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4-08-04 07:25:37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集锦9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集锦9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认识1、2的点卡,知道1、2代表的物体数量。

  活动准备

  1、贴绒卡片:一只猫、2只狗、2只鸡。

  2、数量为1、2的物体图片若干及作业卡。

  活动过程

  一、感知2以内物体的数量。

  1、出示动物卡片-猫、狗、鸡

  让幼儿说出贴绒板上有什么?每种动物有多少?

  2、指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

  二、认识点卡,给实物或图片匹配点卡。

  1、让幼儿观察猫,说出猫的总数,告诉幼儿一只猫可以用点卡“1”来表示,出示点卡“1”,

  告诉幼儿,像这种有点的卡片叫点卡。

  2、出示狗、鸡的卡片,匹配点卡“2”,指导过程同上。

  三、在数量为1、2的物体旁匹配点卡1、2。

  1.、教师任意抽出一张图卡,让幼儿说出它的总数,并将点卡贴在旁边,

  如出示1个苹果卡片,幼儿贴上点卡1,出示2把椅子,让幼儿贴上点卡

  2、提问:幼儿点卡1、2还可以表示什么?

  启发幼儿说出许多数量是1和2的物体来。

  四、指导幼儿做练习。

  1、让幼儿指认数量为1、2的`物体并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

  2、给点卡1、2匹配相应的物体。

  3、给数量为1、2的物体匹配相应的点卡。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辨别筷子颜色、图案的不同,找相应,并进行分类。

  2、在游戏中,尝试用筷子夹食物,体验美味食物带来的乐趣,并会分享食物。

  3、激发幼儿使用筷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粉四种颜色图案的筷子。

  2、四种颜色的插筷筒,三种图案的插筷筒。

  3、各种水果切成块。

  4、人手一个碟子,一双筷,四个插筷筒。

  5、录音机、磁带。

  重点:

配对、分类及使用筷子。

  难点:

使用筷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景

  1、(出示小熊)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想邀请你们去我家做客,你们愿意吗?

  2、但是我遇到困难了,你们帮帮我,好吗?

  二、学习配对

  1、(出示筷子)你们看,这是什么啊?

  2、小熊想请我们小朋友给筷子找好朋友,请你们帮他找找好朋友,好吗?

  3、请你从后面的桌子上找到一支一模一样的筷子做他的好朋友,好吗?

  4、现在请你们从小椅子下面找到筷子,然后去后面找到他的好朋友!

  5、幼儿活动――配对。

  6、“xxx,请你说说,你为什么找他做好朋友?”(请2-3名幼儿)

  7、原来你们是因为他们的颜色和图案一样,才找他们做好朋友的,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

  三、学习分类

  1、那你找到筷子的家在哪里吗?

  2、(出示插筷筒)你们看,这就是筷子的家,它叫插筷筒。它们有什么不同啊?(颜色)这个是什么颜色啊?那这个呢?那就请你把你的筷子送回家,好吗?待会请你们轻轻地把筷子送回家,要有秩序,一个一个放,千万不要把他们送错家了。

  3、幼儿活动――分类。

  4、请你们看看筷子的家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

  5、哇,我们小朋友可真棒啊!把红筷子送到了红色的插筷筒里,把黄筷子送到了黄色的插筷筒里,把蓝筷子送到了蓝色的插筷筒里,把粉色的筷子送到了粉色的插筷筒里,真厉害!

  6、但是,筷子想找新家了。瞧!这就是他们的新家,他们有什么不同啊?(图案)这个是什么图案?这个呢?对了,一个上面是花花的,一个有蝴蝶,还有一个上面有绿色的图案。

  7、现在请你给这些筷子找新家。你喜欢什么样的筷子,你就轻轻地把他从老家拿出来,然后再把他送到新家,好吗?要一个一个有秩序,不然你把筷子弄疼了,他就不理你了。

  8、幼儿活动――再次分类。

  9、请你们看看筷子的家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

  10、哇!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比孙悟空还厉害啊!

