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集合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慢、快拍球的动作要点。
2.初步掌握原地慢、快拍球的动作;能够随节奏拍球。
3.能积极尝试慢、快拍球;善于动脑筋,并能仔细观察教师和其他小朋友的动作。
4.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自己喜欢的的方式表达表现。
5.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
1.原地单手拍球比较熟练。
2.会玩“慢、快跑游戏”。
3.皮球若干,《兔子舞》音乐。
【教学过程】
一、热身运动,熟悉球性游戏。
1.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听哨音,抱球“慢、快跑”游戏。
2.熟悉球性练习。
教师带领幼儿做关于球的基本动作,引导幼儿学习抓球、压球、托球、抛球、转球的动作。
复习原地单手拍球
3.复习原地单手拍球的动作要求。
师:小朋友都能和皮球很好的玩游戏,那么我们一起来单手拍球10下,看谁能够连续不断。准备好,一起数。
二、尝试并探究慢、快拍球。
1.观察、比较两种不同的拍球方法。
(1)教师示范两种拍球方法,请小朋友说一说两者的区别。
(2)师:怎样能够把球拍的快,怎样能够拍的慢呢?请小朋友自己试一试。
2.幼儿自由分组,初步尝试练习。
3.教师和幼儿一起分析动作,引导幼儿说出慢、快拍球的要点。
教师总结:慢拍球的时候拍的`时候用力,等它弹的很高再拍下去,拍快球就要重心低拍的越低就越快。
三、学习快、慢拍球。
1.幼儿根据教师口令慢、快拍球。
师:听好口令,我说慢你们就要拍的慢,我说快,马上加快速度拍,准备开始!
2.教师再次小结要点,引入哨音节奏概念。
师:拍的慢一定要记住让球弹的很高以后再拍下去,拍快球就要拍的低,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个哨子,听好哨子声音,吹的短拍的快,吹的长拍的慢。
3.幼儿根据教师哨音慢、快拍球。
四、听音乐拍球游戏,感受拍球的节奏感。
1.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听音乐,感受节奏。
2.初步尝试跟随音乐节奏拍球。
师:你可以试一试听好音乐节奏,跟着节奏拍球,就像我们打节拍一样,一定要仔细听音乐哦!
3.教师请小朋友休息说一说怎么跟着节奏拍球。
4.分析好以后再次尝试跟随音乐节奏拍球。(教师可以帮着幼儿打节奏)
五、放松运动。
1.放松手臂和手指,体前屈和蹲起跳练习。
2.指导幼儿甩甩手,拍拍腰,捶捶背等动作。
【活动反思】
1 通过以上的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在过程中学到的远远不只是拍球的技能,而是遇到困难,自己会思考
2 在过程中幼儿展现出了不怕困难,勇于尝试,在我们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像这样的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学会冷静思考,充分展现我们的想像力,调动我们的思维,想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3对于这一节课达到的效果很好,虽然有一些幼儿拍得不是很有效,但是可以看出他们很认真,用心。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找出解决方法。
4 如果重新上这一节课,我会让幼儿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让幼儿们有思考的空间,而不是从一边引导。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意图: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参与各种各样的典礼。大班孩子即将告别幼儿园,告别老师和同伴,对教师的情感、对同伴的情感、对幼儿园的情感都是值得孩子们一生珍藏。为此开展此次活动。抒发幼儿情感。从幼儿情感发展特点出发,赋予毕业典礼以新的内涵。
活动目标:
1、感受毕业典礼庄严与神圣的气氛。
2、体验与老师同伴依依惜别的情感。
3、自主参与、展示自我。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服装、道具、毕业纪念册、音乐等。
2、了解毕业典礼的意义、团体操表演、致家长的一封信。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受和老师、同伴依依惜别的'情感。
活动难点:
缓解离别的伤感,唤起即将入学的自豪感。
活动过程:
1、体验“典礼的庄严与神圣”。
(1)幼儿入场。
(2)园长、家长、小朋友致词。
2.感受“依依惜别之情”。
(1)教师致词。
(2)颁发毕业证书。
(3)传递毕业册。
(4)老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相互拥抱。
3、毕业汇报演出:展示最好的我。
(1)穗穗操——中国队加油。
(2)军体拳——精忠报国。
(3)轻器械操——哑铃操。
(4)徒手操——中国功夫。
活动反思:
大班的毕业典礼是来源于孩子们真实生活的课程。幼儿园的毕业典礼是孩子们人生的第一个毕业典礼,是他们成长的见证。抓住毕业前这一宝贵的教育契机,以情感教育为线索,开展活动,充分利用不同的教育资源引导幼儿体验即将入学的自豪之情和离别的伤感,感受友谊的珍贵。对于教师而言,深深地体会到:要为幼儿营造美妙的情感氛围,只有有爱心的老师才会培养有爱心的幼儿,给幼儿一个舞台他会展示最好的自己。整个过程中幼儿、家长与老师的情感被牵动着,悄悄地被感动着、变化着。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我国当前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家长让孩子吃好的、穿好的。但是有些家长对子女的生活关心、照顾过多,教育不够,造成部分孩子只知受他人之爱,而不知付出,认为父母的关心、照顾是应当的,不懂得回报、感恩父母。因此,加强孝敬父母的教育尤为必要。
本活动主要让孩子了解父母养育自己很辛苦,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心,从而激发他们对父母的爱,促使他们产生孝敬父母的行动,于是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讲述的'是爸爸妈妈给贝儿过生日那天,贝儿看着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回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养育自己的辛苦,对于过生日就有了一种新的理解,于是就把蛋糕让给爸爸妈妈先吃的这个故事。这是活动的重点部分,感情的升华是难点。这个故事所透视的内涵是因为给孩子过生日是当前家庭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家长往往是忘记或舍弃自己的生日,而给孩子的是隆重的生日,通过这样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比较亲切切容易接受。
活动目标:
1、知道父母养育子女很辛苦,自己是在父母亲切关怀、照顾下长大的。
2. 体会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产生爱爸爸**的情感,愿意做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
课件:《我爱爸爸妈妈》;故事磁带:《看谁做得好》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小朋友在这个世界上谁是你们最爱的人?你们家里都有什么人,他们对你怎么样?小朋友,你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又是怎样长到这么大的呢?
