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7-02 12:03:12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小班音乐教案范文集合9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小班音乐教案范文集合9篇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三拍子的旋律,用愉快的情绪学唱三拍子歌曲,注意唱出强拍。

  2.借助图谱来理解,记忆歌词。

  3.能创编歌词,通过问答接唱的形式体验夏天的快乐。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谱一张,歌词图片若干。

  2.多媒体课件、歌曲磁带。

  3.已开展《快乐的夏天》主题活动,幼儿已初步解了夏天的主要特征。

  4.幼儿事先有对唱的经验。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能看图谱,理解歌词内容,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通过不同的身体动作,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谈话。教师:你们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什么?( 幼儿:看到了荷花、荷叶、桃子、西瓜、青蛙、知了……)(幼儿:听到青蛙的叫声,下雨打雷的声音,还有知了的叫声……)

  2.教师:什么季节到了?(幼儿:夏天到了。)

  二.学唱新歌。

  1.教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

  2.出示相应的歌词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

  3.幼儿在琴声的伴奏下有节奏的念歌词。

  4.幼儿熟悉旋律和歌词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唱歌曲。

  三.用不同的身体动作感受三拍子的.强弱。

  1.鼓励幼儿用拍一下手和两下腿的动作来表现三拍子的节奏,感受强弱。

  2.随歌曲旋律创编三拍子节奏动作。(提示: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呢?如:拍一下手拍两下肩膀、拍一下手耸两下肩、拍一下手转两下手腕……)

  3.鼓励幼儿创编动作,大家共同学习。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创编歌词内容,扩展幼儿的经验。

  教学反思:

  《夏天到》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旋律活泼欢快、内容形象生动,问答式的歌词描绘了一幅极富童趣的夏天场景。歌词内容浅显易懂,音乐情绪活泼欢快,比较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及认知特点,适合小班幼儿演唱。想一下子学会有点困难,但让孩子在熟悉音乐后,唱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并不难。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我采用游戏对唱的方式,在这环节中,我先采用老师与幼儿问答对唱的方式,再请幼儿自由分组进行对唱,随后请个别幼儿与集体对唱……让幼儿在不同的演唱过程中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以及三拍子的强弱节奏。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听辨音的强弱、高低”是幼儿应具备的音乐能力之一。音乐游戏活动“豆豆找饼干”,用卡通形象“豆豆”贯穿整节活动,创设帮助豆豆找饼干的游戏情景,让幼儿在听、想、找、唱中感知、表现声音的强弱变化。

  活动目标

  1.能听辨声音的强弱变化,并根据距离的远近控制声音的强弱。

  2.锻炼听觉能力和控制声音强弱的能力,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对于远近的空间距离有初步的感知经验,初步学唱过《豆豆找饼干》歌曲(歌词附后);物质准备:卡通豆豆图片一张,卡通豆豆头饰一个,饼干10块,小鼓一个,饼干贴纸若干,布置森林场景。

  活动过程

  一、声势导入激趣

  1.动动手。教师变化声音敲击小鼓,提问:刚才小鼓说话的声音有什么变化?(从小声到大声)我们把膝盖变成小鼓,小手变成鼓槌,一起来学学小鼓的声音吧。

  2.动动脚。教师交替变换鼓声大小(从大声到小声再到大声),提问:我们把地板变成小鼓,把小脚变成鼓槌,一起来学学小鼓说话吧。

  二、练习声音的强弱变化

  1.复习《豆豆找饼干》歌曲。

  出示饼干,师:这是谁的饼干?豆豆丢了饼干一定很着急,我们用歌声提醒他找饼干吧!

  2.结合图片进行声音强弱的练习。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师:豆豆在离饼干很远的地方,我们要怎么唱他才能听见呢?现在豆豆离饼干很近了,我们可以用什么声音来唱?(2)演示图片,练习声音的强弱变化。师:可是豆豆没有发现饼干,他又到别的地方去找了。如果豆豆离饼干又远了,我们唱歌的声音有什么变化?豆豆又走近饼干.我们唱歌的声音有什么变化?现在我们一起看着豆豆来唱一唱。

  三、趣味游戏

  1.介绍游戏玩法。

  师:我们也来玩“豆豆找饼干”游戏吧。豆豆的饼干会藏在一个小朋友的身上,小朋友要用歌声来告诉豆豆饼干藏在哪里。如果豆豆离饼干远,我们唱得大声;如果豆豆离饼干近,我们就唱得小声。不能直接告诉豆豆饼干藏在哪里.只能用歌声来提示。

