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8-14 10:54:45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汇编1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汇编10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经验

  1、复习4以内的点数,会根据物品用途的不同,学会简单的分类。

  2、能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学习用花、草等进行简单的装饰。

  3、会看标志找到自己的物品,不随意乱用、错拿,懂得讲卫生。

  区域规模

  全体幼儿

  活动材料

  1、事先剪好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卡片若干,彩笔每人一盒。

  2、幼儿用书

  活动指导

  1、利用幼儿的生活物品,复习4以内的点数,并进行简单的分类。

  (1)教师出示幼儿的毛巾、水杯、小椅子、衣撑等物品,让幼儿说说这些物品有什么用?

  (2)数一数每种物品各有多少?

  (找一找教室里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是4个)

  2、找找自己的用品在哪里?

  幼儿自由找寻自己的物品,水杯、毛巾、小椅子等。问:你是怎样找到自己的物品的?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标志是什么?知道标志能帮助我们很快找到自己的物品,不易拿错。

  幼儿互相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标志,并了解其他小朋友的标志,知道每个人的标志是不同的。

  3、设计标志。

  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小朋友们一会儿要午睡,但是我们的小床上还没有标志。怎么办呢?小朋友来当设计师,设计自己的小床标志,以后就在自己设计的标志床上睡觉,好不好?那我们设计什么图案呢?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师范几种简单的花纹画法,如花朵、小草、星星、小鱼等。

  幼儿动手在准备好的图形卡片上进行设计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欣赏作品,张贴到幼儿的小床上。

  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幼儿一起张贴到幼儿的小床上。真正让幼儿自己设计自己使用,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反思

  1、活动中选用幼儿自己的生活物品,幼儿既熟悉又感兴趣,在玩中学会了点数并目测4以内的数,将物品按性质分类。

  2、幼儿自己为小床设计标志,既发展了自己的想象力又提高了绘画能力,每个孩子都设计了独一无二的标志。

  3、整节活动幼儿积极性很高,每个孩子都能正确点数4以内的数,并学习目测数量,在设计标志的过程中幼儿能按自己的想象作画。

  4、不足之处是个别幼儿在介绍自己的标志时不够大方自然,说话不完整。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通过各种活动区分水果和蔬菜,了解蔬菜的基本特征。

  通过认识蔬菜,了解蔬菜的来历,体会父母劳动的辛苦。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探索、发现生活中水果和蔬菜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活动准备

  蜡笔,画有各种水果、蔬菜的图片,火车道具。各种蔬菜水果实物。

  活动过程

  一、区分蔬菜和水果、

  1、小朋友请一起来欢迎一位客人。

  a、“汪、汪、汪”小狗来了,它来咱们班还带了好多礼物,你们来看看是什么?

  b、出示水果和蔬菜,请小朋友看看你得到的是什么礼物?

  c、哪一个是水果,哪一个是蔬菜?

  d、请把蔬菜举起来,请把水果举起来。

  e、将水果和蔬菜放到老师指定的位置。

  二、给水果和蔬菜涂色。

  a、“老师给每个小朋友也带来了礼物,请你们给这些礼物穿上衣服,好吗?”

  b、老师:这些蔬菜和水果应该穿上些什么样的衣服呢,说说为什么?

  c、幼儿给水果和蔬菜图片涂色。

  d、撕贴蔬菜和水果,让自己做一个蔬菜娃娃或水果娃娃。

  三、做游戏:听我说,跟我做。

  a、蔬菜娃娃站起来,(拿着蔬菜的小朋友站起来)跟着老师一起唱编好的儿歌。

  b、水果娃娃扭一扭,(拿着水果的小朋友站起来)跟着老师一起唱儿歌扭一扭。

  c、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过之后,我就进行了深深的反思,为了促进以后的`教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一、活动准备。活动准备的充分与否,是活动成功的基础。这次活动的物质准备很充分,但是,对孩子的知识经验的准备不够,也就是说,备教案时,备了过程,对学生的了解不够,而教育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在活动中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充分准备到过程中,孩子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应该在老师的预想之中。这样活动效果就会更加理想。

  二、教学过程。过程的设计环节紧凑,环环相扣。每一环都能紧扣活动主题,孩子通过各个环节的学习和操作,达到了教学的目标。但是过程有些长,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时间长,不符合中班孩子的生理特点。在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太多,问题太难,孩子不能回答。使这个活动一度陷入了僵局,显得有些枯燥乏味。但活动中我也能够随机应变,根据孩子出现的突发性举动,灵活转变方法。

  三、选材。本次活动的选材合适就是设计的问题有些深,不太适合中班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显得挖掘的太多,太深,是孩子在活动中,有些茫然。

  经过反思,我知道以后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上来。让孩子大胆的说话,尤其是在众人面前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备教案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把活动准备的更加细致,更加的贴近孩子。设计问题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这次课的失败,要深深牢记,在以后的活动中,不能轻率,做每一见事情都要认认真真、都要用全心。

  小百科: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觉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实。水果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能够促进消化。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随着孩子对每天的早操律动的熟悉后,他们的动作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会尝试自己创编出许多新的动作;同时在个别化的小舞台中,很多孩子会对已掌握的歌曲进行动作片的创编,甚至会加上一些高难度的`身体动作,不难发现孩子们的动作发展和身体灵活度正在稳步提高。随着主题“身体的秘密”的开展,同时结合中班上学期美术绘画的要求“运用图形取代线条”,因此本次活动中以做操作为活动背景和情景贯穿,主要以做做、玩玩的游戏形式来开展,尝试表现正面人物的手臂弯曲动作。

  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中先通过自由自主的做操体验来感受手臂的灵活和弯曲走向;

  第二环节中通过画面的观察和自我尝试表现来进一步感受手臂位置的变化;

  最后一个环节在分享中将画面与动作表现结合展示,将手臂灵活的新体验推高。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双线条表现正面做操人的变化姿势。

  2.在模仿做操的情境中,感知手臂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各种手臂动态人物,幼儿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做操真有趣——做做玩玩中感受手臂摆动的灵活。

  1.做操时你的手臂是怎么锻炼的?

  (请几个幼儿上前表现不同的手臂练习动作,)

  2、我把帮你们的动作拍下来了(出示孩子出现到的手臂动作的人物)

  3.看看还可以怎么运动手臂的?(出示相应的弯曲手臂的不同人物)

  小结:原来跟手臂运动时,可以向上弯,向下弯,还可以向前弯,我们的手臂真灵活。

  二、大家来做操——尝试表现手臂上下弯曲的变化

  1、我们大家一起来做手臂练习操,每个朋友编两个不同的动作,让手臂动起来

  2.幼儿表现

  1)将画纸对折后,每半张表现一个人物

  2)引导孩子表现不同的手臂动作

  3)手臂、四肢变强壮(注意双线条的运用)

  3.谁会来和我们一起做操呢?(提醒幼儿添画背景:草地上、花园里、操场上……)

  三、手臂联系操三连拍——感受不同正面做操人物的手臂弯曲变化。

  1.展示幼儿作品,你最喜欢哪一个手臂动作?

  2、这么多不同的手臂动作,我们一起来玩三连拍

  ——请几个幼儿上前,老师和幼儿一起数数1.2.3,幼儿连续摆出三个不同的手臂动作。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通过游戏的方式,幼儿认识圆形(圆面和圆圈)。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圆镜,圆盘子,脸盆;圆形纸片若干,大、中、小圆圈各1只, 幼儿每人一套大、中、小圆

  活动过程:

  一、实物演示

  1、(出示圆镜)这是什么?这面镜子是什么形状的?

  2、(出示圆盘)这是什么?这只盘子是什么形状的?盘子的口实什么形状的?

  出示脸盆(提问同上)

  3、教师:小朋友,我们周围有许多东西是圆形的,你们动脑筋想一想,平时看到过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圆形的东西很多,在家里,在马路上,在幼儿园里,在许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

  二、图片演示

  1、 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彩色的圆形纸片。

  教师:这里有许多漂亮的纸片,又红的,蓝的,绿的,黄的,小朋友看看他们都是什么形状的?这些圆形有大的,有小的,还有最小的呢。(教师用手逐一指出)你们看看这些圆形像什么?

