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案15篇[经典]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科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科学教案1
目标:
1、认识几种动物,了解其特征,知道它们是世界之最。
2、通过竞赛游戏,提高记忆力、表达能力,反应能力等。
3、对动物产生好奇之心,激发探索欲望。
准备:
PPT贴纸课前向家长了解动物之最(如最大的鸟--鸵鸟、最小的鸟——蜂鸟等)
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1、小朋友,你们最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呢?在你心中什么动物是最大的?什么动物是最小的?
2、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动物朋友,我们来看看它们是最大的还是最小的。
(二)认识几种动物,了解其特征,知道最大与最小。
1、认识鸵鸟提问:这是谁?它长得什么样呢?
你见过的`鸟中它是最大的还是最小的呢?
师结:对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鸟,身高可达2.75米。有房子那么高。它跑的飞快,连马也赶不上它。
2、认识蜂鸟提问:这只鸟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你在哪见过它吗?它长得什么样呢?
你知道它有多大吗?
师结;它的脑袋只有一粒米大,是世界上最小的鸟。
3、认识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世界上最高的动物--长颈鹿,世界上角最多的动物--千足虫等。
4、你还知道什么最大或最小吗?
(三)通过比较知道最大与最小
1、出示三张动物图片:小狗小猫小老鼠提问:这是谁?他们三个比较谁最大?谁最小?
2、同形式比较最大与最小。
(四)竞答游戏
1、将幼儿分成四组:进行最大与最小知识竞赛。
2、告诉游戏规则。
3、教师出题小组竞答:小组轮流举手抢答(答对一题的一分)如:世界上最大的鸟是什么鸟?
世界上跑的最快的动物是谁?
动物爸爸、妈妈、宝宝谁最小?
4、评奖:得分多的小组为智慧宝宝,用贴纸奖励。
(四)延伸活动:
1、世界上有很多东西都是最大的或最小的,请你与爸爸妈妈找找资料看看还有什么动物是世界之最。
2、还有一些是通过比较知道最大与最小。请你找找、比比谁最大?谁最小?
幼儿园科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方法。
2、愿意了解动物传递信息的多种方式。
3、了解动物通过气味、震动翅膀、声音、动作、色彩等传递信息的方式。
【活动准备】
1、准备蚂蚁、蟋蟀、蜜蜂、孔雀等动物的图片。
2、《小动物之间的联系方式》的录相。
3、活动前,请幼儿找相关资料,简单了解小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及幼儿查找的小动物联络图文表。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大家一起来〉〉进入活动场地
教师用拥抱、握手、拉幼儿舞蹈、动作、图画、语言等方式,让幼儿感受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方法(有动作、图文、声音、表情、新闻媒体等方式)从而印发幼儿了解动物之间的联络方式。
二、学习了解动物传递信息的多种方式
1、教师用动作引出幼儿要学习的动物——孔雀的传递信息方式:通过录相知道孔雀开屏是以色彩来传递信息的。
2、教师用谜语引出第二种小动物——蜜蜂,通过录相知道蜜蜂是通过动作来传递信息的。
3、出示图片蚂蚁,引起幼儿要了解蚂蚁是怎样传递信息的欲望——知道蚂蚁是通过气味,触角相碰来传递信息的。
4、听声音引出蟋蟀、蝗虫传递信息的方式,知道它们是通过振动翅膀传递信息的。
三、出示幼儿自己搜集的关于各种动物之间联络的图文表,激发幼儿愿意与其他幼儿相互交流分享的欲望,从而让幼儿更多的了解不同动物的不同联络方式。
四、看录相,激发幼儿对自然界其它动物之间传递信息方式的学习和了解的兴趣,让幼儿展开继续的搜集和学习。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积极的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传递信息,
2)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渠道,学习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动准备:幼儿通过查询、采访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
3、 活动过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可启发幼儿从物体发信号、用声音发信号、用文字发信号等几个方面考虑。如:通过手势、旗语、烟火等物体发信号;通过吹号、打铃、敲鼓、广播电话等声音发信号;用信鸽捎带、邮局传递、发传真、发电子邮件等多种文字形式发信号。
2) 教师配图讲述有关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如:古时候长城的烽火台上燃烟火传递敌情;抗日战争时期,用放倒消息树的办法报告敌人的去向等。
3) 讨论:现在人们怎样传递信息?引导幼儿了解常用的通讯工具。
4) 组织幼儿玩通讯游戏传电话: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的第一个人说一句悄悄话,开始后,再一个一个的往后传,各组最后一个报告电话内容,传的又快又准的一组为胜。
4、 活动延伸:
1) 组织幼儿自己操作电脑。
2) 在活动区内提供半成品材料,学习制作这些通讯工具,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提供道具。
幼儿园科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幼儿能体验工具的意义,有使用工具的兴趣。
2.探索适宜的分出各类豆豆的工具,并能记录和表达自己的发现。
3.通过动手操作活动,有初步运用工具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尝试与同伴合作的方法。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多次使用工具将绿豆分出来。
活动难点:幼儿合作使用工具快速将各种豆类分开。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米、绿豆、胡豆、筷子、盒子、碗、汤勺、漏勺、篮子、蒸隔、淘米篮、大记录表一份、工具图片、软泡沫若干、幼儿自己准备的工具。
2.经验准备:幼儿尝试用手分豆豆,发现手累,速度又慢,使幼儿萌发自己寻找工具来帮忙的想法。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尝试用工具分胡豆、小米。
1.幼儿自由选择工具尝试怎样分开胡豆和小米。
师:你想用什么工具分出什么豆豆?用这个工具和用手分可能会有什么不一样呢?
