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熊》小班教案

时间:2023-12-15 09:35:30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三只熊》小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只熊》小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只熊》小班教案

《三只熊》小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只小盒子、6个苹果,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小熊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1.导入:小朋友,看看他们是谁?(小熊)是小熊一个人吗?还有谁?

  2.哪个是爸爸?为什么你说他是爸爸?

  哪个是小熊宝宝?为什么?那妈妈呢?

  3.小结:在我们家里,一般情况都是爸爸长得最高,宝宝长得最矮,妈妈长得不高也不矮。

  二、创设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大”、“小”、“不大也不小”

  1.引导语:小熊一家今天要在草地上吃早餐,碗呢?早就准备好了三只碗。

  2.哪只碗给熊爸爸?什么颜色的?为什么给爸爸?

  因为爸爸长的高大,胃口也大,所以给他一只特别大的碗。哪只给宝宝的?什么颜色的?

  总结:三只不一样大小的碗,最小的给熊宝宝,最大的给熊爸爸,不大不小的给熊妈妈。

  三、情境“分蜂蜜”,体会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关系

  1.好了,有餐具了,他们就可以开始吃早饭了。他们会吃些什么呢?请你来猜一猜。

  2.到底是什么呢?(蜂蜜)你知道哪一瓶蜂蜜是给爸爸吃的?几号瓶?

  (三个瓶子一样吗?)中间的瓶子最高,里面的蜂蜜装的'也最多。

  3.小结:一般情况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蜂蜜也是最多的……

  四、情境“分玉米”,感知“粗”、“细”

  1.引导语:刚刚吃的东西呀有高有矮的,我们一下就看出来了。这次吃的东西呀它们长得一样高,是什么呢?(玉米)

  2.通过肢体语言引导幼儿感知“粗”、“细”

  师:哪根玉米给熊爸爸吃,哪根玉米给熊宝宝吃,哪根玉米给熊妈妈吃,谁会分一分的?

  引导:为什么?不是都一样长吗?为什么这根玉米要给爸爸吃呢,这根玉米要给宝宝吃呢?

  师:哦,这胖胖的还有一个好听的词,叫“粗”,我们一起来做做看,粗一点,再粗一点。那这个样子叫什么(细)

  小结:三根玉米一样长,但是粗细不一样,粗的看上去多一点,细的看上去少一点。

  五、情境“分苹果”,引导幼儿操作

  1.明确要求:看看第三样早餐是什么?(苹果)数数有几个?6个苹果,三只熊要来分苹果,你会分吗?爸爸给他吃几个?刚才我听到了好几种分法,那现在听好了,小熊一家到底怎么分苹果啊!小熊一家要这么吃苹果:熊爸爸要吃得最最多,熊宝宝吃得最最少,熊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

  2.幼儿复述要求:刚才老师这句话听明白了吗?他们是怎么分的?

  3.幼儿走到桌边进行操作活动:老师在桌子上给你们每个宝宝准备了一份操作卡,卡后面有6个苹果,请你把苹果撕下来分给三只熊,就贴在这条黑线上面。

  教师重复讲述要求:好了,去试试吧,三只熊都要有的吃,要全部分完。

  4.幼儿带着自己的操作卡回到座位上

  5.评价

  师:看老师找到了几种答案?第一种是这样的,第二种是这样的,还有第三种,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个对,哪个有问题?为什么最后的对,前面的不对呢?

《三只熊》小班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能区分大,中,小,并能有顺序地排序。

  2.能安静地和同伴一起听故事。

  3.初步记住故事内容,并能记住故事的名字。

  二:活动准备

  1.大,中,小熊各一只

  2.故事录音

  3.挂图一幅

  4.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三.活动过程

  (一)认识三只熊

  1.教师分别出示大中小熊,让幼儿数数有几只熊。

  2.区分大中小

  (1)这三只熊一样大吗?

  (2)让幼儿把最大的,最小的分别找出来,给它们取名字叫大熊,小熊。

  (3)中间的一个,不大也不小就叫中熊。

  (二)将三只熊排序

  请幼儿给三只熊排队(从小到大排列,并能说出这是小熊,这是大熊,这是中熊)还能从大到小排列。

  (三)欣赏故事:三只熊

  1.现在我们已经和三只熊交上朋友了,下面我们就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三只熊。(幼儿集体讲一遍故事的名字)

  2.幼儿欣赏故事后提问:

  (1)三只熊为什么不高兴?

  (2)小姑娘到三只熊家里的时候,三只熊知道吗?他们有没有同意给她吃?

  (3)小姑娘睡他们的床,熊知道吗?他们有没有同意?

  3.教师小结:小姑娘到熊的家里,没有得到熊的同意,就用了他们的东西,所以熊生气了。

  4.那么小姑娘怎样做熊才不会生气呢?(启发幼儿说出进入别人家里,或要用别人的东西,先要问人家同意吗?在别人同意后才能用,这样人家才不会生气)

  (四)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听完了故事,我们一起来和小熊跳个舞吧!(根据音乐,幼儿自由舞蹈)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通过这个活动最主要的是让孩子们通过故事得到大、中、小配对的概念,同时也感受大小不同的三只熊的不同的形象。按照我的预想,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时间短,只有那些生动、有趣的、形象的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在开展数活动时,我尽量以故事为载体,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快乐的学、快乐的.玩。而熊是幼儿所熟悉、喜欢的动物,所以在此次活动中,我以熊为主角,并对三只熊的故事进行改编,通过生动的环节衔接,让孩子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高矮、粗细与三只熊的关系,更好的引发小班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三只熊》小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只小盒子、6个苹果,FLASH课件活动过程:

  一、观察小熊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1、导入:小朋友,看看他们是谁?(小熊)是小熊一个人吗?还有谁?

