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幼儿园大班教案[汇编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某些物质的溶解过程,通过操作来比较能溶于水和不能溶于水的物质特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难点
操作比较能溶于水和不能溶于水的物质特性。
活动准备
食盐、小勺、水盆、水杯、海绵、棉花,各种能溶于水和不溶于水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引入老师讲一个故事引入活动主题。提问:“驮食盐的驴为什么越驮越轻,驮棉花的驴为什么越驮越重?”
二,实验与探索进入活动基本环节。
1.准备两杯水,在其中的一个杯子里放进一勺盐,在另一个杯子里放进一团棉花,搅拌一会儿,让幼儿观察。讨论:盐到那儿去了?(引导幼儿明白盐溶于水,棉花不溶于水)
2.让幼儿将几种不同的'东西放入水盆中,注意观察它们的变化。鼓励幼儿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讨论:什么东西在水中能化?什么东西在水中不能化?
3.引导幼儿比较某些物质吸水前和吸水后的重量.吸水前,请幼儿将棉花或海绵用手掂一掂,然后放置水中,过一会儿,拿起来再放在手中掂掂,比较前后物质的重量是否一样,为什么不一样重?(棉花,海绵吸水)
三,结束部分。总结:通过实验,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盐能溶于水,棉花不能溶于水。希望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多多观察,多多动手。
活动延伸:课后在家长的引导下,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各种溶解现象并积极动手操作。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对提出的疑问喜欢动脑筋探究
2、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去探索发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试着总结出“声音是通过物体的震动而产生的”这一理论。
3、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参与小组和同伴的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
活动准备:
科学发现室、实验记录本、笔
活动建议:
1、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想去探究的兴趣
2、教师提出要求,大家一起做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要求:
1)以每个小组为单位,每组有一个负责的组长,把组员观察发现到的问题和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可用图来表示。每个组的成员要积极的动脑筋找答案,配合组长。
2)用验法来摸一摸、做一做、听一听、想一想,找一找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样的物体可以发声。并把它们记录下来。
3、大家交流自己探索发现到的结果,找到的答案。
小结:小朋友们说了那么多,其实啊,声音是物体通过震动而产生的,我们如果不去敲打它,不去碰它,物体自己在那是不能发出声音的。知道了这个原理以后,我们可以再去试试哪些物体可以发出好听的声音,也叫乐音;哪些物体发出来的声音很刺耳,让人听了很不舒服,这叫做噪音。
4、活动可以继续延伸,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进一步探索,让幼儿对声音产生浓厚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预定目标】
1、了解垃圾可以被人们通过许多方法处理或再循环利用,懂得垃圾分类摆放的益处。
2、能用自己的行动积极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垃圾。
【活动准备】
1、请父母帮助幼儿一起收集回收垃圾、处理垃圾的照片或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垃圾回收的知识。
2、垃圾分类回收箱实物和各种垃圾的图片。
3、水彩笔和铅画纸(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了解垃圾的含义提问:(出示垃圾)这是什么?什么是垃圾呢?
小结:垃圾是指没有用,准备扔掉的东西称之为垃圾。
2、引导幼儿相互交流。
讨论:平时见过哪些垃圾?说说你看到的垃圾是怎么样的?能闻到什么气味吗?有垃圾的地方给人们感觉怎么样?垃圾对人类、动物、植物有什么影响吗?
教师小结:垃圾腐臭时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不仅仅破坏风景,侵占土地,使人们生活的地方越来越小,而且垃圾中还会滋生出病毒、病菌,招惹蚊虫,让人生病。
(二)基本部分
1、组织幼儿讨论:哪些地方会产生垃圾?(工厂、菜场、餐馆、办公室、超市、家庭等)
2、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了许多垃圾,那么垃圾到最后都跑到哪儿去了呢?(结合图片,请幼儿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处理垃圾的知识。再结合幼儿的介绍给幼儿补充,纠正关于垃圾回收,处理的有关知识)教师小结:垃圾被倒入垃圾桶后,由环卫工人收集起来运走。大部分被埋到填整场,填埋场是专门把垃圾倒入一个地方,再用泥土把垃圾埋到里面。填埋场既占地方又不利于环境保护,有的垃圾送到焚化炉焚化,但焚化垃圾的时候会排出有害的气体。
3、出示垃圾箱图片。
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这样的箱子吗?这样的箱子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引导幼儿区别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的'垃圾箱。
教师:垃圾箱上有什么标志呢?你觉得哪个是可回收的标志?为什么呢?(启发幼儿找出可回收的标志)教师小结:有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因为他们是用大自然中宝贵的材料制成的。可回收垃圾就是收回来后经过加工还可以做成其他的东西。
师:你知道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为什么?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焚烧或深埋)4、出示垃圾分类的标志?
