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形》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2-05-14 09:33:39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正方形》小班数学教案(通用1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正方形》小班数学教案(通用1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正方形》小班数学教案(通用16篇)

  《正方形》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正方形,感知正方形有4个一样大的角和4条一样长的边。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到正方形物体或正方形物体的某一面。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学具:4根一样长小棒图形卡片若干。

  2.教具:画有各种图形的图片。

  正方形的实物,如手帕、围巾、魔方、积木。

  活动过程:

  1.幼儿操作,拼搭正方形,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⑴比比4根小棒是否一样长。

  ⑵请幼儿用4根小棒给小动物搭个四四方方的家。

  ⑶讨论:小动物的家是什么形状?数一数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⑷教师小结(用正方形彩纸演示):这种四四方方的图形叫正方形。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一样长;正方形还有四个角、四个角一样大。

  2.出示实物,加深对正方形特征的认知。

  ⑴出示手帕。手帕是什么形状?它有几条边?几个角?

  ⑵出示正方体积木。积木的什么地方是正方形。

  ⑶想一想,找一找,教室里或者家里还有哪些东西也是正方形。

  ⑷出示教具图片,逐幅引导幼儿找出每个物体中哪些是正方形。

  3.游戏:练习从众多图形中找到正方形。

  游戏名称:

  狐狸找家

  游戏玩法:

  ⑴观察场地上哪些圈中是正方形;

  ⑵教师扮狐狸,幼儿扮小鸡,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听到“狐狸来了”的`信号,小鸡赶紧躲到贴有正方形的圈中。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正方形》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初步认识圆形、正方形,并辨识生活中圆形和正方形的物品。

  2.通过游戏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图形初步的概括力

  3.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体会集体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

  能从生活物品中辨认出圆形和正方形

  活动准备:

  圆形和方形各2个、魔法袋,大嘴娃娃2个、圆形,方形饼干若干、ppt、鱼竿和小鱼若干,呼啦圈2个。

  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认识图形)

  1. 教师演示变魔术,出示圆形和正方形

  2. 分别介绍圆形和正方形

  3. 请一名幼儿变魔术,其他幼儿辨认图形

  二、送饼干(图形配对)

  1. 出示大嘴娃娃,请幼儿观察其异同(圆形与正方形的嘴巴)

  2. 给大嘴娃娃送上对应图形的饼干

  三、小熊开店(联系生活,对图形进行辨识分类)

  1. 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圆形和正方形的物品

  2. 尝试在活动室找圆形和正方形的物品

  3. 引出小熊开店并帮小熊整理货架

  四、游戏钓鱼(巩固练习)

  1. 引出钓鱼话题,和幼儿一起去钓鱼

  2. 介绍钓鱼注意事项:圆形的'鱼要放进圆形的鱼缸里,正方形的鱼要放进正方形的鱼缸里。

  3. 活动结束,幼儿随教师走出活动室。

  《正方形》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着的形状特征。

  2、 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3、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 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 图形标记、数不清字、大小标记。

  2、 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 (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

  活动过程

  一、 准备部分复习几何图形。

  1、 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

  2、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 出尝试问题1、 告诉幼儿今天来认识正方体。(出示正方体盒子)2、 展开正方体盒子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师:小朋友都有这样一张卡片和记录纸,请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然后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再比一比,这些图形的大小怎么样?请你在记录纸上写上来?

  3、 提示记录方法。

  三、 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

  四、 幼儿表达活动情况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五、 教师讲解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着的形状特征。

  1、 数一数:有六个图形。

  2、 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 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 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正方形》小班数学教案 篇4

  不同物体有不一样的形状,下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正方形有什么特征,通过游戏的方法让幼儿找出与正方形相似的物品有哪些,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1、活动目标:

  1、能正确说出正方形的名称。

  2、能从现实生活环境中找出与正方形相似的物品。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2、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大正方形一个以及与大正方形边一样长的小棒一根;

  2、材料配套:操作册。

  3、ppt

  3、活动过程:

  (一)游戏"看谁举得快",复习对三角形、圆形的认识。

  1、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看谁举得快"。老师在每个小朋友的.托盘里放了三角形和圆形图片,比如:老师说圆形,小朋友就要把圆形举起来;老师要是说三角形,那小朋友就要把三角形举起来,我们来比比看谁举得最快。

  (二)出示正方形,引导幼儿命名并感知正方形的主要特征。

  1、出示正方形,引导幼儿命名。

  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另一种图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这是什么形状呢?它有什么特点呢?

