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模板锦集八篇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运用图形进行操作比较,发现它们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2、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挂图(图形王国),各种拼好的规律纸条若干
学具:白纸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吸引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1.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图形王国去玩玩,(出示挂图)图形王国里有许多的小秘密,老师知道我们大(3)班的小朋友最聪明,一定都能闯过关,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那我们出发吧!!
2.来到图形王国的大门前,教师:我们先打开王国的门,看见了什么呀?(三层阶梯)
教师:每一层都有一个小秘密,要小朋友发现秘密后才能通过,那我们先来走第一层。
出示第一层:
(1) 你看见了什么?(是呀,有这么多的.图形宝宝,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欢迎我们小朋友呢?)
(2) 请小朋友再仔细看看,读读,这排图像宝宝是怎样排列的?你发现什么小秘密了吗?
(3)教师小结揭示:原来这些图形宝宝排的时候还有一定的规律呢,它每次都是三个一组,三个一组按这样的顺序不断的重复下去,那我们就说:有规律。(幼儿跟读)
(4) 想想:接下去应该怎样排?
3. 找规律
教师:刚才小朋友都用自己明亮的大眼睛发现了这么多的小秘密,闯过了第一关,想不想继续?
出示第二层:
(1)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如果发现不出,就可以叫小朋友读一读)
(2)说说几个为一组?
(3)教师小结:这些图形宝宝都是按照红黄蓝的顺序不断重复的。
(4)想想:如果接下去,应该怎样排?
4.改错
教师:刚才小朋友学的这么认真,图形宝宝有些不服气了,它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这里还有更难的呢!你能找出来吗?
出示第三层:
(1)你发现了什么?
(2)有什么要告诉老师的?
(3)教师小结
二、幼儿操作练习
教师:刚才小朋友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闯过了三关,看,图形王国到了,你们想不想再图形王国里玩一玩呢?
请小朋友看,每张桌子上都有图形王国的国王为你们准备的一份小礼物,你们每人拿一条,但有一个要求:请小朋友先找出纸条上的规律,然后按照这个规律继续往下添图形。
(1)幼儿每人领一条。
(2)教师示范,讲解方法。
(3)幼儿集体操作
(4)幼儿交流。
三、创造
到图形王国去,有很多条路,你们想不想也来设计一条有规律的路来考考其他班的小朋友,让他们也来闯关,好不好?
幼儿集体操作,设计规律,交流展示。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图形分类活动,培养幼儿感知集合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分类能力。
3.能根据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不同特征,不受图形大小的影响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课件:乐趣卡—3-55各种各样的形状,3-47各种各样的形状,3-59规律
2.幼儿人手一个小筐,装有不同颜色、大小不同的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放形各5个。
教学具图片
教学具图片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乐趣卡:3-55各种各样的形状
请幼儿认知,红色圆形、黄色三角形、绿色正方形、蓝色长方形。
二、展开
1.游戏:形状连线
出示乐趣卡:3-47各种各样的.形状
练习: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请赶快把名字好形状连线吧。
礼物—正方形
三角尺—三角形
西瓜—圆形
2.游戏:听令取图
对颜色相同、形状不同的图形进行分类。
方法:教师发出指令,幼儿根据指令从小筐子里拿出图形。
教师指令:
请小朋友拿出3个绿色的图形
请小朋友拿出4个红色的图形
(每次拼摆后幼儿互相检查,教师评定 ,然后幼儿把图形送回小筐,教师重新发出指令)
3.游戏:听指令涂色
乐趣卡:3-59规律
老师发出指令后幼儿涂色。
教师指令:
请小朋友为正方形涂色
请小朋友长方形涂色
(每次画完后幼儿互相检查,教师评定,然后教师重新发出指令),
4.操作活动:拼拼摆摆
方法:幼儿用图形拼摆物体,并互相说说摆出的物体名称叫什么,用了哪些图形?
三、活动评价
表扬鼓励积极参与活动,对学习尝试兴趣的幼儿。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识别物体的长、宽、高。
2.激发幼儿进行测量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幼儿人手1只空纸盒、1把自制多用尺(见图7―12)。图7―12自制多用尺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
(1)教师以空纸盒、桌子、教室为直观演示教具,让幼儿分别感知它们的长、宽、高。
(2)用什么方法能知道它们的长、宽、高?
