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锦集十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情况分析】
中班的幼儿已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这一阶段的幼儿能正确地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对照。因此,我设计了《漫游魔术王国》的活动,让孩子在游戏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动手等,感知不同图形的不同特征。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
2、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运用多种感观来调动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3、激发幼儿探索的*望。
【活动方法】
以游戏法为主,结合操作法和讲解演示法。
【活动重点、难点】
圆形和方形的认识和区分。
【活动准备】
1、三种几何图形若干。
2、几何图形拼组成的图画。
3、魔术箱、魔法棒。
4、小鸭、小狗、小蜜蜂的教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带幼儿做手指游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魔术王国去,那里啊,会变出好多好多有趣的东西,好了,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看哪个小朋友表现得最好。”
(教师做示范):“捏拢,放开;捏拢,放开;小手背起来。”
(二)中间部分: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认识三种几何图形。
1、游戏:摸一摸“魔术箱”(编辑:)
师:“小朋友们,魔术王国到了,魔术王国里有一只奇妙的箱子,你们看,就是这只魔术箱?(出示魔术箱)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秘密吗?好了,我们来看看这只魔术箱会给小朋友们变出什么有趣的东西。
(1)教师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看是什么?”
摸出一本长方形的书,问:“这是什么?(书)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为什么说书是正方形的?
问: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是正方形的?(启发幼儿说出)
(2)再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请某某小朋友来摸一摸。”
当幼儿摸到后,要求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品?游戏反复进行。
(3)教师总结:魔术箱里的东西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边说边指相应的物品)
(4)你怎么知道它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
(5)老师总结:圆形: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
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本领好。
2、游戏:谁的本领大
(1)教师用魔法棒“变”出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组成的图片,请幼儿找出其中的图形宝宝。
师:“小朋友们,魔术王国里还有好多有趣的东西,你们看,这是魔法棒,(出示魔法棒)它也会变出好多的东西。变!变!变!咦!魔法棒变出什么了?(边说边出示其中的一幅图画)原来是一幅漂亮的图画。现在,小朋友们来找一找,这幅图由哪些图形组成,比比哪个小朋友的本领大。
(2)教师用魔法棒依次“变”出另外的几幅图画,请幼儿分别找出各种图形。
3、游戏:小动物找家
师:“魔法棒的本领可真大,它还会边出小动物呢!变!变!变!(“变”出三种小动物)小朋友们,你们看都是谁啊?”
幼:……
师:“咦!这三个小动物好像再哭,我们来问问他们怎么了。”
“小狗、小鸭子、小蜜蜂,你们怎么啦?”
(教师模拟小动物的声音)“我们找不到家,见不到妈妈了!”
“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小动物找家吧!你们愿不愿意啊?”
幼:……(编辑:)
师:“你们看,这些都是小动物的房子,现在我们来帮小动物找找家。”(把三种几何图形的卡片发给幼儿)
师:“小动物的‘房子’了吗?”让幼儿把正方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朋友们做得真好,都帮小鸭子找到家了。小狗说,它们的房子是三角形的,小朋友们看到三角形的‘房子’了吗?”让幼儿把三角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狗也找到家了,小蜜蜂说,它们的房子是圆形的,小朋友们看看圆形的‘房子’在哪里?”让幼儿把三角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也帮小蜜蜂找到家了”。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帮小动物们找到家了,小狗、小鸭子、小蜜蜂可高兴了,唱着歌快快乐乐地回家去了。”(把三种小动物分别“送到”相应的“房子”里)
(三)结束部分:让幼儿巩固对三种几何图形的认识。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在魔术王国认识了好多的图形宝宝,小朋友们说说它们是谁啊?”(依次出示三种几何图形的卡片,让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
师:“魔术王国里还有好多好多奇妙的东西,下次老师再带你们去,好不好?我们也唱着歌回家吧!”
