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 篇1
教学意图:
拼板是幼儿游戏中经常接触到的东西,幼儿对它比较熟悉,也非常感兴趣。但游戏中,拼板几乎都是放在地上作为一个辅助物品,幼儿别没有很好地运用,而拼板本身取用方便,具有的小巧、轻薄的特点,其实很容易成为幼儿活动的玩具,中班的幼儿也具有一定的运动创新能力,他们在运动中不再满足于模仿别人的动作,而是想通过某种方式表现自我。我根据《纲要》所提出的 “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让幼儿能够自主地运用拼板,想出多种的玩法。
教学目标:
1、学习双脚并拢侧身跳,保持身体平衡,提高动作协调性。
2、探索拼板的不同玩法,感受创新的乐趣。
3、逐步形成善于与同伴合作以及勇于接受挑战的品质。
教学重点:
学会双脚并拢侧身跳,动作标准教学难点:
能用侧身跳的方式玩拼板,并接受比赛挑战教学准备:
1、接触过拼板,并有一定的经验。
2、30厘米见方的泡沫拼板人手一块。
3、《奶牛歌》音乐以及场地布置。
教学过程:
一、律动导入,唤醒幼儿身体各部分机能。
播放《奶牛歌》音乐,引导幼儿进行热身运动,为下面活动做准备。
师:小朋友们,我们手里拿着什么呀?(拼板)让我们跟它一起运动起来吧!
二、探索、体验拼板的不同玩法。
1、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单块拼板的玩法。
师:拼板除了可以和我们一起运动外,还可以怎么玩呢?请你找个空地方去玩一玩吧!
2、教师请个别幼儿来示范玩拼板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提升并组织幼儿练习相关动作,重点练习多种跳法,。
师:好,让我们休息一下,请你站到和你拼板一样颜色的线后面。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玩拼板的?(顶在头上、一手托起、在上面跳、跨过去,跳过去……)
三、学习正面向前双脚并拢侧跳。
1、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原地正面向前双脚并拢侧跳。
师:老师也有一种玩拼板的方法哦,把拼板放在地上,正面向前,站在拼板的旁边,双脚并拢,膝盖稍微弯曲,向侧面跳过拼板。
2、请个别幼儿来尝试正面向前双脚并拢侧跳。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呢?(正面向前,站在拼板的侧面,双脚并拢,膝盖稍弯曲,向侧面跳)3、教师引导幼儿尝试正面向前双脚并拢侧跳。
师:请你找个空地放去试一试吧!比比看,谁跳的最稳!
4、集体练习师:让我们一起来跳一跳吧!(123跳……)
四、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合作。
1、教师引导幼儿组合拼板。
师:现在老师要交给你们一个小任务,就是请你们把一样颜色的拼板拼接起来。如果你拿的是蓝色的拼板,就请你从箭头开始往后拼,让它变得长一点!拼好后,请你站在箭头的后面排好队,听清楚了吗?好,现在去拼吧!
2、教师引导幼儿练习正面向前双脚并拢侧身行进跳。
师:好长的拼板呀!现在你会用我们刚才侧身跳的方式来跳一跳吗?
师:谁来试试?好,请你站在小脚丫准备,开始跳……好,你再来试试!
师:我们一起来试试吧!要一个跟着一个哦!跳完后排好队哦。
3、教师根据幼儿练习情况,提出要求,再次练习。
师:小朋友在侧身跳的时候可要双脚并拢哦,那样可以帮你跳的更高更远,让我们再来试一次吧!
五、竞赛游戏
1、教师引导幼儿练习竞赛游戏——正面向前双脚并拢侧前进跳,并敢于跳过高30厘米的拼板城堡。
师:呀,那里好多高高的城堡呀!谁敢跳进去?好,你去跳!再跳出来!真厉害,他在跳的时候是双脚并拢,使劲往上蹬。
师:你敢吗?好,你去!
师:你们真勇敢,现在我们要来玩跳城堡的游戏咯。站在小脚丫上准备,侧身跳完我们的拼板,再跳进城堡,最后跳出来!听明白了吗?
2、教师请个别幼儿示范、幼儿集体练习。
师:好,你来试试?
师:他跳的怎么样?你敢挑战吗?
