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园大班优质科学教案《让谁先吃好呢》含反思(通用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优质科学教案《让谁先吃好呢》含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优质科学教案《让谁先吃好呢》含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按多种特征给动物进行正逆排序。
2、积极参与操作活动,感受排序活动的乐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桃子和小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1、引出话题。
提问:看这是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子,你们喜欢吃吗?
森林里的小动物也想吃。看看是哪些小动物,请你们来说一说。
2、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引导提问:你们看这是长耳朵的小兔,还有什么样的小动物呢?
数一数,一共有几位朋友?
二、按动物的某一特征排序
1、按动物的高矮、长短排序。
师:五个小动物都想先吃到桃子,让谁先吃好呢?他们决定比一比。
(1)按个子的高矮排序。
引导提问:长颈鹿把脖子挺得高高的。你们猜,他会说比什么才能让自己先吃到桃子?
(2)按耳朵的长短排序。
长颈鹿正要去吃桃子,可猴子说:"这样不行"。
引导提问:猜猜看,兔子会说比什么才能让自己先吃到桃子?
小兔子吃到桃子了吗?有没有小动物反对呢?
(3)按尾巴的长短排序。
"这样也不对"猴子大喊了一声。
引导提问:猜猜看猴子会说比什么才能让 自己先吃到桃子?
2、按动物的轻重排序。
提问:猴子有没有吃到桃子呢?
"不行!"河马使劲地跺着脚说。
引导提问:刚才长颈鹿要比个子的高矮,兔子和猴子分别要求比耳朵和尾巴的长短,猜猜看这一次大肚皮的河马会要求比什么呢?它会怎么说?
3、按动物的.高矮、长短、轻重进行新一轮排序。
"不行!"这时一点不起眼的毛毛虫大喊了一声。
引导提问:毛毛虫那么小,猜猜看,他会想比什么才能让自己得第一呢?
毛毛虫得了几个第一?是怎么比的?
教师小结。
三、品尝桃子
四、拓展活动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幼儿园大班优质科学教案《让谁先吃好呢》含反思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看了《让谁先吃好呢》这个故事,我就琢磨着能不能把这个故事变成一堂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幼儿不仅仅是听听故事,还能在故事中明白道理。首先,我从故事中的动物们按自己的某一特征进行高矮,大小,长短,轻重的排序。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
2、增强幼儿对排序操作活动的兴趣,逐步发展幼儿的思维、观察、比较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3、能用符号、数字等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
2、活动难点:在数石头游戏中,比出动物间的轻重关系,并记录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1、课件:让谁先吃好呢。
2、排序卡、
3、记录卡、动物与石头的比较图、水彩笔若干、水果。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动物及桃子的主要特征。
1)师(点击课件):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动物朋友,你们看,它们都是谁?数一数,一共有几位朋友?(猴子、长颈鹿、兔子、犀牛、鳄鱼、毛毛虫;6位朋友)
2)师:这些动物朋友都有一个最大的外形特征,你能把它的特征和它们的名字一块儿说出来吗?
(长耳朵小兔、大嘴巴鳄鱼、高个子长颈鹿、长尾巴猴子、大肚皮犀牛、小小的毛毛虫)
2、了解桃子的特征。
(1)师(点击课件):咦,这是什么呢?(桃子)
(2)师:看看,这个桃子长得什么样?(圆圆的;爱心形状;红红的;黄黄的;大大的)
(3)师:哇,这样一个爱心形状的、圆圆的,又红又黄的大桃子,要是现在就放在我们鼻子底下,闻上去又会是什么味道?(香香的)
(4)师:真想吃一口呀,你们想吃吗?(想)长耳朵兔子、长尾巴猴子、高个子长颈鹿、大肚皮犀牛、大嘴巴鳄鱼、小小的毛毛虫和我们一样,看到这个桃子,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都想先吃到这个大桃子,到底谁先吃好呢?
二、按动物的某一特征排序。
1、按动物高矮、大小、长短排序。
(1)按个子的高矮排序。
A、师(点击课件):长颈鹿把脖子挺得直直的,你们猜它会说什么?(按个子的高矮顺序来吃水果)那就得先量量看,谁的个子最高了。
B、师(点击课件):瞧,他们每人都找了一棵大树开始量了起来。动物们和大树的什么比?(树干)
C、师:它们一个个都紧贴着树干,认真的量着。小兔说:“不公平不公平,鳄鱼把自己的尾巴也算上啦?”小朋友们再看看,我们量身高的时候还要注意哪些问题。(不能站在高处、不能踮脚,要站在同一平面上)
你们看出来了吗?谁最高?第二高是谁呢?第三高呢?接下来轮到谁?第五高?最矮的一个是谁呀?
D、出示高矮排序图。
E、讲述故事:“看见了吧?看见了吧?我的个子最高,所以得我先吃!”长颈鹿把脖子伸得长长的,刚要去咬那个又大又红的桃子。
(2)按嘴巴的大小排序。
A、师(点击课件):“不行,这么大的桃子,当然得嘴巴最大的先吃了”鳄鱼张着一张大嘴,站了出来。到底谁的嘴巴最大?