  2.分角色游戏。

  (1)第一次游戏。师幼坐成大圆圈,请另一教师当豆豆,教师根据情况与幼儿一起唱,用不同强弱的歌声提醒豆豆找饼干。找到后,请豆豆说说是怎么找到饼干的,小朋友是怎么帮助豆豆的`,进一步明确游戏的玩法。(2)第二次游戏。请一名幼儿当豆豆,其他小朋友用不同强弱的歌声提醒豆豆找饼干。(3)第三次游戏。请豆豆在“森林”里找饼干,其他小朋友边唱歌边拍手,用声音和动作进一步表现强弱变化。

  四、活动结束

  师:今天大家都表现得很棒!现在请小朋友一起来分享今天找到的饼干吧。

  活动点评

  本节活动教师巧妙地设计了“豆豆找饼干”音乐游戏,让幼儿获得听辨与控制声音强弱的能力。

  第一环节教师运用声势导入,交替变换鼓声大小,引导幼儿倾听后用拍手和跺脚来表现声音的强弱变化,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经验准备。

  第二环节教师将难点前置。观察距离远近并用声音表现强弱变化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敦师根据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创设游戏情景,并采取直观的图片演示来进行声音的强弱练习,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趣味游戏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敦师循序渐进地组织游戏。先是简练、清晰地讲解游戏玩法与规则,再让一位助教当豆豆示范游戏.然后请幼儿当豆豆玩游戏。同时,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起到了支架作用,如在第一次游戏时辅助幼儿歌唱,第二次游戏时根据情况适当退出,第三次游戏时放手让幼儿来控制声音。

  此外,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还善于关注个别幼儿,如一个能力比较弱的幼儿几次错过位置找不到饼干时,教师循循善诱:“豆豆找不到饼干着急吗?想想你刚才走到哪里的时候小朋友的歌声变小了?”同时,教师能够随机把控游戏的难度,体现了教学的智慧。

  附《豆豆找饼干》歌词(根据《两只老虎》曲调改编)

  豆豆快来,豆豆快来,找饼干,找饼干,饼干在哪里?饼干在哪里?找一找,找一找。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对歌曲和音乐活动接触地不多,平时在家都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胡乱教一些社会的流行歌曲或老童谣,对节奏的把握和歌曲情感的处理运用不当。特别对小班幼儿而言,歌词的理解和掌握,是学会一首歌的关键。因此,根据幼儿年龄特征,我设计了音乐活动《苹果》。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和简单的图谱,让幼儿在动动、说说、尝尝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歌词含义,并大胆地尝试让幼儿用常见的水果名称替换原歌词,并唱出来。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歌唱活动,学会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通过学唱、仿编歌曲,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

  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歌曲演唱,初步学唱歌曲,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快乐。

  难点:

  幼儿能大胆表现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活动准备:

  立体的苹果树(可随意摘取苹果)、苹果、香蕉、葡萄、桔子等图片;

  幼儿经验准备:

  对这些水果的初步认识。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吸引幼儿兴趣

  1、今天的天气真好呀,宝宝们,我们一起去果园里逛逛吧。

  2、出示图片画满苹果的苹果树,并播放《苹果》的CD音乐。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棵苹果树上结满了苹果,我们来把它摘下来吧。

  (设计意图:出示结满苹果的苹果树,让幼儿直观感知结在树上的苹果,并伴随音乐摘苹果,使幼儿对下面所学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学念歌词。

  1、果园里到了,你们看到了什么啊?(请幼儿做到座位上,说出看到了一棵树)师:苹果长在那?苹果多吗?它是什么颜色的啊?

  2、小朋友们看到“树上许多红苹果,”我呀“一个一个摘下来。” 教师一边说一边摘苹果。

  3、小朋友,你们喜欢吃苹果吗?幼儿回答

  4、“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教师做吃苹果的动作。

  5、苹果真香啊,你们想吃吗?那我们一起来摘苹果好吗?

  6、幼儿坐在座位上跟着老师一边学念歌词,一边做摘苹果、吃苹果的动作。

  (设计意图:小班幼儿对歌词的记忆能力有限,须要先让幼儿熟悉歌词,再根据掌握的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学唱歌曲,使幼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歌曲。)

  四、欣赏、学唱歌曲

  1、这个摘苹果吃苹果的儿歌老师还能把他变成一首歌了,你们想听吗?那请你竖起小耳朵,听老师来唱一遍。教师完整地唱一遍歌曲,请幼儿欣赏。

  2、好听吗?你们一起来跟我唱好吗?请幼儿跟着老师轻轻的唱。

  3、小朋友们唱的都很认真,这次我们稍微大点声来唱好吗?能不能用喊的?对啊,我们要用好听的声音来唱。

  4、哇,小朋友们都会唱了吗?我们来一边摘苹果一边唱好吗?

