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小班社会教案范文锦集六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增强喜欢幼儿园的情感。
2.能看图讲述,初步模仿打电话。
活动准备:
1.材料包:玩偶“丁丁”。挂图第4号《幼儿园里的一天》。
2.可模拟打电话的物品若干。
活动过程:
1.我在幼儿园的一天
(1)教师出示玩偶“丁丁”:他是丁丁,他可喜欢幼儿园了。谁来告诉丁丁,我们每天来幼儿园都做哪些事情?
(2)幼儿自主发言,述说“我在幼儿园的一天”。
2.看看说说“幼儿园的一天”
(1)小朋友在幼儿园做的事情拍成照片了,“丁丁”想要和我们一边看,一边仔细听老师讲。
(2)幼儿仔细观察挂图,教师有序地描述挂图。
(3)描述挂图时,教师同时操作玩偶“丁丁”,让玩偶表现出迫切希望参与幼儿园生活的意愿。
3.帮助丁丁给妈妈打电话
(1)“丁丁”想告诉妈妈,他已经知道了幼儿园里的`一天是多么丰富多彩。
(2)教师模拟打电话。
(3)教师请个别幼儿边看挂图,边描述。
(4)“丁丁”妈妈知道了幼儿园的一天是怎么样的,小朋友回家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讲一讲“幼儿园的一天”,好吗?
小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促使幼儿和大班哥哥姐姐相互认识,培养友好的情感和共同活动的兴趣。
2、使幼儿(特别是独生子女)体会到兄弟姐妹之情,增加他们的交往机会。
活动准备:与一个大班联系。
活动过程:
一、请大班幼儿到小班来。
自己找朋友、结对子、互报姓名。在小班玩游戏。大班哥哥姐姐边玩边向弟弟妹妹介绍玩具的名称、玩法。
二、带幼儿到大班做客。
请大哥哥(姐姐)邀请一个小弟弟(小妹妹)一起玩,到喜欢的角落玩喜欢的.玩具。带弟妹入厕、喝水,一起做喜欢的事情。
三、哥哥姐姐带弟弟妹妹到幼儿园各个场所玩。
要求大班哥哥姐姐照料好小班弟弟妹妹:帮助他们穿脱鞋子、擦嘴巴等。
四、哥哥姐姐把弟妹送回班:
小班小朋友互相交谈:哥哥姐姐带你到哪里去玩的,怎么玩的呢?
五、小结:
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们在一起,玩得真开心。
小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为自己拥有一双灵巧、独特的手而自豪。
2、体验大拇指的作用。
活动准备:
纸,印泥,橡皮膏或胶带纸,手帕,黄豆,大头针。
活动过程:
一、小手真神奇
1、动一动我们的小手,看看什么地方最灵活,能干什么。
2、我们的手心和手背有什么不一样?
3、每个人的手掌纹一样吗?请幼儿先比一比自己的左右手,然后把自己左手的掌纹印下来和别的小朋友比一比,了解每个人的掌纹都是不一样的。
二、大拇指有多重要
1、请幼儿用橡皮膏或胶带纸把一只手的大拇指固定在手心里。
2、幼儿做小实验,体验大拇指的作用。如:捡黄豆,捡大头针,扣纽扣或拉拉链,把一块手帕折叠起来。
3、动物的"手"和我们的有什么不一样?