教师:刚才我们知道了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哪些垃圾是不可以回收的,现在我们准备了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有可乐罐、旧报纸、汽水瓶、橡胶等等这么多垃圾。老师这里还设计了分类标志,我们一起来看看。
金属:这一类可回收物有可乐瓶、易拉罐、废铁等。回收后送工厂可以再生为各种金属物品。
纸张:利用旧报纸、包装盒、纸盒等做原料可以制成各种餐巾纸、纸盒等。
玻璃:水瓶、酒瓶等玻璃制品经过清洗,消毒后可以反复重复使用。
塑料:橡胶(如:酸奶瓶、废轮胎等经过加工可以制成其他塑料、橡胶制品)教师小结:回收利用废物可以节约能源,废物回收利用的越多,送往填埋场的垃圾就越来越少,把可再生利用的废品送到回收中心,可以减少污染。
(三)结束部分
1、出示各种垃圾图片,请幼儿判断所出示的垃圾分别应放入哪里。
2、引导幼儿设计有毒物品的垃圾箱。
教师:出示废电池,你们可知道这种垃圾是有毒害的,我们为它设计一个专用的垃圾箱,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设计一个有毒的标志吧!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知道了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哪些垃圾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在平时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到垃圾,你们见到垃圾,应该怎么样来处理呢?(幼儿互相交流)活动延伸:
教师: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讨论一下,日常生活中哪些是由垃圾的再生材料制成的。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使幼儿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3、引导幼儿了解一些在某一方面能称得上“之最”的动物。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大象有个长鼻子
2.ppt课件:动物之最
动画片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观看动画片,引起兴趣
1.小朋友最喜欢看动画片了,现在呢,老师请小朋友看一个很有趣的动画片,看完以后呢,给老师和小伙伴讲讲动画片里演了什么故事。
2.你在动画片里看到了什么动物?
大象
长颈鹿
鸵鸟
河马
二、展开
1.这些动物有些什么特点呢?
(让幼儿互相说一说)
2.引导幼儿讨论动物身上最明显的特点
它们都有各自的本领和特点,那么,它们身上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想一想。
3.ppt课件:动物之最
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幼儿说出的动物之最,进行归纳。
脖子最长的动物是:长颈鹿;
鼻子最长的动物是:大象;
耳朵最长的动物是:
兔子;跑的最快的动物是:猎豹;
最凶猛的.动物是:老虎;
嘴巴最大的动物是:河马;
唱歌最好听的动物是:百灵鸟。
4.请幼儿同桌两人互相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动物,它有什么本领?还有那些动物之最?
5.请幼儿表演动物之最。如:表演大象:就做出长鼻子的样子,并说:“我是大象,我的鼻子最长。”
三、结束
学唱英语歌:大象有个长鼻子
师幼一起边看动画片,边唱英语歌,根据幼儿的兴趣,反复跟唱。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介绍文具盒。
2、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能按照一定顺序介绍文具盒的外形和功能。
3. 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述,尝试发现讲述的不同之处。
4. 探索、发现生活中文具盒的多样性及特征。
5.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布置“文具盒”商店、实物投影仪一台、图标(形状、颜色、图案、功能)黑板,电视机布、篓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马上就要从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了,高兴吗?(高兴)上小学要准备什么什么呀?”(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二、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1、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文具盒)
这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有什么图案呢!