活动延伸:
1、让幼儿把小动物的‘房子’分类放到区域角中。
2、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找出其他的图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能找出规律进行排序。
2、能按大小颜色等交替重复的规律玩排序游戏。
3、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吹泡泡”
2、学具准备:”吹泡泡“;橡皮泥若干,彩笔、各种颜色的短毛线若干。
3、《操作侧》第四册第5—6页。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大家一起来拍手,第一个幼儿拍1下,第二个幼儿拍2下,第三个幼儿拍3下,第四个幼儿拍4下,依次拍下去。
二、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小樱子和小柚子给我们送来了他们自己吹的泡泡(教师出示教具“吹泡泡”)。
1、全班幼儿分成两组,一组为樱子组,一组为柚子组。2组幼儿分别操作学具中的红色泡泡和蓝色泡泡排列出有规律的图案。
2、师:小樱子和小柚子吹的泡泡到了天空中混合在了一起,我们一起给他们的泡泡排排队吧。
幼儿操作学具“吹泡泡”,按颜色、大小交替的规律排序。
3、交流小结,展示有创意排序的.幼儿作品。
三、分组活动。
第一组:“搓糖珠”的游戏。
第二组:做涂色练习。
第三组:玩“结绳“游戏。
四、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五、完成《操作册》第四册5—6页的活动。
活动提示:
排序学习不要太机械,教师要变换多种形式让幼儿练习,注意游戏性和趣味性,可适当增加递增递减排序的规律。
生活中的数学:
1、完成《作业纸》第四册第9—12页的活动。
2、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用品如糖果、瓜子让孩子练习排序,增强找规律的能力。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拼摆图形中,感受空间方位的变化。
2、能不受排列形式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数量。
3、能安静的进行数学操作活动。
【活动重难点】
在拼摆图形中,能不受排列形式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数量。
【活动准备】
1、范例若干,1-7的数卡;
2、火柴棍人手7根,幼儿画册,幼儿操作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火柴,提问:
老师带来了什么?你在哪里见过它?它有什么用?
生活中我们能不能用它来玩火?为什么呢?
教师小结:火柴棍是用来点火的,玩火很危险,小朋友们在家千万不能玩火。今天老师跟火柴棍玩了个游戏,用它拼出了许多好玩的图形,请大家来看一看。
二、学拼火柴棍图。
1、尝试拼拼图。
(1)教师一一出示范例,请幼儿在桌上用火柴棍拼摆出来。
提问:这像什么,请你用自己的火柴棍试试拼一拼。
(2)分别说出用了几根火柴棍。
提问:你拼出来了吗你用了几根火柴拼了什么图形
2、按一定数量的火柴棍拼图。
(1)教师请幼儿用一定数量的火柴棍拼拼摆摆。
师:今天数字宝宝也想跟我们小朋友玩游戏。出示数字4,提问:这是几?请你们为数字4拍手。
师:4可以表示4根火柴,请你数出4根火柴。
请你用4根火柴拼一拼,摆一摆,看看你能拼出什么。
(2)集体介绍。
提问:你用4根火柴棍拼出了什么?
教师依次出示数字5,6,7,让幼儿拼一拼,摆一摆。
三、教师小结。
1、今天小朋友们都很能干,用火柴棍拼出了各种各样的东西,老师这里还有许多哥哥姐姐用火柴棍拼出的东西呢,你们看。(打开课件)
2、老师会把火柴棍放在区域游戏角里,请小朋友们下次玩游戏时用更多的火柴棍去拼一拼,摆一摆,看看还能拼出什么!
