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园大班按用途分类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按用途分类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一.在游戏中,学习按物体的名称、用途或性质进行分类,初步探索统计方法。
二.乐意与同伴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
三.分工合作,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
1. 组织参观超市,观察了解超市的物品排列。
2. 有生活用品、玩具、食品的类概念
二.环境的创设:
利用货筐、积木、标志片等与共同布置成一个"xx超市"
三.材料准备:
发动收集用品、玩具类、食品类的物品若干
袖套、笔、记录板,人手一份,橡皮擦六块
活动过程:
一.分类
师幼共同搬运货物(生活用品、食品、玩具类)
2. 讨论如何将物品分类摆放。谈话:想想怎么样摆放物品能更合理,让顾客一看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3. .提出分类要求:
(1)任意物品的归类摆放要整齐合理
(2)要轻拿轻放,与同伴商量,互相合作
4.引导按物品的名称、用途或性质进行分类归放,让尝试在总分类进行子分类
5.组织观察超市,说说物品的归放是否合理,为什么?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统计
1. 问题讨论:想知道超市里有什么物品吗?它们的数量是多少?该怎样统计呢?
2. 提出要求:统计时要认清楚你统计的是什么物品,数量是多少?
3. 自由探索:
(1) 自由选择物品进行记录。记录的方法有自己决定。
(2) 重点指导清楚地记录,统计的是什么物品,它的数量是多少?
(3) 引导能力强的大胆尝试,想出更合理的统计方法
(4) 鼓励互相交流各自的统计情况
三.讲述
1. 请部分讲述自己的统计情况,并对统计的结果进行验证
2. 帮助整理,提升更为合理的统计方法
四.延伸
1. 出示统计表,帮助从随意的统计过渡到表格的统计
2. 进一步激发统计的兴趣和愿望
幼儿园大班按用途分类教案 1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说出卡片上物品的名称及用途。
2、初步学习将相同用途的物体归类。
活动准备:
贴绒图片、水果、衣服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认识物品,知道其名称和用途。)
老师:小朋友们好,今天商店里来了很多货物,我们来看看,商店里面都有些什么,你们知道他们的名字吗?知道的小朋友举手告诉老师。
(幼儿回答,老师总结。)
老师:对啦,商店里有棉衣、鞋子、裤子、苹果、橘子、你们都知道他们有什么用呢?
谁来说说这些货物都有什么用?
棉衣、鞋子、裤子用来做什么的呀?
棉衣、鞋子、裤子我们是用来穿的,我们每个人都会穿棉衣、鞋子、裤子。苹果、橘子我们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苹果、橘子是用来吃的。
二、基本部分。
(按用途将实物卡片分类)
老师:这些物品有的是用来吃的`,还有的是可以穿的,你们想哪些物品可以放在一起,为什么?
现在老师请一个小朋友到前面来摆放图片。在摆放图片的时候你们要边说变送,当你送苹果、橘子的时候你要说:苹果是吃的,橘子是吃的。
送衣服的时候就要说棉衣是穿的、鞋子是穿的、裤子是穿的。
老师:老师喜欢上课发言先举手的宝宝,现在呢,老师要请XX小朋友下来,我们看看他分的对不对。
(请幼儿上前来操作,老师及其他幼儿在一边观察。)
当小朋友送完的时候,老师在一边请其他的小朋友来检验并说:他放得对吗?从里可以看出他是对的?