在幼儿议论后教师归纳:用测量的方法。
目测法:用自己的眼睛看,可大致比较,但不精确。
测量法:用尺子来量一量。
幼儿人手一把多用尺,教师提醒幼儿数一下,多用尺上有几个小格子,幼儿数后发现多用尺由10个彩色小方格组成:红一黄一蓝一绿一橙五色相间。教师再提示幼儿,这把多用尺可用来量物体的长、宽、高。
2.演示
(1)教师用钢卷尺或木尺量桌子的长、宽、高。
(2)个别幼儿用多用尺量空纸盒的'长、宽、高,说出长、宽、高分别是几个小方格。
3.操作
(1)幼儿用各自的多用尺测量空纸盒,分别量出空纸盒的长、宽、高各是几个小方格,并记录在纸上。
(2)幼儿合作用多用尺测量小桌子,量小桌子的长、宽、高是几尺(10个小格为1尺)或几尺零几个小方格,并记录在纸上。
(3)幼儿尝试进行自然测量,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活动建议:
1.启发幼儿在使用多用尺测量时,可以1个小方格作单位,也可以1尺作单位(10个小方格为1尺)。量同样长的物体,单位小,测量的数大;单位大,测量的数小。例如,空纸盒的长可以说是2尺长,也可以说是20个小方格长。
2.可再让幼儿想想,除了用多用尺测量外,还可以用什么作为度量工具?(小棍、绳子、筷子、脚步、手等)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哪块木板厚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哪块木板厚
有益的学习经验:
认识物体的厚薄,感知厚薄的相对性。
准备:
1.长宽相同,厚薄明显不同的木板3块。
2.长宽相同,厚薄不同的积塑每个幼儿3块。
活动与指导:
1.同时出示两块较薄的木块,让幼儿各种角度观察木板尺寸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最后把两块木板并放在讲台上,请幼儿说出它们的不同。在他们说出一块木板“高些”,一块木板“矮些”后,告诉幼儿:小朋友的眼光不错,已经把它们的区别找出来了。不过,由于它们都太矮,所以我们不用高矮,而用厚薄来区分它们。分别在板子上作标记1和2让幼儿说出2号板子厚些,1号板子薄些。
2.拿出另一块板子标记为3号,与2号板子比较,启发幼儿说出:3号木板厚些,2号木板薄些;把3块木板两两相比后,引导幼儿说出3号木板最厚,2号板子薄些,1号板子最薄。
3.把木板按从薄到厚的规律排序。
4.发积塑给幼儿,让幼儿区分它们的厚薄并按厚薄排序。
5.按教师指令,举出相应的积塑。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引起幼儿对生活中出现的“0”的兴趣和思考。
2、初步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懂得0比1小。
活动准备:
1、10只篮子,依次放入数量为9,8,7,6,5,4,3,2,1的实物玩具,第10只篮子内不放玩具。
2、多媒体课件(有关“0”的课件,尺、温度计、门牌号、车牌、比分牌、球衣编号)。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数字“0”
1、依次出示篮子里的玩具。
提问:篮子里有什么?用数字几表示?(复习数字1-9)
2、第10只篮子内没有放玩具,知道没有用数字“0”来表示。
3、感知“0”的形状。
4、让幼儿说说还有什么没有了也可以用“0”表示。
二、讨论
1、教师: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0”。
2、幼儿自由讲。
老师放多媒体幻灯片,帮助幼儿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1)东西没有了用“0”表示,“0”表示没有。
(2)湿度计上的“0”表示湿度0度,越往上温度越高,越往下的温度越低。
(3)车牌、门牌、电话号码、年历、球衣上的“0”表示一个数字。
(4)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
(5)球赛时比分牌上的“0”表示没有进球,0:0表示平局,1:0表示一方进了一个球。
3、总结。
“0”的作用真大,不同的'“0”表示不同的含义。
三、观看表演
1、复习0-10的排序。
2、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
3、启发幼儿说出“0”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比其它数字大。
四、游戏“找朋友”
1、要求两个数字娃娃做好朋友,比比谁大谁小,大数字娃娃站着,小的数字娃娃蹲下。
2、要求两个幼儿能听音乐找朋友,并能根据老师出示的数字用相应的身体表现出来。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使孩子们同过观察,比较,表演,游戏等活动认识1――9各数的相邻数。
2、通过学习相邻数,进一步了解一个数与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多1和少1的关系,进一步掌握数序。
3、在情景化的活动中,孩子们体验表演的乐趣,对美的欣赏,对数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绳子,大块的布,若干小泡沫垫子;小草,小花,用伞做的蘑菇(每个花和蘑菇上有一个数字),地毯。
2、纸做的蝴蝶翅膀,蝴蝶触角,若干数字;数字娃娃的头饰。
3、小朋友会玩游戏《蝴蝶找花》。
活动过程:
一、老师、小朋友一起布置数字王国。
1、把小泡沫垫子拼成T型舞台,把绳子牵起来,遮上布,分成表演的前台和后台。地毯在地上,在空地上撒上花和草,放上伞做的蘑菇成草地。
2、大家合作给蝴蝶翅膀涂上漂亮颜色。
3、小朋友们选择角色进行装扮:蝴蝶戴上翅膀,挂上数字;数字娃娃戴上头饰,剩下的孩子做数字王国的.客人。
二、小朋友去数字王国做客。
师:今天我们要去数字王国做客,数字王国里做多的是什么呀?(数字)是啊,每个孩子一定要有一个数字,才能进入数字王国的。
三、小朋友和数字娃娃见面。
师:咦,数字娃娃怎么不见呢?我们一起喊喊吧!
