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4-07-28 20:05:53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十篇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十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小小测量员》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物测量物体,掌握测量的方法。

  2、尝试用数字记录测量的结果。

  3、能积极参加测量活动,独立完成操作任务。

  【活动准备】筷子,铅笔,吸管,粉笔,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小朋友看,我们这里有台电脑,可是在不用的时候,它会有很多的灰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做套子要知道它的长度,那我们应该怎么样知道它有多长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小测量员吧。

  二、幼儿尝试进行测量活动。

  请你取出我给你们准备的'东西,来试着量一量你坐的小椅子的边有多长,想一想应该怎么样量才是最正确的呢?(幼儿尝试用铅笔进行测量活动)

  提问:你是怎么样进行测量的?你量出它有多长?

  三、讨论测量的方法。

  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种测量的方法,那到底什么方法是正确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教师示范测量黑板: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测好一段就用粉笔做一个记号,首尾相连。最后数一数就知道我们测的东西到底有多长了。

  四、幼儿自主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的结果。

  1、提出测量的要求:选择一种工具,量时找准起点,用粉笔画个记号,沿边线测量,首位相连。

  2、幼儿操作并将测量结果进行记录。

  3、讨论与总结:

  (1)你用什么工具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2)谁也是用这个工具的?结果一样吗?

  (3)你还测了什么?结果怎样?有人测的和他一样吗?你的结果呢?

  五、延伸活动

  1、讨论:除了刚才我为小朋友准备的东西?还有什么也可以当测量的工具?

  2、我们身体的那些部位也可以当测量工具?

  3、幼儿游戏:跨步

  现在我们一起来用脚大跨步的走,测一测从我们坐的地方到门口有多少距离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不受物体的形状,大小等干扰,会用各种方法数排列不规则的物体。

  2,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

  二活动准备

  1,10以内的物体若干,物体要求有同类的和不同类的。数字卡片若干。

  2,不干胶,纸等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积累数不规则排列物体的经验。

  1,物体和数对应。

  提供给幼儿实物若干,如:豆豆,积木,等。教师说出数字,让幼儿按数字数出相应的实物与数字想对应。

  2,数字卡若干,按数归类。

  提供给幼儿数字卡,让幼儿按数归类。

  同类的不同类的都可以按数归类,不受影响。不同类的物体只要数的数和卡片相对应就可以了。如:不同的若干个玩具,只要按数字

  卡上的数数清楚,并和卡片上的数字对应即可。

  3,幼儿操作。

  提供给幼儿数字卡若干,实物若干,让幼儿动手操作,自己按数取物,按物取数。如:拿出相应的实物,找到相应的数字卡;拿出随

  便一个数字卡,找到相应的实物。

  小结:通过操作,让幼儿积累数不规则排列物体的经验。

  二,通过讨论活动,帮幼儿归纳出数不规则物体数量的基本方法。

  1,幼儿数出不干胶贴上的动物数量,然后贴在相应的数字卡下面。

  让幼儿通过操作能进行按物取数,学习数不规则排列数的基本方法。数数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点数法。仍幼儿一个一个点数实

  物。还有标记法,让幼儿对实物进行做标记,避免漏掉。这些都是帮幼儿学习数不规则数的最基本的也是最易掌握的数数方法。

  2,让幼儿分析讨论不同的方法与物体排列间的关系。

  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让他们知道了不同的数数法都不受实物的排列的影响。如:同类的物体和不同类的物体的不规则摆放,只要让

  孩子们明白把物体点数清楚就好,别受位置影响数数。让孩子们明白数数与实物的形状大小排列没有关系。

  三,通过练习使幼儿加深对各种数数类型的理解。

  提供给幼儿更多的实物,数字卡片供幼儿练习,以便幼儿对所学数数方法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1,可以把相同数量的物体和卡片归纳在一起。

  如:让幼儿把相同数量的物体如:相同的布娃娃,相同的积木给找出来,和相应的数字卡放一起。

  2,用玩具或不干胶编出数数的题目让幼儿练习。

  教师编出题目让幼儿练习,一巩固所学知识。如;按数取物,按卡片数子找出实物;按物取数,按物体数量找到相应的数字。

  活动反思:

