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锦集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水果的籽是不一样的。
2、增强对物体细节部分观察的敏锐性。活动准备:教学挂图《西瓜子的故事》,西瓜、橘子、哈密瓜、葡萄、石榴等水果的图片及籽儿、与挂图相应的实物水果。
活动重点:
知道不同水果的籽是不一样的。活动难点:增强对物体细节部分观察的敏锐性。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经验:引导幼儿说说已经知道的一些水果籽儿:秋天到了,水果大丰收,我们能吃好多的水果,你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呢?哪些水果有籽宝宝呢?
2、引导幼儿认识籽儿:出示水果实物西瓜、橘子、哈密瓜、葡萄:这些水果都有籽吗?教师当场切开哈密瓜,引导幼儿在品尝的过程中观察、比较籽儿的.不同:你能区分哈密瓜籽和葡萄籽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小结:哈密瓜的籽宝宝是白白的、扁扁的,葡萄的籽宝宝是深色的、小小的。
3、引导幼儿分组开展配对游戏:为幼儿提供一些水果图片和水果籽儿。在幼儿操作过程中,重点引导幼儿讨论:这是谁的籽宝宝?
4、引导幼儿欣赏故事《西瓜子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籽儿的用处,知道籽儿是水果的种子。现在知道籽宝宝有什么用处了吧?提出继续探索的要求:回家后,我们再去找找,除了今天认识的这些水果以外,还有哪些水果有籽儿呢?
5、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果实与种子》,进一步了解果实与籽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关于春天的天气,和基本的有关天气的表现图标.
培养孩子记录的.能力
活动准备
① 天气记录纸(活动纸) ② 气象的网页 ③ 太阳, 云, 雨伞, 风等天气的表现图标
■ 照片准备
观看气象的有关的照片.
■ 活动办法
① 进一步讨论
-今天天气怎样呢?
-天气能够提前知道吗?
② 对于表现天气的图标进行讲述.
-这个图片是什么呢 ? 雨伞是下雨的时候使用的,所以表示有雨.
③ 记录一下今天的天气情况.
■活动 tip
一周以内的天气情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3
一、活动背景:
刚一入秋,班里的阳阳就带来了几个看上去毛绒绒、碰上去刺刺痛的"家伙",大家都围过来,争着看热闹,这个说:"什么呀,像个小刺猬?"那个说:"好像是个松果吧!"还有的说:"不对不对,一定是刺猬宝宝在睡觉呢?"这时阳阳忍不住了:"你们不认识它吧,告诉你们,他们是毛栗子,是我爸爸从虞山上带下来的。"听着孩子们的争论,看着孩子们那求知的目光,我的脑中油然生出一个念头:我们地处虞山脚下,正是栗子的产地,何不利用这自然资源,带孩子们认识一下栗子呢,于是产生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栗子的特征和用途,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探索剥栗子的各种方法,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在探索过程中,鼓励幼儿互相协作,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三、活动材料:
1、发动家长利用双休日带孩子上山采栗子,同时鼓励幼儿想出一种或几种剥栗子取果实的方法。
2、幼儿自备各种手套、剪刀、小榔头、小刀等。
3、栗子食品:糖炒栗子、糖水栗子、煮栗子、栗子烧肉。
四、活动过程:
1、认识栗子球的名称和外形特征。
①观察栗子球的形状、颜色、体会摸上去的感觉。
②小结:栗子球市绿绿的、圆圆得,摸一摸刺刺的、毛毛的、很扎手的。
2、引导幼儿探索取出栗子果实方法。
师:这么一个毛毛的、刺刺的、圆溜溜的东西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小秘密呢?
①先让幼儿猜一猜。
②再让幼儿分散操作,利用各种工具取出栗子果实。
③最后交流各自选用的方法:
用剪刀先剪掉刺再慢慢地剪开来。
用小榔头重重地敲,把外面的`刺皮敲掉。
戴上手套用手用力地掰。
放在脚底下用力地踩。
④小结:因为栗子球外层代词,所以在取果实时要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那带刺的球,可以戴上手套或用脚帮忙。
3、认识栗子的外形特征。
①看一看:取出来的栗子的形状、颜色?