  2、哪个是爸爸?为什么你说他是爸爸?

  哪个是小熊宝宝?为什么?

  那妈妈呢?

  3、小结:在我们家里,一般情况都是爸爸长得最高,宝宝长得最矮,妈妈长得不高也不矮。

  二、创设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大"、"小"、"不大也不小"1、引导语:小熊一家今天要在草地上吃早餐,碗呢?早就准备好了三只碗。

  2、哪知碗给爸爸?什么颜色的?

  哪只给妈妈?什么颜色的?

  宝宝呢?

  三、情境"分蜂蜜",体会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关系1、今天小熊一家要吃4样早餐。他们会吃些什么呢?请你来猜一猜。

  2、到底是什么呢?(蜂蜜)第一样早餐是蜂蜜,瓶子上有数字,这个是1号瓶……3、几号瓶给熊爸爸吃?为什么?

  几号瓶给熊宝宝吃?为什么?

  几号瓶给熊妈妈?为什么?

  4、小结:一般情况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蜂蜜也是最多的……四、情境"分玉米",感知"粗"、"细"1、引导语:第二样早餐是什么?(玉米)刚刚蜂蜜瓶子有高有低,我们一下就看出来了。玉米都是一样高的,要怎么分呢?为什么?

  2、通过肢体语言引导幼儿感知"粗"、"细"--人是讲胖的,玉米要讲粗(动作提示),慢慢的,就变……(动作收紧)细了小结:熊爸爸胃口最大,吃的玉米也是最粗的……五、情境"分苹果",引导幼儿操作1、明确要求:第三样早餐是什么?(苹果)数数有几个?怎么分呢,他们是这么分的:熊爸爸吃得最最多,熊宝宝吃得最最少,熊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2、幼儿复述要求:他们是怎么分的?

  3、幼儿走到桌边进行操作活动。教师重复讲述要求:三只熊都要有的吃,要全部分完4、幼儿带着自己的操作卡回到座位上5、评价(1)把错的拿出来:对不对?

  (2)出示对的.:对不对?谁跟他一样?问问爸爸妈妈对不对?六、情境"分鱼"1、引导语:第四样早餐是鱼。盒子上有什么?什么意思啊?

  2、哪个盒子给爸爸?(6条鱼的)宝宝呢?(2条鱼的)妈妈呢?(3条鱼的)爸爸妈妈们同意吗?

  3、揭开盒子:我们来看看。6条什么样的鱼?

  4、现在还是把6条小鱼给爸爸吗?

  5、小结:有的时候数字大的表示多,但有时数字大的并不一定表示多。这个问题有点难,等我们长大了就明白了。

  教学反思:

  《三只小熊的早餐》的数学活动是让孩子在故事情节中认识三只熊,在对家庭成员的认识中区分大小和比较的大与小,高矮和比较高与矮,由此帮助三只熊分早餐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大、中、小;在操作中,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让幼儿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三只熊》小班教案4

  设计思路:

  熊有胖胖的身体、黑黑的眼睛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动物,随着动物主题的开展,最近孩子们非常喜欢《三只熊》这个有趣的故事,故事中的熊爸爸熊妈妈和熊宝宝的床、椅子等都对应了物体的大小,在《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有这样一条目标: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抓住这两个契机,通过故事情境的继续延伸,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高矮、粗细与三只熊的关系,更好的引发小班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整个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游戏、故事情境中快乐的学、快乐的玩。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通过观察与比较感受物体的大小、粗细、数量多少与三只熊的对应关系。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课件、幼儿操作材料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小熊一家

  1.播放PPT,出现小熊一家。

  1.(故事导入)小熊一家来做客啦!熊爸爸最高最大,熊宝宝最小最矮,熊妈妈不大也不小!

  1.小熊一家都喜欢吃哪些东西?

  1.播放PPT,出示熊爱吃的食物。

  二、为小熊一家分早餐

  1.播放PPT,出示三套餐具。

  1.小熊一家要吃早餐啦,给熊爸爸最大的餐具,因为熊爸爸最高大胃口也最大,给熊宝宝最小的餐具,因为熊宝宝最小吃的也最少,给熊妈妈不大也不小的`餐具,因为熊妈妈的不高也不矮,吃的不多也不少。

  1.播放PPT,出现3根玉米和3罐蜂蜜。

  1.早餐要开始啦,这些食物怎么分给小熊一家呢?(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理由)

  小结:最高的那罐蜂蜜给熊爸爸,最矮的给熊宝宝,不高也不矮的给熊妈妈;最粗的玉米给熊爸爸,最细的给熊宝宝,不粗也不细的给熊妈妈。

  三、为小熊一家分苹果

  1、播放PPT,出现6只苹果。这里一共有几只苹果?

