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小班教案9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材料】
手电筒、记录板、神秘箱、动物或植物等卡片
【活动玩法】
1、尝试打开各种手电筒,玩一玩,知道手电筒会发亮。
2、通过箱子上的洞以及手电筒的照明,观察箱子里的物品。
3、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结果,选择相应数量和形状的卡片在对应位置进行记录。
【观察要点】
1、幼儿使用手电筒进行照明的方法。
2、幼儿是否能尝试变化手电筒照射的位置和方向,寻找到更多的物品。
3、幼儿能否讲清楚自己发现的物品。
【活动提示】
1、建议将此活动放在《白天和黑夜》主题中进行。
2、神秘箱的一端要能打开,方便教师不断调整、更换其中的物品和物品的位置,。增强神秘感,提高幼儿寻物的兴趣。
活动反思:
激发幼儿探究动机及兴趣是有效进行探究式教学和教学活动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大自然是知识的`宝库,是活教材。奥妙无穷的大自然是幼儿学习科学的最好场所。让幼儿亲临大自然,充分运用他们的感官,看看、闻闻、听听、摸摸,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知。让幼儿接触大自然,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而且还促进了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诱发了他们学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名称:粽情端午
活动地点:小二班教室
活动目标:
1、体验民俗文化,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2、喜欢劳动,乐于参加家务。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活动准备:
视频(端午节如何包粽子)粽叶细线已经弄好的粽子馅安全剪刀盆子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老师:小朋友们好!端午节快到了,老师家里要来客人,小朋友们说说老师应该做什么招待客人呢?
小朋友:粽子。
老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给老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可是老师还有一个大难题,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助老师啊?
小朋友:愿意。
老师:老师家要来好多客人,可是老是一个人包粽子,忙不过来,小朋友们可以和老师一起包粽子吗?
小朋友:可以。
老师:小朋友们真好。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下面来和老师一起一起看一个动画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由来以及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会吃粽子了吧?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听看。下面我们再看一个视频,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喔。(放视频)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过视频学习及老师的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个大概,对于还不会或者无从下手的幼儿采用同伴帮助及老师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老师:哇,**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结束部分老师总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谢谢小朋友们。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4、学念儿歌《五月五》。
活动延伸
告诉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吃,并给爸爸妈妈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口齿清楚的念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味。
2.喜欢和同伴一起扮彩虹鱼玩游戏。
重点难点:
1.让幼儿能正确的念唱儿歌,边做动作
2.和同伴做游戏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彩虹鱼》。
2.DVD:《彩虹鱼》。
3.根据班级幼儿人数,制作同等数量红、橙、黄、绿、蓝、锭、紫七种颜色的小鱼头饰。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彩虹鱼》,观察画面上鱼的颜色排列。
这些小鱼是什么颜色的?9请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颜色,教师补充说出其他颜色。)
1.这一排鱼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幼儿发现一排排不同颜色的小鱼)
2.这么多小鱼在一起像什么呀!(彩虹)
3.游游来游去的小鱼像一道弯弯的彩虹在水里,摇过来摇过去。
二、播放DVD,请幼儿欣赏。
三、教师语速缓慢、有韵味地完整念儿歌,并配以适宜的`肢体动作。请幼儿跟着教师学念儿歌。
四、请幼儿头戴小鱼头饰玩彩虹鱼游戏。
1.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鱼头饰,戴同一种颜色头饰的幼儿站成一排,全班幼儿按照红、橙、黄、绿、蓝、锭、紫的颜色顺序站成七排。
2.所有幼儿一起念儿歌,同时,每一排后面的幼儿跟着第一个幼儿左右游动。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分苹果活动,学会分享。
2.通过操作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乐意与同伴、成人分享好吃的食物。
活动准备:
1.部分幼儿排练好情境表演。
2.一篮大小不一的苹果,个数与参加表演的幼儿人数相同。一篮橘子,比班级人数略少一些。
3.操作材料《大苹果分给谁》
活动重点:
通过分苹果活动,学会分享和谦让。
活动难点:
乐意与其他人分享好吃的食物。
审美元素:
小班的幼儿,由于他们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有与他人分享或谦让的.机会,本活动通过让幼儿尝试不同的分水果的方法,能够培养幼儿形成好吃的东西与大家一起分享的意识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以及与他人交往的方法。
活动过程:
1.观看情境表演,进行讨论。
(1)观看情境表演一:主人将大苹果留给自己,小的分给别人。
师:小朋友,这样分苹果对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分呢?