  通过听取学习专家讲座,让我茅塞顿开,思想转变,使我受益匪浅。专家们的.好多教学经验值得我借鉴学习。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设计了这一活动,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首先根据幼儿年龄特征,社会生活经验和接受能力方面进行研究。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如:查阅资料库,对活动中相关的难点,重点进行研究,把知识重点定位在哪里,确定知识点,便于幼儿理解接受。其次,在制订目标时还要注意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主动地参与和从事活动,从中央到地获得经验和乐趣。幼儿有着很大的好奇心,本着这一特点,教师积极引导,激发幼儿园兴趣,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让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给孩子们一个宽松快乐的学习环境。通过这次听取专家讲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吸取专家的经验,取长补短,本着对孩子们负责的态度,继续加强,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孩子们服务。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解决问题中发现物体排列的规律,对排序产生兴趣并愿意尝试自己动手排序。

  2、感受规律的美,体会排序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动准备:课件、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你们喜欢听公主和王子的故事吗?

  师:有一天,一只青鸟飞过,丢给公主一封信。我们一起来听听信里写了什么吧!(放录音)

  2.师:信中说什么?王子在乱七八糟之城迷路了,你们觉得乱七八糟魔女城是什么样的?(很乱)去魔女之城必须经过哪里?(规则之城)规则之城又是怎样的呢?(整齐,有规则)你们愿意和公主一起去拯救王子吗?

  3.公主在大大的箱子里装上了好多东西,那我们出发吧!

  二、利用故事情节,发现规律排序。

  1.找钥匙

  师:公主走呀走,她来到了规则之城的城门口,可是城门怎么了?公主使劲地摇晃锁头,这时一旁的大怪树说话了(放录音)。门锁了,怎么办呢?

  师:要找到钥匙才能把门打开。去哪里找?(树林里)

  师:来到了树林里,你发现了什么?到底是哪把钥匙呢,我们来听听大怪树的提示吧!(放录音)

  师:大怪树告诉了我们一个关于水果的规律,谁听到了?(苹果苹果梨)

  师:现在你知道是第几棵树上的钥匙了吗?(第2棵)

  师:谁能按着大怪树说的水果规律继续排下去呢?(请个别幼儿说说并上来排列)

  师:他排列的正确吗?这是按照两个一个排列的。

  2.走彩色的路

  师:拿到了钥匙,公主兴奋地打开城门,可是她又遇到了难题,在她面前出现了好几条分岔路,可是只有一条才能通往魔女之城,应该走哪一条呢?(中间这条)

  师:看来中间这条路才是最安全的。这条路的颜色可真多,有哪几种颜色组成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粉色蓝色白色的规律)

  师:那我们一起把这个规律念一念吧。

  师:原来是由三个不一样的颜色一个一个排列的。

  师:请个小朋友上来用笔把路线画出来,让公主安全的走出去吧!

  3.修桥

  师:公主很快就走过了彩色路,继续往前走,公主来到了悬崖边,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请个别幼儿说说)

  师:还有3座桥,可是每一座桥上都有破洞,怎么办?

  师:让我们一起来把桥修好吧。只能用这两块木板去修桥,应该把木板补到哪座桥上才正确呢?(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进行演示并带领幼儿集体验证)

  小结:终于把桥有规律的修好了,公主顺利地过河了。

  四、帮助小猴。

  师:过了小河,公主又遇到了分叉路,她看到了小猴子,想向他们问路,可是小猴没时间告诉公主,他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只有帮三只小候找回各自的位置才能给公主指路。快帮助小猴找位置。

  幼儿四人一组操作。

  师:我很喜欢这规则之城,因为城里所有的'东西都是有规律的摆放的,整整齐齐,看了让人觉得很舒服,你们喜欢规则之城吗?