4、动物的"手"没有像我们这样灵活的大拇指,我们能很方便、很灵巧地拿任何细小的东西,而动物不行。
建议
1、这一活动从感受并发现手的灵巧和独特切入,进而感受大拇指的独特作用。
2、大拇指只有两节,却占所有手部功能的一半以上,它长在其他四指的.另一侧,有合掌功能,可以和另四指形成拮抗作用。举凡抓、握、捏、夹等动作,大拇指都起着主要作用。没有大拇指,拿笔、拿筷子、穿衣、开锁以及穿针引线都会发生困难。猩猩、猴子等灵长类动物的手指都长在同一侧,只能做抓、握等简单动作,不能完成精细动作。因此,大拇指特殊结构的形成在人类进化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没有大拇指的特殊功能,人的手部动作将和灵长类动物一样没有区别。
活动反思:
在此次活动的设计和执行过程中,真正站在幼儿的立场上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丰富有趣的游戏化情景,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相关的经验,得到情感的满足。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随着幼儿的活动和表现不断发生变化。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是幼儿主动活动的支持者和指导者;当幼儿因为动手操作材料出现错误和失败时,教师是积极的鼓励者;当幼儿进行游戏时,教师扮演的是平等的参与者;当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时,教师更是一旁的喝彩者。每一个环节教师都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真正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活动中教师提供自由、宽松的环境,引导幼儿主动建构知识,获得新的体验。活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将各领域的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使幼儿学到感兴趣知识的同时,在语言运用、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也得到了深度的挖掘。但此次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分组操作活动时,个别幼儿因不能很好的理解遵守教师提出的操作规则(大拇指不能参与活动)而出现错误结论。教师应让幼儿单手操作,左、右手轮流感受,这样就相对地降低了难度,更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有利于幼儿获得正确的体验。
小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进行1———6的数数,尝试按数取物和按物取数。
2、能大胆地表达对春游中各种趣事的感受。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课件
2、教师的操作题板
3、幼儿春游活动的录像
4、三类不同难度的车子卡片
5、小动物图片
6、音乐
活动流程:
说说动动——做做玩玩——唱唱跳跳活动的重点和难点:理解并把握对应、按数取物和按物取数
活动过程:
一、说说动动
1、教师和幼儿共同交流在前几天的春游中玩了些什么?
2、幼儿跟着录像片断边念儿歌,边做模拟动作。
二、做做玩玩
1、手指点数:数小动物(第一张幻灯片)
2、在游戏中理解尝试按数取物和按物取数。(第二张幻灯片)
3、集体共同思考,请个别幼儿操作(在题板上操作)
4、教师演示
5、幼儿操作:
(1)按照车号,选择相应数量的小动物
(2)按照小动物的数量,选择相应的车号
(3)按照车上标好的座位数量,选择相应的动物和车号
6、交流、分享、检验
三、唱唱跳跳:师生共同表演《郊游》。
活动反思:
二期课改力求突出“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它表现在形式与方法的整合上。除了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如何整合外,更要在现实的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进行整合。
1、注重活动过程的活动性和体验性
二期课改强调课程实施时应注重活动性和体验性,强调活动的教育价值,注重活动的过程体验,优化教与学的方式。生动有趣的儿歌配合简单可爱的模拟动作,让孩子们重温了春游时的出色瞬间,在动动念念中,再次体验了春游的乐趣。
2、注重游戏的重要性
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也是课程内容整合的`重要方式,在活动中,让孩子们“做小司机,邀请小动物坐上自己开的车去春游”的游戏,其实是让孩子们把先前理解的数概念知识通过对应、按物取数、按数取物等反映到实际操作中去。充分尊重了幼儿游戏的权利,鼓励幼儿在游戏中生活,反映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3、注重个体差异
活动形式与方法的整合,需要首先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需要对幼儿活动水平的洞察能力。再次根据幼儿发展的、支持性的环境。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富有一定的挑战性。对于小班的孩子,一般只要求把握5以内数的概念。但是,根据实际情况我了解到,我班的大部分孩子发展水平比较高。所以,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根据实际情况我及时地作了调整,有意识地将幼儿数概念的学习范围扩大到了6。在为幼儿提供操作材料时,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将幼儿的操作材料设计成三种不同难度的车子卡片:第一种:按数取物。第二种:按物取数。第三种:对应和按数取物或按物取数相结合。让每个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有效互动中,大胆的探索、充分的表达,获得各种有益的经验。适应了幼儿的个体差异,使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相应的提高。
小班社会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理解总序含义。
2.学习诵读弟子规。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二、活动准备:
本段大范例,《弟子规》教材,《弟子规》视频。
三、活动过程
1.教师给幼儿讲述“百善孝为先”的故事,引出《弟子规》总序内容。
2.教师出示本段内容的大范例,逐字讲解《弟子规》总序内容,让幼儿初步理解总序含义。
3.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平时是怎样做的,鼓励幼儿大胆发言。教育幼儿懂得“首先在家里,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说话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朋友相处时要有爱心,并且要亲近品德好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其他有益的知识本领了。”的道理。
4.幼儿在古典音乐的伴奏下诵读《弟子规》P1-10,感受经典美文的韵律感。
5.结束活动:“今天我们学了弟子规的'总序,知道了首先在家要孝顺父母,回家以后,每一位小朋友都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吗?”