  1、出示与正方形边一样长的小棒,请幼儿用小棒测量正方形的四条边,让幼儿直观感知正方形四条边的特点。

  师:老师在每个桌子上准备了正方形卡片和小棒,老师想请小朋友用小棒来量一量正方形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现在请小朋友轻轻地像小猫一样地到位置上测量,量好后请你回到椅子上坐好。

  2、教师邀请个别幼儿回答。

  3、小结: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一样长。

  (三)游戏"正方形娃娃找朋友"。

  1、师:现在,老师想和小朋友玩另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正方形娃娃找朋友。" 正方形娃娃喜欢正方形的东西,有谁能告诉老师:你知道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2、出示正方形娃娃和ppt,让幼儿辨别。

  教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图片,请你找出图片中是正方形的物品。

  (四)幼儿操作,进一步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1、教师示范操作册内容,引导幼儿认真观看。

  师:等一下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完成操作册,现在请小朋友认真看。

  2、提要求:

  (1)在操作的时候,不要大声讲话。

  (2)操作完后请把彩色笔放回托盘里,拿着你的操作册回到椅子上坐好。

  师:现在请你像小猫一样走到位置上操作。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完成操作册内容。

  4、教师点评。

  教师根据幼儿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教育。

  《正方形》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正确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知道它们的外形特征。

  2、学习嵌板与相应卡片的配对。

  3、发展幼儿的视觉与触觉。

  活动准备

  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嵌板、实心图形卡片、粗线条与细线条卡片(附后)。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对兄弟,请你们仔细看一看(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嵌板)。

  二、幼儿观察、操作学具,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1、操作、感知,认识正方形与长方形。提问:

  (1)这对兄弟长得一样吗?

  (2)它们哪里不一样?

  (3)那它们有一样的地方吗?

  (4)师总结:这个四条边一样长的方形叫做正方形。这个两组对边一样长的方形叫做长方形。

  2、三段式教学法教授正方形与长方形:

  (1)师:这是正方形(长方形)。

  (2)师:这是正方形还是长方形啊?

  (3)师:这是什么?

  三、嵌板与卡片的配对。

  1、教师出示卡片,展示教具。

  师:今天正方形和长方形两兄弟还带来了它们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

  (1)(出示实心图卡片)

  师:你们看这张照片是谁的`啊?(根据幼儿的回答摆放卡片,检验是否正确。然后请幼儿摆放另一张卡片)

  (2)(出示粗线条卡片)

  师:我这里还有两张卡片,和刚才的有点不一样,你们来帮帮忙,看看它到底是谁的。(请幼儿尝试摆放)

  (3)(出示细线条卡片,请幼儿尝试摆放)师:你怎么知道照片是长方形(正方形)的呢?

  2、幼儿操作嵌板与卡片的配对。教师个别指导。

  师:小朋友们,桌子上有很多方形兄弟俩的照片,你们想不想去把那些照片发给它们啊?

  《正方形》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

  2、正确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求正方形周长的简便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简便方法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活动投影片、钉子板、尺子。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下面各题。

  520+70 430×2 1600÷8 430-60

  880÷4 3100×3 380+40 500×6

  4200÷7 800-50 400÷5 2000×4

  2、复习。

  (1)6×4表示什么?

  A、表示6的4倍是多少;

  B、表示4个6相加,用另一种算式表示是6+6+6+6。

  (2)乘法和加法之间有一种什么关系?

  (3)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例4,建立周长的概念。

  投影出示例3、例4这两幅图。

  问题:围成像图中这样的三角形和正方形,分别要用多少厘米长的线,该怎么求?

  (1)学生按要求自己解决。

  要求:请同学们在各自的钉子板上用线围成图中那样的三角形和正方形,用尺子量出它们每条边的长度,然后算一算围成这两个图形分别用多长的线。

  提示:以厘米为单位,如果每条边的长不是整厘米数,看和哪个整厘米数接近,就算大约是多少厘米。

  学生动手测量、计算之后,要求学生按操作的过程组织语言,用“先、再、最后”等表示次序的词汇报测量结果。

  教师深入学困生中,帮助他们准确测量。

  (2)学生汇报对两个图形的测量结果。

  引导学生明确:这个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三条边一共长12厘米,围成这个三角形要用12厘米长的线。