  2、三只熊都要吃苹果,我们该怎么分呢?请你试一试?(幼儿操作)

  1.你是怎么分的?(幼儿介绍,情感导向)

  三只熊的苹果一样多。

  爸爸妈妈舍不得吃留给熊宝宝吃。

  小熊很爱爸爸妈妈,把自己的苹果分给他们吃。

  你们分的都不错,都是有爱心的宝宝。

  4、熊爸爸说还想多吃点,熊妈妈说我吃的正好,熊宝宝说吃的太饱了,该怎么分?请你试一试?(幼儿操作)

  小结:分给熊爸爸3只苹果,他的苹果最多,给熊宝宝一只苹果,它的苹果最少,给熊妈妈2只苹果,它的苹果不多也不少。

  四、延伸活动

  1、出示三个盒子,请幼儿观察盒子上的数字,猜一猜熊爸爸会找哪个盒子?说说自己的理由。

《三只熊》小班教案5

  教学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高矮、粗细与三只熊的关系,尝试进行配对。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图片“小熊的一家”、三只大小不同的盘子、三只高矮不同的蜂蜜瓶、三根粗细不同的玉米、六个苹果、三个画有不同数量不同大小的鱼盒子。

  2、供15名幼儿的操作材料(人手一张画有小熊一家的底板,人手一个小篮子里面装有六个苹果)。

  活动重点:

  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难点:

  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尝试进行配对。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小熊的一家”观察其特征,引发幼儿兴趣。

  师:“喜欢小动物吧。最喜欢什么小动物?“今天老师这上面也有小动物,看看是谁?(出示小熊的一家)家里都有谁呀?哪个是爸爸?哪个是宝宝?哪个是妈妈?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并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爸爸长的高,宝宝长的矮,妈妈长的不高也不矮。

  二、通过小熊的一家,了解熊爱吃的食物。

  师:“三只熊在干什么呢?它们要吃早餐了,你们今天吃过早餐了吗?猜猜看,三只熊最喜欢吃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师:“有可能哦”。我们一起来看看三只熊今天的早餐都吃了些是什么?出示相应的食物图片。并请小朋友牢牢的记住这些东西。

  三、为熊的'一家分配食物,感知物品的大小、高矮、粗细与数量的关系。

  1、比较相同物体,区分大小。

  师:“早餐要开始了,吃早餐前当然要先用到餐具,哪一个给熊爸爸的?什么颜色的”哪一个是给熊宝宝的?什么颜色的?哪一个是熊妈妈的?什么颜色的?"出示图片,说说你的理由。

  “爸爸个子很高,胃口很大,吃的也多,所以爸爸要用最大的盘子,你们同意吗?宝宝很小,胃口很小,吃的也少,所以宝宝用最小的盘子,你们同意吗?妈妈胃口不大也不小,所以用不大不小的盘子,你们同意吗?”

  师:“三只不同大小的碗,最大的给爸爸、最小的给宝宝、不大不小的给妈妈。”

  2、比较相同食物,区分高矮。

  师:“要吃早餐了,看看是什么?(蜂蜜)三只瓶子一样吗?那儿不一样?你觉得哪个是给爸爸的?为什么?(中间的瓶子最高,里面装的蜂蜜越多,所以应该给爸爸。)哪个给妈妈?哪个给宝宝?刚才的蜂蜜有高、有矮,可下面这个事物它们都长的一样高哦。

  3、比较相同食物,区分粗细。

  师:“要吃第二样东西了,玉米(出示图片)(刚才的东西有高有矮,现在他们一样高哦,谁会分一分?)哪个给爸爸?哪个给妈妈?哪个给宝宝?理由。幼儿讲述玉米的粗细,请幼儿做出粗细的动作。

  小结:三根一样长的玉米,粗细不一样,粗的那一根多一点,细的那一根少一点。

  正确的数数方法,引导幼儿按苹果的数量以及熊一家胃口大小来分食物。萌发幼儿关心父母的情感。

  1、出示六个苹果围绕在熊一家的周围。师:“有什么办法可以数清楚?你数的第一个苹果在哪里?”

  2、师:“6个苹果三只熊来分,你会怎么分呢?理由是什么?”

  3、师:“熊的一家要这样分苹果,熊爸爸要多吃点,熊宝宝要少吃点,熊妈妈呢不多也不少。”幼儿重复一遍。

  4、幼儿操作,教师提醒。

  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熊的一家,还准备了一个小篮子,小篮子里面有6个苹果,请你将篮子里的苹果按要求分给三只熊”。

  5、教师评价。

  五、活动延伸。

  出示三只装有不同大小不同数量鱼的盒子(盒子上写上数字2、4、6)。

  师:“你觉得哪个给爸爸吃?”哪个给妈妈吃?哪个给宝宝吃?让幼儿猜测。后打开箱子让幼儿自己发现,除了事物数量的多少外还事物大小有关。

《三只熊》小班教案6

  一:活动目标

  1. 能区分大,中,小,并能有顺序地排序。

  2. 能安静地和同伴一起听故事。

  3. 初步记住故事内容,并能记住故事的名字。

  二:活动准备

  1. 大,中,小熊各一只

  2. 故事录音

  3. 挂图一幅

  4. 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三.活动过程

  (一)认识三只熊

  1.教师分别出示大中小熊,让幼儿数数有几只熊。

  2.区分大中小

  (1)这三只熊一样大吗?

  (2)让幼儿把最大的,最小的`分别找出来,给它们取名字叫大熊,小熊。

  (3)中间的一个,不大也不小就叫中熊。

  (二)将三只熊排序

  请幼儿给三只熊排队(从小到大排列,并能说出这是小熊,这是大熊,这是中熊)还能从大到小排列。

  (三)欣赏故事:三只熊

  1.现在我们已经和三只熊交上朋友了,下面我们就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三只熊。(幼儿集体讲一遍故事的名字)

  2.幼儿欣赏故事后提问:

  (1)三只熊为什么不高兴?

