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范文集锦8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藕的外形特征和内部秘密,并大胆用语言进行表述。
2、通过欣赏农民伯伯挖藕的场景,初步了解藕的生长环境,感受农民伯伯工作的辛苦,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活动准备:
藕、录像、小刀、藕制品、记录表,记号笔、颜色贴、毛巾、盘子
活动过程:
一、逐步展示藕的几个部分,引发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好玩的东西,猜猜是什么呢?为什么认为它是藕呢?
二、观察藕的外部特征
2、师:藕是什么样子的?它长得象什么?(象小朋友们的小胳膊,小腿等)
(幼儿通过看、摸、捏、闻等表述藕的颜色、形状、节结、味道等方面的特征。)师幼,集体记录。
三、探究藕的内部秘密
1、师:藕里面还藏着许多小秘密呢?你们知道吗?(幼儿结合已有经验猜测。)
2、幼儿验证,表述并记录发现。(师幼:藕里面的颜色更白,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孔(像蜂窝、望远镜……),切开的藕有细细长长的藕丝连着,还有白白的'藕汁,有的里面有水。
四、观看录像,了解藕的生长环境。
师:藕长在哪里?(幼儿根据已有经验猜测回答。)
2、观看录像。(教师适当配以介绍)
师:“你们知道藕长在哪里了吗?它有叶子吗?农民伯伯们是怎么找到藕的?
教师出示带荷叶的藕;农民伯伯们顺着荷叶下的茎用脚先探到藕,然后使劲的用手把它从水下深深的泥里挖出来。看了农民伯伯们挖藕你有什么感觉?(他们很累,很辛苦)
五、藕的作用
师:藕有什么用呢?可以怎么吃?师幼谈谈藕的吃法、营养。
师幼:炒藕片,煮糯米藕、作藕粉、作藕圆、藕罐头、藕汁等、
六、结束活动
幼儿观看藕制品,品尝生藕片。(猜谜语)
师:农民伯伯们挖藕那么辛苦,我们能不能浪费呀?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有听辩各种铃声提示音的能力。
2. 激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声音有一定的敏感度。
活动准备:
各种声音的铃声。
活动过程:
1. 听辩各种铃声。
让幼儿分别听各种铃声(自行车、电话、闹钟、门铃、小铃等),猜一猜,这是什么铃儿在响叮当。说一说铃儿响了,告诉我们要干什么了。比如:车铃叮铃铃,就是告诉别人“快让开,快让开!”;门铃叮铃铃,就是告诉我们“有人来了,快开门吧。”等等。
2. 学念儿歌“铃儿响叮当”
学念儿歌“铃儿响叮当”,做模仿动作。
3. 听听学学家里的`门铃声,按按听听不同音乐的门铃,跟着音乐进行模仿。
4. 做音乐游戏“叮咚小门铃”:
一半幼儿扮演主人,一半幼儿扮演客人。
小椅子当作门,扮演主人者作骑马状坐在椅子上,随着音乐按门铃或拍手。扮演客人者随音乐拍手走步……,唱到“请你按按小门铃”时,迅速跑到一个椅子前,表示来到了可人家。在椅子背上,边按门铃边唱“叮咚”。唱到“来了小客人”,扮演主人的小朋友连忙起身,转动一下椅子,表示开门,把凳子面朝客人,做“请”的动作。
最后一句“叮咚”两人互相按一下对方的鼻子。
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5. 家里的声音。
看看说说这些是家里的什么东西,它在发出什么声音,告诉了我们些什么。
洗衣机“隆隆”的转,它把衣服洗的干干净净;
压力锅“呜呜”的叫,告诉我们:“粥煮好了!”;
吸尘器呼呼的开动了,它把灰尘都吃进肚子里;
电话“铃铃”的响起来,也许是妈妈打来的;
收音机在“啦啦”的唱歌,我们一面听音乐一面跳舞;
音乐铃“叮叮”的响着,嘘!娃娃在睡觉呢!
儿歌:铃儿响叮当
闹钟叮铃铃,我要起床啦。 电话叮铃铃,喂喂是谁呀?
车铃叮铃铃,快快让开吧。 门铃叮铃铃,请问找谁呀?
小铃叮铃铃,唱歌跳舞啦。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幼儿能想出物体转动起来的方法。
2、能在生活中找出一些物体转动的现象,并体验成功感。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球、硬币、积木、瓶盖、陀螺、熟鸡蛋等。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转动的含义。
活动难点:怎样让物体转起来。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鸡蛋会转动。
1、“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教师提问,并出示熟鸡蛋。
2、教师:“谁有好办法能让它站起来,还不打破?”
幼儿尝试自己的各种想法。
3、教师将鸡蛋立起来,用手转动它,鸡蛋转动着站立起来。
4、教师:“鸡蛋是怎么站起来的?”“它在怎么动?”
