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模板集合9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纲要》中提出,“美术教育教学目标的定位,应淡化技能技巧方面的要求”,把幼儿的个性、创造力、表现力、审美情趣等非美术技能目标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鉴于美术活动的可操作性、教学效果的可视性、外显性等特征,我们很容易把握美术教学活动的知识性目标,却又容易轻视甚至忽略幼儿的情感情绪、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等潜在的情感目标。本次中班绘画《可爱的小鸡》教学活动中,我们尝试以小鸡为主题,以多种形式、从多种角度引导幼儿创造性表现小鸡的动态性画面,力求在绘画教学中处理好“技能学习”与“创意表现”的关系。我们尝试做了三个方面努力:即观察在前,丰富表象;局部示范,学习方法;创意表现、提升美感。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小鸡的体态特征
2.尝试用圆形和线条的组合来表现小鸡的不同姿态。
3.尝试设计、布局画面,大胆添画背景。
活动准备:
1.小鸡实物图PPT课件。
2.画好剪下的不同形态的小鸡圆圆形象3个。
3.绿色A4纸、记号笔、炫彩棒(红、黄、绿色炫彩棒人手一份,其他彩色炫彩棒一组一份)。
4.展示作品的“相框”若干。
活动过程:
1.播放课件导入:人情感受,激发兴趣
师:草地上真热闹,看看,谁来了?它们在干什么呢?
2.展示PPT,观察了解小鸡的外形特征
感知小鸡不同的动作与身体部位所表现出的不同的位置关系。
(1)感知侧面的小鸡姿态。以聚光灯效果欣赏课件图一:(小鸡面对面,说悄悄话)
师:这是小鸡毛毛,它长什么样呀?(引导幼儿讲述小鸡的外形特征,主要理清小鸡头、身体的轮廓特征,一起点数出两只脚有四根脚趾等)
师:毛毛怎么只有一只眼睛、一个翅膀呢?(因为小鸡的侧面对着我们)我们给她拍个侧面照片吧!
教师与幼儿一起边小结边范画: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身体,小小的眼睛,尖尖的嘴巴,弯弯的翅膀,撑地的双脚。
师:圆圆来找毛毛一起玩啦!它们好像在干什么?(说悄悄话)你从哪看出来的?拿起照相机,咔嚓一下拍下来!
(画外音1:幼儿学习技能的内驱力来自于在学习内容吸引下产生的自我表现欲。此环节中,老师是美的发现者、引导者,在“聊天式”交流中自然引发幼儿观察、感知、表达的强烈愿望。)
(2)感知小鸡的活动。以聚光灯效果欣赏PPT图
二:(小鸡低头,一起吃虫子)
师:咦,圆圆和毛毛又在干什么呢?(吃虫子!)
师:让我们一起学着毛毛和圆圆吃虫子哕!这边找找小虫子,那边找找小虫子,这儿虫子好多,我们一起来分享!(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小鸡吃虫的样子,帮助幼儿更好地体会小鸡低着头、身体在上吃虫子的体态特征)
师:小鸡是怎么吃虫子的?
幼:模仿小鸡动作,比较、观察头在下,眼睛在两边,嘴巴在最下面,身体在上面)
师:引导幼儿总结,并进行范画:毛毛吃虫头朝下,胖胖的身体到头顶上,小小眼睛看仔细,尖尖嘴巴捉虫吃,还有呢,对了翅膀和脚儿别忘记。(师幼互动,以问答形式总结)
运用白板隐藏显示功能展示成品圆圆,比较观察毛毛与小鸡吃虫的样子,面对面,捉虫吃!师:
圆圆快过来,我们一起吃虫子。两个好朋友面对面吃虫子,多有趣!
师:拿起照相机,咔嚓一下拍下来!