(2)师小结:有好吃的东西时,应该互相谦让,大的分给别人,小的留给自己。
(3)教师讲述故事《孔融让梨》。
2.观看情境表演二,尝试谦让和分享的方法。
(1)师:刚才小朋友的办法很好,请小主人按照我们的方法再分一次苹果。
(2)师:谁愿意当小主人,学一学小朋友用好方法来分(大小不一的)苹果?
部分幼儿尝试用谦让的方法分苹果。
(3)增加两位 客人,引导幼儿讨论:如果苹果不够分怎么办?
(4)师小结:除了谦让的方法,还可以大家共同分享好东西。
3.看操作材料。
——师:你看到了什么?
——师:苹果够分吗?怎么分?
(让幼儿看操作材料)我们再用同样的方法分苹果,让老奶奶、妈妈、小弟弟都开心。
4.教师评价:表扬在分苹果活动中做得好的幼儿。
小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相框的基本构成,可以制作简易相框。
2.发展手部小肌肉,锻炼动手剪贴纸的能力。
3.自由发挥想象,创意的装饰相框。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教学准备:
一个完整的相框,一张儿童照片,画有基本型的彩纸(每人一张),条形彩纸(每人四条,两种颜色为宜),小块彩纸若干,剪刀、固体胶、硬纸板、支架等每人一份。
教学重点:
制作相框的顺序,剪贴纸方法教学难点:折叠纸,画并剪出各种形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拿出一张儿童照,引起幼儿对自己照片的回想和谈论,师借此提问,小朋友的照片是怎么摆放在家里的?"放在相框里"。师拿出提前做好的相框,并把照片贴上去,从而揭示这堂课的主题,做相框。
二、看图片提问幼儿"你们见过什么样的相框啊?"幼各种回答,"老师这里有很多漂亮的相框,让我们来看看吧!"看图片时,引导幼儿了解相框构成:底板、边框和支架三部分。认真观察边框的奇特造型。
三、做相框
1"小朋友们今天没有带照片,那我们先剪一个好看的形状贴在硬纸板上,代表照片,回家后小朋友们可以把照片贴在这个形状上。"分发画有基本型的彩纸。
2师拿剪刀示范如何剪纸,沿边线小心剪,然后分发剪刀,指导幼儿剪纸。剪完后把剪刀合好放在桌子上方。
3分发硬纸板,师示范如何粘贴基本型,胶棒在剪纸的背面涂匀,找准硬纸板的中间位置,贴上去。然后分发胶棒,指导幼儿粘贴。
4师示范条形纸贴边框,不要压住基本型边线,然后根据基本型颜色分发条形彩纸,指导幼儿粘贴。
5游戏时间,《小白上楼梯》,奖励小贴纸。
6"小朋友们看,我们的`相框空空的,应该怎么装饰一下,它会变得漂亮一些呢?"启发幼儿说出"小贴纸","小朋友们真聪明,想到了刚才游戏的贴纸,可以把它贴到边框上,我们的相框就会变得漂亮一点了。可是,小贴纸太少了,让我们自己来做一些吧,各种各样的小贴贴纸,粘到相框上。"分发小块彩纸。
7先画在彩纸上各种图形,再剪下来,贴在边框上。师示范几个简单图形,如:小树,汽车,小草,蝴蝶结,星星等。(中班幼儿,难度加大,教师可示范,先折叠纸再画形,剪出心形,花形,圆形等)8基本完成后,师帮助幼儿把硬纸板剪出波浪边形,贴好支架,把相框竖起来。
四、强调主题,点评作品。
请幼儿轮流介绍自己的作品:主题加详细内容。
教师用心听取并提取每个儿童的特别想法之处,以便向家长介绍。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小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2、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尝试拼合图形。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用硬纸板制成一条"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土坑",镂刻下来的图形涂上颜色即成"石块"。(将个别圆形、正方形两等分)
2、兔妈妈胸饰。
三、活动过程:
1、游戏"做夹心饼干",复习对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教师扮成兔妈妈,幼儿扮成小兔。
教师:"天气太冷了,兔奶奶生病了,我们去看望她好吗?"
教师:"我们带点什么去好呢?"
游戏"做夹心饼干",要求将图形标记贴在胸口,找一个贴相同图形的幼儿做朋友,最后要说出做的是什么形状的夹心饼干。
2、引起幼儿玩"修路"游戏的兴趣。
教师:"做好了夹心饼干,我们一起到兔奶奶家去吧,到兔奶奶家要经过一条小路,可是这条小路坏了,怎么办呢?"
