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4-08-19 14:19:02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集锦八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集锦八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说出椭圆形的名称,通过比较,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2、在找找、说说、变变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椭圆形,扩散性思维得到提升。

  3、喜欢参与数学活动,并产生兴趣。

  教学准备:

  大的圆形、椭圆形 ,动物拼图;幼儿人手一份圆形、椭圆形、毛根、纸条教学过程:

  一、出示昆虫拼图,激发兴趣1、小朋友,你们好,蝴蝶漂亮吗?你知道我的身上有哪些图形宝宝吗?

  2、教师手指图形各部位,请幼儿说出图形名称。

  3、引出椭圆形:你们认识它吗?它叫椭圆形。

  二、通过比较,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1、你们的桌子上就有圆形、椭圆形,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圆形和椭圆形有什么不相同地方?(让幼儿进行观察,教师巡回指导)分析:开始,我的.提问是"圆形和椭圆形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地方?"针对中班小朋友,这样一次性两个问题,使孩子们的回答显得凌乱,有的孩子说相同点,有的孩子却说不同点,同时不能更深入的解决问题。针对孩子们 "比较事物先找不同点" 的特征,我改变了提问,变成"你觉得他们有什么不同"。

  2、集中交流,让幼儿自由说说3、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比较(1)通过两图形重叠比较的方法,发现椭圆形比圆形扁。

  师:小朋友把圆形和椭圆形卡片重叠在一起,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操作比较,发现椭圆形比圆形扁。

  分析:为了图形的比较,这里教具的需考虑,圆形的半径和椭圆形短边的半径是相同的,因为这是它们比较的前提。这个环节主要是先重叠看一看,通过看、比较得出结论"椭圆形比圆形扁"的结论。

  (2)请幼儿第一次对折,你有什么发现呢?

  :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

  分析:这一次比较是"把图形进行一次对折",强调要求对折。椭圆形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半径短的一边对折,另一种是半径长的一边对折。从而都得出结论,"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

  (3)再次进行对折,你有什么发现?

  :圆形4条折痕一样长,椭圆形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的折痕不一样长。

  分析:这次比较是把"图形进行第二次对折",孩子们发现椭圆形折痕不一样长,还会发现两次对折后交叉处会有个"中心点"。圆形沿着中心点对折,两边总是能重叠,而椭圆形沿着中心点对折有时却不能重叠。

  (4)教师: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椭圆形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的折痕不一样长。

  分析: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圆形与椭圆形的比较,感知椭圆形的特征。这个环节主要通过三次比较得出,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的原则。

  三、找找生活中有哪些椭圆形呢1、出示典型的椭圆形物品图片,说一说分析:生活中椭圆形的物品不少,通过这个环节告诉孩子,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去发现一些椭圆形的物品,例如哈密瓜、西瓜、鸡蛋、饼干盒、树叶等。

  四、变椭圆形

  1、介绍操作材料,讲述操作要求,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毛根、长纸条,请小朋友来变变椭圆形、

  2、讲解部分幼儿作品分析:这个环节给孩子作品展示的机会,同伴间进行交流,谈谈自己是如何变出椭圆形的。

  3、活动延伸:请孩子们去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椭圆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内容】

  1.通过观察不同颜色物体的排列顺序,判断物体遮住部分的颜色和排列位置,并用标记表示。(重点)

  2.能根据标记提示的排列规律正确地穿项链。

  3.学习记录自己活动的结果。

  难点:通过观察、判断动手操作等一系列过程之后能够尝试记录自己的活动结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能够将三个以上物体按大小或者形状进行排列。

  物质准备:

  1、一串按红、黄、黄规律穿成的花瓣(彩色纸剪成)项链(两头绳子不连接),数量为4组;可以掀开盖子的长方体盒子,方便幼儿看到里面的花瓣及其排列状况;空白记录纸两张,颜色笔若干。

  2、幼儿人手1份:幼儿用书第7页《串珠卡片》、第29页《猜一猜》的操作材料,颜色或形状交替排列的木珠串,可以掀开盖子的长方形盒子,摸箱。

  【活动过程】

  开始活动

  一、感知一串花瓣项链排列的规律。

  1、教师出示一串花瓣项链。

  师:这串花瓣项链漂亮吗?说说这些花瓣是怎样排列的。

  2、请幼儿一起说说花辫排列的顺序。

  3、教师将幼儿讲述的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基本活动

  二、感知环形花瓣项链的规律。

  1、教师将直线形项链连接,变成环形项链。

  师:现在,你还能看出花瓣是怎样排列的吗?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以往感知环形物体的经验,找到项链的起点,沿着一个方向观察,并说出其排列顺序:红、黄、黄,红、黄、黄……教师同时用标记记录。

  3、引导幼儿观察、判断刚才记录单上的标记能否表示所说的顺序。

  师:如果我们从相反方向观察,能否用刚才的标记表示?为什么?