  2、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两个圆圈,红的大,黄的小。

  问:这里有几个圆?那个大?那个小?(再出示最小的1个绿色的圆)现在这里有几个圆/?哪一个是最小的圆?(和幼儿一起说出大圆,小圆,最小的圆。)

  教师:小朋友说得真好,这是大圆,我们就叫她大圆妈妈。这是小圆,我们叫她小圆宝宝。最小的圆呢,我们就叫她最小的圆宝宝。(幼儿复述一遍)

  教师:大圆妈妈说话了,她说:“小圆小圆,我的好宝宝,我们来做游戏好吗?请到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小圆就滚呀滚,滚到大圆身边和大院并排站好。

  圆妈妈又说:最小的圆宝宝快来呀,请你也打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请一个小朋友帮小圆宝宝滚到妈妈身边去。现在,3个院都靠在一起了。

  教师:圆妈妈又说话了:小圆宝宝,你再过来一点,让我们手拉手,一起跳舞吧!最小的圆宝宝你也来与妈妈拉着手一起跳舞吧!请一位幼儿帮忙。现在三个圆圈手拉手跳舞了。

  教师:大圆妈妈非常喜欢圆宝宝,她又说:小圆宝宝你们全部进来,坐到妈妈身上来。小圆宝宝滚呀滚,全部滚到大圆里。圆妈妈又说,最小的圆宝宝你也全部进来吧!最小的圆宝宝也滚呀滚,全部滚进大圆里了。

  教师:圆妈妈心里真高兴,她说:小圆宝宝请你到妈妈怀中来吧,妈妈抱你睡觉。小圆宝宝就滚到了妈妈身体的当中去了。

  小圆宝宝说话了:最小的圆弟弟,请你到我怀中来,让我来抱你睡觉。那个小朋友会帮小圆宝宝的忙。好,现在大圆抱着小圆,小圆抱着最小的圆,3个圆真高兴。

  三、幼儿操作练习。

  幼儿每人一套学具,4只大小不同的彩色圆圈

  教师:小朋友,你们没人有几个圆?请你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好吗?(幼儿自己拼放、游戏)。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看表演,理解故事,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2、知道不同小动物有不同的家;

  3、学习小蛋壳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并愿意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活动难点:

  知道不同小动物有不同的家。

  活动准备:

  1、教师与5名幼儿排练故事做情景表演;

  2、小蛋壳头饰一个,小蜜蜂、蚂蚁、小青蛙、蜗牛、金龟子的头饰若干;

  3、教师自制故事图片,小蛋壳哭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表演,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图上画得是什么?(出示孤独小蛋壳的图片)

  幼儿回答(一个小蛋壳在伤心的哭……)

  师:你们想知道这个小蛋壳为什么会伤心流泪吗?想帮助小蛋壳吗?让我们赶紧来了解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一起来帮助小蛋壳,好吗?

  幼儿回答(好、愿意……)

  2、情景表演开始:由教师扮演小蛋壳,5名幼儿分别扮演小蜜蜂、蚂蚁、小青蛙、蜗牛、金龟子。大胆地表演故事。

  二、 教师看图分段讲故事,学说故事对话。

  1、师:通过看刚刚的表演你们知道小蛋壳会什么会伤心难过吗?

  幼儿回答

  2、师:原来是:“噼噼啪!”小蛋壳裂开了,钻出一只毛茸茸的鸡宝宝。鸡妈妈带鸡宝宝去散步。刮风了,鸡妈妈张开大翅膀,鸡宝宝赶快钻进去。这是它的新家呀!小蛋壳有点孤单。“现在我不是鸡宝宝的家了,对了,我再去找一个小宝宝,做它的家。”它咕噜咕噜滚走了。

  3、师:小蛋壳伤心的离开了,它遇到了谁呢?(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比如幼儿先回答遇见了小蜜蜂)

  4、提问:小蛋壳对小蜜蜂说了什么呢?(幼儿回答)

  师:原来小蛋壳对小蜜蜂说:“蜜蜂宝宝,我做你的新家吧!”那么小蜜蜂又是怎么回答的呢?我们一起说:“谢谢你,小蛋壳。我不是蜜蜂宝宝,我是 蜜蜂阿姨,我的家在大树上,那个圆圆的蜂巢就是我的家。”(边讲边指图片)师:哎呦,原来蜜蜂阿姨的家在大树上啊,后来小蛋壳遇到了谁呢?(教师出示遇到小蚂蚁的图片)

  5、提问:小蛋壳跟小蚂蚁说了什么呢?

  师:蚂蚁是怎样回答小蛋壳的呢?我请一个小朋友告诉我。(幼儿回答: “谢谢你,小蛋壳。我不是蚂蚁宝宝,我是蚂蚁姐姐,我的家在田埂上,那个小小的泥洞就是我的家。”)

  6、教师模仿青蛙叫声,师:咦,小蛋壳遇到谁了呢?(幼儿回答:青蛙)

  提问:谁和他的好朋友一起来告诉我们小蛋壳和小青蛙说了些什么?(2个幼儿表演对话)

  7、教师出示遇到蜗牛的`图片。提问:小蛋壳遇到了蜗牛,那么发生什么事了呢?我想请男生扮演小蛋壳,女生扮演小青蛙,你们帮帮老师告诉我发生了什么?(男女幼儿表演对话)

  8、师:谁也不要它,小蛋壳有点难过。就在这时,金龟子出现了(出示遇到金龟子的图片)

  提问:金龟子说了些什么?我请刚表演金龟子的小朋友告诉我们,故事的最后小蛋壳是否如愿以呢? (请扮演金龟子的幼儿到前面来说:“太好了,我的宝宝正缺个摇篮,这只蛋壳做摇篮刚刚好!”)音乐《小宝贝快快睡》响起,师:“快快睡,小宝贝。”金龟子给睡在蛋壳摇篮里的小宝宝唱起了歌。 小蛋壳听着,听着,也睡着啦。

  三、完整听故事,知道不同动物有不同的家,体会小蛋壳的乐意助人的精神。

  提问a:小朋友们故事讲完了,你们从小蛋壳的身上学习到了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提问b:你们知道其他小动物的家在哪里吗?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告诉老师这个知识好吗?(讨论后,幼儿回答)比如:茂密的森林是狮子的家,清澈的小河是小鱼的家,冰天雪地是企鹅的家……

  总结:原来不同的小动物有不同的家,小朋友们今天从小蛋壳身上学习到乐于助人、关心他人、不怕困难……的精神。

  活动延伸:

  朋友们,你们知道小蛋壳还可以做哪些小动物的家吗?小朋友们想一想,让我们一起演一个新的小蛋壳的故事吧!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1、由于我班的小朋友每逢遇到事情或困难,都不愿意想办法解决,所以,我通过语言活动“奇怪的桥”这个故事里面发生的事,让孩子大胆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困难。

  教学目的:

  1、以故事角色的身份想象、思考、理解故事的内容,发展创造

  2、懂得当同伴有困难时,应热心相助的道理。

  准备:

  1、录音机、录像带、废旧材料。

  2、小鸡及鸡妈妈头饰。

  3、在活动室内布置三个故事场景:小鸡的家、河面、对岸的。

  教学过程:

  1、教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小鸡在轻快的音乐中到“对岸的小山坡”上捉虫子吃,然后愉快地回家。

  2、鸡妈妈在家里听到雨声,启发小鸡猜想这会对它们家产生什么影响,将会发生事。

  3、雨停了,鸡妈妈启发小鸡们讨论过河的方法,选出一个最可行的方法.

