交流评价,纠错。

  四、拓展

  蔬菜批发市场需要一些豆子,我们把豆子装到袋里去送到批发市场吧。(幼儿根据豆子的数量送到“老板”那里。)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刚开始,我用了分礼物导入,先让幼儿对10以内的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个方法还不错,幼儿都能跟上我的节奏。接下来我出示了事先准备的小圆点,让幼儿玩击鼓游戏,幼儿也基本上都能击正确。并且,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见得幼儿对看图片数圆点还是感兴趣的。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中班数学“感知10以内的数”教案与反思》摘要:知数量。 请宝宝们把相同的礼物归放在一起,一起来数一数、说一说,每样礼物有多少。 二、击鼓游戏 1、运用听觉感知数量,老师击鼓数量是10以内,幼儿回答:击了几下,说出总数。并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2、用动作感...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通过各种感官感知9以内数,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活动准备:

  教具:数字卡,大象吹泡泡的图;

  学具:有数量分别为5-10的黑白棋子,数字卡若干张,分组操作活动的作业纸、笔。

  活动过程:

  (一)操作活动“比一比”。

  1、师:每两人一组,请小朋友取出托盘里的一个小杯子,数一数小杯里的物体有几个,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找好后,比一比你们的这两个物品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幼儿回答,提问后引导幼儿说出多少、一样多,用什么方法比出来的。

  (二)不受物体大小、排列方式、颜色的影响,感知9以内的数。

  1、出示教具“大象吹泡泡”引入活动。

  师:大象吹泡泡,吹了三组泡泡(泡泡的颜色、大小、排列形式均不同),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每组“泡泡”的数量,比一比哪组多?哪组少?

  2、幼儿回答后,请幼儿点数每组“泡泡”的数量,并贴上相应的数字。

  3、引导幼儿说出谁多谁少,如:7比8少1,8比9少1,8比

  (三)通过感官感知9以内的数。

  1、教师敲小铃,幼儿拍手。幼儿的次数与铃声相同。

  2、师:老师拍手,小朋友听到几声,用小手拍出比老师多1的数。

  3、教师出示书卡,请幼儿拍出比数卡多1的数。

  (四)分组操作。

  1、第一组幼儿在带数字的卡片上贴上相应数量的`物体。

  如:568(数字下方有大小适中的格)

  2、第二组幼儿在数字的下方盖上比该数字少1的实物印。

  如:648(数字下方有大小适中的格)

  3、第三组幼儿按方格纸条上的数字涂画出比该数字多1的方格。

  如:6(数字后面有十个小格)

  各组活动后与其他组轮换进行。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数字1、2、3,听懂别人谈话的内容。

  教具准备: 皮球1个,红花3朵,口杯3个,图片若干张,挂钩,数字卡,手机,录音 等。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引导幼儿加深对数字1、2、3的识别。

  情感目标:让幼儿喜欢识数,并对身边的数字充满好奇和探究的欲望。

  能力目标:通过点数或心数判断物体的个数(1、2、3个)并能将实物或图片与等值的数字连线做朋友

  活动过程:

  一、齐唱歌曲《找朋友》,并让小朋友说说你的朋友是谁?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做?

  二、创设情境,激发幼儿识数兴趣。

  1、教师接听电话,要求小朋友们安静听一听,是谁给老师打电话来了

  (“喂,你好!请问你是谁?”“什么?你是数字妈妈呀,找我有什么事?”“数字宝宝要到我们幼儿园和小朋友玩,怎么玩呀?”“让我们班的小朋友帮他们找朋友,可以呀!”“那他们什么时候来?”“现在就来了,在我们教室门口,还带了一些玩具,”“好的,我现在就去迎接他们。”)

  2、提问小朋友:刚才谁给来老师打电话了?谁要到我们教师来?他们要来干什么?那小朋友们敢不敢帮数字娃娃找朋友哇?(鼓励幼儿)

  3、迎接数字娃娃的到来。

  (1)、数字“1”娃娃进教室,放录音听他的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数字娃娃‘1’,很高兴见到各位,今天我想请中班的小朋友帮我找朋友,因为我是‘1’,所以我只和表示‘1个’的东东做朋友,记住了哟。”

  (2)、迎接数字娃娃“2”,听录音:“小朋友们好,今天我将和你们一起玩游戏,大家喜欢吗?你们帮我找朋友好不?凡是表示有‘2个’物体都可以和我做朋友,知道了吗?”

  (3)、数字娃娃“3”来了。听录音(不耐烦的语气)“真倒霉,数字1和数字2硬是拉我来和中班的'小朋友做找朋友的游戏,他们那么小,谁会帮我数字3找朋友啊!不该来,真是不该来!”

