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一、 活动目标:
1、 对线条图展开想像,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想像能力。
2、 要求幼儿完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线条图两张(如图),各种颜色的毛线绳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看线条图谈话。
1、出示粘在纸上的线条图,激发幼儿想象。
师:昨天,老师在织绒线时,发现绒线可以甩成许多图案。你们看,图上的线条多有趣呀,好象是这样,又象是那样。小朋友,你觉得它像什么呢?"(请个别幼儿进行表达。) 幼:像笔架、像心电图、像英文字母……
师:(作出肯定)真有点像!小朋友真会动脑筋。
2、转动线条图,变换线条的方位,激发幼儿新的想象。
(1)师:(转动手里的图案,使幼儿从不同角度观察、想象)横着看线条像什么?竖着看线条像什么?倒过来看线条像什么?"
幼:横看线条像山峰、波浪……竖看线条像小路、蛇……
(2)师:真的很像。如果你能用上形容词来说"像什么样的山峰、像什么样的波浪……就更好了!
幼:横看线条像起伏的山峰、涌动的波浪……竖看线条像弯曲的小路、行进的蛇、上升的烟、侧面的人脸……倒看线条像骆驼的背、
(二)、引导幼儿操纵绒线形成线条图,进行想像的发散。
1、师:教师操纵绳子形成一个线条图。甩动绳子后松开手,让绳子自然落地形成线条图。
引导幼儿采用多种甩绳的方法,如抓住绳子的一头甩动,或抓住绳子的`中间甩动,或将绳子向上抛,或转圈甩动绳子等,形成差异较大的线条图,以促使想像的发散。
2、师:(让幼儿展开想像)小朋友们看,线条图现在又像什么呀?
幼:横看像一棵茂盛的树、像漂亮的蘑菇房、像一顶厨师帽……倒过来看像老爷爷的鼻子和胡子……竖着看像一只肥肥的耳朵……
(三)、分散玩线条游戏。
1、全体幼儿参与,每人拿一根毛线绳操纵,形成线条图,要求边玩边想象。
师:我们每人拿一根绒线,用不同的方法甩动,让毛线绳落在桌子上,然后左看看,右看看,想一想它像什么。
幼儿操作讲述,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边玩边轻声讲述"我觉得它像XX",鼓励幼儿相互间观察和讲述。
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用完整的语句"我觉得它像XX"表述自己的发现。展示幼儿作品,及时鼓励幼儿认真观察,积极表述。
2、第二次操作讲述,要求幼儿能将线条图编成一段话。
(1)师:这次可以拿一根毛线绳,也可以拿两根毛线绳操作;可以单手操作一条毛线绳形成一个线条图,也可以双手各操作一条毛线绳,形成两个线条图,边操作边轻声讲讲它像什么,在干什么或是什么样的。
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整讲述。
(2)请个别幼儿讲述,及时帮助幼儿讲完整语句。借助视屏转换仪展示幼儿作品。
幼A:我觉得它像一只蝴蝶,蝴蝶飞来飞去在找伙伴玩。
师:谁能用不同的话来说说这幅画呢?
幼B:我觉得它像一只美丽的蝴蝶,它在阳光下跳舞,吸引了许多的动物来,它们都夸蝴蝶跳舞跳得好……
幼C:我觉得它像一只北极熊,它的脚踩在冰冷的雪地上,寻找吃的东西,可是什么也没找到。
幼D:我觉得它像一条蛇,它把长长的身子蜷在一起,正在泥洞里冬眠呢! 师:谁还能用不同的话来说说这幅画呢?