B、师(点击课件):“我的.嘴巴大!”(犀牛声音)“谁说的!我的嘴巴才是最大的呢!”(鳄鱼声音)
C、师:你们说,谁的嘴巴最大?(鳄鱼)
E、讲述故事:“听见没,听见没有?我的嘴巴最大,当然是我先吃了!”鳄鱼使足了全身的劲儿,张大嘴巴,马上就要咬到这个又大又红的桃子了……
(3)按耳朵的长短排序。
A、师(点击课件):“这么做不行!”蹦蹦跳跳的兔子竖着耳朵跑过来。
B、师:欸,兔子会说什么呢?(谁耳朵长谁吃)
C、师:那就是说得按什么顺序来吃桃子?(长短顺序)
D、师:按什么的长短顺序,谁能完整的说一说?(按耳朵的长短顺序吃)
E、师(点击课件):对,应该按照耳朵长短的顺序、谁的耳朵长谁先吃!那就比比,看看到底谁的耳朵最长吧。“看,还是我的耳朵最长吧!”小个子的兔子好不容易够到长颈鹿的脖子,说道。
(4)按尾巴的长短排序。
师(点击课件):“这样也不对!”小猴子倒挂在树上,大喊了一声。“得按照尾巴长短的顺序吃桃子,尾巴长的先吃!”猴子甩着自己的长尾巴说道:“当然最长的肯定是我,我先吃”
2、按动物的轻重排序。
(1)讨论比重方法。
A、师(点击课件):“不行”,这时大肚皮的犀牛使劲儿的跺着脚说。
B、师:刚才,长颈鹿要求比个子的高矮,鳄鱼要求比嘴巴的大小,兔子和猴子分别要求比耳朵和尾巴的长短。(出示大小、长短排序图)
C、师:这一次大肚皮的犀牛会要求比什么呢?(比比谁最重)
D、师(点击课件):对,这么大的桃子,就应该按体重的顺序来,谁最沉谁先吃!犀牛大声说道。
E、师:那体重得得怎么称啊?用什么好办法呢?(你们想的办法可真多,看看小动物们想了什么办法呢?)(跷跷板)
F、点击图片,师生讨论:运用跷跷板称重,一头坐小动物,一头放石头。
师:你们平时玩过跷跷板吗?跷跷板是怎么玩的?(一跷一跷的,一个跷得高、一个跷得低)
师:两个人玩跷跷板时,一个跷得高,一个跷得低,想一想,跷得高的表示重还是轻呢?跷得低呢?如果跷跷板是平的,又说明什么呢?(跷得高表示轻;跷得低表示重;跷跷板是平的,表示一样重)
师:那用跷跷板怎么称出动物们的重量呢?(一边坐小动物,一边放上石头)
师:那怎么比出谁重、谁轻呢?(只要数一数石头的数量就可以了)
师:石头多的就表示什么?石头少的呢?(石头表示重,石头少表示轻)
L、师:真是一个好主意。瞧,小动物们找来了许多一样大、一样重的石头,争先恐后的坐到跷跷板上,忙着称自己的体重。(看PPT)有的跷跷板是平衡的,表示(两边一样重);有的跷跷板是倾斜的,表示(两边不一样重)。
师:我们先一起来看看不一样重的,毛毛虫和这1块石头比,谁跷在上面,谁跷在下面?这说明毛毛虫和这一块石头相比,谁重谁轻?(毛毛虫的重量比一块石头轻),教师演示记录:用个什么符号表示毛毛虫比一块石头轻好呢?(发散)
师:猴子与石头的比较情况呢?(猴子跷在下面,石头跷在上面,有4块石头。)边演示边记录,用什么符号表示猴子比4块石头重呢?(发散)
比高矮、大小、长短时,它们个个整齐的排好队,比得清清楚楚。可这一次它们每人一个跷跷板,谁都没法互相数一数。为了公平起见,等会儿,我们来帮它们数数有每人称出了几块石头的重量。数的时候,既不要漏数,也不要重复数,数完了就马上把石头的数量记在方格里。先数完的小朋友,可以和好朋友互换,检查一下,数得对吗?记得对吗?好,开始。
(2)幼儿数石头,教师观察指导。
(3)交流数石头结果,教师记录。
A、师:数好了吗?看着记录卡告诉我,大嘴巴鳄鱼有几块石头那么重?犀牛有几块石头那么重?长颈鹿有几块石头那么重?
(4)比出动物的轻重。
A、师:现在我们一比就知道谁最重了?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套动物卡片,请小朋友按照从重到轻的顺序给他们排排序。(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B、师:请小朋友来说说你的排序结果(边请幼儿说,边在黑板上演示)看看你们都排对了吗?
C、师(点击课件):看,最重的是我吧!所以这个桃子应该我先吃。犀牛朝着大桃子的方向哐哐哐地走了过去……
3、按动物的高矮、大小、长短、轻重,进行新一轮的排序。
(1)师(点击课件):“不行”这个时候一点也不起眼儿的毛毛虫大喊一声。“为什么不管什么顺序,都要从最大的开始!要论谁的个子最小,我是第一;要论谁的嘴巴最小,我也是第一;耳朵最短的动物,我还是第一名;要说尾巴最短的,我又是第一名;还有,要是问谁的体重最轻,第一名的不还是我嘛!从小的顺序开始,第一名都是我!所以,这个桃子就应该是我先吃!”
(2)师(出示排序图):咦,比谁最高,长颈鹿是第一名;比谁的嘴巴最大时,鳄鱼是第一名;比耳朵最长、尾巴最长时,兔子和猴子是第一名,比谁最重,犀牛是第一名;(出示毛毛虫排序图)现在,要论谁的个子最小,毛毛虫是第一;比谁的嘴巴最小,毛毛虫也是第一;比耳朵最短的动物,毛毛虫还是第一名,要说尾巴最短的,毛毛虫又是第一名;谁的体重最轻,第一名不还是毛毛虫嘛!
