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01 14:05:03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大全【8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科学教案大全【8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内容与要求】

  1、在实验操作中,感受空气的压力,进一步萌发探索生活中空气压力的各种现象的兴趣。

  2、能够按照实验步骤细心操作,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测。

  【活动重点】在实验操作中,感受空气的压力

  【活动难点】能够按照实验步骤细心操作,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测

  【材料与环境创设】

  玻璃瓶、纸片、玻璃弹珠、水

  【活动流程】直接导入——实验操作——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提问:空气在哪里?

  空气有力量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实验,从小实验中找找答案。

  二、实验操作:

  (一)第一次操作:空气能形成压力

  1、材料介绍:

  设疑:猜一猜纸片能拖住玻璃杯里的水吗?

  1、验证:

  (1)教师演示:

  重点步骤讲解:水倒满玻璃杯、用手轻压纸片、慢慢翻转

  (2)幼儿操作

  指导:两人一组完成实验

  能否根据要求进行操作

  提醒幼儿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

  3、实验结果

  (1)幼儿交流:

  重点提问:杯子倒过来水没有流出来,是谁在帮忙?

  (2)为个别实验失败幼儿纠错:

  重点指导:为什么水不加满,杯子倒过来水会落下来。

  小结:杯子里的空气和外面大气压相互抵消。

  (3)小结: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能形成一股力量,我们叫它空气压力,帮助纸片托住玻璃杯里的水。只有做了实验才能找到正确的'结果。

  (二)第二次操作:空气压力大

  1、设疑:

  装满水的玻璃瓶里如果再放入弹珠,纸片会掉下来吗?

  2、幼儿操作:

  要求:数一数,放几颗弹珠

  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实验要点

  2、实验结果:

  (1)幼儿交流:

  放了玻璃弹珠后,纸片掉下来了吗?

  你放了几颗?

  小结:原来空气的压力能够托起玻璃杯里那么多、那么重的弹珠,空气的压力很大。

  三、活动延伸:生活中的空气压力

  实物操作:粘勾、汽水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空气压力的存在,我们再去找一找。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那么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危害?

  通过学习让幼儿明白,塑料制品确实在生活中给人类带来很多方便,但同时也对人类造成一定的危害。幼儿在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能接触到各种塑料制品的实物,因此,这一课幼儿容易接受和掌握,同时,这一课中的教具是丰富多彩的易于刺激幼儿感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有关"白色污染"的总的对幼儿来说有些抽象,针对这一问题,我在课前组织幼儿清理园内的塑料垃圾,再观看有关"白色污染"的图片和纪录片,幼儿会很透彻地理解"白色污染"。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让幼儿在探索中认识各种塑料制品,知道它的特性。

  2、幼儿能够自主的了解塑料制品在人们生活、生产中的用途。

  3、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观看,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准备

  1、幼儿每人自带塑料制品一、两件。

  2、带领幼儿在园中搞"塑料垃圾"清理活动。

  3、在活动区投放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

  4、白色污染图片及光盘。

  四、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发现法、观察法、比较法相结合,满足幼儿探索事物本质特征的愿望,了解塑料制品特征,为了解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的用途,我运用了交流讨论法、设计情境法,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经便幼儿理解。

  五、教学过程

  我为本次活动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一)激发幼儿兴趣首先我设计提问:"小朋友们,请把你们带来的各种东西拿出来吧,告诉大家,你带来了什么?有什么用?是由什么制成的?"(这时幼儿会把带来的东西摆放在他们面前的桌子上,具体生动的教具摆放在桌子上,自然构成了一个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展示会,幼儿感受到刺激,学习兴趣和探索愿望立即被激发出来了。)然后幼儿自由发言:我带的是饮料瓶,喝水用的;我带的是一个盆,是洗菜用的……最后老师小结:小朋友带来的这些东西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塑料制品。

  (二)引导出现

  1、在活动室里寻找塑料制品。

  2、寻找后启发引导幼儿说出塑料制品的特征。

  教师出示实物,引导幼儿说出形状不同、颜色不同、薄厚不同、软硬不同、高矮不同、长短不同。(经过幼儿的观察比较和教师的启发引导,塑料制品的外部特征得到解决。然后同样用示范引导的方法,让幼儿说出它不怕摔、不怕水、比较方便、比较安全等内部特征。)这一环节完成活动目标。