四、教师小结,结束活动,肯定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
师:今天我们跟绒线做游戏,有趣吗?小朋友们都很会动脑筋,编了许多好听的句子,我想小、中班的弟弟妹妹也一定很喜欢听,我们一起去讲给他们听,好吗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幼儿活动的材料要尽可能的来源于生活,贴近孩子的生活。我也一直在琢磨,什么样的活动材料才可以算是真正的来源于生活呢?我想,其实只要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见、经常在接触或使用的任何一种材料、物品,都能够成为我们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的生活化的工具和材料。现在的孩子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较少,成人眼中普通的沙石,在他们看来都是亲密的玩伴,充满了生命力。我觉得抓住时机,引导他们从大自然中去发现美、创造美是很重要的。大班的幼儿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此基础上,我带领幼儿采集朴素、不起眼的小石块,开展了“有趣的石头,大家画画看”的游戏,让幼儿根据石块的形状大胆想象,用色彩鲜艳的油画棒、水粉装饰,既让幼儿体验到接触自然,独立创造的快乐,又增强了他们在不同材质上进行美术活动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敢于大胆想象、多方位观察,能根据石头的形象变出相应的物品。
2.体验在石块上作画带来的乐趣。
3.进一步学习欣赏别人的作品,并主动与同伴分享其作品的独特之处。
活动准备:
1.形状各异的洗净晾干的小石块。
2.记号笔,油画棒人手一份。
3.几块画好的石块。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说出两个征友启事的不同。
2、模仿小牛征友的方法,提高交友技能。
活动准备:
1、两个“征友启事”的范例
2、录有故事内容及“征友启事刚刚贴出至又贴出了一张征友启事”一段故事内容的磁带。
3、与幼儿人数相符的《快乐阅读》图书。
活动过程:
1、 游戏“找朋友”
1)、 教师和幼儿随音乐玩“找朋友”的游戏。
2)、 提问:刚才我们玩的是什么游戏?
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而且都喜欢交朋友,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开心、快乐、互相帮助等词语)
可是有一只小牛犊一个朋友也没有,它会怎样呢?(引导幼儿说出孤单、寂寞、闷闷不乐等,丰富幼儿词汇)
2、 比较两个征友启事的不同
(一)理解第一个征友启事
1、教师出示第一个征友启事,请幼儿自由阅读。
2、请幼儿提出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即不认识的字,教师帮助幼儿认读。
3、 教师和幼儿共同阅读。
提问:征友启事中的“征友”是什么意思?
小牛犊想要找什么样的朋友?
4、 听录音(征友启事刚刚贴出至又贴出了一张征友启事)
提问:第一张征友启事贴出后,都有谁来了?
为什么他们兴奋的走来又失望的离开?
(二)、理解第二张征友启事
教师出示第二张征友启事,请幼儿阅读。
提问:两张征友启事有什么不同?
这回能找到朋友吗?为什么?
1)、 理解故事内容
1、 教师请幼儿将《快乐阅读》书翻到“征友启事”这一故事并跟随录音机轻声阅读。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幼儿指读。
提问:第几张征友启事帮助小牛犊找到朋友?
都有谁愿意做它的朋友?
谁能陪它做什么?
2)、 讨论:通过这两次征友,小牛犊懂得了一个道理,相信小朋友们也明白了这个道理,是什么呢?你们来说说?
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在和朋友交往时应该多看到他的优点,这样我们就会有很多朋友。
3)、 游戏“征友”
1、请幼儿互相讨论、交流:你想找什么样的.朋友呢?。
2、请幼儿说说自己想找什么样的朋友?
3、鼓励幼儿现场征友,把自己想找什么样的朋友说给其他人听,然后把自己找到的朋友请到前面来。
4、幼儿和找到的朋友共同玩“找朋友”的游戏。还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能够使其自由探索、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本活动结合根据大班幼儿年龄和认知特点,以《愉快的郊游》激发幼儿兴趣,让孩子在游玩中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学得知识、巩固知识,寓教于乐,促使孩子主动参与活动,乐于探究学习。提高对数学乃至学习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给定的数量判断同类物品的数量,学习估数。
2、能较积极地思考,进行合理猜测。
3、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有目测10以内数群的经验。
2、物质准备
教具:聪聪人物形象玩偶一个,图一、图二、图三(每幅图上都有相同的盘子,盘子中分别四散地盛有橘子10个、20个、30个),大小栗子各一篓。
学具:铅笔人手1支;第1组三盘数量分别为10个、10个和20个的`栗子、记录单;第2组人手1盘数量为10颗的糖果,记录单;第三组两盘数量为10个大小不同的栗子、操作单。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星期六,聪聪一家到果园去郊游,果园里的水果成熟了,工人们正在把装成筐的橘子往车上送,妈妈问聪聪:“你猜猜箩筐里装了多少橘子?”可筐里的橘子太多了,聪聪想请小朋友来帮帮他。你们愿意吗?