  4、正当小鸡们准备用自己想的办法过河时,忽然它们发现水里已经有了一座桥,这是谁搭的呢? (启发幼儿大胆想象。)

  5、在音乐声中,鸡妈妈带领小鸡们排队过河,来到对岸的小山坡上,回头发现不见了。妈妈让小鸡坐在自己身旁简单讲讲各自的过河经历,推测桥可能是谁搭的,为什么桥不见了。(放录像)

  6、吃完虫子后,鸡妈妈启发小鸡自己想办法过河回家。

  7、引导幼儿带着疑问完整看一遍故事,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圆圆的石头是否真的是石头。

  8、提供废旧材料,让幼儿利用这些废旧想办法过河回家。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植物生长记录

  有益的学习经验:

  学习观察记录的知识,树立初步的观察植物、照顾植物的任务意识。

  准备:

  每组一本植物生长记录簿、种子完整生长过程的图片,记录样例、标尺签。

  活动与指导:

  1.出示植物完整生长的图片,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激发幼儿观察自己种植物的兴趣。

  2.提示幼儿植物生长是漫长的.过程,不象录相演的那样快,希望小朋友注意观察,看看种子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开花……

  3.启发幼儿用画和测量的形式来记录它的生长。

  4.示范记录方法。

  要求:看生长情况,数叶片,量株高,把观察结果记录在本上。记录可以用写数字或涂色高度、数量、空格的统计办法。提醒幼儿植物未发芽前,用圆圈或三角形代表无变化。

  5.请幼儿分组作记录练习,提示幼儿每日的观察记录时间,以及轮流记录的方法。

  6.活动结束后注意观察,观察和督促幼儿的记录,请幼儿定期向全班汇报记录结果,逐渐形成责任心和任务意识。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在商店里

  有益的学习经验:

  1.理解礼貌不仅是会使用文明用语,还要态度和气。

  2.学习用和蔼、热情的态度办事。

  准备:

  商店角、情境表演一个。

  活动与指导:

  1.观看情境表演:在商店里内容大意:甲售货员说话和气、办事主动。例如,当她看见老奶奶来了主动询问: “您买点什么呀?”“我要买牙膏”。“我们这儿的牌子很多,有小白兔、中华牙膏、蓝天六必治、还有高露洁,你要哪一种呀?”当顾客买完东西,她还会说: “您慢走!再见!欢迎下次再来!”而乙售货员则正相反,他态度不好,从不关注顾客的需要。见人来了也不问要什么,顾客所要的东西没有,他也不主动介绍商品,一直站在那里没事干。即便顾客走,他也不说再见。结果顾客一来就爱找甲,而乙则没人搭理,他很奇怪为什么卖不出东西?

  2.讨论:

  (1)你喜欢哪个售货员?为什么?

  (2)为什么甲能卖出东西,顾客盈门,而乙则冷冷清清呢?他该怎样做才是好售货员。

  3.小结礼貌待客的方式是态度主动又和气。

  4.请五至六名幼儿扮演售货员,其他幼儿扮演顾客玩商店购物游戏,练习正确礼貌交往。根据情况,游戏可轮换角色。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元宵节

  有益的学习经验:

  知道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叫花灯节。了解相关的民俗文化。

  准备:

  有关元宵节的录相、元宵一盒、花灯等。

  活动与指导:

  1.猜谜语:汤园。说说这是过什么节的一种吃食。引出谈话主题:元宵节。

  2.观看录相元宵节。让幼儿说说从录相中看到了什么。

  3.讲解元宵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让幼儿知道元宵节的主要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元宵又叫汤圆,它象征着全家团圆,生活幸福甜美。点花灯是为了让节日的夜晚明亮,欢快。人们为了增添娱乐的情趣,还在灯上写上谜语,让大家来猜,猜中有奖,非常有趣。这个节日从古代传下来的,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花灯的样子越做越多,工艺越来越复杂,每年过节时,各地都有花灯展,鼓励小朋友随家人节日去赏灯。井告诉幼儿电视台届时还要播放相关节目,请大家注意收看,体验全家一起过节的乐趣。

  3.请幼儿观看传统花灯的样子和吃元宵。说说自己见过什么样的花灯,吃过什么馅的元宵。

  备注: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有这样一种传说。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雉)临朝称制,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吕雉死后,周勃、陈平等人扫除诸吕,拥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因为扫除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所以每到这夜,汉文帝就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也叫“元夕”、或叫“元夜”。此翻传说,教师了解即可,不必详细讲给幼儿听,若讲,酌情简化。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小鸟和牵牛花

  有益的学习经验:

  1.学习同情别人的疾病痛苦,知道病中的人需要关心和帮助。

  2.了解给病人送温暖的方式。

  准备:故事、及图片。

  活动与指导:

  1.看图听教师讲故事《小鸟和牵牛花》。(故事见附录)

  2.提问:

  (1)故事叫什么名字?有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鸟生病时心里怎么想?它对风仙花、小草说了什么?小草和凤仙花又是怎么做的?

  (3)为什么小鸟哭了?如果你生病时,没人看你、陪你玩,你会不会难过?

  (4)谁给小鸟送来了温暖?牵牛花是怎样关心生病的小鸟的?它的关心有什么用处?

  3.请幼儿联想自己说一说生病时的心情和痛苦的经历,渴望得到哪些关怀,是谁给予了关怀,自己的心里怎样想。

  4.启发:小朋友生病是很痛苦的事,得到关心爱护和帮助会感觉很幸福、温暖。如果,小朋友、老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生病时,我们该怎样让他们也感到温暖呢?我们应该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事?

  5.小结并肯定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付诸行动。

  附故事:

  小鸟和牵牛花

  在一棵很高很高的大树上,搭着一个鸟窝,里面住着一只小鸟。

  小鸟每天飞到大树下边来,跟小花、小草一块玩,在草地上捉虫吃。

  有一天,小鸟生病了。它孤单单地躲在窝里,心里很闷。小鸟想:“跟大树下面的花儿、草儿玩玩多好!”可是它飞不下去了,只好慢慢地从窝里伸出头来,对大树下边的凤仙花说: “凤仙花姐姐,我生病了,不能下来找你,请你上来跟我玩一会儿好吗?”凤仙花听了,红着脸儿说:“对不起,小鸟,我长得不够高,也不会爬树,不能上去和你玩了。”

  小鸟又对大树下面的小草说:“小草弟弟,我生病了,不能飞下来找你,请你上来跟我玩一会好吗?”

  小草听了,摇了摇头,说:“对不起,小鸟,我长得不够高,也不会爬树,不能上去和你玩了。”

  小鸟看着凤仙花和小草都不能上来跟它玩,叹了口气慢慢地把头缩回去,躺在窝里哭起来了。

  大树下面的牵牛花听见了,就绕着大树用力往上爬。牵牛花爬呀,爬呀,爬到了鸟窝旁。

  这时,小鸟已经睡着了。

  牵牛花想让小鸟知道朋友来看它,就轻轻的吹起它的小喇叭来:“嗒滴嗒滴,嗒嗒滴嗒……”一会儿,小鸟醒了,它睁开眼一看,咦?牵牛花站在旁边吹喇叭呢。小鸟心里一高兴,病就好多了。牵牛花看见小鸟的病好多了,就大声吹起喇叭来:“嗒嗒滴滴嗒,滴滴嗒嗒嗒……”

  小鸟随着喇叭的声音在树枝上高兴地跳起舞来了。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我家有谁

  有益的学习经验:

  1.通过互相介绍家庭成员的情况,增近小朋友之间的个人情况了解。

  2.认识家庭成员的劳动和家居生活,产生尊敬热爱他们的情感。

  准备:

  幼儿自带全家福照片,教师准备一块展板或教室墙壁一角小房子数座。

  活动与指导:

  1.请幼儿观察展板或墙饰一角带有空白窗户的几座小房子。告诉幼儿,这是新建的房子还未有人入住。询问幼儿是否乐于让全家住进来?

  2.入住新房、布置墙饰。请幼儿按小组为单位,每组幼儿将自己的全家福嵌入其中一座房屋。布置好后,互相欣赏。

  3.教师请新住户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增近相互间了解。方式以一座房子―小组为单位,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是准?叫什么名字?做什么工作?是否和自己住在一起?每天在家做什么事情?

  4.结束时,教师把座座小房子布置在准备开设的娃娃家的墙壁上方,告诉幼儿刚才大家通过介绍互相作了家庭情况的初步了解,希望小朋友回家各自观察家人的劳动和家居生活,在即将开设的娃娃家游戏中扮演他们。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大树和小鸟的依存关系。

  2、初步学习按诗歌的结构仿编诗歌。

 活动过程

  一、游戏:大树和小鸟。

  1、教师扮演大树,幼儿扮演一群小鸟。

  引导幼儿在大树周围做各种动作,如亲亲大树、摸摸大树、在大树旁跳舞、为大树捉虫等。

  2、大树和小鸟在一起开心吗?有一首诗歌讲的就是“大树和小鸟”的事情。

二、欣赏诗歌。

  1、出示挂图,教师朗诵诗歌一遍。

  2、大树高高,住着小鸟。大树和小鸟做了哪些事?