  5、现在我请小朋友上面来唱,那位小朋友愿意上来呢?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请到的幼儿加上摘苹果吃苹果的动作,坐在下面的小朋友跟着一起拍手。

  6、我看小朋友们都学会了,我来听你们唱好吗? 老师在前面给幼儿拍手打节奏,幼儿唱歌。

  四、仿编歌曲

  1、哇,苹果摘完了,小朋友,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它是什么颜色的?这种水果长在哪里?

  2、我们把你喜欢吃的水果,也编成一首歌好吗? 来听听老师是怎么唱的。如“树上许多紫葡萄,一串一串摘下来,我们喜欢吃葡萄,身体健康多快乐。”请小朋友将自己喜欢的水果编进歌曲中,然后唱给大家听。

  3、哇,小朋友编的可真好呀,今天我们摘了这么多的水果,你开心吗?那我们拿着篮子去休息下。

  (设计意图:幼儿通过相互讨论,把可以替代的水果放到歌词里,此环节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及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老师给予恰当的`肯定和总结,有助于幼儿对知识的掌握与拓展,从而提高幼儿学习各种知识的兴趣。)

  活动反思:

  《苹果》是一首旋律简单歌词内容又易记的歌曲。这首歌中描绘的情景是幼儿感兴趣的,其中理解歌词、激发幼儿欣赏、感受歌曲的节奏、初步地歌词创编等,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活动的整体感觉从选材上来看符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由于近阶段我们正在进行关于水果的活动,所以孩子们对水果特别关注。通过本次音乐活动,我觉得更多的看到了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我觉得他们每个人都是很棒的,他们都愿意大胆的表现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需要调整的:由于幼儿生活经验很有限,需要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才能感受乐曲旋律的特点。幼儿在演唱的力度上还需要加强。幼儿存在个体差异,可以把这个活动延伸到区域中,创设场景地上的水果、藤上的水果等,既能巩固教学内容,又能提升能力强的幼儿创编能力,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一、开始部分师: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又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春天有盛开的小花,变绿的小草等。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一副图,让幼儿看看都有什么?

  2、教师进行小结:这就是春天的'图画,引出课题《春天歌》

  3、先让幼儿范听歌曲。

  4、教师再范读歌词,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5、教师再逐句教给幼儿。

  6、幼儿进行集体唱,分组唱,单个唱。

  三、结束部分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春天歌,小朋友都表现得很好,可有那个小朋友到前面来演唱一下呢?

  四、活动延伸活动课带幼儿到室外演唱美丽的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初步学唱歌曲并愿意用动作表达冬天不怕冷。

  2、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冬天不怕冷的积极情绪。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二、活动准备:

  1、钢琴。

  2、歌词相对应的图谱一套。

  三、活动过程:

  (一)复习律动,谈话导入。(适当地加强运动量,让幼儿感到身体暖和。鼓励不怕冷、认真做动作的'幼儿)

  师:“小朋友,现在是冬天了,你们觉得冷不冷呢?”

  幼:“冷。”

  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身体变暖和呢?”

  幼:……

  (二)教师介绍歌曲(教师朗诵歌词一遍)。

  师:“有一群小朋友告诉老师锻炼能让身体变暖和,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锻炼的。”(教师朗诵歌词一遍)

  师:“北风呼呼,雪花飘飘,小朋友是怎么锻炼的?”

  幼:“小手搓搓、小脚跺跺、小球拍拍。”

  师:“小朋友真棒,老师觉得这儿歌不好玩,我想把它变成一首歌曲。”

  (三)教师完整演唱歌曲。

  师:“小朋友听老师来唱唱吧。”

  (四)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教师出示图谱,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学学这首歌啊?”

  幼:“想。”

  师:“那小朋友再来听老师来唱一遍吧。”

  2、跟着歌曲节奏一起拍手朗诵歌词。

  师:“我们来跟着歌曲节奏一起拍手朗诵歌词。”

  3、幼儿学唱歌曲。

  师:“我们来加上动作,来唱唱这首歌吧。”

  (五)鼓励幼儿完整地边唱边跟着音乐做模仿动作。

  师:“我们加上动作再来一遍吧!”