3、幼儿"修路",辨知图形。
教师先带领幼儿观察一下小路有哪些图形,然后请幼儿拿"石块"一一对应地嵌入小路的"土坑"中。
4、尝试组合图形。
启发幼儿想办法把两块半圆形的"石块"和两块长方形的"石块"嵌入"土坑"中。
5、游戏"踩石头"。
教师:"小路修好了,我们一起到兔奶奶家去吧,不过在过小路的时候我们一起来玩个踩石头的游戏,我拿出什么形状的图形,你们就去踩什么形状的"石头"并说出这是什么形状。"
6、到兔奶奶家,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1、精心选材,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动物是小班幼儿极为感兴趣和喜欢的,出于幼儿的兴趣以及小班幼儿对数活动中几何图形的认知需要,选择学习活动教材中,幼儿喜欢的游戏,进行了适当的延伸,设计了此数学活动,从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来看,幼儿对这样的选材是非常感兴趣和投入的,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能关注本年龄段幼儿兴趣点。考虑到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在图形配对上,教师考虑融入大小、图形特征两个维度,因此在提供的图形数量上,教师进行了限制,只提供与洞洞数量相应的图形数量,以降低幼儿操作难度,提高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但根据幼儿的经验和发展,可适当将难度提升,提供比洞洞数量更多的图形数量,这样就对幼儿的操作造成了干扰,提高了挑战性。
2、游戏激趣,引发幼儿学习兴趣。幼儿辩认平面几何图形是小班数学教育中的难点,考虑到已经进入小班第二学期,因此在此基础上让幼儿更具图形特征、大小进行配对,就增添了一定的挑战,但这也给幼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由于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这个活动中,老师以游戏情节贯穿始终,使幼儿的情感得到了满足。首先,看望猫奶奶,做夹心饼干,给饼干装盒,坑坑洼洼的小路,极大地吸引了幼儿;其次,修路的游戏操作又使幼儿体验到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在一定程度上也让幼儿感受到了极大的成功感,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3、精美教具,激发幼儿主动学习。教师用纸板制成小路,并在上面挖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几何图形作为坑,又以这些几何图形制片作为修路的.材料。这样,既巩固了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又便于幼儿发现并改正错误,让幼儿在帮助小熊修路完成修路任务之后获得成功感,提高自信心,这比单纯的练习具有更大的教育价值,很好地激发了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4、巧妙设计,活动环节层层递进。第一环节中,教师通过“做饼干“的情景导入,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环节的第一个提问“你们吃过夹心饼干吗?它怎么做的呢?”,意在让幼儿复习对图形的认识;第二环节,兔奶奶生病去看望把饼干“装盒”意在据图形特征配对;第三环节“路上有洞洞”意在让幼儿引起对洞洞特征、大小等的观察,为“修路”做铺垫。在引导幼儿尝试修路过程中,老师始终运用情境性的语言,一方面,避免了数学活动的枯燥,另一方面,也更容易激发幼儿帮助修路,助人为乐的情感。这是幼儿对图形配对再巩固的过程,也是情感路线得到满足和自我价值得到实现的过程。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数。
2、通过各种游戏培养幼儿动手、动口、动脑能力。
活动重难点:让幼儿知道数字宝宝和水果宝宝的数量一一对应的关系。
活动过程:
1、活动准备:
游戏、﹙1﹚小朋友一起拍拍手、转转手、搓搓手。
﹙2﹚手指游戏、一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咬!
二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咬!咬!
三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咬!咬!咬!﹙幼儿边做动作,边伸手指头﹚。
2活动开始:
师:﹙1﹚幼儿用手指表示1、2、3,这些数就在我们身上,在我们的教室里,在我们玩具中,我们不仅要会读数,而且要认识数,以后逐步学会写数。
﹙2﹚引导幼儿数数老师有几个鼻子﹖有几张嘴巴﹖幼儿边说,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1。
幼儿再数数老师有几只眼睛﹖几个耳朵﹖幼儿边说,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2。
继续引导幼儿数数教室里有几张奖状﹖幼儿边说,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3。
﹙3﹚让小朋友观察,1、2、3这3个数的.长相不是一样的,说一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1像小棒;2像小鸭;3像耳朵。
师:﹙4﹚新年快到了,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好多的水果宝宝,送给你们,喜欢吗?