  三、整理乱七八糟之城。

  师:通过规则之城,来到了魔女之城。你们看魔女的房间怎么样?这么乱,上哪去找王子啊,你们愿意帮助魔女整理一下吗。

  1.整理房间

  要求:请你帮助魔女把袜子有规律地挂起来,盘子杯子酒瓶也整齐地放到柜子上,从小旗这边开始往后排,想一想,除了我们刚才讲过的这些规律,你还可以怎么排?排出不一样的规律来,好吗?等会请你来说说你是按照什么规律排的。

  2.展示幼儿的作品。(请完成的幼儿将操作纸贴到展板上)

  师:看看这张是怎样排的?

  找找看有没有和这张排的不一样的了?(发现有更多有规律的排法)

  四、欣赏生活中的规律之美,感受它的用处。

  老师和幼儿一起欣赏生活中规律之美,感受规律之美。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对数字产生兴趣;

  2 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调查表<<我发现的数字>>

  2、与数字相关的生活场景和物品的幻灯课件

  3、白纸、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生活中运用数字的实物幻灯,初步感知数字的用途。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它们上面都有些什么数字?这些数字有什么用呢?(电话机上的数字是拨电话号码用的,电视遥控器上的数字是按频道用的,钟上的数字是用来表示时间的等等)

  二、交流<<我发现的数字>>调查表,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的'有关数字,进一步感知数字的用途。 提问:我们上次一起寻找生活中的数字,现在来说说看,你在什么地方发现数字,它们有什么用?

  (如:门上的数字是门牌号码,日历上的数字是表示月份与日期等)

  三、寻找身边的数字,切身感受数字与生活的关系。

  提问:我们身上有数字吗?教室里有数字吗?它们有什么用呢?

  四、尝试用数字来设计一份物品的说明书。 1 请幼儿在白纸上画一样物品,然后在物品旁边用数字表示用法 数量等 2 引导幼儿自由结伴,互相猜测 交流"说明书"数字所表示的含义。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椭圆形,根据生活经验尝试找一找日常生活中椭圆形的物体。

  2、通过对圆形和椭圆形进行比较,探索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3、能积极地参与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椭圆形和圆形彩色纸片各一张。

  2、学具:幼儿人手两张圆形、椭圆形纸。

  幼儿用书地18页,19页,彩色笔若干,各种几何图形以及胶棒。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认识椭圆形。

  教师分别出示圆形和椭圆形纸,提问:这是什么图形?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启发幼儿观察比较这两个图形,并将圆形和椭圆形纸片重叠起来进行比较,让幼儿主动地探索发现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之处。

  2、在幼儿探索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分别对圆形和椭圆形进行上下对折和左右,并用纸条测量两次的折印,验证圆形的.两条折印一样长;而椭圆形的折印不一样长。也可让幼儿将椭圆形和圆形纸片折一折,比一比,再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探索圆形和椭圆形的特征。

  3、教师小结:圆形无论图和对折多一样长,椭圆形则不一样长,并且,圆形无论怎么折都可以重合,而椭圆形只有上下折和左右折可以重合。

  4、启发幼儿想一想,找一找,在家里、在幼儿园、在其他地方,哪些地方像椭圆形。

  二、操作活动。

  1、观察蝴蝶和花,说说:他们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这些图形有什么?引导幼儿按标记记录图形的数量。

  2、引导幼儿观察数字和圆点的数量,启发幼儿添画圆点,使点子和数字一样多。

  3、观察画面,说说:画面上有什么?是由哪些形状组成的?启发幼儿找出椭圆形,并给椭圆形涂上喜欢的颜色。

  4、启发幼儿用各种几何图形拼图,并贴在方框中。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空间大小的影响,正确判断6以内数量的多少。

  2、具有初步的观察、比较、判断等量的能力。

  3、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过6以内的数,已经具备判断5以内数量的能力幼儿认识菊花。

  活动过程:

  一、菊花真美丽。

  教师出示菊花,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花?它是什么颜色的?菊花好看吗?菊花要送给谁呢?

  二、谁要菊花。幼儿目测并介绍自己的方法,引导幼儿用以前学习的目测方法,先看聚在一起的几只小动物,再接着数完其他的动物。

  1、教师:今天有许多小动物都想要菊花,看它们是谁?

