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师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和3的加法(通用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师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和3的加法,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师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和3的加法 1
【教材分析】
幼儿已经掌握了2和3的组成,并且能够根据要求正确操作学具。同时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开始萌芽,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计算活动。本活动通过创设“草地上xx来了”的情境,利用动画的形式直观的向幼儿呈现加法的含义。同时,引导幼儿在观察、操作、思考、表达的过程中体会加法的计算过程。
【活动目标】
1、知道“+”、“-”、“=”这3个符号的含义,学习2和3的加法运算。
2、能列出2和3的加法算式,理解加法算式的'含义。
3、乐于思考与操作,感受加法学习的乐趣并学习整理学具。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备课件,2和3加法算式中的“+”、“=”及其他数字符号,铃鼓1个
2.红、黄双面圆点卡片3张,1-3的数字卡片(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观察图1,初步学习1+1=2
(1)启发幼儿用一句话讲清图1中所说的事并在图片下方用相应的数字表示。引导幼儿
观察并说出:“草地上有1只小松鼠,又来了1只小松鼠,现在一共有2只小松鼠。
(2)出示“+”和“=”这两个运算符号,让幼儿知道“+”是合起来的意思,如果将”放在1和1中间,是表示1和1合起来的意思、。”表示它两边的数一样多。1+1=2,读作1加1等于2
(3)请幼儿说出算式所表示的含意,加深对加法的理解。如:1+1=2中,两个1分别表示先来的1只小松鼠和后来的1只小松鼠,2表示一共来了2只小松鼠。+”表示把先来的一只小松鼠和后来的一只小松鼠合起来,“=”表示“1+1”和“2样多。
引导幼儿思考并理解:“又来了”是“加”的意思,求两个数合起来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2.引导幼儿观察图2,学习1+2=3
(1)可请幼儿用一句话讲述图片的某个内容并用算式表示出来。可引导幼儿说出:“树上有1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小鸟,现在树上一共有3只小鸟。”
(2)请幼儿说出算式所表示的含意,重点帮助幼儿掌握“又来了”是“增加的意思,及求两个数合起来一共是多少时用加法计算。
3.引导幼儿观察图3,学习2+1=3。
请幼儿快速观察图片并进行准确讲述。指导幼儿又对又快地摆出算式来记录图3中的内容,说出算式是怎样表示图中内容的。可引导幼儿说出:“花园里有2只蝴蝶,又飞来1只蝴蝶,花园里一共有3只蝴蝶。”
提问:如果先飞来了1只蝴蝶,又飞来了2只蝴蝶,这幅图该怎样画?算式该怎样列?
4.指导幼儿操作练习,巩固对2和3的加法的学习
(1)根据情境摆算式,如教师先拍一下铃鼓,再拍一下铃鼓,请幼儿根据教师的演示用数字卡摆出算式并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2)可引导幼儿翻圆点卡片说算式,请幼儿将3个红黄双面圆点卡片按种色摆成一排,逐一翻转,观察颜色并说出加法算式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算式,重点讲出各符号的意义,理解加法的含义。
幼师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和3的加法 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幼儿能够理解加法的含义,知道“+”和“=”的意义。
学会计算2和3的加法,能准确说出算式和答案。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物操作、游戏等活动,让幼儿经历加法运算的过程,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态度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2和3的加法运算。
能正确认读和书写加法算式。
2、难点
理解加法算式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学会用语言表达加法运算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通过展示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加法的概念。
2、操作法
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实物,进行加法运算,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3、游戏教学法
采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四、教学准备
1、教具
苹果、香蕉等实物若干;数字卡片1-3;“+”和“=”卡片;加法算式卡片。
PPT课件,展示与2和3的加法相关的图片和动画。
2、学具
每个幼儿若干个小积木或小珠子;练习纸、铅笔。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3分钟)