4、竞赛比赛。
师:好,那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一队小朋友跳的又快又好!从城堡跳出来以后,要拍下一位小朋友的手才能出发,听明白了吗?好,预备开始……5、教师总结。
游戏情况。(侧身跳的时候可要双脚并拢了。)六、放松与整理1、引导幼儿跟着音乐做放松运动。
2、请拿好你的板,休息一下。
教学反思要根据幼儿的特点,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来组织幼儿的活动。活动组织,突出了“个性”、“主动”、“探索”、与“创造”,改变了“大一统”的学习模式,给了孩子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从一个人玩拼板到多个人合作玩拼板,促进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新的'玩法而且也掌握和巩固了基本动作,促使孩子们不断深入地去探索、去创新。在有目的、有意图、亲身经历的探究过程中,孩子们获得的不仅是陈述性的知识,更多的是程序性的知识、实践和体验的知识。
在活动过程中并不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而是师幼相互间的交流,不仅有信息的交流,也有情感、态度的交流,孩子们在活动中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好习惯,本次活动开展得就非常有效,同时也获得了成就感和启示:幼儿活动就应该是这样的!在探索和交流中共同进步。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够正确理解并掌握7以内的序数,并从不同角度准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初步了解日常生活中门牌号码的作用。
3、能够认真地在数学活动中进行探索学习,并感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示范用不同的房子(有七间房子的平房一座:每间房里分别贴好七种小动物图片,七张动物图片<后面写好1-7的数字>;高七层、每层只有一个房间的高楼一座;高七层、每层有四间房子的高楼一座、其中一间里面贴好老师照片);。
2、幼儿学具:1-7数字卡若干、空白卡片(后面贴好双面胶),一张写好门牌号码的大卡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幼儿探索兴趣
师: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很高兴,因为它们都搬新家了,小朋友们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小动物们的新家去看看呀?
2、游戏:“小动物们的新家”,理解7以内序数(从左往右)出示七间房子的平房图片
师:这幢房子里一共有几个房间?(带领幼儿一起点数)这七个房间里分别住着七只小动物,你们想知道都是谁吗?(出示动物图片,图片后有相应数字)小兔子住在从左往右数的第一间房子里,是哪一间呢?请幼儿上来找,并敲开房门,检验结果。(用同样的方法逐一敲开房门,发现里面的小动物。)
3、游戏:“你家住几楼”,继续理解掌握7以内的序数(从下往上)
师:刚才我们到小动物家去看了看,老师也想到你们家去做客,你们欢迎吗?那你们要先告诉老师你家住在几楼?
(出示七层楼的高楼图片)师:这是一幢高楼,一共有几层呢?(带领幼儿一起点数)
(出示写好1—7的数字卡片,后有双面胶)请幼儿拿出自己所住楼层的数字卡片,并贴在相应的楼层里。
幼儿贴好后带领全体幼儿一起检查结果,错的及时更正
4、游戏:“找找我的家”,引导幼儿从横向及纵向两个方向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同时了解门牌号码的意义
师:你们想不想到刘老师家去做客呢?(出示高七层、每层有四间房子的高楼图片)这幢房子和刚才那幢房子有什么不同?(带领幼儿一起点数楼层数及每层的房间数,注意从下往上、从左往右数)
(出示写有房号的卡片)师:这是刘老师家的门牌号码,你们能找到刘老师的家吗?
引导幼儿主动探索,探索后教师小结:门牌号码的第一个数字代表的是第几层,后面的数字代表的是第几间,如702就是第七层的第二间。所以,如果我们想到别人家去做客,就要问清楚他家的门牌号码,这样我们很快就能找到他的家了。
5、巩固从不同角度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师:小朋友们看,我们后面坐着这么多的老师,你们还想到哪位老师家去做客,我们一起来问问她家的门牌号码,好吗?
听课老师说出来后,教师将房号记在卡片上,并请幼儿寻找相应房间并贴好
6、师:告诉小朋友一个秘密,我们中二班的门上也有一个门牌号码,你们想知道是多少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跟老师们再见!(离开活动室,结束活动)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背景:
最近这段时间,我们的晨间活动一直在幼儿园大门口的小树林里面玩游戏,发现很多孩子喜欢玩地上的泥土,有的小朋友把泥土挖在小碗里面,把它当作“饭”、“菜”;有的小朋友喜欢用小树枝划出一道道痕迹;有的小朋友堆出一个个“小山”……孩子们手上、身上玩得灰蒙蒙的.,不亦乐乎!幼儿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而本次活动的探索对象:泥土,对孩子们来说是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的。在他们眼里,随处可见的泥土是那么的神奇又是那么地有吸引力。于是特生成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观察、比较、操作中探索和发现泥土的特征,感受泥土带给他们的乐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发现干、湿泥土的各种特征,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知道泥土很宝贵,与人、动物、植物关系密切,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带幼儿挖过泥,寻找过泥土里面有些什么。
2.物质准备:小水桶5个装些水、雨鞋幼儿自己准备10双、一次性手套10副、各种塑料小铲子、模具等若干、放大镜6个、音响和轻音乐;事先寻找一块较为干净的泥地;植物、小动物家制作的ppt。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玩泥土的工具,幼儿进行第一次探索。
(1)师:前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这个小树林里面玩泥土,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玩的?在玩泥土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幼儿自由讲述)
(2)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工具,我们再来玩一玩泥土,看看你会有什么新发现呢?(播放轻音乐,幼儿自选工具进行第一次探索)
(3)互相交流:你是怎么玩泥的,你发现了什么?(通过摸、搓、捏、戳等方式来感知干泥的松、硬、粗糙、易碎等特性。)
2.投放水,幼儿进行第二次探索。
(1)师:往干的泥土里面加点水,你又会发现什么呢?(幼儿自由探索)
(2)互相交流:水到哪里去了,这说明泥土是怎么样的?(泥土会吸水)你还发现了什么?少放一些水,泥土变成什么样子了?多放一些水泥土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小朋友再来玩玩看。
(3)师小结:泥土中加了水以后会变得软软的、有黏性,会变形,有韧性。水少放一点就变成了烂泥、多放了就变成了泥水。
3.出示PPT,感知泥土的作用。
(1)师:刚才我们发现关于泥土的好多秘密,那你知道泥土有什么作用吗?
