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的幼儿年龄比较小,做事情容易自我为中心,争抢玩具,独占玩具,动手打人时常发生,因此我选择利用本次活动让幼儿懂得谦让他人。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分果果排排坐》懂得谦让他人
2.尝试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谦让的良好行为
活动准备
1.儿歌《分果果、排排坐》
2.苹果、香蕉各两个(大小不同)、橘子瓣、布娃娃两个
活动过程
一.听儿歌
1.教师播放儿歌《分果果、排排坐》请幼儿完整欣赏儿歌
问题(1)儿歌里唱了什么?
(2)大的果子分给谁?小的果子分给谁?还给谁留一个?
教师小结:奶奶年纪大,所以要把大的留给奶奶,妹妹在睡觉也要留个果子给她,儿歌里的小朋友懂得谦让,大家都喜欢他。
2.集体朗诵儿歌
二.1怎样分
(1)教师出示两个布偶娃娃姐妹及两个大小不同的苹果,请幼儿来分配。
问题:你在家里分过水果么?你是怎样分的?
(2)今天两有两个娃娃来做客,大的是姐姐,小的是妹妹,现在要把这两个苹果分给她们,可以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引导幼儿先去分两苹果的大小,在对应地把它们分给娃娃)
(2)教师扮演老奶奶,请幼儿来分配两个大小不同的香蕉。
问题:现在幼儿两个香蕉,一个给你一个给我,你会怎么分?(引导幼儿区分两个橡胶的'大小,然后进行分配,并说说为什么这么分)
2.分果果
幼儿使用操作材料玩份水果的游戏,水果中有两块西瓜和五瓣橘子,请把这些水果分别放进奶奶的盘子和小朋友的盘子。
问题: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
三 (1)小结:谦让是一种好行为,会谦让的宝宝大家都喜欢。
(2)集体朗诵儿歌《分果果、排排坐》
分果果,吃果果,大的给奶奶,小的留给我,
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妹妹睡了留一个。
《纲要》重申“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激发引导幼儿参与活动的重要途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幼儿身心需要,因此,整个活动中我以游戏“分果果”贯穿教学活动过程,引导幼儿在儿歌和游戏分果果中学会谦让他人,懂得谦让是一种美德。
同时我用启发式提问法,让幼儿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尊重幼儿主体作用的发挥,引导他们主动探究,让幼儿在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喜欢听儿歌,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2、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猴子手偶、每人一份吹泡泡的玩具材料、过渡音乐、轻音乐。
2、精神准备:为幼儿创设愉快轻松的氛围,以游戏的口吻和幼儿进行互动,给幼儿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用不同的表情、声音、动作等激发幼儿积极投入到活动中。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
教师握手偶,以小猴子的身份引导幼儿先来进行吹泡泡的游戏。并提出问题:泡泡像什么?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二、欣赏儿歌
1、幼儿听过渡音乐放好玩具后坐下,结合刚才的游戏体验欣赏教师朗诵儿歌。教师朗诵时屋子四周飘散着泡泡,播放轻音乐,生动、形象地配合肢体语言吸引幼儿认真倾听。
2、引导幼儿回忆:儿歌中都提到泡泡像什么?(西瓜、太阳、眼睛、气球…)并惊喜地说出:其实儿歌内容都是小朋友自己想出来的`,老师只是帮大家整理成儿歌。表扬小朋友仔细观察,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
3、再次欣赏儿歌。当教师朗诵完儿歌的最后一句“小朋友想一想,泡泡还像什么呢?”时,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鼓励大胆表达自己的想象(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并对幼儿的想象充分肯定。
三、活动总结
教师同样以小猴子的口吻对注意倾听及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幼儿给予充分的肯定,请他们和小猴子拥抱;对有些胆小的幼儿提出希望,请他们握握小猴子手。
活动延伸: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学习儿歌,有感情的朗诵,表达出自己对所想象事物的不同情感。
2、进行绘画活动,幼儿边说边画,练习画圆。
3、根据幼儿的兴趣续编儿歌,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创造力。
小班教案 篇3
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2、知道不同的家庭中成员的数量会有差异。
准备:
1、幼儿每人带一张全家福,布置在“亲亲一家人”的主题墙上。教师从中选择家庭成员分别为3个、4个、5个的三张全家福照片予以放大,将照片中的幼儿头像遮住。
2、数量分别是3、4、5的.圆点卡片各一张。
过程:
(一)谁的全家福
1、依次出示家庭成员为3个、4个、5个的全家福照片,引导幼儿猜猜是谁的全家福。
2、呈现幼儿的头像,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分别说出每张全家福中家庭成员的总数。
(二)我家有几口
1、幼儿分组到主题墙上拿取自己的全家福照片,指着照片上的家庭成员数一数共有多少人。
2、在黑板上出示数量分别为3、4、5的圆点卡片,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家庭成员的数量,将全家福放到相应数量的圆点卡片下面。
3、将按人数多少重新排列的全家福照片布置在主题墙上。
(三)谁家的人口多
1、全家福上都有谁?