2.请你选择你认为有用的工具试一试,并记住自己是怎么分的,分时你发现了什么?
3.活动小结。
(1)你刚才选的什么工具?你选的工具能又快又好地分出豆豆吗?你怎么做的?分豆豆时你有什么发现?
(2)哪些工具适合用来分豆豆,哪些工具不适合用来分豆豆?
(3)看看这些能帮助我们又快又好分出豆豆的工具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我们选择适合分豆豆的工具?)
二、第二次尝试:用工具分开绿豆、胡豆、小米。
1.厨房的叔叔为小朋友煮绿豆汤,请小朋友想办法把绿豆分出来。
师:用哪些工具能将绿豆分出来呢?请小朋友说一说
2.幼儿讨论、猜想分开绿豆的方法。教师记录幼儿的讨论结果并呈现在黑板上。
师:请小朋友用刚才讨论的办法做一做,并试一试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
3.幼儿尝试用刚才讨论的方法分豆豆,重点引导幼儿多次使用工具将绿豆分出来。
师:你们再试一试,哪些工具一起使用可以一次就能将豆豆分开呢?
4.幼儿讲述自己分豆豆的方法,教师记录并呈现在黑板上。
师:我们来看一看,刚才讨论的方法和你们分开绿豆的方法一样吗?还有没有不一样的方法?
三、竞赛游戏:看谁分得快?
1.幼儿自由分成4组,比赛哪组最先将混在一起的豆豆分开。
师:刚才,小朋友用工具很快地将豆豆分开了,现在,就用刚才的工具和办法进行一个比赛:小朋友四人一组,分成四组,比赛哪组小朋友最先将混在一起的豆豆分开。
2.引导幼儿相互合作分豆豆,了解合作分豆豆的方法:小朋友一起商量如何分豆豆,再分工合作。请小朋友观察,分得快的那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3.幼儿相互讲述自己组分豆豆的经验。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与同伴合作的方法。请1~2组的小朋友介绍自己组分豆豆的经验。
4.将分出来的绿豆送到厨房,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认为体现了以下5个亮点。
1.活动内容来自孩子的生活体验,引发了幼儿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愿望和自由选择工具的兴趣。
2.活动自始至终充满了自由、轻松、尊重、和谐的气氛,我设计的猜想——尝试——求证的过程,尊重和满足了孩子大胆设想、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学习分享、讨论交流的意愿。
3.活动进程清晰明了,层层深入,从孩子的.猜想到初步操作,感知到最终探求最快捷的分类方式,精心的设计,力求培养孩子观察分析、比较、判断等逻辑思维、求异思维等能力。
4 .活动中,教师注意观察,关注幼儿的语言、行为,善于捕捉孩子活动时出现的一闪即逝的,有价值的瞬间,引发幼儿的积极互动。
5.注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及品质的养成教育。活动后,收拾材料与场地,分组活动时注重幼儿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
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教师的观察还不够细致,有一些重操作结果的倾向,在以后教学中还要不断改进。
活动评析:
该活动目的明确、层次清楚,孩子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自由的猜想——尝试—求证,充分尊重和满足了孩子们大胆改想、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学习分享、讨论交流的意愿。实现了《纲要》提出的“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和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目的和要求。
活动中孩子们“做”得开心,其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教师启发引导得当,师幼互动积极,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分析能力。但是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对孩子们的操作行为和倾听行为的观察培养还待加强。
幼儿园科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复制现象,激发幼儿对复制现象的兴趣。
2、尝试简单的复制方法,感受复制方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视频《有趣的复制》、投影仪、电脑
2、操作材料(分两次投放)
第一次:每组纸若干、勾线笔、饼干样品人手一份
第二次:印花机、印泥、钱币、印花机若干,分组投放
3、作品展示板
活动过程:
一、蛋糕师引题,感受复制的特性(一模一样)
1、今天,我这个蛋糕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盘新鲜出炉的饼干,请你们仔细瞧一瞧?
2、这是什么饼干?(跟周围的小朋友比较饼干的特点)
小结:是的,我烤出来的是大小、形状都是一样的小鱼饼干。
二、幼儿设计样板图第一次,引出复制的`概念。
材料准备:笔每桌5支、饼干样品5-7、样板泥、教师样板泥等。
1、出示样板图,提出设计要求
教师介绍高点的步骤。
2、介绍材料,幼儿首次操作
你看,我为大家准备了笔、样板纸,请你们在纸上设计自己喜欢的一个饼干样板图,记得和样品要一模一样。
3、验证比较
你设计了什么饼干,用了什么方法?(印画、临摹)
还有什么方法?
小结:像刚才几位小朋友用的方法叫复制。
三、第二次操作,尝试多种复制方法
1、介绍材料与操作要求
重点介绍复写泥。
2、幼儿操作、比较作品
你用了什么方法?复制了什么图形。
小结:刚才尝试了用印花机、复写纸、印模、银币拓印这四种材料都成功地复制了饼干图样,恭喜过关!
四、观看视频拓展经验,感受复制的便捷。
1、生活中的复制现象
你还见过那些复制品?
2、观看视频拓展经验
幼儿观看一段制作月饼的视频
提问:月饼是怎么复制出来的?她的复制工具在哪里?
