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01-04 08:48:36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教案精选[10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发现糖和盐能溶解于水的现象,同时发现搅拌能加快溶解。

  2、使幼儿知道有的物体在水里能溶解,有的物体在水里不能溶解。

  3、培养幼儿对溶解这一现象产生好奇心和激发幼儿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杯子若干、筷子若干。

  2、实验材料:白糖、小米、盐、沙子、红糖、石子、温水。

  活动过程:

  一、情景故事“小鸭子买东西”导入。

  故事PPT内容:有一只小鸭子非常懂事,老是帮妈妈干活。有一天,鸭妈妈让她帮忙买一袋白糖和一袋米,小鸭子答应了。小鸭子高高兴兴地买了白糖和小米,到了河边,一不小心,把装糖和装米的袋子弄破了,糖和米都撒到了河里,小鸭子会游泳,连忙到河里去捞,可是她在河里翻了个遍,也没有找到白糖,但是小鸭子找到了米。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为什么白糖找不到了,米还能找到?

  二、实验操作:溶解现象。

  (一)教师示范实验

  1、观察糖和米在水里的溶解现象。

  老师做实验,小朋友们观察。

  (1)先用小勺舀一勺白糖放入空杯子里,让幼儿看看杯子里的白糖颜色和形状?。(白色的、颗粒状)教师拿出一杯清水让一位幼儿尝尝温水的味道?(无味的)再向盛白糖的杯里倒入温水,让幼儿观察白糖在水里,教师用小勺搅拌几下,这时幼儿观察,白糖有啥变化?(白糖不见了)

  (2)让幼儿尝尝杯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变甜了)

  (3)教师小结:白糖在水里过一会不见了,水变甜了,我们就说白糖在水里溶解了。

  (4)教师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米,让幼儿观察米放进水里怎么样了?(还能看见、不溶解)

  (二)幼儿动手操作实验,进一步探索。

  出示(盐、红糖、小石子、沙子图片)这些东西会不会溶解呢?

  (1)教师提出操作要求:老师将小朋友分成四个组,每个组的实验材料都是不一样的。每组小朋友都有一个装有实验材料的杯子、一根筷子。等老师帮忙倒入水后,幼儿用筷子搅拌,看这些东西在水里溶解了还是没有溶解。操作时要注意小心搅拌,一只手抓住杯子,一只手进行搅拌。

  1)介绍活动材料,让幼儿知道实验材料的名称。

  2)让幼儿做小实验,观察结果如何。

  3)请做实验的幼儿说一说你水里放的是什么?溶解了没有?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在溶解的材料图片下面划对勾,没有溶解的材料图片下面划错误)

  3、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都发现了有的'东西能在水里溶解,有的东西不能在水里溶解。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可以溶解,也有许多东西不可以溶解,小朋友们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发现。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撕纸技能,巩固认识三角形。

  2、练习使用粘贴材料,掌握粘贴技能。

  3、提高幼儿在活动中的创造性。

  活动准备:

  课件、有齿孔的彩纸、粘贴用具(双面胶或胶水)、画纸及彩笔。

  活动过程:

  1、幼儿探索撕纸。

  ①请小朋友看看彩纸上有什么呀?(针孔)

  ②针孔把这一张纸分成了两个什么图形?(三角形)

  ③请你们想一个办法把这两个三角形分开。(幼儿练习撕纸)

  ④请能力强的幼儿说一说是怎样撕的,并演示一下。(教师小结:先折一下,再沿针孔撕。)

  ⑤你们互相看一看手中的三角形有什么不同?;本文(颜色不同,大小不同)

  ⑥这些三角形能拼成什么呀?(幼儿讨论,发表见解)你们看看动画片里的三角形拼成了什么漂亮、好玩的东西来。

  2、幼儿观看课件。

  ①你们看到了什么?