(3)感知背面的小鸡姿态。以聚光灯效果欣赏课件图三,(小鸡吃饱了,放声把歌唱)
师:肚子吃饱了,毛毛在干什么呢?毛毛唱歌什么样?(以白板隐藏显示功能及时展示小鸡毛毛唱歌的图片。)
师:猜猜看,她会把歌唱给谁听呢?继续以白板隐藏显示功能展示小鸡圆圆。
师:圆圆也来唱歌了,他唱歌时又是什么样?(头抬得高高,嘴巴翘得高高)翅膀呢?(都张开来了)
师:爱唱歌的小伙伴,拿起照相机,咔嚓一下拍下来!
(画外音2:如何让幼儿在观察、感知的基础上用圆形和线条组合描画小鸡,创造性地表现小鸡侧面、背面的不同姿态,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之一。活动中,我们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意营造教学情境,为幼儿创设创造性的学习环境。重视幼儿的观察、发现、想象……,把幼儿对“小鸡”的已有经验、现有经验,积累放在一个开放、动态的系统中。如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三幅图片,作为实物图供幼儿欣赏。“小鸡面对面,说悄悄话”的实物图,借助抛出的'问题“毛毛怎么只有一只眼睛一个翅膀”?帮助幼儿初步感受小鸡正、侧面站位时的不同姿态;选择了“吃虫”、“唱歌”2个典型的动态性场景,引导幼儿进行比较、观察,其中“模仿小鸡捉虫吃”既遵循了动静交替原则,又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了小鸡吃虫时头和身体的位置变化(头在下,身体在上),为幼儿的创造性绘画作很好铺垫。
在幼儿充分观察、感知的基础上,我们再借助局部示范策略,帮助幼儿学习用浅显的绘画技能来表现小鸡动态。图形和线条组合是描画小鸡不同姿态的最佳拍档,其中“小鸡说悄悄话”,重在帮助幼儿感受侧面小鸡面对面、嘴碰嘴的体态特征;“小鸡捉虫”,重在帮助幼儿体验、感受小鸡吃虫头朝下,嘴朝下,身在上的身体姿态的变化;“小鸡唱歌”,重在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感受身体姿态的变化,即仰头时头在上、嘴朝上、身在下。以看看、动动、变变等有趣的方法来增强动感,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画面中小鸡的空间位置、姿态变化所带来的趣味性场景,在情境性的变换中启迪幼儿的创造性意识。
3.大胆尝试作品设计、交流设计意图
以放大镜效果与幼儿简单梳理教师的范画作品。
师:今天,我给小鸡拍了三张照。看,有拍到小鸡面对面,说说悄悄话的;有拍到小鸡低下头一起吃虫子的;还有拍到了小鸡吃饱了,放声把歌唱的!师:你们也想来给小鸡们拍照吗?请你先想一想,你会拍小鸡在干什么呢?
幼:自由讲述“想拍小鸡在干什么?”(可以自己想一一想,也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注意画面动态性的引导:如散步、找虫、吃虫、唱歌、游戏……)
师:谁愿意来介绍?
师:好,快快把可爱的小鸡们拍下来吧!
4.幼儿创意作画,教师巡回观察,适当帮扶、指导。
播放优美轻松的音乐,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教师关注点:关注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合理摆放小鸡头和身体的位置;个别提醒幼儿确定好小鸡头和身体的比例,知道头和身体要连在一起,脚要稳稳地支持身体。
(提示语参考:1.小鸡的头圆圆的,身体可是胖胖的!2.我们可以给小鸡多找几个好朋友。
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大胆发挥想象,丰富画面,如添画太阳、小草、小花、毛毛虫等。在孩子作画的过程中,可继续关注以上要求的落实情况,加强个别辅导。)
(待一部分幼儿画完1—2只小鸡时。)
师:“想想小鸡在哪里做这些有趣的活动呢?”“照片中如果有绿绿的青草、可爱的毛毛虫,一定会显得更热闹的!”