2.学习估计数量:
(1)教师手拿聪聪玩偶,以聪聪的口吻问幼儿:“谢谢小朋友愿意帮助我。我们一起来看看橘子吧!”教师出示图一(一盘10个橘子),问:“这儿有多少个橘子?”引导幼儿猜一猜、数一数,了解盘子里面有10个橘子。
(2)教师出示图二(一盘20个橘子),问:“猜猜看这个盘子里有多少个橘子?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励幼儿先自由猜测并说出理由。根据幼儿猜测的情况,引导幼儿讲图二的橘子数量与图一橘子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再合理猜测。
(3)教师:大家猜得对不对呢?我们数一数橘子到底有几个就知道了。师生共同点数验证数量。
(4)教师出示图三(一盘30个橘子),问:现在在试试,估计这儿有多少个橘子呢?想一想,怎么猜才能猜得比较准呢?
引导幼儿观察,用户与10黄染橘子对比的方法猜测数量。
3.小组操作活动
(1)栗子有多少
活动的规则:将栗子分成10个、10个和20个分盘装,先估算第1盘10个栗子的数量并做记录,再数数实际的数量,最后估算第二盘10个栗子和第3盘20个栗子的数量并做记录。
教师指导语:先估算一下第一盘有多少栗子,请在记录单的数字下面用“O”表示你认为最接近的数字;再数一数栗子的实际数量用“√”表示,最后用眼睛估算第二盘和第三盘栗子的数量,并在记录单的数字下面用“√”表示出来。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鸡毛信的由来,能发挥想象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藏纸条。
2、在“鸡毛信”的游戏中体验活动成功的乐趣。
3、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活动准备:
黑板,记分牌2张、桌子、勾线笔、哨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2、听故事:鸡毛信
3、讨论:鸡毛信重要吗?(很重要,藏的地方是个秘密,千万不能被人发现)
4、如果你是小海娃,你有一封鸡毛信,而且信只能藏在自己身上,你会把信藏在自己身体的'什么地方?
二、自由玩“鸡毛信”
1、现在我们就来玩鸡毛信的游戏,请你们找个好朋友,2个人为一组,同时将小纸条藏起来,然后互相找,一个小朋友在大屏风后藏,一个小朋友在屏风前面藏。
2、幼儿分组自由玩
3、请你说说你刚才把纸条藏在身体的什么部位了?
三、集体游戏:送鸡毛信
1、师:先请你们7个人一组,分2组,站在线上。现在你们这2组就要来一次比赛,先给你们的小队起个名字吧!在推选一名组长,我这里有2张记分牌,是记录你们的得分的。
2、介绍游戏规则:2组同时藏,藏好后站回线上,听到哨子响开始艘,相互搜,在听到哨子响停止搜,看看搜出几张鸡毛信得几分,最后哪组分数最高就胜利。
3、游戏再次进行
4、统计得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5岁~6岁的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能分析、理解事物间的相应关系,懂得初步的推理、假设:同时他们渴望成功,对抽奖类充满神秘感的游戏极感兴趣。我园旁边有家超市不时以各种抽奖游戏开展宣传活动,我班大多数孩子都玩过。曾经经历过这种游戏,却一直未能得奖或者总是不能拿到大奖的孩子,往往都会感到奇怪、不解,甚至沮丧,产生挫败感。为了帮助幼儿“揭开谜底”,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概率,正确认识生活中很难抽到大奖的现实。
2.学习推理,会对事件的可能性做出相应判断,并能说明理由。
3.根据自己的意愿与想法制作转盘,并用清晰简练的语言说明设计意图。
活动准备
摸球抽奖工具(1个摸袋、8个橙色乒乓球、1个白色乒乓球)、转盘抽奖工具各1套,依据2个游戏设计的统计纸和与统计纸相配对的色笔各一套,2种糖果奖品,已裁好的圆形卡纸人手1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好奇
教师鼓励孩子根据过去的生活经验回答问题:你们玩过抽奖游戏吗,是怎么玩的?老师昨天也玩了3次,为什么总是拿不到奖呢?