四、幼儿操作练习。
1、出示操作纸,讲解。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操作纸,要考考我们班的`小朋友,看谁既能干又聪明。
2、请幼儿完成操作纸“拼拼数数。”
先请幼儿按图拼摆出图形,再用点子标出用了几根火柴棍的数量。
3、展示幼儿操作结果,集体点评。
【课后反思】
火柴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物品,也是现在小朋友很少见到的东西,课前我收集了大量的火柴。活动开始,幼儿一看到火柴时,感到又新奇又兴奋,在老师一一的提问中,幼儿知道了不能用火柴棍玩火,玩火是很危险的。当看到老师示范用火柴棒拼出各种形状时,幼儿很开心,都想试一试。在尝试用火柴棍拼图过程中,幼儿也能拼出各种形状,但创新不多。在按一定数量的火柴棍拼图时,先出示数字4、5、6、7,让幼儿练习点数,再为数字拍手,提高了幼儿的兴趣,再引导幼儿按一定数量的火柴棍自己玩一玩,在实际的拼搭过程中,幼儿都能用许多的火柴,创造不同的形状,比如:拼出了小蝴蝶、小鱼、房子、小汽车,飞机、太阳等等,幼儿都十分有创意,效果超出了我的预料。为了让孩子更好的看到同伴的创意,我让搭班老师用手机给造型拍了照,在评价时幼儿不仅欣赏了独特的拼图造型,还学到了同伴的本领。在活动中幼儿都能积极地投入,能在轻松愉快地气氛中操作、学习,独立地用火柴棍拼出不同的形状,体验了用火柴棍拼图的乐趣,也体验了“玩中学、学中玩、玩中教、玩中求进步”的观点,从而获取多方面的新知识。最后让幼儿看PPT,感受哥哥姐姐是怎么玩火柴拼图的,又进一步提高了幼儿以后在区域游戏中玩火柴棍的兴趣。相信在以后的操作中,孩子们会越来越能干、越来越聪明!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游戏和操作中了解物体的多少不受排列方法的影响,感知物体不同的空间排列顺序。
2、采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专注大胆的个性,共享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1.游戏:快乐大转盘。
游戏“快乐大转盘”导入,复习目测数群,激发活动兴趣。
2.游戏:是不是一样多。
⑴介绍游戏玩法:教师出示画有多少不一样或一样多物体的卡片,幼儿看图快速判断,如果是一样多,就站立抱头,如果不是一样多,则蹲下抱膝。
⑵幼儿游戏,慢慢加快速度,比比谁的反应最快。如有幼儿判断错误,集体或个别纠正。
3.请你跟我拍拍拍。
⑴师拍手,幼儿倾听并跟拍。并数一数我们拍了几下手?
⑵变化节奏,再次拍手。
:我们拍手的节奏不一样,但是我们拍手的次数是一样多。
4.变花样。
⑴师出示三张不一样排列方法的图画纸:你发现什么秘密?
:它们的排列方法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是有9朵小花。
⑵师再次出示三张排列不一的图画纸:这里又藏了什么秘密呢?
:这么多不一样排队的小花,但是它们都是有9朵。
5.雪花片变花样。
每个幼儿10个雪花片,请幼儿为这些雪花片排队。
提问:你们每个人有几个雪花片?你摆出了几个不一样的造型?每一个不一样的造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雪花片呢?
:不管什么样的'排列方法,它们的总数不会变,都是10个。
6.拓展活动。
⑴出示大小不一、排列有疏密(2张一样多、1张不一样多)的三张图画纸,提问:这些小花都是一样多吗?
这一张一样多的小花为什么看上去一个多一个少呢?
⑵操作材料。
反思
1、教态自然、亲切,语言简练有亲和力,符合数学活动的特点。
2、能利用多种感官游戏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3、步骤清晰,环环紧扣,目标明确,充分利用游戏及操作材料激发幼儿认真参与游戏,幼儿的兴趣浓厚。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拼图游戏,感知菱形的多种拼法。
2、发展动手能力及想象能力,激发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3、能区分菱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二、活动准备
1、菱形泡棉每人三个。
2、教师展示图片(三角型拼成的小鱼、圆形拼成的毛毛虫、方型拼成的机器人)。
3、大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各一,人手一个图形;教师用大菱形图形三个
4、每组一张操作图,水笔。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三个大图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1、小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
2、图形娃娃找朋友(分类计数)
(二)出示图片(小鱼、毛毛虫、机器人)
1、教师用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图形娃娃觉得小朋友真是聪明,所以它们还为我们带来了新朋友,看,它们是谁?”
