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圆形纸折各种各样的鱼身、鱼尾及水草。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交往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力与表现力。
3、进一步培养幼儿看图折纸的技能,巩固折、压、拼贴的技能。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有关鱼的碟片。
2、颜色各异大小不一的圆形蜡光纸若干,蓝色背景图5张。
3、小鱼、水草图示2幅,示范图1张。
活动过程:
一、看碟片,引起幼儿兴趣。
1、小朋友,你们知道谁生活在水里吗?
2、好,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碟片提醒幼儿仔细观察鱼的颜色、形状及水草)
3、你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它长得什么样?
二、引导幼儿欣赏观察示范图。
1、老师做了一幅图,你们看美不美?美在什么地方?
2、你们知道这幅图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三、引导幼儿看图折纸。
1、你最喜欢哪条鱼,它是怎么折出来的?请你把这条鱼的图示找出来。
2、老师示范第一种折法
3、小鱼喜欢在水里游来游去,它们还喜欢在水里捉迷藏呢!那水草怎么折呢?
4、水草折好后是一段一段贴上的
四、提出合作要求。
1、有的小朋友折要折很长时间,那怎么办呢?
2、小朋友先折鱼,最后大家一起合作折水草
五、幼儿作业。
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创造性地折出不同的鱼、水草。
六、讲评。
1、幼儿相互评价作品。
2、老师表扬合作好的小组。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一、设计思路
1、活动来源——真实生活情境
大班幼儿好胜心强,喜欢竞赛性游戏,但常会为了赢输而起争执,原因之一是统计方法不合理,记不清输赢。本次活动通过“谁是猜拳高手”的游戏,让幼儿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探索统计方法,既满足他们的游戏需求,又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2、活动定位——概括提升原有经验
梳理、归纳、概括是集体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本活动以经验呈现——概括提升——巩固运用为主线,通过实践操作和交流分享引导幼儿主动建构经验,感受统计的重要和有趣。
3、教材价值——培养统计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统计是探究性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包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本活动不仅发展幼儿的计数、比较数量等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辩析的过程中学习统计记录的方法,有助于培养统计意识,形成科学的思维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萌发对统计的兴趣,感知统计的作用。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通过数量比较判断输赢。知道收集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数据,在经验分享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三、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竞赛性游戏的经验
材料准备:实物投影仪、黑板、记录纸、笔等
四、活动过程
主要环节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取队名,营造气氛
“我们要在男孩和女孩之间举行一次猜拳比赛,先为自己队取个名字。”
2、猜输赢,激发兴趣
3、想办法,引出比赛
“两队都有希望获胜,到底谁能赢只有比一比才知道,你认为应该怎样比呢?”(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设想比赛方法:如男女对抗,赢的'人数多的队获胜;组内选拔,选派获胜次数多的人参加总决赛等)
从幼儿喜欢的游戏入手,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经验呈现,概括提升
1、第一轮游戏,运用自己的方法统计 (游戏方法:男女对抗) = 1 * GB3 ①二人游戏
= 2 * GB3 ②集体交流
交流游戏结果并引出统计方法
“你和谁比?赢了几次,你是怎么记住的?”
= 3 * GB3 ③小结
肯定幼儿的方法,知道在数据少的情况下,可以用简单方法统计。
2、第二轮游戏,尝试运用记录的方法统计
= 1 * GB3 ①为失利的队鼓劲,引出第二轮游戏(游戏方法:队内轮流比赛,每队选出一位猜拳高手,进行总决赛)
= 2 * GB3 ②幼儿运用原有经验统计记录
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是否明确操作要求,记录的方法,提醒幼儿及时交换玩伴。
= 3 * GB3 ③交流记录数据的方法
幼儿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介绍记录的方法
“你和几个人玩了?你赢了几次?”
“你是用什么记号表示的?”
= 4 * GB3 ④教师归纳概括,引入新经验
用简洁的符号记录次数,有一定的条理性
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体验不同的统计方法。
从原有经验中归纳提升出新经验,有助于幼儿的主动建构。
视幼儿的经验随机调整
三、巩固运用,感受体验
1、第三轮游戏,运用新经验统计
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方法的运用,个别指导
2、交流分析统计记录
采用幼儿介绍与同伴观察两种方法交流分析记录方法。
“从记录上你能看出些什么?”