有了这个机器有什么好处?——便捷、快速、方便
五、制作饼干,生活应用
1、出示糕点师工具,示范制作方法,讲解要求。
2、背景音乐,幼儿制作
结束:这下蛋糕师将你做的饼干送去烘烤吧!
活动反思:
让孩子操作,在操作体验中,感受到复制的神奇。在这之后,再认识不同的复制方法,知道利用科学技术复制的神奇。这样,孩子们从最贴近自己的操作的认识,向未知的拓展,更循序渐进。
小百科:复制是以美术品原作为依据,进行科学的复原制作。它是一项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工作。
幼儿园科学教案5
一、活动准备:
1.了解骨骼的主要功能。
2.让幼儿了解坐、立、行的正确姿势与骨骼的关系。
3.增强幼儿保护身体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有关人体骨骼的图片资料、人体骨骼模型。
三、活动过程:导入-讨论-动动(一)导入1.摸一摸:自己手臂、大腿、小腿、手上的`骨骼是什么样的?(如:长短、大小等)2.出示图片资料及模型,让幼儿初步感知、认识。
(二)讨论1.图片上的骨骼都长在哪里?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它们有什么作用?
2.小结:骨骼是人体的重要部分,它是人体的支架,有了它人才能运动,五脏六腑才能有活动的空间,才能不被挤压。
[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
3.师:骨骼对我们很重要,如果坐的时候身体不直会导致脊柱弯曲,所以我们小朋友要有正确的坐、立、行的姿势,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骨骼健康的生长。
4.提问:骨骼对我们很重要,那我们除了坐、立、行要有正确的姿势我们还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骨骼呢?(幼儿讨论)5.总结:我们要保护骨骼就要多做运动,坐要有坐相身体坐坐直;站的时候也要站直;走路也要挺起胸膛,这样我们才能保护我们的骨骼,防止骨骼弯曲。还有要补钙增强骨骼的坚韧性,还要多晒太阳骨骼会更牢固。
(三)动动教师和幼儿一起训练正确的站立、坐、行的姿势,做做简单的锻炼的活动。
幼儿园科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操作,感知物体的内部是有间隙的
2、同一容器内的物体与物体间也是有间隙的。
3、培养幼儿科学、有序、合理安排空间的思维方式。
活动准备1.每组一个托盘,一个空广口玻璃瓶,石头、小石子沙子、水若干,一把小勺、一根筷子,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观察桌上摆放的实验用品
1、石头、小右子、沙子和水、一把小勺、一根筷子、画有玻璃瓶轮廓的`纸和笔。
2、说一说,石头、小石子、沙子和水有什么不同。
(1)沙子和水能流动,石头、小石子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摸起来比沙子更扎手,而且石头比小石子儿大,也比小石子重。
(2)小石子比沙子大而重,水是无味的,而石头、小石子和沙子闻起来有泥巴的味道。
(3)水是透明的,抓不住的,而石头、小石子和沙子是能用手拿起来的。
二、探究的问题
1、你能把石头、小石子儿、沙子和水都装到一个瓶子里吗?试一试。
2、幼儿用两种方法把石头、小石子儿、沙子和水装到一个瓶子里。
(1)先装大石头,再依次装小石子儿、沙子和水。
(2)先装水,再依次装沙子、小石子和大石头。
三、记录实验过程。
1、说一说我的发现。
(1)先装了大石头,因为大石头占的地方大,然后又放了些小石子,
这样小石子就把一些空隙给填上了。
(2)后来又放了一些沙子,沙子又把石子间的缝隙填上了。
(3)最后倒水,水把更小的缝也给填上了。
2、先倒水,再装沙子、小石头和大石头,没有成功。
四、实验发现
1、先装大石头,再装小石子、沙子和水,这样装得较多。
2、应把物品都装进瓶子里面,堆高至瓶口以上就算失败了。
幼儿园科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知道十二星座的名称和形状。
2.了解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命名法”。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十二星座
2.ppt课件:太阳系
幻灯片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航天旅行
教师:今天有一个宇宙旅行团要出发了,小朋友想不想一起去呢?
好的,老师来驾驶航天飞机,(教师双手平举模仿航天飞机飞翔状)
教师:小朋友,上飞机了。
(口中发出飞机马达的声音,把幼儿带入情境)。
教师:小朋友现在要穿越大气层了,······
二、引导幼儿认识星座。
1.ppt课件-太阳系
引导幼儿观看:太阳系的一家,直观的了解各个星系。
2.认识星座
(1)了解十二星座的标示。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么多星星我们怎样才能记住它呢?
(引导幼儿认识新事物的方法,根据特征命名。)
(2)课件-十二星座
通过观看星座的图形,并提问图形像什么,然后介绍星座的名称。
(告诉幼儿,这些星座的名字是以前的科学家已命名好的)。
白羊座:
教师:小朋友看看这些小星星,用一条线把它们连在一起,看看像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像羊。)
教师:我们叫它“白羊座”
以此向幼儿介绍其它的`星座
白羊:
金牛:
双子:
巨蟹:
狮子:
处女:
天蝎:
天秤:
射手:
摩羯:
水瓶:
双鱼:
三、遨游太空,寻找星座。
1.教师:现在我们开始遨游太空了,看看我们能遇到哪个星座。
课件演示
逐一出示星座图示,请幼儿说出星座名字。
2.我自己的星座
请幼儿对照自己的出生日期,了解自己的是哪个星座的。
白羊座 (3.21-4.19) 金牛座 (4.20-5.20) 双子座 (5.21-6.21) 巨蟹座 (6.22-7.22)
狮子座 (7.23-8.22) 处女座 (8.23-...