  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都是2厘米,四条边一共长8厘米,围成这个正方形一共要用8厘米长的线。

  (3)说明: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板书课题)

  2、学习例5。

  教师口述题目:用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使每边长2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下图:

  (2)让学生自己计算;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将两种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第一种: 第二种:

  2+2+2+2=8(厘米) 2×4=8(厘米)

  教师通过学生口述第二种算法时,板书:边长×4

  (3)重点讲解“边长×4”的道理。

  教师利用投影把计算公式与几何图形有机地联系起来。作法是投影出示正方形的图形,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各边长,然后把四个边长在一条线上拉直合并起来,就得到正方形的周长。

  启发学生明白其理:依据正方形的特点,想一想为什么用边长×4?

  因为正方形的四个边长相等,有四个同样大小的边长,所以,用公式表示,就是“边长×4”。

  (4)比较两种算法,说说哪一种最简便?

  引导学生明确:因为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数字小时用加法算还容易些,数字大了,用加法计算就非常麻烦,所以,用“边长×4”这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5)用这种简便算法,求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投影出示:

  (6)投影出示: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7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一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集体校对,纠正错例。

  3。小结:正方形的周长怎样求最简便?为什么?

  三、课堂小结。

  学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最有意义的是什么?

  四、随堂练习。

  1、量一量同桌同学为你准备的.七巧板块,算出其中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板块的周长。以整厘米为准。

  2、用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学生间拼成的大小不一)交给同桌,讨论:怎样测量,就可以算出这个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说说为什么。

  3、学校操场前面要建一个正方形的升旗台,边长是20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五、布置作业。

  1、一块正方形的手帕,边长是2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一个正方形的桌面,边长是80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一个正方形花圃,周长是60厘米,边长多少米?

  板书设计

  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

  例5

  2×4=8(厘米)

  答:它的周长是8厘米。

  探究活动

  分割图形

  游戏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正方形的特征。

  2、使学生的头脑灵活,增强观察能力。

  游戏过程

  1、教师:在正方形内用4条线段作“井”字形分割,可以把正方形分成大小相等的9块,这种图形我们常称为九宫格。用4条线段还可以把一个正方形分成10块,只是和九宫格不同的是,每块的大小不一定都相等。那么,怎样才能用4条线段把正方形分成10块呢?

  2、教师:请你先动脑筋想想,在动脑的同时还要动手画一画,手和脑同时参与活动,才能互相弥补不足,更快地寻找出答案。

  《正方形》小班数学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根据幼儿生活中出现的等分的问题,如:吃午点,还剩了10个小西红柿,有两个孩子们吃,让他们两个自己分,一人一半;或在美工区活动时孩子们分纸等问题,展开了此次的活动。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二等分的含义,学习二等分的方法。

  2、操作目标:通过操作探索出不同的方法给图形二等分,体验等分中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

  3、能力目标:探索对不同图形进行二等分。

  发散点:运用不同的等分线对图形进行等分。

  活动准备:正方形彩色纸片若干、多项操作学具、棋盘若干,记录单,剪刀,铅笔、手偶

  活动过程:

  (一)等分图形

  1、以情景引入。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这个问题情境,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同时,也能够更加生活化地展现生活的数学,更加易于幼儿的理解。

  (1)出示手偶:“你们看谁来了?”幼儿:“是平平姐姐。”

  (2)以手偶表演,教师问:“平平姐姐今天怎么不高兴了,有什么烦恼吗?”平平(教师扮):“今天早上吃早点,我发现只有一片面包片了,可是我要和盈盈一起来分享,小朋友,你们快帮我想想我该怎么办呢?”

  (3)师:“谁想到好办法了?”幼儿:“把面包片分成两份不就行了吗!”

  (4)平平(教师扮):“可是分完了会有大有小,怎么办?”

  (5)教师出示正方形的彩色纸片,提问:“面包片是什么形状的?”幼儿:“正方形的。”教师:“那我们就用正方形的纸来代替面包片帮平平姐姐来分成两块一样大的!”

  2、提供幼儿正方形纸和剪刀,请幼儿操作。提供给幼儿尝试的机会,验证自己的想法,并可以不受限制地尝试各种二等分的方法,用剪刀将其剪开的方法便于幼儿验证两部分是否相等。

  3、小结:

  (1)师:“你把正方形分成了几块什么形状,你是怎样分的?”