鼓励幼儿质疑,强化正确方法
“对于这些记录,你有什么意见或看不懂的地方?”
3、初步分析比赛结果,选拔每队的猜拳高手
4、总决赛,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5、教师小结
比赛次数多的时候,记录可以帮我们的忙,记一记,数一数,比一比,就能知道比赛结果了,统计的方法真有用。
分析统计记录旨在理解统计的作用与意义。
引导质疑法鼓励幼儿在辩析中主动学习。
四、延伸
1、引导幼儿自主交流比赛感受
2、迁移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运用统计方法
联系生活,迁移经验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是一家,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服饰。
2、根据主要民族的服饰特点,尝试画出民族娃娃的特点。
3、发展幼儿尊重、热爱少数民族同胞的情感。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少数民族挂图(蒙古族、维吾尔族。
2、油画棒、画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56)那,你们都知道哪几个民族?
2、这些民族的娃娃和我们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他们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讨论)
3、教师引导幼儿看挂图了解一些民族服饰的特点。
蒙古族服饰——他的主要特点是身穿长袍,斜衣襟,头上扎着头巾或者戴着皮帽子,腰间束腰带,脚穿皮靴。
维吾尔族:头戴六角帽,男子穿斜领无扣的.长袍,腰系长方巾。女子多在宽袖连衣裙外套上对襟背心,小姑娘多梳几十条小辫子。
藏族:藏族服饰的主要服装款式就是藏袍,藏袍在藏语里又叫初巴。女孩身穿长裙,外罩一条五彩围裙。男孩一个袖子套在手臂上,一个袖子甩在旁边,藏装的基本特点是上身穿绸或布长袖短褂,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外加肥宽长袍,男子下穿裤子,女子下穿裙子,外系一条五彩围裙,是藏族特有的装束,女子的头上一般都戴由多种颜色的丝线组成的扎秀。
4、刚才你们在看民族服饰的时候都看到了些什么?在什么地方?逐一提问,引导幼儿发现图案装饰的主要地方。(小结:小朋友看得真仔细,这些美丽的民族服饰的图案主要装饰在衣服的袖口、领口、衣角。那袖子两边的图案是不是一样的?(是)这就叫对称。小朋友再仔细观察,除了袖子还有什么地方能表现对称美?(衣领、裤脚、纽扣)。衣服上的图案有什么颜色?是怎样排列的,有什么规律?
二、教师激发幼儿创作欲望。幼儿作画。
1、老师这还这有3个民族小朋友,你们看,她们穿的衣服和王老师的有什么不同?(少了许多图案)。我们想不想把它变的更漂亮一些。
2、请幼儿按各民族服饰的特点画自己喜欢的民族娃娃。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画出各民族服饰的主要特点,注意色彩的搭配。
三、讲评、展示幼儿作品。
师:小朋友,你们真了不起!能把这些民族娃娃打扮的这么漂亮,我们请几位小朋友上来说一说他们是怎样装饰的?我们和民族娃娃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一、主题背景:
秋季是农村丰收的季节,收获的各种蔬菜、瓜果、粮食对农村的孩子来说非常之熟悉,给幼儿提供了探索、发现、表达、操作的很大空间,广阔的田野是幼儿活动的一方土地、一个世界,幼儿亲自采摘的瓜果、蔬菜等又是很好玩的操作材料,当我们专注它上时,会发现它们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它能将通过蔬菜、瓜果、粮食等教育资源渗透幼儿园教学的五大领域中,贯穿整个主题教学活动,在主题中它能让幼儿体验农民秋季收获的喜悦,感受农民伯伯种植、培育、采摘的辛苦。本主题带着幼儿亲身实地去探究、去发现、去想象、去操作、去表现,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二、主题目标:
1、知道秋季是蔬菜、瓜果和农作物丰收、成熟的季节,了解农民伯伯种粮食的辛苦,亲身体验田间劳动和收获的快乐;
2、认识秋季常见的瓜果、蔬菜和农作物,知道粮食的来源,种植粮食的过程,以及粮食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懂得爱惜粮食,尊重人民的劳动成果。
3、借助蔬菜、瓜果、稻穗开展一些设计制作表现、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三、主题内容:
(一)集体活动:
活动内容活动目标秋收忙
1、引导幼儿观察农民伯伯收割水稻的过程。
2、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粮食成熟的季节
1、通过实地参观,感受丰收田野的美景,体验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
2、知道秋天是粮食成熟的季节,初步认识水稻、番薯等农作物。
快乐猜猜猜
1、学猜有关秋天农作物、水果的谜语,学说谜面,对猜谜语活动感兴趣。
2、培养好奇心,提高分析、联想能力。
奇妙的水果树
1、在画水果的基础上学习用各种颜色、图案装饰水果,然后将其剪下,幼儿集体装饰成一棵水果树。
2、知道秋季是水果丰收的季节,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好玩的番薯造型
1、喜欢自己动手制作番薯造型。
2、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创作出不同的造型。
大豆、扁豆、四季豆
1、认识大豆、扁豆、四季豆,学习比较它们的异同。
2、学习剥大豆,体验劳动的乐趣。
粮食丰收了
1、尝试用重叠的方法画出景物,有疏有密地安排画面,鹈鹕布局的变化。
2、引导幼儿用好听的语句讲述自己见到过的农村粮食丰收的景象。
棉花
1、通过观察,认识棉花,知道棉花的结构组成。
2、能用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棉花的用途与好处。
3、能大胆运用棉签等作画工具进行绘画,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黄豆爷爷找朋友
1、激发幼儿探究黄豆与豆制品关系的欲望和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认识黄豆及其豆制品,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3、培养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辨别黄豆并区分豆制品的能力。
妈妈的菜篮子
1、通过比赛讲述蔬菜种类,让幼儿感受到秋天是蔬菜丰收的季节。
2、了解荤菜与素菜的合理搭配,知道要多吃蔬菜,少吃荤菜。
(二)区域提示:
美工区:让幼儿收集句子橘子皮,供幼儿用撕、剪等方法制作菊花;投放一些稻草、豆梗等让幼儿自制一些玩具。
阅读区:准备一些花生、柿子、石榴、橘子等实物,准备百宝箱一只为幼儿猜谜语等。
角色区:增设食品商店,投放一些幼儿从家里带来的蔬菜、水果,供幼儿玩区角活动和角色游戏用。
科学区:为幼儿准备一些水果与干果,让幼儿欣赏、探索。
(三)环境创设:
(1)在自然角中投放一些本地常见的,秋季成熟的蔬菜、水果、稻穗等,供幼儿欣赏、交流。
(2)在活动一角投放整株的水稻、棉花、新鲜的番薯等供幼儿造型、欣赏和交流。
(3)投放有关爱惜粮食和农民伯伯辛苦劳动的图书及一些粮食作物的谜语、古诗,工幼儿看看、念念、画画。
(四)家园共育:
让家长有空时带幼儿去田野走走、看看,参加一些简单的秋收劳动;利用休假等时间带孩子到水果店里去引导孩子观察各种水果,或让孩子直接参与一些采摘活动,去水果店时让孩子参与一些买卖活动,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并请家长为孩子准备1—2种秋季成熟的瓜果,放到自然角或与同伴们分享,鼓励幼儿关心集体,为集体、为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五)日常活动:
1、主题活动前做好家园联系工作,让家长带领孩子去田野参观,并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2、让幼儿在自家的菜园地里种植管理一些简单易种的蔬菜,鼓励孩子帮助家长采摘瓜果,在收割时节,让幼儿帮助家长翻晒稻谷等,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3、体育游戏:开展《运瓜》、《抢收抢种》、《运送粮食》、《摘果子》、《运菜忙》等活动,每个活动都围绕主题进行。
4、角色游戏:开展《水果店》、《买水果》等活动。
5、区域活动:开展《水果拼盘》、《番薯造型》等活动。
6、午餐前让幼儿说说所吃的`蔬菜名称、菜的做法及营养价值,自己家所种植的蔬菜有哪些?自己采摘过哪些瓜果?最喜欢吃哪些蔬菜?并谈谈它们所含有的营养素。
7、幼儿参与环境创设,主题墙的布置。如:“秋季水果多又多”等。
四、特色体现:
关键活动之一:《粮食成熟的季节》
这个活动,我们主要是通过让幼儿实地去参观,感受丰收田野的美景,体验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让孩子们认识了水稻、番薯等。