  (三)交流讨论本环节主要让幼儿了解塑料制品的用途。请涉朋友分组讨论,由于幼儿自带了那么多塑料制品,活动区里又投放了那么多,因此幼儿讨论的会非常激烈,激烈的讨论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拓展了幼儿的知识面。

  最后,教师把讲座结果归类小结:

  1、生活用塑料制品。

  2、学习用塑料制品。

  3、电器产品中的'塑料制品。

  这一环节完成了活动目标2。

  (四)情境设计如今,塑料制品垃圾已成了环境的重要杀手,本环节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而设计的。

  首先从塑料大棚模型,再通过课前的"垃圾清理"活动和观看光盘和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塑料制品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教育幼儿不随意乱扔塑料制品,尽量少使用塑料制品,鼓励幼儿研究一些处理塑料制品的科学方法,让幼儿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的信念。

  完成活动目标3。

  (五)活动延伸

  1、创造环境,在活动区多投放各种塑料制品,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然巩固对塑料制品的认识。

  2、在活动室张贴有关"白色污染"的图片,动员幼儿带家长利用双休日时间体验"白色污染"和用自己的能力杜绝"白色污染"。

  教学反思:

  塑料袋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资源,许多人除了用塑料袋装东西以外就把它随手扔到垃圾桶里面去了。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塑料袋启发幼儿对塑料袋的形状、大小的一个认识,让幼儿在观察中知道塑料袋的用处大,同时对人类的污染也是很大的,从而在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一、目标:

  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初步具有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活动:

  地球仪,纯净水、豆浆、醋、盐水、脏水各一杯。

  三、活动过程:

  1、引入话题: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老师先不把这个东西所有的谜面讲出来,我们小朋友最能干了,看看能不能很快猜出来。这个东西很能干,我们拿把刀去切他,可是切不断!是什么?(幼儿猜不出来的话,再提供其他提示)这个东西还有一个本领,你要他变成什么形状,他就能变成什么形状!他干净的`时候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我们每天都要喝他,用到他等等。

  2、出示地球仪问幼儿,地球上什么颜色的面积最大?蓝色的代表什么?告诉幼儿,蓝色代表海洋,黄色代表陆地,剩下的白色代表我们直接能用的淡水资源。问幼儿淡水资源多吗?怎么看出来的?地球上最多的是什么?告诉幼儿虽然海洋很多。但是我们不能直接利用海水。

  3、出示纯净水、脏水各一杯,问问幼儿两杯水的区别。请每个幼儿都要看一看,说一说。

  4、提问:水有什么用?(向幼儿介绍水的用途,如:幼儿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水能洗衣,做饭,饮用,水还能发电,使幼儿能看电视,使用电冰箱,空调等等。)

  5、提问:水是怎么变脏的?脏水能用吗?组织幼儿以小组形式自由讨论,小朋友应该怎样做?小朋友家里有什么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好办法?

  5、小结:小朋友知道水有很多用途,对我们的重要性,如果水资源被污染了,我们没有水用会很惨,那么请小朋友从现在开始就要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还要把我们想到的好办法告诉爸爸妈妈,大家一起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四、延伸活动:

  以绘画的方式让幼儿记录下,在幼儿园一天用了几次水,感知水对我们的重要性。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孩子观察、比较和探究的过程使孩子初步了解物质的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这个词的含义。

  2、通过幼儿大胆描述自己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培养倾听他人的能力。

  3、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次性杯子、绿豆、米、盐、糖、果珍、搅拌棒

  活动过程:

  一、引出部分

  1、老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做一个有趣的游戏。

  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摸一摸,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东西,请吧。

  2、幼儿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老师:大家轻轻地走回来,坐好,乖。谁愿意举手告诉我你都看到了什么?

  二、大胆猜测材料的溶解性

  1、 老师:猜猜,这些东西分别放到水里会怎样?

  老师:到底会怎样呢?我们等会再试试。现在请小朋友看看老师这杯水里有什么东西?

  2、老师:我请一个小朋友来尝一尝,谁愿意来试试。好,你来!