2、师:谁来告诉我它们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呢?
(三)介绍新朋友——菱形
1、(教师出示菱形)看,图形乐园里来了位新朋友,这是什么图形?
2、我和菱形娃娃做游戏
1)听口令找朋友(如:3个小朋友、5个小朋友等)
2)用3个菱形来尝试拼图。
3、幼儿每人从篓框里拿出三个相同颜色的菱形,自由操作菱形娃娃。
4、请个别幼儿上来展示自己拼的`成果,并说说自己拼的是什么。其余幼儿将自己的结果粘贴在每组的纸上。教师展示其中一组结果,请幼儿说说自己拼的是什么。
5、幼儿将拼图展示给客人老师,并说己拼的是什么图形。
(四)延伸活动:
1、教师出示操作图,请幼儿根据图上的形状用菱形去拼(按组进行),并且请组里的一位幼儿进行记录。
2、巡回指导幼儿拼图情况。
四、活动结束
1、
2、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形的两个特征标记分类并正确记录其数量。
2、培养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结果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图形拼图一幅,标记卡、数字卡若干,各种图形若干。
2、数字印章,印泥、操作用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教学活动。
1、学习用两个特征标记记录图形。
(1)出示图形一。
师:图上有什么?(房子、小桥、蝴蝶)
师:用什么图形拼搭成的?(长方形、三角形)
师:每个三角形都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2)出示图二(颜色标记、形状标记、大小标记)
师:用哪些标记来表示大三角形?小三角形?
师:用哪些标记来表示红三角形?黄三角形?
幼儿先相互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
(3)按照标记记录。
师:这儿这么多的图形,每种图形各有几个呢?请幼儿报数字老师记录。
(4)小结。
请幼儿一起说说这幅图里面有几个什么样的图形?
二、幼儿操作活动。
1、分类游戏。
(幼儿分别取自己的图形卡片)看一看,说一说,你的图形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看教师出示标记图,图形特征与标记相符的幼儿,举起卡片站起来。送图形回家,要求图形必须符合门牌号。
2、记数活动看图按标记记录。
学习记录后,说说这幅图里有几个什么样的图形。
三、活动评价。
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讨论做的是否正确。
反思
此次活动,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精心设计,抓住幼儿好动的天性,巧妙地创设数学王国这一情境。在活动中,提高幼儿主动参与性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和掌握知识,使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幼儿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发现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乐于交流自己的发现。
2.积极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按一定的规律排序,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用动作表现规律的过程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一男一女间隔排队的图片,蘑菇房(小兔的家),大树、小树、红花、黄花小图片若干,魔术棒一根(里面藏着三条蜡光纸做的彩练,一条是红、黄间隔排列,一条是红、蓝间隔排列,一条是红、黄、蓝间隔排列),《开汽车》音乐。
2.幼儿操作材料:珠子、雪花片各若干,画有12支小蜡烛的作业纸。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师:今天是小兔的生日,我们坐汽车去庆祝小兔的生日,好吗?司机叔叔说“小朋友按要求排好队才能上车”,怎么排队呢?
教师出示“一男一女间隔排队”的图片,提问: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排队的?
师:小朋友也按这样的规律排队,好吗?
