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 篇1
授课班级:小班
内容分析:
《小乌龟爬呀爬》是山东省新教材小班上学期《我的动物朋友》主题中的活动内容。关于小乌龟的一切活动动作,对小班的幼儿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对小乌龟展开一系列的创新和模仿活动。本次活动通过观察、体验、触摸等,让孩子知道小乌龟的可爱,对乌龟的活动动作有所了解,从而锻炼自己。
幼儿分析:
小班幼儿年龄小,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较弱,语言表达和创新性、概括能力较差,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对怎样拓展幼儿的`创新思维下的功夫较少,一般都是传授多于启发,幼儿在生活中的参与性,创造主动性和经验,因此,小班幼儿的思维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创造力,想象力,本次活动设计了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水平的环节,学习内容由潜入深,层层递进,趣味性较强,容易被小班幼儿接受,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尤其喜欢爬来爬去。小乌龟是幼儿喜欢的小动物,其活动方式非常适合幼儿学习,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设计这节课:通过观察外形、感触实物和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乌龟的外形特征。根据乌龟活动特征设计活动,让幼儿体验模仿小乌龟爬行和游泳的乐趣,锻炼和提高幼儿四肢的协调能力的同时促进幼儿的大脑发育。
【活动目标】
1、认识乌龟的外形特征,可以说出乌龟壳像什么。
2、愿意模仿小乌龟的游泳和爬行。
【活动准备】
1、实物展示:一只乌龟
2、音乐:《小乌龟上山坡》。《乌龟爬爬爬》
3、小乌龟的爬行、游泳视频。
【活动过程】
1、律动组织幼儿。
随音乐上场,模仿乌龟,当唱到找妈妈的时候就投入妈妈怀抱。
跟客人老师打招呼
提问:我们刚刚模仿谁了?那我们现在看看是不是他呢。这时候孩子一定很开心可以提醒孩子(它是很胆小的,所以就算我们见到它很开心,声音也不要太大不要吓到它,好吗?) 出示小乌龟 2
2、启发式教学——提问
(1)、外形特征的观察:激发大家想观看实物的兴趣,“请”出小乌龟让大家仔细观察小乌龟的外形特征,老师做强调,重点观察头上有什么、背壳像什么(重点观察背壳想什么)、小脚有几只、尾部是什么样子然后提问(问题:有四条腿、退可能看不清,这时候转一转腿联系点数。)。
(2)、感知活动:创设气氛,让大家亲手触摸感受小乌龟,由教师拿小乌龟让幼儿逐个感受并询问触摸后的感觉(背壳是硬的,尾巴和四肢是软的)。我们刚刚用手碰碰小乌龟,它会有什么反应啊?(会把头和四肢缩进壳里,周围没有危险后再伸出来。)学学小乌龟缩头缩脑的样子。
3、将小乌龟放在地上,通过观察,让小朋友说出小乌龟的活动特征——爬,(如果当时乌龟爬的情况不好就可以播放视频)看一看小乌龟在地上是怎样爬行的?(四肢很短,爬行很慢)然后鼓励小朋友主动站出来表演给大家看,可以请2—3个示范并加以表扬。
提问:小乌龟是生活在哪里的啊?(海里)师;小乌龟是生活在海里和阴暗潮湿的地方,那它一定会干什么啊?(游泳)观看视频学习游泳的样子集体学习
小乌龟陪了大家很长时间了,也该休息了——收起实物。把乌龟先放到一边
游戏:学习小乌龟爬和游泳。
放音乐,幼儿听音乐在活动室中模仿乌龟,背上背上壳(大沙包)教师做龟妈妈。幼儿做龟宝宝,龟妈妈会请龟宝宝根据妈妈的话做出相应的反应。
活动延伸:将小乌龟放在自然角里,由老师和幼儿一起喂养和照顾它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2、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学习跟着音乐节拍及速度做动作,感受与朋友拍拍,碰碰的快乐。
活动准备:歌曲《一、二、三》。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跟着音乐模仿。
二、准备活动
1、“老师说”游戏
老师说:摸头“,大家就要双手摸头,以此类推,可变化不同的身体部位,让孩子熟悉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和名称。
2、熟悉欣赏节奏
教师用铃鼓拍出四分音符的节奏,引导幼儿随着鼓声的节拍走,让幼儿感受不同的音长。
三、音乐游戏
边唱歌边游戏,唱到一,二,三的时候小朋友拍手,唱到“肩膀碰碰肩膀‘的时候,小朋友互相碰碰肩膀
四、结束部分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来碰一碰,好吗?”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读本语言的美。
2、 通过欣赏、玩色,感知颜色变化的美妙与神奇,以及色彩变化带来的美感。
3、 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红黄蓝三原色广告、(毛笔、海绵、勺子、海绵刷、气球、纸棒)
与幼儿人数相等,大白纸2张,报纸两张。
绘本《变色鸟》,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 听鸟叫声音导入。
师:小朋友听听这是谁的叫声?会是什么鸟?