(1)带幼儿参观稻田,我们通过3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让幼儿远看的稻田是怎么样的?风吹来时稻田里的稻子像什么?第二,近看的稻田又是怎么样的?第三,稻谷又是怎么样的?让幼儿轻轻摘下谷子观察,这次活动效果很好,达到了预先设定的目标。
(2)观察了番薯地,幼儿初步了解了番薯,并让幼儿通过想象,说出了番薯藤像什么?它的叶子又像什么?并参与了农民伯伯的挖番薯活动。最后还得到了农民伯伯赠送的许多番薯、番薯藤供我们小朋友做番薯造型等。回幼儿园后,我们组织孩子们还制作了番薯藤项链、小挂饰,孩子们玩得都很投入,很开心,此活动开展得非常成功。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乘车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基本常识。
2、让幼儿懂得在乘车过程中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3、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逃生。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活动准备:
食物投影仪、图片、乘车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了解乘车的基本规则,出示车票:这是什么?它用来干什么?
你知道乘车要注意什么?
二、观看图片,知道乘车中的安全常识。
1、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做得对吗?为什么?
2、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安全常识。
三、讨论如何保护车厢环境。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车厢内的整洁?
四、组织幼儿“乘汽车”,巩固乘车的基本规则与常识。
五、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各种各样的汽车”主题活动结束了,孩子们这才依依不舍地将自己的玩具带回了家,不同的是,通过这几周的认识,孩子们知道了自己带的什么汽车,同伴带的是什么汽车……孩子们对马路上汽车的.种类、用途、汽车的发明、构造、发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谈到汽车,他们的话题开阔了。通过汽车这一幼儿喜欢的载体,进行的美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了快乐,从中也获得了有益的经验,审美情趣也得到了培养。
小百科:简单地说,就是搭乘别人的车出行。分为免费和收费两种。免费搭车,在国内一般发生在熟人之间,如同事、亲戚、朋友。在国外,更多地在陌生人之间出现。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学唱歌曲《春姑娘》第一段。
2.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仿编歌词。
3.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音乐。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春姑娘》的歌曲磁带及录音机,教学挂图三幅,汉字卡片:春姑娘、欢欢喜喜、高高兴兴 幼儿用彩笔、画纸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师生问好,练声
练声《一只小铃铛》,复习歌曲《春天在哪里》
二、欣赏曲子《春姑娘》
听音乐,提问: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觉?能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吗?
三、学唱歌曲《春姑娘》
1.欣赏歌曲,了解歌曲中唱了一些什么。
2.幼儿边回答,师边出示图片和汉字,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3.学唱这首歌曲。
4.分析比较《春姑娘》与《春天在哪里》的不同:歌词不同、节奏不同、旋律不同等。
5.引导幼儿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
四、仿编歌词
1.幼儿说说春姑娘还会走在什么地方?
2.春姑娘走过的地方,会有谁出来张望呢?