(提示语参考:1.要记得先给小鸡穿好衣服,嘴巴涂上好看的颜色后,再画上青青的草地、可爱的毛毛虫!2.小草可以这儿长一片,那儿长一片。3.有了毛毛虫,小鸡就不会饿肚子了!……最后,请把拍到的照片送到相框里来。
(画外音3:本环节突出方法习得的创意表现。幼儿有了之前充分观察、感受之后,绘画的创造性被大大调动了起来。画面中的小鸡动态十足:有排好队一起低头吃虫子的;有小鸡面对面抢虫吃的;有小鸡翻跟斗的,绘画能力强的幼儿还巧妙画出了头和身体的位置,画面充满了童趣感,有的幼儿还大胆添画上了太阳、草地,草丛中显眼的毛毛虫,整个画面布局合理、充满了生气……)
5.展示作品、评价作品
(1)将幼儿的作品集体展示在前面展板上,变成一本“大影集”。
(2)提问:瞧,给小鸡拍的照片都装在相框里了,快来找一找,你喜欢的小鸡在哪里?它们在于什么呢?(如它们的头靠在一起,在吃虫子呢!它们排好了队,一起齐刷刷地看着前面,一个跟一个散步去了;她把头抬得老高,正在大声唱着歌呢!……)
师:这张照片我喜欢,是谁拍的呀?你拍的小鸡在干什么?这张照片也不错,是谁的作品呀?你拍的小鸡又在干什么呢?
(3)小结:今天,小朋友拍得照片可真出色,小鸡们玩得真开心呀!(根据幼儿作品评价来说)好,让我们也到外面去玩一玩吧!
(4)播放课件里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离开活动场地,结束活动。
(画外音4:鉴于中班幼儿的审美能力及评价水平,我们有意识引导幼儿将自评、互评结合起来,力求使他们成为积极的评价主体。以此来了解幼儿丰富的内心世界,提高他们的观赏、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评价中,我们也多以鼓励、赏识为主,积极去发现幼儿的长处和进步之处,帮助他们获得愉悦的成功体验。最后环节中将幼儿的作品以“大影集”形式展现,在浅色画纸、深色底板的烘托下,更显出幼儿作品的稚拙美!成了活动的又一亮点。)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2
玩玩纸
设计意图:
纸,虽然是幼儿平时常见的一种物品,但幼儿并不对各种纸的特性及用途进行探索,在认识纸的过程中,非常有必要给幼儿创设一个能充分探索、尝试、感知的活动,以引起幼儿探索纸的秘密的兴趣。
活动目标:
⒈激发幼儿探索纸的秘密的兴趣,体验发现的快乐。
⒉让幼儿感知不同纸张在水里的变化,能用语言与同伴交流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⒊让幼儿尝试通过探究、讨论客观的记录事实。
活动准备:
⒈师生共同收集砂纸、卡纸、牛皮纸、面巾纸、电光纸、手工纸、报纸、瓦楞纸等。
⒉水盆5只,抹布5块。
⒊记录纸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⒈引导幼儿观察纸的`外形有哪些不同之处,让幼儿初步感知纸的不同类型,并让幼儿根据生活经验猜测且指出不同纸张的不同用途。
引导词:你们桌子上的纸看起来有哪些地方不一样?摸一摸有什么地方不一样?猜一下,它们都能做什么用?
⒉请幼儿先猜测纸遇到水会怎样,然后用桌子上的操作材料一一实验,说出不同的纸遇到水后的不同反映。
猜猜——各种纸遇到水以后会变成怎样。
找找——哪些纸可能会烂,哪些纸可能不烂,将手中的纸分一分。
试试——一张张将纸放入水里,验证刚才猜想的结果。
议议——纸怕不怕水。
引导词:如果纸到水里去了会怎样?所有的纸到了水里以后都一样吗?