师:出示大书《变色鸟》。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这只鸟看上去怎么样?我们一起听听故事。
二、集体参与式阅读图画书《变色鸟》
1、师幼阅读
P1:你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一只白鸟)师朗诵。
P2:白鸟落在树枝上,吃了一颗红果子,好香好甜哪!
什么果子是红色的?(苹果、草莓、樱桃、山楂)
P3:师:白鸟吃了红色的果子会发生什情况呢?
P6:挡住黄果子,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们猜猜它吃了黄色的果子会怎么样?(长出一些黄羽毛)
你见过黄色的果子吗?猜猜它吃了黄色的果子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P4:生活中什么果子是蓝色的?(蓝莓)
P5:你看到了什么?还是原先那只鸟吗?现在变成了--------?(变色鸟)
P6:变色鸟又在干什么?
如果再把这些五颜六色的果子吃下去,会发生什么事情?
P7:这是刚才的变色鸟吗?又变成什么颜色了?
黑鸟在干什么?
教师小结:变色鸟神奇吗?
(变色鸟真是一只神奇的鸟,因为吃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果子之后,不仅把自己变得很漂亮,还把我们周围的环境也打扮的很漂亮。)
三、配乐完整欣赏朗诵。
四、PPT演示,引导幼儿回忆主要内容。
师:白鸟是怎么变色的?(变色鸟都变了哪些颜色)
五、幼儿操作活动,感知色彩混合后发生的变化。
师:我们来看看这里都有什么工具?(毛笔、海绵、勺子、海绵刷)
(1) 游戏:给白鸟喂果子。
幼儿在不同颜色的盘里拿工具,模仿给白鸟喂果子吃得情节,在固定位置感知色彩。
(2)教师用旧报纸平铺在白纸上,师生共同用手按压。
(3)拿开报纸,幼儿观察颜色的混色变化。
(4)教师将作品添画,完成变色鸟,幼儿感受成功的快乐。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平稳的旋律和节奏,能听准、拍打4拍子的重拍节拍,会听着音乐的变化做游戏。
2、大胆创编大象打喷嚏、小老鼠摔倒的动态,表现小老鼠的机灵淘气和大象笨重诙谐的形象。
3、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乐意与同伴共同体验游戏的乐趣。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小老鼠、大象手偶各一个
2)小老鼠、大象头饰若干
3)录音机、录音带
活动过程:
1、随乐曲的旋律扮演小老鼠进场。
2、欣赏乐曲,感受、拍打4/4的重拍。
3、欣赏《小老鼠与大象》故事。
4、引导幼儿按音乐故事的情节,学习和创编小老鼠和大象的动作。
⑴通过儿歌的引导,创编大象睡觉的动作和小老鼠走路的动作。
⑵大胆创编大象大喷嚏和小老鼠摔倒的动作,表现小老鼠的机灵淘气和大象笨重诙谐的形象。
⑶幼儿分角色扮演小老鼠与大象,提醒幼儿有表情地表演。
5、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玩“老鼠和大象”的游戏,交换角色再玩一次。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小班教案 篇5
纲要: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指南:
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力。
活动由来:
本次活动结合了奥尔夫音乐,使幼儿能够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快慢,欣赏不同性质的音乐。并根据小班幼儿爱模仿、喜欢小动物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节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不同性质的音乐,感受不同音乐的快和慢,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2、愿意听音乐,对不同风格的音乐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打电话》、歌曲《加油歌》、《摇篮曲》、《百灵鸟》
活动重点:
通过打电话的游戏初步欣赏不同性质的音乐。
活动难点:
感受不同音乐的快和慢,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听音乐《百灵鸟》进活动室,调动幼儿活动的兴趣。
重点指导:鼓励幼儿能够听音乐动作合拍的进行律动,重点感受音乐中的.高低音。
二、观看课件进行音乐欣赏。
1、出示课件:两座房子。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拨通不同房子的电话进行音乐欣赏。
师:小百灵鸟们,小动物运动会要开始了,我们给其他小动物打电话,叫上他们一起去参加运动会吧。