(3)师:你们觉得毛毛虫说得有道理吗?(有、没有)你说没有道理,你说有道理,别急,我们一个个说说自己的道理。
(4)引导幼儿各自讲述自己的道理。
A、师:你先说。为什么没道理?
B、师:你来说,为什么有道理?(大的要让小的)想想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从小排到大、从矮排到高、从短排到长”的情况发生?(排队、坐座位、做操时)
C、请小朋友也来按毛毛虫说的按从矮到高的顺序尝试进行排序,再按从轻到重的顺序进行排序。
(评析:让幼儿大胆讲述各自的理由,使幼儿在与伙伴的思维碰撞中,领悟高矮、大小、长短、轻重正逆排序的实际意义,在师幼、幼幼的抛接中,活动重点迎刃而解。)
三、品尝桃子。
1、师(点击课件):看来,毛毛虫说的很有道理。它一边说着,一边“嗖”的一下钻进了大桃子的肚子里,美美的品尝着,边吃边说“朋友们一起来吃吧,桃子真好吃呀!”6只小动物,一起分享着又大又红又香的桃子。
2、师: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比较方法,只要你认真观察,你就会找到许许多多的排列方式。老师为每组小朋友准备了一个水果,请小朋友们像小动物这样,按不同的标准,来比一比,排一排,看谁先吃水果。
四、结束:
幼儿分组用正向逆向等方式进行排序分享水果
师:请小朋友先分组讨论,说说你们准备按什么顺序进行排序吃水果。
教学反思
《让谁先吃好呢》是一个幽默生动、结尾出人意料的绘本故事。将这个故事转化为数学活动时,我反复思量,寻找着绘本与幼儿数学活动的结合点;大胆剪裁,调整着作品与幼儿经验的契入面,仔细阅读故事,我发现其中隐藏着两条线索,第一条是“让谁先吃好呢”,这就象一个谜,始终贯穿于故事之中,深深的吸引着孩子们;第二条是动物们按某一特征进行高矮、大小、长短、轻重的排序,这正是本次活动的价值所在。在活动设计中,我就牢牢的把握住了这两条主线,制订了具有适宜性、指向性的活动目标,即以“让谁先吃”的故事情景为切入口,利用故事情景推动幼儿对于排序经验、比重经验的不断建构。整个活动过程生动有趣,两条主线并驾齐驱、相互交织,若隐若现、相互贯通。在主题鲜明的情景化教学中,自然无痕的渗入正逆排序的方法,整合高效的融入称重游戏、符号的实际运用。活动目标在过程中自然展现、层层铺展、一一达成。
活动中,我能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与幼儿进行互动。始终遵循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原则。比如在按动物的高矮、大小、长短、轻重,进行新一轮的排序时,毛毛虫站出来说应该我先吃,教师没有直接说出结果而是让幼儿各抒己见,大胆讲述各自的理由,使幼儿在与伙伴的思维碰撞中,领悟高矮、大小、长短、轻重正逆排序的实际意义,在师幼、幼幼的抛接中,活动重点迎刃而解。让幼儿在活动中,兴趣高涨,一直在玩中学习,活动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但是,在教学活动中,虽然我尽量做到让全体幼儿都加入到游戏中来,但是还是对个别幼儿的关注度不够,对幼儿的个别引导上还是不够,我的设问有的幼儿不会,我就显得有点急躁,不能用语言好好的激化幼儿自主的思维,有时候老师就一一帮助幼儿解决了问题,这一点上,我做得很不好,所以在后面的评课中也有老师提出了这样的意见,我会虚心的接受,在下次活动课的时候如果再遇见这样的问题,我一定戒焦戒躁,尽量提出问题想办法和幼儿一起解决问题,让所有的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让自己的教学活动更加完美!
幼儿园大班优质科学教案《让谁先吃好呢》含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物体高矮、轻重等不同特征进行排序;
2、能运用简单符号记录排序结果;
3、体验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与成功感。
设计意图:一次成功的活动,首先需要制定适宜的活动目标,有清晰的目标在心中,可以为教师设计活动的各个环节、组织活动过程、把握生成的问题等提供一个明确的依据和方向。因而本次活动从不同角度设计了认知、能力、情感三个维度的目标。活动目标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具体、明确、有较强的针对性。
活动重点:按动物个子高矮、嘴巴大小、耳朵长短、尾巴长短、体重的轻重进行正向、逆向排序,理解逆向排序。
活动难点:能运用简单符号记录排序结果;
活动准备:
一、材料准备:课件《让谁先吃好呢》;排序卡、记录卡、笔。
二、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初步排序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桃子”导入,引出故事。(播放课件)
师:咦,这是什么呢?(桃子)
师:看看,这个桃子长得什么样?
师:哇,这样一个诱人的大桃子,你们想吃吗?