⒊请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纸怕水有的纸不怕水,教幼儿要爱惜纸张。
比比——哪些纸(不)烂,哪些纸烂的慢(快),哪些纸不怕水。
讲讲——将探索过程中的发现讲给大家听一听。
小结:我们用的纸有的很怕水,一沾水纸就坏了,我们在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尤其是我们的书本。
⒋引导幼儿讨论不同纸的不同用途。
想想——不同的纸有什么不一样的用处。
⒌以小组为单位,请幼儿记录自己观察的结果。
记记——将自己的发现用记录纸记录下来。
⒍与
幼儿一起处理泡坏的纸,收拾桌面结束活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在指导幼儿观察自然角时,我发现了一个现象:许多小朋友把那些装有各种豆子的瓶子拿着摇晃,发出各种响声,有的小朋友拿的瓶子里面的豆子较少,因此瓶子发出的声音较大,而有的却因为瓶子里装满了花生发不出声音。有个小朋友急着跑过来问我:“老师,为什么他的瓶子会响,我的却不会?”新《纲要》指出:要以问题引领幼儿进行探索,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为幼儿探索和经验的建构提供适宜的支持性引导。我没有直接回答幼儿的问题,而把问题抛给孩子,让幼儿回家通过各种方式寻找答案,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探究物体与声音之间的关系。
活动重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主要引导幼儿探究瓶中豆子的多、少、软、硬、大、小与所发出声音大小的关系。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幼儿比较豆子的大小、软硬、多和少在瓶中产生的声音大小的关系,使幼儿明白物体与声音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标:
1、在学习操作中,探究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声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声音越大;根据豆子的软硬、大小的特点,在瓶中发出的声音也有所不同。
2、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获取经验。
3、积极参与交流,乐于把探究各种各样的结果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各种瓶子,花生、绿豆、黄豆、红枣、米、汤匙、纸张、盘子等。
知识准备:
1、幼儿对所提供的农作物已认识,能说出名称。
2、请家长与幼儿查阅资料或与幼儿一起做实验。
活动过程:
1、以问题“豆子装在瓶子里,为什么有的会响,有的不会呢?有的声音较大,有的声音较小呢?”引入,请幼儿谈谈自己回家寻找的答案。
(由于是幼儿自己提出的问题,所以许多幼儿回家后都很积极的寻找答案,有的问父母,有的是和父母一起做起了实验。当然,老师在其中是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把今天的发现让父母做一个了解,以便父母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大胆完整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2、向幼儿介绍各种操作材料,请幼儿进行操作,验证幼儿的答案。
① 介绍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感知豆子的软硬、大小。
② 根据幼儿提出的方法,请幼儿选择一种豆子进行操作。
师:小朋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这些方法到底行不行了,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③ 重点在幼儿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指导幼儿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豆子的`软硬、大小、多少在瓶中产生声音的大小的关系。
(在操作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又有了新的问题的提出:怎样才能更好地豆子装到瓶子里,而不让豆子掉下来呢?)
3、请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
请幼儿把自己装好的瓶子与同伴进行交流,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换瓶子,试试对方的瓶子,并能把自己实验的结果与同伴分享。
4、①得出结论: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声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声音越大;根据豆子的软硬、大小的特点,在瓶中发出的声音也有所不同。
②针对操作过程中幼儿发现的问题—怎样把豆子装到瓶子里,豆子才容易掉下来呢?引导幼儿提出自己的想法,解决问题。
5、请幼儿利用手中的瓶子与教师一起随音乐起舞。
6、活动延伸:怎样把豆子装到瓶子里?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发现带"虫"偏旁的含义。
对书中带"虫"偏旁的字感兴趣。
感受故事主人公热爱生活的态度。
活动准备: 故事:《蝙蝠先生的花园》。
请幼儿画出常见昆虫的小图。
对开纸一张。
带"虫"旁的字卡:蝙蝠、蝴蝶、蜜蜂、蚱蜢、萤火虫、螳螂、蟋蟀、蜘蛛……
活动过程: 与幼儿一起欣赏故事。按故事清洁发展的顺序提出问题,并随着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带"虫"偏旁的字。
--春天的时候,花园里有哪些昆虫?小蜜蜂为什么叹息?蝙蝠先生是怎样劝它的?