  ②这些图案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三角形、圆形)

  ③如果撕不出圆形来怎么办?(用彩笔画)

  ④请小朋友开始撕纸粘贴,看谁能做出和别人不同的图画来。

  3、幼儿撕纸粘贴,提醒幼儿将撕下来的纸放入小盒内,注意桌面地面清洁。

  (1)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可以先摆一摆再粘贴。

  (2)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创造性粘贴出和老师、小朋友不同的作品,并添画相关情节,使画面更有内容。

  7、展览讲评:幼儿互评,老师讲评,表扬有创意的幼儿。

  活动反思:

  撕纸是小班幼儿很喜欢的一种活动,它不仅能锻炼手部肌肉的精细动作,还可提高手眼的协调性,纸被撕碎时发出的声音以及撕后的形状能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极大的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感兴趣,他们团结协作,共同的在轻松的氛围中欣赏了美、创造了美、感受了美。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练习借助圆柱体向指定方向滚动物体,感知物体滚动的特性。

  2、 大胆地并有创造性的玩易拉罐。

  3、 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纸棒、易拉罐、食物球、障碍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 热身运动

  播放《健康歌》,教师与幼儿一起做运动。

  教师鼓励幼儿听音乐节奏,大胆地、自由地做动作。

  二、 与小猪共同游戏

  (1)、介绍小猪及赶小猪的工具,使幼儿了解游戏的对象。

  (2)、请幼儿利用所提供的工具自由地游戏。

  (3)、讨论:A:你是怎样与小猪玩游戏的?

  B:你是怎样让你的.小猪滚动起来的?

  三、 游戏《赶小猪喂食》

  (1)、引出游戏,简单说说游戏的玩法

  小猪呀玩得可开心啦,可它现在肚子有点饿了,想吃些东西,但是要吃到食物必需穿过树林(绕梅花桩),走过独木桥。现在它很累,需要有人来赶着它走,谁来帮助我们小猪?

  (2)、请个别幼儿尝试

  幼儿尝试时,教师鼓励其他幼儿仔细观察的同时适时地给予一定的指导,让幼儿明确游戏的规则。

  (3)、幼儿练习

  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尝试,在练习中提高操作的技能。

  (4)、比赛

  请幼儿自由组合成两组进行比赛,并提醒幼儿在过独木桥时注意安全。

  四、 结束活动

  请幼儿利用工具把小猪送回家——滚进拱门内。

小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所表现的天真烂漫的儿童情趣。

  2、完整的表述儿歌中有趣、有节奏的对话,并能换词进行仿编。

  3、(运用听说游戏的方法,通过动作的提示理解感知儿歌内容。)

  二、活动准备:

  蚂蚁妈妈和小蚂蚁筷子偶

  三、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课题,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小蚂蚁吗?”

  师:“蚂蚁妈妈有许多可爱的蚂蚁宝宝。可是其中有一个蚂蚁宝宝特别贪玩,一到吃饭的`时候就到处乱跑。”

  师:“哎呀!不吃饭可不行,蚂蚁妈妈得赶紧把他叫回来。”

  (教师讲述故事,引出儿歌情节。)

  师:“小蚂蚁快快来!小蚂蚁听到妈妈的叫声跑过来问:‘干什么?’‘来吃饭。’小蚂蚁问:‘什么饭?’‘白米饭’‘什么菜?’‘炒青菜’小蚂蚁高兴地说:‘这些饭菜我喜欢。’他大口大口吃起来,啊呜啊呜吃得香。”

  二、学习儿歌,进一步理解体验作品。

  师:“刚才的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师:“小蚂蚁吃了什么菜?什么饭?”

  师:“可是小蚂蚁还没下来,我们一起来问一下她,好不好?”“让我们跟着蚂蚁妈妈和小蚂蚁一起来说一说吧。”

  (幼儿重复儿歌)

  师:“这几个小蚂蚁吃的真香呀,现在请小朋友来做蚂蚁,老师来叫你们,好不好?”

  (将幼儿分成两组表演儿歌。然后教师与幼儿互换角色,巩固儿歌)

  三、结束部分。

  师:“孩子们,你们吃了这么多好吃的饭菜,摸摸肚子饱了吗?可我们身后的老师们还没吃饭呢,我们叫老师们来吃饭吧!我们要先问一问老师们想吃什么饭?”

  “老师们快快来。”与台下老师互动。“小蚂蚁吃饱了,老师们也吃饱了,让我们一起出去活动活动吧!”

  (幼儿跟随教师走出教室,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要培养小班幼儿愿意欣赏并初步感受和理解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学会用简单的语言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请求、愿望、感情与需要等,能讲述图片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事。《胆小先生》这个故事源于五大领域语言书,活动中生动夸张的语言很适合小班幼儿,而且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帮助幼儿发展语言的方法。因此我设计了这节活动。

  活动目标:1.感知故事内容以及胆小先生性格的前后变化。2.初步理解故事中“凶狠狠”、“抱头鼠窜”等词语的含义。 3.乐意模仿故事中的人物对话进行故事表演,培养幼儿的勇敢品质。

  活动准备: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看,认识胆小先生

  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先生,你来看看这个先生,看看他的表情,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先生?