②问一问:有什么气味?
③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④想一想:栗子和栗子球之间的关系?这些粒子像什么?
⑤小结:栗子有的是球形、有的是半球形,成熟的栗子,外面有一层深棕色的硬皮,而不太成熟的栗子这层硬皮变成了绿棕色的软皮。像小皮球、像月亮、像刚出升的太阳、像小船等。
4、再次引导幼儿探索取出栗子肉的方法。
师:栗子肉到底藏在哪儿呢?让我们再来动手剥一剥。
①你想请谁帮忙?
②剥开后你发现了什么?
幼儿自由操作剥栗子,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剥好的栗子肉。
③讨论剥栗子肉的方法:
请手指帮忙,掰开栗子。
请小刀帮忙,切开栗子。
请剪刀帮忙,剪开栗子。
④请个别幼儿说说栗子肉的特征。
⑤小结:剥开栗子的硬皮外面有一层前棕色的毛茸茸的薄皮包着,里面是黄色的肉。
5、品尝栗子,了解粒子的功用。
①启发幼儿谈谈吃过哪些用栗子制成的食品。
②品尝栗子食品,知道栗子的多种吃法。
(糖炒栗子、糖水栗子、煮栗子、栗子烧肉)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试验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4
内容与要求
1.初步感知螺丝构造。
2.体验为螺丝与螺帽配对的喜悦。
3.尝试小组分工与合作。
活动重点
为螺丝和螺帽配对,并简要地说说为什么这样配对。
材料准备
不同种类和大小的铁制螺丝和螺帽若干,篮子若干。
活动过程
1.探索发现
(1)师:我们教室里变成了三大组,每个组的桌子上有螺丝和螺帽,请各组小朋友为螺丝和螺帽配对。
(2)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指导要点:对于个别不愿意参与的幼儿给予提醒与指导。
2.交流共享
(1)请三个组的代表说说自己小组是怎样为螺丝和螺帽配对的。
(2)说说在为螺丝和螺帽配对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3)问题一:你们发现螺丝有哪些形状?请用手指给其他小朋友看。三个组进行抢答,获胜的`一组得到一颗五角星。
(4)问题二:你们发现螺帽有哪些形状?
(5)问题三:你们觉得螺丝像什么?螺帽像什么?
(6)问题四:你是怎样为螺丝和螺帽进行配对的?请表演给其他小朋友看看。
(7)小结:螺丝和螺帽有的是圆形,有的是三角形,相同形状的螺丝和螺帽才可以配成对。
3.模仿游戏
(1)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这么多的螺丝和螺帽,我们大家一起玩一个关于螺丝和螺帽的游戏好不好?
(2)螺丝和螺帽的要求:三个组自己推荐哪些小朋友当螺丝,哪些小朋友当螺帽。
(3)游戏设计:请几个当螺丝的小朋友站成横、竖两排,组成“丁”字形状。然后再请几个扮演螺帽的小朋友在“螺丝”纵排的空当中快乐地钻S形。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去找找螺丝和螺帽藏在家中的什么地方。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
2、通过学习是幼儿了解水,知道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培养幼儿的团结协助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 故事《皮球浮上来了》的碟片。
2、玻璃水槽、纸、木块、铁片、石子、海绵、塑料、乒乓球、树叶、羽毛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
3、记录材料:标有上下标记的记录卡、记号笔。
活动过程:
1、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看课件,自由模仿流水,用动作表现水流的速度。 谈话导入:水的本领可大了,让我们来看一下。
2、了解水的浮与沉
(1)、播放故事《皮球浮上来了》,提问:
故事用什么办法把球取出来的?树洞里灌满水之后,球会怎样?为什么?(水有浮力)
(2)、石头掉进洞里,灌满水,石头会怎样?(石头沉下去了)
3、猜一猜,这些东西哪些会沉,哪些会浮?