设计意图:以诱人的“桃子”导入活动,引发幼儿的兴趣,既“勾”起了幼儿品尝桃子的欲望,为理解动物看到桃子后急切品尝心境做好铺垫。
(二)了解几种动物的主要特征。
师:“诱人的大桃子吸引来了一群小动物,你们看,它们都是谁?数一数,一共有几位朋友?”(猴子、长颈鹿、兔子、犀牛、鳄鱼、毛毛虫;6位朋友)
师:“这些动物朋友都有一个最大的特征,你能把它的特征和它们的名字一块儿说出来吗?”(长耳朵小兔、大嘴巴鳄鱼、高个子长颈鹿、长尾巴猴子、大肚皮犀牛、小小的毛毛虫)
设计意图:把动物的最大特征和动物名完整讲述,既发展了幼儿细致描述的能力,又使幼儿对这六种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了清晰的认识,为接下来的“按动物的不同特征进行排序”作了有效铺垫。
(三)设疑激趣,导入主题。
师:这群动物都想先吃这个桃子,可让谁先吃好呢?你有什么好办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巧妙的引出了本次活动的一条暗藏线索“让谁先吃好呢?”幼儿自由讨论,激发起参与活动的浓厚兴趣。
二、基本部分:
(一)启发幼儿按照动物个子的高矮进行排序。
1、播放课件 ,引出从个子高矮排序的方法。
长颈鹿说:“我们按个子的高矮来排列,谁最高谁先吃。”
2、引导幼儿尝试用目测的方法进行高矮排序。
师:请你按照小动物个子的高矮,给小动物排排队。
3、观看课件,通过比较,引导幼儿说出量高矮的正确方法。
师:我们来看看动物们是怎样比的。(点击课件)
师:你觉得鳄鱼的方法对吗?(不对,要站在一样高的地方,量的时候要站直了,不能把尾巴算上,踮起脚来量也不行)
4、引导幼儿尝试用简单的符号记录排序结果。
师:动物们整整齐齐地站好了,从高到矮排序,谁最高?第二、第三高的是谁呢?接下来轮到谁?第五高?最矮的一个是谁呀?
师:我们来记录下比赛的结果吧,用什么样的符号可以表示从高到低呢?
设计意图:按高矮排序时,问题深入浅出的有效推进;使幼儿掌握了高矮比较中参照对象的统一性;并尝试用简单符号记录。从而为引出幼儿自主根据动物的不同特征进行排序的环节做好准备。
(二)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按动物身上的不同特征进行排序
1、激发幼儿讨论多种排序方法。
师:“如果你是其它动物,你愿意以这样的顺序来吃吗?”
“有什么好的办法让你喜欢的小动物当第一名?”
“你会用几种办法给小动物排序?”
2、幼儿自主排序,尝试在记录卡上记录操作结果。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并不呈现故事中其他动物排序的情节,而是鼓励幼儿展开联想,自主的尝试根据动物的不同特征进行排序。并尝试用自己设计的简单符号表示排序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
(三)根据幼儿对自己所展示操作材料的讲述,适时结合故事课件,集体讨论多种排序方法。
师:“你是怎样给小动物排序的,为什么?”
“小动物们也是这样排序的吗?”
1、按照兔子耳朵、猴子尾巴的长短,嘴巴的大小等动物特征排序,让幼儿集体进行讲述。
2、体重排序中,引导幼儿观看故事课件,运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等记录操作结果。
1)回忆跷跷板的经验,帮助幼儿按体重排序。
师:“体重得怎么称啊?犀牛用了什么办法呢?”(跷跷板)
“你们玩过跷跷板吗?跷跷板是怎么玩的?想一想,跷得高
的表示重还是轻呢?跷得低呢?如果跷跷板是平的,又说明什么呢?”
“那用跷板怎么称出动物们的重量呢?比出谁重、谁轻呢”(一边坐小动物,一边放上石头,数一数石头的数量就可以了么)
设计意图:故事中跷跷板称体重的情节,幼儿不易理解,因此采用启发式提问,联系生活中跷跷板的经验,为幼儿的思维搭建了情景化、游戏化的平台。
2)幼儿数石头,教师观察指导。
师:请小朋友帮助小动物数数每个跷跷板上的石头,数完把石头的数量记在操作卡。
3)交流数石头结果,教师记录。
师:谁的跷跷板上石头最少?毛毛虫连一块石头的重量都没有,我们应该怎么记呢?
师:猴子与石头的比较情况呢?应该怎样记录呢?
设计意图:引导幼儿运用合适的符号记录操作结果,既是对动物与石头比重的科学表示,又拓展了幼儿对“等号、小于号、大于号”实际运用的经验,体现了幼儿数学知识的有效整合。
(四)再次探索,动手操作——尝试逆向思维的排序
1、播放课件,呈现故事结尾。
师:小动物们想了各种办法来排列顺序,可是,最后大桃子却被毛毛虫先吃了,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2、幼儿再次探索,尝试逆向思维的排序。
师:毛毛虫怎样能使自己排第一呢?