幼儿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再次尝试。
5、师小结:什么叫转动?转动就是绕着圈动,围绕着中心运动。
二:幼儿通过尝试体会转动的含义。
1、教师出示皮球,请个别幼儿上来让大皮球转动起来,并说说你是怎样让皮球转起来的。
2、请小朋友用教师提供的'各种东西让他们转起来,并想想你是怎样让它们转动起来的?
3、幼儿大胆尝试各种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4、提问幼儿:
(1)谁让硬币转动起来了?拿硬币的幼儿都来表演一下,成功的讲出方法,不成功的讲讲失败的原因。
(2)以此类推,让同样拿积木、陀螺、瓶盖的幼儿各自讲讲自己成功的经验和不成功的失败原因,以便让幼儿互相吸取经验。
5、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都讲了,要想让物体转动起来,就要先那好它,在给它一个力,转动时手腕要灵活,用力均匀,力气小了,它不转或转的时间短,力气太大会转不起来。
6、幼儿再次尝试,体验成功的喜悦。请幼儿将每一类物品都尝试着转一转。
三:请幼儿说一说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品能转动。
四:户外寻找物体转动的现象。
五:玩风车、陀螺、转椅等,活动结束。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一)探索让影子有眼睛的方法,初步感知光源、遮挡物和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乐于参与活动,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
(一)光线较暗的教室。
(二)白色背景板两块,兔子头饰若干。
(三)四个小筐,里面放有记号笔、固体胶、彩纸、手电筒、剪刀、牙签。
(四)自制PPT。
(五)幼儿用书第5册第8页。
(六)教师自备活动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帮助小兔找影子。
1、回忆关于影子的已有经验。
——这些天,我们]都在玩关于影子的游戏,你们发现影子有哪些有趣的现象?
2、用手电筒找找兔子的影子,并说说自己的发现。
——大家好,我是小兔,你们能用手电筒帮我找找影子吗?
3、幼儿尝试用手电筒找小兔的影子。
4、师幼小结交流。
——你找到小兔的影子了吗?你是怎么找到的?手电筒可以怎么用?(请个别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方法,感知光源、遮挡物和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有眼睛的影子。
1、观看PPT或阅读幼儿用书第5册第8页,比较、发现影子的不同之处。
——这两只小兔的影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你的小兔影子有眼睛吗?怎样让小兔的影子有眼睛?
自由猜想,教师以简笔画的方式记录。(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各种方法,如画、粘、剪、戳洞等,并及时记录,拓宽幼儿的思路。)
(三)小兔影子的眼睛
1、认识材料。
——这里有些材料,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它们可以帮助你找到小兔的.影子,一会儿请你们用刚才想到的办法去试一试,看看哪种方法能让小兔影子有眼睛。
2、自由探索,尝试用各种办法寻找小兔影子的眼睛。
3、交流分享。
——你的小兔影子有眼睛了吗?你用了哪些方法?都能成功吗?
——为什么用画和粘的方法不能看到小兔的眼睛,而剪或戳的方法能看到呢?(引导幼儿用比较的方法感知有“洞”才能透光的现象。)
——刚才我们想出了很多的办法,你们觉得什么方法好呢?你是怎么做的?(讨寸论、比较,寻找制作小兔眼睛最好的方法,请个别幼儿演示“镂空”找眼睛的方法,教师提炼活动难点:将画好的眼睛的中心处小折一下,用剪刀剪一个小口子,将剪刀头放入小口子中,从眼睛中间剪向边缘,并按画好的眼睛轮廓线剪下。
(四)小兔的影子舞会。
1、可爱的小兔影子。
——小兔影子有了眼睛,除了眼睛外它还少什么?
2、幼儿再次操作,可以让小兔影子有嘴巴或者鼻子等。
3、跟随音乐,让小兔影子跳起舞来。
——小兔影子有了眼睛和嘴巴,可开心了,让我们带着它们跟随音乐跳跳舞吧!