(1)、提供事先准备好的操作材料,分记录卡,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上浮”、“下沉”的标志。
(2)、将自己的猜测填入记录表中。
4、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猜测的'是否一样?
(1)、分组验证刚才的猜测,看看哪些猜对了,哪些猜错了。
(2)、将自己的操作结果填入记录表中。
5、交流讨论
(1)、说说记录表,自己是如何操作的,发现了什么。
(2)、引导幼儿探讨:为什么有的物体能浮在水面,而有的却沉下去了?
(3)、小结:重的物体容易沉下去,请的物体容易浮上来。
6、延伸活动:
请幼儿回去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会沉下水底,哪些物体会浮上水面,并说说它们沉、浮的原因。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辨别几种不同的声音,知道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2、初步了解同种物体,由于数量的多少,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3、初步尝试用不同声音的套桶为乐曲伴奏。
4、培养幼儿的操作兴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套桶娃娃,蚕豆、米、绿豆等若干。 2、《小手爬》的音乐,透明的瓶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让套桶发出声音。
出示空套桶,“今天套桶娃娃想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 教师摇动空套桶,“你们听,怎么没声音?”
1、 教师设问: 你有什么办法让空套桶发出声音?(在套桶里装上东西) “我们一起动手让套桶娃娃发出好听的声音,在你的套桶里装上一样东西,盖好,握握紧,摇一摇、听一听。” 幼儿探索、操作。
2、集体探索: “你们的套桶娃娃发出声音来了吗?让我听听。”(幼儿集体摇动套桶。) “你的套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3、交流、分享:你在套桶中放了什么?(个别回答) 它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我们来学一学。(集体) 这个声音像什么?
二、探索比较,知道不同的物体在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不同。
1、 分组活动: 让幼儿尝试换一种东西放在套桶中,摇一摇,听一听。 “小朋友在套桶里放了一种东西,你想不想再换另一种东西放在套桶里,听听刚才的声音和现在的声音一样吗?” “小朋友拿着你的空套桶找一组你没玩过的放在你的套桶里,摇一摇、听一听。”
2、 教师指导幼儿分辨不同的`声音。 让幼儿比较前、后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 “你第一次玩了什么?这一次玩了什么?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教师让两个幼儿比较,“你们俩的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3、集体讨论,请三位幼儿示范。 “小朋友,你们听,他们的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请你们猜一猜, 小朋友的套桶里装的是什么?” 让幼儿猜测,“你们猜的对不对呢?” 教师帮助个别幼儿把东西倒进透明瓶子里让幼儿验证猜的是否正确。 得出结论:不一样的东西,在套桶中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三、观察、比较同种物体在套桶里发出不同的声音。
教师演示两个装有同种物体的,数量不同的套桶,让幼儿比较。 “你们既能听出声音来又能猜出来,你们真能干。” “我这里也有两个套桶娃娃,你们听一听,他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你们来猜一猜,这个套桶里装的是什么?”(幼儿猜测后,打开让幼儿验证)两次。 “为什么一样的东西,在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呢?”(一个多、一个少) 得出结论:一样的东西,一个多,一个少,它们在套桶中发出的声音就不一样。
四、集体用会响的套桶为乐曲伴奏。
小朋友的套桶娃娃发出这么好听的声音,那我们来为乐曲《小手爬》伴奏。”(集体伴奏两遍) 五、结束活动。 观摩意见和建议: 整个活动层次清晰,层层推进,幼儿很感兴趣,在操作活动中尝试、观察、比较,发现问题,成分体现了“玩中学”的理念。建议提供给幼儿两个套桶,让幼儿同时感知声音的不同,同时,最好选择声音差别大一点的物品放在套桶里。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观察几种剪刀的外形特征。
2、了解几种剪刀的用途,知道它们是生活中常用的工具。
3、发展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
4、牢记用剪常规。
【活动准备】