  四、学习使用筷子

  1、刚才,我们帮筷子找了好朋友,还把他送回了家,那你们知道筷子还有什么用吗?

  2、对了,筷子还可以夹东西吃。那你知道筷子怎么用吗?(请幼儿说说)

  3、数数筷子有几根?——小小筷子两根棒。

  然后小手怎么拿?——手握中间对对齐。

  再怎么用?我们请中指帮帮忙,把嘴巴张开来。——张开嘴巴夹夹紧。

  最后怎么样?——阿呜阿呜吃个饱。

  4、好,我们一起来试试。(再念一遍儿歌)

  五、水果大餐

  1、(出示小熊)小二班小朋友真棒啊!你们帮我解决了这么多的困难,为了谢谢你们,我就请你们吃水果大餐,好不好?

  2、今天我要请你们吃的是筷子水果大餐,所以你们一定要用筷子夹,千万不能用小手抓,因为我们的小手刚才玩过了,很脏,知道吗?这里的筷子也脏了,我一你们准备了干净的筷子放在后面的桌子上,等一下小朋友去拿的时候也要有秩序,一个跟着一个,好吗?然后把食物夹到盘子里吃。

  3、好,我们开吃了!

  4、你也可以把水果夹给客人老师吃。

  5、托班的小弟弟小妹妹也想吃,我们也请他们一起吃,好吗?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添上或减去的方法使5个以内的两组物体变得一样多。

  2、在操作中进一步体验两组数量之间多与少的关系。

  3、激发幼儿乐于探索,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图片:大象、木头、香蕉、万通板。

  2、学具:插孔串珠、对比卡、泡沫板插花、大象运木头的图片、塑料筐8个(内装塑料穿线动物)、花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题激趣。

  1、大象运木头(感知3和4的数量关系)。

  我是大象运输队的队长,我们队里的大象力气大,可能干呢!今天接到通知,要我们去运木头。

  (1)出示木头图片(已贴好),请幼儿点数,说出总数。(3堆木头)(2)我们队里来了几头大象呢?师逐一出示大象,幼儿边看边点数,并说出总数。(4头大象)(3)比较两组数量之间的多与少。引导幼儿说出木头少,大象多,少几堆?

  (4)有一头大象没有木头运,怎样才能使大象和木头的数量一样多呢?(让幼儿感知3和4的数量关系,引导幼儿说出用添加的方法使得大象和木头的数量一样多。)(5)师小结。

  2、大象运香蕉(感知4和5的数量关系)。

  大象运输队又接到通知,要到香蕉园里运香蕉。

  (1)出示5筐香蕉图片(已贴好),请幼儿点数,说出总数。

  (2)这次来了几头大象呢?师逐一出示4头大象,幼儿边看边数,并说出总数。

  (3)比较两组数量之间的多与少。引导幼儿说出:香蕉多,大象少,少几头?

  (4)还剩一筐香蕉没能运走,怎样才能使香蕉和大象的数量一样多呢?(让幼儿感知3和4的数量关系,引导幼儿说出用减少的'方法或添加的方法使得香蕉和大象的数量一样多。)(5)小结。

  二、以"赠送礼物"的形式,引导幼儿比较两组数量之间的多与少,并会用减少的方法或添加的方法使得两组的礼物数量一样多。

  1、引导幼儿比较两组数量之间的多与少。

  (1)大象爱劳动,又很能干,小朋友制作了许多礼品要送给大象,大象不会数数,它想知道两组小朋友制作的礼物哪一组多哪一组少,你们愿意帮助它们数数吗?