  3.你从哪里看出大树和小鸟是一对好朋友?

  4、为什么大树、小鸟快乐陶陶呢?

三、以互动的形式学念诗歌。

  1、教师再朗诵一遍诗歌,引导幼儿说说这首诗歌每一节的前一句和后一句有什么规律。

  (前一句是关于小鸟的`诗句,后一句是关于大树的诗句)

  2、教师念关于大树的诗句,幼儿念关于小鸟的诗句。

  3、引导幼儿结伴学念,然后互换角色。

  四、仿编诗歌。

  1、讨论:还有谁和谁也是一对好朋友?

  2、引导幼儿分组或个别仿编。

  如:大海大大,/游来小鱼;/花儿美美,/飞来蝴蝶;/天空蓝蓝,/摇着云朵等。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设计背景:

  最近我们班有两个小朋友搬进了新家,他们特别喜欢用积木在搭建楼房,还把搭好的楼房当成自己的家向小朋友介绍,他的家住在某某家园,某某层,家里的新变化等等,我发现孩子在描述家住第几层时总是说:“我家住五层、我家住三层”,通过孩子们的谈话交流,我了解到孩子对楼房有一定的正确感知,知道楼层是从下往上数的,但缺乏对楼层的正确认知,只知道是妈妈告诉我的住几层,并不知道序数与数字的关系,对“第几第几”没有正确的认知,因此我就根据我们班近期发现的问题设计了这次活动,想通过这次活动使幼儿对序数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让孩子了解生活中的`序数。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及操作活动,让幼儿从不同方向准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能用序数词表达出来。

  2、掌握第几的概念,并能用完整的语句来表达。

  3、感知10以内序数的含义及在生活中的意义,培养幼儿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游戏及操作活动,掌握第几的概念,能用完整的语句来表达,并能运用到生活中。

  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板、动物卡、数卡、幼儿学具、小鼓。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随音乐有秩序的进入活动室。

  二、感知活动。

  1、幼儿报数落座。

  2、听口令做动作。(如请第一排的小朋友起立,请第二排的小朋友拍手等。)

  三、探索学习活动,从不同角度准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一)游戏:小动物来排队。

  教师:森林了举行运动会,一起来看看由谁来参加。

  1、依次出示10只小动物,请幼儿分别说出是哪个小动物,排在第几?

  2、个别提问:请幼儿分别说出从前向后数、从后向前数,小动物排在第几?

  教师:跑步比赛开始了,请小朋友们看看你们的小动物谁跑在第一?

  3、幼儿自己操作学具,教师巡视提问。

  (二)游戏:搭高楼。

  教师:比赛结束了,小动物要休息,我们来给小动物大哥高楼吧!

  1、教师在演示板上从下到上依次出示数字1—10,请幼儿说出:1楼——10楼。

  2、请幼儿为小动物安排房间,并说出如:小猴住在三楼第二个房间。

  四、巩固活动

  1、听力游戏:小猴翻跟斗。

  请幼儿在自己的学具上操作,取出一摞小猴摆在第一行,教师敲小鼓,如:教师敲3下,就请幼儿把第3只小猴翻过来。(反复几次,敲小鼓的数量要不一样。)

  2、趣味互动游戏:大家来排队。

  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随音乐自由展示,音乐停时迅速站队,教师提问如:从前向后数你站在第几,你的前面是谁?(反复几次。)

  五、活动延伸。

  回家后观察每个楼层有几个门,分别用数字几来表示。

  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主要途径。序数是幼儿生活、游戏中经常接触的概念,但儿童对数感念的理解往往是零散的、经验化的,需要教师的梳理和提升。

  本活动在幼儿生活中积累的数学经验基础上,充分利用游戏的动力性、趣味性,帮助幼儿理解序数的方向性,强化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活动设计操作性强,注重动静结合;儿童相关经验较为丰富,教学准备充分;在关注幼儿数学概念建立的同时,渗透语言教育、自我保护教育,突出融合课程的理念,注重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在组织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语言表达,密切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给与积极应答。幼儿学习常规良好,能有序的参与教育活动,效果良好。

  这也是一节邀请家长来观摩的数学活动,所以我尽量让每个孩子都展示他们的优点,对每个孩子也都给予了一定的评价,并让家长也参与进来,让孩子在鼓励、游戏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学习,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但仍有个别幼儿表达不够完整,需要继续锻炼。

中班教案 篇9

  设计思路:

  青花瓷造型优美,色泽淡雅,素有“永不凋谢的青花”之称。大班活动“青花瓷”从欣赏传统的青花瓷切入,通过创设环境、欣赏传统青花瓷等手段,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艺术氛围,引导幼儿在造型各异的材料上装饰花纹和图案,绘制具有民间工艺特色的青花瓷,从中感受青花瓷独特的简约之美,并激发幼儿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和交流的基础上学习用不同的线条和图案来设计和装饰青花瓷。

  2.欣赏青花瓷,观察纹饰,感受青花瓷的美。

  活动准备:

  各种青花瓷、圆形纸片、扇形纸片、瓶状纸片、一次性碟子、蓝色记号笔、视频

  活动过程:

  一、 了解青花瓷——此环节重点为回忆和绘画,回忆青花瓷的特点和花纹

  关键提问:

  1.今天我们要参观青花瓷展览,在参观之前,想问一下小朋友们,什么叫青花瓷?

  小结:青花瓷是蓝色的花纹,白色的底。而蓝色也叫做青色,所以我们把白底青色花纹的瓷器叫做青花瓷。

  2.请朋友上来画一画你见过的青花瓷的'花纹。

  小结:你们画了不同的花纹,有的是花朵、树枝、叶子,这些是来源于大自然的花纹;那么我们还有其他什么花纹(PPT),有山水风景、传说故事,这些是来源于人们表达美好的愿望。

  二、参观青花瓷展——此环节重点为观察并交流青花瓷花纹的规律

  关键提问:

  1.接下来我们来参观青花瓷展咯(幼儿上前参观)

  2.青花瓷上的花纹有哪些特点,设计师们是怎么设计的?

  3.如果让你设计一个青花瓷,你如何设计?

  小结:设计青花瓷有很多方法,比如重叠法、对称法、间隔法等等。有的从上往下画,有的从里往外画,有的从外往里画,还有从左往右画或者从右往左画。

  三、幼儿设计、绘画——此环节重点为尝试用不同的线条和图案设计青花瓷

  关键提问:

  1.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来当小小设计师,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设计一只漂亮的青花瓷。

  2.幼儿绘画,教师指导。(引导幼儿用不同方法和花纹来设计)

  四、活动延伸——此环节欣赏彼此的作品和视频,进一步感受青花瓷的美

  (播放视频)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看青花瓷究竟是怎么制作的。

中班教案 篇10

  探索:美丽的蝴蝶结

  情境目标:

  1、尝试在儿歌的帮助下,学习系鞋带。

  2、学会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增强自我服务的能力。

  情境创设:

  为每个幼儿准备一根鞋带;

  穿有鞋带的'鞋来园。

  活动实施:

  1、欣赏故事《系鞋带》。

  提问:你会系鞋带吗?

  故事里的宝宝是怎么学会系鞋带的?