四、讨论:怎样才能到宇宙去
通过讨论让幼儿知道,到宇宙去需要用到很多很多的知识,所以一定要努力学习。
幼儿园科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通过"买菜"活动,了解常见菜的特点,体验买菜的快乐。
2、在操作与游戏中,使幼儿获得分类、数数及数物对应的经验,并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1、课前带领幼儿进行买菜的实践活动及开展买菜的角游活动
2、若干蔬菜、肉类、水产品的实物
3、幼儿用卡片、篮子、电话机等
活动过程: 一、回忆交流买菜的经历(了解常见菜的特点,共同分享买菜的快乐)师:前几天,陈老师带我们一起到菜场上去买菜了,你们觉得开心吗?那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 播放课件师:看了刚才的录象,谁来说一说,你那天买了什么菜?为什么买这种菜?你是怎么买的呢?
2、 幼儿交流(教师引导幼儿从菜的名称、特征、营养、买菜的经验等方面加以交流)
3、师小结:菜场上的菜可多啦,有的买了蔬菜,有的买了鱼,有的买了肉类。因为每样菜都有它不同的营养,所以,我们小朋友要样样菜都爱吃,我们的身体才能长得棒。
二、给菜宝宝分家
1、师:今天,送菜叔叔把送往菜场上的菜都混在一起了,这样,买菜的人就觉得很不方便,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让幼儿回忆菜场上的菜是怎么摆放的?引导幼儿说出把菜分类放开)师:按小朋友的办法要安好几个家,可陈老师只安了三个家,你们同意不同意?(与幼儿一起讨论,了解蔬菜类、肉类、水产品类中的常见菜。)
2、幼儿操作活动"给菜分家"师:现在请小朋友帮助叔叔把菜送到菜场去,送菜时看清楚你拿的是什么菜,应该放在哪个家?并把家里的菜放整齐。
3、 教师带领大家巡回检查
三、角游:买菜准备(创设菜场环境):
(1)协商4名幼儿为卖菜的叔叔阿姨,老师和其他孩子为买菜人
(2)"顾客"每人一蓝子,内有数物卡。
1、师:刚才我们把菜送到了菜场,可菜场上还没有叔叔阿姨卖菜呢?怎么办?(协商4名幼儿做卖菜人)
2、电话铃声介入:阿姨:"你是中2班的陈老师吗?我是厨房里的.阿姨,今天厨房里的菜不够了,阿姨请中2班的小朋友帮帮忙、买点菜,行吗?"
3、阿姨给我们开好了购菜的"菜单"(老师出示两种"菜单"):看看菜单上说的是什么?看清楚了以后,你可以自己按菜单直接去买菜,不行的话可以问菜场上的叔叔阿姨怎么买?(引导幼儿观察讨论,理解菜单的含义)
4、幼儿游戏(对第一次很快完成任务的幼儿给其提供第二次机会,难度加大)
5、买完菜的幼儿相互交流:你买了什么菜?买了多少?也可相互检查是否正确。(还可以鼓励幼儿向客人老师去交流)
幼儿园科学教案9
设计思路:
1.《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神奇的电”就体现这一点,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那就是结合了长泰电力事业的发展。
2.我设计的这一活动是想通过家乡的电力事业的发展,简单的让幼儿从中了解有关电的简单原理,让幼儿从中体验了电的乐趣。看到孩子们对“电”这一现象产生了兴趣和争论,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让幼儿主动参与,增强幼儿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活动目标:
1、结合家乡的电力事业让孩子初步了解电的主要性能、用途。
2、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教育幼儿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
3、提供实验材料,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能积极的参加探索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爱思考,多动脑。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
1、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了解一些有关电的知识,学习正确使用常见的家用电器。
2、向幼儿介绍一些安全用电方面的知识,教育孩子节约用电、安全用电。
3、请家长协助收集有关电器和安全用电的图片、影片和书籍。
二、物质准备:
电池、电线、电珠、卡纸、胶布、蜡笔、筷子、铁棒、各种质地的布、纸、蜡笔。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引入主题。
师:小朋友们,我们知道了我们的家乡-----长泰,是个美丽的地方,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可是,你们观察过我们县城的晚上美吗?
幼:很美。
师:美有哪里?
幼:圆池很美,还有很多的彩灯。
师:有一天晚上,王老师到街上散步,边欣赏美丽的彩灯,突然,整个县城变得黑呼呼的,一点也不美了,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幼:停电了。
二、让幼儿观看录像,边思考录像里的内容。
1、录像告诉小朋友们哪些电的知识?
2、电是从哪里来?
三、自由讨论:电是从哪里来的?