引导幼儿说出:棉衣、鞋子、裤子是用来穿的,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
苹果、橘子是用来吃的,所以我们就把它们放在一起。
老师:刚才小朋友都说的很对,棉衣、鞋子、裤子是用来穿的,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苹果、橘子是用来吃的,所以我们就把苹果、橘子放在一起,我们是按照物品的用途来分类的。
三、活动结束。
幼儿园大班按用途分类教案 2
一、设计意图:
二胎时代,很多家长因为忙于工作和带孩子,往往疏忽了家里的整理,但也因为没有及时整理,造成了家里东西经常找不到,孩子到幼儿园不愿意、甚至不会收玩具的现象,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幼儿园新《纲要(试行)》第二部分第二大点——科学领域的目标的第三点指出:理解生活中的简单的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大班幼儿的数学思维发展的特点,教师设计了这个活动——按物品的共同用途整理物品。教师为创设明明起床来不及找袜子的生活场景,让幼儿在生活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分类这一数学知识来解决活动中遇到的矛盾。围绕着清理杂乱物品的过程,通过比较——归纳——推理三个步骤,启发幼儿在实际的动手操作过程中,一步步地明白如何把物品按共同的用途进行分类、并说出给物品分类的依据。鼓励幼儿大胆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中领略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二、活动目标:
1.能按物体的用途进行分类,并记录分类标准。
2.能正确表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分类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捷。
重点难点:把物品按照用途进行分类,并能大胆的说出分类的理由。
三、活动准备:
1.希沃白板课件;
2.区域玩具;
3.幼儿操作实物,水杯、汗巾、擦手巾、碗、筷子、勺子等。
四、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找袜子。鼓励幼儿运用生活常识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铃……什么声音响了?时间到了,可是所有的物品都堆得乱七八糟的,她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袜子,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帮她吗?
师:是个好办法,我们就试一试把东西分类整理这个办法吧。
(二)鼓励幼儿尝试把物品图片进行分类和了解类别名称。
1.引导幼儿分组把物品的图片进行分类。
(1)师:在分类之前,想一想我为什么这样分呢?分完再跟小伙伴说一说你分的理由?
(2)分享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把它们分在一组?
(3)师幼小结:非常感谢小朋友的帮忙,这些东西看起来清楚多了!原来物品可以按照用途来分,这些是吃的,这些是用的,怎样可以让别人一看就明白你们的分类方法呢?
2.幼儿操作探索物品的不同用途进行分类,并表达分类理由,学习简单的记录方法。
(1)引导幼儿做标志。
引导语:这些物品他们有什么用途呢?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标志表示并记录下来。
(2)幼儿分组操作,巩固对不同用途的物品进行分类。
①一组:白板
②二组:实物
③三组:实物
(3)操作并记录,教师巡回观察。
(4)师幼利用白板,分享交流探索成果。
(三)幼儿分组整理区域玩具。
1.教师引导幼儿分组整理弄乱了的区域,鼓励幼儿把它们按照共同的用途分别放入贴有相应类别标签的箱子里。
师:请把有共同用处的东西放在同一个箱子里。
2.操作结束后,幼儿互相检查整理物品的结果。
(四)结束部分
(1)引导语:宝贝们,明明在你们整理好的服饰用品箱子里快速地找到了袜子。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把物品按共同的用途进行分类,分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好方便啊。
五、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数学区投放本节课活动材料。
家园共育:家长引导幼儿说说生活中不同用途的物品,并进行分类。
六、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材料的选择体现了“生活化”的特点。《纲要》用“身边事物和现象”“周围环境”“生活经验”等词句明确了数学内容应取材于现实生活,适应幼儿的实际水平。教师选择幼儿较为熟悉的生活——“找不到袜子”创设了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幼儿的生活,引导幼儿积极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会。
我立足于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出发,充实创设幼儿熟悉的生活情景——“找袜子”,引导幼儿从实际生活中感知,从中体验数学知识的'乐趣。教师把数学内容设计成一个生动、真实、可亲身体验的生活事件和游戏情境,为幼儿提供了可亲身体验的生活时间,使幼儿自然而然地与情境中的人、事物、事件相互作用,由境生情,由情促学,全身心投入数学活动,体现了一个数学内容就是一个情境、一个事件、一个情节的展开,把教材变成幼儿可操作、可感知、可表现的实践活动。