--夏天的.时候,花园里有哪些昆虫?萤火虫为什么叹息?蝙蝠先生是怎样劝它的?
--秋天的时候,花园里有哪些昆虫?蟋蟀为什么叹息?蝙蝠先生是怎样劝它的?
--冬天的时候,花园里有哪些昆虫?蜘蛛为什么叹息?蝙蝠先生是怎样劝它的?
--你喜欢蝙蝠先生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分析这些字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为什么?
请幼儿想一想,还有哪些字可能带有"虫"字旁。教师边在纸上记录幼儿回答,边将幼儿画的与文字对应的小图贴在旁边,制作"虫虫字报"。
请幼儿说说有"虫"字旁的含义("虫"字旁的汉字一般都代表昆虫)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冰是凉的、硬的、光滑的,初步了解冰是由水变成的,冰遇热会化成水。
2.学习制作“冰花”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让家长提前在家为幼儿动制一盘冰和一个八宝粥小碗。每组一盆温水。
2.教师做好的冰花、彩纸、大的果冻盒、水、毛线等物品。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玩家长做的冰块。
教师问孩子这些冰是谁给做的?是怎么做出来的?
2.教师引导孩子感知冰的特点。
(1)师: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冰是什么颜色的?幼儿:没有颜色、很亮……
(2)师:刚才你们摸冰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幼儿:凉凉的、很炸手。
(3)孩子们,捏冰的时候怎样?幼儿:很硬很硬、捏不动…..
(4)老师请小朋友将冰放在手心里,看看冰有哪些变化?手上的水又是怎样来的。
(5)并在手里会慢慢化成水,说一说还有什么方法化成水?
(6)请幼儿将自己的冰放在温水盆里,观察冰慢慢融化的过程。
3.教师演示制作冰花的`方法,幼儿学习制作冰花。
(1)小朋友你们看老师做的冰花漂亮吗?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2)教师问幼儿现在的冰和刚才你们玩的冰有什么不一样?请幼儿说说不一样在哪儿?
(3)小朋友仔细观察老师的冰花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你们想想做?
(4)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冰花。
(5)教师和幼儿把做好的冰花放在室外,(因为幼儿园没有冰箱)待第二天欣赏冰花。
4、欣赏冰花。
第二天把冰花取出,挂在外面的一根绳子上,共同欣赏谁做的冰花最漂亮。
【活动延伸】
请家长配合,在家在制作一个冰花。让幼儿观察冰花融化的现象;早晨的时候,观察窗户上的冰花。
【设计意图】
现在正是冬季最寒冷的时候,我利用冬天的特征,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得知水遇冷会上冻结成冰,那冰遇到热就会化成水这一科学道理。于是我精心设计了这节科学课。
小百科:冰是无色透明的固体,分子之间主要靠氢键作用,晶格结构一般为六方体,但因应不同压力可以有其他晶格结构。密度比水小。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知道蛋有大小和颜色的异同等。
2.知道鸡、鸭、鸟全都会生蛋,对事物有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各种各样的蛋
2.实物-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蛋
1.出示蛋,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蛋吗?
你们还认识什么蛋?
2.ppt课件:各种各样的蛋
引导幼儿将动物图片与蛋一一对应。
3.你还知道什么动物也会生蛋?
二、引导幼儿运用比较的方法观察蛋。
1.教师:这些蛋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从蛋的大小、重量、颜色来比较。
2.教师小结:有的蛋大,分量重;有的蛋小,分量轻。有的蛋是深黄色的,有的蛋是白色的,还有的蛋是青色的活带斑点的'。
三、由表及里观察,产生探索的兴趣。
1.教师:鸡蛋里面是什么样的呢?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并将鸡蛋打开观察。
2.观察:是不是每种蛋都有蛋白、蛋清呢?每种蛋的蛋白、蛋清都一样吗?