教师播放PPT课件,展示一幅有2个小朋友在草地上玩耍的图片。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看看图片里有几个小朋友呀?”引导幼儿说出“2个”。
接着播放动画,又来了1个小朋友。
教师再次提问:“现在又来了1个小朋友,那现在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引导幼儿思考并尝试回答。
(二)基本部分(20分钟)
1.认识加法(7分钟)
教师拿出2个苹果放在桌子上,然后再拿出1个苹果放在一起。
教师说:“小朋友们,我们来看,这里有2个苹果(指着2个苹果),又拿来了1个苹果(指着新拿来的苹果),现在合起来一共有几个苹果呢?”引导幼儿数出一共有3个苹果。
教师讲解:“像这样把2个苹果和1个苹果合起来,我们就可以用加法来表示。”然后拿出数字卡片2、1和“+”、“=”卡片,摆出算式“2+1=3”。
教师解释“+”表示合起来的意思,“=”表示两边的数量一样多,这个算式就读作“2加1等于3”。让幼儿跟着读几遍算式。
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再用香蕉或其他实物演示一次3的加法,如“1+2=3”,加深幼儿对加法的理解。
2.操作练习(10分钟)
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些小积木或小珠子。
教师说:“小朋友们,现在你们自己动手试一试,先拿2个小积木,再拿1个小积木,看看合起来是几个小积木呢?然后用算式表示出来。”
幼儿操作时,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正确摆放数字卡片和符号卡片,写出算式“2+1=3”。
教师引导幼儿交换加数的位置再进行操作练习,如先拿1个小积木,再拿2个小积木,写出算式“1+2=3”。
操作完成后,请部分幼儿到前面来展示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写出的算式,并用语言表达:“我先拿了1个小积木,又拿了2个小积木,合起来就是3个小积木,所以算式是1+2=3。”
3.学习2的.加法(3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2只小鸟,再画1只小鸟飞过来。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这里有2只小鸟,又飞来了1只小鸟,一共有几只小鸟呢?”引导幼儿说出“3只”。
教师写出算式“2+1=3”,然后再引导幼儿思考如果先有1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小鸟,算式应该怎么写(1+2=3)。
教师出示2的加法算式卡片“1+1=2”,用实物演示1个物品和1个物品合起来是2个物品的过程,让幼儿理解2的加法。
(三)游戏部分(12分钟)
1.加法接龙游戏(6分钟)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人数适中。
教师先说出一个2或3的加法算式,如“1+1=2”,然后每组的第一个幼儿要说出一个以这个算式的答案为开头的新的加法算式,如“2+1=3”。
下一个幼儿再以前一个算式的答案为开头说出新的加法算式,依次类推。如果某个幼儿回答错误或者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回答,小组就要暂停一次。
游戏结束后,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
2.找朋友游戏(6分钟)
教师将数字卡片1-3、“+”、“=”卡片以及一些加法算式卡片打乱贴在黑板上。
每个幼儿发一张卡片(数字卡片或算式卡片)。
教师说:“现在我们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如果你拿的是数字卡片,就要找到能和你组成正确加法算式的其他卡片;如果你拿的是算式卡片,就要找到能和你答案一样的数字卡片。”
幼儿开始寻找自己的“朋友”,找到后两人一起到前面来,向大家展示并读出算式。
(四)总结部分(3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引导幼儿回答“2和3的加法”。
教师再问:“那谁能说一说加法是什么意思呢?”请幼儿用自己的话解释加法的含义。
教师对幼儿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表扬,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运用加法运算。
六、教学延伸
在数学区投放更多关于2和3的加法练习材料,如练习册、拼图等,让幼儿在区域活动时间继续巩固练习。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2和3的加法实例,如家里有2个大人和1个小孩,一共有3个人等,并用算式表示出来。
幼师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和3的加法 3
教学目标:
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帮助幼儿理解2和3的加法概念。
能够解决简单的加法问题,如2+1,2+2,3+1等。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
小兔子和胡萝卜的图片或道具
数字卡片(2、3)
加号(+)和等号(=)卡片
可移动的数字板或磁贴数字(0-5)
实物胡萝卜(或替代品)若干
工作簿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5分钟)
教师讲述: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兔子,它们最喜欢吃胡萝卜了。今天,小兔子们决定去田地里找胡萝卜。第一只小兔子找到了2根胡萝卜,第二只小兔子又找到了1根胡萝卜。小朋友们,现在它们一共有多少根胡萝卜呢?