老师说出水果的名称和数量,幼儿将水果的数量粘贴在相应的数字下面;反之根据水果的数量粘贴相应的数字。﹙贴对了,发给小红花给予奖励﹚。
3:活动结束:
﹙1﹚师幼一起跳数字舞,一个小孩手摸地,二个小孩颠颠脚,三个小孩转又转……
(2)小朋友回家以后数数你家里有几头猪?几只羊?几只鸡?明天讲给老师和小朋友们听听,好吗?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体验与同伴一起做游戏的快乐。
2、感受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大意。
3、积极参加游戏活动,遵守游戏规则。
重点:懂得轻轻的丢下手绢并且快速的跑开不让后面的人追上。
难点:让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不能告知谁的背后被放了手绢。
活动准备:手绢一条,《丢手绢》视频
活动过程:
1、出示手绢,欣赏手绢,引起幼儿兴趣。
(1)手绢可以用来做什么?
——今天,我们要跟手绢一起做游戏。
2、观看视频、学唱歌曲《丢手绢》。
(1)播放视频、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初步了解游戏规则。
(2)学唱歌曲《丢手绢》。
——我们要怎么丢手绢,才不会让别人发现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 ——如果我们把手绢放在别人的后面,大家能不能告诉后面有手绢的小朋友?(大家不要告诉他)
——丢手绢的小朋友把手绢丢在一个小朋友的背后以后,接下去他应该怎么做呢?(去抓后面有手绢的小朋友。快点快点抓住他。)
3、游戏:丢手绢
(1)详细讲解游戏规则:
首先要请一个小朋友来当丢手绢,边唱儿歌边绕着圆圈走,唱完儿歌前要把手绢放在一位小朋友的后面不能让她发现,并快速地跑开。
其他小朋友原地围成圆圈坐下,一边拍手一边唱丢手绢的歌;小眼睛要看着前面,不能告诉其他孩子。
但是当你发现你自己后面有小手绢时你要马上拿起小手绢去追那个丢手绢的`小朋友,而我们丢的小朋友要马上跑到那个小朋友的位置上去做好,如果丢手绢的小朋友被你捉住了,那就要请丢手绢的小朋友上来表演一个节目了。
(2)游戏开始:
①先教师丢手绢,边玩边指导孩子。
②请一位小朋友来当丢手绢的人,增强规则意识。
③游戏3~4次。
4、结束游戏。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根据歌词内容模仿和创编各种动作,培养幼儿的尝试创新精神。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初步学会用动作和表情表现小鸭子笨拙可爱的样子。
3、培养幼儿从小爱护动物的优良品质。
【活动准备】
《小鸡住新楼》和《丑小鸭》的音乐磁带两盒、录音机、小鸭子的挂图若干张、小鸭子头饰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复习舞蹈《小鸡住新楼》,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二、引入课题,复习歌曲,进一步熟悉歌曲的内容。
1、出示挂图。“小鸡住进了新楼可高兴了,它的好朋友也来了,祝贺它搬进了新房子,看看,它是谁呀?”(小鸭子)
2、复习歌曲《丑小鸭》,幼儿和老师一起听录音跟唱歌曲,感受小鸭子的形象。
3、教师通过挂图和提问的'形式,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曲,了解小鸭子的外形和生活特点。
4、幼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丑小鸭》。
三、幼儿尝试创编舞蹈动作。
1、幼儿自由尝试。
①激发幼儿尝试的编舞的兴趣,启发幼儿边听音乐边想动作,动作可以自己编。
“小朋友唱的呀,可真棒,小鸭子一定很喜欢你们的,那你们喜欢它吗?(喜欢)那我们都变成小鸭子,和小鸭子一块玩耍好吗?(好)那我们带上头饰吧!老师要看看个小朋友跳得最像小鸭子了。
②幼儿跟着音乐自由编舞练习。
2、教师引导幼儿分别创编动作。
“小朋友跳的可真不错,有些小朋友编的可好了,那我们现在来比比赛看谁编的最好看。我请他上来表演给大家看。
①教师逐句引导幼儿编动作。
②对幼儿创编的动作,教师进行补充修改然后再传授。
3、完整练习。
①根据幼儿自编的动作组合起来连贯地跳两遍。
②请部分幼儿表演舞蹈。
四、教育幼儿要热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
“小朋友你们和小鸭子玩玩的开不开心呀,那我们和小鸭子做朋友好吗?那能不能伤害小鸭子呀?(不能)对了,我们不仅要和小鸭子做朋友,还要和小鸡、小松鼠、小熊和所有的小动物做朋友,那我们就应该爱护它们,不去伤害它们。
【活动结束】
现在我们和小鸭子去找很多很多的朋友好吗?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综合教案:袜子_小班综合教案07-08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 小班美术 教案05-11
小班教案【精选】09-01
小班教案(经典)09-24
小班教案(经典)09-19
(经典)小班教案07-29
小班教案(精选)09-28
小班教案【经典】12-20
[经典]小班教案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