  4、鼓励幼儿,听数字3说我们小,不能帮他找到朋友,小朋友们你敢不敢帮数字娃娃找朋友?那你知道数字1要找什么样的朋友?数字2呢?数字3呢?(再次明确目标)

  三、玩数字娃娃找朋友的游戏

  1、通过出示数字娃娃带的玩具(一些实物),比如:2个口杯、3朵红花、1个皮球等让数字娃娃在其中找朋友,要引导幼儿把找朋友的结果说下来,如:1和1个皮球做朋友,2和2个口杯做朋友,3和3朵红花做朋友等。以此激发幼儿:看,刚才数字3小看我们说我们不能帮他找到朋友,这不,现在我们不是帮他找到朋友了嘛,看来我们中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

  2、用图片帮数字娃娃找朋友。(尽可能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展示的机会)

  3、连线找朋友。

  (1)、在黑板上摆三张图片,分别表示1、2、3,在图片的下面摆上与之不对应的数字娃娃,引导幼儿观察:现在数字娃娃能不能和他上面的这一幅图片做朋友?为什么?那他们的朋友分别在哪里?这是我们可以用一条线线把数字娃娃和他的朋友连起来,表示他们手拉手做朋友。(教师做示范)

  (2)、将图片换一换,指名幼儿尝试给他们数字娃娃找朋友。

  4、夸奖表现好的幼儿,今天大家真了不起,帮数字娃娃找了这么多的朋友,我代数字娃娃给你们说一声:谢谢小朋友!

  四、拓展练习

  出示图片(上面画有4条小鱼)让小朋友们帮他找朋友,说一说为什么1、2、3都不是他的朋友呢?那谁会是他的朋友呢?今天数字4没来,说不定明天我们还要给数字4找朋友呢,小朋友们愿不愿意?今天就再见啦!拜拜!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6

  幼儿园中班优秀教案:形状的稳定性

  活动背景

  在开展了《我们身边的科学》这个主题中的“圆圆和方方”、“会变的图形”、“拼图形”等活动后,幼儿对物体的形状产生了浓厚的观察兴趣。一天,我带领幼儿到园外的小公园散步,看门的爷爷将自动伸缩门打开,一个细心的孩子发现门上有很多平行四边形,随着门的开关而变大变小,于是就兴奋地嚷起来。经他一嚷嚷,很多幼儿都围了上来,对这扇门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记录活动,让幼儿感知三角形是最稳定的一种形状,而四边形等形状会变形。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培养细心操作的习惯。

  3.让幼儿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物体就是利用了形状的稳定或不稳定性原理。

  活动准备

  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每组若干,筷子、橡皮筋、记录表若干,投影仪,自行车、大吊车、铁塔、照相机三角架的图片。

  活动过程

  1.以自动伸缩门的事例引出课题。

  “幼儿园的大门能自动拉长、缩短,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因为通电了。”

  “门有弹性。”

  “我看到门那边有个平行四边形,本来是大的,门开的时候就变小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试验,看看是怎么回事。”

  (幼儿还不能理解其中的原理,只有一个女孩子看到了门上的'那些平行四边形。不过,对于伸缩门的好奇使他们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原因,这就很好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2.教师出示用橡皮筋绑好的三角形和四边形,请幼儿说说是什么形状,然后进行拉、挤,看看会发现什么现象。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这个正方形我一拉就变成扁扁的了。”

  “我拉不动三角形,三角形很牢。”

  (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初步感知了各种形状在拉、挤之后,有的会变形,有的不会变形,为接下来的记录活动奠定了基础。)

  3.出示记录表,讲解记录要求:操作后,在稳定的形状后面打勾,不稳定的形状后面打叉。还可以运用老师提供的橡皮筋和筷子,制作不同的形状,看看这些形状是否稳定,也在表中记录下来。然后请幼儿操作,教师重点对幼儿在记录和绕线中出现的困难加以引导和帮助。

  (幼儿基本都能分辨出什么形状稳定,什么形状不稳定。幼儿普遍对制作各种形状非常感兴趣,但是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只有一小部分幼儿能独立地用橡皮筋将筷子连成五边形、六边形,而且发现这些图形也都不稳定。)

  4.展示个别幼儿的作品,请幼儿说说自己做了一个什么形状,是否稳定。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在讲述过程中,幼儿都认为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其余图形在拉挤之后都变形了。)

  5.引导幼儿讨论并操作:怎样可以使四边形、五边形等形状也变得稳固。

  (在探索中得出正确结论的孩子并不多,但是通过操作,孩子们增强了感性经验,这远比老师说一个结论来得印象深刻。后来在老师的暗示下,孩子们基本都知道只要添上几根筷子,让多边形变成若干个三角形,就可以稳定了。)

  6.请幼儿联系生活,说说什么东西构造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上次我们看到的自动伸缩门,上面有一个个平行四边形,开门的时候,平行四边形变窄,关门的时候又变宽了,非常方便。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东西运用了三角形稳定、四边形不稳定的原理吗?”