二、实物操作(10分钟)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些胡萝卜和小兔子的图片或道具。
任务:让孩子们用实物演示并计算,比如先放2个胡萝卜在“小兔子”旁边,再加1个胡萝卜,数一数总共有几个胡萝卜。
引导讨论: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表达加法的过程,如“开始有2个,又来了1个,现在是2+1=3”。
三、游戏时间(10分钟)
游戏名称:“跳跃的小兔子”
玩法:在地上画出或贴上数字线,从2开始到5。孩子们扮演小兔子,根据老师给出的加法题目(如2+1),跳到相应的'终点数字(3)上,正确到达的孩子可以获得一个小奖励(如贴纸)。
四、工作簿练习(10分钟)
分发工作簿和彩色笔,让孩子们在工作簿上完成简单的2和3的加法练习题,如画图表示或直接写答案。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孩子们尝试自己解答。
五、总结分享(5分钟)
邀请几位小朋友分享今天学到的加法知识,可以说说解决了哪些加法问题,或者展示自己的工作簿。
强调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如“今天我们吃了2块饼干,又给了你1块,你一共吃了多少块?”让孩子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
课后延伸:
建议家长在家与孩子一起进行类似的游戏,如烹饪时数食材、整理玩具时分类计数等,将数学融入日常生活中。
幼师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和3的加法 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幼儿能够理解加法的含义,知道“+”表示合起来的意思。
学会计算2和3的加法算式,能准确说出算式的结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物操作、游戏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发展幼儿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培养幼儿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2和3的加法运算。
2、难点
用数学语言正确表达加法算式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通过直观的教具展示,如实物、图片等,让幼儿直观地看到加法的操作过程。
2、游戏教学法
采用游戏的方式,如数学游戏、竞赛游戏等,增加幼儿学习的趣味性。
3、操作练习法
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学具,在操作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教学准备
1、教具
实物教具:2个苹果、3个橘子、数字卡片(1-3)、“+”“=”卡片。
多媒体课件:展示2和3的加法运算过程的动画。
2、学具
每个幼儿一套操作学具,包括2个红色圆片、3个蓝色圆片、数字卡片(1-3)、“+”“=”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3分钟)
播放儿歌《数鸭子》,引导幼儿跟着一起唱。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我们刚刚唱的`歌里有几只小鸭子呀?”(引出数字2和3)
(二)基本部分(20分钟)
1.理解加法的含义(7分钟)
(1)教师拿出2个苹果,放在桌子上,说:“老师这里有2个苹果。”然后再拿出1个苹果,放在一起,问幼儿:“现在老师一共有几个苹果呢?”引导幼儿用数数的方法得出结果是3个苹果。
(2)教师用同样的方法,拿出3个橘子,再拿出1个橘子,让幼儿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橘子。
(3)教师结合操作过程,讲解加法的含义: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用加法计算。并用简单的数学算式表示,如2+1=3,3+1=4,让幼儿初步认识“+”和“=”。
2.学习2和3的加法算式(10分钟)
(1)教师在黑板上分别出示2个红色圆片和1个蓝色圆片,引导幼儿说出一共有几个圆片,并请幼儿用数字卡片和运算符号摆出算式:2+1=3。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算式的含义:2个红色圆片和1个蓝色圆片合起来是3个圆片。
(3)教师改变圆片的数量,如1个红色圆片和2个蓝色圆片,让幼儿再次摆出算式并说出含义。
(4)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的加法算式,如3+0=3、2+1=3、1+2=3等。
3.操作练习(3分钟)
(1)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套操作学具,让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进行操作练习。例如,教师说:“请你拿出2个红色圆片和1个蓝色圆片,然后用算式表示一共有几个圆片。”
(2)教师巡视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游戏部分(12分钟)
1.数学游戏:找朋友(6分钟)
(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手持一张数字卡片(1-3)或运算符号卡片(“+”“=”)。
(2)教师说出一个2或3的加法算式,如“2+1”,手持“2”“+”“1”“=”卡片的幼儿要迅速走到一起,组成完整的算式,并说出算式的含义。
(3)对反应快且回答正确的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
2.竞赛游戏:抢答(6分钟)
(1)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2和3的加法算式,如3+0、1+2等,让幼儿进行抢答,说出算式的结果和含义。
(2)对抢答正确的幼儿给予小贴纸奖励,最后统计每个幼儿获得的小贴纸数量,对表现优秀的幼儿进行表扬。