  (2)教师提供材料,并提出操作要求:操作时应将材料摆放两组进行比较,哪一组多哪一组少。幼儿分组操作练习(第一组:对比卡;第二组:图片;第三组:串珠;第四组:插花;第五组:穿线动物),教师巡回指导。

  (3)分享操作结果。请幼儿交流两组礼品进行比较的结果,哪一组多哪一组少。

  (4)小结。

  2、引导幼儿说出用减少的方法或添加的方法使得两组的礼物数量一样多。

  (1)大象想让两组礼品变得一样多,你们有办法吗?

  (2)幼儿操作,想办法用减少的方法或添加的方法使得两组的礼物数量一样多。

  (3)分享操作结果。幼儿交流,自己是用什么办法使两组物品变得一样多。

  (4)小结。

  活动延伸:

  玩"比一比抓多少"游戏。

  师提供花片,介绍游戏玩法;幼儿两人一组,一个先抓一把,摆一摆,数一数;另一个再抓一把,对应摆一摆,数一数;谁多,谁少?想办法使得两组的花片数量一样多。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形状、颜色。通过探究尝试有规律的排序,体验数学中的规律美。

  2、训练幼儿的推理能力,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初步学会相互合作。

  活动准备:

  1、印有各种小动物(大灰狼、小兔、小鸡、小鸭)脚印的地垫若干。

  2、音乐磁带一盘。

  3、大灰狼头饰一个、小白兔头饰一个。

  4、图形卡(圆形、方形、三角形)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体验感知排序规律。

  引导语:“今天我们班的‘小小救援队’成立了,我们要救助一些需要帮助的小动物。现在我们就到森林里去巡视一下,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小动物。”

  (背景音乐响起,幼儿跟随节奏律动)。

  ①设定花园、和池塘情景,请幼儿与花儿、青蛙打招呼,体验规律性排序。

  A、以“红花好、黄花好,红花好、黄花好……”的规律与花园里的小花打招呼。

  B、模仿池塘里青蛙的叫声。指导幼儿按照“见大青蛙大声叫、见小青蛙小声叫,见大青蛙大声叫、见小青蛙小声叫……”的规律与青蛙打招呼。

  2、巧设情景,感知颜色的规律性排序。

  ①设定情景:呤……电话铃响,传来兔妈妈的声音:“小小救援队吗?我是兔妈妈,一只右脚受伤流血的大灰狼破坏了好多小动物的房子,抢走了我的小兔乖乖,你们能帮帮我们吗?”

  ②引导幼儿发现小动物脚印的规律性排序,通过推理判断得出结论。

  提问:哪个是受伤大灰狼的脚印?教师与幼儿一同讨论、推理。

  【预设结论】:

  黑脚印→红脚印→黑脚印→红脚印……的是抢走小兔乖乖那只大灰狼的脚印。

  ③幼儿亲身实践推理的结论。引导幼儿沿着脚印,追踪大灰狼救出小白兔。

  3、情景探究,实践操作体验图形的规律性排序。

  ①帮助“小兔乖乖找家”幼儿观察寻找通往小兔家的路。(按路标指示牌:红方形、蓝圆形,红方形、蓝圆形的规律)。

  提问:请找出通往小兔乖乖的家是哪一条路?

  引导幼儿按规律找出去小兔家的路

  ②在实践体验中发现被破坏就的道路,进一步感知规律。(规律被破坏)

  教师:通往“小兔乖乖家的路”已经被可恶的大灰狼破坏掉了,我们要帮助小兔乖乖先把回家的路修好,再送小兔乖乖回家。

  幼儿共同讨论:怎样按照完整的路面找出缺失的图形?