2、教师带领幼儿分别欣赏两座不同房子的音乐。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倾听《加油歌》,体验快速音乐带来的快乐,并能够根据音乐做出相应动作。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倾听《摇篮曲》,体验舒缓音乐带来的放松感觉,并能够根据音乐做出相应动作。
3、音乐游戏《小动物运动会》
重点引导:引导幼儿伴随音乐根据不同的图片做出不同的反应,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三、结束部分运动会结束了,我们一起回家吧!教师带领幼儿跟随舒缓音乐退场。
活动延伸:
与表演区相结合,跟随不同的音乐佩戴头饰进行表演,如《两只小鸟》等音乐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能正确区分大、中、小。
2、学习将各类物品按大、中、小或小、中、大排序分类。
3、通过操作活动,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圆形饼干(大、中、小)每位幼儿三块放入盘中。
2、投影仪、电视机。
3、各类物品(大、中、小衣服、塑料盆、盒子、鞋子……)布置在教室里。
4、有大、中、小实物图案的操作卡片(苹果、香蕉、刺猬、象……)。
5、汉字大、中、小人手一套。
6、课前请幼儿洗手并消毒桌面。
7、大、中、小积木混放在一起,有大、中、小标记的箩筐三个。
活动过程: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认识大、中、小。
(1)观察饼干,感知形状与大小。
教师:“盘子里的饼干你们喜欢吗?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
教师:“三块饼干比较一下,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请幼儿自由讲述,与同伴讲一讲,个别幼儿讲);(大小、图案、花纹等)。
教师小结:刚才,有的小朋友发现饼干的大小不一样,现在请小朋友把一块最大的饼干拿出来(幼儿举出实物);再请小朋友找出一块最小的饼干(幼儿举出实物)。
最大的饼干,我们叫它什么名字?出示汉字“大”幼儿认读。
最小的饼干,我们叫它什么名字?出示汉字“小”幼儿认读。
除了最大的和最小的还有一块饼干,请小朋友拿出那块饼干,与最大的饼干和最小的饼干比一比。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这块饼干我们可以叫它什么名字呢?比大的小,比小的大,我们把这块饼干叫“中饼干”。出示汉字“中”幼儿认读。
(2)游戏
①老师举汉字卡片,幼儿举饼干
②老师举饼干,幼儿举汉字卡片
(3)为饼干排队
幼儿操作后请个别幼儿讲讲自己按什么顺序排的,引导幼儿按序排列。
(4)品尝饼干
我们今天认识了这么多的饼干,想不想来尝一尝?不过尝的时候要听好老师的要求。(按中、大、小顺序)
2、练习按一定顺序将物品排队
刚才,我们知道了饼干有大的、中的、小的,在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也有大的、中的.、小的,请幼儿说一说。
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套小卡片,请小朋友看一看卡片上有什么东西,然后给它们排一排队。排好后,说说自己是怎样来排的?(可请一位幼儿到黑板上来排,与下面的幼儿同时操作),教师评价幼儿的操作情况。
3、分类活动:区分大、中、小
(1)按大、中、小分放积木
“老师这里有一些积木被小朋友搞乱了,老师想请小朋友帮忙把积木按标记送回家”。幼儿按大、中、小标记将积木分放到相应的箩筐里。
(2)为大、中、小物品贴大、中、小标记
我们教室里还有许多东西也有大、中、小不同。但是这些大、中、小的东西没有标记。老师想请小朋友帮忙给这些东西做上“大”、“中”、“小”的标记,谁会送呢?(先请一位幼儿示范)。现在请小朋友拿好自己的三个汉字宝宝,去给那些东西送上标记。幼儿可边送边说:“大的×××,我给你送‘大’标记”;“小的×××,我给你送‘小’标记”;“中的×××,我给你送‘中’标记”。
4、结束活动
鼓励幼儿到教室外寻找大、中、小的东西。
教学反思
在这教学过程中,幼儿都能积极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都能把自己所看见过的物体拿来做比较。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⒈会欣赏、会观察秋天的树叶飘落的自然现象,感受秋天的美,有一定的想象力。
⒉学习词汇:飘落、爬、躺、坐、游、藏等。
活动准备:
⒈到户外观察秋季景色,进行拾落叶、观察秋虫等活动。
⒉配套挂图。
活动过程:
⒈教师和幼儿谈话: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树叶变黄了,然后落了下来)今天,我们来讲一个故事,名字叫《秋叶飘》。
⒉教师讲述故事,幼儿能认真倾听,初步感受故事的内容。
⒊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⑴秋风起了,树叶是怎样从树枝上落下来的?