窗花剪纸一张、花枝剪、理发剪、剪指刀、幼儿用剪刀。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平时都爱玩,都喜欢做游戏,小朋友们,你们玩过这种游戏吗?(师示范)你们知道这个游戏叫什么名字吗?(石头、剪刀、金刚锤,师着重用手示范剪刀)平时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剪刀啊?(剪花的、剪指甲的……)
二、认识各种剪刀
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带来了几把剪刀,大家来仔细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这些剪刀哪些地方一样?哪些地方不一样?(幼儿边看边说)教师小结:(1)相同点:都叫剪刀;都可用来剪东西;都有一个轴;都有刀刃。(2)不同点:外形不同,用途不同。剪刀的外形决定了它的用途,教师手持实物问:既然剪刀的外形决定了它们的用途,那么小朋友根据你观察到的这几种剪刀的外形,猜一猜它们是剪什么的?(幼儿:可能是修剪树枝的、也可能是理发的……),好!让我们通过课件来看一下,它们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三、剪刀的用途
在课件的展示过程中小结剪刀的用途(结合外形特征)花枝剪:刀柄、刀刃都比较粗壮,适合大幅度的用力切 断物体。理发剪:剪尾更有利于理发师的抓握,不易在手中脱落,它是圆头的,使用时可以避免戳伤客人。布料剪:因为布很软,所以它的刀刃比较锋利,刀刃也较长,这样剪起来就快,刀柄短,刀身较重,只用拇指提拉刀柄就可以了。指甲刀:外形较小,容易操作,刀刃之间的距离小,避免伤到人手,刀刃的形状是按照我们人的指甲的形状设计的,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四、使用剪刀
孩子们,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不同的剪刀,这些剪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很大的方便,但是在使用剪刀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注意安全,特别是我们小朋友,因为剪刀是一种很锋利的工具。那么谁能告诉我在使用剪刀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引导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对使用剪刀的安全看法)对啊!我们在使用剪刀时,一定要记住:不能抢剪刀、不能用剪刀对着别人、也不能拿着剪刀乱跑、剪刀尖儿更不要朝上……
(出示窗花引起幼儿兴趣)孩子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对!这是窗花,那你们猜猜这些美丽的窗花是怎么变出来的?(剪刀)下面老师给你们每人发一把剪刀,
小剪刀,手中拿,咔嚓咔嚓剪窗花。(边发剪刀边念儿歌)
剪窗花,剪窗花,剪得宝宝笑哈哈
快过年了,老师也想请大家用窗花把我们班的教室打扮一下。我们一起来剪窗花,好吗? 让孩子们按自己的意愿安全地使用剪刀,体验剪刀的作用,获得剪纸的乐趣。(教师巡回指导,随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五、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我们幼儿园拥有宽大的草坪,有多条小路,有树林、山坡。到了春天,草绿了,桃花开了,一些小虫子也出来了。孩子们很爱在草坪上玩过家家、挖土、玩沙。有时老师会听到几个男孩子说:“老师,我捉了一只西瓜虫。”引得其他孩子都来观看,都来找西瓜虫。西瓜虫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小虫,因名字感觉亲切,还会像变魔术一样变成西瓜样子,一直受到孩子们的关注。
西瓜虫为什么会变成西瓜样子?在哪里容易找到西瓜虫?西瓜虫吃什么?……等问题都是孩子们爱问的问题。教师由此设计了科学活动“有趣的西瓜虫”引导孩子们在观察中了解、认识西瓜虫的秘密。
活动目标:
1、喜欢观察小虫子,对小虫子产生探索的兴趣;
2、认识西瓜虫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
3、学会使用辅助工具(放大镜)研究西瓜虫。
活动准备:
1、课前幼儿捉到西瓜虫装在观察瓶中;
2、放大镜、透明塑料杯、每人一份。
3、西瓜虫图片课件,多媒体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介绍小伙伴,了解西瓜虫的生活环境及名称
今天小朋友到这里来玩,还带了一个小伙伴呢。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小伙伴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叫这个名字?(那我也叫它西瓜虫吧。)
你是在哪里找到这个小伙伴的?这些地方是干燥的还是潮湿的?原来西瓜虫喜欢住阴暗、潮湿的地方。姜老师告诉你们,西瓜虫还有一个大名,学名叫“潮虫”。
二、观察西瓜虫,认识西瓜虫的身体、外形特征和习性
1、我们的小伙伴太小了,用什么可以帮我们看得更清楚呢?——放大镜
现在你可以用放大镜观察西瓜成身上有什么?(它背上有什么、头上有什么?有多少对脚呢)
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西瓜虫。教师指导观察,了解幼儿观察情况
2、交流西瓜虫的'外形,西瓜虫为什么会蜷起来?