文具盒有什么用呢?(装铅笔、橡皮)
2、幼儿自由参观“文具商店”,每人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文具盒回到座位。
师:“你们想不想要文具盒呢(想)。当……当……当,有这么多文具盒呀,现在我们小朋友轻轻地上来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文具盒。”
三、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1、幼儿先与身旁的同伴自由交流自己选择的文具盒。
师:“好,每个小朋友都找到自己喜欢的文具盒了吧,现在我们和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你手中的文具盒。
2、个别讲述。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跟大家说一说。注意哦小朋友在说的时候,我们的小观众们要认真听,尊重他们哦。
四、引入新经验。
1、从实物投影仪里观察老师选择的文具盒,听老师用句式来介绍文具盒上的图案。
师:“我的文具盒的形状是XX;颜色是XX;图案有XX、有XX、还有XX;打开里面有放……我很喜欢我的文具盒。”
师:我是怎么说的,我先讲的什么?然后说了什么?最后说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图标帮幼儿获得新的讲述经验。)
2、幼儿自由练习按序讲述。
师:“现在我们再来按着顺序说一说你的文具盒,记住要先说形状、颜色,再说图案,最后说功能,别忘了介绍完以后说一说对他的喜爱。”
五、迁移新经验。
师:“老师还准备了一些文具,有铅笔、橡皮、刨刀和尺子。请你们每人来选一样文具给客人老师介绍一下,记住要按刚才的顺序说。”
六、结束活动。
师:今天,小朋友把文具介绍的很清楚,让客人老师都知道了应该如何使用。可是小中班的弟弟妹妹们还不知道,我们去给他们说一说吧。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让我觉得教学活动确实能整合各种各样的内容,需要老师时刻要有这种整合的理念。活动的选材一定要具有生活化,如果这次的铅笔盒小朋友没有实物,没有对铅笔盒的了解,孩子们是无法做到如此细致的比较的。因为所选择的是孩子们所生活化的,运用的手段也是贴近幼儿生活方式的,所以更能让幼儿所接受。使孩子们在比比讲讲中学到各种知识。
小百科:文具包括学生文具以及办公文具、礼品文具等。 现代的释义应该指办公室内常用的一些现代文具:签字笔、水笔、钢笔、铅笔、圆珠笔等;以及笔筒等配套用品。其他办公用品还包括:直尺、笔记本、文件袋、文件封套、计算器、长尾夹等。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年画和春联是迎新年时用地吉祥物,它们预示着人们对新年地美好祝愿。
2、在了解年画和春联的特点上,能创编春联,能用喜庆的色彩绘画年画。
3、在欣赏的过程中,萌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看录像观察人们迎新年的场面,体会过年的喜悦之情
师:他们在干什么?看了你有什么感觉?
二、了解春联和年画的特点
师:“你知道春联上写的什么?人们一般喜欢在春联上写些什么?为什么写这些内容?”“老师这里也有几幅春联,你能看懂吗?自己试着读一读。”
小结:人们用好听的词语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春联的学问可大了,你们能看出春联有什么特点吗?(介绍春联的对仗和春联的结构)
师:谁也能说一幅春联的。
三、欣赏年画
师:过年时,除了春联可以表示喜庆,还可以用年画来表示喜庆气氛。
师:看一看,这些年画画了什么?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年画和春联都是中国人在迎新年时用的.吉祥物。年画是用画面来表达美好祝愿,而春联是用文字的形式表达的。
四、幼儿创作年画
总结:
1、将幼儿创作的年画和春联展览出来。
2、带领幼儿读一读春联。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目标:发现物体的对称性,根据提供的已有图形,画出与物体相对称的另一半。
准备:具有两组相对称的图形若干,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19页《有趣的对称图案》、水彩笔。人手一张长和宽为4厘米和3厘米的彩色纸、剪刀、水彩笔。已拼插好一半对称图案的玩具或插粒若干套,玩具、插粒若干。
过程:
一、后面躲着谁(教师先出示已折成一半的图形或实物,让幼儿猜猜后面会是什么。再是让幼儿折对称图形)
二、找朋友(展示图形片,请幼儿在提供的图形中找找每个图形的朋友,说说它们为什么是朋友,再集体观察两个图形的异同:形状、颜色、图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对称的'意义)。
三、找一半(让幼儿说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对称物体和自己身体上有没有对称的地方,指导幼儿操作活动材料,找出对称的图画并涂色请幼儿观察已经拼好一半的图案,用相同的玩具材料拼出相对称的另一半)。
修改后活动方案:
目标与上面同。
准备:三张对称图片:三角形,花朵,小鸟。
对称及不对称图片若干。
操作纸每人一张:有找对称涂色的,有画对称图形的。
过程:一、猜一猜(分别出示三张对称图片的一半,让幼儿猜出后面是什么。三张全出示后引导幼儿观察左右两过的异同:形状、颜色、图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对称的意义)。
二、找一找(先出示若干半张图片,让其寻找对称的另一半。再在自己身上寻找对称的部位)。
三、做一做(用自己的身体做对称的动作)。
四、画一画(在操作纸上先找对称图案,再涂色对称图案,最后画对称图案的另一半)。