  4、师幼共同沿相反方向观察,并记录排列的规律:黄、黄、红,黄、黄、红……

  5、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不同方向花辫排列的顺序。

  三、猜想、判断隐藏部分花瓣的位置、颜色。

  1、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要将这串项链中的一些花瓣藏在这个盒子里,然后请你猜猜盒子里藏的是什么颜色的花瓣,排在什么位置。请大家闭上眼睛。

  师:这里面藏了3个花瓣,猜猜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怎样排列的?你是怎样想的?

  2、请1~2位幼儿说出自己的'猜测,并记录下来,然后打开盒子验证其猜测是否正确,并对判断准确的幼儿给予表扬。

  3、再次游戏:教师将项链从盒子中穿过,隐藏4个花瓣,请幼儿猜想、判断。

  教师:这一次里面藏了4个花瓣,请你们仔细看看,再想一想,盒子里面会是什么颜色的花瓣,排在盒子的什么位置?

  4、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的猜测结果和理由,并记录下来,然后打开验证。

  四、幼儿操作。

  1、第一组、第二组:盒子里藏着什么颜色的木珠。

  师:请小朋友观察盒子外面木珠的排列规律,猜猜并记录盒子里的木珠是怎么排列的,各是什么颜色?

  2、第三组、第四组:串项链

  师:请小朋友从摸箱中摸出一张串珠的标记卡,根据标记提示的颜色、数量串项链。

  3、第五组、第六组:猜一猜。(幼儿用书第29页)

  师:山洞和大树后面藏着什么样的动物和娃娃?请你在不干胶材料上选择合适的标记贴在空白的地方。

  结束活动

  五、请1~2位幼儿将自己玩“猜盒子里藏的木珠”活动的记录单说给大家听,并验证猜得是否正确,记得是否清楚。

  教学反思:

  活动中幼儿兴趣很高,参与的欲望较强。幼儿通过观察去寻找规律,用动手操作去发现规律,用动作去体现规律,用各种感官去变现规律。幼儿在看、说、动、做中思维十分活跃。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的:

  1、复习1-7的数字排序。

  2、正确感知7以内物体的数量。

  二、活动准备:

  数量1-7的'实物;

  分别写有1-7的动物头饰7种;

  1-7的数字卡每人一套;

  地上画有各种写上数字的图形。

  三、活动与指导:

  1、复习数数1-7和1-7的排序。

  (1)教师:今天圣诞老人带来了七位客人,我们请他出来。

  (2)7位幼儿带着动物头饰出场,其他幼儿数出场的顺序,按头饰上的数字说出1-7的排序,复习认识1-7。

  (3)“圣诞老人”带来了一袋的礼物,“圣诞老人”拿出一种礼物,幼儿说出有多少。请个别幼儿点数看。

  2、运用多种感官7感知以内的数量。

  (1)、教师敲铃几下,幼儿说出相应的数字,并伸出相应的手指。

  (2)、教师举起一个数卡,幼儿轻轻拍手几下。

  3、游戏:站图形音乐响起,幼儿按图形里数字的数量多少站进图形里。音乐停止,幼儿一起说出三角形里的是数字几,有几个人;正方形里的是数字几,有几人……。

  4、幼儿操作,复习点数1-7的物体。请幼儿数一数,每行数量是多少,再按数字涂色。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绳子的不同长度,学习比较绳子长短的方法。

  2.学习借助格子图确定路线的长度。

  3.能通过仔细观察、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重点

  学习比较绳子长短的方法。

  活动难点

  学习借助格子图确定路线的长度。

  活动准备

  1.绳子两组(参见:P26附一附二)

  2.操作材料:第19页《比比谁的长》、第20页《远和近》的操作材料、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比较物体的长短

  1.教师出示第一组的两根错开摆放的绳子,引导幼儿观察。

  师:小猴有两根绳子,它准备用长绳子编一个大兜,可是它现在分不清哪根绳子长,哪根绳子短,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2.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集体验证是否正确,并引导幼儿发现:比较绳子的长短时,应将一头对齐比较。

  师:你来试一试。你是怎么比较的?

  师:比长短的时候要把两条绳放放平,然后一头对齐,看看另外一头哪根长?

  3.教师出示第二组的两根打结的绳子,引导幼儿比较。

  师:这里还有两根绳子,你能分清哪根长,哪根短吗?为什么?

  4.教师将打结的绳子松开进行比较,验证幼儿的判断。

  师;你有什么方法来比较两根绳子的长短?(幼儿想办法)

  师:那我们来把绳子松开看一看,放平、对齐,哪根长?

