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实用的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仙人掌和仙人球,激发幼儿兴趣。
2、通过各种感官观察仙人掌和仙人球,掌握两者的不同之处。
3、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和喜爱大自然的情感,学习坚强不屈的精神。。
活动准备:
仙人掌和仙人球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讲述仙人掌的传说,激发幼儿的.兴趣。
1、师:出示仙人掌,大家看我带来了什么?
幼:仙人掌!我家也有的。
师:今天我要讲一个有关仙人掌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座山,叫猛虎山,因为山上有一只吃人的大老虎,吃了很多人,吓得大家连山腰也不敢去。猛虎山脚下,住着一对母子,母亲年纪很大了,儿子是个出了名的勇士,叫丁刚―――――皇帝死了,仙草被丢到皇宫外面,而丁刚也被砍了头。人们很感激丁刚,就把仙草偷偷捡回来,种在院子里。由於仙草的叶子长的跟手掌一样大,又是仙人送的,所以大家替它取了个名字,叫「仙人掌」。
2、说一说,故事里的人物都有哪些?你们喜欢仙人掌吗?为什么?
幼:不喜欢 ,因为有很多刺。
幼:喜欢,虽然有很多刺但是它能在沙漠中成长,说明它很勇敢。
师:我们要学习仙人掌坚强不屈的精神。
(1)故事讲完了,你们见过仙人掌吗?我们去找一找!
(2)有小朋友说仙人掌和仙人球是一样的,我们来看看那里不同?
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其实仙人掌和仙人球不同的,象球一样的叫仙人球。象手掌一样的叫仙人掌。
3、观察仙人掌的花卉,自主探索其各部位生长特点。
幼:快来看!这里有一盆好大的仙人掌!还开了黄颜色的花。
师:小朋友仔细观察吧!等一下告诉大家你观察到的结果!
二、如何做好仙人球和仙人掌的日常养护。
师:我们如何养护它们呢?
幼:仙人掌和仙人球都是生长在沙漠中的,因此,我们不需要给它们浇太多水。
师:没错,一周一次或者看到土干了再浇水,偶尔一个月忘记了也不要紧。
三、仙人掌和仙人球有哪些作用
仙人掌有食用仙人掌,可作为蔬菜出售。凉拌仙人掌,人掌炖排骨。
仙人球的环保作用(仙人球 - 抗辐射) 仙人球 - 天然氧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我的创意作品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绘画、装饰、等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创意,并能大胆地用连贯语言讲述。
2、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3、学会收拾整理各个区域用具。
【活动准备】
1、美工区:绘画纸、硬纸板、浆糊、剪刀、橡皮泥、废旧物品。
2、阅读区:《长大真好》幼儿用书、废物利用的图片、资料等自制书。
3、表演区:和家长一起在家先用废旧物品制作时装、音乐、进行时装表演。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激发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衣服,鞋袜、玩具等都是谁设计出来的吗?如果老师请你们来设计你想设计什么?
2、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象。
二、引导幼儿观察一些创意作品。
1、出示事先做好的时装,激发幼儿的创意。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这些时装漂亮吗?你们知道这些衣服是谁做的吗?这些衣服是用什么做成的`?
2、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3、老师小结并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用自己聪明的脑子、能干的小手设计出自己的作品如:服装、玩具、书的封面等等。
三、老师介绍一些材料,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设计。
四、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或区角活动。
1、老师巡回指导并适时对设计服饰、或玩具、封面的小朋友进行指导。
2、我们的表演区有许多废旧物品制作时装、服饰,小朋友可以到表演区进行创造。
五、结束活动。
教师小结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表扬在游戏中认真、有创新和收拾用具收拾的好的小朋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因本班出现幼儿不刷牙现象;为了培养幼儿讲卫生、爱刷牙的好习惯;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该活动过程。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细菌给我们的牙齿带来的危害。
2、让孩子们懂得讲卫生、爱刷牙,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一个健康的孩子。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知道怎样保护我们的牙齿并养成爱刷牙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Flish动画故事《熊宝宝拔牙记》,挂图一幅
2、牙型模具一套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1、 开始环节:放映动画故事《熊宝宝拔牙记》,让幼儿观看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2、 基本环节:教师提问引入课题
a、 熊宝宝为什么牙痛呀?
b、 熊妈妈把熊宝宝送到哪里去了?
c、 医生怎么处理的呢?