以幼儿的直接体验为主,充分发挥幼儿主动性与参与性。整个教学活动教师提供给幼儿两个大的操作时机,让幼儿在轻松的活动氛围中探究与发现,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本次活动的操作体现出教师新观念,操作练习亦能体现“生活化”。教师紧密联系生活,为幼儿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让他们在活动着的环境中操作练习,促使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探索数学知识,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对数学活动感兴趣。本次活动选取生活中的实物供幼儿摆弄,注重将现实生活引进课堂,让孩子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自己感悟数学知识以及数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在活动中,我努力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并让幼儿面对生活,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探索和自己与客观事物的真实接触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学会应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发现和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而不是把它们作为一种知识储备或教条。《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数学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
本次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把生活中知识恰到好处的运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设情境并能及时地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了恰当、巧妙的指导,体现了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活动中,教师的善于观察、果断决策,针对幼儿的表现,尊重幼儿的活动兴趣,让幼儿在积极互动的活动氛围中进行探究活动,调动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数学活动中,如何为幼儿的操作过程和结果提供一个适切的交流、表达的机会?如何与幼儿一同完成归纳、小结和提升以及教师如何让幼儿有更多思考、探索、总结的机会,都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幼儿园大班按用途分类教案 3
活动目标:
1.能将物品按用途进行分类。
2.能正确表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掌握物品用途的相关经验。
2、物质准备:若干实物,图谱标记、实物图片,分类盒,分类板等。
活动过程:
一、以认识物品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整理物品,让幼儿初步学习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1.引导幼儿将篮子里的物品,按照它们的特点分到篮子里的三个格子中,想想看可以怎么分。
2.分好后和同伴说说你的分类理由。
三、师观察幼儿操作并个别指导。
四、师幼互动交流。
师:谁来说说他是怎么分,为什么要把它们分在一起?
五、运用图谱标记帮助幼儿梳理分类经验。
1.师:出示嘴巴、手、苹果、积木、汽车等标记卡,引导幼儿从中选出分别代表“吃的”“玩的”“用的”的标记。
2.师引导幼儿根据标记,将自己篮子里的物品按标记摆放好。
六、分组练习,巩固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1.介绍操作材料。
2.提出要求。
3.幼儿操作,师巡视指导。
活动反思:
一、活动开始我用为“小白兔”搬家作为引入让我们班的孩子自由去探索“小白兔”家的物品,这样不但可以加深他们的印象,还能更有兴趣学习。虽然有兴趣,但是可能我想的不够周到,我只考虑孩子的兴趣,却完全没有去考虑孩子们的能力水平,我提供的搬家物品(桌面玩具)类型太多了,如果我先2.3样再慢慢增加,我想就会更完美了。
二、我在让幼儿第一次探索时候,孩子刚开始很有兴趣,也有积极参与在活动中,这让我表示很欣慰,但是在探索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能力强的孩子和能力弱的孩子有差别,能力强的孩子一直拿,一直再进行分类,而能力弱的孩子却在那边玩玩具,所以在针对这点的时候,我觉得我应该多去帮助能力弱的孩子进行活动,而不是只顾着能力强的孩子。还有在幼儿探索完成的时候,我的小结不够明了,我只是一句带过,让很多幼儿都懵懵懂懂,他们分玩具是要干嘛。这点很需要反省。
三、第一次探索完接下来就是第二次探索,第二次探索的物品,我选择的是生活中幼儿常见的水果:苹果、香蕉、梨子这三样水果。在环节开始时,孩子们看到一堆水果,不知有多兴奋,多开心。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我让孩子先认识这3样水果,然后再进行名称分类,并让幼儿学会用XX和XX放在一起。在分水果的时候,几乎全部的孩子都能够参与在活动当中,无论是能力强还是能力弱的',这让我感到很开心。在操作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很棒,可是在让他们说是怎样分了?把XX和XX放在一起?能力强的孩子就会说,但是也没有说的很完整,而能力弱的孩子就不会说了,可见我们班的孩子在语言表达方面还是要更加加强的。
四、整堂课下来,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认为如果将第一次探索和第二次探索交换一下会更好些,因为分水果只有3样,而且比较明了,桌面玩具太多,而且形状也多,让孩子一开始就探索比较难的会比较不合理。
总之,要上好一堂好的公开课,没有充分的准备,充实的思考,是不能够诠释好一堂好的公开课的。在这次的公开课,我将反省我自己,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一名教师。