  (2)小姑娘到三只熊家里的时候,三只熊知道吗?他们有没有同意给她吃?

  (3)小姑娘睡他们的床,熊知道吗?他们有没有同意?

  3.教师小结:小姑娘到熊的家里,没有得到熊的同意,就用了他们的东西,所以熊生气了。

  4.那么小姑娘怎样做熊才不会生气呢?(启发幼儿说出进入别人家里,或要用别人的东西,先要问人家同意吗?在别人同意后才能用,这样人家才不会生气)

  (四)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听完了故事,我们一起来和小熊跳个舞吧!(根据音乐,幼儿自由舞蹈)结束活动。

《三只熊》小班教案7

  活动目标:

  1、比较物品的大小,将物品按大小进行匹配。

  2、能用各种方式招待客人,并用短句进行表述。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幼儿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学习重点

  比较物品的大小,将物品按大小进行匹配。

  学习难点:

  用短句对物品的大中小进行表述。

  活动准备:

  1、教师教具:《三只熊》课件;大、中、小三只玩具熊;大、中、小区分度较明显的同类物品:三把椅子、大中小玩具等。

  2、幼儿学具:操作材料包:三只熊

  活动过程:

  (一)三只熊【结合小班幼儿在情景中理解接受的学习特点,以故事情景导入,既起到集中幼儿注意力的目的,也容易帮助幼儿理解大中小,及其匹配关系。】

  1、演示课件,提问:

  (1)房子里住着怎样的三只熊?

  (2)熊的家里有什么?它们是一样的吗?

  (3)三只熊回来发现什么东西变了?会说什么话?(教师用不同的音色区分三只熊的说话:熊爸爸粗粗响响的声音、熊妈妈不那么响的声音、小熊尖声尖气的声音)

  小结:三只熊家里的东西有的大大的、有的中中的、有的小小的。大熊最大,喜欢用大大的东西;小熊最小,喜欢用小小的东西;中熊不大也不小,喜欢用中中的东西。

  (二)三只熊来做客【这环节通过招待三只小熊的'情境,引导幼儿理解并匹配物体的大中小】

  1、认识客人:(出示三只玩具熊)三只熊来我们班做客,我们跟它们打打招呼:"小熊你好!中熊你好!大熊你好!欢迎你们来做客,欢迎你们来我们幼儿园玩。"

  2、招待客人:(出示三把椅子)这里有三把椅子,谁来请三只熊坐下来?

  幼儿可能A:不会关注椅子的大小,直接让三只熊坐下去。

  教师预策略:询问全体幼儿,让幼儿关注匹配。

  幼儿可能B:会按照熊的大小,让不同大小的熊坐不同大小的椅子。

  教师预策略:请幼儿说说匹配的理由。

  小结:原来招待客人时,大熊坐大椅子,中熊做坐中椅子,小熊坐小椅子。

  3、操作任务:三只熊来做客,我们要拿出礼物来招待小熊呀,看看这里有些什么礼物?(出示操作材料包上的"草地",边并排粘贴大中小三只熊)这些礼物都一样大吗?哪些礼物是最适合送给大熊的、中熊和小熊的,4、幼儿操作,老师巡回观察指导:

  (1)观察幼儿能否正确分辨物体的大中小,并进行合理匹配。

  (2)指导幼儿把大中小不一样的物品粘贴在合理的地方。

  (3)关注能力弱的幼儿,引导他们认真倾听并操作。

  5、集体讨论:看看我们都把合适的礼物送给三只小熊了吗?

  幼儿可能:操作中有幼儿发生了错误。

  教师预处理:追问"错在哪里?为什么?"并请出错的幼儿自行纠正,用短句说出理由。

  (三)找一找【这环节通过找一找,进一步积累幼儿对大中小的认识】

  拓展:带领幼儿在教室等处去寻找大中小的物体。

  活动反思:

  幼儿乐于在玩中去学习各种知识,对数、大小的概念和都有了些零碎的认识,同时他们对数数、比大小等也非常感兴趣,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对都很喜欢听故事,所以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故事将整个活动贯穿起来,发现三只熊的关系和大小。

  在这个感知的过程中,让幼儿在观察、操作、讲述、游戏中求知,并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感受新的体验,获得新的经验。

《三只熊》小班教案8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大小、多少与三只熊的关系。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

  1、《三只熊的早餐》的图片12幅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6个“苹果“及画有三只熊的底板一张。

  三、活动过程:

  (一)观察小熊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1、导入

  师:(1)小朋友,看看他们是谁?(幼儿回答)

  (2)哪个是爸爸?为什么你说他是爸爸?(3)哪个是小熊宝宝?为什么?那妈妈呢?