  (2)师:“有几种分的方法”(对角和对边折)

  (3)师:“怎样证明这两块一样大呢?”(比一比)

  (4)师:“怎样分才能一样大呢?”

  (5)教师于幼儿共同总结:只要找到了中心线,就可以将一个分成两个一样大的。进一步引导幼儿掌握二等分的关键要点。

  (二)运用学具进一步探索。只用纸来等分,以现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所致,比较精确的二等分方法只有对角和对边折两种,运用学具,抓住学具有洞洞点的特点,可以让幼儿进一步尝试以各种折线为中心线进行正方形的二等分,并且能够保证精确性。促进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是幼儿在明确等分要求的基础上自由地尝试二等分的多种方法。此环节更加注重幼儿的创造性和独特性,同时渗透了做一件事情可以有多种方法解决的道理。

  1、师:“你们用了两种办法,还有没有更多的方法呢?”

  2、请幼儿运用学具进行尝试,并准确找到不同形状的中心线,探索检验的方法。检验能够证明所分的`两部分是一样大的,检验的方法并不是单一的,为幼儿投放了与一块学具板相同的作业单的目的就是能够在记录等分方法的同时,还可以剪开记录后的作业单进行比较证明。除此方法还可以比较等分线两侧的洞洞子每排数量是否相同等方法。

  3、幼儿分组操作,教师针对寻找不同的中心线以及检查的办法进行指导,并引导幼儿记录、检验。

  4、小结:展示幼儿作业单,谁来说一说你用了什么方法进行了等分,你是怎样指导它们是一样大的。请幼儿将有创新的分法介绍给其他的幼儿,并展示不同检验相等的方法。让幼儿能够有交流展示的机会,并且结合大班幼儿集体学习的特点,鼓励幼儿创新。

  《正方形》小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形,让幼儿知道正方形有四条一样长的边和四个角。

  2.学习用小棒测量正方形的边。

  活动准备:

  1.跟正方形一样长的小棒人手一根

  2.操作纸人手一份

  3.一张画(上面有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长方形)

  活动过程:

  ——复习学过的知识,引入正方形

  师:今天张老师给我们的宝贝带来了很多的图形宝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图形宝宝都有谁?(出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师:那张老师的手上也有一个正方形,请你来看看这个正方形是什么样子的?(可以提示幼儿问他们正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注意在数的时候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小结:刚刚我们看到的正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

  ——知道正方形的'特征

  师:张老师发现我们的长方形也有四条边和四个角,那你们为什么就觉得这个就是正方形呢?

  师:我们看看正方形的四条边是不是一样长的呢?我们又要用什么办法来证明正方形的边是一样长的呢?张老师这里有一根小棒,我要用这跟小棒来测量正方形的四条边。你看我的小棒刚刚跟正方形的边是一样长的。在来量一量我们正方形的另一条边,我们发现又是一样长。那还剩下两条边我们想想他是不是也会一样长,我们一起在来量一量。我们都量好了,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是一样长的。

  ——幼儿操作

  师:那张老师也给我们的小朋友准备了2个图形,其中有一个是正方形,那我们也用小棒来测量一下。如果你测量出来是正方形的你就在他上面的圆圈里涂上颜色,不是的画就不用涂。

  ——讲评

  师:现在请宝贝们眼睛看着张老师,你们来看看他们做的对不对?

  《正方形》小班数学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会用正方形的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加深对“特殊与一般的认识”

  教学重点: 正方形的定义。

  教学难点: 正方形与矩形、菱形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双边合作 如:在教学时可播放转换动画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的可视思维过程,从而掌握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方法。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1)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

  (3)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如果不是,应该加上什么条件?

  (4)能说“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

  (5)说“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对吗?

  教学过程:

  让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矩形纸片,按要求对折一下,裁出正方形纸片。

  问:所得的图形是矩形吗?它与一般的矩形有什么不同?

  所得的图形是菱形吗?它与一般的菱形有什么不同?

  所得的图形在小学里学习时称它为什么图形?它有什么特点?

  由此得出正方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一)新课

  由正方形的定义可以得知:正方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又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因此正方形具有矩形的性质,同时又具有菱形的性质。

  请同学们推断出正方形具有哪些性质?

