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小班社会教案范文汇编八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体验小鸟离开妈妈后的悲伤以及和妈妈团聚后的快乐,有初步的同情心和爱心。
活动准备:
课件《小鸟和妈妈》;用纸剪好的鸟妈妈、青蛙妈妈、鸡妈妈及它们的宝宝,宝宝数量多于幼儿人数;画有树木、花草、天空、泥塘的`背景墙饰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礼物,小朋友看看都有什么呀?(出示小动物图片)小朋友喜欢吗?可是还有一位客人却很伤心,它是谁呢?咱们看看发生了什么故事。
(评析:通过谈话,调动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演示课件,导入活动。
1.
提问:刚开始小鸟为什么不吃不喝也不唱,总是低着头?当大鸟飞来时,小鸟怎样
了?小鸟为什么看着妈妈哭?引导幼儿体验小鸟和妈妈不能相聚的悲伤。
2.
再次提问:心心把小鸟放出来后,小鸟和妈妈怎样了?引导幼儿体验小鸟和妈妈相聚后的快乐心情。
(评析:通过故事让幼儿来感知体验悲伤和快乐的心情,利用小班孩子思维具体形象化的特点,将故事制作成课件,进一步从视觉上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三、唤起幼儿的情感体验。
1.
提问:你离开过妈妈吗?找不到妈妈时,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如果妈妈找不到你,妈妈会怎么样?
2.
教师小结:小朋友离开妈妈会特别伤心,妈妈丢了孩子也非常难过。小鸟也像小朋友一样,和妈妈在一起最快乐。所以,小朋友应该爱护小动物,不要让它们和妈妈分开。
3.
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引导幼儿将动物宝宝送回妈妈身边。
师:请小朋友看收到的礼物,如果咱们把这些动物宝宝带回自己家,他们就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了,它们会怎么样?小朋友应该怎么办?
(评析:通过提问,唤起幼儿的情感体验,进而激发幼儿的同情心,使幼儿知道要爱护小动物。)
四、粘贴活动,幼儿帮助小动物找妈妈,教师引导幼儿爱护小动物,并且指导幼儿将宝宝粘在离妈妈近一些的地方,这样他们会更高兴。
(评析:为幼儿提供实际练习操作的机会,使幼儿进一步体验到小动物找到妈妈的快乐,进而来培养幼儿的爱心。)
五、结束活动: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小朋友一起围着小动物唱歌跳舞。
小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掌握系鞋带的正确方法,提高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
活动准备:《一双有蝴蝶结的鞋》故事图片,短绸带人手一根,幼儿鞋带的鞋上幼儿园。
活动过程:
1、讨论:早上,爸爸妈妈是怎样给你系鞋带的?
2、请会系鞋带的幼儿表演一次,激发幼儿学习鞋带的愿望。
3、引导幼儿根据扎蝴蝶结的经验,学系鞋带。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提醒幼儿一定要系紧鞋带,不然鞋带容易散开。
4、比一比,谁的鞋带系得又快又好。
活动延伸:在区角中增设自理区,投放扎蝴蝶结的短绸或可穿鞋子的娃娃,可让幼儿继续学习系鞋带。
活动评析:本活动设计体现出以下特点:
1、循序渐进,巧妙过渡。系鞋带是一项幼儿较难掌握的技能,练习时幼儿往往会因为枯燥难学而失去兴趣,扎漂亮的'蝴蝶结却是幼儿乐于学习的。该活动从让幼儿听故事开始,先学主人公扎蝴蝶结,再迁移至学系鞋带,如此循序渐进,巧妙过渡,幼儿愿意学,有兴趣学。
2、以语言指导行动,且贯穿整个学习活动。故事中的短句实际上把系鞋带的方法具体详细地表达出来,而且念起来象儿歌般朗朗上口,很有韵味,幼儿乐于接受。在整个活动进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了这一指导语的作用,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3、教育、保教并重。活动一是一次正规的教育活动。活动二则是保教方面的学习内容。整个活动,教育是为保教服务,保育中又有教育的成分。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值得一提的是,最后的活动延伸非常必要,因为幼儿动手能力、自理能力的提高,绝非一两次学习活动所能达到的,必须在平时多次练习、巩固。
小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⒈ 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大胆讲述秋天是美丽的。
⒉ 能热爱秋天,体验秋天的美好。
活动准备:
汉字:秋天、美丽、丰收
图片:秋风、树叶、果树等
活动过程:
一、了解秋天的美丽
⒈ 现在的季节是秋天。小朋友在公园、来幼儿园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树叶)你看到的树叶是什么样的.?有哪些颜色?树叶飘落下来的时候象什么?(象蝴蝶一样飞)
⒉ 你还看到了哪些东西?(菊花、稻穗等)它们是什么样的?
