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4-09-19 11:38:15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模板集锦六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模板集锦六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纲要》在科学领域中要求我们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引导幼儿注意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萌发对科学的兴趣。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发现周围有趣的事情,并积极寻求答案。

  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特拟以下目标:

  1、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2、巩固已认识的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初步感知半圆形和圆形的转换关系。

  3、能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铺路。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PPT,音乐,图形卡片,为铺完路的'小房子。

  经验准备:对各种常见图形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由小鸭子的新房子,巩固已学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二、铺路

  1、情景展现:小鸭子在回家的路上摔跤引出路不平。

  师:请小朋友们帮助它把路铺好。

  2、铺小路

  (1)先引导幼儿观察小路中土坑的形状。

  师:土坑有哪些形状?请你把与土坑形状相同的石头填进去,然后检查是否填平,要大小正好。

  (2)指导幼儿操作,用图形一一对应地填好。

  (3)还有坑没填好,但是没有与它形状相同的图形怎么办?

  引导幼儿观察旁边的半圆形石头:鼓励幼儿尝试拼一拼,教师用大小不一的拼一拼,让幼儿观察比较。

  归纳并小结:两个大小一样的半圆形可以拼成一个圆形。

  (4)喊小鸭子回家引出铺路任务。

  交代用一一对应的方法铺路幼儿人手一张要铺路的图,强调在铺路的时候应边对边、角对角铺平。

  幼儿完成后点评、展示。

  活动结束:

  将我们铺好的小路图送到教室的科学活动区展示,大家一起去欣赏吧!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找找有哪些东西的形状是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玩变色游戏的乐趣,产生探索的欲塑;2、初步了解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能够变成另外一种颜色。

  【活动准备】

  透明饮料瓶若干个,瓶盖若干个,颜料少许,音乐,小记录表,大记录表,水彩笔,用来验证实验的全套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彭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好玩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玩呢?"幼:想!

  师:"这些就是彭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游戏道具,到底是什么呢?"(揭开遮布)。哇!桌子上放着的是什么道具啊?

  幼:瓶子。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瓶子里都有什么?"幼:有水。

  二、发现秘密,激发探索欲望。

  1、师:"告诉你们哦!这些瓶子里面都有一个秘密!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秘密啊?"幼:想!

  师:"下面请每个小小魔术师都走过来轻轻的拿一个瓶子,让我们和瓶子一起来跳个舞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2、播放音乐,教师带着孩子们一起摇晃瓶子里的水。

  3、音乐停止。

  师:"哇!瓶子发生了什么变化?","我瓶子里的水变成了×色"。

  这时请幼儿说出自己瓶子里的颜色。

  4、教师假装在听瓶子说话,动作要夸张。

  师:"嘘~~~~小瓶子在说话,它说它想和小朋友坐在一起,我们带着小瓶子回座位做好吧!"5、小结。

  师:"小朋友们,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变颜色?"请幼儿举手回答。

  幼:有颜料。

  师:"哦?颜料藏在哪里了?"师:"我们一起小心打开瓶盖看看。"幼:盖子上有颜色。

  三、初步体验三原色的变化。

  1、更换瓶盖操作。老师先示范一次,让孩子看清楚过程。

  师:"假如我的黄色和××小朋友的蓝色混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老师来试试看。"师:"哇~~又变颜色啦!我的黄色和跟××小朋友的蓝色在一起变成了绿色。"师:"现在请你和你的好朋友交换一个和自己不同颜色的盖子盖上,然后用力的摇一摇,看看会变成那一种颜色。"小朋友自由交换盖子。

  2、总结。

  师:"原来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四、幼儿到操作区进行第一次操作。

  1、教师简单介绍操作材料和操作步骤。

  2、幼儿自由操作。

  3、教师小结,请幼儿说出自己操作的`经过和变化的颜色,幼儿说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做记录,给予孩子做记录的初步经验。

  四、幼儿到操作区进行第二次操作。

  1、师:"现在彭老师要交给小朋友们一个任务,我要请大家再操作一次,但是操作过程中要做好记录,记录的方法就是刚才老师在黑板上记录的方法一样。"

  2、请小朋友进行操作、记录。

  、拿着记录表回到座位总结。

  1、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记录表。

  2、老师在小朋友说的同时做出总的记录。

  3、老师验证小朋友所做的实验。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意图:

  幼儿知道用线来放风筝,用绳作跳绳、游戏…… 但是孩子缺乏一定操作经验,故开展了本次活动。旨在提升孩子探索与学习多方面的生活经验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自讲、互讲、满足幼儿表达的愿望。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线和绳,能够比较各种线和绳的不同特点,初步了解它们的用途。

  2.感知线和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活动准备:

  1.布置丰富线绳原材料的活动室。

  2.收集各种各样的线绳,探其用途。

  3课件《我和我的外婆》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故事《我和我的外婆》

  1、教师:先请小朋友听一个故事,听听、看看故事里讲了什么。

  2、听故事后,教师提问。

  教师:故事里讲了什么?都有什么是长长的?(电话线、马路标线、毛线、阳光线)可请幼儿反复听几遍故事,加深理解。

  二、寻找线和绳

  教师: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线和绳,我们来找一找吧!