⑵树叶分别落在了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
⑶学习动词:找出故事里运用的`动词,并通过做动作、学说话加以体会和理解。
我们来学一学树叶是怎样从树上飘落下来的?(幼儿自己创编“飘落”的动作)
让幼儿用动作表现出爬、躺、坐、游、藏的情境。
⒋启发幼儿想象。
⑴树叶还会落在什么地方?会发生什么事情?
请小朋友模仿故事的语言进行完整讲述。
⑵小朋友想用落叶做什么?
5.幼儿戴上头饰表演故事。
6.观察落叶。
带领幼儿在户外观察秋叶飘落的景象,玩风吹秋叶飘落的游戏。
7.活动延伸
幼儿用自己采集来的树叶进行树叶贴画。
小班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感知“1”和“许多”,并初步区别“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
2、培养幼儿对数活动的兴趣,并学习用语言来进行表达。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操作游戏活动,让幼儿感知“1”和“许多”。
难点:初步学习区别“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
三、材料及环境设计:
小鸡人手一只,套蛋人手一只(红、黄、绿三种颜色)
四、设计思路:
根据小班幼儿学习数的特点来看。孩子学数比较形象、直观。因此,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老师所提供的特定的材料来感知“1”和“许多”这两个不同的量,使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感知数概念。
五、流程设计:
提出问题——〉尝试活动——〉反馈讨论——〉提高尝试
教学手段:师讲——〉个别游戏——〉师生讨论——〉集体游戏
(一)、提出问题——〉尝试活动:
师:“叽叽叽,谁来了?”(小鸡来了)。
出示小鸡:师:有多少小鸡?(许多小鸡)想不想和小鸡做游戏?(想)每个小朋友和一只小鸡做游戏。
(二)、提出问题——〉尝试活动——〉反馈讨论:
师:咯咯咯,谁来了?(鸡妈妈)鸡妈妈要让鸡宝宝回来(幼儿送小鸡回家,放进筐里)
刚才家里没有小鸡,现在怎么了?(许多小鸡)
师:鸡妈妈要和我们来玩一个小母鸡生蛋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一些什么样的蛋蛋?(有红蛋蛋、绿蛋蛋、黄蛋蛋、我们的蛋是彩色的蛋蛋)。
交代游戏规则:挑一个你喜欢的蛋蛋,只拿一个,一边拿一边说:“我拿了一个什么颜色的`蛋蛋?”
师:(请每位幼儿拿一个蛋蛋)我这里有几个蛋?(许多)。原来我有许多蛋蛋,现在我把它分给小朋友。你一个、我一个。
请幼儿各自说说拿了一个什么颜色的蛋?
(三)、提高尝试:
1、师:现在我们要到草地上去生蛋,一边生蛋一边说:“小母鸡,真能干,生下一个大蛋蛋,生好了蛋蛋回家了。”(幼儿游戏)
师:刚才草地上没有蛋,现在怎么拉?(许多蛋蛋)
师:你生一个,我生一个,变成了许多蛋蛋。
2、师:蛋蛋放在地上我不放心,我们来帮鸡妈妈把蛋拉回家,一边捡一边说:“我捡了一个什么颜色的蛋?”
(四)、讲评:
1、刚才箩筐里没有蛋蛋,现在怎么拉?(许多蛋蛋)
2、告诉幼儿下次再来玩游戏。
评析:
根据
幼儿在非正式活动中积累的初步经验以及小班计算活动中教学的目标,孙老师明确了本次活动的基本要求,即正确区别“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老师在活动中始终能围绕目标开展活动。活动中,老师能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了让幼儿直接参与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通过对学具的操作,感受“1”和“许多”这两个不同的量,使幼儿学得轻松、自主。如:老师采用了“和小鸡做朋友”、“帮鸡妈妈捡蛋”、“小母鸡生蛋”这三个情景游戏,使幼儿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这一方面,即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了“1”和“许多”,并通过反复的游戏,使幼儿能正确区别“1”和“许多”,理解两个量的实际意义,引起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兴趣。
活动中有一个较好的方面,即在活动中,老师强调了让
幼儿用语言来表达“1”和“许多”两个量,符合小班幼儿动作配语言的思维发展要求,也促使幼儿在表达过程中理解“1”和“许多”这两个量的概念。
小班教案 篇9
一、设计思路
一个小小的经常吃到的茶叶蛋引发了一个长长的故事,“茶叶蛋的妈妈是谁呢?”,“是茶叶妈妈”、“是老虎妈妈”抑或“是鸡妈妈”——在孩子们七嘴八舌中有关“生蛋”的主题产生了。先前让家长们积极参与此活动,和孩子讨论“哪些动物会生蛋”,孩子了解到鸡、鸭、鹅等会生蛋。我们在电视中,还看到了其他不会生蛋的动物,今天的活动就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让幼儿加深印象。
在组织形式上,我充分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尝试用游戏的形式来开展分享交流,而且也将我园开展的英语教学结合进去,注重了内容间的有机整合。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同伴之间的交流了解哪些动物会生蛋,体验游戏的乐趣。
2、尝试用英文说说动物的名称。
3、在游戏中会正确用动作表示“Yes or No”。
三、活动准备
1、有关动物生蛋的演示文稿、动物图片、电视机、VCD。
2、黑板上贴有YES、NO字样的圈,地上画上两个圆圈供孩子们选择用。
3、鸡蛋、茶叶蛋各一个,红五角星若干,花环一个。
四、活动过程
(一)、提问启发
由一个小小的'茶叶蛋引发话题:
T:“茶叶蛋的妈妈是谁?”