2、幼儿观看重新排列的全家福,比一比谁家的人多,谁家的人少,哪些是一样多的。
小班教案 篇4
兔子,也叫小白免,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小动物。不仅我们大人对小兔子喜爱有加,就连还不懂事的小宝宝,看到可爱的小兔子时,也会高兴得手足舞蹈,欢喜不已。所以,咱们今天的节目是——小白兔捉迷藏!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音乐ABA的结构和性质,学习在A段音乐处较合拍地做兔跳动作。
2、在教师启发下,学习用不同的身体动作创编“花”的各种姿态。
3、游戏中,知道寻找空地方进行活动。
活动目标:
小兔子布偶,《飞飞曲》音乐
活动内容:
一、教师启发幼儿用身体的不同姿态创编“花”的`造型。
开火车去郊游,看,草地上开了许多美丽的花,花是什么养的?谁来做做看?
二、教师出示小兔子布偶,引导幼儿欣赏A段音乐。
瞧?谁也来看花了?(教师演示布偶,跟A段音乐有节奏的跳)
三、教师鼓励幼儿边欣赏A段音乐,边用拍手动作感知A段音乐节奏。
1、提问:小兔是怎样来的呢?(蹦蹦跳跳)我们一起来拍手欢迎它,好吗?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兔跳。
提问:小兔是怎样跳的呢?谁能学一学?
小兔跳的时候声音怎么样?(很轻)
那你们觉得用什么地方跳,声音就会轻轻的呢?(用脚尖跳)
3、教师带幼儿听A段音乐一拍一拍做兔跳。注意,要跟着音乐来跳哦!
教师带幼儿一起用手指在腿上学小兔子轻轻跳,好吗?
四、完整欣赏音乐,听辨出B段捉迷藏音乐。
提问:小兔玩得真高兴,还和妈妈捉迷藏呢,我们来听一听音乐中什么地方是小兔子在跳?(前、后)什么地方小兔子藏了起来?(中间)
五、游戏,创编花造型
小兔和妈妈捉迷藏时,变成了一朵花,妈妈就找不到了。下面我来做兔妈妈,你们来做小兔子,我们也来捉迷藏,看看谁会像小兔一样,变成一朵花一动也不动,不让妈妈发现的!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复习巩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点,并学会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2、初步学习对应粘贴的能力(学习使用双面胶粘贴)。
3、产生对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彩色复印纸图形块若干、泡沫图形块若干、小猴子手偶一个、三个小动物(小熊、小松鼠、小鸟)的教具、双面胶、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门各一个、剪刀若干。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活动难点:
通过增加材料的难度引导幼儿正确区分三种图形。
活动过程:
1、以故事《森林里的动物》导入,巩同对三种图形的特征的认识。
教师:前几天小猴子来咱们幼儿园参加咱们的六一活动特别高兴,走的时候幼儿园送给它很多好吃的夹心饼干,小猴子把饼干带回大森林里送给其他小动物们品尝,它们都特别喜欢吃。就是这些饼干(教师出示图形饼干)。
教师:这是什么形状的饼干呀?
幼儿:三角形。
教师:三角形的饼干长得什么样呢?
幼儿:有三个角、还有三条边。
教师:对,那这是什么形状的饼干呢?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总结出i种图形的特点: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圆形的边是弯弯的合拢的曲线;正方形有四个角四条边。
教师:现在森林里举行盛大的宴会,那我们送点什么给他们呢?