4、分享快乐,延伸经验。
——刚才有的小朋友发现小兔的眼睛一个大、一个小,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再去科学区寻找答案吧!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动物过冬的几种方式,提高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初步理解不同动物采用不同的过冬方式是为了适应环境、保护自己。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集体教育活动
1、带领幼儿外出寻找冬天,了解小动物们怎样过冬的,引起幼儿探索奥秘的兴趣。
2、通过游戏形式向幼儿介绍动物过冬的四种方式。
(1)把活动室布置成一个冬天的场景,用卡纸做成几棵大树,树杆上挖几个能够开关的洞,用白色泡沫屑把大地装扮得一片雪白,雪地上用积木搭几间小房子,从旧画报上剪一些动物的图片或找一些小动物玩具,把它们分别按期过冬的方式安置在地下或树洞里、雪地上,另外由一老师扮演小兔在雪地上锻炼。
(2)老师带领幼儿到“雪地”散步,遇到了正在迎风锻炼的小兔,老师向小兔提问:“小兔,你怎么不怕冷啊。”兔:“冬天我们换上了厚厚的毛,就像小朋友穿上了棉衣一样就不怕冷了。瞧,我的伙伴可多了。”小兔带着老师和小朋友们去看换了厚厚的毛在雪地里游玩的伙伴们,有羊、猫、狗、马、牛、鸡、鸭等。
(3)告别小兔,请小朋友再找找,还有的.小动物上哪里了(幼儿自由寻找),找到后向全体师生报告,找到了什么动物,在哪里找到的?为什么会在那里找到它?它在干什么?然后老师小结:蛇、蛙、蝙蝠、刺猬、熊等,冬天不吃不动——冬眠;蚂蚁、田鼠、松鼠等备粮过冬。
(4)教师提问:“咦,你们找到了小燕子吗?”(没有)“我们一起去问小兔子好吗。”师生一起找到小兔,小兔向大家介绍:小燕子每年冬天都要飞到南方去过冬,等春天来了再飞回北方,它和大雁、丹顶鹤、天鹅等都是这样过冬的,我们叫它候鸟。
(5)师生一起小结出动物过冬的四种方式。换毛,冬眠,备粮,飞回南方。
二、日常生活中的教育
1、老师和幼儿一起把教室墙壁布置成一幅冬天的画,把许多小动物的图片分给小朋友,让他们自由地玩“找动物”、“藏动物”的游戏(壁画上的树,里面有若干可以开关的洞,壁画布置得矮一些,便于幼儿游戏,壁画保留一个冬季)。
2、游戏“找朋友”,幼儿戴上各种动物头饰,说说各种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让用相同方式过冬的小动物站在一起做朋友。
3、组织幼儿看各种动物过冬的录像。
4、学习儿歌:冬季里,刮北风,小动物,忙过冬,小兔、小羊毛儿密,不怕寒风冻,燕子飞到南方去,青蛙睡在泥洞中,水底暖烘烘,鲫鱼来过冬,松鼠备松果,一头钻进大树洞。
5、幼儿作画:“动物过冬”。
活动延伸:
要求幼儿从书本上找或向周围人们了解还有许多动物是怎样过冬的,不断丰富壁画内容。
活动反思:
科学活动重点在于幼儿的探索过程,可以提供一些故事录音、图片、书籍等丰富的相关知识材料,在开始时我设置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能让幼儿自己探索获得知识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自然地习得知识,接下来的讨论过程会激烈,相关经验也会更加丰富,同时也增强了幼儿讲述时的自信心。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一、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冷、热、软、硬、光滑、粗糙等特性,学会用正确的词表达自己的感觉。
2.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不同特性物体的名称及作用。
3.对感知探索活动感兴趣。
二、 活动准备
1. 纸箱两个,纸箱内分别放有冷、热两瓶水,棉花球、玻璃球、蜡光纸和砂纸等物品。
2. 放大的特性标志纸一张。
三、 活动过程
1. 摸一摸、猜一猜
请幼儿分别将手放入纸箱中摸一件物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猜一猜是什么物品,并与身边的小朋友交流。
2.说一说
依次请个别幼儿说说他摸到的东西是什么感觉?(冷、热、软、硬、光滑、粗糙)可能是什么物品?(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放大的特性标志纸上做记录)
3.再次进行触摸活动。
(1)对物品再次进行触摸活动,并按其相反的特性进行归类。
教师:请幼儿把物品从纸箱中拿出,对物品再次进行感知触摸,并在此基础上按相反特性进行归类。(如把冷水和热水放在一起、把棉花球和玻璃球放在一起、把砂纸和蜡光纸放在一起)
(2)在触摸感知的基础上,运用经验说说该特性物品的用途。
小结:不同的季节、不同温度的说会给人带来舒服的感觉;棉花球是用软软的、吸水性强的棉花做成的,在医院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它;玻璃球用硬硬的玻璃成的,光滑而且美观,是小朋友游戏的好伙伴;砂纸表面很粗糙,可以把不光滑的表面打磨平整、圆润,比如铅笔尖、带刺的木头等;蜡光纸美观、易折,是小朋友们用来做手工的好材料······
四、找一找
(1)寻找生活中各类特性的物品,按物体的特性做记录。
提问:生活当中好还什么东西是硬硬的?软软的?······(请个别幼儿回答)它们有什么作用?