小结:电是从发电站把高压电输送到变电站,再通过变电所的变压器把高压电减弱成我们日常生活用电(220伏),再通过电线输送到各家各户的。附流程图:发电站----高压电线-----变电站------电线------各家各户。
四、结合长泰发电情况,简单向幼儿介绍几种发电形式。
1、太阳能(出示当时神舟六号的相关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太阳能的运用。)
2、风能(结合我国最大的风能发电站图片,让幼儿知道风也能发电。)
3、水能(结合长泰的发电图,让幼儿了解自己平时所用的电是靠什么能量产生的。)
4、核能(简单向幼儿介绍大亚湾核电站。)
五、认识电池
引导幼儿简单认识各种不同的电池。
六、引导幼儿谈一谈:
如何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
小结:节约用电如电视不看了就要关起来,白天出太阳时,不要开电灯等等。手湿时,不摸开关,也不能把手插在插座孔里,自己在家时,不能乱动有电的东西。
分组活动
1、介绍材料(重点介绍实验“灯炮发光”)
2、分组活动:灯炮发光、纸屑飞向哪一边、制作安全标志、以绘画形式表现节约用电。
3、引导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在一边指导。
活动延伸:
把实验材料投放到区域中,让比较多的幼儿参与实验,继续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探索科学奥秘,养成爱动脑筋,多思考的好习惯。
活动反思:
在《电和电路》这节课上,我一走进课堂,学生就迫不及待地要摆弄他们自己带来的那些实验材料了。“道法自然”,就让他们去摆弄吧。我省却了介绍电线、小电珠及电池的构造,省却了说明实验目的,因为这些材料是他们日常早已的熟悉的.东西了,这些材料本身就不言而喻地包含着实验目的——怎样连接小电珠会发光?怎样做小电珠会更亮?怎样做会使更多的小电珠一起发光……。
学生自然而然地三、五人一组地忙碌了起来,过了一阵,我看他们已做出许多种连接的方法来了,就说到:“能把你们的连接方法画出来吗?到时候好让别的同学向你们学习呢!”于是,又是一阵忙乱,他们快速地拿出纸和笔,用他们自己的图示方式一边做着实验,一边对照着记录。偶尔发现他们没画清楚的地方,我就做点提示。离下课只有10分钟了,该交流一下他们的研究了,怎样交流呢?还是用那种一个个坐好、由老师点名回答的讨论方式?实际上,在小组实验中,他们该说的都说了,该想到的也都尽了全力了,这种外部的与内部的言语活动已经随之一起充分地展开了,怎样连接小电珠才会亮的问题已经不成问题了,这么多的正确连接方法足以证明亦。“请每一小组派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把你们的连接方法画出来,供大家学习!”
只能这么做了,还是让他们自己画、自己去评判、自己去学习别人的方法吧。于是,他们争先恐后地跑到黑板前,有的组竟然一下子跑上去两个。不一会儿,满黑板都是他们的电路图了。奇怪的是他们虽然那么拥挤地站在黑板前,却没有一个为此有不善之举的,他们沉浸在自己的研究成果里了。
下课了,我给他们这节课的表现打了100分,全班一下子欢呼起来!这是一种多美妙的感觉啊,我喜不自禁:这节课上得太简单了,我已不是教师,因为我没有教他们任何东西!我只是旁观者,是在一旁欣赏着这群忙碌的“小蚂蚁”工作的旁观者。在适当的时候,我只布置了一点任务,说了几句话,只起了一些促进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作用。这时我真正感受到了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之所以不把老师称为“教师”,而称为旁观者、促进者的理由了。
课是简单的,而学生的创造却是那么的丰富:他们知道了怎样连接小电珠会亮,他们知道了怎样把几个小电珠连在一起会亮,他们连出了串联和并联,他们知道了如何用电池多少来控制小电珠的明亮程度,他们还发现了直接用电线接通两极会使电池发热。
我不得不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简单的教学步骤中少了教师的约束,少了教师占用的宝贵时间,所以学生才能在自己拥有的时空里做出对他们来说这么多、这么复杂的发现。简单孕育复杂,不是吗?
幼儿园科学教案10
设计思路:
主题活动“我爱我家”正在热火朝天的开展,幼儿从本来对家的点滴认识,发展到“爸爸本领大”知道了爸爸的许多本领,进而对爸爸产生景仰,视他为自己的偶像。然而,有的幼儿觉得妈妈的本领也很大,也说到“妈妈对我可好了”类似的话语。因此,想到让幼儿也介绍自己的妈妈。进而让幼儿产生好奇:“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此活动是为了解决幼儿心中的疑惑,让他们了解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还有一个家,感知妈妈怀孕的辛苦,萌发对妈妈的热爱。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长大变化的过程。
2.感受妈妈对宝宝的那种爱,激发幼儿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孕妇图片、视频资料。
活动过程:
一、看图片,感受孕妇的与众不同
出示图片
你们发现这个妈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比如:衣服,肚子,走路,动作等等(引导幼儿说说孕妇与我们一般人的不同之处。)
小结:是呀,妈妈穿的衣服比我们要大,要肥,这样宝宝会很舒服的,妈妈走路的样子也跟我们不一样,动作很慢的,有了肚子里的宝宝做事情也不方便的。
二、提问,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情况。(看图片)
1.猜一猜,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妈妈会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回答)
2.猜一猜,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有什么声音?宝宝可能在干什么?
3.幼儿交流自己从妈妈那里了解到的经验。(幼儿自有分享)
4.回家都问过妈妈了,谁来说说看当时你在你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怎么样的?
小结:宝宝在妈妈肚子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有时他会闭上眼睛睡觉,有时候会在肚子里翻跟斗,有的时候还会伸懒腰,打哈欠呢!
三、观看视频----了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过程
1.与幼儿一起观看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成长过程的相关视频。
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是怎么样一个过程?