  5.引导幼儿发现:比较绳子长短时,还要关注绳子的弯曲程度。

  师:所以绳子是不是看着哪根长就是哪根长?我们还要看一看绳子有没有弯曲着,弯曲的越是多,就越是长。

  二、幼儿操作

  1.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比比谁的长。

  师:图上有谁?比一比,谁的尾巴最长、飘带最长、鼻子最长?请在相应的`长短线旁贴上合适的标记。

  2.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谁先吃到饼干。

  师:三只老鼠偷吃饼干,哪只老鼠走的路最近,哪只老鼠走的路最远?请小朋友在正确的标记上画圆圈。

  三、活动

  1.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集体验证。

  2.教师表扬在活动中能够积极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幼儿。

  活动延伸:

  1.数学区可以不同粗细的圆柱积木、不同长短的绳子,让幼儿自己把绳子绕在积木上,比较绕的圈数的多少,从而体验积木的粗细对绕绳子圈数的影响。

  2.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各种材料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如比较碗的大小、裤子的长短、椅子的高矮等。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能按照图形的形状特征进行活动,巩固对形状的认识。

  2、能说出自己的分类理由。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过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等图形。

  物质准备:每人一个分类盒

  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按图形的.特征分类》《科学·图形组合》。

  活动过程:

  1、出示"奇妙的口袋、复习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师:这是一个漆面的口袋、里面藏着许多东西,请大家猜猜藏的是什么。教师一遍念"奇妙口袋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边请个别幼儿分别摸出正方形、角形、圆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的图形让大家辨认并说出名称。

  2、引导幼儿操作,学习给图形分类。

  师:请小朋友拿出分类盒,把一样形状的图形放在一起。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操作完毕后,请幼儿将所以图形按形状分别放在相应的篮子里,并互相检查分类是否错误。

  3、完成操作材料

  请幼儿观察操作材料《按图形的特征分类》《图形组合》,看看上面的图案分别由哪些图形组成,数一数每种图形的数量有几,并分类作记录。

  教学反思:

  《按图形的特征分类》是要求幼儿能够按形状、颜色特征进行图形分类与排队的一次活动,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活动的兴趣,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用帮图形宝宝排队的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在组织形式上,我采用集体活动、游戏活动、小组操作。在活动中,幼儿的的思维很活跃,能把自己的发现主动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我通过个别回答和集体回答提高表达的机会,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得到发展。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6

  知识目标:

  1、探索发现多种规律排序的方法。

  2、能掌握排序的规律及递进关系。

  操作目标:能利用操作板及棋子进行拼摆几种不同规律的排序。

  能力目标:

  1、能进行两种以上的规律排序。

  2、能有创新可进行知识迁移。

  3、能进行完全自检和互检,并大胆表述。

  活动内容:《探索多种规律排序方法》

  活动准备:棋子、操作板,上一次幼儿操作成果。

  活动过程:

  一、回顾

  1、回顾上一次活动情况。

  请幼儿观察上一次幼儿的排序成果,并说一说有几种方法。

  2、向幼儿交待本次活动的要求、任务。

  二、幼儿动手探索实践新方法

  1、让幼儿复习一下简单的排序方法,然后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排的。

  2、探索发现新方法

  鼓励幼儿比自己上次拼摆要好,要和别人不一样,拼摆后自己检查是否有规律,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3、请幼儿间进行交流作品。

  你是怎样排的?有什么规律?

  那种方法是自己新想出来的?

  三、 活动延伸

  1、成果展示,幼儿互相参观、交流。

  2、将材料投放活动区,供幼儿主动练习。

  案例反思:

  从今天的'活动中发现,幼儿有了创新的意识,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提高。大多数幼儿都能拼出两种以上的规律排序:有的按数量排的,有的按颜色变化排的,有的是变换方向排的,不仅如此,幼儿都能做到边拼摆,边检查,发现不对的地方,马上进行调整,这体现了幼儿已经掌握了规律排序的基本要求,还体现了幼儿的创新意识。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例:有些幼儿仍停留在最简单的水平线上,只能排出红的、绿的,红的绿的,我觉得对于这样的幼儿就需要老师在日常活动中加以个别指导,使他们循序渐进的掌握更多、更新的排序方法。真正达到既掌握知识,又增强动手能力。老师切忌急燥或放任,要做耐心的指导。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的幼儿刚从小班升上来,对数字没有概念,只会简单的唱数,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数字,因此我设计了这节数字课,让幼儿能把数字与图像一一对应,从而对数字有初步的认知。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数字1——5,能够指认数字并与图卡一一对应。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数字宝宝与图卡一一对应。

  2.初步认识数字,幼儿容易混乱,采用儿歌形式加深幼儿对数字的认识。

  活动准备

  1——5的数字图卡及1——5的数字头饰。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

  《5只猴子荡秋千》,让幼儿有数字1——5的印象。

  二、1.教师:

  “小朋友们好!今天有几个小朋友要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不想认识他们啊?在认识他们之前,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你们一定要记住他们的名字,要不他们会生气的,就不跟我们做好朋友啦!”