  性质1、(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性质2、(1)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3)正方形的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例1 求证: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求证:△ABO、△BCO、△CDO、△DAO是全等的

  等腰直角三角形。

  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C=BD,AC⊥BD,AO=CO=BO=DO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

  ∴△ABO、△BCO、△CDO、△DAO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并且△ABO≌△BCO≌△CDO≌△DAO。

  问:如何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呢?

  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1.先判定四边形是矩形,再判定这个矩形是菱形;

  2.先判定四边形是菱形,再判定这个菱形是矩形。

  例2 已知:如图,点A′、B′、C′、D′分

  别是正方形ABCD四条边上的点,并且AA′=BB′=CC′=DD′。

  求证: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及已知条件,可以得到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它们的斜边都相等,从而判定四边形A′B′C′D′是菱形,再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证明菱形是矩形。

  证明:(略)

  (二)练习

  1.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2cm,求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对角线长和正方形的面积。

  2.正方形的对角线和它的边所成的角是多少度?为什么?

  3.如果一个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那么它一定是正方形,为什么?

  4.如果一个矩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它一定是正方形,为什么?

  (三)小结

  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且正方形还是特殊的矩形、特殊的菱形,它们的包含关系如图:

  (四)作业

  1.已知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长4cm,求它的边长和面积。

  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3.求证:正方形对边中点的连线将正方形分成四个小正方形。

  4.求证:矩形的各内角平分线组成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小班数学教案 篇10

  一、教材分析:

  《正方形》这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第二节的内容。纵观整个初中教材,《正方形》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有关知识及简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平面几何知识,并且具备有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出现的。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续,又是对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进行综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本节课的重点是正方形的概念和性质,难点是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大纲要求,本节课制定了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正方形的概念及性质;

  2、能正确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推理、论证;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探究、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

  2、发展学生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2、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相互讨论的团队精神;

  3、通过正方形图形的完美性,培养学生品格的完美性。

  二、学生分析:

  该段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但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稍有欠缺,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特意设计了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培养说理能力,让学生们能逐步提高。

  三、教法分析: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采用"实践--观察--总结归纳--运用"为主线的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采取几种不同的方法构造出正方形,然后引导学生探究正方形的概念。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总结出正方形性质定理,最后以课堂练习加以巩固定理,并通过一道拔高题对定义、性质理解、巩固加以升华。

  四、学法分析:

  本节课重点是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分析归纳总结能力为出发点,着重指导学生动手、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在小组讨论中通过互相学习,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五、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相关知识回顾

  以提问的形式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定义及性质之后,引导学生发现矩形、菱形的实质是由平行四边形角度、边长的变化得到的。并启发学生考虑,若这两种变化同时发生在平行四边形上,则会得到什么样的图形?让学生们通过手上的学具演示以上两种变化,从而得出结论。

  第二环节:新课讲解通过学生们的发现引出课题“正方形”

  1、正方形的定义: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变化出正方形的`过程,并再次利用课件形象演示出由平行四边形的边、角的变化演变出正方形的过程。请同学们举手发言,归纳总结出正方形定义:一组邻边相等,且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再由此定义启发学生们发现正方形的三个必要条件,并且由这三个条件通过重新组合即一组邻边相等与平行四边形组成菱形再加上一个角是直角可得到正方形的另两个定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此内容借助课件演示其变化过程,进一步启发学生发现,正方形既是特殊的菱形,又是特殊的矩形,从而总结出正方形的性质。

  2、正方形的性质

  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以上是对正方形定义和性质的学习,之后是进行例题讲解。

  3、例题讲解:求证: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此题是文字证明题,由学生们分组相互探讨,共同研究此题的已知、求证部分,然后由小组派代表阐述证明过程,教师板书,在板书的过程中,请其它小组的同学提出合理化建议,使此题证明过程条理更加清晰,更加符合逻辑,同时强调证明格式的书写。从而培养他们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4、课堂练习:第一部分采用三道有关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对角线、边长计算的填空题,目的是对正方形性质的进一步理解,并考察学生掌握的情况。

  第二部分是选择题,通过体现生活中实际问题,来提升学生所学的知识,并加以综合练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数学实质是来源于生活并要服务于生活。

  5、课堂小结:此环节我是通过图框的形式小结正方形和前阶段所学特殊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所学几种四边形内在联系体现正方形完美的本质,渲染学生们应追求象正方形一样方正的品质,从而要努力学习以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达到理想中的完美。

  6、作业设计:作业是教材159页,第12、14两小道证明题,通过此作业让同学们进一步巩固有关正方形的知识。

  《正方形》小班数学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能在有干扰的情况下找出正方形。

  2、用对比的方法巩固对正方形的认识。

  3、乐于和同伴分享,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白板课件、iPad

  2.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了正方形和三角形,并能说出正方形的特征。

  活动重点

  用对比的.方法巩固对正方形的认识。

  活动难点

  能在有干扰的情况下找出正方形。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师:今天小熊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他还邀请了一个图形宝宝,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它是什么图形宝宝。(利用聚光灯功能出示正方形的局部。)

  师:你为什么猜它是正方形?