S:“是茶叶妈妈”、“是老虎妈妈”或“是鸡妈妈”等。
T:那我们一起去看一下牧场里的动物到底谁是茶叶蛋的妈妈?谁会生蛋?
(二)看电视
1、幼儿围坐在一起看碟片,欣赏各种动物,并能用英语说出它们的名字。
2、知道并了解哪些动物会生蛋。
(三)智力游戏(Yes or No)
1、玩法:教师拿出一张动物图片,如:出示小鸟图片,提问:这是谁?并用英文“Hello,hello, bird”与小鸟打招呼,孩子们也跟它打招呼。问:“Bird 会生egg吗?”,接着说:“One two start”,让孩子们开始选择答案(站在两个分别代表YES、NO的圆圈中间进行选择),有搭班老师确认后,请孩子们将动物妈妈贴在版面上,以此加深印象(会生蛋的贴在YES一面,反之就贴在NO一面)。说对的孩子给一颗红五星奖励。照此方式出示其他动物图片。
2、交流经验:说说还有哪些动物妈妈也会生蛋宝宝?说对的额外加五角星。
3、评出冠军:让孩子们数数自己得到了几颗星。
(四)结束:请得红五星最多的孩子登上“宝座”,大家一起和冠军照相。
五、活动结束
小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身体动作感受理解小白兔和大黑熊两个不同特征的音乐形象。
2、培养倾听音乐的习惯。
活动准备:小白兔和大黑熊的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学小动物走路,初步感知两种动物的不同。
1、分别出示小白兔、小黑熊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比较。
(1)这是谁?小白兔是怎样走路的?大黑熊又是怎样走路的?
(2)引导幼儿分别学一学。
教师小结:小白兔长的小小的,走起路来蹦蹦跳跳的,很轻快;小黑熊长的大大的,起路来慢慢吞吞,很笨重。它们两个同住在一个森林里,大蘑菇是小白兔的家,茂密的草丛是大黑熊的家,有一天,天气很好,他们都从自个家里出来一起玩起了游戏。你们想知道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吗?
嘘!别吵!告诉你们吧!
它们的游戏就在这段音乐里,让我们仔细听听好吗?
二、倾听音乐,初步感受两段不同音乐的.特点
1、完整地欣赏一遍音乐。
(1)你们觉得这段音乐怎样?听后有什么感觉?(欢快)(缓慢)
(2)你觉得这段音乐共有几段呢?
2、第二次欣赏音乐。
(1)组织幼儿讨论:音乐的开始和中间有什么不一样?
(2)我们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示活泼轻快地音乐呢?(幼儿自由发言)
(3)幼儿听音乐练习
(4)我们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示笨重缓慢的音乐呢?
(5)幼儿听音乐练习。
(6)组织幼儿讨论:音乐的开始和中间有什么不一样?
3、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我们一起用动作把音乐表现出来吧,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动作。
听了这么长时间,你觉得音乐的哪些地方是表示小白兔的故事?哪些地方是表示小黑熊的故事?(幼儿自由讨论)
4、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音乐,并在座位上用竖起耳朵和摸肚皮等动作来分别表示听到的小白兔和大黑熊的音乐形象。
三、游戏表演,体验两个不同的音乐形象。
奥,音乐中的故事原来是这样的,小兔和小黑熊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呢?我们也来玩一玩好吗?
1、教师扮演黑熊,幼儿扮演小白兔游戏一遍。
2、引导幼儿自由分配角色,组织幼儿游戏。
小白兔、大黑熊你们玩的高兴吗?兔宝宝、熊宝宝要回家了,我们相互拥抱一下,说“再见”。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教案01-15
小班教案01-15
小班教案01-14
小班教案01-09
小班教案01-09
小班教案01-27
小班教案01-26
小班教案01-26
小班教案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