幼儿一男一女排好队,听《开汽车》的音乐去小兔家。
二、观察发现,探索规律
1.出示小兔的`家。
师:小兔家到了,瞧,这儿长了一排树呢!仔细看看,这排树是按照什么规律栽的?(一棵大树两棵小树间隔)
师:再看看花园里有什么。这么多花呀,这些花有什么规律?(两朵红的两朵黄的间隔),接下去是什么颜色的花?为什么?(请幼儿先说,然后请一名幼儿上来接着往下排)
2.变魔术。
师:小兔家周围的环境好美啊,今天老师也带来了礼物要送给小兔,是什么礼物呢?请看魔术棒变变变。
(1)教师拉出第一条彩练的一部分,让幼儿猜一猜后面拉出来的会是什么颜色,说一说为什么。教师验证幼儿的猜测,慢慢拉出彩练,将它挂在小兔家门的左边。
教师小结:彩练是按一个红圈一个黄圈一个红圈一个黄圈的规律连起来的。
(2)教师拉出第二条彩练的一部分,让幼儿猜一猜后面拉出来的会是什么颜色,说一说为什么。教师验证幼儿的猜测后,将彩练挂在小兔家门的右边。
教师小结:这条彩练是按一个红圈一个蓝圈一个红圈一个蓝圈的规律连起来的。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两条彩练,讨论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请幼儿猜一猜第三条彩练可能是怎样排列的,然后再验证,将彩练横着挂在门的上方,请幼儿先说说彩练排列的规律,然后教师小结:这条彩练是按一个红圈一个黄圈一个蓝圈间隔排列起来的。
三、分组操作,学习运用
师:小朋友们想送礼物给小兔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动手做一做。材料可以自己选择,但一定要有规律地排列。
1.分组操作。
(1)涂生日蜡烛(作业纸上有涂色标记,幼儿按照标记涂蜡烛)。(2)串珠子(提供几种串珠的图样,幼儿选择图样串珠)。(3)摆花儿(提供大小、颜色不同的雪花片,让幼儿自己选择材料有规律地排序)。
2.展示评价。
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小兔家门前,请幼儿看看都有哪些规律,及时纠正不按规律排列的作品。
四、肢体动作,表现规律
师:小兔收到大家的礼物非常开心,我们来庆祝小兔的生日吧!请小朋友用动作表演我们刚才做的礼物,看谁表演得精彩。(如看作业纸,看到红蜡烛拍手、看到黄蜡烛点头)
师:生日会结束了,我们排队乘车回家喽,司机叔叔又提出要求,我们排的队伍要和来的时候不一样,怎么排呢?(根据幼儿的回答,选中一种规律,如按照两男两女排队,听音乐边做动作边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学习能力也是在做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提高的。本次活动以“小兔过生日”为线索,将规律渗透在生活情境之中,设计的排队上车、欣赏美景、猜礼物、做礼物、表演等活动,为幼儿搭建了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主动学习的平台,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感知规律、理解规律,主动建构相关的数学经验。排队上车、欣赏美景是前奏,激活了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猜礼物、做礼物是活动的主体部分,礼物中隐藏的秘密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欲望,动手做加深了幼儿对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动作表现是升华,丰富了幼儿游戏的形式(有规律地动作)。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习序数1~10,理解序数的方向性,正确使用序数词表述物体的排列次序。
2.培养幼儿序数的兴趣。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教学准备】
准备贴绒教具:10个不同的小动物,有10层10个房间的'楼房图片一幅。10只企鹅图片,10条小鱼图片。
【教学重难点】
学习从不同的方向准确辨别物体的排列位置。
自己确定方向并能准确找出位置。
【教学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开火车》进活动室。
咱们小朋友开着小火车来了,小动物幼儿园的小动物也来了,不信你看,他们排着整齐的队来了。
二、小动物们多神气,排着整齐的横队向我们走来。
请小朋友看一看从左向右排,每只小动物排第几?
请小朋友看一看从右向左排,每只小动物排第几?
教师提问:
a.从左向右排第5个小动物是谁?
b.从右向左排第3个小动物是谁?
2.看小动物们变成纵队向我们走来。
请小朋友说说从上向下排每个小动物排第几?
请小朋友说说从下向上排每个小动物排第几?
教师提问:
a.从上向下排小猪排第几?
b.从下向上排第5的小动物是谁?
三、小动物们都累了,我们一起把它们送回家吧!(教师出示楼房图片)
(1)我们先数数这栋楼房共有几层?再数数每层有几个房间?