3、 鼓励幼儿踊跃回答问题,回答问题结束后让幼儿自由讨论,怎样保护我们的牙齿。
4、 让幼儿上台演示自己平时是怎么刷牙的
5、 教师演示正确的`刷牙方法
6、 结束环节:教师总结怎样保护我们的牙齿
7、 延伸环节:让幼儿分组进入“娃娃家”区域角扮演牙医和熊宝宝的角色游戏
教学反思
1.对活动过程的反思:(以下方面无论是与否,都应该分析是与否的原因,从而总结经验或提出改进措施)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本次教学活动的学习内容幼儿很乐意并容易接受。有适度的自由空间。能通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师幼配合情况欠缺,教师能够扮演牙医让幼儿扮演熊宝宝教学效果会更好。
2.对活动效果的评析。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孩子们对牙齿的卫生和健康有了一定的重视。我发现许多幼儿不用提醒也会饭后漱口的习惯,早晨检查牙齿的卫生也改善了许多。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仰撑爬,增强手臂腰、腹的力量,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
2、在捉虫、织网的过程中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3、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1、布置好场地(织了一半的蜘蛛网)。红、黄、蓝、白的自粘纸,磁带、录音机。
2、(分红、黄、蓝三种颜色)每人一个标记,小昆虫图片是幼儿人数的三倍。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师:小蜘蛛们,跟妈妈一起锻炼身体,学本领好吗?(随音乐小蜘蛛跟蜘蛛妈妈一起做热身运动。)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探索、练习仰撑前行的动作。
(1)幼儿自由探索蜘蛛爬,师观察、了解幼儿动作。
(2)幼儿集中交流、展示动作,重点引导幼儿练习仰撑前进的'动作(双腿屈膝坐下,双手在身体两侧撑地,抬起股部向前爬)。
(3)幼儿自由练习,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提醒幼儿小心,不要与他人碰撞,累了坐下来休息。
(4)听信号练习仰撑爬。
2、蜘蛛织网
(1)师带领幼儿边观察蜘蛛网边讲解织网的方法。
(2)师幼集体织一圈网(讲评小结)
(3)黄蜘蛛、蓝蜘蛛、红蜘蛛前后各织一圈网。
(4)在织好的网上幼儿练习倒退爬。
3、蜘蛛捉虫师:哇,我们的网织得多漂亮啊,会不会有虫子飞进来呢?
(配班老师扮演虫子飞进网中分前后三次各投进一虫子)
(1)分红、黄、蓝队捉虫字比赛师边讲解边示范比赛规则。
先后分三次请红、黄、蓝对进行捉虫子比赛。
师:捉到虫子的蜘蛛真能干,比完比赛是不是很累啊,那就让我们闭上眼睛安静得休息一会儿吧!
(2)集体捉虫子师边讲解规则边请一幼儿示范:从蜘蛛标记出发——沿网线顺着仰撑爬——捉一只虫子缠住(粘在身上)——原路倒退返回。
(三)结束部分
1、比一比,谁捉的虫子最多。
2、一起坐在蜘蛛网上边分享虫子边放松动作。
3、跟蜘蛛妈妈一起回家。
小百科:蜘蛛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丰富的捕食性天敌,在维持农林生态系统稳定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电池的简单知识,并尝试运用。
2.知道废电池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3.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4.培养探索电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电动玩具,(这些玩具电池容易拆装,且都是一次性电池)。
2.各种电池.(老师准备一些形状、大小各异的蓄电池)。
3.有关电池危害的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 激趣导入,感受电池的功能
1.师:小朋友,看看桌子上有什么呀?
幼:玩具。
师:今天是我们班玩具展览会,你可以选一件你喜欢的玩具玩。(幼儿动手选自己喜欢的玩具玩。)
2.师:大家玩的真开心,问:xx你拿的什么玩具?怎么玩呢?
幼:我拿的小熊敲鼓,我一开按钮,它就动起来。
(其他幼儿纷纷举手,说出自己手中的玩具怎么玩。)
3.师:为什么这些玩具又能动又能发出声音呢?
幼:因为装有电池。
师:电池宝宝本领可真大,现在我们一起认识电池宝宝。
二、 观察电池的外形、种类。
1. 师:小朋友找找,你手中的玩具,电池在哪儿呢?找到把它放在桌子上。
(幼儿动手找电池,找到后放到桌子上,桌上放有各种形状的电池。)
2. 师:现在看看,这些电池一样么?都是什么样子的?
幼:有大的,有小的,还有象纽扣一样的。
3. 师:我们把它们分一下类好么?(幼儿动手将电池分类。)
4. 老师这儿也带来一些电池,看看认识么?
(老师出示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蓄电池,边出示边提问。)
5.幼儿在引导下回答:手机电池,照相机电池,电瓶…….。
6. 师:这些电池用完后,还可以充电,又叫充电电池,你们玩具里的电池能充电么?(不能),它们叫一次性电池。
三、 学会电池的正确安装
1. 师:现在小朋友把电池装进玩具里,再让它动起来。
(幼儿动手安装电池,有的幼儿装好电池后,玩具又动起来,有的装好电池玩具还是不动,很着急。)
2. 师:哎,点点怎么啦?奥,玩具坏了,找找什么原因?呀,小朋友也来帮助他,真团结。
(有的玩具装上电池还是不动,小朋友以为它坏了,其他人也过来帮忙。)
3. 师:谁找见原因啦?奥,是电池上反了,怎么才不会把电池上反呢?(小朋友举手回答)
4. 师:我们来看这组电池(出示课件),电池上面写着“+”,下面写着“—”,我们安装电池时要把电池的“+”对着壳子的'“+”, 电池的“—”对着壳子的“—”才行。
(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讲解。)
四、 知道电池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自己动手,知道了电池的这么多知识,真了不起!(表扬、鼓励幼儿大胆探索。)
师: 老师这儿有一块电池用很久了,没电了,我把它扔了吧。
(幼儿急忙阻止,说不能扔。)
师:为什么不能扔?(幼儿说出各种原因。)
师: 小朋友看完这段录象就知道了。
(多媒体录像演示电池的危害。)
活动延伸:
师:看玩了这段录象,你们知道废电池该往哪扔?