  【预设结论】:引导幼儿明确路标指示的规律后找出缺失的图形,再动手操作。

  ③相互合作,共建“彩色路”。

  A、相互合作共同搭建。

  B、教师巡回指导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

  重点指导:

  引导幼儿观察路标指示牌的规律,找出并完成缺失的路面。

  ④共同检验铺好的路,送小兔乖乖回家

  4、教师小结:我们身边还有好多按规律排序的物品,请小朋友注意观察,寻找更多的规律。

  活动延伸:

  1、娃娃家:给娃娃家按照规律排列的方式铺地板和墙纸,布置娃娃家。

  2、美工区:画“衣服、毛巾”按照规律排序涂色,利用彩泥制作彩条“棒棒糖”,能力强的幼儿可以选择三种颜色进行排列。

  3、操作区:

  (1)给“娃娃家”的娃娃按照颜色或形状、大小的规律排序穿项链。

  (2)挂窗帘:利用形状、图案、颜色按规律进行。

  4、建筑区:“給灾区的小朋友建新房”按图形、颜色的规律自由排序的方式进行。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实践操作,尝试按一定的规律对物体进行排序。

  2、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胸饰人手一份(猫、狗)分颜色与大小。

  学具:

  (1)鲜花铺(分颜色、分大小)

  (2)服装铺(分颜色、分大小、分款式)

  (3)日用品架(餐具)(分大小、分颜色、分种类)

  (4)食品架(薯片)(分颜色、分高矮)

  (5)课件(6)图书架(分大小、分颜色

  三、活动过程:

  1、实践感知:(听音乐进场)

  T:小朋友,快来看,这是谁呀?(汪汪),他们呢?(咪咪),今天我们一起来做咪咪和汪汪排队进大商场好吗?想一想,商量一下,怎么排?咪咪,我们一起来看看汪汪是怎么排队的?再来看看咪咪是怎么排的?(幼儿集体说,教师总结)

  T:队伍都排整齐啦,接下来我们要进大商场啦,大商场里的`货物可真多,有鲜花、有食品、有餐具、有图书、有服装,还有一个好玩的电子游戏室,请汪汪和咪咪一样一样地去玩一玩,如果你发现那些商品没有排列整齐呀,就来做理货员,把它们理一理,排一排。

  2、幼儿分组操作:

  3、集体参观百货商店,讨论:

  T:咪咪,快来食品柜看看,这里的薯片可真多,颜色不一样,高矮也不一样,看看刚才的理货员是怎么排的呀?(讨论,如有错误,集体修改)总结:哦,原来它们是按照高矮(颜色)不同来排队。食品柜看完了,我们再来图书室看看吧。

  4、运用迁移

  T:马上要过新年啦,百货商场里呀想挂一些漂亮的气球来布置新年的气氛,请我们的小汪汪,小咪咪一起来帮忙想一想该怎么挂呢?看看谁想出的方法多?(先讨论)然后个别幼儿回答说一种,显示一种。

  T:原来挂气球可以想到那么多不一样的方法呀,你们的本领可真大!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有益的学习经验:

  1、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数量为3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2、学习按3的点卡匹配相应的实物,给数量为3的图片匹配相应的点卡。

  准备:

  1、贴绒图片,1只鸡、2只兔、3只青蛙。

  2、每个幼儿3的`点卡1张,熊猫头饰1个。

  3、地上画有圆圈若干,圈内分别标有1、2、3个圆点。

  活动与指导:

  1、请3个幼儿站在前面,教师问幼儿,有几个小朋友站在前面?请一个幼儿上前来与其他幼儿一起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

  2、出示贴绒卡片问幼儿:卡片上有什么?它们各有多少?幼儿说出总数后,让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说出总数以验证答案,然后在这些卡片旁边贴上相应的点卡。

  3、在每组的桌子上放一堆玩具,玩具中至少有3 件颜色相同或形状相同,让幼儿将它们拿出来,在旁边放上点卡。

  4、游戏:熊猫找家。教师告诉幼儿,这些圆圈是熊猫的家,有几个圆点的圈就住几只熊猫,音乐响,熊猫自由活动,音乐停,各个“熊猫”赶紧去找家。1、2、3个圆点的圈分别站1、2、3个幼儿,教师要检查幼儿站对了没有。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手口一致地点数9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2.认读9以内的数字。

  重点:

  手口一致地点数9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难点:

  认读9以内的数字。

  活动准备:

  1.《我的数学》第16页。

  2.玩具卡:《我会数6~10》。

  3.雪花片或其他拼插玩具,分装在若干托盘或篮子中。

  4.较为空旷的场地,设置一个起点,在终点处放置雪花片。

  5.黑板、彩笔。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数字,去终点处拿相应数量的雪花片。

  1.请幼儿说出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的`数字。 你知道这是数字几吗?