  出示胆小先生的图片,观察胆小先生的表情,认识胆小先生。

  二、听,了解故事前半段内容

  1.教师:在胆小先生身上会发生什么事呢?仔细听哦!教师有感情地讲故事前半段,幼儿倾听故事。

  2.复述故事前半段

  教师:故事讲到这里,老师想来问问

  (1)谁闯进了胆小先生的`家?

  (2)大老鼠和胆小先生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胆小先生抓住了大老鼠,大老鼠“恶狠狠”地说了什么?学学大老鼠“恶狠狠”说话的语气及神情。

  (4)学学胆小先生害怕的样子。

  (5)几天后,大老鼠来找胆小先生,他要干什么?

  (6)胆小先生为什么同意跟大老鼠换房子呢?

  三、猜,大胆猜测故事的后半段

  1. 发挥想象,大胆猜测

  教师:又过了几天,大老鼠又来找胆小先生了。大老鼠恶狠狠地说:“这么好的地下室,让你住太可惜了,你给我搬出去。”小朋友猜一猜:这一次胆小先生会怎么办呢? 幼儿讨论、交流,教师参与讨论。

  2.交流反馈

  指名说说自己的大胆猜测。

  四、读,观察第五、六幅图

  教师:真的像小朋友们猜的这样吗?我们来看看后面两幅图。

  (1)引导幼儿观察图中胆小先生的动作、表情,以及老鼠们的动作。

  (2)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画面情节。

  五、说,完整欣赏,尝试复述故事

  教师:看完了所有的图,现在我们把故事完整地讲一讲,会说的地方小朋友要大声说哟。 幼儿跟老师一起复述故事。

  六、演,体验故事的幽默、风趣

  教师:你们想表演这个故事吗?你愿意演故事中的胆小先生,还是老鼠呢?

  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教师和配班老师各担任一个角色。师生共同表演。

  七、论,提炼故事主题,升华故事的教育意义

  1.教师:你喜欢胆小先生吗?为什么?

  2.教师:现在的胆小先生不胆小了,应该给他改个什么名字好呢?(引导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你有过胆小的时候吗?你现在还胆小吗?

  4. 我们都要学做“勇敢先生”。(结合幼儿实际夸夸幼儿平时生活的进步。)

  活动反思:

  一:选材:

  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帮助幼儿发展语言的方法。

  二、处理

  《纲要》中语言的目标活动中有引导幼儿仔细阅读画面,观察人物的表情,这些都发展了孩子读图的能力,活动中还有引导幼儿用夸张的语言和肢体动作来表演故事的角色,这些又提高了幼儿的表现力。

  三、实施

  《胆小先生》这一活动通过讲述提问,让幼儿感受到了故事中人物幽默的语言和夸张的清洁所产生的美。而且通过播放PPT、表演等形式,让幼儿对胆小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大部分的幼儿能够大胆地进行胆小先生和老鼠的对话,表演得惟妙惟肖。

  作为教师,故事教学往往不只讲一遍,而是讲多遍,而且要注意方式的变换,才能激发幼儿倾听的积极性。所以在这次活动中,第一遍时,我只是出示了胆小先生的图片,然后就开始讲。在第二次讲述时,就让幼儿一边看PPT一边听故事。在第二次讲故事的时候,我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听故事。

  在第二次听故事的时候我就让幼儿试着尝试表演出胆小先生和老鼠的对话,使得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我让所有的幼儿自己选择角色,活动在欢乐的角色扮演游戏中结束了。孩子们通过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了一开始胆小先生被老鼠欺负,他不敢反抗,所以被欺负得住进了地下室,后来老鼠得寸进尺,胆小先生奋起反抗,终于把老鼠吓跑了,胆小先生才得以回到记得房屋生活。他们很喜欢故事中的胆小先生醉后勇敢的一跺脚,他们已经懂得了在平常生活中要做个“小主人”,要大胆些,做个勇敢的孩子。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仿编故事的方法。喜欢仿编故事。

  2 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进行仿编。

  活动准备:

  1 活动前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制作家具、玩具、服装、食品等所需材料。) 2 故事大书。 3 卡通粘贴。

  活动过程:

  1、 出示大书,幼儿齐读大书。

  2、 提问:这个故事里都说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故事的主线:屋子、叔叔、各种材料、念动咒语、变成了蛋糕)。

  提问:这些材料是怎样变成蛋糕的?(念动咒语)

  3、教师示范性的仿编(椅子),然后提问:老师讲的故事和原来的`故事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有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指导幼儿初步理解仿编的意思。

  4、幼儿尝试仿编: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仿编,并鼓励幼儿大胆进行仿编。

  5、教师重点指导幼儿进行比较合理的仿编,语言连贯、语音准确。

  活动结束:

  在适当的时候,大家互相欣赏仿编的故事。提高幼儿仿编故事的兴趣和水平;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小班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一)了解苹果种子成长的过程,丰富对“种子发芽成长”的过程体验。

  (二)对种子的成长过程产生持续探究的兴趣。

  二、活动重难点

  (一)重点: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种子成长需要阳光和水分。

  (二)难点: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现种子成长的过程。

  三、活动准备

  (一)幼儿已经了解水果是有种子的。

  (二)真苹果一个,泥土、太阳、雨水、种子头饰若干。

  (三)幼儿用书第2册第8~11页

  (四)挂图《苹果种子的故事》。

  (五)语言CD(《苹果种子的`故事》)

  四、活动过程

  (一)苹果种子在哪里?

  1、观察苹果,找一找苹果种子在哪里?

  师:你们知道苹果的种子在哪里吗?

  2、切开苹果看一一看苹果种子的样子。

  师:苹果的种子长什么样?

  (二)苹果种子发芽了。

  1、听教师讲述故事第一部分(从开头至“盖住了他”)。

  师:苹果种子掉到了地上,发生什么事情?

  师:泥土为什么要盖住种子?

  (三)苹果种子长大了。

  1、听教师讲述故事第二部分(从“春天的时候”至“小芽就长高了”)。

  师:春天的时候,种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谁种子在发芽的时候最想要得到什么帮助?

  师:谁帮助了它?

  2、观察“会长大的”苹果树折叠图,进一步理解泥土、太阳、雨水对种子的帮助。

  师:泥土是怎么帮助种子的?他做了什么?

  师:太阳是怎么帮助种子的?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师:雨水是怎么帮助种子的?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师:种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3、讲述故事第三部分(从“一天”至结束)。

  师:小芽最后长成了什么?

  (四)我变苹果种子啦。

  师:如果你来演苹果种子,你会怎样慢慢地长大?

  师:谁能来学一学泥土、太阳、雨水,它们又是怎样帮助种子成长的?

  五、活动延伸

  (一)在语言区继续欣赏故事CD《苹果种子的故事》,并学习对话。

  (二)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分角色扮演种子、太阳、雨水等,表现故事情节。

  (三)阅读幼儿用书第8~11页,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学习对话。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名称

  歌舞乐《数鸭子》

  活动目标

  1. 欣赏歌曲《数鸭子》第一段,并能随音乐简单跟唱。

  2.幼儿通过参与活动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数鸭子》音乐,小鸭图片,桥,老爷爷。

  教学过程

  1、教师扮演鸭妈妈,幼儿扮演小鸭。"小鸭子,妈妈带你们去玩好吗?你们喜欢到什么地方去玩呢?"幼儿:"河里"。

  2、随音乐伴奏,师幼学小鸭走进活动室。

  3、师:提问"小鸭子是怎么叫的呢"嘎嘎嘎,用手来表现小鸭子的叫声。师:"咦,前面是什么呀?哦是一座桥,那我们从桥底下游过去好吗?"鸭宝宝游过桥。呀鸭宝宝真棒游过了小桥,今天妈妈带了这么多鸭宝宝到底有多少呢?我来数一数,二 四 六 七 八,呀太多了太多了数不清呀,到底有多少小鸭子啊,你们也来数一数吧二 四 六 七 八。到底有多少只呢,数不清,数不清。

  4、鸭宝宝刚才玩的高兴吗,累不累?来我们坐下休息一下吧。今天鸭宝宝真的很棒鸭妈妈要唱一首歌曲给你们,请小鸭子仔细听。教师清唱歌曲幼儿欣赏,这首歌是唱谁的?对是唱我们小鸭子的,那我们再来听一遍好吗?播放《数鸭子》歌曲幼儿再次听,第二遍可以跟唱。