  2、教师:你能用很快的方法看出小动物有几只吗?

  3、幼儿自由点数各种动物的数量,教室重点观察幼儿的点数方式,发现不同的数数方法。

  教师:谁来介绍一下你使怎么数的?比比谁的方法数得又快又正确。

  教师:原来小动物分成两组排队,我们在数的时候可以先目测上面或下面的一部分,然后再接着数完全部,这样数起来就又快又准确了。

  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各自不同数数方法的比较,了解先目测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既快又准确。

  三、菊花送给谁。巩固对6以内数量的正确感知。

  教师:菊花要和数量最多的动物一起玩。菊花应该送给谁呢?

  请幼儿观察画面中每种动物的数量,找出最多的`动物,并将菊花放在他们下面。

  请个别幼儿送菊花,引导幼儿说出理由。并用语言讲述:这种动物是几只,他们是最多的。所以把菊花送给它们。

  四、小组操作活动。

  1、菊花送给谁。请幼儿观察画面,用目测的方法数出每组物体的数量,并给数量最多的一组物体画一朵菊花。

  2、做卡片。请幼儿根据卡片上一面实物的数量,在卡片的另一面印数字。

  3、水果丰收。请幼儿先将实物卡片按数量进行排列,摆放在分类盒中,然后再插上数字卡片。

  五、评价幼儿操作活动。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重点评价操作“菊花送给谁”这一组。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感兴趣,乐意按提供的线索积极思考。

  观察发现图上的线索,初步了解蔬菜的不同特征。

  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初步了解其特性。

  活动准备:

  图片、操作材料、笔

  活动过称:

  引起兴趣

  师:这是谁的家?从哪里看出来的?(形状)我们跟南瓜爷爷打个招呼吧。

  二、数客人

  师:今天南瓜爷爷家来了好多客人,请你数数一共有几个?一圈数下来,有好几种答案,平时我们数东西都是排成一列小火车,一个一个数,今天这么多的客人排成了一个圆,有什么办法把一圈的东西数清楚呢?

  师:你是怎么数的告诉大家,从哪开始数的?

  师:数一圈的东西是从从容易记的图形开始数。

  师:我们从像正方形的那个东西开始数(幼儿数)。数到哪里应该停下呢?

  师:数过的东西不能再数了。我们再数一遍到底是多少,先找一个东西把它记牢了,如这个正方形的东西,记住数过的不能再数了。(幼儿数数1-10),现在知道了南瓜爷爷家里一共来了10位客人。

  观察图片

  师:能不能从他们的形状猜猜这是十个客人可能是谁啊?(第几个是谁?)

  边提问边出示图片。

  师:原来南瓜爷爷家门口来了十样菜。

  找邻居

  了解邻居的概念

  师:是什么事情让这么多的朋友一起来到南瓜家?(找邻居)提问:什么是邻居?(房子挨在一起,住在旁边的朋友)我们中一班的邻居是谁?

  师:南瓜爷爷会找谁做邻居呢?(蔬菜)

  什么是蔬菜

  师:刚才看到的十样菜里边有蔬菜吗?请你拿好桌上的纸,依次念一念,再拿好一只笔,把你觉得是蔬菜的东西在它的下面画个圆圈(教师只是观察,并不提出意见)。

  师:(操作结束后)好,现在把纸跟笔放好,坐好,有些小朋友找对了,有些小朋友还差一点点,到底什么是蔬菜呢?

  师:蔬菜呢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我们一起来看看黑板(教师和幼儿一起找出蔬菜)

  师:我们一起来数数一共有几个蔬菜,你找对了吗?

  师:7样蔬菜用数字几表示啊(出示数字7)

  给邻居分配房子

  师:南瓜爷爷家附近有几间房子啊?那要找几个邻居啊?用数字几表示

  师:5间房子,7样蔬菜,该怎么住?

  幼:挤一挤

  师:那谁和谁挤在一起比较好呢?