  1、寻找身上的线和绳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身上和同伴身上哪里有线和绳,如:衣服上的线、鞋上的绳、女孩系在头发上的松紧绳等。

  2、寻找活动室中的线和绳。

  引导幼儿观察、寻找活动室里有哪些线和绳,如:电线、运动时用的跳绳、玩具上的天线等。

  三、感知、交流

  1、向幼儿逐一展示各种各样的线和。

  教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些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引导幼儿比较它们在长短、粗细、软硬等方面的不同。

  3、引导幼儿说说它们可以用来做什么。

  教师:说一说,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地方用到了线和绳?它们都有什么作用?

  如:毛线—织毛衣用,纸绳—包东西用,网线—上网用,彩绳—包装礼品用,丝线—刺绣用等,让幼儿充分的讨论各种线和绳的用途。

  4、引导幼儿根据以往的经验说说自己还在哪里见过什么样的线和绳。如:铁丝线、包装用的绳等。艺术品中有哪些是用线和绳做的。

  四、操作游戏

  1、指导幼儿尝试玩翻绳游戏。

  2、指导幼儿用线和绳摆出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

  3、指导幼儿弯折电线,大胆设计各种造型。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4

  一、设计背景

  周围的环境对孩子们来说是最具吸引力的,医院也不例外。而幼儿对医生的了解往往是建立在去医院看病的经验基础上的,对医生更多的是一种害怕的情节,尤其是那些经常生病的幼儿。为了让幼儿跟真切地感受到医生的本领以及他们对人们健康的重要性,我将医生请到孩子们身边,与幼儿近距离地交谈,交流。并通过观看去医院“看病”的过程和开展角色游戏,使幼儿知道看病要经过哪些程序。

  二、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一些医生的工作和本领,知道医生对人们健康的重要性。

  2、通过开展角色游戏,体验做医生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看病”。

  2、一名医生教育资源。

  3、“娃娃医院”的材料。

  四、活动过程

  1、猜谜:“身穿白褂子,头带白帽子,你若生病了,找他准没错。”(医生)

  2、提问:

  医生是干什么的?你在什么地方看过医生?你们喜欢医生吗?

  师:“告诉你们,今天啊老师就请来了幼儿园的医生阿姨。瞧!她来了!”

  3、医生出场,介绍医生工作时用的工具,并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

  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医生阿姨脖子上挂的是什么?医生,我们班上有的小朋友总是生病,那我们应该怎样做才不容易生病呢?

  4、播放课件“看病”,幼儿观看。

  师:“小朋友,你们生病的时候在医院是怎么看病的'呢?前几天啊,美子老师也生病了,我们来看看她在医院是怎么看病的呢?是谁接待了她?她又是怎么对医生说的?

  提问:美子老师先到了什么地方?在到了什么地方?

  5、播放流程图片,幼儿观看。

  提问:你们去过医院吗?你们哪里不舒服的时候才会去医院看病的?在医院看病的时候,有时还会大针,你们怕打针吗?对了,我们要做一个勇敢的孩子,那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做才不会容易生病呢?

  6、游戏“看病”

  带领幼儿参观场景,并对场景进行介绍;请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老师和幼儿共同游戏。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的及要求:

  1.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兴趣,让幼儿学会亲近大自然与树木建立朋友般的亲密关系。

  2.了解认识柳树,掌握几种常见柳树的名称,寻找它们不同的特征。

  3.让幼儿学习和树交朋友,懂得如何保护树木,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4.引发幼儿学习柳树的兴趣。

  5.启发幼儿对柳树爱好和对大自然的爱。

  教学重点:

  了解认识柳树,掌握几种常见柳树的名称,寻找它们不同的特征。

  教学难点:

  懂得如何保护树木,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1.活动前带领幼儿参观附近的颐和绿苑。

  2.提供各种有关树的书籍,以及各种可以让孩子表征的材料:皱纹纸、报纸、剪刀、橡皮泥、插花、积木、各种花布和一些辅助材料。

  3.联系家长,了解主题内容,同幼儿一起积累各种资料。

  4.学具:红绿小旗,铃鼓。

  教学过程

  1.幼儿自愿分成两干组,由两位老师分头领着幼儿到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去观察幼儿园的树。

  2.鼓励幼儿数一数幼儿园里共有多少棵树,有多少种树?