  5、我们听见这首歌心里怎么样?高兴,对 妈妈也很高兴,那我们来用你们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好吗?幼儿自己表演,老师小结;鸭宝宝表演的真好,我们把大家表演的'动作放在一起会更棒呢,来试一试吧。播放音乐师幼一起完整表演舞蹈《数鸭子》集体表演,个别表现。

  活动反思

  《数鸭子》是一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儿歌,这首歌曲节奏欢快,旋律优美,歌词有趣,小朋友很喜欢。虽然大家很熟悉,但是歌曲有两段,小班幼儿要在一节课里掌握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将分两课时来完成。现在要展示的是第一课时。在活动中,分三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幼儿通过扮演小鸭引导幼儿感受小鸭的动作及歌曲第一段里出现的部分内容。第二个环节通过欣赏歌曲,幼儿熟悉旋律,并可以简单的跟唱。第三个环节幼儿通过身体动作表演歌曲加深印象激发兴趣。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无法辨别乐器的声音大小

  【活动目标】

  1.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2.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3.在为乐曲伴奏中,感受声音的轻响。

  【教学重点、难点】

  1.鼓励幼儿依据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听听.玩玩.尝尝中感受声音,激发幼儿对探索声音轻响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宝宝生活中声音的flash

  2.录音带:大鼓和小鼓音乐

  3.每人一只塑料小瓶,小盆4个,黄豆若干,三瓶软硬不同的糖果,大鼓小鼓各一个(图片)。

  【活动过程】

  (一)生活中的声音

  听声音:(以宝宝早晨的生活背景)笑声——鸡鸣——盥洗——汽车——问候(老师好)。引导幼儿说出笑声,动物的叫声,听水声进行猜测,说出马路上的汽车声等。

  (二)让小瓶发出声音,为大鼓小鼓伴奏

  1.让空瓶子发出声音

  宝宝来到幼儿园,老师要和宝宝一起玩啦。这里有一个瓶子,你能让它发出声音吗?(幼儿每人取一个小瓶子,探索用各种办法让它发出声音)。

  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

  这里有许多豆子,小豆和瓶子在一块能发出声音吗?

  3.(放录音)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摇瓶子:用儿歌“你的小瓶子,有声音吗?有有有”有节奏的引导幼儿感受音乐。

  4.出示大鼓和小鼓图片,引导幼儿用瓶子摇出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装得多少也影响瓶子发的声响(太少声音小,装满没声音,感受事物的相对性)

  (三)幼儿通过尝一尝,咬一咬,区别糖果的软硬不同,知道装硬糖果的瓶子摇起来会发出大鼓的声音,装软糖果的会发出小鼓的声音。

  (四)为“大鼓小鼓”唱歌,边摇瓶子配乐边唱歌。

  五.活动延伸

  出示装棉花糖的瓶子,提出:棉花糖与软糖发出的声音,谁更像大鼓,谁像小鼓?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让孩子直接接触大鼓小鼓,空瓶子,硬糖与棉花糖,亲身体验,了解了声音的大小与辨别,课堂气氛活跃,孩子学习积极性高,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小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提高幼儿的应变能力。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小草帽20顶。

  活动过程

  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成八字形(如图)排成两行(坐或站),各行排头的幼儿前面放有10顶小草帽。游戏开始,各行排头的'幼儿将第一顶帽子戴在头上后,第二个幼儿立即从第一个幼儿的头上摘下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后面的幼儿依次传下去。当第一个幼儿被摘下后又马上将第二顶帽子戴在头上,同样依次不断地戴下去,直至10顶帽子传戴完为止,传得快的组为胜。

  规则

  1.必须是前面的幼儿戴上帽子后,后面的幼儿才能摘下。

  2.必须是等后面的幼儿摘下帽子后,前面的幼儿才能戴上另一顶帽子。

  建议

  游戏开始时,可先让幼儿做几次练习,获得初步的经验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回教室。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综合教案:袜子_小班综合教案07-08

小班美术教案模板 小班美术 教案05-11

【精选】小班教案10-09

[经典]小班教案10-21

小班教案【经典】12-20

[精选]小班教案10-08

(经典)小班教案07-29

小班教案(经典)09-24

小班教案(精选)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