  四、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先看老师做锻炼身体的动作,让幼儿说一说;再让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从中渗透歌词内容;最后学唱歌曲。但是幼儿兴趣点只关注了,如何去学动作,在学唱过程中,有点冷场。在下环节教师运用听、问答、念、唱,改变了学的方式,更能激发幼儿学的愿望,将歌曲一步一步的渗透到活动当中,帮助幼儿体验和感受音乐,并学唱歌曲。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感受利用身体部位表演律动的快乐。

  2、 能按音乐节奏进行动作表演,做到不抢拍子。

  3、 唱到什么歌词时,就指到身体相应的部位。

  4、 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 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1、 教师准备音乐CD或磁带。

  2、 小朋友还认识熟悉的歌曲中涉及的身体部位。

  活动过程

  1、 教师放音乐《头发、肩膀、膝盖脚》,小朋友们自由表演入室坐好。

  2、 教师带小朋友们练声:《大拇指》。

  3、 教师表演一次律动《头发、肩膀、膝盖脚》,小朋友们自由表演入室坐好。

  4、 小朋友学唱歌曲,边唱边指着相应的位置。

  5、 小朋友边唱歌曲边表演律动。

  6、 教师小结表演情况,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为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我采用动静交替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引导幼儿思考的同时,让幼儿的.肢体也动起来,不抑制他们好动的天性,因此,幼儿乐于参与活动,乐于动口动手,乐于展现自我。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在活动中,我安排了幼儿自主表演这首歌,幼儿们都想展示所学,为了给他们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这个活动最终显得有些长,如果重新组织这个活动,我会注意这一点的。

小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感受音乐神秘感,突出表现的强力度带给人的惊愕、震撼的感觉。

  2、 学习一下一下地跟音乐做简单的身体动作,用身体动作的幅度、力度来表现音乐力度的变化。

  3、 学习用轻松、愉快的即兴舞蹈来表现享受音乐。

  4、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 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磁带、录音机、图谱、小猫的头饰

  活动过程:

  1、 播放乐曲,并通过故事帮幼儿理解曲子。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非常好玩的曲子,咱们一块来听听吧”放完后问幼儿:“你们听出来里面有什么声音?还听出了什么?……好我们再来听一遍,听完后继续问幼儿,然后引导幼儿说出吓一跳的感觉。教师:“这首曲子还藏着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呢,这是一个关于猫和老鼠的故事。

  2.教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欣赏音乐。“老师还把这个故事画了下来,你们看这是什么?……”小朋友发现没有它们的提问:小老鼠的脚印颜色一样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离大懒猫远时,走路重一点,脚印颜色深;当走到大懒猫身边的时候,小老鼠走路特别轻,脚印颜色浅。

  3.幼儿听音乐,指图谱。

  引导语:咱们也顺着小老鼠的脚印去找东西吃吧?4.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小朋友,咱们也学着小老鼠的样子找东西吃吧?小老鼠怎样走路?吃东西?跳舞?”

  5.听音乐做游戏。

  活动延伸:

  可将此游戏发展为戏剧表演,咱家园联欢中演出。

  附:故事《小老鼠和大懒猫》

  一只小老鼠肚子饿得咕咕叫,他想到厨房里偷吃东西,可去厨房的路上有一只大懒猫正在睡觉,这可怎么办呢?小老鼠想了想,于是就轻轻的.轻轻的往厨房走去,当走到大懒猫身边的时候,它走得更轻了,这时大懒猫突然伸了个懒腰,可把小老鼠吓了一大跳,大懒猫醒了没有?没有,它接着又睡着了,小老鼠这才轻轻的走到了厨房,来到厨房后她又吃又喝,吃饱喝足后还跳起了舞呢。

  活动反思:

  本活动音乐简单,内容浅显生动,在活动中通过让幼儿听一听、拍一拍、动一动、玩一玩,在游戏中使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也发展了幼儿的注意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小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会念儿歌,培养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词汇:拿、唱、抬等词,注意漱,咕噜,等词的发音。

  3、知道漱口可以保护牙齿,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喝水的小花茶杯,数目和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1、教师表演儿歌内容,激发幼儿学诗歌的兴趣。

  ⑴教师手拿小花茶杯,做漱shu口的动作,引起幼儿的注意。

  ⑵教师:“刚才你们看到老师在干什么?”)⑶教师边动作过示范朗读儿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着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2、提出儿歌的名称,提问儿歌的内容。

  ⑴教师:“刚才老师在漱口,还念了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漱口。”

  ⑵提问儿歌的名称,练习发漱的音。

  ⑶幼儿再次观看并注意听,教师边动作边念儿歌。

  ⑷提问:

  a、“教师手里拿着什么?”

