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大胆表述自己对树叶和小动物的想象,感受秋天里小动物捡树叶的快乐心情。
2、在学学念念散文诗的过程中尝试仿编散文。
活动准备:
自制教具,小树叶、小动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美丽的秋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小树叶慢慢地、慢慢地变黄了。秋风一吹,一片片小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的怀抱,轻轻的飘落下来了。
2、如果你是那片离开大树妈妈的小树叶,你想飘到哪里去?
3、幼儿模仿小树叶飘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二、欣赏、理解散文诗“树叶”
(一)理解散文诗内容
1、第一个小动物已经赶来了,是谁呢?(蚂蚁)
那小蚂蚁会把这片树叶当成什么呢?为什么呢?
(小蚂蚁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渡船。)
师:第二位动物——(吱吱叫)小老鼠赶来捡树叶了。它捡到了一片树叶,会它把树叶当成了什么呢?为什么呢?
(小老鼠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雨伞。)
4、呀!是谁浑身长满刺,咕噜咕噜滚出来了?(小刺猬)
它会把树叶做什么呢?为什么?
(小刺猬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花帽。)
8、第四只小动物也急急忙忙的走了出来,它是谁呀?(小鹿)
那小鹿把这片树叶想成了什么呢?谁愿意来说说。
(小鹿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饼干。”大家一起捡树叶,捡的多欢喜。)
(二)完整欣赏诗歌。
1、我们一起把小动物捡树叶的事情把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散文诗念出来好吗?
2、做动作,感受小动物捡树叶的快乐。
三、仿编散文诗
1、森林里还有许多小动物,你们觉得还有谁也会来捡树叶,它们又会把树叶当成什么呢?
2、鼓励幼儿大胆仿编散文。
3、将幼儿自编的散文一起念出来。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定时的睡觉、按时吃饭是人体的一种需要,常吃零食会影响身体不利。
2、初步的了解人体生物钟,能够说出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
3、愿意按时的进餐,控制零食和正常的作息。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闹钟一个
2、熊宝宝大图片或长毛绒玩具一个,熊宝宝的肚子上有一个可以拨动时针的钟。
3、幼儿用书:《肠胃小闹钟》。
活动过程:
1、出示闹钟,表演熊宝宝的一天生活。
教师:早上闹钟响了,熊宝宝起床了,该吃饭了。
教师:中午闹钟响了,熊宝宝肚子饿了,该吃午饭了,吃完午饭该吃午觉了。
教师:晚上的时间到了,熊宝宝肚子饿了,该吃晚饭了,吃完晚饭看一会电视熊宝宝就瞌睡了,该睡觉了。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要定时间睡觉、按时吃饭、让幼儿初步理解人体生物钟的含义。
教师:熊宝宝为什么这些时候要做这些事情?
讨论:你有过到时候就想吃饭、就像睡觉的`感觉吗?
3、让幼儿看小熊表演,并了解常吃零食会影响正餐的食欲。
表演:小熊早上、中午乱吃零食,老师拨动小熊肚子上的钟提示生物钟的蓄乱,到吃饭时间就不想吃。
教师:小熊这样乱吃零食,身体会有什么感觉。
讨论:如果我们不遵守人生生物规律会怎么样?
4、引导幼儿讨论:如果爸爸妈妈饭菜还没有做好,自己肚子饿了怎么办?