  2.教师戴上写有数字1的头饰,用有吸引力的声音自我介绍一下:“大家好!我的名字叫:“1”,很高兴认识你们,我要和你们做好朋友,好不好?”(好)教师:小朋友,这个好朋友的名字叫什么啊?(1)出示图卡1,让幼儿记住。然后用同样的方式介绍出数字2、3、4、5,(介绍时可以打乱数字顺序,这样避免幼儿只会数数而不认识数字。)

  3.把数字1——5的图卡拿出来让幼儿复习认识,拿出图卡“1”,问小朋友“1”像什么?让幼儿自由回答。教师总结:“1”像铅笔能写字。同样的提问方式并总结出: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买菜。

  三、游戏:

  请几个小朋友分别拿上1——5的'数字图卡,并读出图卡上的数字。然后再请几个小朋友也分别拿上1——5的数字图卡,其他的小朋友唱《找朋友》这首歌,拿图卡的小朋友在歌声中找到相对应的数字,成为一对好朋友。{可以多请几组幼儿玩这个游戏。}

  四、结束:

  送数字宝宝回家。教师:今天很开心,数字宝宝们也很开心,他们玩累了,要回家了,我们给他们说再见吧!幼儿:“1”再见,“2”再见,“3”再见,“4”再见,“5”再见。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认识了数字1——5。大多数的幼儿能把数字和图卡相对应。但游戏部分不是很精彩,没有做游戏的幼儿积极性不高。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学习3 的组成,知道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知道哪两个数合起 来是3,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

  2.在活动中,正确记录分合式,并会整理自己的操作材料。

  3.在游戏中学习3的组成,,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数量是3的图片。

  2.教师用记录卡一张,小猫头饰一个,两个圈。

  3.幼儿人手一张数字宝宝卡片放在口袋里。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小猫头饰,"看,谁来了呀?"

  二、学习3的组成。

  1、教师:今天小猫要邀请它的好朋友们小兔、小猴到家里来做客,还为它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它想把这些好吃的分别放在2个盘子里,可是它不知道怎么分才好,你们愿意帮助小猫来分一分吗?

  2、出示记录卡,幼儿自主学习3的分成。教师:我们先来看看有些什么好吃的?有多少?(3只桃子,3个蘑菇,3条小鱼……)

  教师:那怎样把数量是3的分成两份呢,请你动动脑筋,看谁想得办法多,并用数字把每次的分法记在下面的格子里。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教师:你是怎么分的?请你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

  (我把3只桃子,1只桃子分给了小兔,2只分分给了小猴。)

  (我把3条小鱼,1条小鱼分给了小兔,2条小鱼分给了小猴。)

  教师与幼儿一起记录3可以分成1和2,幼儿一起学念。

  教师:还有其他分法吗?

  (把3个蘑菇,2个蘑菇分给了小兔,1个蘑菇分给了小猴。)

  (把3根棒棒糖,2根棒棒糖分给了小兔,1根棒棒糖分给了小猴。)

  教师:还有其他的分法吗?

  教师小结:3分成两份有两种分法。幼儿一起念两种分法。

  幼儿园中班优质的数学教案三、游戏学习3的组成

  1、教师:小动物们吃得可开心啊,吃饱了,他们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森林玩,你们愿意吗?森林很远,我们3人一组开火车去吧!

  2、听音乐3人一组玩开火车的游戏

  (1)教师:看!这是什么啊?(魔洞),这个魔洞只允许数字3过去,可我们小朋友也想过去怎么办呢?

  (2)先变成数字宝宝

  请你们先将自己的数字宝宝请出来,看看自己是数字宝宝几呢? 是数字3吗?那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数字变成3呢?

  (3)幼儿讲述1和2组合,2和1组合

  教师:那快点找到一个与自己合起来是3的朋友手拉手、排好队一起过魔洞吧!(教师检查)幼儿分组找到朋友过魔洞后,做一个胜利的表情或动作!

  3、教师:刚才你们都很聪明,都能找到和自己合起来是3的好朋友一起过魔洞,真棒!请你来告诉大家,你是数字宝宝几,你找到的好朋友是几?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14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模板08-04

【优】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7-22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排序》06-25

幼儿园中班优质数学教案11-09

幼儿园中班生活中的数学教案12-11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分类03-06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荐】02-07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荐)10-18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集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