  7.看投影,了解相关知识(自行车、大吊车、铁塔、照相机三角架等图片)。

  (看了图片,幼儿了解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的东西利用了形状的稳定和不稳定性,感到非常好奇,为课后的延伸活动奠定了基础。)

  延伸活动

  1.请幼儿平时多注意一下,生活中还有什么物品的构造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2.在探索区提供筷子和橡皮筋,供幼儿继续探索形状的奥秘。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复习整点、半点;感知一分钟,树立时间观念;

  2初步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的技能;

  3激发上小学的愿望,培养珍惜时间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作业纸若干;蜡笔若干;写有算式题的铅笔盒及衣服、串珠人手一份;写有时间的筛子。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整点、半点;感知一分钟,树立时间观念;

  1复习整点、半点。

  谜语引出主题。

  孩子们,王老师今天带来一个小工具和你们一起游戏,想知道是什么吗?那你们就来猜一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滴答滴答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这是什么?对了,是钟表。

  看表认时间——十点、十点半、两点。知道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是一小时。

  你们都认识它?那你们会看表吗?现在钟面上是几点?(十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对分针指在12上,时针指在10上就是十点整。那这又是几点?(十点半)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队,分针指在6上,时针指在10和11的中间就是十点半。在考考你们,几点?(两点)分针现在在几上(12)看它绕着表盘跑到哪儿?(12)它跑了……(一圈)时针从2走到几?分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一小时)对,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就是一小时过去了。

  2感知一分钟,树立时间观念。

  秒针走一圈是一分钟;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

  那钟面上除了分针和时针,还有谁再跑?(秒针)对,最细最常跑得最快的就是……(秒针),那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一分钟)。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体验一分钟并讨论

  一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现在让我们先来感受一下。当小铃敲响时,说明一分钟开始了,我们一边看着秒针跑一圈一边想想,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当小铃再响的时候,说明一分钟过去了。你们再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大家。预备,(叮)开始!——(叮)停。一分钟时间到,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一分钟你能做哪些事?小朋友说一分钟可以做这么多事,王老师还知道一分钟打字员能打500个字、小学生能跳绳280下,一分钟小朋友可以完成三件任务,最厉害的是消防员叔叔,能在一分钟里连接上水管并爬上五楼扑灭大火,看一分钟多么重要,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一分钟一分钟度过的。

  3一分钟任务游戏,培养珍惜时间的'情感。

  通过一分钟任务游戏知道抓紧时间认真做事的道理;

  对了,王老师今天也带来的二个小任务,看你们能不能在一分钟完成。想不想试试?好,仔细听好:第一,把衣服叠整齐放在两边的桌子上;第二,根据铅笔盒上算式的得数,从小筐里拿出和的数相等数量的蜡笔放进铅笔盒里。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5以内的相邻数,能找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2.初步感知相邻两数之间多1少1的数量关系。

  3.乐于参于游戏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5只小动物图片、5座房子、1~5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游戏“看数字拍手。

  二、基本部分:

  1.小动物找邻居

  (1)通过小兔搬新家,初步感知“邻居”概念。

  师:今天有个小客人来到我们班,我们欢迎它(教师出示小兔)!

  师:小兔刚刚搬了新家,住在三号楼,搬了新家后还有了两个新邻居,你们知道什么是邻居吗?

  教师帮助幼儿理解住在家两边的小动物就是小兔的邻居。

  问:乌龟家的门牌号比小兔家少1,小猪家住在几号楼?

  小狗家的门牌号比小兔家多1,小狗家住在几号楼?

  教师小结:原来邻居就是住在隔壁的人家,小动物们都有两个邻居,就是住在他们前面和后面的小动物。

  2.数字朋友找邻居

  师:小动物们有了新邻居真开心,这里有一些数字朋友,他们也要来找邻居了。

  教师出示数字1、2、3、4、5

  提问:数字2的邻居是谁和谁(1,3)?