  2、学习系鞋带的儿歌及方法。

  两个好朋友,交叉握握手,变个兔耳朵,交叉拉拉手。

  3、幼儿练习系鞋带。

  1)请幼儿每人拿一根鞋带,反坐椅子,在椅背横械上练习打蝴蝶结。(注意一步一步地练习)

  2)请幼儿俩俩配对,将鞋带解开,互相帮助系鞋带。

  3)表扬鞋带系得好的幼儿。

《中班教案(汇编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7-15

中班教案(精选)11-12

【经典】中班教案08-20

中班教案(精选)08-17

中班教案【经典】10-30

(精选)中班教案08-11

中班教案(经典)09-26

中班教案02-14

中班教案02-15

中班教案02-10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中班教案(汇编1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汇编10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经验

  1、复习4以内的点数,会根据物品用途的不同,学会简单的分类。

  2、能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学习用花、草等进行简单的装饰。

  3、会看标志找到自己的物品,不随意乱用、错拿,懂得讲卫生。

  区域规模

  全体幼儿

  活动材料

  1、事先剪好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卡片若干,彩笔每人一盒。

  2、幼儿用书

  活动指导

  1、利用幼儿的生活物品,复习4以内的点数,并进行简单的分类。

  (1)教师出示幼儿的毛巾、水杯、小椅子、衣撑等物品,让幼儿说说这些物品有什么用?

  (2)数一数每种物品各有多少?

  (找一找教室里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是4个)

  2、找找自己的用品在哪里?

  幼儿自由找寻自己的物品,水杯、毛巾、小椅子等。问:你是怎样找到自己的物品的?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标志是什么?知道标志能帮助我们很快找到自己的物品,不易拿错。

  幼儿互相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标志,并了解其他小朋友的标志,知道每个人的标志是不同的。

  3、设计标志。

  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小朋友们一会儿要午睡,但是我们的小床上还没有标志。怎么办呢?小朋友来当设计师,设计自己的小床标志,以后就在自己设计的标志床上睡觉,好不好?那我们设计什么图案呢?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师范几种简单的花纹画法,如花朵、小草、星星、小鱼等。

  幼儿动手在准备好的图形卡片上进行设计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欣赏作品,张贴到幼儿的小床上。

  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幼儿一起张贴到幼儿的小床上。真正让幼儿自己设计自己使用,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反思

  1、活动中选用幼儿自己的生活物品,幼儿既熟悉又感兴趣,在玩中学会了点数并目测4以内的数,将物品按性质分类。

  2、幼儿自己为小床设计标志,既发展了自己的想象力又提高了绘画能力,每个孩子都设计了独一无二的标志。

  3、整节活动幼儿积极性很高,每个孩子都能正确点数4以内的数,并学习目测数量,在设计标志的过程中幼儿能按自己的想象作画。

  4、不足之处是个别幼儿在介绍自己的标志时不够大方自然,说话不完整。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通过各种活动区分水果和蔬菜,了解蔬菜的基本特征。

  通过认识蔬菜,了解蔬菜的来历,体会父母劳动的辛苦。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探索、发现生活中水果和蔬菜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活动准备

  蜡笔,画有各种水果、蔬菜的图片,火车道具。各种蔬菜水果实物。

  活动过程

  一、区分蔬菜和水果、

  1、小朋友请一起来欢迎一位客人。

  a、“汪、汪、汪”小狗来了,它来咱们班还带了好多礼物,你们来看看是什么?

  b、出示水果和蔬菜,请小朋友看看你得到的是什么礼物?

  c、哪一个是水果,哪一个是蔬菜?

  d、请把蔬菜举起来,请把水果举起来。

  e、将水果和蔬菜放到老师指定的位置。

  二、给水果和蔬菜涂色。

  a、“老师给每个小朋友也带来了礼物,请你们给这些礼物穿上衣服,好吗?”

  b、老师:这些蔬菜和水果应该穿上些什么样的衣服呢,说说为什么?

  c、幼儿给水果和蔬菜图片涂色。

  d、撕贴蔬菜和水果,让自己做一个蔬菜娃娃或水果娃娃。

  三、做游戏:听我说,跟我做。

  a、蔬菜娃娃站起来,(拿着蔬菜的小朋友站起来)跟着老师一起唱编好的儿歌。

  b、水果娃娃扭一扭,(拿着水果的小朋友站起来)跟着老师一起唱儿歌扭一扭。

  c、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过之后,我就进行了深深的反思,为了促进以后的`教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一、活动准备。活动准备的充分与否,是活动成功的基础。这次活动的物质准备很充分,但是,对孩子的知识经验的准备不够,也就是说,备教案时,备了过程,对学生的了解不够,而教育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在活动中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充分准备到过程中,孩子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应该在老师的预想之中。这样活动效果就会更加理想。

  二、教学过程。过程的设计环节紧凑,环环相扣。每一环都能紧扣活动主题,孩子通过各个环节的学习和操作,达到了教学的目标。但是过程有些长,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时间长,不符合中班孩子的生理特点。在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太多,问题太难,孩子不能回答。使这个活动一度陷入了僵局,显得有些枯燥乏味。但活动中我也能够随机应变,根据孩子出现的突发性举动,灵活转变方法。

  三、选材。本次活动的选材合适就是设计的问题有些深,不太适合中班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显得挖掘的太多,太深,是孩子在活动中,有些茫然。

  经过反思,我知道以后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上来。让孩子大胆的说话,尤其是在众人面前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备教案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把活动准备的更加细致,更加的贴近孩子。设计问题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这次课的失败,要深深牢记,在以后的活动中,不能轻率,做每一见事情都要认认真真、都要用全心。

  小百科: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觉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实。水果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能够促进消化。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随着孩子对每天的早操律动的熟悉后,他们的动作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会尝试自己创编出许多新的动作;同时在个别化的小舞台中,很多孩子会对已掌握的歌曲进行动作片的创编,甚至会加上一些高难度的`身体动作,不难发现孩子们的动作发展和身体灵活度正在稳步提高。随着主题“身体的秘密”的开展,同时结合中班上学期美术绘画的要求“运用图形取代线条”,因此本次活动中以做操作为活动背景和情景贯穿,主要以做做、玩玩的游戏形式来开展,尝试表现正面人物的手臂弯曲动作。

  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中先通过自由自主的做操体验来感受手臂的灵活和弯曲走向;

  第二环节中通过画面的观察和自我尝试表现来进一步感受手臂位置的变化;

  最后一个环节在分享中将画面与动作表现结合展示,将手臂灵活的新体验推高。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双线条表现正面做操人的变化姿势。

  2.在模仿做操的情境中,感知手臂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各种手臂动态人物,幼儿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做操真有趣——做做玩玩中感受手臂摆动的灵活。

  1.做操时你的手臂是怎么锻炼的?

  (请几个幼儿上前表现不同的手臂练习动作,)

  2、我把帮你们的动作拍下来了(出示孩子出现到的手臂动作的人物)

  3.看看还可以怎么运动手臂的?(出示相应的弯曲手臂的不同人物)

  小结:原来跟手臂运动时,可以向上弯,向下弯,还可以向前弯,我们的手臂真灵活。

  二、大家来做操——尝试表现手臂上下弯曲的变化

  1、我们大家一起来做手臂练习操,每个朋友编两个不同的动作,让手臂动起来

  2.幼儿表现

  1)将画纸对折后,每半张表现一个人物

  2)引导孩子表现不同的手臂动作

  3)手臂、四肢变强壮(注意双线条的运用)

  3.谁会来和我们一起做操呢?(提醒幼儿添画背景:草地上、花园里、操场上……)

  三、手臂联系操三连拍——感受不同正面做操人物的手臂弯曲变化。

  1.展示幼儿作品,你最喜欢哪一个手臂动作?

  2、这么多不同的手臂动作,我们一起来玩三连拍

  ——请几个幼儿上前,老师和幼儿一起数数1.2.3,幼儿连续摆出三个不同的手臂动作。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通过游戏的方式,幼儿认识圆形(圆面和圆圈)。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圆镜,圆盘子,脸盆;圆形纸片若干,大、中、小圆圈各1只, 幼儿每人一套大、中、小圆

  活动过程:

  一、实物演示

  1、(出示圆镜)这是什么?这面镜子是什么形状的?

  2、(出示圆盘)这是什么?这只盘子是什么形状的?盘子的口实什么形状的?

  出示脸盆(提问同上)

  3、教师:小朋友,我们周围有许多东西是圆形的,你们动脑筋想一想,平时看到过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圆形的东西很多,在家里,在马路上,在幼儿园里,在许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

  二、图片演示

  1、 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彩色的圆形纸片。

  教师:这里有许多漂亮的纸片,又红的,蓝的,绿的,黄的,小朋友看看他们都是什么形状的?这些圆形有大的,有小的,还有最小的呢。(教师用手逐一指出)你们看看这些圆形像什么?