教师:可以先吃一两块饼干,但不能多吃,或在大人的允许下先吃菜,或者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事情,争取大家能够快一点吃到饭菜。
5、让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上的练习“这是该做什么”加深对人体生物钟的了解。
活动反思:
经常听到家长们反应,自己的宝宝在家里,老是乱吃零食,都不好好吃饭,没有了营养,连抵抗力都下降了,非常着急。所以,今天的活动正好可以告诉孩子们我们应该知道要定时吃饭、定时睡觉,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以熊宝宝这一可爱形象导入活动,孩子们觉得很有意思,都能够集中注意力,也能指出小熊在乱吃零食后吃不下饭那是不正确的,还听到下面有孩子轻声地和自己边上的小朋友说:“我不乱吃零食,吃饭才能长高。”听到孩子们这样的话,我知道,小朋友们正在通过反面对比,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我觉得让孩子们自己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远远比老师声嘶力竭地说:“不能。。。”要好上千倍。在活动后,还有宝宝会跑来跟我说:“老师,我不乱吃零食,饿了,就吃两块饼干,我要让自己长得高高的。”我会心一笑,看来,孩子们真的接受了,希望孩子们能够真正的做到哦。
中班教案 篇3
目标
● 细致观察、发现芽苞苞及其特点。
● 会用多种方法表现芽苞苞。
准备
● 选择树木发芽的时机。
● 在一张较大画纸上画好树干、树枝。
● 皱纸(绿色、深红色、白色的,剪成长和宽各为2厘米的纸片) 等制作材料。
一、看看芽苞苞
1、春天来了,你们有没有发现树朋友有变化吗?有什么变化?(有的树朋友长出了芽苞苞)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
2、出示:图片
幼儿观察树木。
提问:树上是长出了芽苞苞吗?芽苞苞长在哪里呀?
小结:春天到了,树枝上都长出了芽苞苞。芽苞苞到底长什么样,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看看好吗?
二、说说芽苞苞
1、出示:发芽的树枝
幼儿观察。
提问:你们看到的芽苞苞是什么颜色的?你还见过什么颜色的芽苞苞吗?
小结:芽苞苞的颜色不仅有绿的,还有红的、白的。
2、提问:那小朋友们有没看出芽苞苞是什么形状的的'?
请幼儿来摸摸芽苞苞,再说说芽苞苞是什么样的。
小结:嫩嫩的芽苞苞呀真漂亮,有绿的、有红的、有白的,小小的身体圆圆的、尖尖的。
三、做做芽苞苞
1、师:嗨!可是有几棵大树到现在还没有发芽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它们呢?
2、师:小朋友真聪明,那我们就一起来动手制作芽苞苞吧!芽苞苞是什么样子的?长在哪里?谁来告诉大家。师生一同回顾芽苞苞的样子。
3、幼儿分组制作芽苞苞。
四、欣赏发芽的大树
1、 共同欣赏长满芽苞苞的大树,感受自己制作成功的喜悦。
教学反思:
春天是美丽的,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活动之前我就带孩子们参观了小树林,在春游之时也和孩子讲了相关的一些知识,所以在活动中幼儿接受得比较快。在活动中,我不仅让幼儿仔细地观察、轻轻地触摸,还给予了幼儿语言描述方面的帮助(如圆圆的、尖尖的、嫩嫩的……)。幼儿在获取直接经验的同时进行了具体准确的描述(哪怕是模仿性的描述),这也提高了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发展了认知能力。
中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能用不同颜色创意粉刷“房子”;
2、尝试使用不同刷子,掌握正确的涂色方法;
3、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用废旧纸箱自制的高矮不同的房子;用碎布片自制的小帽子、小套袖
2、不同大小的刷子、旧报纸若干,颜料,抹布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新的社区建成了,我们每人都有自己的小房子,今天我们就对自己的房子进行外墙粉刷装饰,好不好?“
”好“孩子们跃跃欲试
2、幼儿分组进行粉刷
(1)准备工作:粉刷房子的幼儿佩戴帽子、围围裙、带套袖,孩子们自由选择大小合适的刷子、颜料
(2)提醒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回忆常见房子的'房顶、外墙及墙根的颜色再进行粉刷
(3)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大胆、有创意的粉刷。
3、布置新社区参观活动,幼儿互相欣赏、讨论自己的创意粉刷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走在村里或社区路上时注意观察不同房子的外墙粉刷情况
五、活动评析
幼儿能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来,也能进行不同程度的创意粉刷,对自己装饰的房子很有成就感;活动中,幼儿蘸颜料时往往不能控制用量,刷子也忘记调换,出现颜料流失、各色混合现象。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轮子是圆的、会滚动,能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
2、体验与同伴合作与不能玩具的乐趣。
3、了解轮子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重难点分析:
重点:了解轮子是圆的,会滚动的特性。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发现并感受轮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活动准备:
1、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积木若干。
2、课前幼儿搜集的玩具汽车。
3、各种有轮子的物体的课件
安全教育:教育幼儿在进行操作时做到不争抢物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导入 激发兴趣
1、引导幼儿在教师课前准备的装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积木的;百宝箱;中摸一摸,感知物品的形状,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积木,在地上玩一玩,滚一滚。
2、教师提出游戏小任务:看看哪个会滚,哪个不会滚。看看谁最先发现它们的小秘密?
