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4-10-28 11:08:42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模板汇总六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模板汇总六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教幼儿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

  教学分析:

  通过分类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能力,是幼儿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本节内容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在了解幼儿对物体分类的认知特点和幼儿教育纲要中提出的教学要求的基地上,重点掌握如何进行分类知识的教学。因为学生主要是缺乏教学经验,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只能提供一些语言描述的教学方法与口头讲述的课例让学生参考,不利于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要改变来的教学模式,采用学生片断教学试教、观看录像片断与师生评课的方式进行教学,逐步训练学生幼儿计算教学的技能,培养学生幼儿计算教学的能力?</SPAN>

  教学目标:

  通过教师介绍、学生试教、观看录像片段教学、师生评课等过程,使学生掌握教幼儿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的教学方法。

  课的类型:

  综合类

  教学方法:

  讲、练、评相结合

  教学重点:

  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采取合适的教具教幼儿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

  教学难点:

  学生能否掌握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的教学要求与教学的基本技巧。

  教学准备:

  幻灯式投影机一台;投影片;VCD机一台;幼儿学数学(中班)VCD一盘;各种颜色、形状、大小不同的纸制教具。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承上启下、直接导入。)

  二、新课教学

  (一)、给学生介绍幼儿按物体外部特征分类的方法

  1、帮助学生理解“外部特征”。

  老师手拿一本书,请学生边观察边对该书进行描述。最后,老师小结:物体的外部特征一般包括颜色、形状、大小、长短、粗细、厚薄、宽窄等。

  2、指出幼儿学习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的意义(能加强对颜色、形状的认识,为幼儿正确使用大小、长短、粗细、厚薄、宽窄等借书证打下基础)。

  3、指出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按不同的外部特征分类的具体教学要求不同。

  出示投影片,通过对该表的横向对比让学生体会到: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干扰因素、物体的分类种数、每类物体的数量越来越多,对幼儿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这与幼儿对物体分类的认知特点是相符的。

  4、给学生介绍教幼儿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的方法。

  (1) 首先指出教学时除了要以幼儿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要求为依据以外,还要注意联系相关的知识。举例说明:如教幼儿按物体的颜色分类时可以结合教幼儿认识颜色进行教学;教幼儿按物体的形状分类时可以结合幼儿认识的形状进行教学;教幼儿

  按物体的大小,长短等外部特征分类时可以结合教幼儿比较大小,长短等内容进行教学。

  (2) 以教小班幼儿按物体的颜色分类和教大班幼儿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为例,介绍分类的教学方法。

  (二)、学生试教: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

  1、请一位学生选择以上的一个内容进行片断教学。

  2、学生集体评课,指出该同学的优点与不足。

  3、教师启发性地评课。

  (三)、观看采用新方法的教学片断——可爱的小蚂蚁(中班)

  1、请学生留意该教学片段中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什么突出的不同点。并留意其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气氛与教学效果如何。

  2、看录像教学片断。

  3、师生共同评论该录像教学片段(重点指出该片断中老师让幼儿自主地从多个角度进行分类,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则使学生获得更扎实的基础基础知识,怎样才能更好地将两种方法进行融合,发挥其最大的优点,需要同学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作出一步的探讨。)

  三、小结

  四、作业

  从“教幼儿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中挑一个内容设计一个教学片断,要求用2—3种教学方法,并在下一节课选几位同学试教。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物体分类的教学

  三、教学方法

  (一)、教幼儿把相同名称和物体放在一起

  (二)、教幼儿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

  表格:教幼儿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的教学要求(投影)

  小班

  中班

  大班

  颜色

  教具要求

  形状相同,颜色不完全相同

  形状、颜色不完全相同

  大小、形状不同,颜色不完全相同(包括混合色)

  教学要求

  按物体的颜色分类

  排除物体的形状的干扰,正确地按物体的颜色分类

  排除物体的大小、形状的干扰,正确地按物体的颜色分类形状

  教具要求

  颜色相同,形状不完全相同

  颜色不同,形状不完全相同

  颜色、大小不同,形状不完全相同

  教学要求

  按物体的形状分类

  排除物体的颜色的干扰,正确地按物体的形状分类

  排除物体的大小,颜色的干扰,正确地按物体的形状分类

  大小、长短、粗细、厚薄、宽窄

  教具要求

  大小或长短差别比较明显的物体

  粗细或厚薄不同的物体

  宽窄不同的物体

  教学要求

  按大小或长短把物体分类

  排除颜色的干扰,按物体的粗细或厚薄分类

  排除物体的颜色、长短的干扰,按物体的宽窄分类

  每次分成一类或两类,每一类4个以内

  每次分成两类或三类,每一类5个以内

  还要求幼儿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每分成两类或四类,每一类6个以内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判断图形