幼儿园大班按用途分类教案 4
活动准备
1、娃娃家区域:吃的(水果、蔬菜若干)、穿的(衣服若干)、玩的(玩具若干)。
2、纸箱若干,内有吃的、玩的、穿的、学习用品实物若干。
活动重点、难点
正确说出物品的名称及其用途,按用途进行分类。
活动过程
1、说说物品用途。
1)认物品。
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出示吃的(草莓)、玩的(玩具)、穿的(衣服)图片各一张。
提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请幼儿说出老师出示的物品图片的名称及用途。
师:这里还有许多物品,请你们每人拿1件物品,边拿边说出它的名字(师幼一起检查是否正确)。
2)出示表格,请幼儿认识表格,并了解表格的用途。
3)出示表格及吃的、穿的、玩的图片若干,让幼儿说出吃的物品放到吃的小表格里,穿的物品要放到穿的小表格里,玩的物品要放到玩的小表格里,并请幼儿将图片放到相对应的表格下面。
2、对物品进行分类。
1)小猪来做客,邀请小朋友去他家玩,并请支做客的小朋友帮它将家里的收拾整齐,把物品放到相应的位置。
2)另外一部分幼儿将教室中的.物品按其用途分类放好。
3)教师提问:看看小朋友将物品收拾整齐了吗?为什么要把这些物品放到一起?引导幼儿说出它们都是吃的(穿的、玩的或者学习用品),所以它们放在一起。
3、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按用途分类,吃的物品要放在一起,穿的物品要放在一起,玩的物品要放在一起,小朋友们真能干!
幼儿园大班按用途分类教案 5
目标:
1、懂得"垃圾分类"的意义,树立环保意识。
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分类等能力。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准备:
1、用废泡沫、插塑积木等材料布置成的"江山"和"贺村",其中"贺村"里散乱地放着一些垃圾。
2、各类实物垃圾,如香蕉皮、废纸盒、空易拉罐、矿泉水瓶、酒瓶、坏灯泡和杀虫剂、指甲油、摩丝瓶等。
3、5只垃圾分装桶,上贴5种标志
4、录像机以及有关垃圾处理的录像带。
5、磁性图片若干,一次性塑料手套若干。
过程:
一、评选"卫生城市"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两个地方的环境,启发幼儿说说:你喜欢哪座城市?这什么?如果你住在贺村感觉怎样?
2、请幼儿用贴五角星的形式评选"卫生城市"。
3、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你们不选贺村?如果你住在贺村会有什么感觉?
4、教师小结:贺村满地垃圾,又脏又臭,大家都不喜欢。而江山整洁有序,受人欢迎。你们想知道这个城市的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录像。
二、了解垃圾分类与回收的方法
1、教师配解说词,让幼儿观看有关垃圾分类回收过程的录像片断,然后说说垃圾车把垃圾送到哪里去了,垃圾回收后可以制成哪些新产品。
2、认识"回收利用"标志。
①出示"回收利用"的标志,让幼儿根据图意猜测该标志的含义,并说说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一标志。
②讲解"回收利用"标志含义,请幼儿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为什么?(纸、玻璃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等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制造出新的产品。)
③启发幼儿设计"不能回收利用"的标志图,并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为什么?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焚烧或深埋。)
④将黑板上的磁性垃圾图片按可以回收利用与不可以回收利用分成两类,教师检查幼儿分类情况。
⑤教师小结:如果我们能回收利用这些物品,就能净化环境,保护资源。
3、游戏:看谁做得对。教师说出某一垃圾的名称,如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幼儿就做形似的动作;如果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做形似"X"的动作。
三、将可能回收利用的垃圾作进一步分类
1、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让工人叔叔更好、更方便地处理这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
2、出示贴有标志的5只垃圾分类装桶,请个别幼儿将垃圾按标志分类。
3、组织幼儿戴上手套清理贺村的'垃圾,并进行分类。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孩子们都是积极的参与到活动来,一开始我神秘的出示以后各孩子们生活中的垃圾袋,从里边出示一些常见的垃圾,将孩子带到垃圾的情境中,又用游戏法,请小朋友尝试根据U盘中的垃圾分类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了解生活中的垃圾,再到体验垃圾分类,作为导入环节,从本次课孩子们的表现看是比较好的。
幼儿园大班按用途分类教案 6
1、活动目标
(1)动手操作,能够按物品的特征分类。
(2)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学会谦让。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按物品的特征分类。
难点:感知分类的概念。
3、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图形卡片,玩具,铅笔,书若干,动物图片数张,白纸。
4、整理物品
(1)小熊搬新家,小朋友帮助它把玩具和学习用品整理出来,摆放到合适的位置。
(2)幼儿动手整理,对物品进行分类摆放。
(3)谈话;你对物品是怎样整理并进行分类的'?