  2、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两个圆圈,红的大,黄的小。

  问:这里有几个圆?那个大?那个小?(再出示最小的1个绿色的圆)现在这里有几个圆/?哪一个是最小的圆?(和幼儿一起说出大圆,小圆,最小的圆。)

  教师:小朋友说得真好,这是大圆,我们就叫她大圆妈妈。这是小圆,我们叫她小圆宝宝。最小的圆呢,我们就叫她最小的圆宝宝。(幼儿复述一遍)

  教师:大圆妈妈说话了,她说:“小圆小圆,我的好宝宝,我们来做游戏好吗?请到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小圆就滚呀滚,滚到大圆身边和大院并排站好。

  圆妈妈又说:最小的圆宝宝快来呀,请你也打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请一个小朋友帮小圆宝宝滚到妈妈身边去。现在,3个院都靠在一起了。

  教师:圆妈妈又说话了:小圆宝宝,你再过来一点,让我们手拉手,一起跳舞吧!最小的圆宝宝你也来与妈妈拉着手一起跳舞吧!请一位幼儿帮忙。现在三个圆圈手拉手跳舞了。

  教师:大圆妈妈非常喜欢圆宝宝,她又说:小圆宝宝你们全部进来,坐到妈妈身上来。小圆宝宝滚呀滚,全部滚到大圆里。圆妈妈又说,最小的圆宝宝你也全部进来吧!最小的圆宝宝也滚呀滚,全部滚进大圆里了。

  教师:圆妈妈心里真高兴,她说:小圆宝宝请你到妈妈怀中来吧,妈妈抱你睡觉。小圆宝宝就滚到了妈妈身体的当中去了。

  小圆宝宝说话了:最小的圆弟弟,请你到我怀中来,让我来抱你睡觉。那个小朋友会帮小圆宝宝的忙。好,现在大圆抱着小圆,小圆抱着最小的圆,3个圆真高兴。

  三、幼儿操作练习。

  幼儿每人一套学具,4只大小不同的彩色圆圈

  教师:小朋友,你们没人有几个圆?请你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好吗?(幼儿自己拼放、游戏)。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看表演,理解故事,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2、知道不同小动物有不同的家;

  3、学习小蛋壳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并愿意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活动难点:

  知道不同小动物有不同的家。

  活动准备:

  1、教师与5名幼儿排练故事做情景表演;

  2、小蛋壳头饰一个,小蜜蜂、蚂蚁、小青蛙、蜗牛、金龟子的头饰若干;

  3、教师自制故事图片,小蛋壳哭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表演,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图上画得是什么?(出示孤独小蛋壳的图片)

  幼儿回答(一个小蛋壳在伤心的哭……)

  师:你们想知道这个小蛋壳为什么会伤心流泪吗?想帮助小蛋壳吗?让我们赶紧来了解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一起来帮助小蛋壳,好吗?

  幼儿回答(好、愿意……)

  2、情景表演开始:由教师扮演小蛋壳,5名幼儿分别扮演小蜜蜂、蚂蚁、小青蛙、蜗牛、金龟子。大胆地表演故事。

  二、 教师看图分段讲故事,学说故事对话。

  1、师:通过看刚刚的表演你们知道小蛋壳会什么会伤心难过吗?

  幼儿回答

  2、师:原来是:“噼噼啪!”小蛋壳裂开了,钻出一只毛茸茸的鸡宝宝。鸡妈妈带鸡宝宝去散步。刮风了,鸡妈妈张开大翅膀,鸡宝宝赶快钻进去。这是它的新家呀!小蛋壳有点孤单。“现在我不是鸡宝宝的家了,对了,我再去找一个小宝宝,做它的家。”它咕噜咕噜滚走了。

  3、师:小蛋壳伤心的离开了,它遇到了谁呢?(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比如幼儿先回答遇见了小蜜蜂)

  4、提问:小蛋壳对小蜜蜂说了什么呢?(幼儿回答)

  师:原来小蛋壳对小蜜蜂说:“蜜蜂宝宝,我做你的新家吧!”那么小蜜蜂又是怎么回答的呢?我们一起说:“谢谢你,小蛋壳。我不是蜜蜂宝宝,我是 蜜蜂阿姨,我的家在大树上,那个圆圆的蜂巢就是我的家。”(边讲边指图片)师:哎呦,原来蜜蜂阿姨的家在大树上啊,后来小蛋壳遇到了谁呢?(教师出示遇到小蚂蚁的图片)

  5、提问:小蛋壳跟小蚂蚁说了什么呢?

  师:蚂蚁是怎样回答小蛋壳的呢?我请一个小朋友告诉我。(幼儿回答: “谢谢你,小蛋壳。我不是蚂蚁宝宝,我是蚂蚁姐姐,我的家在田埂上,那个小小的泥洞就是我的家。”)

  6、教师模仿青蛙叫声,师:咦,小蛋壳遇到谁了呢?(幼儿回答:青蛙)

  提问:谁和他的好朋友一起来告诉我们小蛋壳和小青蛙说了些什么?(2个幼儿表演对话)

  7、教师出示遇到蜗牛的`图片。提问:小蛋壳遇到了蜗牛,那么发生什么事了呢?我想请男生扮演小蛋壳,女生扮演小青蛙,你们帮帮老师告诉我发生了什么?(男女幼儿表演对话)

  8、师:谁也不要它,小蛋壳有点难过。就在这时,金龟子出现了(出示遇到金龟子的图片)

  提问:金龟子说了些什么?我请刚表演金龟子的小朋友告诉我们,故事的最后小蛋壳是否如愿以呢? (请扮演金龟子的幼儿到前面来说:“太好了,我的宝宝正缺个摇篮,这只蛋壳做摇篮刚刚好!”)音乐《小宝贝快快睡》响起,师:“快快睡,小宝贝。”金龟子给睡在蛋壳摇篮里的小宝宝唱起了歌。 小蛋壳听着,听着,也睡着啦。

  三、完整听故事,知道不同动物有不同的家,体会小蛋壳的乐意助人的精神。

  提问a:小朋友们故事讲完了,你们从小蛋壳的身上学习到了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提问b:你们知道其他小动物的家在哪里吗?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告诉老师这个知识好吗?(讨论后,幼儿回答)比如:茂密的森林是狮子的家,清澈的小河是小鱼的家,冰天雪地是企鹅的家……

  总结:原来不同的小动物有不同的家,小朋友们今天从小蛋壳身上学习到乐于助人、关心他人、不怕困难……的精神。

  活动延伸:

  朋友们,你们知道小蛋壳还可以做哪些小动物的家吗?小朋友们想一想,让我们一起演一个新的小蛋壳的故事吧!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1、由于我班的小朋友每逢遇到事情或困难,都不愿意想办法解决,所以,我通过语言活动“奇怪的桥”这个故事里面发生的事,让孩子大胆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困难。

  教学目的:

  1、以故事角色的身份想象、思考、理解故事的内容,发展创造

  2、懂得当同伴有困难时,应热心相助的道理。

  准备:

  1、录音机、录像带、废旧材料。

  2、小鸡及鸡妈妈头饰。

  3、在活动室内布置三个故事场景:小鸡的家、河面、对岸的。

  教学过程:

  1、教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小鸡在轻快的音乐中到“对岸的小山坡”上捉虫子吃,然后愉快地回家。

  2、鸡妈妈在家里听到雨声,启发小鸡猜想这会对它们家产生什么影响,将会发生事。

  3、雨停了,鸡妈妈启发小鸡们讨论过河的方法,选出一个最可行的方法.