(四)结束部分(5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加法的含义、2和3的加法算式等。
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可以用2和3的加法来解决的问题,如家里有2个大人和1个小孩,一共有几个人等。
播放轻松的音乐,幼儿有序地离开教室。
六、教学延伸
在数学区投放更多的操作材料,如小木棒、珠子等,让幼儿继续练习2和3的加法运算。
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玩加法游戏,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幼师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和3的加法 5
教学目标:
让幼儿理解2和3的加法概念,掌握基本的加法运算方法。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兴趣。
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使幼儿能够熟练进行2+1、2+2、2+3、3+1、3+2等简单的加法运算。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2、3、1、4、5、6等)。
实物教具(如苹果、梨子等水果,或者小动物玩具等,数量足够进行分组)。
加法算式卡片。
黑板或白板及书写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故事引入: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比如“小猫钓鱼”,小猫第一天钓了2条鱼,第二天钓了3条鱼,问小猫两天一共钓了多少条鱼?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猫两天一共钓了多少条鱼吗?引出今天的主题——2和3的加法。
二、讲解新知(10分钟)
定义加法:加法就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示范加法:
在黑板上写出算式“2+1=?”,然后用实物教具(如2个苹果和1个苹果)演示,让幼儿理解加法的含义。
依次讲解“2+2=?”、“2+3=?”、“3+1=?”、“3+2=?”等算式,同样用实物教具进行演示。
三、实践操作(15分钟)
分组操作: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实物教具(如水果或小动物玩具)。
动手操作: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给出的算式,用实物教具进行加法运算,并说出结果。
检查与反馈: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幼儿的'操作结果,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四、游戏巩固(10分钟)
“找朋友”游戏:教师出示一个加法算式卡片(如“2+?”),然后请持有相应答案(如“3”)的幼儿站出来,与算式卡片配对。
“快速抢答”游戏:教师快速说出算式,幼儿抢答答案,答对的幼儿可以获得小奖励。
五、总结与作业(5分钟)
总结: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2和3的加法运算方法。
作业: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用家里的物品进行加法运算练习,并记录下结果。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和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实物教具的使用要得当,既要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又要避免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游戏环节的设计要富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师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和3的加法 6
教学目标:
通过具体情境理解2和3的加法概念。
能够解决简单的加法问题,如2+1,2+2,3+1等。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动物图片(如兔子、小猫各几张)
数字卡片(1-3)
软质计数物(如彩色豆子、积木块)
大图画纸和彩笔
加法故事绘本或自制PPT
音乐和小奖品
教学流程:
1.开场与热身(5分钟)
活动:“数字舞会”:播放轻快音乐,老师带领孩子们跳简单的舞蹈,每次音乐停止时,举起一个数字卡片,孩子们要迅速说出该数字并做出相应数量的动作(比如拍手、跳跃)。
2.引入主题(5分钟)
故事讲述:“森林里的.小聚会”: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比如小兔子邀请了2个朋友来参加聚会,后来又来了1只小猫,现在总共有多少朋友?通过故事引入加法的概念。
3.活动一:动物聚会(10分钟)
操作活动:使用动物图片和软质计数物,让孩子们动手操作。例如,先放2只兔子的图片,再加1只小猫的图片,问孩子们现在有多少只动物?引导他们用计数物来帮助计算,并说出算式“2+1=3”。
4.活动二:创意画板(10分钟)
绘画结合数学:给每个孩子发一张大图画纸和彩笔,让他们画出自己想象中的聚会场景,并在画中体现出2和3的加法(如画3棵树,又种了2棵树)。完成后,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画作和其中的加法故事。
5.游戏时间:“寻宝加法”(10分钟)
游戏规则:在教室的不同角落藏好数量不等的计数物(确保总数不超过5),孩子们分成小组,根据提示(如“找到2颗星星再去寻找1本书”)去寻找,找到后回来报告并计算总数。
6.总结与回顾(5分钟)
总结: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今天学到的加法知识,鼓励孩子们举手回答,答对的小朋友可以获得小奖品。
歌曲结束:教唱一首简单的加法儿歌,如“两加一等于三,小猫兔子笑哈哈”,在歌声中结束课程。
课后作业(可选):
请家长协助,让孩子在生活中找寻2和3相加的例子,并记录下来,下次课上分享。