  2、师小结

  (二)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帮助小熊一家分配食物,感知物体的大小、多少多少与三只熊的关系。

  1、分餐具并陈述理由

  (1)师:吃东西前要准备什么呀?(幼儿回答)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大小不同的餐具

  师:这些碗怎么分给小熊一家呢?(幼儿回答)

  (3)师小结

  2、分蜂蜜并陈述理由

  (1)师:三瓶不一样多地蜂蜜怎么分给小熊的一家呢?(幼儿回答)

  (2)师小结

  3、分玉米并陈述理由

  (1)师:三根玉米都是一样高的,要怎么分给小熊的一家呢?(幼儿回答)

  (2)师小结

  4、操作游戏

  (1)师:第三样早餐是什么?(苹果)数数有几个?怎么分给小熊的.一家呢?请小请小朋友们来帮他们分一下,他们是这么分的:熊爸爸吃得最多,熊宝宝吃得最少,熊妈熊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根据画有三只熊的底板,进行操作活动师,师巡视指导。

  (3)评价

  展示幼儿操作板,并请2—3名幼儿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分法与理由。

  (三)延伸活动:思考留下的疑问

  1、找找剩下哪样东西没有分,猜猜熊爸爸会找哪个盒子里的鱼。

  2、打开盖子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分鱼。

《三只熊》小班教案9

  活动说明:

  进入冬天,天气变冷了,孩子们的穿着也起了很大的变化,于是我们的主题也随之变化为《寒冷的冬天》。在寒冷的冬天中,有三个很令人关注的节日:圣诞节、元旦、春节,这三个节日有一个统一的名称“新年”。“新年”是一个大家都喜欢,也很盼望的.节日,连我们小班这些只有3、4岁的孩子也一直嚷嚷这要过新年,并从孩子们的言语中我得知,喜欢新年的最大理由是可以得到礼物,可以吃到好东西,可以玩好玩的东西。于是抓住“礼物”这个元素,我准备与孩子进行这样的一个活动。

  在本活动中,我以“新年”为大背景,以“礼物”为引子,请幼儿为小熊一家的春节旅行挑选合适的鞋子。在活动中,我将挖掘各种资源,让幼儿与动物对话、与同伴对话、与各种资料对话,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在挑选鞋子的过程中增加生活常识。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情景中,为三只熊选择合适的鞋子,体验选购鞋子的快乐。

  2、愿意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训练幼儿的绘画能力。

  活动准备:

  大、中、小拖鞋三双;高跟鞋两双;大、中、小运动鞋三双。

  自制flash动画。

  活动过程:

  一、新年礼物1、前两天我们过了个什么节日?

  2、我们一起来庆祝新年好3、你有没有得到礼物?或者送给别人礼物?

  二、小熊买鞋1、出示flash动画,这是哪里?这是谁的家?

  2、三只小熊真漂亮,他们身上穿戴了什么?(丰富大、中、小)3、它们会去哪里呢?

  4、交流讨论:

  三只熊来到水果店:

  (1)、三只小熊来到了哪里?这里有鞋子吗?

  (2)、水果店里有哪些水果?

  (3)、告诉三只熊这里没有鞋子,这是水果店。

  三只熊来到服装店:

  (1)这里买什么?

  (2)这是什么店?

  (3)告诉三只熊这里没有鞋子,这是服装店。

  三只熊犯愁了,怎么办?到底去哪里买鞋子呢?(幼儿交流讨论)三只熊来到了鞋店:

  (1)这里有些什么样的鞋子?(出示拖鞋、高跟鞋和旅游鞋)

  (2)幼儿交流讨论:给小熊选怎样的鞋子比较合适。

  (3)小熊一家穿上新鞋子,高高兴兴地旅游去了。

  5、小熊送礼物谢谢你们帮助我们选到了礼物,我给你们带来了新年礼物。(糖果、小零食)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三只熊》小班教案10

  一、活动目的

  1、在感受表演游戏《三只熊》的基础上,使幼儿知道表演的名称,表演中的角色及内容。

  2、引起幼儿想表演的愿望。

  3、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二、准备

  1、场景布置:熊的家。

  2、教师活动前排好表演。

  三、活动过程

  (一)、交代课题名称,引起幼儿看表演的兴趣。

  指导语:“今天,要请小朋友看一个表演,名字叫《三只熊》,看看表演中有谁?”

  (二)、幼儿观看表演,知道主要内容,激发幼儿想表演的.愿望。

  1、表演第一遍。

  (1)、刚才表演叫什么名字?

  (2)、这个表演中有些谁?

  (3)、小姑娘这样好不好?

  2、表演率二遍。

  (1)、为什么三只熊生气了?

  (2)、小姑娘这样做,熊有没有同意?

  (3)、请小朋友想办法,小姑娘怎么做熊就不会生气了?(在门口等,敲门……)

  3、表演第三遍。

  (1)、三只熊为什么会抓小姑娘的?

  (2)、这个表演中的三只熊、小姑娘都是谁演的?

  (3)、你们想不想也来表演?

  4、表演第四遍。

  教师表演,请四名想表演的幼儿分别扮演大、中、小熊及小姑娘,跟着老师尝试着表演。

  (三)、讲评。

  今天,我们看了老师表演的《三只熊》的故事,知道小姑娘改正缺点向熊道歉,熊就不抓她了。下次我们再来看好吗?