小结:其实呀,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也很调皮的,妈妈为宝宝做出很多的事情,妈妈爱宝宝,宝宝也爱妈妈。我们也要为妈妈做很多的事情,你们都会为妈妈做些什么事情呢?我知道,我们中三班的小朋友都是一个爱妈妈,爱自己的家人的好孩子。
四、活动延伸
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真辛苦,我们也来体验一下妈妈的辛苦。(可以让孩子把自己的枕头塞在衣服里,然后去小便、洗手,体验做大肚子妈妈的不容易。)
小结:做妈妈真辛苦,所以我们要爱我们的妈妈。
幼儿园科学教案11
活动目标
感知雷和闪电现象,对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视频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引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你见过闪电和打雷吗?
(播放打雷和闪电的视屏,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觉)。
二、出示图片,了解雷电产生的原因。
1、师:为什么会打雷和闪电?
介绍:雷雨常尝会在夏季发生。因为夏天空气急剧上冲,使得云朵里带有许多的电。当云和云碰撞时,就会发生打雷和闪电的现象。
2、请幼儿想一想,在刚刚观看的视频里,你是先看见闪电还是先听见打雷?
:先看见闪电,然后听见打雷。告诉幼儿因为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传播得要快,因此先看见闪电,然后听见打雷。
三、观看图片,交流保护自己的方法。
1、师生共同讨论:雷雨时自我保护的`方法。
2、看图说说:下雨打雷了,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做?这样做安全吗?
(1)雷雨时,在家里的小朋友关上电视对吗?为什么?
教师:雷雨时,要把家中的电源切断,最好不要使用任何电器。因为电线受雷击后,很容易把强大的电流传到电器上,使电视机、电脑等电器发生爆炸或烧起来,造成危险。
(2)雷雨时,不能在哪里躲雨?为什么?
教师:雷雨时,不能在空旷的地方停留,更不能玩地上的积水,还不能在大树下躲雨,也不能在高压线附件走动。因为水、木、铁都会导电。
(3)雷电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呢?
教师:雷电会击中人或动物,还会引起火灾。因此现在人们在高楼上装有避雷针,使雷电不会击中高楼。
幼儿园科学教案12
活动目标:
1、感知、了解各种各样的口袋及功用。
2、提高幼儿探索的兴趣,尝试记录探索结果。
3、知道塑料袋的危害,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5、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收集各种口袋(塑料袋、网袋、布袋、纸袋、蛇皮袋等)。
2、操作材料:珠子、水、球、书、水果,游戏棒、沙子、抹布若干,教师、幼儿分组记录用纸各一份,记录材料,音乐等。
3、知识准备:活动前组织幼儿参观菜场、垃圾场、医院、马路,并与家长联系,请家长向孩子介绍家中所用的口袋。
活动过程:
一、幼儿通过摸摸、看看,了解各种口袋种类和作用。(时间大约3分钟)
1.幼儿游戏玩各种口袋。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大口袋,我们来看看里面装着什么?原来,里面还有那么多的口袋!
幼儿操作前引导:请你们摸一摸,看一看,你拿到的是什么口袋?它能用来做什么?
2.了解口袋的作用。
师:口袋有什么用?
口袋能装很多东西,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的东西。
二、操作活动:探索
A请幼儿猜想:
师:想一想,你手上的口袋能装什么?(幼儿边说,教师边打勾)
塑料袋(能装的东西打勾)布袋纸袋网袋蛇皮袋
这些口袋真能装这些东西吗?我们来试一试。
要求: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两组材料,每组还有一块记录板,试过以后把可以装的东西贴到相应的口袋后面(教师手中一块幼儿记录板,边说边演示),比如,你试的是塑料袋发现可以装苹果,你就把苹果的图片贴到塑料袋的后面。
请幼儿操作:(时间大约12分钟)
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选用多种材料进行操作;
指导幼儿正确记录;
小组汇报:小朋友都试过了,它们到底能装什么东西呢?请你们看着题板告诉我,塑料袋可以装什么?…….
C小结:
师:原来口袋可以装那么多的东西,不同的袋子装的东西还不同呢?举例:网袋不能装细小的东西,纸袋不能装水。
三、讨论塑料袋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师: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也是什么口袋?(塑料袋)
1、请幼儿欣赏FLASH:
教师:我们现在就一起来看一段关于塑料袋的动画。
2、请幼儿讨论:
塑料袋容易污染环境,不能乱扔塑料袋,它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
我们称它是:白色污染。
原来塑料袋会对环境造成这么大的污染,那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3、教师出示回收箱:
教师:刚才你们想的办法都很好,老师也想了一个办法,这是一只回收箱,专门用来回收用好的塑料袋,我们把它放在教室里。
四、结束活动:把装的物品运回教室。
活动反思:
幼儿期的孩子年龄较小,因此对周围的一切环境和物品都充满着好奇,都想去探索研究一下。尤其是小班的幼儿,喜欢一些零碎的小东西,比如一张彩色的小纸片,掉在桌子上的橡皮泥屑,就连一根短短毛线头也会成为他们喜欢玩的物品。总喜欢拿在手中捏捏,在嘴巴旁吹吹,甚至还要与同伴分享一下。有的小朋友羡慕,也想玩,拿不到,他就会跑到老师的跟前告状:某某小朋友他有什么?小班小朋友告状是经常性的行为,他们会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反复几次的来到老师的面前,直到老师出面解决,没收小朋友的东西为止。
在操场上活动或者是课上,他们会将看到的东西,如整理时丢落的小积木,玩具,纽扣,小朋友家中带来的东西等物品捡起来交到老师手里。作为老师,把小朋友拿过来的东西不理睬,幼儿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来跟老师说,马上处理的话就防碍活动的开展,直接扔在垃圾筒让幼儿觉得老师太不当回事,那只能课后或者活动接束时再做处理。而我平常最多的做法就是把小朋友捡回的物品放在口袋中,等到了教室或者活动完后再进一步的处理。每次活动结束后,我不会把口袋里的东西全扔掉,而是和小朋友一起将他们分门别类进行整理,找出有价值的东西,处理没有用的物品,这样既让小朋友感受到老师对其的重视又不会打扰到正常教学活动。