  引导幼儿说出正方形的特征。

  2、师:三角形也有角,我觉得它像三角形。(利用透明度功能将三角形和正方形对比。)

  教师带领幼儿分别数出正方形和三角形的角。(渗透方法,可以利用画笔做出标记。)

  二、去小熊家做客。

  1、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一下子就看出它是正方形宝宝,快带着正方形宝宝上火车去小熊家做客吧!

  2、幼儿在iPad上进行操作,找出正方形宝宝将他拖上火车。

  3、幼儿使用ipad分享自己找到的正方形。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xx的小火车坐满了吗。

  教师帮助幼儿在大屏幕上操作。

  4、师:火车开到了小熊家门口,在进小熊家之前,我们要把送给小熊的饼干放在盘子里送给他,不过小熊有个要求哦!(利用声音连接功能听小熊的要求。)

  5、师:请小朋友们把自己的饼干放进盘子里,要一个一个放,可不能把饼干压坏了哦!

  幼儿操作,把正方形饼干放在盘子里。

  6、师:现在,我们要把正方形的小饼干送给小熊,请你拿着小饼干在盒子上比一比,不是正方形的饼干小熊吃了会不高兴的,送给他的时候记得对他说“请你吃正方形的饼干”。

  7、师:哇!我们终于进到了小熊家,小熊的家里可真漂亮,小熊还告诉了我一个秘密!(利用声音连接功能听小熊的秘密。)

  三、找出生活中的正方形。

  1、师:谁来找一找小熊家有哪些东西是正方形的?

  引导幼儿说xx是正方形的。然后使用ipad把这个正方形物品照下来。

  幼儿使用iPad照相功能把自己找到的正方形宝宝照下来。

  2、投屏分享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找到了哪些物品是正方形的?

  利用投屏功能分享幼儿的寻找结果。

  四、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小朋友们可真棒!今天我们不仅能把正方形宝宝送上火车,还能在小熊家找出正方形宝宝。小朋友们可以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家里有没有正方形宝宝,可以用爸爸妈妈的手机照下来发到班级博客中哦!

  2、师:我们跟小熊说再见吧!请他以后也常来咱们班里做客哦!

  《正方形》小班数学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圆形、正方形,并辨识生活中圆形和正方形的物品。

  2.通过游戏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图形初步的概括力

  3.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体会集体活动的快乐。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活动重点:

  能从生活物品中辨认出圆形和正方形

  活动准备:

  圆形和方形各2个、魔法袋,;大嘴娃娃2个、圆形,方形饼干若干、ppt、鱼竿和小鱼若干,呼啦圈2个。

  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认识图形)

  1.教师演示变魔术,出示圆形和正方形

  2.分别介绍圆形和正方形

  3.请一名幼儿变魔术,其他幼儿辨认图形

  (二)送饼干(图形配对)

  1.出示大嘴娃娃,请幼儿观察其异同(圆形与正方形的嘴巴)

  2.给大嘴娃娃送上对应图形的饼干

  (三)小熊开店(联系生活,对图形进行辨识分类)

  1.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圆形和正方形的物品

  2.尝试在活动室找圆形和正方形的物品

  3.引出小熊开店并帮小熊整理货架

  (四)游戏钓鱼(巩固练习)

  1.引出钓鱼话题,和幼儿一起去钓鱼

  2.介绍钓鱼注意事项:圆形的鱼要放进圆形的鱼缸里,正方形的鱼要放进正方形的鱼缸里。

  3.活动结束,幼儿随教师走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当我进行实际教学过程时,我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了这样的现象:

  1.幼儿对各种图形非常感兴趣,幼儿对身边的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有渴望了解图形宝宝的欲望

  2. 在活动中,幼儿的情绪很活跃,能把自己发现的`主动地告诉老师和周边的小伙伴,使幼儿的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我还从孩子们的操作中

  1.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乐于参与,积极发现。

  2. 孩子们兴致浓厚,也愿意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参与。我觉得我原来的设计可以这样的调整:幼儿自我操作时间不足,没有创设幼儿合作交流的机会,语言还要精炼等,在以后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应加以改进,为幼儿传递良好的语感,培养幼儿善于表达的能力。

  《正方形》小班数学教案 篇13

  导学内容

  导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45页例4及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1蹦芮别周长和面积,加深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

  2蹦芄啦獬し叫蔚拿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导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要知道一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你可以怎么办?