小百科:《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
小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前评析
清晨,当我站在幼儿园教室门口向每一位小朋友问好时,我总会发现一部份刚入园不久的小朋友总是急忙躲到家长的身后,最后在爸爸妈妈的引导下,好半天才轻轻地哼出一句听不清的问好声。只有少数孩子能大方地对老师回敬一句:"早上好!"或是摆摆手,鞠个躬。通过我与孩子们的一段时间的相处和交流之后,我发现孩子们不是不会说,而是缺乏在不同场合与对象交流和对话的经验,因此表现出不敢说的行为,甚至惧怕在许多人面前大胆地表达与交流,出现我们所看到的扭捏与躲闪和跑开等现象.因此我开展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愿意大胆的参加活动,对用甜甜的打招呼的方式接近他人感兴趣.
2.尝试用多种方式与同伴打招呼,感受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3.能克服心理的胆怯与陌生的客人打招呼.
活动准备
1.电视机 电脑 <<天线宝宝>>碟片 录音机 <<找朋友>>音乐 图片若张
2.幼儿人手一个彩色眼罩
3.邀请部分家长和园内老师
活动过程实录
一.师生问好.鼓励小朋友大胆的介绍自己.
1.鼓励幼儿有礼貌的和客人们集体打招呼.
指导语:小朋友们好!你们认识后面的这些客人吗?我们一起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2.鼓励幼儿大胆地单独向客人们介绍自己,并送上小星星以示奖励.
指导语:客人们很喜欢你们,很想和你们做好朋友,可是他们不知到你们叫什么名字?谁愿意来介绍介绍自己.
二.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多种方式与同伴打招呼.
1.播放动画片<<天线宝宝>>.引导幼儿说说天线宝宝们是怎样和朋友打招呼的.
(1)指导语:还有几位小客人看见你们都会大方地介绍自己,它们也想想来参加我们的活动,让我们来一起看看是谁?
(2)播放动画片<<天线宝宝>>.
(3)交流讨论.
指导语:天线宝宝是怎样和朋友打招呼的?听到朋友甜甜的招呼,你心里怎样?
2.听音乐尝试与同伴打招呼,共同探索多种打招呼的方式.
(1)幼儿初步尝试与同伴打招呼.
指导语:让我们一起来学着天线宝宝的样子和朋友打招呼吧!
(2)交流讨论,利用图示梳理记忆.
指导语:你们刚才是怎样和朋友打招呼的?(幼儿说,教师一边用图示表示,帮助幼儿记忆和整理.)
3.幼儿尝试用甜甜的方式和客人打招呼.
指导语:让我们用甜甜的方式和客人们一起来玩玩打招呼.
三.游戏:蒙眼行走,体验寻找伙伴后的惊喜.
1.出示彩色眼罩,帮幼儿戴上眼罩,体验蒙住眼睛后的'一些紧张心理.
指导语:这是什么?猜猜它可以做什么?如果把它蒙在眼睛上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2.听音乐与同伴共同体验蒙眼合作游戏的乐趣.
指导语:现在我们都戴上了漂亮的眼罩,来和朋友玩游戏"甜甜的招呼".当你听着音乐蒙眼找到一个新朋友时,自己拉开眼罩,和他来一个甜甜的招呼.然后又蒙上眼罩.继续找新朋友.
四.结束活动
用甜甜的招呼和客人道别.
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已经有了简单的打招呼的生活经验,对熟悉的同伴有了一定的亲切感,所以设计此次活动,希望通过创设一个同伴互动,场景变化的交流空间,让幼儿探索多种打招呼的方式,体验与同伴交流的乐趣,以增强幼儿在其它变化场景与对象的情况下的适应能力.从实际的活动效果中,我们也同样达到了事先预想的教育目的,孩子们在开心的氛围中学会了许多与同伴打招呼的方法,轻松的游戏情境让他们感觉其乐无穷.同时,这一活动,能够帮助幼儿逐渐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尽快融入到集体中,体验和大家一起玩耍的快乐,使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得到了发展.这是一次充分利用了家长和别班老师资源的社会活动.
找朋友音乐: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抱一抱,亲一亲,你是我的好朋友;找找找,找朋友,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笑一笑,问声好,你是我的好朋友;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
【小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01-22
小班社会你好教案03-31
小班秋天社会的教案12-30
小班社会教案01-18
小班社会《眼睛》教案01-09
小班社会《春游》教案03-12
小班的社会教案10-26
小班社会主题教案02-24
小班社会领域教案11-09
小班社会教案《轻轻》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