  一名幼儿上来尝水的味道。

  三、幼儿大胆操作尝试,验证自己的猜测

  1、教师请幼儿自己尝试探索,让这些材料融解,如果盐暂时溶解不了,我们请小木棒来帮帮忙,帮我们搅拌一下,看看会怎么样?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个别交谈。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把桌上的东西都用上,看看哪些能取出来,哪些取不出来了。

  3、幼儿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老师:做完了的小朋友谁来讲一讲,你发现了什么?

  三、教师小结

  1、老师:这些东西躲到水中了,我们把这个现象叫什么?刚才非非说的是对的,它们都被水溶解了。这些水时间长了会变质,颜色会发生变化?到底会怎样呢,我们把它们放到阳台上去,过几天再去看看有什么变化,好不好?

  幼集体:好!

  2、带幼儿到阳台上摆放水杯,活动结束 。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替代物来构建纸桥。

  2、探索使桥面牢固的方法,并进行记录。

  活动准备:替代物若干(如:厚薄不一的纸、积木、纸杯、书、纸盒、塑料瓶等)记录表 笔 桥的图片若干前期经验准备:观察并讨论过桥,对桥的功用及种类有所认识

  活动流程:

  一、各种各样的桥

  和孩子一起回忆我们认识及看见过的桥。(对桥的构建部分、各种造法更清晰的认识,为后面的造纸桥做下铺垫)

  1.上次我们通过观察、收集资料认识了许多桥,你们还记得吗?(在老师象征性的`提问下,出示桥的图片)如:有一座桥,横跨浦西与浦东,桥面就象大旋涡,说说是什么桥呀?-------南浦大桥

  2.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所以我们更要感谢这些造桥的人们,那今天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回造桥人呢?

  二、造纸桥

  1.介绍材料

  看看我们造桥有些什么材料,可以怎么使用呢?(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造桥想法)

  2.鼓励幼儿使用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构建。

  1)桥面要牢固,比比谁的桥面载重多。

  2)根据记录表记录下实践的过程及结果。

  3)可尝试使用不同材料构建,看看你会发现什么小秘密。

  3.交流与分享

  1)请个别孩子来展示作品,并说说根据记录的内容说说栽重量。

  2)小结:你们看了小朋友的演示,及自己的实践、操作,发现了什么小秘密或小问题吗?

  A平面桥及弓形桥的载重量

  B厚的桥面与薄的桥面的栽重量

  4.大家来动脑,怎样使薄的纸也和厚纸桥面栽重一样呢?

  三、延伸:

  我们将把这一问题带入区域活动中进行探究解决。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对探索蛋里的秘密感兴趣,初步了解蛋的特征及用途。

  2、认识几种会生蛋的动物,尝试用图表记录的方式,记录会生蛋的动物。

  3、对蛋的活动产生兴趣,乐意向大家介绍自己了解的有关蛋的知识。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微波炉或煤气炉一个,锅、碗等。

  2、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3、 关于鸟、家禽和部分爬行类动物生蛋的录象或图片资料。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看录象或图片资料,丰富有关蛋的经验。

  教师:刚才我们看了录象,看见的蛋是怎样的?(有大、有小、有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外形;有的上面还有花纹。)

  教师:除了鸟、鸡、鸭、鹅还有哪些动物会生蛋?(蛇、乌龟、鄂鱼等)它们蛋的外形都一样吗?你知道谁的蛋最大?(鸵鸟)

  2、组织幼儿讨论:蛋有什么作用?

  3、对鸡蛋进行加工,品尝加工过的鸡蛋。

  教师:蛋可以怎么吃?教师利用微波炉蒸鸡蛋,再做煎鸡蛋让幼儿品尝。

  4、了解鸡蛋、鸭蛋的各种吃法,启发幼儿想一想:

  (1)生活中鸡蛋还可以怎么吃?(烧汤、煮、五香鸡蛋、蛋饺、蛋卷、蛋糕)了解鸡蛋的各种吃法。

  (2)鸭蛋有哪些吃法?(烧汤、咸鸭蛋、皮蛋)咸鸭蛋和皮蛋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加工制作的吗?

  (3)你吃过什么蛋?它们是什么味道的?

  5、观察录象:鸡、鸟、乌龟孵化蛋的过程,知道蛋是它们的卵,如果没有蛋这些小动物就没有了。所以要注意保护它们。

  6、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初步了解几种会生蛋的`动物。

  (1)看图说说:从蛋里出来的是什么动物?