3.幼儿画一画、然后唱一唱。
五、完整欣赏《春姑娘》。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是在幼儿寻找春天、发现春天、感受春天和表现春天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教幼儿歌唱春天就显得水到渠成。幼儿在仿编歌词的过程中,因为有了经验的积累,有了表现的方法,因此仿编的歌。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幼儿对线有很大的兴趣,为了使幼儿知道更多线的用途,而且大班幼儿的身体动作的发展较快,故设计此创编舞蹈的活动。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及歌词内容,边唱歌边按歌词合拍地绕线,拉线,钉鞋等动作。
2、借助修鞋的经验及歌词情境,自己创编动作。
3、体验鞋匠劳动时的愉快心情,并了解线的用途。
活动准备:
录像机、录像带《老鞋匠的故事》。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柳树姑娘》进入活动室。
二、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 做拍手、拍脚、拍肩的动作,感受音乐 的旋律和节奏,进一步熟悉歌词内容。
三、看录像《老鞋匠的故事》,让幼儿感受鞋匠师傅劳动时的愉快心情,知道线的用途。
四、听音乐创编动作。
1、鼓励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按自己的.意愿大胆地表现绕线、拉线的动作。
2、将幼儿编的动作与老师编的动作串起来,师生随音乐共同表演。
3、引导幼儿在前奏是迅速找一个同伴,在音乐开始时面对面地共同白哦眼。
五、复习音乐游戏《抬花轿》,并离开活动室。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活动来源:
体育活动时,我带领幼儿到软质地面上玩“爬爬乐”的游戏。游戏休息时,有几位幼儿发现了旁边花圃里有蚯蚓。平时‘幼儿很喜欢小动物,但对蚯蚓却不太了解。孩子们有的能用土语说出蚯蚓的名称,但观察不细致,不能准确地用口语表达其外形特征,更不了解蚯蚓的“再生能力”,但有的不认识误认为是怪物、大坏蛋。大班孩子,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对事物充满好奇,,小小的蚯蚓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探究热情。他们在议论着,有几个胆大的孩子还用小棒子将蚯蚓挑起来观察。
《纲要》中提出:孩子们的探究活动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生活中有许多不起眼的东西,其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为此,我设计生成了科学活动《有趣的蚯蚓》,引导幼儿展开了一系列的观察、研究活动。
活动目标:
1.感知了解蚯蚓的部分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
2.学习用简单的方法探究蚯蚓,并能将结果记录与交流。
3.产生对蚯蚓的进一步探索欲望,知道要保护蚯蚓,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聊天的两盆花》,蚯蚓若干条,实验用品(尺、放大镜、玻璃板、盆子、泥土等)
活动过程:
一、由多媒体课件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昨天晚上,我听到窗台上两盆花在聊天。”(播放多媒体课件)一盆说:“我盆里的泥土太硬了;紧紧的裹着我的根部,我吸收营养都困难。你看,我都快枯萎了。”
另一盆说:“我盆里的泥土松松,软软的,我可以尽情的吸收养分。你看,我长得多茂盛。”
教师:“为什么两盆泥土会不一样呢?这里面有什么秘密?”
(倒出来看看)原来是小蚯蚓在帮花儿松土,花儿才长得茂盛,碧绿。那我们帮花儿谢谢小蚯蚓。
(孩子们在情境中发现活动的主角“蚯蚓”,引入课题。)
二、幼儿自主探究,实验并记录。
1.小蚯蚓长是得什么样子的?请你仔细的看一看、摸一摸,观察一下。每人用盒子拿一条蚯蚓去研究研究。(为幼儿提供放大镜和透明的小盒)交流结果:
蚯蚓是环节动物,细细长长的,没有眼睛、鼻子和耳朵。身上有许多水分,摸上去湿湿的。头部有环带。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了解了蚯蚓的外部特征。)
2.小蚯蚓是怎么运动的呢?用动作学学。摸摸它的腹部。
一伸一缩蠕动腹部有刚毛。蚯蚓借助刚毛爬行。
3.小蚯蚓还有什么秘密呢?它到底有多长?蚯蚓在地上会爬,它在玻璃、纸上上会爬吗?哪里爬得快?它喜欢什么环境是干干的还是潮湿的?它为什么总是躲在泥土里?他喜欢光吗?我们来做几个实验研究研究。(出示表格)讲解操作方法与要求。
实验一:提供尺量。
实验二:提供玻璃和马粪纸。
实验三:提供手电和纸盒实验四:提供软硬不同的泥土另外:提供笔记录交流探索的结果:
蚯蚓有不同的长度;蚯蚓在玻璃上、纸上也会爬,蚯蚓没有眼睛和耳朵,看不见,也听不见,但是他可以感受到有光,也能感觉到震动。他喜欢生活在潮湿的泥土中。
(利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对蚯蚓进行实验研究和记录分析,感知了蚯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三、以趣引路,拓展研究。
我们发现了蚯蚓的这么多秘密,你还知道蚯蚓的.什么秘密?