幼师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和3的加法 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幼儿能够理解加法的含义,知道“+”和“=”的意义。
幼儿能正确计算2和3的加法,即2+1、1+2、3+0、0+3、2+0、0+2、1+1、2+3、3+2等算式的结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物操作、情景演示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加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态度。
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数学的有用性和趣味性。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2和3的加法运算。
能正确读写加法算式,理解算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2、难点
理解加法交换律,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例如:1+2=2+1。
三、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通过展示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幼儿直观地看到加法的运算过程,帮助幼儿理解加法的含义。
2、操作法
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实物,如小棒、积木等,在操作过程中体验加法的运算,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3、游戏教学法
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如“加法接龙”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加法知识,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
实物教具:苹果、积木、小棒等。
图片教具:动物卡片(如2只小鸡和1只小鸡的图片)、花朵卡片(3朵红花和0朵白花的图片)等。
数学卡片:写有2+1、1+2、3+0、0+3、2+0、0+2、1+1、2+3、3+2等算式的卡片。
多媒体课件:包含加法运算的动画视频。
2、学具准备
每位幼儿若干小棒、积木等实物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3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视频,引出教学内容。
视频内容:草地上有2只小兔子在吃草,后来又跑来1只小兔子。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兔子呢?”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的情景,并尝试回答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二)讲解加法的含义(7分钟)
教师结合刚才的动画视频,利用实物教具(苹果)进行演示讲解。
教师拿出2个苹果放在桌子上,说:“这是2个苹果。”然后再拿出1个苹果,说:“又拿来1个苹果。”最后把3个苹果放在一起,说:“现在一共有3个苹果,我们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就是2+1=3。”
向幼儿解释“+”表示合起来的意思,“=”表示两边的数量是一样多的。
让幼儿重复“2加1等于3”这句话,加深记忆。
教师再通过图片教具(动物卡片)进行演示。
展示2只小鸡和1只小鸡的卡片,引导幼儿说出算式2+1=3,并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如“2只小鸡和1只小鸡合起来是3只小鸡”。
(三)幼儿操作练习(10分钟)
给每位幼儿发放小棒学具,让幼儿进行2和3的加法操作练习。
教师说算式,如“1+2”,幼儿用小棒摆出1根小棒和2根小棒,然后数出一共有3根小棒,得出1+2=3的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让幼儿用积木进行同样的操作练习,巩固加法运算。
(四)加法交换律的渗透(10分钟)
教师再次利用实物教具(苹果)进行演示。
先拿出1个苹果,说:“这是1个苹果。”再拿出2个苹果,说:“又拿来2个苹果。”把3个苹果放在一起,说:“现在一共有3个苹果,算式是1+2=3。”
然后重新操作,先拿出2个苹果,说:“这是2个苹果。”再拿出1个苹果,说:“又拿来1个苹果。”把3个苹果放在一起,说:“现在一共有3个苹果,算式是2+1=3。”
引导幼儿观察这两个算式,发现1+2和2+1的结果都是3,从而渗透加法交换律的概念。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发现1+2和2+1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吗?”鼓励幼儿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教师通过图片教具(花朵卡片)进一步巩固加法交换律。
展示3朵红花和0朵白花的卡片,引导幼儿说出算式3+0=3;再展示0朵红花和3朵白花的卡片,引导幼儿说出算式0+3=3。让幼儿比较这两个算式,加深对加法交换律的理解。
(五)游戏巩固(10分钟)
加法接龙游戏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人数相等。
教师先出示一张数学卡片,如2+1=3,然后让每组的第一个幼儿说出一个加法算式,这个算式的结果要等于前一个算式的结果,如3+0=3。下一个幼儿再说出一个结果为3的加法算式,如0+3=3,依次类推。如果某组幼儿回答错误或回答不出来,则该组被淘汰,最后剩下的组为获胜组。
找朋友游戏
教师将写有加法算式(如2+1、1+2、3+0、0+3、2+0、0+2、1+1、2+3、3+2等)的卡片和写有相应结果(3、2、3、3、2、2、2、5、5)的卡片分别发给幼儿。