  4、正当小鸡们准备用自己想的办法过河时,忽然它们发现水里已经有了一座桥,这是谁搭的呢? (启发幼儿大胆想象。)

  5、在音乐声中,鸡妈妈带领小鸡们排队过河,来到对岸的小山坡上,回头发现不见了。妈妈让小鸡坐在自己身旁简单讲讲各自的过河经历,推测桥可能是谁搭的,为什么桥不见了。(放录像)

  6、吃完虫子后,鸡妈妈启发小鸡自己想办法过河回家。

  7、引导幼儿带着疑问完整看一遍故事,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圆圆的石头是否真的是石头。

  8、提供废旧材料,让幼儿利用这些废旧想办法过河回家。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植物生长记录

  有益的学习经验:

  学习观察记录的知识,树立初步的观察植物、照顾植物的任务意识。

  准备:

  每组一本植物生长记录簿、种子完整生长过程的图片,记录样例、标尺签。

  活动与指导:

  1.出示植物完整生长的图片,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激发幼儿观察自己种植物的兴趣。

  2.提示幼儿植物生长是漫长的.过程,不象录相演的那样快,希望小朋友注意观察,看看种子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开花……

  3.启发幼儿用画和测量的形式来记录它的生长。

  4.示范记录方法。

  要求:看生长情况,数叶片,量株高,把观察结果记录在本上。记录可以用写数字或涂色高度、数量、空格的统计办法。提醒幼儿植物未发芽前,用圆圈或三角形代表无变化。

  5.请幼儿分组作记录练习,提示幼儿每日的观察记录时间,以及轮流记录的方法。

  6.活动结束后注意观察,观察和督促幼儿的记录,请幼儿定期向全班汇报记录结果,逐渐形成责任心和任务意识。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在商店里

  有益的学习经验:

  1.理解礼貌不仅是会使用文明用语,还要态度和气。

  2.学习用和蔼、热情的态度办事。

  准备:

  商店角、情境表演一个。

  活动与指导:

  1.观看情境表演:在商店里内容大意:甲售货员说话和气、办事主动。例如,当她看见老奶奶来了主动询问: “您买点什么呀?”“我要买牙膏”。“我们这儿的牌子很多,有小白兔、中华牙膏、蓝天六必治、还有高露洁,你要哪一种呀?”当顾客买完东西,她还会说: “您慢走!再见!欢迎下次再来!”而乙售货员则正相反,他态度不好,从不关注顾客的需要。见人来了也不问要什么,顾客所要的东西没有,他也不主动介绍商品,一直站在那里没事干。即便顾客走,他也不说再见。结果顾客一来就爱找甲,而乙则没人搭理,他很奇怪为什么卖不出东西?

  2.讨论:

  (1)你喜欢哪个售货员?为什么?

  (2)为什么甲能卖出东西,顾客盈门,而乙则冷冷清清呢?他该怎样做才是好售货员。

  3.小结礼貌待客的方式是态度主动又和气。

  4.请五至六名幼儿扮演售货员,其他幼儿扮演顾客玩商店购物游戏,练习正确礼貌交往。根据情况,游戏可轮换角色。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元宵节

  有益的学习经验:

  知道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叫花灯节。了解相关的民俗文化。

  准备:

  有关元宵节的录相、元宵一盒、花灯等。

  活动与指导:

  1.猜谜语:汤园。说说这是过什么节的一种吃食。引出谈话主题:元宵节。

  2.观看录相元宵节。让幼儿说说从录相中看到了什么。

  3.讲解元宵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让幼儿知道元宵节的主要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元宵又叫汤圆,它象征着全家团圆,生活幸福甜美。点花灯是为了让节日的夜晚明亮,欢快。人们为了增添娱乐的情趣,还在灯上写上谜语,让大家来猜,猜中有奖,非常有趣。这个节日从古代传下来的,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花灯的样子越做越多,工艺越来越复杂,每年过节时,各地都有花灯展,鼓励小朋友随家人节日去赏灯。井告诉幼儿电视台届时还要播放相关节目,请大家注意收看,体验全家一起过节的乐趣。

  3.请幼儿观看传统花灯的样子和吃元宵。说说自己见过什么样的花灯,吃过什么馅的元宵。

  备注: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有这样一种传说。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雉)临朝称制,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吕雉死后,周勃、陈平等人扫除诸吕,拥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因为扫除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所以每到这夜,汉文帝就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也叫“元夕”、或叫“元夜”。此翻传说,教师了解即可,不必详细讲给幼儿听,若讲,酌情简化。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小鸟和牵牛花

  有益的学习经验:

  1.学习同情别人的疾病痛苦,知道病中的人需要关心和帮助。

  2.了解给病人送温暖的方式。

  准备:故事、及图片。

  活动与指导:

  1.看图听教师讲故事《小鸟和牵牛花》。(故事见附录)

  2.提问:

  (1)故事叫什么名字?有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鸟生病时心里怎么想?它对风仙花、小草说了什么?小草和凤仙花又是怎么做的?

  (3)为什么小鸟哭了?如果你生病时,没人看你、陪你玩,你会不会难过?

  (4)谁给小鸟送来了温暖?牵牛花是怎样关心生病的小鸟的?它的关心有什么用处?

  3.请幼儿联想自己说一说生病时的心情和痛苦的经历,渴望得到哪些关怀,是谁给予了关怀,自己的心里怎样想。

  4.启发:小朋友生病是很痛苦的事,得到关心爱护和帮助会感觉很幸福、温暖。如果,小朋友、老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生病时,我们该怎样让他们也感到温暖呢?我们应该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事?

  5.小结并肯定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付诸行动。

  附故事:

  小鸟和牵牛花

  在一棵很高很高的大树上,搭着一个鸟窝,里面住着一只小鸟。

  小鸟每天飞到大树下边来,跟小花、小草一块玩,在草地上捉虫吃。

  有一天,小鸟生病了。它孤单单地躲在窝里,心里很闷。小鸟想:“跟大树下面的花儿、草儿玩玩多好!”可是它飞不下去了,只好慢慢地从窝里伸出头来,对大树下边的凤仙花说: “凤仙花姐姐,我生病了,不能下来找你,请你上来跟我玩一会儿好吗?”凤仙花听了,红着脸儿说:“对不起,小鸟,我长得不够高,也不会爬树,不能上去和你玩了。”

  小鸟又对大树下面的小草说:“小草弟弟,我生病了,不能飞下来找你,请你上来跟我玩一会好吗?”

  小草听了,摇了摇头,说:“对不起,小鸟,我长得不够高,也不会爬树,不能上去和你玩了。”

  小鸟看着凤仙花和小草都不能上来跟它玩,叹了口气慢慢地把头缩回去,躺在窝里哭起来了。

  大树下面的牵牛花听见了,就绕着大树用力往上爬。牵牛花爬呀,爬呀,爬到了鸟窝旁。

  这时,小鸟已经睡着了。

  牵牛花想让小鸟知道朋友来看它,就轻轻的吹起它的小喇叭来:“嗒滴嗒滴,嗒嗒滴嗒……”一会儿,小鸟醒了,它睁开眼一看,咦?牵牛花站在旁边吹喇叭呢。小鸟心里一高兴,病就好多了。牵牛花看见小鸟的病好多了,就大声吹起喇叭来:“嗒嗒滴滴嗒,滴滴嗒嗒嗒……”

  小鸟随着喇叭的声音在树枝上高兴地跳起舞来了。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我家有谁

  有益的学习经验:

  1.通过互相介绍家庭成员的情况,增近小朋友之间的个人情况了解。

  2.认识家庭成员的劳动和家居生活,产生尊敬热爱他们的情感。

  准备:

  幼儿自带全家福照片,教师准备一块展板或教室墙壁一角小房子数座。

  活动与指导:

  1.请幼儿观察展板或墙饰一角带有空白窗户的几座小房子。告诉幼儿,这是新建的房子还未有人入住。询问幼儿是否乐于让全家住进来?

  2.入住新房、布置墙饰。请幼儿按小组为单位,每组幼儿将自己的全家福嵌入其中一座房屋。布置好后,互相欣赏。

  3.教师请新住户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增近相互间了解。方式以一座房子―小组为单位,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是准?叫什么名字?做什么工作?是否和自己住在一起?每天在家做什么事情?