  活动反思:

  表演游戏是幼儿较为喜欢的游戏,故事《三只熊》形象生动有趣,深受小朋友喜爱。因此,幼儿在活动中能较快地理解故事内容及人物的简单对话,表现出很强的表演欲望。在下次活动中尽量多为幼儿提供表演的机会,让幼儿感受表演的乐趣。

《三只熊》小班教案11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时间短,只有那些生动、有趣的、形象的材料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在开展数活动时,我尽量以故事为载体,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快乐的学、快乐的玩。而熊是幼儿所熟悉、喜欢的动物,所以在此次活动中,我以熊为主角,并对三只熊的故事进行改编,通过生动的环节衔接,让孩子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高矮与三只熊的关系,更好的引发小班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高矮与三只熊的关系,尝试进行配对。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三只熊的早餐白板课件。

  2、操作材料“小熊的一家”、三只大小不同的盘子、三只高矮不同的蜂蜜瓶、六个苹果。

  活动过程:

  一、出示白板“小熊的一家”观察其特征,引发幼儿兴趣。

  师:“看看是谁来了?(出示小熊的一家)家里都有谁呀?哪个是爸爸?哪个是宝宝?哪个是妈妈?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并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爸爸长的高,宝宝长的矮,妈妈长的不高也不矮。

  二、通过小熊的一家,了解熊爱吃的食物。

  师:“三只熊在干什么呢?它们要吃早餐了,你们今天吃过早餐了吗?猜猜看,三只熊最喜欢吃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师:“有可能哦”。我们一起来看看三只熊今天的早餐都吃了些是什么?出示相应的食物图片。并请小朋友牢牢的记住这些东西。

  三、为熊的一家分配食物,感知物品的大小、高矮与数量的关系。

  1、比较相同物体,区分大小。

  师:“早餐要开始了,吃早餐前当然要先用到餐具,哪一个给熊爸爸的?什么颜色的”哪一个是给熊宝宝的?什么颜色的?哪一个是熊妈妈的?什么颜色的?"出示图片,说说你的理由。

  “爸爸个子很高,胃口很大,吃的也多,所以爸爸要用最大的.盘子,你们同意吗?宝宝很小,胃口很小,吃的也少,所以宝宝用最小的盘子,你们同意吗?妈妈胃口不大也不小,所以用不大不小的盘子,你们同意吗?”

  师:“三只不同大小的碗,最大的给爸爸、最小的给宝宝、不大不小的给妈妈。”

  2、幼儿操作,根据食物的大小、高矮、数量的多少给小熊一家吃早餐。

  四、集体小结。

  1、区分高矮。

  师:“要吃早餐了,看看是什么?(蜂蜜)三只瓶子一样吗?那儿不一样?你觉得哪个是给爸爸的?为什么?(中间的瓶子最高,里面装的蜂蜜越多,所以应该给爸爸。)哪个给妈妈?哪个给宝宝?刚才的蜂蜜有高、有矮,可下面这个事物它们都长的一样高哦。

  2、区分大小。

  师:“要吃第二样东西了,蛋糕(出示图片)(谁会分一分?)哪个给爸爸?哪个给妈妈?哪个给宝宝?理由。

  3、比较数量多少。

  数一数:每个盘子里有几个苹果。应该给谁吃,为什么?

  五、游戏活动。

  听音乐,熊爸爸出现就变大,熊宝宝出现就变小,熊妈妈出来了就不动。

  活动反思:

  通过引导孩子讲述帮助他们巩固提升原有的经验。对于小班孩子,活动中让他们讲是很重要的,通常小班孩子在讲述表达上是很欠缺的,有些孩子可能心里什么都明白,但让他讲述的时候却未必能讲明白,然而这个讲述确是帮助孩子理清思维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所以活动中引导孩子讲很重要,刚开始在分餐具碗的环节中,有孩子说到最大的碗是给爸爸的时候,就追问一句:“为什么?说说理由。”其实这就是引导孩子把自己怎么想的这整个思维过程通过讲述的方式再理一遍进行巩固,这对孩子逻辑思维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

  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在这个活动中,辨别物体的大小和高矮可以说是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大小、高矮孩子是比较能直观感受到的,相对而言,数量多少往往不容易直观感受到,所以在分苹果时我先让孩子数一数每个盘子里有几个苹果,再比一比,哪个盘子里的水果多,哪个盘子里的水果少。

  不足:在最后一个游戏环节显得有些仓促,应该认真地设计一个小律动,和孩子们一起玩。

《三只熊》小班教案1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手口一致点数1~3。

  2、学会区分物体的大小。

  3、喜欢倾听故事;在生活中不要随便动别人的东西,做错事要说对不起等。

  4、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5、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准备:

  三只熊的音乐、课件;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碗、勺子、椅子、床的图片;花环大中小各三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和幼儿一起跳舞《三只熊》。

  二、活动内容

  1、跳完舞请幼儿坐好。

  提问:“你们知道我们刚才跳的什么舞吗?”答:“三只熊。”

  “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三只熊》的故事。”

  2、欣赏第一段故事。

  提问:“你们刚才在故事里看到了谁?她去哪了?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没有经过别人的允许不能随便进别人的家。

  3、欣赏第二段故事。

  提问:“小姑娘进到屋里发现了什么?”

  教师出示熊的图片,和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点数,并找出哪是最大的哪是最小的。

  4、欣赏第三段故事。

  提问:“小姑娘又发现了什么?她是怎么做的?”

  教师出示碗的图片、勺子的图片,并和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点数,找出哪是最大的哪是最小的。告诉幼儿小姑娘随便吃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

  5、欣赏第四段故事。

  提问:“小姑娘在房里又发现了什么?她是怎么做的呢?”

  教师出示椅子的图片,和幼儿一起收口一致点数,找出哪是最大的,哪是最小的。

  告诉幼儿不能随便动别人的东西。

  6、欣赏第五段故事。

  提问:“小姑娘又发现了什么?她有事怎么做的呢?”

  教师出示床的图片,和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点数,找出哪是最大的,那是最小的`。告诉幼儿随便动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

  7、继续欣赏故事,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提问:“三只熊回来后,熊爸爸发现了什么?熊妈妈发现了什么?熊宝宝发现了什么?”

