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集锦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了解水可以变化。
2. 乐于动手探究水的变化,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的过程。
活动准备:
1. 水的两种形态:一杯水、一个冰花或冰块(预先做好)
2. 酒精灯一个、铁皮一块
活动过程:
1. 导入
出示一杯水,引起幼儿的'注意
师:老师今天请来一位朋友,他有一个小故事要与大家分享,你们认得他是谁么?
2. 听一听、讲一讲
师:今天,小池塘里的水跟风发生了一个故事,故事里的水好像发生了一点变化,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看看到底小池塘里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完整欣赏故事《会变的水》
关键提问:小池塘里的水变成了什么?小池塘里的水为什么会变?
小结:原来不同的季节小池塘里的水有了不同的变化。夏天变成了水蒸气,冬天变成了冰。
3. 玩一玩、说一说
l 师出示提前做好的冰花(冰块)给幼儿玩,让幼儿体验冰化成水的过程。
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不同的水,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看看冰块变成了什么?
小结:原来冰块变成了水
l 师演示水滴蒸发的过程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一滴水烧了以后变成什么样子了?
小结:原来水因为火烧了以后变热,就变成了水蒸气,到空气中去了。
活动延伸:
幼儿在家中尝试让水在三态之间发生变化,进一步了解水三态之下的特性。
附故事:会变的水
风对小池塘里的水说:“你看见我吗?”
水说:“看不见,可是,当树枝摇、旗帜飘、天空呼呼叫的时候,我知道你来了。不过有时候你也看不见我,因为我会变。”
风笑笑说:“我不信!”
夏天,太阳晒着,晒着,小池塘里的水不见了。
到了秋天,风来问水:“夏天你到哪里去了?”
水说:“我变成水蒸气,升到天空去了。”
冬天,北风吹着,吹着,小池塘里的水又不见了。
到了春天,风又来问水:“冬天你到哪里去了?”
水说:“我在池塘里结成冰啦了。”
风说:“啊!你真的会变!”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通过不同感官探索鲜花和花茶,比较它们的不同。
2.了解沏茶的过程,品尝并表达对花茶的感受。
活动准备:
1.玫瑰花、菊花、茉莉花。
2.玫瑰花茶、菊花茶、茉莉花茶。
3.玻璃茶壶、热开水、杯子。
活动过程:
1. 出示玫瑰花、菊花和茉莉花,向幼儿介绍这三种花的名称。
2. 请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和摸一摸花朵,并说说他们的发现,例如花的质感、香味、形状和颜色等。
3. 教师告诉幼儿花朵除了可以用来做书签,还可以做成花茶,供人饮用。
4. 出示玫瑰花茶、菊花茶和茉莉花茶,请幼儿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花茶,然后说说他们的发现,比较鲜花和花茶的区别。
5. 教师把花茶分别放进玻璃茶壶,然后倒入热开水,请幼儿看看花茶的'变化。
6. 花茶放凉后,请幼儿闻一闻、尝一尝其中一种花茶的味道,然后分享感受。
活动评价:
1.能比较鲜花和花茶的区别。
2.能通过不同感官探索花茶的特点。
3.能说出喝花茶的感受。
活动建议:
1.提醒幼儿在观察时,要小心热水和茶壶烫手。
2.活动前,教师宜先向家长了解幼儿对喝花茶是否过敏。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一、设计意图:
新年快到了,老师在教室里挂上了中国结。古朴而又漂亮的中国结给教室增添了节日喜气的色彩。小朋友们不认识中国结,他们好奇而又热烈地讨论着“老师,这是什么呀?真漂亮啊。”“老师,我家里的墙壁上也有这个东西的。”“老师,为什么要挂这个东西呢?”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别小看这小小的中国结,它身上所反映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我想,既然孩子们对中国结有这么浓的兴趣,何不组织一次这样的主题活动,以让幼儿从小了解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我国民间工艺的多姿多彩,从而萌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二、内容与要求:
1、初步了解关于中国结的初浅知识,愿意尝试制作简单的中国结。
2、 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及我国民间工艺的.独特魅力,萌发对优秀民族文化的喜爱之情。
三、主题网络图:(略)
四、主题系列活动:
1、 关于中国结的传说
2、 实践活动:观察商场里的各种中国结
3、 收集各种各样的中国结挂件、图片、书等
4、欣赏各种精品中国结
5、学习活动:我们喜欢中国结
6、 学习活动:我们也会制作中国结
7、收集其他的民间工艺品
五、活动方案
(一):我们喜欢中国结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关于中国结的初浅知识,喜爱中国结。
2、感受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及民间工艺的独特魅力,萌发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准备:
准备“年年有余”等有特殊意义的中国结
(三)活动过程:
一、交流讨论:
1、这几天,小朋友们都拿来了中国结,那请你把自己带来的中国结是什么样的介绍给你的好朋友,好吗?