小结:故事的.最后是弱小的毛毛虫排在了第一,毛毛虫是以“智”取胜,因为它运用了与其它小动物不同的逆向排序的方式,而且不仅个子最矮第一名,还是体重最轻、嘴巴最小、耳朵最小的第一名,获得胜利。我们要在毛毛虫的身上学会一个道理;不要小看自己,要学会相信自己。
设计意图:因为前面孩子们都沉浸在从最高、最大、最重的排序顺序中,这时出乎意料的故事结尾呈现,引发幼儿的疑问,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幼儿再次通过自己的探究解开谜底,最终主动获得逆向及多-维角度排序的经验。
三、结束部分:小组讨论,合作探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排序。
1、每组幼儿按自己组内幼儿的特征进行多角度、正逆顺序的排序并进行记录。
2、交流介绍不同排序的方法。
小结:刚才我们用了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排队,而且方法都各不相同,你们的本领真大,在平时的生活学习活动中,我们要了解自己相信自己,让自己成为最棒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比较方法,只要你认真观察,你就会找到许许多多的排列方式。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引导幼儿学以致用,从故事中回到生活中,迁移经验,不断探索。为后续学习提供了积极的影响。
教学反思: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感兴趣。”教师如果能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将所学内容寓于其中,使幼儿所学的知识有情、有境,就能引起其极大的兴趣。因而在此次活动的设计中,我将《让谁先吃好呢》这样一个幽默生动,贴近幼儿的绘本故事转化为数学活动,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环节。以探究为主线,引发冲突,通过多方猜测、积极验证、练习巩固等环节的设置,力求让幼儿对原本乏味的排序活动产生兴趣,通过有效的教学,重新建构排序的经验,促进良好数学思维品质的形成。
幼儿园大班优质科学教案《让谁先吃好呢》含反思 篇4
【教材分析】
《让谁先吃好呢》是一个幽默生动、结尾出人意料的绘本故事,将乏味的“排序”完美地蕴藏在美妙的故事里,将绘本与数学知识、生活经验完美地结合起来。所以我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了此次数学活动。在活动设计中,我以“让谁先吃”的故事情境为切入口,利用情境推动幼儿对于高矮、大小和轻重排序经验的不断建构,活动目标在过程中自然展现、层层铺展、一一达成。让幼儿在活动中表达、探索、操作,潜移默化地学习到数学知识,体验排序带来的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2.能按要求进行轻重排序,尝试记录结果。
3.积极参与排序活动,体验排序中的乐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按动物个子高矮、嘴巴大小、耳朵长短、尾巴长短、体重的轻重进行正向、逆向排序,理解逆向排序。
2.难点:在数石头游戏中,比出动物间的轻重关系,并尝试运用“〈、〉、=”号记录操作结果。
【教学方法设计】
每位幼儿一份动物可操作排序材料,体重记录单,教师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辅助教学。
【教学媒体与资源选择】
绘本故事书《让谁先吃好呢》,白板课件,设计过程中用到的画面图片和对应点击的小按钮。
【课堂教学用工具和软件】
1.物质准备:活动白板课件,幼儿人手一份记录单、铅笔、橡皮擦和动物排序图片。
2.经验准备:认识跷跷板,知道跷跷板是平的、翘高翘低表示的意思。
【教学实施过程】
一、初步了解动物及桃子的主要特征。
1.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1)师(点击课件):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一些动物朋友,看,都有谁呢?数一数,一共有几位?(猴子、长颈鹿、兔子、犀牛、鳄鱼、毛毛虫;6位朋友)
(2)师:这些动物朋友身上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呢?(例如:我们可以叫它长耳朵小兔、大嘴巴鳄鱼、高个子长颈鹿、长尾巴猴子、大肚皮犀牛、小小的毛毛虫)
2.了解桃子的特征。
(1)师(刷出来):咦,他们都在看什么呀?(桃子)
(2)师:看看,这个桃子长得什么样?
(3)师:哇,这样一个爱心形状的、又红又黄的大桃子,看着就很好吃,馋得动物们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可是6个动物1个桃子,让谁先吃好呢?
二、结合故事,引导幼儿按动物的某一特征排序。
(一)按动物高矮、大小、长短排序。
1.按个子的高矮排序。
(1)师:“按照个子高矮的顺序吃怎么样?”长颈鹿把脖子挺得直直的,先说了一句。那就得先量量看,谁的个子最高了。
(2)师:于是,他们每人都找了一棵大树开始量身高。(点击下一页)请你们仔细的看看,有没有人耍赖皮犯规?(幼儿讲述)
(3)师:对呀,量身高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比,站站直,不能算上耳朵和尾巴。看,他们站好了,谁最高?第二高是谁呢?第三高呢?接下来轮到谁?第五高?最矮的一个是谁呀?(教师在动物的下方写上排名数字)
(4)师:按照个子高矮的排法,最高的是长颈鹿,所以桃子得它先吃。
2.按嘴巴的大小排序。
(1)师:“不行,这么大的桃子,当然得嘴巴最大的先吃了”鳄鱼张着一张大嘴发话了。于是,动物们都张大了自己的嘴巴,请你们看一看、比一比,按照嘴巴大小的顺序,该怎么排呢?
(2)请个别幼儿在白板上操作排序,教师用课件来验证(点击每个动物的嘴巴处就会出现一个个不同颜色、大小的圆,方便拖动比较),并一同小结排序。鳄鱼嘴巴最大,该它先吃,如他愿了!
教学设计按耳朵的长短排序。
(1)师:这时候长耳朵兔子和长尾巴猴子不同意了,它们会说什么呢?