幼:废旧电池回收箱
师:看来我们班也该设立一个废旧电池回收箱,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师出示自制的废旧电池回收箱。)小朋友可以把用完的废电池扔进这个垃圾箱里。(师把刚才的废电池当众扔进去。)
教学反思:
此活动是以玩具展览会展开探究的,活动一开始,就以各种电动玩具激发起幼儿的很大兴趣。但孩子的探究活动必须由教师引导,当我提出:为什么这些玩具又能动又能发出声音呢?你能找出这些电池么?幼儿纷纷动手找电池,在找出电池后,老师继续引导幼儿观察电池外形,了解电池种类。电池的正确安装,是活动的难点,我让幼儿先动手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老师再小结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发挥互帮互助的力量,整个环节幼儿动脑、动手,亲历整个探究过程,并共同讨论、交流、总结。最后联系实际了解电池的危害及回收。这样在玩具展览会的形式下,完成了本节课目标,也培养了幼儿探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小百科: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目的: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力的传递现象,知道直线传得快、曲线传得慢的道理以及简单的终止力传递的方法。
2.培养幼儿大胆探索、仔细观察和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合作的乐趣。
准备:
现成的多米诺骨牌或由木板锯成的长木条若干、排列示意图三张(如图)、录像带。
过程:
一、引起兴趣
1.我们已玩过“击棋子”的游戏,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好了新的材料,你们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分成三组来玩“击木块”的游戏。
2.出示排列示意图(如图),引导幼儿分组讨论本组准备按哪种方式排列木块。
〔评:教师用简洁的语言迅速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让幼儿自由结伴、自主选择排列形式这一做法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感受合作学习带来的乐趣。〕
二、体验力的传递现象
1.三组幼儿分别协商排列木块的方式,并尝试推击木块,体验力的传递现象。
2.集体讨论:为什么有的组搭得快,有的组搭得慢?为什么有的组搭的木块倒得慢,有的倒得快?(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3.引导各组幼儿在吸取其他小组经验的基础上再操作一遍,然后说说自己的发现。
4.教师小结:排得快慢与小组合作情况有关,木块倒得快慢与排列线路有关。
〔评: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不是简单地将结论告诉幼儿,而是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得出结论,鼓励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体验与感想。〕
三、探索终止力传递的方法
1.将木块排列好以后,如果我们不小心碰倒其中一块,就会使它后面的木块也连续倒下。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想个什么好办法阻止木块继续倒下呢?
2.各组幼儿分别通过操作,探索阻隔的方法。
3.请每组派代表介绍自己组的阻隔方法,教师根据各组交流的情况小结:排木块时大家应努力协作,尽量放稳木块。如果不小心碰倒了,只要将手掌插入其中或赶紧抽掉后面的一块,就可以避免后面的木块倒下。
4.每组幼儿分别运用其他小组的阻隔方法进行尝试。
〔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着重培养幼儿的是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和思维的灵活性、动手操作能力。〕
四、分析交流
1.各小组分别交换排列示意图,幼儿继续合作排列木块并推击,看看排列线路与力的传递之间有什么关系。
2.在幼儿操作实践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懂得:力的传递速度与其排列线路有关,直线传得快,曲线传得慢,路线越弯曲,速度就越慢。
3.看录像了解生活中力传递现象的应用情况,如打桌球、打保龄球、打玻璃弹珠等。
4.力的传递现象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回家找一找再来告诉大家。
〔评:通过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材料之间等多渠道的交流,幼儿不仅获得了大量的有关力的传递方面的科学知识,而且还学会了合作,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3、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5、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活动反思:
在上两个星期我上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在上第一次课时,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课堂上动手操作的时间有些过长,应该让4人小组做一个长方体框架。通过改进,在第二次课上,有了好的成效,让每3个小组动手做一种长方体,这样便于多样化和节省时间。
1.教学时我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等实际操作中,使自己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不断积累空间观念。如让学生小组合作,发现并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选用合适的小棒做成一个长方体框架,使学生清楚地看到12条棱的关系,从而引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得出总棱长的.计算公式。
2.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如长方体棱的认识,在学生已掌握长方体有3组相对的棱并制作了长方体框架后,我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如果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知道只需量出三条棱的长度就可以了,这样12条棱又在学生脑中分成了4组,对总棱长的计算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09-30
幼儿园大班教案09-19
幼儿园大班教案09-19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0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0
幼儿园大班教案10-27
幼儿园大班教案10-20
幼儿园大班教案11-07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8
幼儿园大班教案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