2、幼儿相互介绍自己带来的中国结
3、说说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
4、小朋友拿来的中国结有哪些地方是一模一样的呢?
为什么中国结是红色的呢?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按照大小排序的规律。
2、锻炼幼儿” 穿”的能力,提高手部的灵活性。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幼儿能按照一大一小的规律进行排序。
教学准备:
苹果、香蕉、西瓜的大小图片若干,用来穿项链的绳子每人一条,小碗每人一个;已经按大小排序穿好的水果项链2---3条。
教学过程:
1、以参加水果宴会引出主题
昨天晚上赵老师接到了一个电话,是水果王国打来的,邀请我和黄老师这个星期六去参加水果宴会,但是要去参加宴会有一个要求,就是要佩带一条这样的水果项链。
2、出示已经按照大小排序穿好的苹果项链请幼儿观察,引导幼儿发现上面有什么(大苹果和小苹果)。再来看一看这些大苹果和小苹果是怎样排的队(一个大苹果一个小苹果、一个大苹果一个小苹果、、、)
3、告诉幼儿象这样一个大的.一个小的、一个大的一个小的有规律的排列叫做排序。
4、你想和老师一起去参加水果宴会吗?那就要制作一串水果项链,想知道是怎样做的吗?我现在就来教你。
(1)取水果图片(苹果、香蕉|或西瓜)。
(2)按照一个大的一个小的一个大的一个小的的顺序进行排列。
(3)将排列好的图片用绳子穿起来(教师具体展示穿的方法)。
5、黄老师也做了一条水果项链,我们看一看和我们的一样吗?(幼儿发现这条水果项链不是按照大小的排列顺序穿的),那我们来帮黄老师改一下好吗?(按照刚刚的方法再重新做一遍。
6、现在你已经学会了做项链的方法,来做一条星期六和我们一起去参加宴会吧!
7、教师发放材料,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8、教师将制作好的项链一一展示并让孩子说说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
9、将项链给孩子佩带好准备参加水果宴会。
教学反思:
幼儿对这节课表现出了很强的兴趣,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很好的完成了老师预设的目标,除了自主操作的环节外如果在前面的环节请个别幼儿到黑板上操作更能看出幼儿掌握的情况,还有就是展示穿的动作时语言引导较多,应该将幼儿的注意力放在观察老师的动作上。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1、活动来源
在《娃娃家》主题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喜欢在娃娃家里,模仿大人烧菜,模仿大人的样子哄宝宝睡觉,乐此不疲,不过动作较单一,而且也不知道大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是觉得好玩。
摇篮曲对于孩子来说既陌生又熟悉,儿时模糊的记忆中会隐隐浮现妈妈唱摇篮曲哄宝宝睡觉的情景,这情景中渗透着家人对宝宝的爱,也蕴含着摇篮曲的曲风特点,我认为这对于小班初期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
因此结合主题的核心经验和摇篮曲的音乐要素,我预设了本次活动。
2、教材分析
《别吵,小宝宝睡了》是《娃娃家》子主题《摇篮曲》下的一首歌曲,此曲旋律轻柔、缓慢,让人一听就有入睡的感觉,而且旋律重复简单,十分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另外歌曲的语词十分亲切,字字句句都渗透着家人对宝宝甜蜜浓郁的爱。
3、重难点剖析
欣赏活动,对于小班刚入园一个多月的孩子来说有些难度,为了让孩子能感受到歌曲的轻柔,我采用了游戏激趣法,引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并借助情景性的话语,让孩子一点一点的感知歌曲轻柔的特性。
对于活动中的第二个目标,我则通过孩子说在前,教师演在后的活动方式,分段式地让孩子模仿大人哄宝宝睡觉的动作,并将情感目标贯穿活动的始终,使技能和情感两者目标达到较好的结合。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轻柔。
2、模仿大人哄小宝宝睡觉的动作,体验家人对宝宝的爱。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
熟悉娃娃、音乐游戏《朋友碰一碰》
2、材料准备:
PPT,娃娃(人手一个),小床若干、沙发若干
活动重点初步感受歌曲的轻柔。
活动难点模仿大人哄小宝宝睡觉的动作,体验妈妈爱娃娃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碰一碰》
(激趣,并为后面环节的切入做铺垫)
过渡语:今天来了一位小客人,看看是谁呢?(小娃娃)你们喜欢她吗?我们和小娃娃一起来玩碰一碰的游戏吧!(播放碰一碰音乐,游戏开始)
二、欣赏歌曲
(欣赏歌曲,感知歌曲的轻柔)
1、情景感知
过渡语:娃娃有点累了,想睡觉了,可是怎么睡也睡不着?