  活动目标:能不受大小、颜色、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判断图形、三角形、正方形。

  活动准备

  1、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若干。

  2、教育挂图,幼儿操作学习包。

  活动过程

  一、游戏"看谁举得快"

  1、复习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幼儿手上拿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教师说图形名称,幼儿举起相应的图形。

  2、教师根据幼儿反应的情况可逐步加快语速,以提高难度。

  二、出示挂图《机器人》,让幼儿寻找图形。

  1、引导语:这里有个机器人,它的身上藏着许多图形宝宝,请小朋友找找图形宝宝藏在哪里。

  2、请幼儿根据挂图上的图形来找出学过的'图形。

  三、指导幼儿操作《涂一涂找一找》

  1、介绍材料及操作方法:请小朋友为圆形涂上红色,三角形涂上黄色、正方形涂上绿色,然后数数图片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各有几个。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引导幼儿表述分类的结果。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较敏锐的观察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让幼儿基本掌握梯形的特征。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了解梯形的特征,并能拓展到周围的生活与环境中去,主要运用观察法、观察比较法、讲解法等突破;活动难点是让幼儿能够找出两条平行边,主要运用观察法、讲解法、联系法等突破。

  活动准备

  幼儿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梯形学具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播放动画片,孩子观看动画片(问:动画片里有哪些图形呢?)

  二、基本环节

  认识梯形

  1、用魔术棒拼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

  2、分类,说图形名称(目的是认识梯形)

  3、说梯形的特征(梯形是什么样的?)

  4、把图形宝宝送回家

  三、结束环节

  巩固练习

  看视频:找图形。

  四、延伸环节

  给图形涂色,展示。

  教学反思

  反思:

  1、课的目标定位空泛、模糊,活动目标应用词准确、有针对性,目标中要体现本次活动中孩子要达到的程度。目标这样定更具操作性,如:

  (1)认识梯形,并在生活中找一找梯形。

  (2)让孩子乐于参与活动,体验图形游戏活动中的快乐。

  2、教师的课前准备应更充分,消除因细节问题影响活动的顺利开展(如拼图的`线条不够紧密,黑板和魔棒色差不大等等)

  3、教师应加强学科知识的学习,数学语言应规范、严密、准确。

  4、课的结构应层次清晰,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本课的结构如是这样则更好:

  (1)看动画片,找图形,认识梯形。

  (2)用魔法棒拼图形,说梯形特征。

  (3)涂一涂,送图形回家。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继续学习对应数量与数字1~10。

  2、能将点子和数字进行配对。

  活动准备

  《数字卡(1~10)》(自制的及挂图)、1~10的数字儿歌、十张小动物图片、数子娃娃(1~10)、蜡笔、《我的数学》第13页。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动物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个小动物。(出示十张小动物的.图片,并在他们身上编号1~10),来打个招呼!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几个小动物呢?(老师与幼儿一起数)看看他们身上写着什么?(认读1~10)

  二、游戏:小矮人找朋友

  1、导语: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小动物要和点子娃娃做游戏,(出示点子娃娃),听听,小动物们要说话了(老师以小矮人的口吻说话):“小点子,你们真可爱,可是我们不知道哪个点子娃娃是我的好朋友。”小朋友我们来帮帮他们好吗?(幼儿回答)。小朋友们观察一下小动物和点子娃娃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幼儿自由回答)。好现在咱们就来帮助小动物找朋友。

  2、幼儿帮助动物人找朋友,找完后,找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师:数一数你找了几对朋友。(幼儿回答)

  师:说说为什么他们两个是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回答)

  三、小结:

  今天,帮助小动物找到了朋友,你们真能干,小矮人都非常感谢你们,并让我代他们谢谢你们。

  四、作业。

  师:请小朋友打开书的第13页,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引导幼儿完成作业)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5以内数量,巩固对5以内数字的认识。

  2、将相应的数量与数字相匹配。

  3、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1、PPT课件、电脑。

  2、一列小火车、肉骨头人手一串、火车票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1、播放PPT课件,引起兴趣。

  (1)今天的天气可真好,草地上来了一个小动物,听一听它是谁?(小狗)

  (2)小朋友真聪明,真的是小狗来了,今天小狗家族准备去游乐场玩一玩,它们坐什么去呢?原来小狗家族是坐小火车去,小狗们就坐在这些车厢里,每节车厢里到底有几只小狗呢?我们来打开车厢看一看好吗?