师:好,刚才所有的小朋友都说到了爸爸妈妈,现在就请你们来说一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对你们都做过哪些事情?你认为哪些是爱你们的,哪些是不爱你们的。
二、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
1、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帮助记录。
2、讨论孩子说的哪些体现出爸爸妈妈是爱我们的?哪些是不爱我们的?
师:爸爸妈妈爱我们的事情都差不多,都是给我们买好吃的、好穿的、还带我们到外面去旅游……但爸爸妈妈打孩子是否表示他们就不爱我们了呢?让孩子进行讨论,爸爸妈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打我们的?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发展理解儿歌内容的能力,感知儿歌的节奏和幽默感。
2、根据图片提示幼儿会念儿歌,体验小熊的情感变化过程,并尝试用语言、表情、动作表现出来。
3、培养幼儿仔细观察事物和乐于助人的习惯,逐步养成勇敢坚强的品质和遇到困难不害怕、不退缩的精神。
4、理解儿歌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儿歌的理解。
活动准备:
1、小熊、鲤鱼、乌鸦、流水图片各一个、黑板上背景图一幅。
2、小熊、鲤鱼、乌鸦、流水头饰若干。
3、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师:你们走过桥吗?在走的时候有什么感觉?走在小竹桥上,又是什么感觉呢?(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交代儿歌的名称。)
【设计说明:设疑激趣,抛砖引玉。幼儿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回顾了自己走在各种桥上时的不同感受,并通过模仿过桥时的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 结合立体教具欣赏儿歌,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师边念边有序地向幼儿出示相应的图片)
提问:儿歌里有谁呀?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设计说明:初步欣赏,听说结合。打破传统的先将儿歌展现在幼儿面前的教学步骤,而是让幼儿通过欣赏立体教具演示来感知儿歌内容,下一个环节再结合老师提供的图片,录音,与幼儿一起学习儿歌的内容,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三、欣赏配乐儿歌朗诵,理解儿歌内容。
提问:
1、小熊要过的.小竹桥是怎样的?小熊刚走到桥上时时怎样的?它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2、小熊头上的乌鸦在干什么?小桥下的流水怎么样?小熊是怎么说的?
3、谁听到了小熊的声音?它又是怎么对小熊说的?
4、小熊过桥后是怎么做的?鲤鱼看见小熊过了桥,乐得怎么样?
(幼儿在回答相关问题时,鼓励幼儿用动作和表情表现出来。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述出示相关的图片。重点练习小熊和鲤鱼的对话。)
四、教师有表情地完整地朗诵、表演儿歌,幼儿欣赏。
五、朗诵儿歌,创编动作。
(集体朗诵儿歌,加上自己喜欢的表情和动作,让自己的表演更加精彩。)
六、尝试分角色表演。
(教师与幼儿合作表演。幼儿与幼儿分角色表演。)
七、在欣赏《小熊过桥》的歌曲中结束本次活动。
附:《小熊过桥》儿歌
小熊过桥
小竹桥,摇摇摇,
有只小熊来过桥。
立不稳,站不牢,
走到桥上心乱跳。
头上乌鸦哇哇叫,
桥下流水哗哗笑。
“妈妈,妈妈,快来呀!
快把小熊抱过桥。”
河里鲤鱼跳出水,
对着小熊高声叫:
“小熊,小熊,不要怕,
眼睛向着前面瞧。”
一二三,走过桥,
小熊过桥回头笑,
鲤鱼乐得尾巴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走跑交替、跳跃的能力,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2、发展幼儿四肢的协调性和动作的灵敏性,提高幼儿听信号快速反应做相应动作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4、探索、发现生活中解放军的特征。
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走跑交替及跳跃,听信号快速反应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黄、银、绿色的塑料圈每人四个。
2、黄、银、绿色小旗各一面。
3、鼓一面。
4、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激发兴趣。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解放军吗?你们想当解放军吗?