⒊ 秋天里五颜六色真美丽。(出示“美丽”)学说:美丽的秋天。
二、感受秋天的天气变化
秋天真美丽。秋风吹来,你有什么感觉?(有点冷)天气渐渐变冷了,小朋友的身上穿了什么?洗手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三、了解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⒈ 秋天来了,天气渐渐变冷了。在秋天里,你吃些什么呢?
⒉ 你在家吃些什么菜?(青菜、萝卜、螃蟹、大白菜、南瓜、栗子等)
⒊ 哪些水果成熟了?(苹果、梨、橘子等)
⒋ 秋天,好多的蔬菜、水果都成熟了,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出示“丰收”)学说: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四、小结
到了秋天,小燕子、小青蛙等都不见了。随着季节的变化,许多的动物、植物都在发生着变化。
小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体验花朵离开妈妈后的悲伤,学会说“花儿好看我不摘”。
2、初步了解公共场所的规则,知道爱护花草。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1、PPT
2、情景表演(场景布置)
3、录像
4、已学会歌曲《花儿好看我不摘》
活动过程:
一、通过开汽车进公园导入活动。
“小朋友,老师今天带你们一起去公园玩,好吗?”老师带领小朋友进公园。
二、通过观察图片知道“花儿好看不能摘”。
出示PPT1(牡丹花)
师:“小朋友们看,公园里都有些什么啊?”
幼:花。
幼:好多花!
师:“哇,那么多花呀,那我们轻轻地找张小椅子坐下来慢慢欣赏吧!”
师:“公园里的花怎么样啊?”
幼:很漂亮!师:“这朵花是什么颜色的?”
幼:红色。师:“像什么呢?”
幼:盘子……轮胎……皮球。
出示PPT2(菊花)
师:“这是什么花?”
幼:不知道。
幼:大花。
师:“它的花瓣像什么?”
幼:***卷发。
幼:蛇……勺子……面条。
出示PPT3(许多各种各样的花)
师:“公园里的花可真多呀,喜欢吗?”
幼:喜欢。
师:“看到这些漂亮的花我们心里高兴吗?为什么高兴呢?”
幼:花很漂亮……很美丽。
老师小结:公园里的花不仅可以让环境变得更加漂亮,还可以让我们看花的人感觉心里很舒服很高兴。
出示PPT4(一朵掉在地上的花)
师:“这朵花怎么了?为什么会掉在地上的呢?”
幼:摘的……有人摘下来了。
小花:有人把我摘下来扔在了地上。
出示PPT5(哭泣的小花)
师:“小花掉在地上它都怎么样了啊?”“它为什么哭的`呢?”
幼:难受…………伤心……会很疼的。
老师小结:花儿离开自己的妈妈心里会很难受的,而且慢慢地会枯萎,最后就死掉了。所以我们小朋友以后要记住看到花儿我们要怎么样啊?花儿好看我不摘。
三、通过情景表演和观看视频,学说“花儿好看我不摘”,并且知道小草和树叶也要爱护。
1、学说“花儿好看我不摘”。
师:小朋友们看,我们这儿也有许多漂亮的花儿呢!这么多漂亮的花把大班的哥哥姐姐也吸引过来啦。看,一位大哥哥来了。”情景表演(一个哥哥摘花,一个姐姐欣赏花,没有摘)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谁做得对呢?为什么?”
幼:大姐姐……她没有摘花……看了看……闻了一下……“我也觉得大姐姐做得对,我要奖励她一个拥抱!“老师抱了抱姐姐。
师:“你们想奖励姐姐吗?你想怎么奖励?”
幼:抱抱她……奖励她一个贴画……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奖励大姐姐。
师:“姐姐刚才在看花的时候还说了一句话呢,什么话?”
幼:花儿好看我不摘。
师:“姐姐做得真棒,我们一起也来学学姐姐看一看闻一闻花吧,看花的时候我们要变闻边说花儿好看我不摘。”
幼儿一起到前面欣赏花朵。
2、情感延伸
师:“那除了花儿不能摘之外,还有什么不能摘呢?”