  b、“喝口什么?”

  c、“然后头怎样,嘴怎样?”。

  d、“水吐出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

  3、集体学念儿歌:

  1、全体幼儿和教师一起念儿歌1—2遍。

  2、幼儿每人一只小花茶杯,边动作边念儿歌1—2遍。

  4、结束: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让幼儿知道要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饭后漱口,并对儿歌及时进行巩固。

  儿歌:

  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

  抬起头,闭着嘴

  咕噜咕噜吐出水

  课后反思:

  一、活动的价值:

  漱口的重要性:饭后漱口虽是生活小事,但它关系到孩子今后良好的生活习惯的确立,一旦养成将终身受用。因此,设计今天的活动是有价值的,体现了健康教育活动回归生活的理念。

  今天孩子在活动之前表现出来的漱口能力:

  1、没有漱口的习惯:很多孩子不自觉,吃好午饭就想去玩,在成人提醒下才马马虎虎进行;

  2、不会漱口的正确方法:在漱口过程中,常常会没有经过口腔清洁的环节,直接将水吐出来;或将漱口水咽下去;因此有必要对小班幼儿进行一次集体性的生活教育活动。

  二、活动过程中的现场反思:

  1、对目标达成的反思目标一的达成较好。整个活动给孩子创设一个能让他们亲自去感知、去操作、去体验的环境。学会念儿歌,培养幼儿对诗歌的.兴趣。让幼儿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究,从而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了漱口的作用,并学会了正确的漱口方法。

  目标二: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不能通过今天一个活动达成,而需要他们的老师,家长持之以恒地去引导与培养,作为保健老师,我也会经常性地关注幼儿的牙齿健康状况,通过检查等方式介入并指导。因此在后续活动中我还将进一步把生活课堂和家庭生活有效链接,形成了教育合力,逐渐把这种认识变成孩子自觉的行动。

  2、对教学策略的反思:

  (1)通过儿歌的形式形象地帮助幼儿梳理了漱口的方法,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在这个环节中,教学目标一得到了真正的落实,儿童的生活技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2)通过游戏化教学形式为幼儿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情景,化解了学习的难点。

  像“吃芝麻糖、漱口”的环节,就源于孩子们经历过的、熟悉的事情,是在孩子自身生活体验上的一种学习和反思。

  “用镜子观察自己和别的小朋友的牙齿”环节,是让幼儿进行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究;“课件的引出”引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的兴趣,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自由讨论解决,也使小班幼儿的学习更有趣。

小班音乐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知道歌曲《变变变》的名称,熟悉乐曲的旋律。

  2.能跟随音乐做出猴子变变变的动作。

  3.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音乐《变变变》;

  2.动物图片小狗、小猫、小鸡。

  活动过程:

  一、幼儿做动作模仿,了解乐曲名称。

  1、师:小朋友们有没有见过小猴子?你能用动作学一学吗?

  2、幼儿模仿猴子的动作。

  3.教师以故事《猴子变变变》引出乐曲名称。

  二、幼儿熟悉音乐的旋律和结构,教师引导幼儿律动表演。

  1.教师出示动物图片,请幼儿欣赏乐曲,并结合图片帮助幼儿熟悉旋律。

  2.引导幼儿创编猴子变变变的动作。

  (1)提问:小猴遇到小花猫时,变了几下小猫的`动作?

  (2)带着问题再次听音乐,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示变变变。

  (3)引导幼儿讨论小猴子还可以变成什么动作?再次跟随音乐做猴子变变变的动作。

  (4)鼓励幼儿跟随音乐不但要做动作而且要发出小动物的声音。

  (5)教师请一名幼儿跟随音乐做变变变的示范,其他幼儿观看。

  (6)教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表演。

  3.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变变变的动作。

  (1)猴子玩累了要休息,请幼儿用动作表示。

  (2)请幼儿自由创编自己想变的动作并做以展示。

  (3)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完成创编动作。

  (4)请一名幼儿领舞,其余幼儿一起学做。

  三、幼儿一起表演乐曲。

  1、幼儿听音乐完整进行表演。

  2、请幼儿与客人老师一起进行音乐游戏表演。

  小百科:变基本意思是形容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有关小班音乐教案 小班音乐优秀教案02-21

音乐小班教案12-19

小班音乐教案06-08

小班音乐教案06-12

小班音乐教案11-07

小班音乐教案下雨教案02-14

小班走路音乐教案02-21

小班音乐教案《抱抱》05-05

小班优秀音乐教案04-10

小班音乐教案:苹果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