3、教师提出问题:想一想,哪块积木滚得快,滚的时间长,为什么?
4、幼儿进行讨论,教师适当小结。幼儿通过玩游戏发现了圆形积木会滚,滚得快,滚的时间长,因为它没有角是圆形的。从而了解到圆形会滚动的特性,为后面认识轮子和它的作用做好了铺垫。
二、展开:
1、探索发现 认识轮子
①师: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带来的玩具小汽车,启发幼儿:请小朋友们找一找小汽车上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幼儿自由观察讨论,通过观察幼儿认识到轮子是圆形的这一特征。
②幼儿自由玩一玩自己带来的汽车玩具。
③教师提出问题:你是怎样玩玩具的?玩具汽车是怎样前进的?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轮子是圆圆的,可以向各个方向滚动的。并请幼儿演示轮子的`滚动。
2、拓展思维 启发联想①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教师与幼儿进行谈话:你还见过哪些东西上有轮子呢?为什么要安装轮子?
②引导幼儿发散思维,想一想除了车以外还有哪些东西上有轮子,并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经验,谈一谈轮子的作用,感受轮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③教师小结:轮子可以帮我们;走;的更快,还能省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
3、轮子自述,拓宽视野①教师进行小结:这些轮子真了不起,帮我们做了很多事情,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还有哪些东西上有了不起的轮子吧?
②播放课件,以轮子的身份引出进行自述:我是了不起的轮子,你瞧,溜冰鞋上有圆圆的轮子,自行车上有圆圆的轮子,摩托车上有圆圆的轮子,汽车上有圆圆的轮子,火车上也有圆圆的轮子,它们都因为有了我而跑得很快很快!把大家带到想去的地方。
4、创设情景 感受体验①创设情景:请幼儿分组感受搬动滑板车和拉动滑板车有什么不同。请幼儿说出答案:利用轮子拉动更加省力气,更加快!
②教师小结:有了轮子,我们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会更加省时,省力,更加方便!