1、数字娃娃(2)从布景后跳出来:“我在这里呢!”小朋友热情的和数字娃娃打招呼。
2、数字娃娃(2)说:“接下来出来的是我的邻居,他的数字比我的数字少一个,你们猜猜他是谁呀?”小朋友说对了,数字娃娃(1)就出来。
3、老师:数字娃娃(2)还有一个邻居,他的数字比数字娃娃(2)多一个,他是谁呀?(小朋友说对了,数字娃娃(3)就出来)1和3是2的邻居,也可以说1和3是2的相邻数)。
4、依照此方法,1――9的数字娃娃有趣的出来。
5、给数字娃娃按数序排好队。
6、请数字娃娃和小朋友坐在一起,不过数字娃娃的数字和小朋友脸上的数字是相邻数就可以坐在一起。
四、观看蝴蝶的时装表演。
1、师:今天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蝴蝶们还准备了一场时装表演呢!最先出场的是3号蝴蝶,大家欢迎!
2、在动听的音乐声下,3号蝴蝶在T型台上表演。
3、师:接下来出场的蝴蝶身上的数字和3号蝴蝶身上的数字是相邻数,小朋友说他们是谁呀?(2号和4号,可以反复强调2比3少一个,4比3 多一个)现在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2 号和4号蝴蝶出场!
4、依照此方法1――9号蝴蝶都出场。
五、小朋友和数字娃娃给蝴蝶献花。
1、小朋友、数字娃娃、蝴蝶手牵手边成一个大圆圈。
2、师:我们的蝴蝶表演的这么好,我们应该怎么表示呢?(献花)我们到草地上采一些漂亮的花送给它们吧!花上面的数字和蝴蝶身上的数字是相邻数,那朵花才能送给蝴蝶的
3、小朋友、数字娃娃采花,鲜花。(把花贴在蝴蝶的身上)
六、音乐游戏《蝴蝶找花》
1、交代游戏规则:大家一起随音乐自由表演,蝴蝶到处飞舞,唱到一半的时候,每只蝴蝶做一个花心,身上的数字和花心的数字是相邻数的小朋友,数字娃娃就做花瓣,手牵手把花心围起来。音乐完了,就从头再玩。
2、大家玩游戏。
七、结束。
1、、放打雷的音乐。
师:呀,要下雨了,我们到蘑菇下躲雨吧。免的挤在一起,你身上的数字和蘑菇上的数字是相邻数,你就进去躲。
2、大家都躲在蘑菇的下面。(放下雨的音乐声)。
3、关掉音乐。
师:看,雨停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和蝴蝶、数字娃娃再见吧!