  学生可能回答:

  学生1:用方格去摆。

  学生2:分成若干格再数格子。

  学生3:量出长和宽再计算。

  学生4:估测。

  教师:说得好,我们既可以计算,又可以估测。这些办法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二、教学新课

  1苯萄啦

  出示长方形:

  教师:如果问题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估测)学生独立解决后,再交流自己是怎样估测的。

  2敝兔婊的比较

  教师:如果要求这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先应怎么办?

  学生:需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

  学生独立测量教科书第45页例4中长方形的长和宽,并计算它的周长和面积。

  学生交流测量情况和计算结果,教师提问:你是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

  学生讨论: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从两者的意义、计量单位及计算方法上去比较周长和面积的.区别,并交流、填表。

  板书:

  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意义计算公式

  周长面积

  三、巩固应用

  (1)在钉子板上围成课堂活动第1题的图形,再想一想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分别相等吗?

  (2)完成练习八第1,2,3题。

  (3)实践活动。

  ①先估计教室面积,再测量出教室的长和宽,并计算周长和面积。

  ②估计操场的面积。

  四、反思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周长和面积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正方形》小班数学教案 篇14

  学习目标:

  1蹦芮别周长和面积,加深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

  2蹦芄啦獬し叫蔚拿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掌握面积估计的一些技巧。

  学习难点:估计面积的方法掌握。

  学习过程

  (一)预习活动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说说哪个单位

  大?哪个小?

  2.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

  3.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

  要知道一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你可以怎么办?

  我们既可以计算,又可以估测。这些办法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1惫啦猓撼鍪境し叫危

  如果问题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合作解决,交流自己是怎样估测的。

  估计面积:c㎡

  如果要求这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先应怎么办?

  测量长㎝,宽㎝。

  计算:

  周长:面积:

  2敝艹兔婊的.比较

  讨论: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周长指的是

  面积指的是

  小组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小给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三)拓展练习

  (1)在钉子板上围成课堂活动第1题的图形,再想一想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分别相等吗?

  (2)完成练习八第1,2,3题。

  (3)实践活动。

  ①估计教室面积是㎡,再测量出教室的长m,宽m,

  计算周长:面积:

  ②估计操场的面积。

  估计操场长是,宽是,面积就约是。

  (四)反思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周长和面积有了哪些认识?

  《正方形》小班数学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周长?

  2、能指出生活中一些图形的周长

  3、培养初步的逻辑能力

  4、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知道什么是周长?

  2、能指出生活中一些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1、知道周长的含义

  2、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软尺、细线、直尺、茶杯、钉子板、橡皮筯等

  第一课时

  一、初步认识图形的周长

  1、导入:同学们。从本单元起,我们又进入了新的内容的学习

  2、看图,说说镶的花边应该有多长?(应该是桌布一周的长度)

  3、引导学生认识到桌布一周的长度就是桌布的`周长,这节课我们要学的就是认识到周长.

  4、看第二图,说说树桩一周的长度是多少?63厘米

  5、对学生的汇报给予表扬和鼓励,并让学生爱护树木,保护环境.z引导学生说出树桩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树桩面的周长

  6、你们知道树桩面的周长是多少吗?

  二、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

  1、让学生用手指在课本上摸一摸索课本封面的周长,注意摸索时要注意些什么?

  2、肯定和表扬学生的回答,并作一定的补充。让学生感触周围其他物体的周长并让学生一边摸一边说给其他同学听。

  3、指导学生直接说出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如广告,操场的周长等

  4、结合例1和例2,引导学生对周长的概念进行总结

  三、进行课堂活动和课堂练习

  1、组织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的内容,要求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

  2、让各组学生代表汇报本组判断的结果及理由。引导学生比较后得出正确的答案

  3、布置学生动手操作完成练习十七第一题第二题,给学生经必要的指导和提示。

  4、带领学生集体评议刚才的练习活动。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1、让学生拿出课本和文具盒,摸一摸它们的周长,并要边摸边说。在学生动手摸的过程中,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纠正部分学生的错误。

  2、设疑引导:我们现在已经认识了平面图形的周长,但是怎样才能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呢?