(2)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将小动物送回家。
a.小猫住在第4层,从左边数第5间房子;
b.小兔住在第10层,从右边数第9间房子;
c.小猪住在第6层,从左边数第10间房子;
四、刚才小动物们的队排得太好了。有一种小动物,它们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南极,走路总是摇摇摆摆排成一队,你们猜它们是谁?瞧!它们来了。唉!由于小企鹅走得太急,有的排错了队,有的掉了队
a.我们一起看看第几号企鹅派错了队?
b.第几号小企鹅掉了队?找一找,它在哪儿?
5.小企鹅饿了,它们要下海捉鱼吃。看!吓得小鱼争先逃命,冲散了队。看一看,第几条鱼没编号?它应该排第几?
结束部分:
小朋友们学习了10以内的序数,能从不同的方向辨别10以内的序数。现在我们一起玩个游戏——乘火车。
游戏方法:用椅子搭成三列火车,分别编上1、2、3。幼儿每人一张编号的车票,如第2列火车第5节车厢就写2-5,幼儿在音乐声中做开火车的动作,音乐一停,幼儿依照车票编号快速找到号码座位坐下。教师当列车员查票,看看谁找得又对又快。音乐再响,幼儿随音乐《火车开开》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1.整个活动,幼儿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兴趣,教师与他们共同参与,起到了导向辅助的作用。
2.本节课教具准备充分,游戏性、趣味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积极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9
设计背景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为了提高幼儿对高矮的兴趣,将这一现象从生活中的偶发情况转化提炼为数学知识,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高矮,结合幼儿教学用书第7页的内容,我设计安排了数学活动《比高矮》。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比较判断的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比较高矮,知道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学习在同一高度平面上比较高矮,并能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学着比较高矮和一样高;能正确运用高、矮、一样高的语词。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
难点: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并注意要将高矮差别不显著的物体进行正确排序。
活动准备
1、悬挂气球,幼儿每人两套操作材料(长短不同的筷子 高矮不同的杯子)
2、小熊、小兔、等动物头饰各一套。
3、音乐《找朋友》。
活动过程
1.谁拍到了气球
请甲乙两名幼儿来拍悬挂着的气球(不能踮起脚或跳跃),可看到甲拍到了气球,乙却拍不到。(教师为什么甲拍到了气球,乙却拍不到——引出比高矮话题)
2、游戏《找朋友》
音乐《找朋友》幼儿两两找朋友进行比高矮,引导幼儿学会比较高、矮、一样高.
3、引导幼儿发现高矮是通过比较而来的。
(1)请一个比前面二个小朋友更矮的小朋友上来与他们比高矮,问:怎么一会儿说这个小朋友矮,一会儿又说这个小朋友高,到底他是矮还是高呢?一个人是高还是矮?
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得出结论:说一个人是高还是矮要看他和谁比。使幼儿懂得了一种物体不能比出高矮,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之间才能比出高矮来。
(2)让一个小朋友站在板凳上,一个站在地面上比高矮,启发提问:这样比高矮可以吗?引出高矮比较应在统一高度平面上进行。
4、比用具
幼儿在活动室中自由寻找两种用具比较高矮:如热水瓶高,杯子矮;组合柜高,小椅子矮……
分组操作:幼儿人手一份高矮不等的材料进行比较。
让幼儿将大小不同的两只量杯比高矮。(教师问:哪只高,哪只矮?幼儿:大杯高,小杯矮)将长短不同的小棒比高矮。(教师问:哪根小棒最高?哪根最矮?)
5、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形状的影响,按高矮给物体排序。
指导语:一天,几只小动物在一起吵吵嚷嚷,它们想出去走走,可是不知道该怎么排队,现在请小朋友都来帮它们排排队,排好以后要说说你们是怎么给它们排的队。
(让高矮不同的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小动物,教师可以参与)
将长短不同的小棒和高矮不同的杯子放在一起比高矮。(教师问:哪个最高?哪个最矮?)