4、小朋友和数字娃娃、蝴蝶说再见,自由走出数字王国。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这是椭圆(图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这是椭圆(图形)
有益的学习经验:
认识椭圆,比较圆与椭圆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准备:
1.塑料和纸圆(便于折叠用)、椭圆片,每个幼儿各一片,圆的半径与椭圆的短半轴相等,纸的和塑料的圆与椭圆一样大。
2.细铁环1个。
3.黑板上画一个圆(与细铁环直径相等),一个椭圆,并分别标上圆心和椭圆的中心。
活动与指导:
1.出示细铁环,让幼儿说出它是什么样的图形,接着引导幼儿看黑板上的圆,使铁环与圆重合,使幼儿明白这两个圆一样大。启发幼儿观察圆心,画几条半径,用小棒量半径给幼儿看,让幼儿懂得一个圆的每一条半径都是一样长的。
2.把细铁环拉或压成椭圆,并使它与黑板上的椭圆重合。告诉幼儿这个圆形叫椭圆。画出椭圆的长轴和短轴,并且量给幼儿看,长轴和短轴不相等。
3.发给幼儿塑料和纸的圆以及椭圆。让幼儿先看一看,摸一摸塑料圆和椭圆,再把它们重叠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处。
4.让幼儿把纸的圆和椭圆分别对折和四折,看看它们有何不同。
5.小结: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半径)等长,椭圆中心到椭圆上各点距离不一定相等。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 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颜色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认识8以内物体的数量。
●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活动准备:
● 地上画上圆圈,里面写上数字。
● 教具:图片(数量为8以内的`物体,大小、颜色、排列形式不同)。
● 学具:操作材料,人手一张数卡。
活动过程:
● 探究活动。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目测数群,说出图片中物体的数量,并给每种物体匹配相应的数字。
● 幼儿操作练习。
请将表示物体数量的数字涂上颜色,看看是不是一样多。
● 游戏活动:站圆圈。
玩法:幼儿人手一张数卡,音乐响,幼儿随意走动,音乐停,幼儿迅速找到写有相应数字的圆圈站好。
活动拓展:
● 教具里的图片可画:6棵树(散开摆放)、7朵花、8只蜜蜂(密集摆放)。
● 在日常活动中请幼儿看数字拍手、跺脚、跳等,复习8以内的数。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9以内数量的认识,并能比较数量的多与少。
2、能按数量的多少有序地排列卡片。
3、能仔细观察、思考并解决操作中提出的问题。
活动准备:
1、教具挂图(三)中的动物卡片(5只猫、6只兔、7只小鸡、8只蝴蝶、9只蜜蜂。)花朵卡片(5朵向日葵、6朵菊花、7朵荷花、8朵梅花、9朵玫瑰。)
2、幼儿人手1份:幼儿用书第3页5—9的数字卡片,第5页的实物卡片,第16 《小猫钓鱼》、第17《数一数、比一比》的操作材料,分类盒、黑色水笔。
活动过程:
(一)感知9以内的数量。
1、教师:春天到了,花仙子准备给它的好朋友每人送一朵花。我们来看一看它的好朋友是谁。
2、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每种动物朋友都有好几个,如果给每个朋友送一朵花,那么蝴蝶、蜜蜂、兔子、猫、小鸡各需要几朵花呢?
3、教师请幼儿上来为动物匹配花朵。
4、教师引导幼儿集体验证。
(二)比较9以内的数量的多少。
1、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教师:谁得到的花最多,有几朵?谁得到的花最少,有几朵?
2、教师引导幼儿按数量的多少给动物卡片和花朵排序。
3、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并引导幼儿集体验证。
教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也能按顺序给这这些卡片排队呢?
4、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
5、教师请幼儿匹配数字,并引导幼儿从上往下读一读,感受数的排列顺序。
(三)幼儿操作。
1、第一组、第二组:给数字卡片排队。(幼儿用书第3、5页)教师:请小朋友给数字卡片排队,最少的排最前,最多的排最后,排好后给每个数字卡片送实物卡。
2、第三组、第四组:小猫钓鱼(幼儿用书第16页)教师:小猫今天钓了许多鱼,请你帮小猫把鱼按数字顺序穿在一起,说说它钓了几条鱼。
3、第五组:哪组图形一样多。(幼儿用书第17页)教师:请小朋友数一数、比一比,相同颜色的三种图案中,哪两种图案所用的`图形是一样多的,就在括号中做上相同的标记。
(四)活动评价。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第五组的操作活动,帮助幼儿不受图形排列位置及形状的改变的影响,能正确判断图形的大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指出15以内的一排物体中任意一个物体是第几个。
重点难点:
1.指出15以内的一排物体中任意一个物体是第几个。
活动准备:
1.挂图:《第几个》。
2.《我的数学》第20~21页。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数一数画面上一共有几名小朋友,再通过教师的提问指出小朋友在队伍的位置。
1.小朋友排成了一排,这里一共有多少名小朋友?
2.老师站在队伍的最前面,请你从前往后数一数,第三个小朋友是谁?
3.戴眼镜的小朋友分别站在队伍的第几个?
4.穿点点连衣裙的'小朋友站在第几个?
5.站在队伍第11个的是哪个小朋友?他长什么样子?
二、请幼儿打开《我的数学》到第20~21页,根据书上的问题圈出相应的小朋友。再请幼儿互相就画面出题,找到画面中相应的小朋友。
三、教师随意拿取教室里的物品排成一排,请幼儿互相提问来找到对应的物体。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14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1-13
幼儿园中班生活中的数学教案12-11
幼儿园中班优质数学教案11-09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模板08-04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排序》06-25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分类03-06
【优】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7-22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荐】02-07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优秀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