幼:树叶……小草……师:“上次老师再带小朋友散步,拍到了一段画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老师播放录像。播放至小朋友摘树叶时停下。
师:“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幼:摘树叶……他这样不对……
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接着看。”老师继续播放录像。
师:“不仅仅是好看的花儿不能摘,像小草、树叶这些植物我们也要好好爱护。”
四、结束活动
“刚才录像里的小哥哥真棒,他知错就改没有摘树叶,我们一起唱首歌送给他吧。”师生一起围成一个大圆圈,表演歌曲《花儿好看我不摘》。
活动反思:
活动虽然结束了,可是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地应答和愉快轻松地教学氛围在我心中久久不能挥去。
在整个活动设计过程中,我遵循由易到难的设计原则,先是让孩子通过图片了解花儿离开的难受之情,再通过情景表演让孩子们知道花儿好看不能摘,最后通过录像进行延伸——小草和树叶也要好好爱护。美丽的花朵图片、可爱的花朵形象再加上大哥哥大姐姐们的表演,让孩子的注意力一直都很集中,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小班幼儿观察事物比较直观,情绪易受他人的影响,所以在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个哭泣的花朵娃娃,当花朵娃娃出现时,孩子们立刻从花朵的表情和悲伤地声音中感受到了花朵被人摘下离开妈妈之后的难受心情。花朵悲伤的心情转移到了孩子们的身上,通过这种情感转移让孩子学会替他人着想,从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不过在活动组织过程中,我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第二个环节中,我让孩子思考用什么方法来奖励姐姐。因为老师平时都是这样奖励小朋友的,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就是用五角星来进行奖励,所以导致我问了很多孩子,他们都说用“大五角星”“小五角星”,活动一时陷入了僵局,最后,我只能将这个环节草草结束。其实,我可以通过语言或者动作来丰富孩子们的已有经验,比如说,我可以这样问: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奖励她啊?要求具体细化了之后,孩子们就容易理解了。
小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自己的名字,并了解同伴的名字。
2、运用美工形式认识自己名字的写法,并能在别人写出自己名字时有所反应。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名字的轮廓。
2、各种小礼物。
3、各种彩色纸屑、亮片、胶水、棉签。
4、了解部分幼儿名字的由来。
活动步骤:
1、分礼物引题:教师请被叫到名字的幼儿领一件小礼物,让幼儿了解每个小朋友不同的名字。
2、游戏:《谁来了?》可以用一首顺口溜,如:嘭——嘭——嘭,谁呀?我是某某某呀。你 来干什么呀?我来给你送礼物呀!并和以节奏通过接龙形式让幼儿认识同伴的名字,同时 依次与同伴交换礼物。
3、教师向幼儿介绍部分小朋友名字的.趣事。
4、制作自己的“名片”:
5、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幼儿的名字,并让幼儿知道这个是自己的名字。
6、说说可以怎么装饰自己的名字。
7、教师出示装饰好的名字,并进行示范。
8、幼儿制作,在自己名字的轮廓内涂上一层薄薄的胶水,在上面洒上亮片、彩色纸屑等,可 以一个字一个字地做。
9、班级幼儿名片展。
10、对应活动:将不同的物品,如:彩笔等依次放到自己的名片前。
活动延伸:
用不同的方式制作爸爸妈妈的名片。
小班社会教案 篇6
爸爸妈妈在家里做事的录像
收集爸爸的帽子、剃须刀、香烟、打火机、皮带、领带、鞋子和手提包;妈妈的发夹、耳环、化妆品、围巾、围裙、项链、皮带、别针、手提包、高跟鞋等
活动目标
区分爸爸妈妈的用品,乐意参加模仿爸爸妈妈的活动。
关注、亲近我们的爸爸妈妈。
活动过程
一、区分物品,说一说这是谁的东西
1、看一看,这里有些什么东西?
将收集来的物品放在周围的桌子上,孩子可以走到桌子前,自由的观看,边看边说“这里有什么”在引导孩子观察的同时可以培养孩子大胆说话的习惯。
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东西?
幼儿说的时候,教师展示物品,将物品排开,便于小班孩子观察。
3、说说:你看见过谁用过这些东西?为什么要用?