  2.每次请3或4名幼儿模仿一种小动物,去终点处拿相应数量的雪花片并拼插起来,然后返回起点。

  (1)请你们模仿小青蛙,跳着去拿7个雪花片。

  (2)这一次,请你们模仿大笨熊去拿8个雪花片。

  3.其他幼儿检查这些幼儿拿的雪花片数量是否正确。

  二、请幼儿取出玩具卡上的数字,打开《我的数学》第16页,数一数每个格子中的物品有几个,就将相应的数字卡片放在后面的空格中。教师检查幼儿是否放的正确。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感知“1”和“许多”,并初步区别“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

  2、培养幼儿对数活动的兴趣,并学习用语言来进行表达。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操作游戏活动,让幼儿感知“1”和“许多”。

  难点:初步学习区别“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

  三、材料及环境设计:

  小鸡人手一只,套蛋人手一只(红、黄、绿三种颜色)

  四、设计思路:

  根据小班幼儿学习数的特点来看。孩子学数比较形象、直观。因此,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老师所提供的特定的材料来感知“1”和“许多”这两个不同的量,使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感知数概念。

  五、流程设计:

  提出问题——〉尝试活动——〉反馈讨论——〉提高尝试

  教学手段:师讲——〉个别游戏——〉师生讨论——〉集体游戏

  (一)、提出问题——〉尝试活动:

  师:“叽叽叽,谁来了?”(小鸡来了)。

  出示小鸡:师:有多少小鸡?(许多小鸡)想不想和小鸡做游戏?(想)每个小朋友和一只小鸡做游戏。

  (二)、提出问题——〉尝试活动——〉反馈讨论:

  师:咯咯咯,谁来了?(鸡妈妈)鸡妈妈要让鸡宝宝回来(幼儿送小鸡回家,放进筐里)

  刚才家里没有小鸡,现在怎么了?(许多小鸡)

  师:鸡妈妈要和我们来玩一个小母鸡生蛋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一些什么样的蛋蛋?(有红蛋蛋、绿蛋蛋、黄蛋蛋、我们的`蛋是彩色的蛋蛋)。

  交代游戏规则:挑一个你喜欢的蛋蛋,只拿一个,一边拿一边说:“我拿了一个什么颜色的蛋蛋?”

  师:(请每位幼儿拿一个蛋蛋)我这里有几个蛋?(许多)。原来我有许多蛋蛋,现在我把它分给小朋友。你一个、我一个。

  请幼儿各自说说拿了一个什么颜色的蛋?

  (三)、提高尝试:

  1、师:现在我们要到草地上去生蛋,一边生蛋一边说:“小母鸡,真能干,生下一个大蛋蛋,生好了蛋蛋回家了。”(幼儿游戏)

  师:刚才草地上没有蛋,现在怎么拉?(许多蛋蛋)

  师:你生一个,我生一个,变成了许多蛋蛋。

  2、师:蛋蛋放在地上我不放心,我们来帮鸡妈妈把蛋拉回家,一边捡一边说:“我捡了一个什么颜色的蛋?”