(2)兔子:按耳朵长短排序(幼儿操作材料排序)猴子:按尾巴长短排序请小朋友按照长尾巴猴子的想法(点星星出现尾巴标记),一起来排排尾巴长短的顺序吧!(幼儿说教师拖动动物排序)讲评,师幼一同小结尾巴长短排序按耳朵长短(点花朵出现耳朵标记)来排序的话,该怎么排呢?交待操作要求:老师这儿有一张排序表,红旗是起点,请你们将动物们按照耳朵长短的顺序来整齐地排在黑线上。(幼儿操作)讲评,师幼一同小结耳朵长短排序
三、引导幼儿按动物的轻重进行记录和排序。
1.讨论比重方法。
(1)师:这下大肚皮的犀牛使劲儿的跺着脚,直说:“不行”。它会要求比什么呢?(比比谁最重)你们真的说到它心理去了,它就是要按体重的顺序来排。
(2)师:那体重该怎么称啊?用什么好办法呢?(点出跷跷板)运用跷跷板称重,一头坐小动物,一头放石头。
师:想一想,跷跷板是平的代表什么意思?一样重可以用符号“=”来表示。跷得高的表示重还是轻呢?跷得低呢?如果跷跷板左边重右边轻,可以用“>”来记录,左轻右重用“<”。(课件一一点出,对应记录帮助幼儿理解)
2.(点第一颗星星出现“体重记录表”)教师交待操作要求:为了公平起见,请我们小朋友来做裁判。先看好是哪位小动物在称重,然后数一数跷跷板上石头的数量用数字记录在“石头”下面的格子里,最后看看跷跷板是平的还是翘的,用相应的符号记录在中间。
3.幼儿记录,教师观察指导。
4.交流操作结果,教师记录反馈纠正。
5.引导幼儿一同来看着记录表进行体重的排序。
师:那么我一起来看着这张记录表,给小动物们排排体重吧!(点第二颗星星出现排序图,点第三颗星星消失动物称重图而出现6个动物进行拖拽)(幼儿说,教师排)看来桃子该给最重的犀牛先吃哇。
四、引导幼儿思考逆转排序。
1.(边小结边依次点页面中的小星星图标课件)
师:毛毛虫心想:“比谁最高,长颈鹿是第一名;比谁的嘴巴最大时,鳄鱼是第一名;比耳朵最长、尾巴最长时,兔子和猴子是第一名;比谁最重,犀牛是第一名。它该比什么得第一呢?
2.对呀,为什么不管什么顺序,都要从最大的开始!毛毛虫也想到了,我们可以反过来嘛,要论谁的个子最小,毛毛虫是第一;要论谁的嘴巴最小,毛毛虫也是第一;耳朵最短、尾巴最短、体重最轻,这第一名不都是毛毛虫嘛!大家一致认同了,于是毛毛虫痛快地钻进桃子里先吃了起来。
五、拓展延伸
1.师:想想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从小排到大、从矮排到高、从短排到长”的情况发生?(排队、坐座位、做操时)
2.师: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比较方法,只要你认真观察,你就会找到许许多多的排列方式。动物们依据自身的特点都找到了第一名的地方,其实在你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第一名,请你们回去想想自己在什么方面是最厉害的?
【活动反思】
《让谁先吃好呢?》是一节大班综合活动,第一次看到这个标题,我以为是一节礼仪活动,当看到活动简案后,发现这是一节和数学有关的活动。
一、活动选材贴近生活、设计层层递进
该活动选材来自一个绘本,主要讲述一群小动物为了吃一个桃子,进行不同形式的比较,因为绘本中的小动物都是幼儿熟悉的,所以通过观察,幼儿能快速的发现每个小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师能有效的.抓住绘本中的信息,让幼儿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特长,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该活动中教师精心设计每个环节,各个环节都能有效的挖掘绘本中的价值,活动环节层层递进,先从图片中找出6位动物朋友,然后让幼儿去观察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下面动物进行比较做了很好的铺,然后依据动物的目光引出了桃子。在动物朋友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比较时,教师引导幼儿用各种方法根据动物的特征排序,发现无论怎么比毛毛虫都是第一名,于是毛毛虫品尝到了桃子,最后引导幼儿有好东西要和同伴共同分享。
二、教师教态亲切自然、提问简短有效
执教该活动的是一位从教2年的教师,从活动中不难发现该教师教育基本功扎实,能对幼儿进行善引、善导,而且教态亲切、自然,能和幼儿有效的互动。在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特征时教师能用各种动作进行简单的提示,并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说一说。活动中教师的语言(提问和总结)都是简短有效的,教师能根据绘本内容用简短的语言进行提问,并针对幼儿的各种回答教师能用简短总结,而不是重复幼儿的回答,这一点很好。
整个活动是以综合活动进行展示,活动中的主要内容偏向以数学,通过聆听本活动,让我发现绘本的不同形式的展现,绘本不一定是语言活动的专属,主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细心观察,便能发掘绘本中更多的价值。
幼儿园大班优质科学教案《让谁先吃好呢》含反思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2、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3、积极参与排序活动,体验排序中的乐趣。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重难点:
能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课件:《让谁先吃好呢》。
2、动物图片4套,字卡:重→轻、高→矮、大→小,
3、数字1-10的贴纸4套、记录卡4张。
4、幼儿经验准备:认识跷跷板,知道跷得高表示轻;跷得低表示重;跷跷板是平的,表示一样重。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1、出示图片,认识动物。
2、引导幼儿说出动物各自的特征。
3、出示桃子
师:咦,这是什么?这个桃子看上去怎么样?闻上去又会是什么味道?
师:你们想吃吗?动物们和我们一样,看到这个大桃子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都想先吃到这个大桃子。可是,该让谁先吃呢?
二、按动物的特征排序
1、按个子的高矮排序。
师:长颈鹿说:“我们按个子的高矮来排列,谁最高谁先吃。”
师:小朋友,你知道应该怎样比高矮吗?我们来看看动物们是怎样比的。你觉得他们的方法对吗?
