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锦集(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浸入水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水的浮力,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部分的多少有关。了解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归纳能力。
二、教学准备:
平衡尺、铁块、木块、绳、水槽、测力计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将一些物体放入水中,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些什么现象?有的沉有的浮。
2、这些物体为什么有的会沉有的会浮呢?
(二)学生自主学习。
1、通过平衡尺认识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
(1)认识浮在水面上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
A.教师演示:
a.当平衡尺一端的小木块浸入水中,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b.演示前学生假设、猜想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B.汇报观察到的情况。
C.学生分析这是为什么?
D.师生共同小结:
浮在水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
(2)认识沉在水中的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
A.平衡尺两端都挂上铁块,将一端的铁块浸入水中,平衡尺还平衡吗?
B.学生分组实验研究。
C.得出结论:沉在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
(3)得出结论:放入水中的物体,不管是浮在水面上的,还是沉在水中,都会受到水的浮力。这个浮力的方向是朝上的。
2、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部分的多少有关系。
(1)请学生设计实验,怎样测量浮力的大小?
(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方案。
(3)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5)完成P9的空格。
(6)测量水的浮力大小的变化。要求依次测量铁块在空气中、刚浸入水中、大半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时的读数,通过比较,你
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7)学生分组实验。
(8)汇报实验结果。
(9)得出结论:物体浸入水中越多,受到浮力越大。
3、指导学生了解浮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1)学生阅读P10的内容。
(2)让学生交流在生产、生活中是怎样应用和使用浮力的?
(三)小结本课:
1、怎样测量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
(四)作业:
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为什么还会有的沉有的浮呢?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观察自己的手,用描画的方法画出手的轮廓。
2、创造性地描画不同的手形,体验小手变变变的乐趣。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绘画前组织幼儿做各种手影游戏,丰富相关经验,幼儿活动材料《美术》第12页,蜡笔。
活动过程
一、小手变魔术。
1、我们有一双能干的手,你的小手会干什么呢?老师的手还会变魔术,边念儿歌,边用双手造形:我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变呀变呀变,变成……
2、引导幼儿观察手的不同造型,想象手变成了什么,像什么。(山、树枝、仙人掌、花等)
3、师幼共同游戏,体会用手造形的多种可能。
二、画一画小手的魔术。
1、引导幼儿讨论:怎么样把小手变的魔术画下来?
2、教师示范描画的方法:把左手放在纸上,右手拿起蜡笔靠在手的边缘。从手腕开始画,沿着手掌到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再沿着手掌另一边画到手腕。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沿手的边缘描画,描画时放在纸上的手不能动。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小手变换出不同的造形。
4、引导能力强的幼儿进行添画,增加趣味性和情景性,鼓励动作快的幼儿进行涂色。
三、结束活动。
1、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做一做自己的小手魔术,引导其他幼儿进行模仿。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抓住了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的形式,形象的语言,牢牢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课堂上孩子们是快乐的。如果我在课前能更加仔细地考虑到一些问题,操作中的很多问题就可以避免。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我和孩子们在园内观察散步时经常发现在幼儿园的草地上、小树林里、草地上、大型玩具下有各种各样的垃圾——糖纸、橘子皮、吃剩下的包装袋、香烟头等。孩子们对此现象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这里垃圾怎么会这么多?”“这些垃圾都是哪里来的?”
《指南》中提出教师应善于将幼儿在一日活动中自发生成的具有发展价值、共同兴趣的热点及时捕捉住,与预设活动的内容有机结合,并在实施过程中关注幼儿即时生成的内容,给以适度的回应。
我感到幼儿提出的这一问题很有价值,它能引发孩子有关的很多想法,因而适时调整计划,与孩子们一起展开讨论。通过讨论,促进孩子实现经验的互动,知道作为幼儿园的一份子,我们都有责任关心幼儿园的整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并延伸至提醒大家一起来保护幼儿园的环境,让我们幼儿园更加美丽、更加整洁。因此,我们就设计了这次探索性主题“我是幼儿园小主人”的活动,让孩子在这种经验互动中,思维得到发展。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图片,乐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2.初步激发“我是幼儿园小主人”的意识。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电脑、有关资料、图片
活动过程:
1. 观看图片:整洁的操场、教室等
问:这是什么地方?
你喜欢吗?
为什么?
(心情舒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老师小结。
2. 观看图片:有垃圾的操场、教室等
问:这里都是什么?
怎么会有这么多垃圾的?
你看了,觉得怎么样?
(看见了难受、玩得不开心…...)