(逐一打开蛋。)
3.教师小结:每种蛋外面都有很薄的蛋壳,敲碎蛋壳,里面都有蛋黄、蛋清。
四、活动结束
教师讲述有关蛋的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讨论有关蛋的话题。如:蛋黄怎么会变成动物宝宝的?为什么蛋有大有小?结合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探索如何使蛋站立起来的各种方法。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名称:
和纸玩游戏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纸张吸水的快慢,能用语言与同伴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用观察、尝试、探究、讨论的方法客观记录事实。
3、知道爱惜纸张,体验发现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师生家长共同收集宣纸、卡纸、铅画纸、玻璃纸、报纸等。
2、装有颜料的盘子人手一个,抹布若干,记录纸、水盆。
活动过程
一、“花儿朵朵开”,激发幼儿兴趣。
二、初次探索:用比较的方法给宣纸、卡纸洗澡。
1、猜测――两种纸宝宝洗澡后会变成怎样?
2、试验――验证刚才猜想的结果。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通过积极的语言引导幼儿大胆试验
3、讨论小结――你们发现这两种纸在水里的变化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幼儿从吸水快慢、纸张厚薄等角度谈自己的发现。
三、再次探索:看看谁爬的快
1、猜测――哪种纸爬的快?哪种纸爬的慢?将手中的`纸分一分,用自己的方法做记录。
2、尝试――进行操作。
3、比比并记录――哪种纸吸水快?哪种纸吸水慢?哪种纸不吸水?
四、拓展经验
1、你知道还有哪些纸?给他们洗澡会怎么样?
2、讨论:洗烂了的废纸有什么用?不烂的废纸又有什么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碘伏遇淀粉会变色
2、能大胆参与实验并尝试记录
3、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淀粉画一幅、装有碘伏的喷壶一个
土豆、馒头、青菜、胡萝卜人手一份
记录单人手一份、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引发幼儿探究欲望
1、认识碘伏
师:谁能猜一猜我的喷壶里装的什么?
(引导幼儿从气味、颜色方面观察)
师:喷壶里装的是碘伏,小朋友腿或者胳膊摔伤时,用它来消毒;打针前医生也会用碘伏消毒
2、出示淀粉画
师:谁愿意把自己看到的说一说?(什么都没有)
师:真的什么都没有吗?确定吗?
3、喷画
师:用装有碘伏的喷壶喷洒淀粉画,碘伏遇上淀粉变色,立刻呈现美丽的风景画
4、认识淀粉
师:原来我的这幅漂亮的风景画,不是用水彩笔或者油画棒画的,而是用它画出来的(出示淀粉,引导孩子摸一摸、闻一闻、观察颜色等感知淀粉)
师:淀粉是白颜色的',所以画画看不出来,而喷壶里装有碘伏,淀粉遇到碘伏后,就会变色,所以我们就能看到画的内容了
二、动手实验,寻找淀粉
1、出示馒头、土豆、青菜、胡萝卜,寻找淀粉
师:小朋友们可不能小瞧淀粉,在我们生活中许多东西都含有淀粉,小朋友猜一猜这些东西里面会有淀粉吗?为什么?有什么好方法吗?(幼儿自主发表意见)
小结:用碘伏来帮忙,当和碘伏碰在一起变色的就有淀粉
2、讲解记录单
3、幼儿实验记录
三、分享记录单
延伸活动:出示PPT,请小朋友帮我看看这些东西里都含有淀粉吗?每人选2种自己最喜欢的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实验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9
一、 设计意图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幼儿熟悉的现象,它们蕴涵着深刻的科学道理。乒乓球和皮球一样可以滚动、可以拍,对幼儿来说它只是这种简单的玩玩罢了!而新《纲要》科学教学教育目标中强调:让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要求教师“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于是我就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注意创设操作环境,提供相应的材料,让孩子们通过眼、脑、手等感官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让孩子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
(1) 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中的乐趣。
(2) 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利用多种方法使小球更容易站稳。
(3) 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三、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乒乓球,毛巾、盖子、纸张等若干
四、 活动过程
活动流程 | 设计想法 |