(2)播放PPT,幼儿欣赏。
(3)小结:泥土可以种花、种草、种庄稼,是小虫子的家。泥土很宝贵,没有它,植物就不能生长,人和动物就没有食物吃,有的动物也会没有家。我们要珍惜土壤、保护土壤。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猜测、观察、动作模仿等方式,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2、感受故事中动物的情绪并学说对话:“快逃!快逃!咕咚来啦!”。
3、对周围的声音产生兴趣,能积极地参与想象、猜测活动。
活动准备:
人手一本绘本、录有“咕咚”音效的磁带、绘本PPT、动物角色图片
活动过程:
一、通过“咕咚”声导入活动。
师:(播放“咕咚”音效),你们听这是什么生硬?小老鼠也听到了这个声音害怕极了,它很害怕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快逃!咕咚来了!”
二、幼儿自主阅读,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认识书的封面、封底,引导幼儿自主阅读
师:请小朋友们拿出书,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本书,这是书的封面,封面上有这本书的名字,咕咚,请小朋友们跟着我一起读。反过来这是书的封底,现在请你们将书封面向上,一页一页的看到有别针的那一页就为止。
2、幼儿自己翻阅绘本,教师走进幼儿观察它们的阅读情况并指导。
三、讨论并理解绘本内容
1、引发讨论,鼓励幼儿讲述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
师:好,现在将书合上,封面向上放在桌子中间。小老鼠吓坏了,往前跑的路上遇到了谁?你觉得他们会说什么?鼓励幼儿模仿绘本中动物的表情和语言:“快逃!快逃!咕咚来了!”。
2、引发幼儿对后半部分的兴趣,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后面的内容。
师:有谁发现了这群小动物?他会怎么做?
师:我们看,大熊他是什么表情?为什么会有这种表情呢?大熊要去找“咕咚”,其他小动物怎么样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那“咕咚”到底是谁呢?原来是小青蛙跳水的声音啊~那它可怕么?可是为什么一开始小动物们那么害怕呢?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小结:生活中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会让我们害怕,但是当我们真正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就不会害怕了。
四、回顾故事内容,幼儿选择相应的角色按顺序表演故事
师:现在我们一起再把这个故事从头看一看,请小朋友们打开书的第一页。(教师一边讲一边将动物的出场顺序列出来)
接下来我请小朋友们,选择你喜欢的动物,按照顺序去表演这个故事好不好?
五、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群有趣的新朋友,你们喜欢它们么?这些朋友啊今天有点累了,要休息了,我们跟它们说再见吧!下次再跟它们一起玩!
中班教案 篇5
一、设计思路:
进入中班后,我们的孩子基本动作更为灵活,他们不仅能够自如地进行跑、跳、爬等动作,还敢于尝试、探索各种动作。
《指南》中指出:幼儿应大胆的进行各种身体运动,并具有调整自己身体运动的能力。出于孩子们的动机、兴趣,我们一起探索了不同形式的走、跑、跳。孩子们出现了许多新的创意。因此,我就开展了探索“身体、移动”的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将利用身体的四肢包括头、腰等各个部位来尝试移动,从自己身体本身得到运动的快乐是本次活动的宗旨。
二、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走、跑、条、跳、爬、滚等能力,提高机体的协调性、平衡性。
2、敢于运用自己身体各个部位来探索不同的动作,从中体验运动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孩子对走、跑、跳的不同形式有了尝试和探索。
四、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幼儿绕场进行走、跑、跳的多种练习。
走(慢走、快走、高个子走……)
跑(高抬腿跑、踢屁股跑……)
跳(双脚跳、单脚跳、转圈跳……)
2、我的身体会移动。
1) 幼儿自由探索、尝试用不同方法来移动身体。
要求:利用身体的移动,到达终点。但不能使用走、跑、跳三种动作。
2) 挑战
个别幼儿进行动作的挑战,其余幼儿当裁判,判定该幼儿挑战成功或失败。
鼓励幼儿积极挑战,利用身体的所有可利用的部位(肩膀、腰、臂、膝盖等)来尝试移动。
和幼儿一起来积极尝试有创意、有难度的动作。
3、放松运动
游戏“雪人要化了”。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7-15
中班教案(精选)11-12
【经典】中班教案08-20
中班教案(精选)08-17
中班教案【经典】10-30
(精选)中班教案08-11
中班教案(经典)09-26
中班教案02-14
中班教案02-15
中班教案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