  幼儿自由讲述。

  蔬菜的分法有很多,除了颜色,形状,高矮,还有很多,我们回去好好想一想。

  课程介绍 :

  中班探索活动 针对中班的小朋友对蔬菜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蔬菜的种类特别的多,给他们树立一种信念,蔬菜是什么,蔬菜是种出来的'一种植物,是能够做着吃的,通过这种理念支持下,就很快能够找出来了。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复习巩固复习巩固对蔬菜有一定的记忆,同时帮助孩子们拓展分类蔬菜,分类的方式越多,心理学上建立的逻辑连接点也就越多。

  本次活动可以通过让幼儿观察发现图片上的线索积极思考,初步了解蔬菜的不同特征,使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感兴趣,活动效果好。活动结束后,孔园长对本活动给予了肯定,听课教师也一致认识到:活动中孩子应该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积极思考与表达。

  吴老师是一个有着很高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的老师,她尊重每一个孩子,努力的帮助孩子大胆的发言,是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吴老师能够让孩子们大胆的表达,而没有去强加给孩子,那就是南瓜爷爷的家。

  在出示南瓜爷爷的图片时,吴老师又问: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说它是爷爷呢?你还发现了什么?有的孩子说:他是爷爷,因为他有胡子,有的孩子说:他的头上有皱纹,有的孩子说:他的胡子是白的,爸爸的胡子是黑的等等,从孩子的这些回答中可以看出,教师是尊重孩子的已有经验的。教师的引导和提示帮助孩子从人物的特征上得到了验证。

  小百科:南瓜(学名:Cucurbita moschata (Duch. ex Lam.) Duch. ex Poiret)葫芦科南瓜属的一个种,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茎常节部生根,叶柄粗壮,叶片宽卵形或卵圆形,质稍柔软,叶脉隆起,卷须稍粗壮,雌雄同株,果梗粗壮,有棱和槽,因品种而异,外面常有数条纵沟或无,种子多数,长卵形或长圆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了解其实际含义,能用=、≠表示两个集合的数量关系,初步建立等量观念。

  2、复习数字1—5,了解它们可以表示的实物数量。

  3、培养思维的敏捷性,体验游戏的愉快,乐意帮助有困难的人。

  活动准备:

  1、数字卡片1—5

  2、符号=、≠

  3、昆虫卡片若干,数量为1—5

  4、青蛙头饰、卡片,数量为1—5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数字1—5,初步认识=。

  (一)点数实物1—5,并找出可以用来表示这些实物数量的数字。

  1、今天天气真好,小青蛙到池塘边来玩了。

  出示数量为1—5的青蛙图片。

  数数每一群有几只青蛙。

  2、请你帮它们找个数字朋友吧。

  请个别幼儿分别找出相应的数字放在小青蛙的后面。

  3、幼儿说说1只青蛙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2只青蛙……

  (二)认识=

  1、出示符号“=”,认识等号。

  这是等号,它长什么样?

  2、把它放在数字1和1只青蛙的中间,可以用来表示它们两边是一样多的。

  读一读1等于1只青蛙。

  3、请几个小朋友为其他数字和青蛙找到相应的'符号放在中间,并读一读。

  4、老师小结:相同数量的东西我们可以用“=”来表示。

  二、认识≠

  1、青蛙奶奶生病了,不能出来捕食,我们捉些小虫子给它吃吧。医生给它开了个食物的处方。出示数字5与≠。

  这是什么符号?和刚才的=长得一样吗?

  2、这是不等号,它可以用来表示两边的数量不一样多。

  那么我们该给青蛙奶奶捉几只虫子呢?为什么?(幼儿讨论)

  3、请幼儿从小筐中找虫子图片,并说说为什么?(因为它和5不一样多)

  还有哪些数量的虫子也和5不一样多?幼儿可以从小筐中把和5不一样的虫子图片都找出来。

  4、老师把1—4或更多的虫子的图片放在数字5后面,原来它们都不一样多,都可以用不等号来表示。

  大家读一读。

  三、巩固对=、≠的认识

  1、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根据老师出示的数字和符号到草丛(桌子上)找虫子,看谁找得对,找得快。