  提问:“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她那样做对吗?要是你,你会怎么做?”

  8、整体欣赏一遍故事。

  教师小结: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学到了收口一致数数,还懂得了在不经过别人允许的情况下,不能随便进别人的家、动别人的东西、吃别人的东西。

  三、游戏活动

  请幼儿帮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找他们的碗、勺子、椅子、床(把相应的图片贴在相应的位置)。

  四、延伸活动

  1、表扬幼儿表现的真棒,老师出示大、中、小三组花环,每组有三个。

  2、教师请幼儿数数有组花环,找出哪组是最大的,哪组是最小的。

  3、再请幼儿数一数每组花环各有几个,并说出是大的还是小的。

  4、把花环奖励给幼儿,让拿到花环的幼儿告诉老师自己的大的还是小的。

  五、结束活动

  请幼儿戴上自己的花环和小熊的一家一起跳舞《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三只熊》小班教案13

  设计思路:

  本活动是在小班《熊的故事》这一主题背景下开展的,幼儿在前期已经对大小比较有了一定的经验,并且对《三只熊》的故事有极大的兴趣,因此结合音乐活动,将内容延伸到音乐中的低音与高音,通过熊爸爸与熊妈妈的形象,使幼儿在游戏中熟悉、辨别低音与高音。

  活动目标:

  1、在到小熊家做客的游戏情境中,试着根据听辨音的高低表现三只熊的特征。

  2、愿意跟唱歌曲,感受家庭的甜蜜。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能够进行大小比较

  2、材料准备:PPT、音带

  3、重难点:听辨音的高低

  活动过程:

  媒体操作:播放第一张PPT

  一、小熊出来玩

  1、小小熊来了·今天有个好朋友要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学本领,看看是谁呀?

  (出示小熊,并与幼儿打招呼)

  ·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啊,小熊们,让我们一起出去玩吧!

  媒体操作:点击第一张PPT上的喇叭按钮,旋律律动

  ·小熊玩累了,我们回家休息吧。

  2、小熊的家·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去熊宝宝家做客,想不想去呀?我们先来看看熊宝宝的家。

  媒体操作:在第一张PPT上点击,直到小熊行进到小屋前,点击进入第二张PPT

  ·小熊的家里可能住着谁?

  小结:在这幢美丽的大房子里住着三只小熊,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他们相亲相爱的生活在一起。

  二、到小熊家做客

  1、熊爸爸来开门·我们一起来敲敲门,听听小熊家的谁会来开门呢?

  (教师带领幼儿模仿敲门,学说'你好,请问有人在家吗?')(教师在钢琴低音区演奏旋律)

  ·你觉得可能是谁走出来开门?

  小结:声音听上去低低的、重重的,果然熊爸爸走出来开门了。

  媒体操作:点击第二张PPT,出现熊爸爸·熊爸爸长得什么样?

  ·熊爸爸长得那么胖,它会怎么走路?(请个别幼儿学学)

  小结:熊爸爸胖胖的,肚子圆滚滚的,走起路来慢悠悠。我们一起来学学熊爸爸走路。(幼儿模仿,教师钢琴低音伴奏)

  2、熊妈妈来开门·我们再敲敲门,听听这次谁会来为我们开门。

  (教师带领幼儿模仿敲门,学说'你好,请问有人在家吗?')(教师在钢琴高音区演奏旋律)

  ·这次可能是谁走出来开门?为什么?

  小结:声音高高的、很好听,熊妈妈来了。

  媒体操作:点击第二张PPT,出现熊妈妈

  ·熊妈妈长得什么样?

  小结:熊妈妈很苗条,走起路来扭扭扭。"(幼儿模仿,教师钢琴高音伴奏)三、三只熊来表演

  1、三只熊唱起来

  ·小熊一家请我们到他们的房子里去玩。

  媒体操作:进入第三张PPT后,先点击PPT中的喇叭,紧接着再播放PPT中的FLASH

  ·听,熊宝宝一家还为我们唱起了歌呢。

  媒体操作:进入第四张PPT,点击PPT中的喇叭(教师先念歌词后范唱)

  2、三只熊跳起来

  ·三只熊相亲相爱在一起,还跳起了舞(教师示范)

  ·你最喜欢三只熊里的谁?

  3、小小熊跳起来。

  ·想不想和熊宝宝一起来跳跳舞呢。(教师带领幼儿模仿)

  ·这首好听又有趣的'歌的名字就叫做《三只熊》。下次再到小熊家去做客吧!

  四、结束活动

  附歌曲歌词:

  有三只小熊住在一起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熊爸爸胖胖的熊妈妈很苗条熊宝宝很可爱一天一天长大了

  活动反思:

  教师在活动中提问准确,能关注幼儿的表现。当个别幼儿出现不合拍时教师能及时的指导,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注意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聆听音乐以及用声势动作表现音乐时幼儿情绪好,回答问题积极主动,在最后的合作中能专注的看指挥,达到三声部合奏的效果。

  在活动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教师对重点目标的达成度关注的不够,如果请幼儿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演奏中能调换一下角色会更好。另外在乐器的摆放和乐器的选择上在进行细致的斟酌会取得更加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只熊》小班教案14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高矮、粗细与三只熊的关系,尝试进行配对。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白纸人手一张、6个苹果,幼儿园PPT课件活动过程:

  一:1今天蒋老师不仅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请来了,还请来了动物朋友,猜猜会是谁呢?