  4.结束时,教师把座座小房子布置在准备开设的娃娃家的墙壁上方,告诉幼儿刚才大家通过介绍互相作了家庭情况的初步了解,希望小朋友回家各自观察家人的劳动和家居生活,在即将开设的娃娃家游戏中扮演他们。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大树和小鸟的依存关系。

  2、初步学习按诗歌的结构仿编诗歌。

 活动过程

  一、游戏:大树和小鸟。

  1、教师扮演大树,幼儿扮演一群小鸟。

  引导幼儿在大树周围做各种动作,如亲亲大树、摸摸大树、在大树旁跳舞、为大树捉虫等。

  2、大树和小鸟在一起开心吗?有一首诗歌讲的就是“大树和小鸟”的事情。

二、欣赏诗歌。

  1、出示挂图,教师朗诵诗歌一遍。

  2、大树高高,住着小鸟。大树和小鸟做了哪些事?

  3.你从哪里看出大树和小鸟是一对好朋友?

  4、为什么大树、小鸟快乐陶陶呢?

三、以互动的形式学念诗歌。

  1、教师再朗诵一遍诗歌,引导幼儿说说这首诗歌每一节的前一句和后一句有什么规律。

  (前一句是关于小鸟的`诗句,后一句是关于大树的诗句)

  2、教师念关于大树的诗句,幼儿念关于小鸟的诗句。

  3、引导幼儿结伴学念,然后互换角色。

  四、仿编诗歌。

  1、讨论:还有谁和谁也是一对好朋友?

  2、引导幼儿分组或个别仿编。

  如:大海大大,/游来小鱼;/花儿美美,/飞来蝴蝶;/天空蓝蓝,/摇着云朵等。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设计背景:

  最近我们班有两个小朋友搬进了新家,他们特别喜欢用积木在搭建楼房,还把搭好的楼房当成自己的家向小朋友介绍,他的家住在某某家园,某某层,家里的新变化等等,我发现孩子在描述家住第几层时总是说:“我家住五层、我家住三层”,通过孩子们的谈话交流,我了解到孩子对楼房有一定的正确感知,知道楼层是从下往上数的,但缺乏对楼层的正确认知,只知道是妈妈告诉我的住几层,并不知道序数与数字的关系,对“第几第几”没有正确的认知,因此我就根据我们班近期发现的问题设计了这次活动,想通过这次活动使幼儿对序数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让孩子了解生活中的`序数。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及操作活动,让幼儿从不同方向准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能用序数词表达出来。

  2、掌握第几的概念,并能用完整的语句来表达。

  3、感知10以内序数的含义及在生活中的意义,培养幼儿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游戏及操作活动,掌握第几的概念,能用完整的语句来表达,并能运用到生活中。

  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板、动物卡、数卡、幼儿学具、小鼓。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随音乐有秩序的进入活动室。

  二、感知活动。

  1、幼儿报数落座。

  2、听口令做动作。(如请第一排的小朋友起立,请第二排的小朋友拍手等。)

  三、探索学习活动,从不同角度准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一)游戏:小动物来排队。

  教师:森林了举行运动会,一起来看看由谁来参加。

  1、依次出示10只小动物,请幼儿分别说出是哪个小动物,排在第几?

  2、个别提问:请幼儿分别说出从前向后数、从后向前数,小动物排在第几?

  教师:跑步比赛开始了,请小朋友们看看你们的小动物谁跑在第一?

  3、幼儿自己操作学具,教师巡视提问。

  (二)游戏:搭高楼。

  教师:比赛结束了,小动物要休息,我们来给小动物大哥高楼吧!

  1、教师在演示板上从下到上依次出示数字1—10,请幼儿说出:1楼——10楼。

  2、请幼儿为小动物安排房间,并说出如:小猴住在三楼第二个房间。

  四、巩固活动

  1、听力游戏:小猴翻跟斗。

  请幼儿在自己的学具上操作,取出一摞小猴摆在第一行,教师敲小鼓,如:教师敲3下,就请幼儿把第3只小猴翻过来。(反复几次,敲小鼓的数量要不一样。)

  2、趣味互动游戏:大家来排队。

  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随音乐自由展示,音乐停时迅速站队,教师提问如:从前向后数你站在第几,你的前面是谁?(反复几次。)

  五、活动延伸。

  回家后观察每个楼层有几个门,分别用数字几来表示。

  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主要途径。序数是幼儿生活、游戏中经常接触的概念,但儿童对数感念的理解往往是零散的、经验化的,需要教师的梳理和提升。

  本活动在幼儿生活中积累的数学经验基础上,充分利用游戏的动力性、趣味性,帮助幼儿理解序数的方向性,强化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活动设计操作性强,注重动静结合;儿童相关经验较为丰富,教学准备充分;在关注幼儿数学概念建立的同时,渗透语言教育、自我保护教育,突出融合课程的理念,注重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在组织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语言表达,密切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给与积极应答。幼儿学习常规良好,能有序的参与教育活动,效果良好。

  这也是一节邀请家长来观摩的数学活动,所以我尽量让每个孩子都展示他们的优点,对每个孩子也都给予了一定的评价,并让家长也参与进来,让孩子在鼓励、游戏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学习,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但仍有个别幼儿表达不够完整,需要继续锻炼。

中班教案 篇9

  设计思路:

  青花瓷造型优美,色泽淡雅,素有“永不凋谢的青花”之称。大班活动“青花瓷”从欣赏传统的青花瓷切入,通过创设环境、欣赏传统青花瓷等手段,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艺术氛围,引导幼儿在造型各异的材料上装饰花纹和图案,绘制具有民间工艺特色的青花瓷,从中感受青花瓷独特的简约之美,并激发幼儿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和交流的基础上学习用不同的线条和图案来设计和装饰青花瓷。

  2.欣赏青花瓷,观察纹饰,感受青花瓷的美。

  活动准备:

  各种青花瓷、圆形纸片、扇形纸片、瓶状纸片、一次性碟子、蓝色记号笔、视频

  活动过程:

  一、 了解青花瓷——此环节重点为回忆和绘画,回忆青花瓷的特点和花纹

  关键提问:

  1.今天我们要参观青花瓷展览,在参观之前,想问一下小朋友们,什么叫青花瓷?

  小结:青花瓷是蓝色的花纹,白色的底。而蓝色也叫做青色,所以我们把白底青色花纹的瓷器叫做青花瓷。

  2.请朋友上来画一画你见过的青花瓷的'花纹。

  小结:你们画了不同的花纹,有的是花朵、树枝、叶子,这些是来源于大自然的花纹;那么我们还有其他什么花纹(PPT),有山水风景、传说故事,这些是来源于人们表达美好的愿望。

  二、参观青花瓷展——此环节重点为观察并交流青花瓷花纹的规律

  关键提问:

  1.接下来我们来参观青花瓷展咯(幼儿上前参观)

  2.青花瓷上的花纹有哪些特点,设计师们是怎么设计的?

  3.如果让你设计一个青花瓷,你如何设计?

  小结:设计青花瓷有很多方法,比如重叠法、对称法、间隔法等等。有的从上往下画,有的从里往外画,有的从外往里画,还有从左往右画或者从右往左画。

  三、幼儿设计、绘画——此环节重点为尝试用不同的线条和图案设计青花瓷

  关键提问:

  1.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来当小小设计师,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设计一只漂亮的青花瓷。

  2.幼儿绘画,教师指导。(引导幼儿用不同方法和花纹来设计)

  四、活动延伸——此环节欣赏彼此的作品和视频,进一步感受青花瓷的美

  (播放视频)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看青花瓷究竟是怎么制作的。

中班教案 篇10

  探索:美丽的蝴蝶结

  情境目标:

  1、尝试在儿歌的帮助下,学习系鞋带。

  2、学会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增强自我服务的能力。

  情境创设:

  为每个幼儿准备一根鞋带;

  穿有鞋带的'鞋来园。

  活动实施:

  1、欣赏故事《系鞋带》。

  提问:你会系鞋带吗?

  故事里的宝宝是怎么学会系鞋带的?

  2、学习系鞋带的儿歌及方法。

  两个好朋友,交叉握握手,变个兔耳朵,交叉拉拉手。

  3、幼儿练习系鞋带。

  1)请幼儿每人拿一根鞋带,反坐椅子,在椅背横械上练习打蝴蝶结。(注意一步一步地练习)

  2)请幼儿俩俩配对,将鞋带解开,互相帮助系鞋带。

  3)表扬鞋带系得好的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