我的口袋就成为了专装幼儿小东西的场所,如果哪天不穿有口袋的衣服就觉得特不顺,好象缺了什么。
当然我的口袋也不是专门装小朋友捡到的物品,里面也会放一些有用的物品。例如在幼儿感冒的多发季节,孩子们的鼻涕不断,我就会从口袋中拿出柔软的纸巾,让孩子们把鼻涕擦干净;做数学练习时当一组上橡皮正好有人在使用,有其他孩子需要时,我就会递上橡皮,让小朋友及时改正错误;教学活动中,为增加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我把一些小的操作卡片或者小玩偶放在口袋中,操作时突然的跳出来,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在利用自己口袋的同时,我也经常关注孩子们口袋中的物品。有的宝宝会将家中的物品带到幼儿园,有的从家中带了食品,乘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就偷偷的拿出来品尝,带得多的会给好朋友分享。口袋中还有好多。有的会带一些危险的物品,如弹珠、夹针等,我们发现立即处理。还有的会带钱,曾在小皓小朋友的口袋中发现一块带硬币等,一经发现我们都会没收,暂时由老师保管,来接送的时候给他们的父母,提醒家长来幼儿园的时候检查孩子的口袋,不要让危险物品带来幼儿园。有的小朋友会把幼儿园中自己喜欢的物品带回家,碰到此类事情,我们会和家长进行沟通,并告诉小朋友幼儿园的玩具是大家玩的,如果拿回家后就会越来越少了到没有,大家以后就没有玩具可玩了。
幼儿教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事事处处做个有心人,注重观察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关注每一个细节。俗话说:“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同样,幼儿间的个性和品质也各不相同,要使幼儿的潜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就应以发现“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赏幼儿身上的闪光点,从细微处关注孩子的成长,细微处才能见真情,更多地要看到幼儿的可爱之处,还要接纳幼儿的不足。在教师宽容、欣赏、微笑里,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得到发展。
小百科:口袋指指缝在衣服上用以装东西的袋形部分,衣兜。或一种装物用具,一般用布、皮做成;用布、皮等做成的装东西的用具。可以比喻类似口袋的包围圈、口袋阵,也可以代指钱包。有时也指著名掌机游戏《宝可梦》的汉译缩写。
幼儿园科学教案13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2.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探索兴趣。
3.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
1.毛线、乒乓球、石子、塑料瓶盖、回形针、吸管、纸片。
2.人手一份小记录表、笔、水盆、抹布。
3.大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托盘中都放着哪些东西?
2.这些东西放入水中后,哪些会沉,哪些会浮?
二、探索发现
1.逐一实验,观察沉浮,并记录在表格中。
2.老师把小朋友的猜测记在了大记录表上。小朋友对照记录表将材料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并将这个材料是沉还是浮记录在记录表相应的位置上。
三、与小朋友分享实验结果
1.将自己的观察记录表与同伴的对比,看看结果是不是都一样。
2.对有争议物体教师现场实验。
活动反思:
将科学现象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材料,使每个幼儿都有探究的条件和可能。让每位幼儿都能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和探索,让幼儿去感知、去探索,对幼儿有意识地加以启发与引导,以学习者的身份展示自己的发现,借助这种隐性示范,激发幼儿积极探索,从而发现水的秘密,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尽可能地满足幼儿在已知的生活经验中提炼解决的方法,并进行验证,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大大的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幼儿培养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以及科学素养。
不足之处:
1.活动中,教师讲的太多,应该让幼儿通过自主操作,从而得出结论。
2.教学手段应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跳脱出来,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开展活动。
幼儿园科学教案14
一:活动目标
1、活动中探索管子运水简单的运程,使其知道管子运水既快又方便。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产生尝试愿望及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管子、海绵、针筒、杯子、勺子、盆子、水等等
三: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玩水运水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水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玩水好不好。”“不过要求,让你们把盆子里的水运到小碗里,看谁先运满一碗。”
1、幼儿操作
提问:“你刚才是用什么运水的?”(用碗舀、海绵吸再拧出水等)
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会用不同的`东西想办法运水,
(二)引导幼儿用管子运水
1、出示图片
“刚才大家玩得真开心,可是有个小弟弟正在发愁,愁什么呢?原来他想喝水,但只有一桶水,搬也搬不动,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帮小弟弟能运出水来?”
2、幼儿第一次尝试
提问:(1)“你用什么运水的?水出来了吗?”
师:“用管子怎么运水呢?你来试一试吧。
(2)“你为什么不用杯子或其它?”
师:“大家想不想用他的办法试验一下?”
2、幼儿第二次尝试
提问:(1)“你的管子出水了吗?是怎么做的?
(2)“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管子里不出水呢?”(幼儿讨论)
师:“因为管子里有空气,刚才吸的时后没把空气吸完,所以不能出水,想再照我的方法来试一次吗?”
3、幼儿第三次尝试
提问:“这次有没有成功?你是怎么做的?”