(观察图片、通过比较,引导幼儿说出量高矮的方法,“要站在一样高的地方,量的时候要站直了,不能把尾巴算上,踮起脚来量也不行”等。)
师:动物们整整齐齐地站好了,小朋友,你们看出来了吗?让我们从高到矮排序,谁最高?第二高是谁呢?第三高呢?接下来轮到谁?第五高?最矮的一个是谁呀?
师:原来,比高矮是长颈鹿的个子最高。
2、按嘴巴大小排序。
师:长颈鹿正想吃桃子时,鳄鱼长大嘴巴喊不行。他会提出比什么?
师:嘴巴的大小怎么比?看看动物们用了什么好办法。
课件演示动物比嘴巴的大小。
请幼儿看图根据动物嘴巴的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动物排队。
3、按动物的轻重排序。
(1)师:鳄鱼正想吃桃子时,犀牛不服气了,犀牛要求比什么?
师:那体重怎么称啊?有什么好办法呢?
师:我们来看看动物们是怎样称体重的。
引导幼儿理解跷跷板的原理。
师:于是,犀牛搬来许多石头,有几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集体点数10)
师:看,其他动物也在用翘翘板称体重呢,它们又有多重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记录表,请四个小朋友一组,一起数一数、记一记,最后根据石头的数量,按照从重到轻的顺序给这些动物朋友排序。
(2)幼儿数石头记录,按照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序,教师观察指导。
(3)交流数石头、排序的结果
(4)师:现在我们一比就知道谁最重了?(出示轻重排序图)
集体看排序图讲述。
三、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1、播放毛毛虫的话。
师(出示排序图):你们觉得毛毛虫说得有道理吗?
2、师:想想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从小排到大、从矮排到高、从短排到长”的情况发生?
四、品尝桃子
师:看来,毛毛虫说得很有道理。听了毛毛虫的话,小动物们决定大家一起分享这个美味的桃子。“啊呜,啊呜,
桃子真好吃呀!”
师: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比较方法,只要你认真观察,你就会找到许许多多的排列方式。
教学反思:
在“数学绘本”教学中,教师扮演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旨在引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热情。除了“数学绘本”本身的'趣味性让幼儿身临其境外,教师的语言、教态也应和“数学绘本”的故事情节相匹配。在此,有一个小技巧,即在故事情节的关键处将问题抛给幼儿,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满足幼儿的成就感。例如在《让谁先吃好呢》这一“数学绘本”的教学中,当长颈鹿说比身高时,我就抛出问题:怎样才能量出身高呢?藉此,让学生想出各种测量身高的方法。当猴子不同意比嘴巴大小时,教师抛出问题:你们猜,猴子会要求比什么?这个问题既让学生思考猴子有哪些特征,又让幼儿感受猴子的心理。
数学绘本通过有趣的童话情景,巧妙地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绘本故事中,不仅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绘本的魅力,而且还为教师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搭建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更为孩子们开心、快乐地学习创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数学活动因绘本更精彩。
幼儿园大班优质科学教案《让谁先吃好呢》含反思 篇6
设计意图:
在本次活动中,我以“让谁先吃好呢”的故事情景为切入口,推动幼儿对于排序经验的递进建构。在开始部分,让幼儿拿出动物卡片按从高到矮、从长到短、从重到轻给五个动物排序,这是动作水平的排序;然后,通过让幼儿观察排序图,从小兔的角度用语言表述出从矮到高、从短到长、从轻到重的排序.这是表象水平的排序;最后,让幼儿找出自己能得第一的优势,此环节的设置意在发展幼儿感知事物之间逻辑关系的能力,帮助幼儿逐步进行抽象水平的思考,最终达到摆脱具体事物、在抽象层次上学习数学的目标。
活动目标:
1、尝试按多种特征给动物进行正逆排序。
2、积极参与操作活动,感受排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课件、动物卡片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1、引出话题。
师:看,这是一个又大又香的桃子。你们想吃吗?
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也想吃。看看是哪些动物。
2、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长尾巴猴子、长耳朵小兔、高个子长颈鹿、大肚子犀牛)
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动物?
二、按动物的某一特征排序
1、按动物的高矮、长短等排序。
师:4个小动物都想先吃到桃子。让谁先吃好呢?它们决定来比一比。
(1)按个子的高矮排序。
师:长颈鹿把脖子挺得高高的。它会说比什么才能让自己先吃到桃子呢?孩子们按从高到矮的顺序帮他们排一排吧、老师在黑板上出示排序结果、老师课件出示排序图、为了公平、每个动物都要站在同一水平线、量的结果才真实有效
师:长颈鹿准备去咬那个又大又红的.桃子。可是反对的声音响了起来。长尾巴小猴子叫了起来“这么做不行!我要比尾巴的长短”。
(2)按尾巴的长短排序。
师:请孩子们拿出动物图片观察它们的尾巴、按从长到短的顺序排一排。
汇报、同时老师在黑板上出示结果、课件出示排序图确认结果师:小猴子吃到桃子了吗?有没有其他动物反对呢?我们来看看。
2、按动物的轻重排序。
“不行!”大肚皮的犀牛使劲儿地跺着脚说。
师:刚才,长颈鹿要求比个子的高矮,猴子要求比尾巴的长短,这一次我要比体重、请孩子们拿出图片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一排、汇报、同时老师在黑板上出示结果、课件出示排序图确认、(为了公平起见,请我们小朋友来做裁判。先看好是哪位小动物在称重,然后数一数跷跷板上石头的数量)、看看,小动物是怎么排队的?犀牛朝着大桃子的方向哐哐哐地走了过去……)
3.按动物的高矮、大小、长短、轻重进行新一轮的排序。
让孩子观察黑板上的排序图,小动物在比什么?是谁想的办法?按照什么顺序排队的?小兔也想先吃到桃子,它会和别的动物比什么才能得第一呢?你们想想看。
师:你们想出了不少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海猪想的办法和你们一不一样。
(出示录音)小兔说:“要比谁的个子最小,我是第一名;要比谁的尾巴最短,我也是第一名;要比谁的体重最轻,第一名的还是我!我得了3个第一,所以,这个桃子就应该我先吃!”)