让我们的小伙伴休息一下,我们轻轻坐到这边来。
提问:你看到西瓜虫身上有什么?
①你知道哪边是头吗?
②你数清它有几对脚吗?
③西瓜虫为什么可以蜷起来?
小结西瓜虫外形:
头、触角、躯干、许多节、七对脚
(以上边讲边看图片)
3、西瓜虫什么时候会蜷起来?它为什么要蜷成球形?
西瓜虫真的死了吗?
教师小结:西瓜虫蜷起来是为了躲避敌害,假死。是一种自我保护。
你还知道什么动物会这样自我保护?
4、跟西瓜虫游戏
(大块积木,纸棒)
你可以把小伙伴请出来玩一玩,在手上、地上、玩具上,你也可以用小棍在西瓜虫的小房子里玩。你可要照顾好你的小伙伴,别把它弄丢或踩到了。
幼儿自由玩虫。
5、结束
1)我们要带小伙伴回去了(集中幼儿)
2)你跟西瓜虫玩的快乐吗?我们玩了昆虫,要把手洗干净。
活动延伸:
1)你知道西瓜虫吃什么吗?它是益虫还是害虫?
2)我们回去喂西瓜虫就会知道答案了。
3)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小朋友要耐心观察,看谁先发现西瓜虫的秘密。
活动反思:
首先,从内容选择、材料准备方面来看。孩子们很喜欢小动物,西瓜虫因为会蜷起来而显得很有趣,又不咬人,男孩、女孩都不会太害怕。西瓜虫很容易找到,材料准备上,每人一只虫、一个观察盒,方便孩子仔细观察、亲自操作。
在探究西瓜虫为什么会蜷起来这一过程中,让每位孩子照顾好自己的小伙伴,介绍伙伴的名字,既拉近了孩子和西瓜虫的关系,又反映了孩子对西瓜虫已有的经验、认识。认识西瓜虫首先从观察身体结构开始,观察西瓜虫实物,用放大镜能看得更清楚。看图片可以准确的认清头、触角、几对脚和变成球形的样子。孩子们很惊喜地发现西瓜虫身上一条一条的线。认识西瓜虫也是为探究西瓜虫为什么会蜷起来做准备。因为西瓜虫的身体特征才使它可以蜷起来。
在“假死”讨论这一环节,孩子们对“危险—自我保护”讨论不够,教师就在操作活动中再引导、观察、讨论。跟西瓜虫做游戏孩子们可开心了。利用积木、纸和笔,让西瓜虫爬、滚、比赛,让西瓜虫的有趣发挥得更好,还有几个孩子自发地给西瓜虫画像,把自己的认识展示出来。
总的来说,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在原有认识基础上提升了经验,知道了“潮虫”这一名字,对西瓜虫的生活环境、西瓜虫的身体和“假死”等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一活动激发了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活动中,孩子和老师、孩子和虫、孩子之间亲近、愉悦,乐于探索,较好地达到了三个目标。课后,孩子们对兴趣更浓了,纷纷要求带回家去喂养,延伸活动很自然。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9
设计思路:
围绕各种花和叶子的外形像什么物品,并且根据某个事物的某种特性或本领联想出一些物体的相似发明,引导幼儿展开一系列的创新思维活动,对于中班幼儿充满着趣味性和吸引力,是培养幼儿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幼儿体验创新思维乐趣的良好载体。本次活动在课前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所认识的花的图片,在教室内摆放菊花、仙客来、仙人掌、等花卉,并带领幼儿拣落叶,观察树叶外形特征,积累了对植物的感性经验。教师事先让幼儿初步了解一下仿生发明的相关内容。活动中根据中班幼儿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通过层层引导、提升,调动幼儿的思维兴趣,激活孩子的创新思维,展开他们的思维空间。活动中注意体现出创新思维的多种方法:感知探索、扩散思维活动、创新想象与操作活动等。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为日后的创造力培养打下基础。
幼儿对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他们在玩玩、想想、说说、做做等多感官参与的情况下,充分体验和感受到创新思维活动的乐趣。
以下是具体设计思路与设计意图