活动设计的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以幼儿健康教育的阶段目标为依据,结合本班幼儿动作发展的水平和幼儿比较活跃、好动的特点,制定本次活动的目标。
教幼儿跨跳动作,锻炼幼儿跳跃的能力。
掌握好连续跨跳动作的连贯性和稳定的节奏。
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活动的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跨跳动作。助跑自然,跨伸有力,落地后不停顿地向前跑,是这次活动要求掌握的`动作要领。
难点:正确判断障碍物的位置、宽度选择起跨点,并调节步幅、落地较轻。
目测好距离,选择好起跨点,关系到幼儿是否能跨过障碍物,调节好步幅、落地轻、有助于身体的平衡和减轻着地时对脑部的震动。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部分进行
(一)准备部分 (约时间5分钟):
(1)复习圈操、(2)变换队形、(3)走跑交替。为基本部分做好热身准备。
(二)基本部分(约23分钟)
幼儿实际练习时间约14分钟活动密度恰当 ,活动量脉搏指数约1.5―1.6。
(1)幼儿自由组合玩圈,请个别组玩给大家看,引入课题。
(2)老师讲解示范跨跳动作,让幼儿知道动作名称。
(3)动作分解:一脚蹬地跃起另一脚向前跨,同时身体重心向前移带动后腿跨过障碍物,接着向前跑,突出重点。
(4)幼儿分散练习,在练习中探索找到最好的起跨点,调节好步幅保持身体平衡,解决难点。
(5)幼儿集体练习:通过助跑跨跳,落地后不停顿地向前跑,充分利用场地拉大距离练习,增加强度、密度。
(6)提高动作难度练习,在掌握好助跑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动作难度,练习助跑连续跨跳,做到动作连贯,节奏稳定,最终达到本次活动的目标。
(7)游戏“过小岛”用接力赛的形式,让幼儿在遵守游戏的规则下,巩固连续跨跳动作,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结束部分(约3分钟)
安排放松舞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身体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来结束本次活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活动思路】
本内容有两个难点。对于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这难点,设计首先通过分类活动提示问题,使原来重的一类物体中产生轻的物体,轻的物体中产生重的物体。同时通过设问促使幼儿思考、解答。其次,安排排序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体验、帮助他们理解。
第二个难点是理解物体大小与轻重的关系。幼儿对物体大小与轻重的关系总是认为在的物体是重的,小的物体是轻的。因此,设计通过游戏让幼儿在猜错的过程中纠正原先的想法,形成正确的观念即物体的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轻重。
2、理解物体的轻重是相对的。
3、知道物体的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2、难点:理解物体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活动准备】
1、材料:分类盒、天平、积木、弹子、雪花片等物品。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中放置各种供测量的物品和天平。
【活动过程】
分类—>讨论—>分类—>游戏—>排序
1、通过分类活动积累有关特体轻重的感性经验。
(1)在数学区中提供天平和各种物品。物品放在盒子里,每个盒子里放两件物品。
(2)要求幼儿将物品按轻重分类,即将每个盒子里的物品按轻重分别放入有轻重标记的盒子里。
2、通过讨论确定区别轻重的方法。
(1)出示两件物品,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这两件东西哪个重哪个轻?
(2)出示轻重差别很小的两样东西,讨论用手掂量和用天平哪种方法更好。
3、通过分类活动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1)幼儿每人取两件物品,用天平称出轻重后放入相应的'分类盒中。
(2)从标有重或轻的盒子里取出两件物品,提问:这两样东西都是重的?然后放在天平上,让幼儿思考,解答其中的原因。
4、通过游戏理解大的东西不一定是重的,小的东西不一定是轻的。
出示大小不同的物体让幼儿猜哪个轻哪个重。然后用天平验证。如:大盒子里放棉花,小盒子里放铁块。
5、通过排序活动进一步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让幼儿在数学区中将三个以上的物体按轻重排序,并作好记录。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4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7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7
幼儿园大班教案10-23
幼儿园大班教案09-30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8
幼儿园大班教案10-20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0
幼儿园大班教案10-10
幼儿园大班教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