师:小兔得了几个第一?是怎么比的?
师(小结):小动物们为了得第一想尽了办法,拿自己的长处比。聪明的小兔只是改变了比较的方法,按照从矮到高、从短到长、从轻到重的顺序比,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三、品尝桃子
师:小兔得了3个第一,它一边说着,一边跑向大桃子美美地品尝着,边吃边说:“朋友们,一起来吃吧,桃子真好吃呀!”4个小动物一起分享着又大又红的桃子。孩子们要向小兔学习、好的东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样才会感到快乐
四、拓展活动
师:你们想不想学学小动物比一比?请同桌的5个小朋友为一组,可以根据你们身体的部位如头发、个子等来排一排。
师(小结):只要我们认真观察,肯动脑筋,就会找到许许多多的排序方法。不仅可以从高到矮、从长到短、从重到轻排,还可以反过来从矮到高、从短到长、从轻到重排,这样遇到问题时我们解决的办法就会多一些。
就让我们用明亮的眼睛、聪明的脑袋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吧
课后反思
《让谁先吃好呢》是一个幽默生动、结尾出人意料的绘本故事。将这个故事转化为数学活动时,我反复思量,寻找着绘本与幼儿数学活动的结合点;大胆剪裁,调整着作品与幼儿经验的契入面,仔细阅读故事,我发现其中隐藏着两条线索,第一条是“让谁先吃好呢”,这就象一个谜,始终贯穿于故事之中,深深的吸引着孩子们;
第二条是动物们按某一特征进行高矮、大小、长短、轻重的排序,这正是本次活动的价值所在。在活动设计中,我就牢牢的把握住了这两条主线,制订了具有适宜性、指向性的活动目标,即以“让谁先吃”的故事情景为切入口,利用故事情景推动幼儿对于排序经验、比重经验的不断建构。整个活动过程生动有趣,两条主线并驾齐驱、相互交织,若隐若现、相互贯通。在主题鲜明的情景化教学中,自然无痕的渗入正逆排序的方法,整合高效的融入称重游戏、符号的实际运用。活动目标在过程中自然展现、层层铺展。深入解读绘本画面,有效引领幼儿跨越认知障碍一个优秀的绘本,每一张画面都似乎在与孩子对话,传递着不同的学习信息。如:绘本中动物比体重的画面,是以跷跷板上放置不同数量的石头来表示动物的重量。这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他们必须有相关的跷跷板比轻重的经验,并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才能知道谁轻,谁重,再进行排序。
对于这个认知点,如果教师处理不好,幼儿的学习就会在这里搁置,影响了整个教学的有效进行。如何帮助幼儿积累这些经验呢?我做了以下尝试:在个别化学习中,教师投放了天平秤和不同数量的实物,让幼儿在反复操作中感知物体的轻重,并做记录。同时,将绘本中数量转化重量的图示稍作调整,让幼儿在个别化学习时尝试先观察解读画面,积累物体比较、转化的经验。调整了活
动中的提问。如:增加了辅助提问“仔细观察跷跷板,你会发现什么?”让幼儿通过互动交流,获取信息,尝试正确排序。孩子能够对跷跷板的图意有所理解也能将数量转换成重量,并说清理由,帮助小动物按重量进行排序。前后几次的实践让我充分感悟到,教师一定要对绘本画面进行深入解读,更要关注幼儿已有的认知水平、多媒体巧妙运用于绘本教学,帮助幼儿梳理数学经验在活动设计中,我多次巧妙地运用了多媒体,将需要幼儿重点关注的内容加以呈现,如:动物的不同特征,正向排序的方法等,便于幼儿进行比较和讲述。特别是逆向排序的呈现,就是在正向排序的画面上直接进行调整,幼儿的思维、视觉冲击非常大。多媒体的充分运用,帮助幼儿将抽象思维的过程变得可视化,同时也帮助幼儿梳理了学习经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活动中,我能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与幼儿进行互动。始终遵循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原则。比如在按动物的高矮、大小、长短、轻重,进行新一轮的排序时,小兔站出来说应该我先吃,教师没有直接说出结果而是让幼儿各抒己见,大胆讲述各自的理由,使幼儿在与伙伴的思维碰撞中,领悟高矮、大小、长短、轻重正逆排序的实际意义,在师幼、幼幼的抛接中,活动重点迎刃而解。让幼儿在活动中,兴趣高涨,一直在玩中学习,活动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幼儿园大班优质科学教案《让谁先吃好呢》含反思】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大鱼吃小鱼》含反思06-22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恐龙》含反思06-22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静电》含反思08-17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转动》含反思11-07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管子》含反思03-18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水》含反思06-09
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拉拉勾》含反思08-21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向日葵》含反思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