教师:它们爱吃饼干,我们就给他们做一些饼干吧。
2、操作活动:为小动物做饼干。
(1)出示三种动物教具。
教师:我们看看今天都有哪些动物来参加宴会(教师一一出示三种动物)。
幼儿:小熊、小松鼠、小鸟。
教师:你们看看它们的嘴分别是什么形状,嘴的形状就代表它们喜欢吃什么形状的饼干。
幼儿:小熊是正方形、小松鼠是圆形、小鸟是三角形。
(2)为小动物制作它们喜欢吃的三种形状的饼干。
①将桌子分成三个组,分别制作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②幼儿自愿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制作饼干。
③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给幼儿提供了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两种材料:一种是已画好的三种图形,幼儿直接拿剪刀剪下来即可;另一种要求幼儿自己画自己剪。
3、给小动物送饼干。
(1)教师向幼儿提出送饼干的要求。
教师:请小朋友们把做好的饼干送给我们的小动物吧,但千万别送错哦。
教师:去往森林的路上有一条小河,小河上有三种不同形状的路线。如果你做的是正方形的饼干就要踏着正方形的小路过去,做的是三角形饼干就要踏着三角形的小路过河,如果是做圆形饼干的小朋友就要走圆形的路,千万不要掉到小河里。
教师:过了小河还要钻过山洞,那里也有三个形状的门,请小朋友们想想:应该走哪个门?
(2)给小动物送饼干。
①将同种图形摆放成三条路,让幼儿去送饼干。
教师将三种形状的泡沫块摆成三条路线,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要给小动物们送饼干。一名幼儿赶忙跑过小河钻过三角形门送到鸟妈妈的嘴里,但是他没有踩着三角形的泡沫块。
教师走过去问幼儿:你刚才做的是什么形状的`饼干?
幼儿:三角形。
教师:那你应该送给哪个小动物?
幼儿:送给小鸟。
教师:河上有三条小路,你应该走哪条小路呢?
教师:请你看看哪条路铺的石头跟你做的饼干是一样的形状呢?
幼儿:这条。(他用手指指地上的三角形小路)
这时,又有一名幼儿跑过来随意把饼干放在了一只动物的嘴里,扭头便走。
教师:我刚才看到你做了一个特别好吃的饼干,能告诉我是什么形状的吗?
幼儿:正方形。
教师:请你看看哪只小动物嘴巴和你饼干形状一样呢?
幼儿:小熊。
教师:那你为什么送给小鸟呢?
幼儿:我特喜欢小鸟。
教师:那你看看小鸟的嘴巴是什么形状呢?
幼儿:三角形。
教师:对啊,如果你喜欢小鸟,那你就应该选一些它喜欢吃的饼干喂它,好吗?
幼儿:好。
②将小河的拼摆逐渐增加难度:从同种图形摆在一起到把各种图形混在一起。要求幼儿经过寻找、辨别、判断后才能经过小河。
4、小结:与幼儿清点、验证送给小动物的饼干是否正确。
活动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1)活动的设计比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组织形式上以游戏贯穿始终,使幼儿在教师创设的快乐游戏情境中加深了对三种图形的区分和认识;
(2)教师能仔细地观察每一位幼儿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给予个别指导,并能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灵活地调整游戏难度,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2、活动中的不足:
隐藏的目标相对较多,使幼儿无法全面顾及,如使用剪刀剪图形对小班幼儿来说有点困难,这样影响了幼儿送“饼干”的时间,进而影响主要目标的完成。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对物体下落现象感兴趣。
2、能初步感知物体下落时速度有快有慢。
3、乐意用身体动作模仿物体下落的轨迹。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游戏材料人手一套。
2、教师演示用具一套。
活动过程:
1、出示各色纸宝宝,区分红、黄、绿三色。
2、幼儿探索,观察各种纸宝宝下落的轨迹。
3、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各种纸下落的轨迹。
4、幼儿探索感知各种纸宝宝落下来时速度有快有慢。
5、教师设疑:想一想各种纸宝宝落下来时一样快吗?
6、幼儿探索感知各种纸落下来有快有慢。
活动延伸:
观察其他物体下落的轨迹。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要让幼儿通过生活中的观察、摸等感官来发现各种各样纸的不同特征,如有些纸是厚的、薄的;有些纸是光滑的、粗糙的;还有些纸的`颜色是不同的。在这里课前我让幼儿收集了各种材料,以便让幼儿们能够更好的在活动中去发现、去观察。
科学活动重在让幼儿参与,而这堂课幼儿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我讲的太多,可能是我太注重课堂纪律,而忽视了幼儿。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教案01-16
小班教案01-19
小班教案01-19
小班教案01-22
小班教案01-22
小班教案02-25
小班教案02-25
小班教案02-25
小班教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