5、分卡片
(1)小朋友都累了,小熊家有这么多的图形卡片,让我们玩一玩分类的游戏吧!
(2)动手操作,幼儿自由分类。
(3)讨论:你是怎样分的?
6、动物分类
(1)小熊搬新家,它邀请了很多小动物来做客,它们是谁呢?(出示动物卡片)。
(2)小朋友,我们把这些动物分一分,你想怎么分?
(3)粘贴画。按动物特点分成飞。走。游三类。将小动物送到它们经常活动的地方,快乐的游戏。
7、活动延伸
这些小动物除了按其特点来分,还可以有很多种分法,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分?
幼儿园大班按用途分类教案 7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积极探索尝试,引导幼儿进行20以内的分类计数。
2.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理解并读懂统计表,进行连加练习。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挂图一张、备用挂图一张
提前画好的统计表、无色的图片、备用挂图一张(磁性教具摆上方,统计表下方)
颜色卡红黄蓝各一个、鸭子、鱼、蝴蝶无色的各一个、(红黄蓝)若干数字卡1(2)2(4)3(2)4(2)6(1)7(2)9(1)
铅笔、橡皮
活动过程:
1.情境主题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先和客人老师问个好。今天呀老师接到一个来自数学王国的电话,国王先生邀请我们去数学乐园玩。高兴吗?好的,让我们做上火车出发吧。(师幼做韵律操、出示挂图)小朋友们你们看路上多热闹啊!
1小朋友数数路上红、黄、蓝色的汽车分别有几辆?共有辆汽车?
2.谁的手里有气球?红、黄、蓝色的'各有几个?一共有几个气球?
3.马路边红、黄、蓝色房子各有几栋?一共有几栋房子?
我们继续(师幼做韵律操)
2.布题
师:哎!是鸭子、鱼和蝴蝶,他们排好队在干嘛呀?我们过去问问。你们好!你们在干什么呢?
——我们正准备比比谁的速度快,
师:哦原来是在进行比赛呀。我们来看看参赛的鸭子、鱼和蝴蝶都有些什么颜色的?
幼:红、黄、蓝。(出示统计表)
师:1.哦有红黄蓝三种颜色。我们来数数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鸭子、鱼和蝴蝶各有多少只?
2.请小朋友数数鸭子、(鱼、蝴蝶)公有多少只?
3.鸭子、鱼和蝴蝶要进行比赛,小朋友们想想该怎们比呢?是的相同颜色的为一组,小朋友帮忙数一下红(黄、蓝)色的参赛的有多少?
师:(请小朋友贴出相应的数字宝宝。)
3.评价练习
师:鸭子、鱼和蝴蝶都有点累,我们听一段音乐吧,小朋友喜欢看《小鲤鱼历险记》吗?那动画片里都有些呀?
(有泡泡、小美美、阿酷还有小龟)
师:瞧!泡泡小美美、阿酷正在研究呢。他们想按照红、黄、蓝进行分类统计。
1.他们想知道按红、黄、蓝三种颜色分,数数各有多少?
2.然后泡泡想知道三种颜色的共多少个?小美美想知道三种颜色的共有多少个?阿酷想知道三种颜色的共有多少个?
3.最后还想知道红色(黄、蓝)的图形共有多少个?
师:现在老师邀请小朋友们来帮帮他们,愿意吗?(每个小朋友发一张)
师:集体讲解。
4.延伸
泡泡、小美美、阿酷特别感谢小朋友们,想不想邀请他们来我们班区域里玩玩呢?我们邀请他们玩串项链的游戏,我们区域里有红黄蓝色的珠子,请小朋友用细绳子穿好后按颜色分类并算出红黄蓝色珠子各有多少个?