(三)了解几种水的运输
提问:(1)“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聪明的人就利用这样的原理发明了好多东西,比如水泵抽水……“
(2)“知道有哪些东西是利用这个原理的吗?”(幼儿个别回答)
(3)“让我们长大后发明更多有用的东西,给大家带来好处和方便。
幼儿园科学教案15
活动由来:
春天来了,天气变暖和了,非常适合幼儿种植。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等各方面相对较差,宜种植种子较大、生长周期短、管理方便、幼儿熟悉的植物,因此,我特意为幼儿选择了大蒜,让幼儿在看一看、说一说、摸一摸、剥一剥、种一种中掌握种植大蒜的基本方法,了解大蒜的生长变化过程。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大蒜、蒜苗的基本特征,了解蒜的生长变化过程。
2、学习蒜的基本种植方法,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和能力。
3、知道吃大蒜对身体有好处,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
活动重难点:
知道种植时将蒜根朝下、蒜牙朝上。
活动准备:
1、蒜、蒜苗、小铲子、浇水盆、泥土和花盆。
2、蒜的教学课件,种大蒜的儿歌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老师出示蒜苗,引导幼儿说出其名称,表达对蒜苗的喜好。
老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蒜苗)你们吃过蒜苗吗?是什么味道?好吃吗?
老师:老师也很喜欢吃蒜苗,因为蒜苗可以预防流感等疾病。
老师:蒜苗这么好吃,你们知道蒜苗是从哪里来吗?农民伯伯是怎样种出蒜苗的?
二、学习新课
1、老师出示大蒜,引导幼儿说出其名称、特征及用途。
老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大蒜)大蒜是什么形状的?
老师:让我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剥一剥、掰一掰大蒜,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提示:引导幼儿发现大蒜是由多个小蒜瓣组成的,蒜瓣围成了一个圆圈,每个蒜瓣都有白白的蒜根,尖尖的地方是蒜芽,用手轻轻一剥,大蒜的衣服就扯破。
老师:你们吃过大蒜吗?是什么味道?喜欢吃吗?(让幼儿知道吃大蒜可以预防很多疾病,如癌症)
2、老师播放种植蒜瓣及其生长过程的教学课件,让幼儿获得初步的感官经验。
老师:农民伯伯就是用这些小蒜瓣种出来,让我们去看一看农民伯伯是怎么种蒜瓣的。(播放种蒜瓣及其生长过程的教学课件)
老师:农民伯伯是怎样种蒜瓣的?
老师小结:农民伯伯把大蒜剥成一个个小蒜瓣,把蒜瓣种在泥土里,然后给蒜瓣浇水,蒜瓣就种好了。
老师:农民伯伯为什么种小蒜瓣,不把整个大蒜种在泥土里呢?
老师:蒜瓣是怎样长成蒜苗的?
老师小结:蒜瓣就长出了绿芽,绿芽往土外钻,绿芽长呀长呀,就长成了一颗大蒜苗。
3、老师示范种植大蒜的步骤,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老师:农民伯伯种出了蒜苗,让我们吃到了好吃的蒜苗,让我们也来种蒜苗吧!
老师:我们先把一个个圆形的大蒜,剥成一个个小蒜瓣,然后用小铲子松松土,土松好后,拿起一个小蒜瓣,蒜根朝下,蒜芽朝上,将蒜瓣插进泥土里,盖好土,最后给蒜瓣浇点水,就种好了。
4、老师播放“种大蒜”的儿歌录音磁带,幼儿尝试种植大蒜,老师巡回指导幼儿正确种植蒜瓣。
老师:老师的大蒜种好了,现在,轮到小朋友们种大蒜了。
附儿歌:种大蒜
大圆蒜,手里拿,轻轻剥,剥成小蒜瓣;
根朝下,芽朝上,插土里,蒜瓣土里坐;
盖好土,浇好水,种好了,等着蒜苗长。
老师:小朋友们种好大蒜后,把自己的名字贴到你种的大蒜盆上,以后就知道你种的大蒜在哪里了。
三、巩固新知
1、老师引导幼儿交流种植大蒜的方法。
老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会种大蒜了,你们能告诉老师是怎样种大蒜的吗?
四、结束活动
1、老师引导幼儿收拾物品,结束教学活动。
老师:小朋友们的大蒜种好了,让我们慢慢等着大蒜长大吧!现在,我们要先收拾地上和桌子上的'物品,要不然我们会被这些物品拌倒的。
活动延伸:
1、老师次日带领幼儿观察自己种植的大蒜的生长情况,交流自己看到的大蒜特征,如果泥土比较干燥,要引导幼儿给大蒜浇水。
2、在美工区或操作区,可投放大蒜的生长顺序图,供幼儿观赏,模仿画,按照大蒜的生长顺序排序,巩固对种植大蒜的知识。
温馨提示:
1、幼儿园如果有空地,可以直接让幼儿种在空地里,然后用树枝或石头等来标志,表示是自己种的大蒜,方便幼儿找到自己种植的大蒜,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幼儿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科学教案12-11
大班生活科学教案幼儿园生活科学教案03-06
【推荐】幼儿园科学教案02-10
【热门】幼儿园科学教案02-11
【热】幼儿园科学教案02-11
幼儿园科学教案【荐】02-11
幼儿园小科学教案03-20
(精品)幼儿园科学教案05-22
幼儿园科学教案【精】01-23
【荐】幼儿园科学教案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