  2我们一起来看看会是谁呢?

  3就小熊一个人吗?

  4不仅小熊,还有熊爸爸,熊妈妈,那哪个是熊爸爸呢?为什么?

  (一般爸爸多比较高大,所以最高的这个是爸爸。)哪个是小熊呢?为什么?

  (熊宝宝还是小宝宝所以长的比较矮些)那哪个是熊妈妈呢?为什么?

  (妈妈长的不高也不矮,比爸爸要矮,比小熊要高)

  二:1三只熊要做什么呢?他们还没吃早餐,要吃早餐了,你们说他们吃什么呢?熊最喜欢吃什么?

  2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准备吃什么呢?

  3一共几样东西呢?(3)牢牢的记住这三样东西哦。

  三:1早餐要开始了,吃早餐前先要准备餐具,那个是给爸爸的呢?为什么?

  (一般爸爸的胃口比较大,吃的比较多,所以用大碗)哪个是给宝宝的呢?为什么?

  (宝宝的胃口小,吃的少,用小碗就可以了)那个是给妈妈的呢?。,为什么?

  (妈妈吃的比宝宝要多,比爸爸要少,所以用这个不大不小的碗)

  四:餐具分好了。开始吃早餐了,他们吃的第一样是什么呢?(蜂蜜)哪瓶蜂蜜给爸爸吃呢?为什么?

  (瓶子要高,里面的蜂蜜比较多,爸爸胃口大,给爸爸吃)哪瓶蜂蜜给熊宝宝吃呢?为什么?

  (矮的瓶子里是蜂蜜少,小熊胃口小,给他吃)哪瓶蜂蜜给妈妈吃呢?为什么?

  (妈妈吃的比熊宝宝多,比爸爸少,所以给他吃中间这瓶蜂蜜)

  五:蜂蜜分好了,接下来他要吃第二样东西了,是什么呢?(玉米)刚刚蜂蜜瓶子有高有低,我们一下就看出来了。玉米都是一样高的,要怎么分呢?为什么?

  哪个给爸爸吃呢?为什么?

  哪个给小熊吃呢?为什么?

  哪个给妈妈吃呢?为什么?

  (这个玉米长要胖,就是粗,粗的玉米身上的玉米要多,所以给爸爸吃,瘦的,就是细的玉米,细的玉米身上玉米要少,所以给熊宝宝吃。中间这个玉米,不粗不细,身上的玉米不多不少,正好给熊妈妈吃。)

  六:要吃第三样东西,是什么呢?(苹果)这里有几个苹果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六个)这六个苹果怎么分了?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明确要求:熊爸爸吃得最最多,熊宝宝吃得最最少,熊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三只熊都要有的吃,而且要全部分完。

  总结:有的时候数字大的'表示多,但有时数字大的并不一定表示多。这个问题有点难,等我们长大了就明白了。

  看看老师手里有什么?老师这里也有苹果,你们想不想吃?那我们先去洗手吧!!

  教学反思:

  《三只小熊的早餐》的数学活动是让孩子在故事情节中认识三只熊,在对家庭成员的认识中区分大小和比较的大与小,高矮和比较高与矮,由此帮助三只熊分早餐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大、中、小;在操作中,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让幼儿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三只熊》小班教案15

  活动目标

  1、在感受表演游戏《三只熊》的基础上,使幼儿知道表演的名称,表演中的角色及内容。

  2、引起幼儿想表演的愿望。

  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熊的家。

  2、教师活动前排好表演。

  活动过程

  (一)、交代课题名称,引起幼儿看表演的.兴趣。

  指导语:“今天,要请小朋友看一个表演,名字叫《三只熊》,看看表演中有谁?”

  (二)、幼儿观看表演,知道主要内容,激发幼儿想表演的愿望。

  1、表演第一遍。

  (1)、刚才表演叫什么名字?

  (2)、这个表演中有些谁?

  (3)、小姑娘这样好不好?

  2、表演率二遍。

  (1)、为什么三只熊生气了?

  (2)、小姑娘这样做,熊有没有同意?

  (3)、请小朋友想办法,小姑娘怎么做熊就不会生气了?(在门口等,敲门……)

  3、表演第三遍。

  (1)、三只熊为什么会抓小姑娘的?

  (2)、这个表演中的三只熊、小姑娘都是谁演的?

  (3)、你们想不想也来表演 ?

  4、表演第四遍。

  教师表演,请四名想表演的幼儿分别扮演大、中、小熊及小姑娘,跟着老师尝试着表演。

  (三)、讲评。

  今天,我们看了老师表演 的《三只熊》的故事,知道小姑娘改正缺点向熊道歉,熊就不抓她了。下次我们再来看好吗?

  活动反思:

  表演游戏是幼儿较为喜欢的游戏,故事《三只熊》形象生动有趣,深受小朋友喜爱。因此,幼儿在活动中能较快地理解故事内容及的简单对话,表现出很强的表演欲望。在下次活动中尽量多为幼儿提供表演的机会,让幼儿感受表演的乐趣。

【《三只熊》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三只熊小班教案01-04

小班三只熊的教案02-08

小班三只熊教案12-15

《三只熊的早餐》小班教案06-20

小班语言三只熊教案04-14

小班音乐教案《三只熊》10-31

小班音乐教案《三只熊》04-26

三只熊的早餐小班教案04-01

小班社会三只熊买鞋教案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