反思
此次活动,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精心设计,抓住幼儿好动的天性,巧妙地创设数学王国这一情境。在活动中,提高幼儿主动参与性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和掌握知识,使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幼儿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虽然此次活动环节清晰,重点突出,难点也有所体现,但是活动并不是很让我自己满意,有部分牛幼儿参与时有困难、不积极,总结有以下几点:一、幼儿对统计图的认识还不是很好,虽然统计图的学习在前面已经接触过,我想在本次活动前应再次做铺垫,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能按时完成练习;二、因为大班幼儿刚刚接触10以内的加减运算,而此次活动涉及到连加的运算,并且我出示的实物数量太多,导致给幼儿的连加计算加深难度,这是今天的活动超时的主要原因。在以后的活动前应该对幼儿的已知水平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这样,才能达成目标。
幼儿园大班按用途分类教案 8
活动目标:
使幼儿初步学会按照物体的两个特征(颜色和形状)进行二次分类,培养分析、判断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大分类板一快,标记若干(包括颜色标记和形状标记),不同形状、颜色的几何图形若干。
2、幼儿小分类板人手一块,不同标记人手一盒,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几何图形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分类板、向幼儿介绍名称和用途。
2、引导幼儿观察、学习使用二次分类板:当出示一个红色标记、一个绿色标记时,表明几何图形应按照红色和绿色分成二类,这就是第一次分类;当出示四个形状标记时,表示应将按颜色分过的几何图形,再按照形状分成各个形状。这就是第二次分类的完整过程。
3、幼儿操作活动
(1)、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引导全体幼儿开展讨论,加深对二次分类的'理解。
(2)、组织全体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视并让幼儿说出结果。
活动反思: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习,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
幼儿园大班按用途分类教案 9
【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的分类能力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对研究事物的各种特征及掌握事物的一些本质特征的能力仍然较弱。需要通过多次的分类活动来帮助提高他们概括、比较、分析的能力。层级分类是在上节课“多角度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为此,我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和感兴趣的材料,以集体讨论、个人探索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分析事物的特性,寻找多种分类方法,从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概括、比较的能力。
【活动目标】
1.能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层级分类,理解类与子类的包含关系。
2.按意愿确定合理分类的标准,运用简单的图画、标志、数字符号对物品进行分类统计。
3.能主动学习,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已学习多角度分类,学过简单的记录方式。
2.物质准备:
阅览室图片PPT、雨伞图片、分类板、记录纸、水彩笔、KT板、图钉、帽子、花环等。
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层级分类》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引入课题
1.谈话:小朋友你们去过图书馆吗?图书馆是怎样的?
2.播放幼儿阅览室的PPT
师提问:今天老师经过我们的阅览室拍了一张照片一起来看一看?你们觉得图书摆放得整齐吗?
3.幼儿讨论:请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图书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怎样整理图书会整齐有序,而且方便取放和查找呢?
4.教育孩子图书分类摆放在书柜上即整齐、有序又方便取放和查找。
5.以“小兔开百货商店”导入活动
师:小兔在森林里开了一家百货商店,店里的东西又多又乱,要请小朋友们帮助它,将商品分一分,你们愿意吗?
二、集体讨论分类标准,进行初步分类活动。
1.出示雨伞图片,幼儿讨论交流分类方法:
①师:小兔的商店里有许多雨伞,你们看一看、想一想,雨伞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可以按什么方法把雨伞分到这两个柜子里呢?