  2、知道是几号车厢,巩固对5以内数字的认识。

  3、依次点击车厢,请幼儿目测出数量,并能用相应的数字表示。

  (1)1号车厢里有几只小狗呢?(点击1号车厢)

  (2)一只小狗我们能用一个数字来表示,你知道是数字几吗?(一只小狗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鼓励说完整话的幼儿)

  (3)同上方法,一次点击2号、3号、4号、5号车厢,请幼儿目测出小狗的数量,并说一说X只小狗可以用数字X来表示。

  4、为小狗找肉骨头,并能按数量正确送给车厢上的`小狗吃。

  (1)你知道小狗最喜欢吃什么吗?(肉骨头)

  (2)我们一起为小狗找些肉骨头,让它们带去游乐场吃好吗?

  (3)请小朋友每人找一串肉骨头,找到后请你数一数,再和身边的好朋友说一说你的那串肉骨头上有几根骨头,接着请个别幼儿起来讲讲。

  (4)集体讨论:怎样送骨头给小狗比较合适。

  小朋友找到的肉骨头串有的只有一根骨头,有的有两根骨头,有的有三根,有的……我们该怎样来送给小狗,让它们都有的吃呢?你找到的肉骨头串上有几根骨头,应该送给几号车厢的小狗。请你和身边的好朋友商量一下。

  (5)请个别幼儿上来送骨头给小狗。

  (6)幼儿分组送肉骨头给车厢上的小狗。

  (7)请小朋友看看我们的肉骨头都送对了吗?请幼儿及时纠正送错的肉骨头串。

  5、坐火车去游乐场。

  (1)小狗收到这么多心爱的肉骨头真高兴啊!为了谢谢小朋友们,小狗们想邀请你们一起乘坐小火车去游乐场玩,你们愿意吗?

  (2)你以前做过火车吗?坐火车需要买什么?(火车票)火车票上有座位号,我们要按照上面的座位号找到自己的座位对吗?今天我们也要凭火车票才能上火车。

  (3)教师出示火车票:你看老师这有张火车票,请你们帮我看看,我应该坐在几号车厢?为什么?

  (4)请你和身边的好朋友讲讲,你的火车票上有几个什么图形?应该坐几号车厢?

  (5)请个别幼儿讲一讲,并把车票贴在相应的车厢上。

  (6)分组把火车票贴在相应的车厢上。

  (7)集体检查,找出错误并纠正。

  6、一起乘坐小火车上游乐场。

  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座位,让我们坐上小火车一起出发去游乐场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会认读数字3和4,知道数的形成和所表示的数量。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红黄色气球各1只,统计表一张。

  2、数量1~4的点子卡片若干,彩色笔若干3、《数学》上P。2。

  活动过程

  一、游戏数气球教师出示气球,让幼儿分别说出其颜色。

  教师拿出气球,让幼儿说出其数量。

  提问:想一想,怎样才能变成2只气球?

  启发幼儿说出;一只气球再添上1只气球,就是2只气球。

  引导幼儿说出这2只气球分别是什么颜色。再观察中让幼儿发现2里面有两个1。

  二、观察画册《气球飞了》

  看一看,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说一说,天空有几只绿气球?奇奇手里拿着几只绿气球?一共有几只绿气球?幼儿点数后知道:2只绿气球再添上1只绿气球就变成了3只绿气球了。

  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3,幼儿认读。

  引导幼儿点数红气球的数量,并说出用数字几表示,然后拿出相应的点子卡片和数字数一数,黄气球和蓝气球各有几只?幼儿说出其数量后,教师出示数字卡片4,使幼儿知道:4只气球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

  找一找,数字3和4分别隐藏再哪里?

  引导幼儿根据气球的数量圈出相应的点子。

  三、讨论交流想一想,数字3和4还可以表示哪些物体?

  教师引导幼儿从活动室找出数量是3或4的物品,并在统计表中用绘画等形式记录下来。

  四、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1-13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14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分类03-06

幼儿园中班生活中的数学教案12-11

幼儿园中班优质数学教案11-09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排序》06-25

【优】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7-22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模板08-04

幼儿园中班的数学教案(精选15篇)05-19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集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