二、活动热身。师:战士们,现在我们要去训练场操练了,准备好了没有?(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队列整合和热身运动。
三、基本部分。
(一)、熟悉鼓声,练习基本动作,初步练习听信号快速反应做相应动作的能力。
1、幼儿熟悉鼓声。师:解放军在打仗的时候都会听信号行动,今天我这里有几种信号请你们来听一听?师:请问你们听到了几种?如果用走、跑、跳这三种动作来表示,你觉得用哪一种动作表示哪一种声音更合适呢?
2、听信号做动作。幼儿根据不同的鼓声信号练习三种动作:慢慢敲——走。快速敲——跑,敲鼓边——跳。
(二)走跑交替、跳跃练习,听信号快速反应做相应动作
1、出示四种不同颜色的圆圈,增加颜色为第二种信号。师:现在当信号停止的时候,我会举起手中的信号旗,我举起什么颜色的旗子就请你快速的跳入相应颜色的圆圈占领那块阵地,明白了吗?
2、增加信号旗颜色的种类。师:现在当信号停止的时候,我会举起两种(三种、四种)颜色的信号旗,请你想一想你要怎样才能同时占领这两个颜色的阵地!
3、训练结束收拾训练场地。
(三)集体游戏——炸碉堡战士们全体集合!马上执行司令部的命令进行军事战斗!
1、战略部署分两队同时向敌人进攻。
2、进行军事战斗
①过桥
②过电网
③过雷区:幼儿分为两组,以老师出示的信号旗的颜色为信号分组前进,信号旗的颜色种类不断变化,幼儿要根据信号旗的颜色向前跳入相应颜色的.圆圈才能安全度过雷区,踩错颜色的幼儿将被视为踩到地雷受伤不能参加战斗。此环节颜色种类和幼儿人数都在不断增加,并且整个过程都是在行进中完成,因此,这个环节不仅巩固了前面的知识,又为幼儿提出了更高的听信号做相应动作的难度。活动的重难点在这个环节得到了突破。
④炸碉堡,攻陷阵地,夺旗欢呼。幼儿胜利的急昂的情绪得到抒发和释放。
3、结束部分战斗结束,幼儿跟着情绪欢快的音乐胜利回营(退场)。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对彩虹现象感兴趣,能自主发现生活中的“彩虹”。
大胆探索,感知自然界彩虹产生的原理。
尝试利用喷水壶制造彩虹现象。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本活动适合在天气晴朗、有太阳的环境中开展。
课件准备:“彩虹”组图;《为什么会出现彩虹》认知音频及图片。
材料准备:装有水的雾状喷壶。
活动过程
师幼谈话,鼓励幼儿初步交流关于彩虹的已有经验。
——你见过彩虹吗?
——你看见的彩虹出现在哪里?
——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出示组图“彩虹”,引导幼儿欣赏并感知不同的彩虹。
1.出示图片“彩虹-1”,认识彩虹。
——彩虹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颜色?
2.出示组图“彩虹-2”,感知不同的彩虹。
——除了在天空中,你还在哪里见过彩虹?
小结:彩虹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除了在天空中会出现彩虹,肥皂泡上、喷水池边、水晶上、光盘上等都会出现彩虹。
发放装有水的喷壶,组织幼儿到户外寻找彩虹,感知彩虹尝试的条件。
1.组织幼儿带好喷壶,到户外寻找彩虹。
1)教师用喷壶对着阳光喷水,引导幼儿发现空气中隐隐约约出现的彩虹。
2)鼓励幼儿尝试用喷壶制造彩虹。
2.组织幼儿回活动室,集中分享用喷壶制造彩虹的方法。
——你制作出彩虹了吗?
——你是用什么方法制造出彩虹的呢?
播放认知音频及图片《为什么会出现彩虹》,感知自然界彩虹产生的原理。
——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呢?
——为什么用喷壶朝着阳光喷水,会出现彩虹呢?
小结:原来用喷水壶朝着阳光喷水,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珠,就会出现彩虹。所以我们常常能在雨过天晴时看到彩虹。
温馨提示
彩虹是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球形的小水滴,造成色散及反射而成。阳光射入水滴时会同时以不同角度入射,在水滴内也以不同的角度反射,造成我们所见到的彩虹。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科学区,投放雾状喷壶、废旧光盘、吹泡泡的用具、三菱镜等材料,鼓励幼儿继续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造“彩虹”,在探索中了解制造彩虹离不开“光”。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12-28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4
幼儿园大班教案09-30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7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6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0
幼儿园大班教案10-22
幼儿园大班教案10-23
幼儿园大班教案10-31
幼儿园大班教案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