播放音乐,幼儿拿着卡片自由走动,音乐停止时,幼儿要找到与自己卡片上的算式或结果相对应的“朋友”,并站在一起。教师检查幼儿是否找对,对找对的幼儿给予表扬。
(六)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提问:“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引导幼儿回答加法的含义、2和3的加法算式以及加法交换律等内容。
对幼儿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表扬,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运用加法知识。
延伸活动
在数学区投放更多的加法练习材料,如数学练习册、加法拼图等,让幼儿在区域活动时间进一步巩固2和3的加法知识。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加法游戏,将课堂所学知识延伸到家庭中。
六、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幼儿对2和3的加法有了较好的理解和掌握。在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动画视频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讲解加法含义的过程中,通过实物演示和图片演示,让幼儿直观地看到加法的运算过程,有助于幼儿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在幼儿操作练习环节,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小棒和积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加深了幼儿对加法运算的记忆。在渗透加法交换律的环节,通过对比不同的算式,引导幼儿发现规律,初步理解了加法交换律的概念。游戏巩固环节的设置,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个别幼儿在理解加法交换律时存在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更加细致的讲解和更多的练习。
幼师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和3的加法 8
教学目标:
通过故事情境,帮助幼儿理解2和3的组合方式及其加法概念。
培养幼儿的数感,能够口述并解决简单的2+2,2+3,3+2,3+3的加法问题。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教学材料:
小猫钓鱼的图片或PPT
钓鱼游戏道具(磁性钓鱼竿、带有数字和鱼图案的卡片)
数字卡片(2,3)
可粘贴的鱼形贴纸,每种贴纸上标注数字2或3
工作簿和彩色笔
教学流程:
1.导入(5分钟)
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小猫钓鱼”的故事。小猫今天去河边钓鱼,第一次钓了2条鱼,第二次又钓了3条鱼,它想知道一共钓了多少条鱼。
讨论:引导孩子们思考,如果小猫第一次钓了2条,第二次钓了3条,那么一共钓了几条?让孩子们尝试用手指数一数或者用实物(如积木)来表示。
2.讲解与示范(10分钟)
直观展示:使用钓鱼游戏道具,老师先做示范,用钓鱼竿钓起标有数字的鱼卡,比如先钓到“2”,再钓到“3”,然后放在一起数总共有多少条鱼。
讲解加法概念:结合实物操作,介绍加号“+”的意义,即“合起来”,让孩子们明白2条鱼加上3条鱼就是“2+3”。
3.游戏互动(15分钟)
分组钓鱼比赛: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轮流使用钓鱼竿钓取数字鱼卡,并根据钓到的数字进行加法计算,如钓到“2”和“3”,就计算2+3=5。小组成员可以一起数数确认答案。
鱼塘贴贴乐:给每个孩子发一张空白的“鱼塘”图,以及数字为2和3的鱼形贴纸。让他们根据老师的口头指令(如:“小猫今天上午钓了2条鱼,下午又钓了3条。”),在鱼塘上贴上相应数量的鱼,并在旁边写下或画出加法算式。
4.巩固练习(10分钟)
工作簿练习:分发工作簿,让孩子们在上面完成一些简单的加法题目,如2+2,2+3,3+2,3+3,鼓励他们用彩色笔给正确的答案上色,增加趣味性。
口述练习:随机抽取数字卡片,让孩子们口述能组成的加法算式和答案,如抽出“2”和“3”,孩子们可以说:“2加3等于5。”
5.总结与反馈(5分钟)
分享收获:邀请几个孩子分享今天学到的加法知识,以及他们在游戏中的'乐趣。
表扬鼓励:对所有孩子的参与给予正面的反馈,强调学习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加法的例子。
课后作业(可选):
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找家中的物品,比如水果、玩具等,进行2和3的加法实践,记录下来并带回幼儿园分享。
幼师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和3的加法 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2和3的加法运算。
学生能够熟练地说出2+1=3、2+2=4、3+1=4、3+2=5等基本的加法算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游戏、实物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加法的概念。
运用图片、动画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2和3的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
能够准确、快速地计算2和3的加法算式。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实物(如苹果、小球等)、加法算式卡片、PPT等。
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套数字卡片,用于操作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故事引入:
讲述一个关于小动物们收集果实的故事,如小兔子收集了2个苹果,小松鼠收集了1个苹果,问他们一共收集了多少个苹果?