教师承接孩子的回答,适时拿出魔术袋,引出活动内容:今天我们也来玩两个抽奖游戏,找找为什么总拿不到一等奖,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二、游戏进入学习
游戏一:转转盘
教师出示转盘:这是转盘,观察一下,上面有几种颜色?想一想,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在哪里?(如果幼儿只说停在某一种颜色上,继续追问:能肯定吗?那应该怎么说?教师再次引导孩子用“可能”推断游戏结果,如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着红色。可能会指着黄色,还可能会指着蓝色。)
教师:是不是真的会出现这些情况?请A组8个小朋友轮流拨动转盘试试看。每个人只转1次,注意观察每一次转动停止后,指针指在哪里?(教师在统计表上帮助记录。)
教师引导孩子观察统计表并讨论: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曾经指过哪里?指着哪里的机会最多,为什么?
游戏二:摸球
教师出示摸袋: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摸球。魔术袋里有许多乒乓球,摸出白球有奖,摸出黄球没奖。待会儿B组8个小朋友一个一个依次上来摸球,摸球后请在色球下面的竖线上画上相应颜色的圆圈。(幼儿依次玩摸球游戏,并记录游戏结果。)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统计表:让我们看看有多少人的梦想能成真。教师用油笔把统计结果写在横线上,如果有孩子梦想成真,则请获奖孩子原地起立接受大家的祝贺。
教师引导孩子讨论:为什么这么多人摸出黄球,却这么少的人摸到白球?(引导孩子用“可能”一词对摸奖结果作各种各样的猜测)
教师把魔术袋中的乒乓球倒进透明的容器中,幼儿通过观察验证自己之前的猜测。
三、制作并检验
教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幼儿园打算在游园活动当天设置一个转转盘拿礼物的`抽奖活动。游戏设3个奖项:一等奖1个文具盒,二等奖1支铅笔,三等奖1粒糖。你们最希望在活动中拿到什么奖?
教师承接上面的谈话继续引导幼儿思考,为下面的制作活动做铺垫:这个转盘应该怎么设计,转盘里应该设置几种颜色,这些颜色分别代表哪些奖项,应该怎样分配这些颜色的范围我们的愿望才能实现?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并分别了解孩子的意愿是否和设计、制作情况一致。
请幼儿介绍作品,并说说设计思路,其他小朋友判断作品效果与设计意愿是否相符。
四、总结揭开谜团
教师:今天玩了两个抽奖游戏,你们自己也设计了抽奖工具,现在都知道为什么总是抽不到大奖的原因了吧?(引导幼儿总结,并指出这不是“运气”的问题,而是设计的问题。)
活动延伸
把两套抽奖玩具和幼儿自制的转盘投放到区域中,让大家继续体验,重点指导在教学活动中未能理解知识点的幼儿。
活动反思
本活动选材与设计的价值在于,它源于孩子身边的生活。特别是运用数学知识为孩子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排解心理困扰。这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和孩子们的生活结合才有意义。
活动过程逻辑严谨,游戏性强,孩子们动手、动脑、动口机会多,在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整个过程轻松、愉快、热烈。材料投放到区域后,抽奖和设计抽奖工具仍是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操作项目。(罗丽娜)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目标预设】
1.仔细观察画面,尝试根据画面线索,大胆推测故事情节。
2.学习合理推理,并在推理过程中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3.在看看、说说、猜猜的过程中,体会阅读活动的快乐,初步感受绘本语言的美。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仔细观察画面,尝试根据画面线索,大胆推测故事情节。
2.教学难点:学习合理推理,并在推理过程中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设计理念】
图画唯美细腻,故事悬念深藏加上如诗歌般的文字是这本书的特别之处。作者的画风简直让我们感受到美、让我们感觉到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却体会到不一样的意境,更能从画面中感受在这个静悄悄的追逐的故事中的奇妙,还能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仔细观察的能力。《纲要》中也非常明确地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纲要》比较注重的则是文学作品对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因此,让幼儿在教师所提供的文学作品中充分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是一种组织和设计幼儿园语言文学教育活动的新导向和新思路。
【设计思路】
一场静悄悄的追逐,在唯美而细腻的`图画、如诗歌般的叙述中展开……考虑到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按照"要说、能说、会说"的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让孩子学的开心、学的高兴,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我以图片导入激发兴趣,猜想是哪里,有谁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开始将幼儿逐步带入故事情节中,跟随着小老鼠的路线一路观察,跟着小老鼠的黑影,那双金黄色的眼睛,到小老鼠到床上时引导猜想接下来的故事,然后带着问题完整听故事,揭示追逐结果,结尾又留下悬念,让孩子们继续猜想接下来的精彩故事。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情境,激发兴趣1.借助多媒体出示图片,猜猜是什么?