三、结束:教师带领幼儿手拿大圈,将小车子开到活动室的外面。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前期通过一次简单的实地观察,让我发现弹珠在孩子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感知过衣服的图案和色彩美的同时,更从观察中发现他们在玩耍中滋生的自然艺术--"弹珠蘸色画",由此开展了以弹珠为主的主题活动《漂亮的衣裳》。在操作中孩子们有了新的发现和问题,教师及时捕捉到孩子的兴趣点,进一步生成了此次活动--"纹路与底色",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基本以三原色贯穿活动主体,利用简单素材制作出颜色不同的衣服纸样,在利用弹珠蘸上三原色其中的一种颜色,让孩子们用滚的方式将弹珠上的颜色蘸在彩色衣服上。配合这次活动,在美工区会摆放许多材料(如:剪好的各色衣服纸样、红黄蓝颜料、大鞋盒或盒盖、弹珠、漏勺)供孩子们使用。
本次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在孩子们认识、熟悉弹珠蘸色的过程中,激发孩子们初步感知颜色的对比与融合,懂得感受色彩的绚丽,对学习运用对比色有强烈的求知欲,让孩子们感觉到学习与玩耍一样,同样有趣引人入胜。
活动目标:
1.乐意用玻璃珠蘸色作画,体验玩颜色的乐趣。
2.初步感知颜色的对比与融合,学习运用对比色。
3.能在操作和比较过程中感受色彩的美。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在主题探究活动《漂亮的衣裳》的进行中,幼儿已经感知过衣服的图案和色彩的美,学过用弹珠作画。
活动材料准备:
1.操作材料分三组摆放,每组提供剪好的各色衣服纸样若干(红、黄、蓝)、大鞋盒和盒盖若干、弹珠若干、漏勺若干。同时第一组提供足量的红色颜料,第二组提供足量的黄色颜料,第三组提供足量的蓝色颜料。
2.幼儿的弹珠画作品1张。
环境创设准备:
自《漂亮的衣裳》主题探究活动开展以来,班上设置了以孩子们喜好为主的主体墙面-- "神奇的`衣柜":"衣柜"的左右两边分别是系有蝴蝶结的柜帘,中间则制作出两行"横木","横木"上摆挂着各式各样,绚丽多彩的衣服;在美工区摆放着多样的衣服纸样,弹珠和三原色的颜料、以便孩子们进行突发其想的"色彩制作"。
活动过程:
1.出示幼儿的弹珠画作品,导入课题。
师:"我们小朋友都喜欢用弹珠蘸颜料画画。今天,熊老师又准备了很多材料,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你的新发现。"(有各种颜色的衣服,没有花纹;每一组只有一种颜料……)
2.引导幼儿熟悉操作材料,提出活动任务。
师:"请小朋友用弹珠蘸颜料,给衣服画上美丽的纹路。听清楚老师的要求:仔细观察纹路和衣服的底色,比较一下谁的衣服上的纹路最醒目?"
3.幼儿第一次操作教师分层指导:
第一层--协助不能熟练作画的幼儿完成操作任务。
第二层--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纹路和底色,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我们的纹路是什么颜色?(红、黄、蓝)你认为红色(黄色、蓝色)的纹路在什么颜色的衣服上最醒目?"
4.集体讨论和小结
(1)老师从幼儿作品中挑选出黄红、蓝黄、红蓝和红红、蓝蓝、黄黄,分上下两排粘贴在展示板上。
(2)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说说上下两排作品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发现:上排的纹路和底色不同,而且很醒目,下排的纹路和底色相同,纹路不醒目。
5.幼儿进行第二次操作6.展示与评价教师协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粘贴到主题活动成果展示区,并鼓励幼儿互相学习、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投放更多种颜色的衣服纸样、油画棒、水彩颜料、棉签、水彩笔,供幼儿进一步操作和探索。
活动反思:
在以往幼儿美术教学是以向幼儿传授粗浅的美术知识技能为主线进行的,经过不断的实践,我们选择了一个固定新颖的主题,改变了以往停留在单一领域目标的做法,深入到幼儿生活中去发掘他们关注的热点,将目标扩展到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与求知欲,在开展这次探究活动,将美术创作放在一个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和操作,使幼儿不断体验探究新知的乐趣。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这次的活动中,我重在观察幼儿的活动状态,研究幼儿是如何操作材料、获得经验的。我通过小组探究的形式,幼儿间相互探讨,彼此在交流中分享探究获得有益的经验。让我感到最可贵的是,孩子们体验尝试了最新的学习快乐,真正是学习并快乐着。
本次教学活动方式的更新,改变了教师教、幼儿学的单一模式,而更多的是师生共同探究式的、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是以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是充满质疑与挑战的问题,导入式的教学方式来行进的。
当然在教育中没有尽善尽美,也没有百分之百成功的教学活动,教育本身就是一门缺撼的艺术,在这次我的教学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缺点:那就是我的一些教学用语方向不明确。对于任何年龄段的人来说,有具体、明确的要求都是很重要,对幼儿更有必要,他们年龄小、目标意识弱,在做事之前很难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时,教师的语言指导尤为重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结果因为指导用语不够具体、明确,幼儿的回答是与课无关的发现。"你发现了什么?"是开放性的语言,没有方向,幼儿没有明确的目的,因而迷失了探失了探索的方向。所以要引发幼儿的思考,教师提问的教学用语方向一定要具体、明确。
有人说:"有行为,就有反思;有反思,就有改进;有改进,就有提高",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我积极地作了反思,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希望自己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反思、不断的积累,使自己的教学更机智,更富有特色与魅力!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讲卫生、有礼貌、团结同伴的孩子人人喜欢。
2、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有自信心。
3、乐意与同伴游戏,体验与老师、同伴拥抱的亲切感。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初步了解抱抱的感觉
在家里妈妈经常抱抱你,是怎么抱你的?妈妈抱着你的时候,你心里觉得怎么样?