  (四)、讲评:

  1、刚才箩筐里没有蛋蛋,现在怎么拉?(许多蛋蛋)

  2、告诉幼儿下次再来玩游戏。

  评析:

  根据

  幼儿在非正式活动中积累的初步经验以及小班计算活动中教学的目标,孙老师明确了本次活动的基本要求,即正确区别“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老师在活动中始终能围绕目标开展活动。活动中,老师能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了让幼儿直接参与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通过对学具的操作,感受“1”和“许多”这两个不同的量,使幼儿学得轻松、自主。如:老师采用了“和小鸡做朋友”、“帮鸡妈妈捡蛋”、“小母鸡生蛋”这三个情景游戏,使幼儿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这一方面,即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了“1”和“许多”,并通过反复的游戏,使幼儿能正确区别“1”和“许多”,理解两个量的实际意义,引起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兴趣。

  活动中有一个较好的方面,即在活动中,老师强调了让

  幼儿用语言来表达“1”和“许多”两个量,符合小班幼儿动作配语言的思维发展要求,也促使幼儿在表达过程中理解“1”和“许多”这两个量的概念。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初步感知集合的概念,是小班幼儿学习的重要阶段。集合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它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关。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他们对集合非常感兴趣,对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也不陌生非常喜爱,结合《纲要》思想理念,教学融知识与趣味性于一体。因此我结合故事选择了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幼儿能通过在"挑战灰太狼,营救美羊羊"这个游戏中积极思考想办法,在游戏中初步领会感知集合,最后解救自己好伙伴美羊羊。

  活动目标

  1.听清颜色和形状的指令,初步感知集合的概念。

  2.在游戏中与同伴一起寻找安全的家,体验帮助同伴的快乐。

  3.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重难点

  听清颜色和形状指令,初步感知集合的概念。

  活动准备

  PPT、红色和蓝色的长方形、圆形房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游戏听喜羊羊音乐进入活动室,扮演羊进行吃草、喝水等活动并相互问好。

  2.认识房子师:今天羊村里有件大喜事,造了几间大房子,它们是什么样的呢?

  师小结:我们的家有不同的颜色,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蓝色的。我们的房子形状不一样,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圆形。

  师:这件事情被一个坏家伙灰太狼知道了,还抓走了美羊羊,我们一起去救出美羊羊吧!

  二、挑战灰太狼

  (一)按颜色躲猫猫1.灰太狼去红色的房子里找小羊。

  师:现在灰太狼到红色的房子里找小羊了,我们赶快躲起来吧。(鼓励幼儿提醒找错家的同伴回归队伍)2.播放ppt和音乐,幼儿自主进行躲猫猫游戏。

  师:灰太狼在红色的`房子里没有找到小羊,那你们躲在哪里?

  师小结:小羊们你们真聪明,不管什么形状,(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只要躲在和灰太狼颜色不一样的房子里就可以了。

  (二)按形状躲猫猫1.灰太狼在长方形的房子里找小羊。

  师:现在灰太狼到长方形的房子里找小羊了,我们赶快躲起来吧。

  2.播放ppt和音乐,幼儿自主进行躲猫猫游戏。

  师:灰太狼在长方形的房子里没有找到小羊,那你们躲在哪里?

  师:不管什么颜色,只要躲到和灰太狼说的形状不一样的家里就安全了。

  三、挑战灰太狼和红太狼

  (一)播放ppt让幼儿观察师:谁要去蓝色的房子,谁要去圆形的房子?

  师:那蓝色的房子、圆形的房子安全吗?那我们应该躲到哪里呢?

  师:灰太狼和红太狼没有找到小羊,那你们在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房子里呢?

  师小结:我们捉迷藏的时候要先看看灰太狼在什么颜色的房子了,再看看红太狼在什么形状的房子了,和他们两个都不一样的,才是最安全的房子。

  四、营救美羊羊师:我们打败了灰太狼拿到钥匙,现在我们一起去救出美羊羊吧!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12-13

幼儿园小班优秀数学教案03-11

【热】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03-04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精】03-10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热】03-17

【荐】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03-01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荐】03-10

【推荐】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03-04

幼儿园小班蒙氏数学教案11-15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数数》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