  (2)青蛙、蝴蝶也是从蛋里变出来的吗?

  7、使幼儿知道蛋是动物的卵,鸟、家禽和部分爬行类动物都有卵。蛋的种类不同它们的外形基本上都是圆圆的,但是它们的颜色、大小以及形状是有差别的。此外,有的蛋有硬硬的壳,例如:鸟、家禽;有的蛋外面是软软的,例如:蝴蝶的卵、青蛙的卵。蛋可以用来食用,蛋有丰富的营养。

  8、继续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上的表格,启发幼儿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哪些动物?哪些动物是会生蛋的动物,请你在会生蛋的动物下面画一个圆圆的蛋。

  活动反思:

  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感受很自然,趣味性的使幼儿更加喜爱,幼儿通过触觉、视觉感官,感知蛋的大小、形状、颜色等,蛋的材料具有生活化,教师投放材料,注意了可操作和探索性,所以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引发幼儿以小组共同认识各种各样的蛋,教师用信件方式启发性的提问,幼儿从中不断的积累对蛋的知识经验,教师总结了幼儿的表述,提升了经验。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沙子具有细小、松软、加水后可以任意造型等特点,容易诱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欲。但平时,幼儿园的沙池或沙箱中的沙经常是干的或是湿的,而且,玩沙活动大多安排在户外活动时间,因此幼儿在玩沙的时候经常是在重复着铲沙、倒沙和堆沙动作,玩得不丰富,没有创造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幼儿不了解沙的特性,尤其不了解干沙和湿沙的区别,所以,玩沙活动停留在浅表的动作上,玩法上没有创造性。

  目标:

  1、使幼儿认识了解沙的特性

  2、通过玩沙活动,感受玩沙的乐趣

  3、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重难点:

  感知和探索沙的`特性。

  过程:

  一、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干沙的特性:

  1、用小筐子分离出小石子和细沙,并通过触摸、抓捏感受和体验沙细小的特点。

  2、用吸管吹一吹干沙,体验干沙轻的特点。

  3、把筛出的细沙倒入塑料杯中,通过观察和搅拌体验沙不溶于水的特点。

  4、寻找宝藏-一通过用手扒开沙子找玩具的游戏。

  二、体验干沙与湿沙的区别:

  1、爱喝水的沙-一往沙箱中加水,用手感知干沙与湿沙捏合上的区别,即干沙轻,不易捏合;湿沙重,易捏合。

  2小组造型活动,体验湿沙可以任意造型。

  三、谈话、讨论,了解沙的用途:

  1、交流关于沙的用途:沙纸、沙画、沙球、沙包、沙漏等。

  2、害处:沙尘暴、河流泥沙、沙漠等对环境的危害。

  延伸:

  一、沙能不能种路物:

  提供两盆植物(一盆用泥,一盆用沙),提出管理要求:每天给于一定的阳光;浇同量的水,一周施一次肥;每组做好纪录。

  二、制作"七色彩泥"。

  在细纱中加入水和颜料,混合搅拌,把沙染成多种颜色的沙,然后将彩沙晾干,分层装入或分色装入物色透明的器皿内。

  三、制作"沙雕"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圆柱体上绕线,根据缠绕的圈数判断线段的长短。

  2、训练快速辨认和判断的能力,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一、绕线圈

  1、幼儿分组操作,将线段整齐地缠绕在圆柱体上,数一数自己饶了几圈。

  2、将线段分开,与同伴比一比线段长短。

  二、猜长短

  1、出示已缠绕五个圆柱体积木,看看每个圆柱体积木上绕了几圈彩色线。

  2、当着幼儿的面,将绕在五个粗细不同的圆柱体上的彩色线展开。比一比,哪个圆柱体上绕的线最长,哪个圆柱体的线最短。

  3、按线段的长短给五个圆柱体排序,并依据从长到短的顺序贴上1—5的数字卡。

  三、比长短

  1、幼儿观察图片,迅速判断线段的长短。

  2、在粗细不同的圆柱体上绕同样的圈数,圆柱体越粗,线就越长;圆柱体越细,线就越短

  四、总结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02-15

中班科学教案07-02

中班科学教案07-20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11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06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08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9-16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27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9-06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