请幼儿把自己能想到的各类不同特性的物品分类,老师帮助画在标志纸上。
五、总结评价
教师根据幼儿的发言,按照物品的特性在标志纸上做归纳记录,并总结阐述不用特性物品的作用,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鼓励。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情感:对于教师抛出的问题,愿意积极思考动脑。
2、能力:能用自己的语言或者其他形式表现出珠穆朗玛峰形成的原因。
3、知识:通过观察图片,知道关于珠穆朗玛峰的知识。
活动重点:通过观察图片,知道关于珠穆朗玛峰的知识。
活动准备:
图片准备:珠穆朗玛峰、鱼化石、板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谈话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小鱼在哪里生活吗?(水里)
那你们知道有一个山的山顶上也有小鱼吗?
教师小结:这个神奇的地上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叫珠穆朗玛峰,它位于我们国家的西藏自治区,它的高度有8844米,是中国最美,最令人震撼的山峰之一。
二、深入探究珠穆朗玛峰的奥秘
1.教师出示珠穆朗玛峰图片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珠穆朗玛峰高高的屹立在山峰之巅,既美丽又神秘,
那你们知道为什么珠穆朗玛峰的山顶会有鱼呢?
2.引导幼儿通过观看鱼化石图片、出示地球板块图猜测珠穆朗玛峰的秘密。
3.教师总结揭示答案。
教师:老师现在来告诉你们答案吧!我们的`地球是不断在运动的,在地球上有很多的板块,很多的山峰还有城市都在板块上,我们中国就在这个亚欧板块上,原来的珠穆朗玛峰并不是山峰,而是在海里,所以就会有很多的小鱼和小虾,但是因为地球的运动,板块和板块之前会有冲撞,珠穆朗玛峰在我们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所以经过冲撞,珠穆朗玛峰就“长高”啦!所以,在珠穆朗玛峰的山顶会有小鱼和小虾的痕迹。
三、教师带领幼儿认知板块运动会产生的其他影响
1.教师抛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
教师:小朋友们,那你们知道地球在运动,板块碰撞还会发生什么事呢?(地震)
2.幼儿进行猜测和讨论。
3.教师小结:地球的运动,板块的碰撞还会产生地震和火山喷发!
四、延伸活动
1.让幼儿回家后搜集一些板块碰撞出现的现象,比如火山喷发和地震,看一看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是不是可以造成这样的现象。
2.在活动区域放一个地球仪,让幼儿观察地球上的六大板块。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初步感知溶解的现象。通过想想、猜猜、实验知道果珍会在水里溶解,面粉、油不会在水里溶解的。
活动准备:
果珍 水 操作纸 勺子 面粉 记号笔 油 去油渍的方法制作成PPT
活动过程:
一、幼儿探索:果珍和水
1、教师出示果珍和水。小朋友你们想一想,把水和果珍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幼儿猜测并做出回答。(教师边出示操作纸,记录孩子猜测的结果。)
2、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并得出结论。(教师引导幼儿用勺子搅拌。果珍它偷偷地在告诉我,它想在水里跳跳舞,请小朋友用勺子搅拌一下好吗?)
3、师小结:果珍和水相互溶解,果珍溶解到水里,变成了橘子水。(教师在操作纸上记录幼儿操作的结果。)
二、幼儿探索:面粉和水
1、教师出示面粉和水。刚才面粉看见了果珍和水在一起,它也想和水一起玩一玩,你们想一想,把面粉和水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幼儿猜测并做出回答。(教师边出示操作纸,记录孩子猜测的结果。)
2、幼儿实验:操作方法同上。(教师记录幼儿动手操作的结果。)
3、师小结:小朋友你们说面粉溶解到水里,变成了白颜色的水,可是丁老师早上也操作了一次把面粉放在水里,水是变白了,而且面粉也没有了,可是等我过了一会去看的时候,面粉沉在了水下面。(教师在幼儿动手操作的结果上打上问号)要不我们等一下去观察一下好吗?
三、幼儿探索:油和水
1、请幼儿猜油和水放在一起会怎样?幼儿自由回答
2、幼儿实验:操作方法同上
3、师小结:水和油互不相溶,无论用什么方法,总是油在上面,水在下面。(教师记录幼儿动手操作的结果。)
4、刚才我们知道糖能溶解在水中,而现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可是如果我们的衣服不小心粘上了油,变的脏脏的'了,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油渍去掉。
5、除了小朋友想的,老师这里也有许多平时爸爸妈妈不怎么用到的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看PPT)
四、活动延伸
刚才周老师把我们操作的面粉和水放到教室里了,我们一起去看看面粉到底是沉下去了,还是溶解在水里了呢?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1-17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滚动》01-08
中班科学领域活动教案01-29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水01-18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11-09
中班科学活动方案中班科学活动03-17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沉与浮教案12-27
美丽的春天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1-17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管子03-07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5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