活动延伸
1、幼儿到户外寻找物体比较高矮。
2、带回家的活动:回家后和爸爸、妈妈或是和爷爷奶奶分别比高矮,看看谁高谁矮?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结合《纲要》精神,将知识寓于生活和游戏之中,特设计了拍气球,举气球,找朋友,排排队等活动,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重视面向全体,关注每个孩子的情况,培养他们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开始时,我选择两位高矮有明显差异的孩子来怕气球这一直观现象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出高矮;然后通过两两比较高矮得出比较的正确方法,即站在一个水平线上直立比较;最后,通过动手操作和游戏来巩固这一内容知识。最后安排了给动物排队来引导儿童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
我认为本次活动比较好的是在设计上遵循了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愿意参与活动在“玩中学”。教态较自然,能够学习着和孩子进行交流。通过活动我认为幼儿都能正确分辨物体的高矮;能找出一组物体中最高和最矮的物体;能将物体按高矮排序;能正确运用高、矮、一样高的词语。
但因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本次活动中失误较多:首先在游戏活动《找朋友》时没有鼓励孩子动起来,使得有些孩子没有找到自己的朋友,让我有了一点思想负担,以至于在后来不敢放开手脚,仅仅通过教师启发式小结性的语言将概念灌输给幼儿,充当了主导的地位,而没有很好的`引导幼儿自己去想办法怎么比,怎么排。反而使幼儿对于物体比较高矮需要在同一水平线上直立进行的概念理解不深,没有充分体现孩子的主体性,教师没能做好“引导者 ”的角色。在设计时虽然希望通过动手操作比较来印证概念,可由于准备的材料杯子颜色相近高矮相当,使得材料操作得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在活动时忽略了将孩子操作的结果以直观的方式显示出来。
通过上课、反思,我觉得应该调整活动思路,大胆放开让学生去发现去思考,让他们自己了解高矮的比较,而不是教师给强行灌输。另外还需要增设材料。如:在幼儿两两比较高矮时为幼儿提供一些大型积木、椅子等,让多数幼儿有机会站在不同水平面比较,能自己寻找出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同时将高矮的相对性引出,使层次与层次之间过渡自然。操作材料准备应有比较明显的差异,而不是同一颜色等情况,让幼儿有所比较和区别,保证活动有序进行。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问,多学习,甩开大步向前迈进,做一名真正合格的幼儿教育工作者。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0
活动名称:中班数学:纽扣分类
活动目标:
1、能按照一个以上的共同特征给纽扣分类,会记录分类结果。
2、复习点数6以内数量的技能。3、乐于参与操作活动,感受发现的快乐。
活动准备:大记录纸一张;幼儿人手一份纽扣、二个盘子、一张记录纸、铅笔;投影设备。活动过程:
一、导入:观察老师衣服上的纽扣,数数有几粒。二、观察多样的纽扣。
1、师:小朋友,这些都是什么呀?(纽扣)数数一共有几粒?这些纽扣是什么样的'?(幼儿相互交流)
2、师:这些纽扣看上去不一样,但他们也有一些相同的特点。请你说说这些纽扣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3、师:这些纽扣挤在一起,多难受呀,请小朋友按纽扣上的一个相同特点把纽扣分成两份,还要在记录纸上写下来。
4、观察记录纸,说说标记的意思,讨论记录方法。
5、请一个幼儿表演分类方法并记录。
6、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分类与记录。
三、纽扣拼画。
1、师:纽扣除了可以扣住衣物,还可以拼成漂亮的图画呢。你能用纽扣拼出什么呢?请你数数你拼了几粒纽扣。
2、展示幼儿拼画作品,个别幼儿讲述,其余互相欣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14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1-13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模板08-04
幼儿园中班优质数学教案11-09
【优】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7-22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分类03-06
幼儿园中班生活中的数学教案12-11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排序》06-25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优秀11-22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精彩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