  (因为1在2的前面,比2少1;3在2的后面,比2多1)

  教师小结:一个数与它前后邻居的关系,是相邻数关系,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所以2的相邻数是1和3。

  3.游戏:找朋友

  (1)教师幼儿共同游戏:找朋友

  (2)幼儿自主游戏找朋友

  4.幼儿操作《幼儿画册》

  5.活动评价

  活动反思:

  《相邻朋友在哪里》是一节新授课,我结合中班幼儿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抽象逻辑思维初步萌芽的年龄特点,通过故事讲述的形式来激发幼儿进行主动探索,通过游戏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尽量让抽象的数的逻辑概念在具体的事物中得到理解,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

  通过我自己的教学及老师的点评,我收获很大,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下面我将谈谈对本次活动的反思。活动中应该注意幼儿个体差异性,从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操作材料的准备都应该让每个孩子获得发展,从而使孩子的主体性地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9

  一、设计意图:

  感知6 以内的数量是中班数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班幼儿对6

  以内的数量已有了初步的感知能力,因此本次活动主要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6 以内的数量,尤其是6

  的'数量。同时在活动中有机的结合了数数方法、复习数字、分类等数学方面的练习,及量词的学习、合作意识、礼貌与情感教育等其它领域的渗透。让幼儿获得较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二、活动目标:

  1、在创设的情境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6 以内的数量。

  2、体验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

  重点:多感官感知6 以内的数量。

  难点:正确感知6 的数量。

  三、活动准备:

  表示商品的小图片,场景布置。

  四、活动过程:

  1、创设活动情境:为熊妈妈买礼物,激发幼儿活动愿望。

  2、引导幼儿按标记乘汽车去超市,并学习用各种动作表示6 以内的数量。

  3、指导幼儿购物,感知数量。

  以内的数量已有了初步的感知能力,因此本次活动主要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6 以内的数量

  (1)打电话形式了解购物要求,个别幼儿示范。(第一次听铃声买相同份数的礼物,第二次买比标记卡数量多一份的礼物。)

  (2)幼儿按要求购物并相互交流与检查。

  4、与幼儿一起送礼物,进一步感知数量。

  引导幼儿在过路障的过程中感知数量。设置路障:过小河,钻山洞等。

  5、游戏:听指令或按标记找好朋友给熊妈妈表演节目。

  (1)听指令,按数量找好朋友。

  (2)按标记找好朋友。

  五、活动体现的最大特色:

  运用生活化的游戏内容,让幼儿在创设的游戏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0

  有益的学习经验:

  熟练地掌握7以内数字的顺序,理解相邻的两个数,前面的一个数比后面的一个数小1,后面的一个数比前面的一个数多1。

  准备:

  1.每个幼儿一张画有圆点和数字的卡片,卡片上每行的左边是1―7中间的一个数字,右边是7个圆圈,数字1―7从上往下按序排列。

  2.数字1―7的卡片每个幼儿一套。

  活动与指导:

  1.给幼儿发卡片,让幼儿按每行左边的数字将右边的小圆圈涂上颜色,涂完后,与幼儿一起小结:按顺序排列的数,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数大1,比它后面的数小1。

  2.让幼儿把数卡摆在桌子上,找到最小的数,把它放在最前面,然后按数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列数卡。

  仔细观察数卡的排列顺序是否正确,如果不对,应该怎样改正。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给小狗骨头吃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给小狗骨头吃

  有益的学习经验:

  1. 理解9、10之间的关系,知道9比10少1,10比9多1。

  2. 从许多物体中找出1-10个物体并根据数字的大小由小到大将数卡排序。

  2.

  准备:

  1.贴绒卡片,狗9只,骨头10根。

  2.每个幼儿1―10的数字卡片、实物卡片各一套。

  活动与指导:

  1.出示9只狗的卡片,用游戏的口吻告诉幼儿:小狗排成队要出去找骨头吃,数数小狗有几只?让幼儿点数,说出总数。

  2.教师出示9根骨头的卡片,告诉幼儿:小狗找到骨头了,请1个幼儿上前来给小狗分骨头。问幼儿每只小狗是不是能分到1根骨头,指导幼儿将骨头一一对应放在小狗下面,数数骨头有几根,说出小狗和骨头一样多,1只小狗l根骨头。

  3.教师再出示1根骨头,放在一行骨头的末尾,让幼儿说出骨头共有几根,将数卡10贴在旁边,比较小狗和骨头的数量,骨头多些,9比10少1,10比9 多1。

  4.发给幼儿数卡和实物卡,让幼儿将数卡摆在桌子上,找出相应的实物卡,摆在每张数卡两边,然后将他们按数字大小由小到大排队。

  5.指导幼儿做练习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知道9添上1是10。

  (2)让幼儿按群数数,说出总数:花生、蚕豆、豆芽都是10。

  (3)首先让幼儿理解1只青蛙吃1条虫,10只青蛙要有10条虫,数数青蛙和虫各有多少,比较青蛙与小虫的数量,小虫少几就添画几。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对称数学教案05-13

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09-30

幼儿园中班教案数学教案03-07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3-07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最新11-05

幼儿园中班《做饼干》数学教案08-17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分类04-01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梯形》04-27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优秀11-04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数数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