1、初步感知探索:以幼儿玩树叶,欣赏花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起幼儿的兴趣,引发幼儿的活动情趣。
2、扩散思维活动:
(1) 让幼儿想象手中树叶它像谁?。“它像谁”是幼儿一种无意想象。提出这一问题以激发幼儿的想象空间,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自主意识。将会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
(2)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一种花,让幼儿想象“花像谁”在幼儿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思维,发挥想象,大胆表述。
本环节,使幼儿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展现。
(3)教师提问幼儿还发现哪些植物像什么物体?
这是对上一环节的引导和提升,让幼儿开拓思维想象相似的两种物体,调动幼儿的思维,进一步开发幼儿的创新智慧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创新想象和操作活动:教师出示鸡冠花、梧桐树叶、郁金香、小手、酒杯、公鸡头、喇叭花、银杏树叶、仙人球、喇叭、扇子、刺猬等图片请幼儿观察,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这些物品中哪两种物体有相似之处,发挥创造性想象,找出两种相似的物体,进行对应粘贴,自己动手操作。中班的幼儿已具备动手操作的能力,本环节是让幼儿创新想象,发现问题,自主探索、自行操作。
4、创新思维活动:教师出示实物雨伞、小锯、钳子让幼儿观察,让幼儿了解这些东西是根据荷叶、小树叶两边的小齿以及螃蟹的大螯能夹住东西的特性相似发明的。让幼儿初步了解“仿生”发明。教师引导幼儿开拓思维,想象出还有什么物品是根据物体的某种特性发明的。这是对上一环节的活动延续,是创新思维活动,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思维,创新想象,自己设计出要根据什么物体的某种特性发明什么用品、工具相似发明。
请幼儿自己讲一讲要设计什么样的发明,是根据什么物体的什么特性或本领发明的。开拓幼儿的想象空间,大胆说出自己的创新想法。
让幼儿绘画出想要发明的物品或工具等。本环节只让幼儿用几分钟的时间简单设计出自己的构想。将自己的创新想法展示出来。
5、赞赏激励,激发对事物的探索。
让幼儿相互交流,体验创新想象成功的喜悦,在评价中提高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呵护幼儿的.创新灵性,使幼儿的创新思维得到升华。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创造性想象的乐趣。
2、观察发现两种物品的相似之处。
3、能根据物体的某种特性或本领设计相似发明。
4、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提高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观察发现两种物品的相似之处,能根据物体的某种特性或本领设计相似发明,运用多感官参与创新思维活动。
幼儿准备:请家长带幼儿到公园观察花和树木,并拣各种落叶,丰富对植物的感性经验。了解植物的外形特征。
教师准备:
1、让幼儿初步了解“仿生”发明。
2、搜集梧桐、银杏、松树等各种树的叶子若干;各种花卉的图片若干;教师在教室内摆放灯笼花、仙人球、菊花、仙客来等各种花卉;贴有图片纸、绘画纸、浆糊、彩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活动:
1、小朋友们,你们看,这里有许多树叶和花,请你们来看一看、玩一玩,让幼儿初步感知。
幼儿有的拿着树叶玩耍,有的围着仙人球看,最吸引幼儿的是仙客来和灯笼花这两种特殊的花卉,孩子们围着它们讨论着。
2、在幼儿玩耍过程中,教师个别提问幼儿:你手中的树叶它像谁?