  3.谈话:你在幼儿园看到了什么树?你发现了哪些树的秘密?鼓励孩子把自己发现的树的`秘密告诉大家。

  4.教师提问:这是一棵什么树?(柳树)这棵树的枝条是怎么样的?(柳树的枝条是向下垂,让幼儿用手作下垂状,幼儿边作动作,边说柳树的枝条是向下垂的。)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柳树?

  5.寻找柳树:

  师:我们幼儿园里也有柳树,请小朋友去找一找,谁找到了就站在柳树的下面。

  6.游戏:亲亲柳树(激发兴趣)

  集体游戏。如:教师发口令小孩小孩真爱玩,亲亲柳树跑回来;幼儿就迅速跑向柳树亲亲跑回来,教师发出口令小孩小孩真爱玩,亲亲柳树蹲下来,幼儿就迅速跑向柳树蹲下来。

  7.观察柳树:

  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玩了亲亲柳树的游戏,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这颗柳树是什么样的?

  (1)请小朋友摸一摸柳树的树干,说说柳树的树干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2)请小朋友观察柳树的颜色.提问:柳树的树干是什么颜色的?树枝是什么颜色的?

  (3)引导幼儿看一看柳树是怎么样的?(向下垂的,幼儿学做向下垂的动作)

  看一看柳树的叶子长得怎么样?有些什么变化?(小芽胞长大变成小树叶了,树叶长多了,变得更绿了)

  (4)引导幼儿观察春风一吹,柳树的枝条好象在干什么?请幼儿学学柳树枝飘动的样子。

  (5)让幼儿抱一抱柳树,和柳树做个朋友。

  (6)柳树可以为人类做哪些事情?多种柳树可以美化环境,进化空气,人类可以用柳树制作各种家具,用柳枝制作各种工艺品。教师可出示一些工艺品让幼儿欣赏,激发幼儿爱护柳树的热情。

  8.游戏:柳树娃娃

  幼儿用双手向下垂作柳树娃娃。老师说;春风来了,柳树娃娃可以做弯腰状,双手晃动作树枝飘荡状,双手做招手状。

  9.领养柳树。

  请每个幼儿领养一棵柳树,为柳树起名字,记录柳树的生长变化,要求孩子们像妈妈一样要照顾好树宝宝。

  10.教师总结:柳树是我们家乡种植最多的一种树木,柳树的枝条细长而低垂,柳树的颜色是褐绿色的,柳树耐寒、耐旱。柳树是在春天的时候开始发芽变绿的。柳树变绿长出绿芽就是告诉我们人类春天来到啦。柳树是我们人流的朋友。

  11.游戏:给柳树照像

  (1)提供各种材料,启发幼儿用自己喜欢或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柳树的印象,如:绘画、粘贴、制作等。幼儿可以边念儿歌边制作:春姐姐来了,柳树发芽了,对着我们招招手,对着我们弯弯腰。

  (2)展示成果。

  把幼儿的作品进行分类,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11.活动延伸:要求幼儿在回家的路上,公园里,找一找什么地方有柳树?都有哪些柳树?

  小百科:柳属的形态特征如下:乔木或匍匐状、垫状、直立灌木。枝圆柱形,髓心近圆形。无顶芽,侧芽通常紧贴枝上,芽鳞单一。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1、培养幼儿从小爱科学和对科学的兴趣;通过活动,使幼儿感知风的大小与风车转动的速度有关。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目标:

  1、知道小风车转动的速度与风的大小有关,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引导幼儿用各种卡纸、纸杯、等材料制作简易风车,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1、麦杆、卡纸、剪刀、纸杯、图钉等。

  2、风扇、扇子、等。

  活动过程及方法:

  1、发现小风车转动的原因,做个小风车玩一玩。

  2、试试怎样让风车转的快。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

  出示一个大风车利用班级里面的自然风观察风车的转动(可以在班级开门产生对流风,或是用风扇使风车转动)

  提问看看风车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转起来的,引导幼儿说出风使风车转动起来。

  (二)做一做

  给幼儿提供制作风车的卡纸、纸杯,麦杆、剪刀和图钉,让幼儿自由选择学习制作风车

  方法略

  (三)玩一玩

  让幼儿动手玩一玩自己亲手制作的小风车,让幼儿感觉与发现怎么使自己的风车转动起来。

  (四)比一比

  谁的风车转的快,引导幼儿采用多种方式使风车转的更快。

  (五)想一想

  想一想风车为什么有的转的快,有的转的慢,引导幼儿说出实验结果。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1-09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发芽了》01-24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买菜》04-05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蜜蜂》04-06

幼儿园中班优秀科学教案《马铃薯》03-23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优]10-12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溶解》05-30

(实用)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01-08

(精品)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02-28

幼儿园科学教案中班实用大全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