②幼儿讨论:雨伞分到两个柜子里,数一数分出的雨伞有多少?用标志和数字应该怎样记录和表述?(用什么图画、标志让别人一眼就明白分的方法以及每种物品的数量)如:分雨伞是按撑开的和合着的雨伞分,撑开的雨伞有4把,合着的`雨伞有4把。
2.引导幼儿在原来分类物品的基础上,观察按物品的另一特征分类进行二级分类
①你们看一看分好的雨伞中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能不能继续分一分
②幼儿讨论交流分类方法以及记录方法并大胆表述。如:又在撑开的雨伞里分出线条和点的雨伞,分别有2把,在合着的雨伞里分出手柄是弯的和直的雨伞,分别是2把。
三、幼儿第一次分组操作练习,探索雨伞的分类标准。
1.幼儿操作探索雨伞的不同分类方法
2.出示步骤图交代要求
3.师巡回观察指导
4.师反向验证
四、幼儿第二次分组操作练习,进一步探索物品的分类标准
1.师:小朋友帮助小兔分好了雨伞,小兔很高兴。小兔的商店里还有许多商品,要请小朋友们继续帮忙整理。请小朋友们帮助它,想一想按什么标准摆放衣服、围巾、手套、杯子、碗等物品,想好了就试着分分看。
2.幼儿自选操作材料中的一种物品的卡片(如衣服、手套等)按物品的特征分类,并在记录纸上用图案、标志、数字符合记录。
4.展示幼儿操作记录结果,交流、分享、讨论。
五、进一步迁移经验:游戏——《大风吹》
1.小兔的商店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整理得整齐有序,可以开业了。小兔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礼物,邀请小朋友一块儿做游戏。
2.游戏开始了:
①师:“大风吹”,幼:“吹什么?”——吹男生、女生快分开;
②师:“大风吹”,幼:“吹什么?”——吹戴帽子的男生手拉手,戴花环的男生快蹲下;吹戴头饰的女生手拉手,戴花环的女生快蹲下。
③师:“大风吹”,幼:“吹什么?”——吹黄色帽子和红色帽子的男生快分开,吹戴红色花环和蓝色花环的男生快分开;吹戴红色头饰和黄色头饰的女生快分开,吹戴红色花环和蓝色花环的女生快分开。
六、小结、延伸
幼儿讨论交流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整理问题,都可以用层级分类的知识来解决,这一方法可以带给我们许多便捷和好处,让幼儿养成做事有序的好习惯。
幼儿园大班按用途分类教案 10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形的两种(三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2、培养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操作兴趣。
活动准备:
第一次操作:颜色2种圆形、正方形图片若干个,第二次操作:颜色2种,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正方形图片每二位幼儿一份。分类图。
活动重点:
能根据图形的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合作进行分类并记录。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幼儿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评价
一、开始部分:闯关游戏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老师带领一起去图形宝宝家做客。
2、让幼儿说说图形宝宝家有哪些宝宝。
二、第一次操作:分家家进行二次分类。
1、请幼儿自己选择一种图形宝宝扮演这个图形宝宝。
2、请图形宝宝们想想怎么样分分家?
3、请幼儿根据图形的一种特征进行一次分类。并请幼儿说说是怎么按什么特征来分类的',教师进行记录。
4、观察分完后的图形,看看它们现在都一样嘛?看看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可以怎么分分家?
5、幼儿进行二次分类,教师进行记录。并对这两次分类进行总结。
三、第二次操作:分组操作拓展幼儿思维。
1、教师讲述操作要求:两位幼儿一组先两人讨论,一幼儿根据讨论结果先进行一次分类,另一幼儿进行分类记录,同前方法再根据其他特征进行分类并记录。
2、请幼儿两两分组进行合作。教师个别指导。
3、对幼儿操作结果进行集体检查。
四、活动延伸:将各种小动物进行二次分类 。
1、将各种小动物进行一次分类。(海、陆、空)
2、再进行二次分类:海分为鱼类和两栖类、陆分为家禽和野生、空分为鸟类和昆虫类。
引发幼儿活动兴趣,先初步接触活动的内容。
让幼儿扮演图形宝宝亲身体验图形分类的有趣。
让幼儿根据图形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教师一边记录一边运用语言跟进,为幼儿下一步的分组活动奠定基础。
清楚讲述操作要求,让幼儿能更好的分组操作。
【幼儿园大班按用途分类教案】相关文章:
按用途分类小班教案04-26
按颜色分类大班教案04-18
《按大小分类》教案02-22
按大小分类教案03-13
小班按形状分类教案05-03
按颜色分类小班教案04-27
按特征分类小班教案04-25
瓷砖的分类及用途03-30
水的用途大班教案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