老师很喜欢你们,你想和老师来抱一抱吗?
(二)借用故事《想要抱抱的小猪》,知道讲卫生、有礼貌、团结同伴的孩子人人喜欢。
有一只小猪也想和朋友抱抱,可是小动物们都不愿意和它抱,你们猜猜这是为什么?
(幼儿自由表述自己的观点)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为什么小动物们不愿意和小猪抱抱。
(故事内容:有一只胖胖的`小猪,他喜欢在地上打滚,滚得身上都是泥。有一天,它看见一只大白鹅真可爱,.就对它说:"大白鹅,我和你抱抱,好吗?大白鹅回头一看全身脏兮兮的小猪,转身就跑。)
(1)小猪看见了谁?它想干什么?
(2)大白鹅为什么不和它抱抱?
(小结:因为小猪不讲卫生,所以大白鹅不和它抱抱。)
(故事内容:小猪又继续往前走,看到了一只小白兔。就连忙说:“喂,和你抱抱,好吗?”小白兔说:“你真没礼貌,我才不和你抱抱呢!”)
(1)小猪又看见了谁?
(2)他想和小白兔抱抱,小白兔为什么不和它抱抱呢?
(小猪说话的声音不温柔,不好听,没有礼貌)
(3)朋友都不和小猪抱抱,心里真难过,那我们有什么办法帮帮它呢?
(引导幼儿自主讨论交流)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讲述故事激发幼儿乐于与他人分享的愿望。
2、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小动物分享了“秘密”减少了猜疑,大家友好相处。
3、使幼儿懂得分享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知道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可以分享。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重点及难点
重点是通过故事让幼儿知道分享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可以分享。
难点是理解故事情节,感受分享秘密比秘密本身更有趣。
活动准备
1、森林背景图,插入教具(小鸭、青蛙、狐狸、松鼠、桃核)。
2、故事多媒体课件。
3、录音机、录音带。
4、木偶表演道具:小鸭、青蛙、狐狸、松鼠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模仿小动物走路进活动室。
1、激情导入:
小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非常喜欢它们,今天我们班就来了一些动物朋友,来,鼓掌欢迎它们(出示插入教具小鸭、青蛙、狐狸、松鼠)。最近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你能猜猜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吗?!(请幼儿自由讨论)。老师把这件事情编了一个小故事,听了这个小故事你就明白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二、出示森林背景图,利用插入教具,老师有表情、有感情片段讲述故事。
1、讲述故事第一段。引导幼儿讨论:呱呱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2、继续讲述故事至两个伙伴发起愁来:“怎么才能知道呱呱的秘密呢?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办法能知道呱呱的秘密。
3、继续讲述故事至结尾。
帮助幼儿分析故事情节,体验小动物对“秘密”的感受,引导幼儿讨论:
(1)青蛙呱呱的秘密开始告诉大家了吗?没告诉大家时,大家都是怎样做的?