  3、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表扬告诉学生这节课就学习测量周长的方法。

  二、测量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茶杯,让学生先说出这个茶杯的周长。

  2、转折设问:我们怎样才能把它的周长给商量出来呢?先说一说用什么东西商量,怎样测量?

  3、肯定和表扬学生的回答,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分组合作进行测量。

  4、让几个组的学生在讲台上淙自己测量的过程。让其它同学认真观看。台上的同学淙完毕后,问其他的同学:你们看清楚他们测量的过程了吗?发现有什么问题了吗?

  5、带领学生对这些同学挑出的问题进行集体评议。

  6、让学生再想一想怎么测量一张长方形纸的周长。提示学生可以先用软尺或细线试一下,看看能发现什么问题。

  7、表扬这位同学的想法。让学生尝试用这种方法进行测量。

  8、引导学生对测量周长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总结。

  9、你们能总结出周长的定义吗?让学生讨论交流。

  10、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给出周长的定义: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三、进行课堂活动和课堂练习。

  1、组织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的内容。要求学生先确定测量方法,再准备测量的工具。

  2、布置学生完成练习十七的第3题,让学生思考练习十七的第4题。给学生必要的指导。

  教学探讨与反思:

  《正方形》小班数学教案 篇16

  活动目的:

  1、愿意通过动手操作感知简单的正方形分割,并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喜欢图形宝宝,愿意与图形宝宝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A:幼儿已经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B:已经学会折叠纸张、切割纸张。

  2、材料准备:

  A: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图形宝宝若干。

  B:人手一份:正方形纸(5张)、塑料小刀(1支)。

  活动过程:

  一、图形宝宝找妈妈,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幼儿拼拼玩玩,整合出正方形。

  小朋友,你们能够帮图形宝宝找到大正方形妈妈吗?

  2、师生共同探究正方形的整体与部分

  小朋友们真棒,这个小朋友找到了大正方形妈妈。你们看看这个大正方形妈妈有什么图形宝宝啊?这个大正方形妈妈有四个一模一样的小正方形宝宝呢。

  二、分蛋糕,感知正方形的分割。

  正方形妈妈真高兴,她呀要请小朋友吃蛋糕,但是小朋友得先闯关,帮正方形妈妈把蛋糕切好。老师相信你们很棒,一定会过关的。加油哦!如果等会遇到困难时,可以请工具帮忙。

  1、切蛋糕第一关,分割成两个长方形。

  第一关,请你们将正方形蛋糕变成两块小长方形蛋糕,而且要一样大哦。

  教师巡视指导幼儿,鼓励幼儿比较出是不是一模一样。

  2、切蛋糕第二关,分割成四个正方形。

  现在请你们接受更有难度的挑战----第二关。请你们将正方形蛋糕变成四块一模一样的小正方形蛋糕。加油!

  3、切蛋糕第三关,分割成两个三角形。

  你们太棒了,竟然变出了四个一模一样的小正方形蛋糕,但是你们会变出两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蛋糕吗?这可是很难很难的哦。你们敢挑战吗?”

  教师巡视指导幼儿,引导幼儿小心切割出两个大三角形。

  三、拼拼玩玩,发挥想象变出物品的基本形体或基本轮廓

  1、出示变化出的物品的基本形体或基本轮廓,感知图形变化的趣味性。

  2、幼儿自由分组选择难度,创意拼摆。

  ①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简单图片进行模仿拼摆。

  ②模仿拼摆较有难度的基本形体或基本轮廓

  ③幼儿自由想象,创意拼摆

  四、活动延伸:圆形的分割

  刚才有个小朋友问我,圆形宝宝会不会表魔术啊??我也不知道也,要不我们今天回家试试。明天来告诉小朋友,再一起来说出答案。

【《正方形》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形》07-15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形08-25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形4篇09-06

《认识正方形》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08-12

数学小班教案:认识正方形07-30

认识正方形小班教案(8篇)09-10

认识正方形小班教案8篇09-10

幼儿园小班《认识正方形》教案03-07

小班数学活动认识正方形教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