2.鼓励大胆、自由地说说废弃的房子里会有谁?
二、创设情境了解故事发展情节1.出示画面,引导发现故事的主人公小老鼠及隐藏着的那双眼。
2.逐幅出示图片,跟随小老鼠进入老屋的路线,引导仔细观察,发现小老鼠潜在的危险
(1)引导发现影子,猜想影子是谁?并说说猜想的依据。
(2)引导发现那双金黄色的眼睛,并猜想它的主人
(3)在幼儿观察过程中,引导幼儿尝试说出他想提醒老鼠的一句话(老鼠,小心!有只猫正在靠近!)
(4)小老鼠跑到房间的床上,睡着了,引导幼儿猜测小老鼠会怎样,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猜测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利用配音完整讲述故事,揭示追逐结果。
(1)黑猫为什么不下手捉老鼠
(2)黑猫表情怎么这样了?
(3)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三、留下悬念,结束活动。
小老鼠逃脱了,黑猫在跑,狗在追,而猫头鹰又跟着狗,后面肯定还有更精彩的故事,我们回教室和好朋友讲一讲吧。
【教材反思】
《老鼠,小心!》讲述了一只小老鼠来到了一个无人居住的破败的老房子,有一只猫一直跟随着小老鼠。一场静悄悄的追逐,在唯美而细腻的图画、如诗歌般的叙述中展开……故事的结尾却峰回路转,给读者一个绝妙的惊喜。故事中却没有直接说是猫,而是用了很巧妙和用词说是一只黑影,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有了一种好奇的想法,更是想继续看下去。可是当我们接着看下去的时候却发现还有一双眼睛也出现了。这样的紧张空气让我们都担心起了这只小老鼠的安全,所以就会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会很不自觉的说"老鼠,小心"。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家庭成员的姓名,职业等。
2.尝试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家人。
3.感受家庭温暖,增进对家庭成员的了解和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全家福照片。
2.《我爱我家》的音乐磁带,纸盒一个。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我爱我家》激发幼儿兴趣。
1.讲讲我的家,知道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及爸爸妈妈的职业。
2.幼儿拿出全家福照片,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人。
(二)游戏“猜一猜”。
将全家福照片放在盒子里,请幼儿抽出照片,让其他幼儿仔细观察,猜猜照片是哪位小朋友的'家人。
(三)幼儿分组评论: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幼儿爱父母,爱家的情感。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爸爸、妈妈,他们每天都在为家忙碌着,爸爸、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
(四)引导幼儿学会怎样关心自己的家人,说说自己应该为家人做些什么(扫地、擦桌子、洗脚等)。
活动结束:
欣赏散文诗《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家是一间房,一盏灯,一张柔软的床;家是一轮太阳,爸爸妈妈欢乐的笑容,合成一缕温暖的阳光。.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能用固定节奏拍手、跺脚或用打击乐器伴奏及律动表演等形式参与歌曲表现。
2. 在欣赏、演唱音乐活动中初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美、表现音乐美,通过音乐激发幼儿对草原及民族音乐的热爱。