老师小结。
3. 问: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幼儿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
(把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筒里。做不乱扔垃圾的标记,挂在各处。看见乱扔垃圾的行为及时提醒、劝止……)
师:我们这些小主人真棒,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使我们的幼儿园更加整洁,更加美丽。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根据二期课改的精神,把表达与表现有机的进行整合,为孩子们创设了条件,使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尊重孩子,把孩子们自己发现的问题交由孩子们自己解决,大家各抒己见,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表达表现自己的认识,让孩子与老师,孩子与孩子,孩子与环境发生互动,互相学习,互相感染,真正发挥了幼儿学习主人的作用,使孩子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得到了提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幼儿都爱吃糖,而且对各种颜色的糖果都充满好奇,这个活动的开展,通过糖果引起幼儿兴趣,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当中,使幼儿更好体验玩色的乐趣。
活动目标
技能目标:用手指点画的方式在瓶子上表现糖豆豆。
情感目标:活动中体验玩色活动的乐趣。
认知目标:通过活动认识并区分糖豆豆的颜色。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使用手指点画将颜料点在瓶子上。
活动难点:
能说出自己点出了什么颜色的“糖豆豆”。
1、五彩糖豆豆
2、教学视频
3、颜料颜料盘
4、抹布每组三张
5、空瓶子(与幼儿人数相同数量)
6、反穿衣(与幼儿相同人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快递盒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邱邱老师收到了一个快递盒子,小朋友们猜一猜里面会是什么东西呀?”
“小朋友们都猜了很多种东西,那我们现在一起来看一看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出示糖豆豆)
二、基础部分
1、与幼儿观察讨论
师;“哇,原来里面是糖豆豆,那我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颜色”
教师小结:“这些糖豆豆都是五颜六色的,红红的,黄黄的······可真好看呀!”
2、出示空的透明瓶子
师:“那小朋友们看邱邱老师这里是什么?那瓶子有颜色吗?今天我们要将瓶子穿上好看的衣服,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3、观看教学视频
提问幼儿:视频中的老师是怎么做的?(师幼讨论,引导说出是把颜料点在透明的瓶子上)
4、教师示范(边示范边提醒幼儿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师:首先用手指蘸一蘸颜料,然后点在瓶子上面,我们使用下一个颜色的时候可以先用抹布把手指擦干净,再蘸其他的颜色在进行作画。(每个手指进行示范)
5、幼儿操作
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用这个办法把瓶子上都点满不同颜色的糖豆豆吧!
(教师巡回观察,提醒幼儿在瓶子上点画,在换颜色的'时候要将手擦干净。引导幼儿大胆作画。)
三:结束部分
1、作品欣赏展示、
请幼儿说说自己点了什么颜色的糖豆豆。
2、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都非常的棒,都把瓶子上都布满了糖豆豆,那我现在就将我瓶子的糖豆豆和你们分享!
活动延伸:
在区域游戏活动中用不同材料来制作“糖豆豆”
小班孩子绘画发展水平也正处于“涂鸦期”。由于他们年龄小,手部小肌肉群
活动反思
发育不够完善,手部力量不够且动作不够灵活,加上他们绘画的目的不太明确,又没有一定的技能做基础,所以他们只是把绘画当成一种游戏,随自己兴趣任意涂抹,画出的物体不太规范,似像非像,让人难以捉摸。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说出口、眼、耳、鼻的名称。
2.能撕贴五官,巩固五官在脸部位置的认识。
活动准备:
1.人手一面小镜子、一份固体胶。
2.幼儿活动材料《美术》第4页。
3.每组一只装纸屑用的筐子、两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找五官
1.师:孩子们,你们看老师的脸上有什么?
2.幼儿自由回答。(如幼儿回答不全,或回答问题不完整时,教师可“眨眨眼睛、张张嘴巴、捏捏鼻子提醒幼儿且指导幼儿回答完整。
3.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脸上有什么?