4、区分爸爸妈妈的物品。
(1)其实,这些东西都是爸爸妈妈用的。你们知道哪些东西是爸爸用的?哪些东西是妈妈用的.吗?请你给爸爸妈妈送礼物,你觉得这是爸爸的东西就送到爸爸的画像前面,你觉得这是妈妈用的就送给妈妈。
(2)讨论我们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都送对了吗?
二、扮扮爸爸妈妈
1、今天爸爸妈妈都不在,我们想不想用用爸爸妈妈用过的东西,自己来扮扮爸爸妈妈?
2、那么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里都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3、一起来看看录像里的爸爸妈妈在干些什么呢?
4、你喜欢爸爸妈妈在家做些什么事情呢?
5、选择1-3件物品来装扮成爸爸妈妈,模仿一下他们的活动。(走路、烧饭、看书等等。
三、交流讨论
1、你们刚才扮了爸爸妈妈,你觉得做大人开心还是做个小孩开心呢?为什么?
2、对于爸爸妈妈,你们有什么很想知道的事情要问问他们的吗?
3、你们有什么很重要的话很想跟自己的爸爸妈妈说吗?网
小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特殊电话号码119、120、110,知道其用途。
2.初步积累在紧急情况下报警求救,保护生命的经验。
3.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米奇头饰,
2.观看过米奇妙妙屋动画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教师扮演米老鼠
带领小朋友一起出发去米奇公园参加舞会。
二、在游戏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1.(播放课件)看,到了什么地方?森林里发生什么事了?让我们想个办法
2.由妙妙工具引出电话机,拨什么号码呢?(119)拨打119后我们应该怎么说,消防叔叔才会来火灾现场救火呢?
3.小结:119是火警电话,发生火灾后拨打119请消防员叔叔来救火。
那如果我们小朋友在家里,爸爸妈妈都不在家,着火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4.继续出发,(播放课件)维尼小熊的头怎么了?怎么办?
5.呼叫妙妙工具引出电话机,拨什么号码?(120)请一名幼儿来打电话求救。
6.小结:有人受伤或者需要急救时,我们可以拨打急救电话120请医生来帮忙。
7.继续出发,(播放课件)那是谁?(小偷)他在干吗?(偷东西)
8.呼叫妙妙工具引出电话机,拨什么号码?(110)请一名幼儿来打电话报警。
9.小结:遇到小偷、强盗这些坏人,我们可以拨打匪警电话110报警,保护自己生命和财产。
三、巩固
1.总结特殊的电话号码今天一路上我们遇到了三件事,真惊险啊。森林里着火了,我们拨了火警电话?(119);维尼小熊受伤了,我们拨了急救电话?(120);小偷在偷黛西家的'东西,我们拨了警察的电话?(110)
2.做了三件好事,开心吗?时间不早了,让我们赶快去参加舞会吧。
3.继续出发,米奇公园到啦,米妮在等我们了,让我们一起跳妙妙舞吧。
小班社会教案 篇8
一、活动过程
1、引起幼儿玩游戏的兴趣。
教师扮魔术师,告诉幼儿魔术师请大家用鼻子闻一闻,猜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水果。
2、玩“闻一闻”的游戏。
出示一个魔术盒,闻一闻是什么水果的'香味。
打开魔术盒看看是否说对了,请幼儿品尝。
逐一出示魔术盒,用同样的方法,感知水果的香味并品尝。
3、小结:水果有自己独特的香味。
二、活动目标
1、能感知水果特有的香味。
2、愿意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三、活动准备
教师扮演魔术师。
不同香味的水果(葡萄、鸭梨、哈密瓜、香蕉),洗好或切好各装一盘,分别放入4个魔术盒中。
四、活动建议
1、魔术盒里还可以放入其他水果(可请幼儿帮助收集l一2种),放置自然角,让幼儿继续感知水果的香味,教师要每天打开盒子看一看,避免水果腐烂。
2、在吃点心时,若有水果,可让幼儿先闻一闻,猜猜是什么水果,再品尝。
五、活动评价
1、 能大胆地讲出自己闻到的结果。
2、能辨别l一2种水果的不同气味。
【小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社会你好教案03-31
小班社会春游教案04-01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01-22
小班社会教案11-04
小班社会主题教案02-24
小班秋天社会的教案02-26
小班社会礼仪教案08-28
小班社会教案07-05
小班社会《做客》教案05-24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