重点提问:
有什么办法能让娃娃安静地睡觉呢?想一想,我们睡不着的时候,妈妈是怎么哄我们睡觉?
:娃娃睡不着觉,我们可以拍拍他,给他讲故事,给他听好听的音乐哄她睡觉,我们的妈妈也是这样哄我们睡觉的,瞧,妈妈对我们多好呀,会用这么多办法哄我们睡觉,真是个好妈妈!
2、欣赏歌曲
过渡语:今天妈妈带来了一首歌,想让娃娃听着歌睡觉,但是我不知道,娃娃听了这首歌,会安静地睡觉吗?这样吧,孩子们,你们先帮妈妈听一听。
重点提问:
娃娃听了这首歌会安静地睡觉呢?
提升:这首歌曲轻轻柔柔的、慢悠悠地,宝宝听着听着就想睡觉了。
3、再次欣赏歌曲
过渡语:我们给娃娃听听,看看是不是听了这首歌,娃娃就想睡觉了。
(再次播放歌曲,老师抱着娃娃边看娃娃边听歌曲)
三、哄娃娃睡觉
(模仿大人哄小宝宝睡觉的动作,体验妈妈爱娃娃的情感)
过渡语:娃娃在妈妈的怀里听了轻轻柔柔、慢悠悠的歌曲,马上就安静下来了,真好!
重点提问:
1、娃娃在妈妈的怀里,妈妈是怎么抱娃娃睡觉的?
提升:抱的动作
:妈妈用这样的动作抱着我们,可真舒服呀!
2、妈妈抱着娃娃,怎么哄娃娃睡觉呢?(教师将孩子们的回答进行示范,也可以让个别幼儿来尝试哄宝宝睡觉。)
3、这首歌曲里面也有好办法,我们听听看看歌曲里妈妈抱着宝宝是怎么哄她睡觉的?
:歌曲里的妈妈抱着宝宝,笑咪咪地看着宝宝唱着柔柔的歌,轻轻地摇着宝宝,摇呀摇,摇呀摇,宝宝甜蜜的睡着了。
4、跟着音乐模仿老师哄宝宝睡觉。(一到两遍)
四、送娃娃回家
结束语:嘘,小娃娃们都睡着了,让我们轻轻把娃娃放在床上吧!回家喽!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礼貌用语:“你好”、“再见”,并在老师的提醒下会正确使用。
2、熟悉歌曲,初步培养幼儿节奏感,学习按节奏拍手。根据歌曲内容进行简单的歌表演。
活动准备:
在活动室一角布置一个熊猫的家,并请一名老师戴上熊猫头饰扮演熊猫。
活动组织:
1、教师通过讲述故事《有礼貌的小白兔》,启发幼儿学习故事中的“你好”、“再见”等礼貌用语,引起幼儿兴趣。
师:“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名字叫什么?”“你们为什么喜欢小白兔呀?”“因为小白兔有礼貌,所以大家都喜欢它!”
2、熟悉歌曲《礼貌歌》,并学会按节奏拍手,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师:“老师把刚才的故事编成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看,请小朋友跟着音乐来拍手。”
3、根据歌曲内容配上简单表演动作,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
唱“你好,你好,亲爱的朋友,我们一起,快乐无比”时,左右手握拳在胸前,大拇指相向,按节奏两个大拇指互相点一点。
唱“再见,再见,亲爱的朋友,我们将再见”时,左右手握拳在胸前相对,两个大拇指互相弯曲,作点头状。
4、通过游戏,让幼儿掌握“你好”、“再见”礼貌用语的'正确用法。
师:“我们去熊猫家作客吧!”“到了熊猫家我们怎么说?”“我们一起来表演《礼貌歌》给熊猫看吧!”“我们该回家了,跟熊猫说什么?”
附故事:
有一天,小白兔到熊猫家去作客,小白兔说:“你好”熊猫请小白兔吃萝卜,小白兔说:“谢谢!”于是,小白兔和熊猫在一起高高兴兴地搭积木,做游戏。小白兔要回家了,熊猫拉拉小白兔的手说:“我喜欢和你作朋友!”小白兔向小熊猫招招手说:“再见!”就回家了!