幼儿纷纷拿着手中的树叶,有的说像小船;有的说像弯弯的月亮;有的说像花瓣;有的说像圆形、椭圆形;有的像扇子等等。
(二)扩散思维活动:
1、教师提问:你玩的树叶像什么?这里的花有的像什么?
孩子们想象力丰富,有的说像牙签;有的说像缝衣服用的针;有的说像刺猬身上的小刺;有的说像大头针;有的说像心、扇子、小手等。幼儿扩展思维,展开想象,幼儿争抢着说出自己看到的花,有的说菊花像头发;有的说荷花像彩色的灯坠……。
2、教师发散幼儿想象还见过的树叶或花像什么物品?
幼儿说有的树叶像小船、月亮、箭、胡萝卜、圆形等等。
幼儿说出了有的花像美丽的蝴蝶;有的说像发卡;有的说像衣服上蝴蝶结、鸡冠、喇叭、太阳等。
引导幼儿活跃思维,发现两种物体的相似之处。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幼儿的创新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三) 创新想象和操作活动:
1、出示鸡冠花、梧桐树叶、郁金香、小手、酒杯、公鸡头等的图片。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发现两种物体的相似之处,发挥想象空间,找出两种相似的物体并进行粘贴。
本环节,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中班幼儿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幼儿能将两种相似的物品进行正确的对应粘贴。
(四)创新思维活动:
1、教师:人们很聪明,他们通过观察物体的某个特性或本领,做了相似的发明。出示实物雨伞、小锯、钳子让幼儿观察,让幼儿了解这些东西是根据荷叶、小树叶两边的小齿以及螃蟹的大螯能夹住东西的本领发明出来的,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2、教师引导幼儿开拓思维,想象出还有什么物品是根据物体的某种特性或本领发明的。
本环节要让幼儿知道是根据物体的特性发明的用品或工具。
3、教师:小朋友们想不想也做小小发明家设计发明来方便人们的生活呢?
请幼儿自己讲一讲要设计什么样的发明,是根据什么物体的什么特性发明的。开拓幼儿的想象空间,大胆说出自己的创新想法。
4、让幼儿绘画出想要发明的物品或工具等。本环节只让幼儿用几分钟的时间简单设计出自己的构想。将自己的创新想法展示出来。
本环节让幼儿进一步开创思维,展开创新思维活动。
(五)赞赏激励,激发对事物的探索。
1、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互相交流作品,说一说自己设计发明的用法。让幼儿体验成功的乐趣。
2、教师激励幼儿对事物进行探索。
活动反思:
优点:本次活动,能根据主题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通过引导、提升放手让幼儿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激发了幼儿创新思维的兴趣。注意调动幼儿的主动参与意识,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教师只作为引导者、帮助者、支持者,尽量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中去,激励幼儿开创思维,想象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让幼儿学中学,做中学,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发散思维练习,教师对幼儿及时给予鼓励和正面评价,使幼儿能够大胆地主动地参与到的创新思维活动中,体验发散性思维的乐趣,将幼儿的思维创造力达到极限。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1-09
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马铃薯》03-23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发芽了》01-24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买菜》04-05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蜜蜂》04-06
关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0-03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优]10-12
幼儿园科学教案中班实用大全01-08
(实用)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01-08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马铃薯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