(一) 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 (1)教师出示乒乓球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把它请出来吧!~你认识它吗?它是——乒乓球。什么形状的呢?[幼:(球体),你们愿意跟它做朋友吗?想跟它怎么玩呢?幼儿讲述。(滚球、转球、夹球跳、抛球等。)小朋友说了很多种方法。我们一人拿一个,找个空地方去玩,但要注意安全,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玩。 (2)幼儿自由玩耍,教师在旁观察。 | 这一环节: 1、主要是让幼儿在玩中进一步感知球的特性,——球体、光滑不易站稳,为后面的探索操作作准备打基础。 2、利用玩的方法(创造活动情景)引题更自然。 3、让孩子几个人一起玩,旨在初步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
(二)幼儿将球放在桌上,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动的现象。 1、师:小朋友们,小球玩的很累了,我们把它们放到老师的桌子上休息一下吧。(在放球的过程中,球会从桌上不停地掉下来,老师趁机说:哎呀,小球站不稳了,你们还是放到筐里吧) 2、提出问题,幼儿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师提问:小朋友,刚才我们把小球放在桌上,很多小球都怎么啦?为什么会滚下来?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它很快站稳吗? (2)幼儿动脑筋,表述自己的想法。 |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猜测,进而产生探究的欲望。 |
(三)、引导幼儿探索利用各种材料让小球站稳,并知道其中的道理。 (1)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种材料,想请小朋友去寻找、试一试哪些材料能让小球很快站稳?如果你的小球很快站稳的,你可以先给旁边的小朋友看,并跟他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2) 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方法 (3)展示成果, 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并说明理由。 师:谁的小球站稳了,快来告诉大家,说说你的办法,幼儿讲述,大家一起观察小球是否很快的站稳了。成功的给予表扬。 (4)小结:把小球放在毛巾上或者把毛巾揉成一团再放上小球,把小球放在凹进去的盖子上都可以让小球站稳。 | 在此环节主要是让幼儿通过材料的亲手尝试、对比,得出其中的科学道理,在探索中寻找到答案。 |
四)加深难度进行探索 小朋友很快的借助材料一下子就让小球站稳了,现在老师要加深难度,如果单单是纸张,你们有办法让小球很快站稳吗? (1) 幼儿操作,师观察。鼓励幼儿动脑筋,想办法。 (2)幼儿讲述。展示作品,大家一起观察,小球是否容易站稳。 (3)小结:我们可以把纸折成飞机,或者把小球包起来、把纸揉成一团。再放上小球都可以让小球更容易站稳。 | 此环节目的在于对学得的经验加以提升,使孩子们能学以用之,知道使表面本来光滑的纸揉一下变得粗糙容易使小球站稳,或者用纸包住小球,使纸有力量挡住小球,不容易滑走等原因。 |
(五)、 延伸活动: 今天,小朋友都通过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了我们遇到的困难,小朋友真棒!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材料可以让小球很快的站稳,下课后我们再继续寻找吧。 | 进一步提升经验 |
《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摘要:
1.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利用多种方法使小球更容易站稳。
2.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3.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乒乓球,毛巾、盖子、纸张等若干
4.活动过程 活动流程 设计想法 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1-09
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马铃薯》03-23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发芽了》01-24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买菜》04-05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蜜蜂》04-06
关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0-03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优]10-12
幼儿园科学教案中班实用大全01-08
(实用)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01-08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马铃薯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