(2)其它小动物有秘密吗?它们各自有什么秘密?
(3)呱呱最后怎样把秘密告诉大家?(幼儿分组讨论)
4、我们为这个感人的故事起个什么名字呢?(幼儿为故事起名字)
三、完整播放动画课件。
老师把这个感人的故事,录了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四个小动物在故事里的表现。(幼儿欣赏动画课件。)
讨论:
(1)在这个故事里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分享秘密有什么好处?
(3)你有秘密吗?如果你有秘密你愿意把你的秘密和小伙伴一块分享吗?
四、幼儿两人一组互相讲述秘密。
小朋友两人一组互相分享秘密,各自讲述自己的小秘密给小伙伴听。然后请幼儿讲述秘密给大家听,让小伙伴分享自己的秘密,让小伙伴分享自己秘密的快乐。之后请幼儿讨论:
(1)分享秘密有什么好处?
(2)你知道了别人的秘密应该怎样做?
五、引导幼儿感受分享的快乐。
讨论:
(1)生活中除了分享秘密我们还可以和小伙伴分享什么?
引导幼儿讨论分享食物、分享玩具、分享欢乐、分享成功......
(2)你和你的伙伴、家人一同分享过什么?你感觉如何?
(3)小朋友之间应该怎样相处?
小结:分享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分享,分享欢乐、分享食物、分享成功……当你和别人分享了你的快乐,你将获得更多的快乐。
六、幼儿自选木偶分小组表演。
你想不想做一次你喜欢的小动物来表演这个小故事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木偶,请四人小组共同协商分配角色,随录音表演。
七、去大自然寻找秘密、分享秘密,活动结束。
小结:小动物有秘密,小朋友有秘密,大自然也蕴藏着许多秘密,我们一起去外面找一找大自然里有哪些秘密,大家一块来分享。(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设立分享秘密小屋,幼儿可来此分享秘密,感受分享的快乐。投放木偶道具若干,幼儿可在区域活动中自由表演。
活动反思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与人合作、分享的品质。善于与他人合作分享是时代的要求,是孩子日后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品质。大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已初步形成,但在以往的教育中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通过分享秘密这一活动的进行,幼儿懂得了分享秘密比秘密本身更有趣,感受到与人分享的快乐,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多种活动方法的整合运用,帮助幼儿很快理解故事情节,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但幼儿在活动中口语表达能力尚欠缺,还需要在以后的活动中加强训练。
中班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禽蛋。
2.会给煮熟的蛋剥壳。
3.体验游戏的快乐。
4.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教学准备:
1.煮熟的鸡蛋、鸭蛋、鹌鹑蛋若干。
2.有各种图案的画纸、糨糊、抹布。
3.教师和幼儿都洗净双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奇妙的口袋》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请每一个小朋友在神奇的口袋里摸一摸、猜一猜,是什么?
二、出示实物蛋认识、比较各种蛋。
教师:你摸到的是什么蛋?它们有什么一样?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这些蛋都是椭圆型的。鹌鹑蛋宝宝个子最小,穿着花衣服。鸡蛋宝宝个子中等,穿着有一点点红的粉色衣服。鸭蛋宝宝个子最大,穿着有点绿有点白的衣服。
三、幼儿相互讨论,交流剥蛋的方法。
教师小结:先将煮熟的蛋敲裂,用大拇指拨开蛋壳,连着蛋壳内的膜一起剥掉。
四、让幼儿品尝剥好的.蛋,提醒幼儿要多喝水。
五、蛋壳拼贴:让幼儿在画好的轮廓上贴上蛋壳。
效果反馈本活动与孩子们吃点心的环节衔接,剥好的鸡蛋作为点心提供给孩子们品尝。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7-15
[精选]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02-12
中班教案02-10
中班教案08-10
中班教案08-12
中班教案08-12
中班教案08-12
中班教案08-12
中班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