引出主题:
通过故事中的情境,引出2+1=3的加法算式,并板书课题“2和3的加法”。
二、新知讲授(15分钟)
讲解加法的含义:
通过实物演示(如将2个苹果和1个苹果放在一起),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即把两部分合在一起。
学习2的加法:
板书2+1=3,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算式的含义。
通过实物操作、数字卡片等方式,让学生多次练习2+1=3的运算。
学习3的加法:
同样地,板书3+1=4和3+2=5,引导学生理解并说出算式的含义。
通过游戏(如“找朋友”游戏,让学生找到对应的数字卡片组成加法算式)等方式,让学生多次练习3的加法运算。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分组练习: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套数字卡片和加法算式卡片。
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出题、答题,巩固2和3的`加法运算。
游戏环节:
设计一个“加法接龙”游戏,让学生依次说出加法算式,如第一个学生说2+1=3,第二个学生接着说3+1=4,以此类推。
四、总结提升(5分钟)
总结加法运算: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2和3的加法运算,强调加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布置作业: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些简单的加法算式练习,如2+?=3、3+?=5等。
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一些稍微复杂的加法问题,如4+?=6等,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幼师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和3的加法 10
教学目标:
通过故事情境,让幼儿理解2和3相加的概念。
能够口头表达和书写简单的加法算式,如2+3=5。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材料:
动物图片(如两只兔子和三只小鸡)
数字卡片(2,3,5)
加号、等号卡片
颜色鲜艳的.计数物品(如积木、水果模型)
工作簿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
1.引入(5分钟)
故事开场:讲述一个“森林里的小聚会”故事。森林里的兔妈妈带着她的两个兔宝宝去参加聚会,路上遇到了带着三只小鸡的鸡妈妈也去同一场聚会。引导孩子想象聚会的场景,提问:“如果兔宝宝和小鸡一起玩,一共有多少个小动物呢?”
2.讲解与演示(10分钟)
直观展示:使用动物图片展示兔宝宝和小鸡的数量,一边摆放图片一边口头表达:“我们有两只兔宝宝,再加三只小鸡。”
引入符号:介绍加号(+)和等号(=),解释其含义:“当我们说‘加上’时,就用这个加号表示,而它们合起来的总数,我们用等号连接结果。”在黑板上写下算式“2+3=?”,引导孩子们思考答案。
3.实践操作(15分钟)
分组活动:
计数游戏:分发计数物品给每组孩子,让他们先摆出两堆物品(比如两堆积木),再摆出三堆(每堆数量相同)。然后,合并这些物品,数一数总共有多少。
制作加法卡片:提供材料让孩子自己制作加法卡片,例如画或贴上两个苹果和三个梨的图片,并在下方写上对应的算式“2+3=5”。
4.游戏巩固(10分钟)
寻宝游戏:在教室不同角落藏好数字卡片(2,3,5)和运算符号卡片,让孩子们分组寻找。找到后,小组合作拼出正确的加法算式并大声读出来。
5.总结与评价(5分钟)
分享与展示:邀请几组孩子展示他们制作的加法卡片或分享他们在寻宝游戏中的发现,鼓励其他小朋友给予掌声和正面反馈。
总结回顾:教师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2和3相加的意义,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寻找类似的情景进行应用。
【幼师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和3的加法】相关文章:
大班2和3的组成数学教案(精选12篇)09-11
大班3的加法教案04-17
大班数学教案5的加法11-21
大班数学《学习2的加法》教案02-04
大班数学教案:得数是4的加法01-17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数学教案12-05
幼儿园大班的加法教案06-12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2个和3个》04-03
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学习4的加法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