附歌曲:
1=C4/4《礼貌歌》
编曲:岑肖
5 3 5 3|1 2 2 3 1|3 3 5 5-|3 1 2 2-|
你好你好亲爱的朋友我们一起快乐无比
5 3 5 3|1 2 2 3 1|5 4 3 2|1 - - -||
再见再见亲爱的朋友我们将再见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7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自己物品自己用
活动目标:
1、观看玩偶表演,对人物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知道应当使用自己的生活用品。
2、通过阅读幼儿用书了解随便使用他人物品带来的健康隐患。
3、能在老师的英倒下,根据提问讨论情境表演的`内容。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认识自己的标记,教师在教室里随意不知幼儿的小标记
2、小女孩、小男孩玩偶,水杯一个,排练情景表演。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游戏导入活动--找标记
幼儿观看玩偶表演
引导幼儿讨论表演内容
教师:
(1)你觉得乐乐这样做对吗?如果你的朋友遇到这种事情,你会怎么做?
(2)乐乐愿意帮助别人,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但是,自己的杯子只能自己用,可不能借给别人。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4、观看教学挂图,了解不能乱用别人水杯、毛巾的原因。
小结:感冒的小朋友的水杯上会沾着看不见的细菌,我们用这样的杯子喝水,细菌就会从杯子上跑到我们嘴巴里面。眼睛发炎的小朋友用毛巾擦眼睛,细菌会留在毛巾上,我们再用同一条毛巾擦眼睛,细菌也会跑到我们的眼睛里。这样我们也会生病的。
5、教师提问,引发幼儿讨论,拓展幼儿的经验。
问:如果小朋友发现自己或者别人没有毛巾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小班的教师,班上的孩子年龄幼小,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老师就要将工作做到最细微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积累,调整。我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方法,那时,幼儿的安全问题不会再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经常剪指甲,了解到生水是不卫生的,并培养学生喝开水的习惯。
了解喝白开水对身体有好处。
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教具:
显微镜、载玻片
教学过程
一、板书:手的清洁。
提问:你觉得你的手干净吗?
(我们用手写字、画画、拍皮球,手上沾了很多细菌,所以我们要注意手的清洁。)
二、怎样清洁双手呢?
饭前便后要洗手。洗手时使用肥皂。
要及时修剪指甲。
保护手帕清洁,做到每天洗,随身带。
三、请一位用作手的同学,从手指上取下脏东西。
放在显微镜下让同学们观察,教育学生保持手的清洁。
读课文。
取河水样化验,让同学们看看,明白喝生水是不卫生的`。
四、看图。
图上的小朋友为什么要看医生?
教育同学们要养成喝开水或纯净水的习惯。
小百科:生水,是指未经消毒过滤处理过的水,如河水、溪水、井水、库水等。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 学习歌表演,尝试表演小鸡出壳时的惊喜。
2、 感受歌曲的趣味和表演活动的快乐。
3、 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4、 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 磁带及录音机。
2、 蛋壳道具。
活动过程:
1、 引出课题。
2、 教师范唱歌曲,幼儿熟悉歌曲旋律。
·教师边唱边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请幼儿说说歌曲里唱了什么。
·教师范唱,幼儿拍手感受歌曲节奏。
·教师弹奏歌曲,幼儿听着旋律,按节奏说歌词。注意“把门开”、“小鸡来”“胖乎乎”的附点音符节奏。
3、 幼儿学唱歌曲。
·教师完整演唱,幼儿轻轻跟唱数遍。
·幼儿边唱边加入动作。
4、 学习表演。
·听歌曲录音,请几个幼儿扮“小鸡”,躲进“大蛋壳”表演小鸡出壳。
·幼儿将自己的小椅子当蛋壳,躲进椅子背后,表演“小鸡出壳”数遍。
课后反思:
这节课对我来说,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在没上之前我还比较紧张,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上好把这节课上好,不过这些都是多余的.。在第一环节,我能把小朋友的兴趣都拉过来(除了个别),对小朋友来说,上音乐课他们很开心,因为又能唱又能在加上动作来表演,他们很喜欢展示自己,这样也能帮助他们来记住歌词,所以我并不担心他们。不过,我在道具方面可能还有欠缺,应该把小鸡出壳描述的更生动一点,像看动画那样,这样小朋友会更喜欢吧。
【幼儿园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幼儿园教案12-09
小班幼儿园教案07-10
幼儿园小班教案01-17
幼儿园小班教案06-08
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07-22
幼儿园小班的教案02-19
幼儿园小班经典的教案01-28
幼儿园小班教案《洗手歌》含反思_小班教案06-23
幼儿园小班教案《喝水歌》含反思_小班教案06-21
小班关于数字的教案范文 幼儿园小班学教案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