  比如:2=,1≠。

  2、每操作一次,进行老师检查或幼儿相互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3、反复游戏数次。(在不等号的操作中,幼儿找一个或多个图片均可)。把找到的虫子卡片放入小筐中。

  4、我们带上食物一起去送给青蛙奶奶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3的组成,知道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

  2、在活动中,正确记录分合式,并会整理自己的操作材料。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数量是3的图片。

  2、PPT课件,小猫头饰一个,两个圈。

  3、幼儿人手一张数字宝宝卡片放在口袋里。

  活动重难点

  1、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3,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

  2、在游戏中学习3的组成,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小猫头饰,"看,谁来了呀?"

  (二)学习3的组成。

  1、师:今天小猫要邀请它的好朋友们小兔、小猴到家里来做客,还为它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它想把这些好吃的分别放在2个盘子里,可是它不知道怎么分才好,你们愿意帮助小猫来分一分吗?

  2、出示PPT课件,幼儿自主学习3的分成。

  师:我们先来看看有些什么好吃的?有多少?

  幼:3只桃子。

  幼:3个蘑菇。

  幼:3条小鱼。

  那怎样把数量是3的分成两份呢,请你动动脑筋,看谁想得办法多,并用数字把每次的分法记录下来。

  (评:通过让幼儿来帮助小猫给它的好朋友分好吃的,给好朋友小兔、小猴这一"任务",在活动一开始就使幼儿的角色一下子就转变了过来,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你是怎么分的?请你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在PPT上展示幼儿的分法)幼:我把3只桃子,1只桃子分给了小兔,2只分分给了小猴。

  幼:我把3条小鱼,1条小鱼分给了小兔,2条小鱼分给了小猴。

  教师与幼儿一起记录3可以分成1和2,幼儿一起学念。

  师:"还有其他分法吗?"

  幼:我把3个蘑菇,2个蘑菇分给了小兔,1个蘑菇分给了小猴。

  幼:我把3条小鱼,2条小鱼分给了小兔,1条小鱼给了小猴。

  "还有其他的分法吗?"(没有了)

  (评:具体形象的小动物角色,使幼儿有话可说,通过自己动手尝试操作的事情,幼儿也较易掌握并表达出来。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把数量为3的食物分给了小兔、小猴,从而掌握3分成2份有两种分法,本环节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

  教师小结

  师:3分成两份有两种分法。幼儿一起念两种分法。

  (评:在幼儿操作后发现了3的两种分法后,教师再小结,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反思《3的组成》含PPT课件

  师:"请你来告诉大家,你是数字宝宝几,你找到的好朋友是几?"

  幼:我是数字宝宝1,我找到的是数字宝宝2,我们一起过了魔洞。

  幼:我是数字宝宝2,我找到的是数字宝宝1。

  老师或幼儿记录1和2合起来是3,2和1合起来是3,大家一起学念。

  (评:通过创设"过魔洞"这一情境,让幼儿变成数字宝宝,去找好朋友过魔洞,再一次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起到了生生互动的作用。通过游戏幼儿知道了哪两个合起来是3,并会尝试着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表达出来。本环节转换自然协调,又充分注意到了动静交替,不会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相反的是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延伸:

  在区角活动中练习2、3的组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改变了以往数学活动中以"教师教,幼儿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创设了"给小动物分食物""与好朋友过魔洞"等游戏情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从而知道了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3,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的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并创设了较好的生生互动的环境,活动效果较好。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0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路灯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路灯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

  2、在给小区安装路灯的过程中探索不同方法的数数。

  3、幼儿能积极的到活动中,并能得到数学活动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别墅图片若干(上有不同数量、不同排列的点子)、路灯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找路灯——回忆哪些地方会装路灯

  1、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路灯?为什么要装上路灯?

  2、欣赏路灯图片,感受路灯的方便、美丽。

  2、:马路上装上路灯,行人、驾驶员更安全了;小区里装上路灯,居民出行更方便了;路灯也使我们的城市、公园……变得更加漂亮,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