1.蚯蚓的粪是宝贝,可以养鸡、鸭、鱼等。
2.蚯蚓是中药,叫地龙。
3.蚯蚓还是一种菜,营养很好。
4.蚯蚓会处理垃圾。
小小蚯蚓真能干,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这一环节,幼儿知道了蚯蚓更多的相关知识,知道了我们要保护蚯蚓,爱护大自然。)
四、延伸活动:
1.有一条蚯蚓受伤了,我们把它养在教室里,看看它会好吗?会有什么变化。
2.把蚯蚓送回家。
(在延伸活动中,幼儿了解到蚯蚓受伤分成两段后,它有个小本领,有脑袋的那部分会长出尾巴来,有尾巴的那部分也会长出脑袋来,它就能变成两条蚯蚓啦!)
活动反思:
1.选材生活化《纲要》中提出:“”孩子们的探索活动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本活动的内容主体来源于生活,结合活动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关爱人类的朋友——蚯蚓。孩子们兴趣盎然的参与活动,发现了蚯蚓的有趣和奇妙。
2.环境宽松化整个活动注重每个孩子的参与、探索、研究。幼儿带着问题去探索、研究、寻找、发现。幼儿在活动中能很好合作。教师在活动中是材料的提供者,问题的观察者和探索活动的引导者、启发者,为幼儿提供了宽松、自由的探索氛围。幼儿充分体验了自主活动的乐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意识。
3.材料丰富化本次活动的材料,看似简单,其实蕴含了丰富的内容我们提供了若干条蚯蚓和相关的探索辅助材料避免了幼儿操作时的争抢,有提供了自主选择、探索的机会。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并制作贺卡。
2.体验合作的乐趣,学会向他人表达新年的祝福话语。
活动准备
各种新年贺卡、各色卡纸、皱纹纸、瓦楞纸、手工纸、剪刀、水彩笔、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1.欣赏贺卡
(1)请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贺卡。
(2)师:你们看到的新年贺卡有什么图案?图案表示什么意思?贺卡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小结:贺卡多种多样,可以运用各种材料的纸来制作绘画的、粘贴的、立体的、镂空的等等很多种贺卡。
2.幼儿制作贺卡
(1)你最喜欢哪种贺卡?为什么?
(2)春节马上就要到了,你想制作一张什么样的新年贺卡?贺卡上怎样表达对他人的新年祝福?
(3)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制作,教师提醒幼儿制作时产生的垃圾放在收集盘中。
3.做好的贺卡放在展示台上,交流贺卡的.制作。
(1)请个别幼儿介绍一下自己制作的贺卡。
(2)将幼儿贺卡展示在展示台上,供幼儿互相欣赏。
活动延伸
1.语言区投放关于新年祝福的字卡配对卡,让幼儿学说您年祝福语。
2.美术区投放制作贺卡的材料,让幼儿制作生日等各种贺卡。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验作品表达的情感。
2、喜欢善良的小美人鱼,并进行绘画表现。
3、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水彩笔、油画棒、画纸等绘画材料。
2、幼儿用书第2册第17~30页。
3、语言磁带或CD。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体验作品表达的情感。
喜欢善良的小美人鱼,并进行绘画表现。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2、讨论:故事里有谁?说了一件什么事?小人鱼为什么要变成人?小人鱼最后怎么样了?
二、再次欣赏故事,体验作品表达的情感。
1、播放配乐故事,幼儿再次欣赏。
2、欣赏后说一说: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三、绘画表现。
1、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脑海中的美人鱼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创作,画出自己想象中的美人鱼。
活动延伸:
1、幼儿将创作的美人鱼展示出来,相互欣赏、介绍。
2、在阅读区阅读幼儿用书,互相讲述故事。
3、在表演区播放配乐故事,幼儿跟随录音讲述或表演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4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6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7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7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4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4
幼儿园大班教案09-19
幼儿园大班教案09-19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0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