二、学念儿歌,巩固了解五官的位置及作用。
1.师:眼睛长在脸的那里,有什么用?用相同方法,提问其他五官。
2.学念儿歌,了解五官的作用。这是我的眼睛,眼睛看世界。这是我的.鼻子,鼻子闻气味。这是我的嘴巴,嘴巴尝味道。这是我的耳朵,耳朵听声音。
3.教师出示幼儿活动材料《美术》第4页,提问:小娃娃的脸上少了什么?(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三、撕贴五官。
1.教师讲解撕贴作画的要求:按轮廓撕下来,在背面抹上胶水,然后找到合适的位置粘贴。鼓励幼儿大胆撕贴,提醒幼儿完成后把废纸放入筐内、用抹布擦手。
2.幼儿分成红、黄、蓝、绿四组拿自己的作品进行展览,互相欣赏。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体育活动:《小动物找家》
活动目标:
1、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跑、跳,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2、能找到空的位置,不推他人。
活动准备:
在场地的四角摆放小猫、小鸡、小兔、小鸭的标记,表示小动物的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跟着教师随音乐一起做模仿操。
二、基本部分。
1、新授游戏。
幼儿四散站在场地中间,教师说:“轻轻走,轻轻跑,我的小猫喵喵喵”,幼儿边学小猫边向小猫家走去;教师说:“爱吃虫子,爱吃米,我的小鸡叽叽叽”,幼儿边学小鸡边向小鸡家走去;教师说:“黄黄嘴巴大脚丫,我的小鸭呷呷呷”,幼儿边学小鸭边向小鸭家走去;教师说:“长长耳朵三瓣嘴,我的小兔”,幼儿边学小兔边向小兔家走去
2、幼儿游戏1-2次后改为跑。(提醒出汗多的幼儿注意休息)
3、表扬遵守游戏规则和能找到空位置的幼儿。
三、结束部分。
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
幼儿能念完儿歌再跑。
小班体育活动《猫和老鼠》
活动目标:
1、 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受战胜困难的喜悦心情。
2、 结合幼儿钻、爬和跑多种玩法,发展幼儿的动作的协调性、敏捷
性。
3、 萌发幼儿相互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猫、鼠头饰若干、粮仓一个、鼠洞二个、独木桥、山洞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幼儿听音乐开汽车进场地。
2、 游戏前的活动准备。
3、 启发幼儿讲出猫、鼠的作用及特征,交待游戏名称及规则。
二、基本部分:
1、 猫保护粮仓巡逻,鼠乘虚而入找粮吃,没吃到。
2、 在鼠妈妈的带领下,小老鼠们乘猫巡逻时,在路上设障碍,搬来跳圈等,鼠获得偷 粮的成功。
3、 猫找出失误的原因,卸下铃铛,排除除路障,想办法给鼠一个错觉,终于抓住了老鼠,
减少了粮仓的损失。
三、结束部分:
1、 表扬角色扮演得好的幼儿。
2、 幼儿开汽车离开场地。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对唱歌曲,节奏基本正确。
2.观察画面并描绘画面内容。
重点难点:
1.学习对唱歌曲,节奏基本正确
2.观察画面并描绘画面内容。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小鱼儿》。
2.DVD:《小鱼儿》。
3.歌曲:《小鱼儿》。【附】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讨论鱼的生活环境。
1.鱼儿的家在哪里?
2.鱼儿的家里有哪些东西?
二、请幼儿观察幼儿用书上的画面,讲述鱼儿的生活世界。
1.画面上有什么?小男孩来到了哪里?
2.小鱼儿在哪里溜滑梯?(在水草上)
三、播放DVD,请幼儿欣赏。
四、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歌曲。然后将幼儿奉承两组,一问一答地对唱歌曲——一组幼儿演唱画面中的`小朋友的歌词,另一组幼儿演唱小鱼儿的歌词,全班幼儿一起唱最后一句歌词。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一次性纸杯手工制作,是手工制作中利用很多的,而且纸杯手工制作出的小物品大都非常可爱,因此设计了手工活动《七色花》,生活中的出色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仔细观察生活,发现更多的美丽。
一、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剪、涂色的方法制作七色花。
2、通过观察范例、示范讲授,练习使用剪刀剪直线,和练习涂色的方法。
3、能够较为独立地完成制作过程,锻炼动手操纵能力。
二、活动预备:
用过的一次性纸杯若干并在纸杯上均匀画7条线、剪刀、不同色彩的蜡笔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范例,引发幼儿的爱好。
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着一朵漂亮的七色花。你们知道它是用甚么制作的吗?仔细看一看。(纸杯)原来是用纸杯作的,你们想用纸杯做漂亮的七色花吗?
2、老师示范制作过程。
(1)仔细看看纸杯上有甚么?(线)我们用小剪刀沿画好的黑线剪直线,一直剪到接近纸杯底部为止。
(2)剪完7条直线后,将剪好的每一个“花瓣”向外展开。然后用蜡笔在花瓣上涂上不同的色彩。
(3)纸杯的下面(底部)是七色花的花心,也能够涂上好看的色彩。
3、孩子动手制作,老师给与必要的指导,帮助个别幼儿完成制作。
4、讲评:
(教师将幼儿制作的'七色花贴在事前画好的花园里)花园里有很多的七色花漂亮吗?
活动反思
《七色花》主要是练习剪和涂色的方法。的技能,这次手工制作比较难,我们的孩子在看完教师操纵后,还得在剪中学习。活动结束后,看到孩子的“七色花”作品,让我发现孩子们的能干。原来孩子们不但是好学乐学的,而且还是会学习的。在今后的活动中,我将努力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建构的学习,使他们感受手工制作的乐趣。
【幼儿园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幼儿园小班教案07-09
[经典]幼儿园小班教案08-25
小班幼儿园教案12-09
幼儿园小班教案09-14
幼儿园小班教案09-14
幼儿园小班教案09-15
幼儿园小班的教案02-19
(经典)幼儿园小班教案07-28
幼儿园小班教案【经典】07-27
(精选)幼儿园小班教案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