3. 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4. 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歌曲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打击乐器、筷子、双响筒或小竹筒。
活动过程
一、导入:欣赏舞蹈《草原上的小骑手》
师:“小朋友们,草原上的小朋友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蒙古族舞蹈《草原上的小骑手》,你们想看吗?”(播放舞蹈《草原上的小骑手》)“看了舞蹈,你们知道蒙古族的小朋友他们最喜欢干什么吗?”(骑马)“那里的小朋友最喜欢骑马了,那里的小 朋友个个都是草原小骑手。”
二、聆听乐曲《赛马》
师:“下面就让我们跟着小骑手们一起到草原上去赛马”
师:“小朋友们!合着音乐扬起你们的小马鞭!”(播放乐曲《赛马》)
三、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1.带着问题听歌曲。
“小朋友们,《赛马》的音乐好不好听呀?草原上还有更好听的歌曲呢!让我们一起看着歌词听歌曲,听完之后,谁能说说草原上的小朋友他们最会干什么呢?”(课件播放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幼儿带着问题听歌曲。
师:“蒙古族小朋友最会干什么?”(骑马、射箭、摔跤)
2.在动作表演中感受节奏。
“下面老师做一个动作,你们猜猜老师做的'是什么动作?(拉弓射箭)”教师表演:“大雁见我绕道飞呀,黄羊见我躲着走,我是草原——小射手。”
“谁愿意上来表演小骑手呢?”(幼儿表演,老师用双响筒模仿马蹄声伴奏)
“老师还想当小摔跤手,谁上来跟老师比试比试?其他同学为我们加加油!”
在表演中我们接触了两种节奏:
一种是马蹄声节奏(双响筒)x x x x┃ x x x x┃
一种是加油的节奏(铃鼓)x x┃x x┃
用双响筒和铃鼓练习这两种节奏。
3. 有节奏的念歌词。
第一段跟老师念,二、三段试着边念边敲。
4. 熟悉旋律。
(1)教师范唱曲调(介绍下滑音)。
(2)用“ɑ”音模唱曲调。
(3)弹舌模唱。(用“弹舌”的方法模仿马蹄声,模唱曲调。)
5.学唱歌词。
(1)学唱第一段,体会歌曲速度及情绪。
(2)引导跟琴试唱二、三段。
6.练唱歌曲。
(1)跟歌曲范唱练唱歌曲。
(2)尝试用不同力度唱(创设音乐情境“小骑手由远到近”)。
(3)师生接唱。
(4)分角色唱(小骑手队、小射手队、小摔跤手队)。
四、创编、表现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1.小组讨论、创编。
选择用自己喜欢的舞蹈动作或小乐器方式来表现这首歌曲。
2.集体展示、评价(鼓励幼儿自信地参与表演、评价)。
将幼儿分为小乐器组、舞蹈组、策马扬鞭组等,邀请幼儿上台跟老师一起跳舞。
1.听音乐,初步感受蒙古音乐风格。
2.初步学习舞蹈。
理鬃毛动作、骑马动作、耸肩动作、甩鞭动作、筷子动作等舞蹈表演。
3.看图谱初步练习舞蹈。
4.听音乐尝试练习舞蹈。
5.完整练习舞蹈。
活动延伸:
课件播放歌曲《天堂》,教师小结:“这堂课我们一起随着小骑手在音乐中走进了美丽的大草原,感受到了草原的美丽,也感受到了小骑手的欢乐,在小骑手的心中草原就是人间的天堂,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草原歌手滕格尔演唱的歌曲——《天堂》。在歌声中让我们和草原说“再见”。
活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在观看草原上的美丽风景,了解蒙古族的风俗人情,让幼儿感受蒙古族人的生活,体验他们的情感,不仅能给幼儿身临其境的感受,而且能让幼儿初步感受到蒙古族音乐的一些特点,这样既为后面的歌曲学唱中的大跳音程这一教学难点作了铺垫,又把幼儿的视角转向对整个蒙古族音乐风格的认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8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4
幼儿园大班教案10-23
幼儿园大班教案10-22
幼儿园大班教案09-30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6
幼儿园大班教案10-20
幼儿园大班教案09-19
幼儿园大班教案09-19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