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班教案模板五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 道每个人都会有害怕的时候以及害怕时应该怎么做。
2.知道害怕有时也会保护自己,了解缓解害怕情绪的方法。
3.初步积累情绪表达与调控的经验。
活动准备:
绘本《我好害怕》的ppi和反映生活情境的ppt,开心、生气、哭闹、害怕4种表情娃娃,小熊布偶,4段不同风格的乐曲,家长讲述害怕经历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表情游戏,导入活动
1.教师逐一翻开背景板上的开心、生气、哭闹表情娃娃,引导幼儿说说、做做相应的表情。
2.请幼儿猜猜隐藏的表情是什么,幼儿猜过之后,教师翻开害怕的表情娃娃。
师:你有过害怕的时候吗?遇到哪些事情会害怕呢?
3.师:宝宝有害怕的时候,(出示小熊布偶)小熊也有害怕的时候,我们一起听听小熊遇到什么事情会害怕。
二、演示画面,梳理经验
(一)我会害怕,(播放绘本ppi第一幅画面)
1.师:小熊遇到了哪些害怕的事情?小熊害怕的时候想干什么?
2.师:小熊害怕的时候想哭、想逃跑、想要妈妈抱,你害怕的时候最想做什么?
(二)大人也会害怕
1.猜猜爸爸、妈妈有没有害怕的时候。
2.播放视频,听爸爸妈妈讲讲他们害怕的事情。
3.小结:小熊有害怕的时候,宝宝有害怕的时候,大人也会有害怕的时候,我们都有害怕的时候,害怕没有什么丢人的。
三、情境体验,形成新经验
(一)害怕的时候,我有好办法
1.师:有没有好办法让害怕的感觉好一些呢?
2.幼儿自由交流后,教师依次点击绘本ppt,逐一出现缓解害怕情绪的.各种方法,引导幼儿找到赶走害怕的好办法。
3.小结:害怕的时候可以向别人说出来,可以让妈妈抱一抱,可以找一个舒服的地方看图书,可以抱着喜欢的小毛毯或小布偶。
(二)害怕的时候,我知道该做什么
1.教师逐一点击反映生活情景的ppt(夜里一个入睡觉,看到动画片里吓人的地方,妈妈接宝宝时来晚了,护士阿姨给宝宝打针的时候),引导幼儿说一说用什么办法把害怕赶走。
2.配上音乐连续播放ppt,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四、互动交流,拓展经验
1.师:害怕有时候也会保护我们,你相信吗?
教师边演示绘本ppt边讲述:有时候,害怕也能保护我,让我离凶巴巴的狗远一些,告诉我不能爬得太高,不能在汽车旁边玩耍,不能靠近火焰。
2.师:为什么说害怕有时也能保护我们?
小结:有时候,害怕会让我们离开危险的地方,让我们的身体不会被伤害。
五、快乐游戏,加深体验
1.和表情娃娃做游戏。教师交替点击ppt画面.分别出现开心、害怕的表情娃娃。当看到开心的表情娃娃、听到欢快的音乐时,幼儿尽情表现开心的样子:当看到害怕的表情娃娃、听到令人惊恐的音乐时,引导幼儿学做深呼吸,调节自己的情绪。
师:用力长长地吸气、呼气有什么感觉?
小结:害怕的时候如果用力长长地吸一口气,再长长地呼一口气.感觉就会好很多。
2.师:有很多办法会帮我们赶走害怕,回家后告诉妈妈,害怕的时候你知道做些什么。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复习3以内的数。
2、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1---3的数字卡若干张。
2、各种水果卡片若干张,各种实物水果若干。
3、场景布置:水果超市。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复习3以内的数。
活动难点: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过程:
1、律动《转手腕》,集中幼儿注意力。
2、游戏:拍拍手(复习数字1、2、3)
(1)教师拍手,让幼儿说出拍手的次数。
(2)教师说数字,幼儿根据数拍手。
3、游戏:数物对应
(1)教师出示水果卡片,示范贴上相应的数卡。
(2)给幼儿发水果卡片,让幼儿给卡片贴上相应的数卡。
(3)给贴的好的幼儿带上动物头饰去买水果。(教师带上小猴的头饰)
4、游戏:买水果
(1)故事《小猴》导入买水果环节。
(2)请带头饰的幼儿到水果超市买水果。
①教师提问:你喜欢什么水果?**是什么味道的?
②教师出示数卡,幼儿买(拿)相应数的水果。
③教师给个别买水果错误的幼儿给予纠正,让幼儿理解数物的关系。
5、幼儿分享水果,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9月25日早晨第一节课我在中四班上了一节数学课《买水果》本次活动尝试打破传统集体教学的模式,把幼儿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了整合。根据《纲要》中“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对数学活动的要求,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有趣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的`去探索学习。根据本班幼儿对数量认识水平,特确定以下活动目标:引导幼儿复习3 以内的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能愉快地参加游戏活动的习惯。
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引导法、游戏法、操作法等教学方法,特别是游戏法,是孩子最喜爱的,游戏能增强幼儿的参与兴趣。整个过程,我遵循由浅到深的教学原则,层层递进,幼儿将运用操作法、游戏法等学习方法。
在本次活动中,我依据本班幼儿的特点,设计了第一个环节为游戏活动《拍手》导入(复习数字1、2、3)。第二个环节为基本活动,数物对应游戏、买水果游戏。第三个环节结束活动,幼儿分享水果。在这些活动环节中我觉得数物对应游戏环节放在基础活动中不够理想,使整个活动不够连贯,如放在最后让幼儿操作数物对应去掉幼儿分享水果这一环节,整个过程会更流畅,主题会更突出。
在教授过程中我的语言不够生动,普通话不标准。特别是我站着授课,没有与幼儿平视,对幼儿有一些影响。在给幼儿戴头饰时没有提前准备好,临时才找合适的,既耽搁了时间又影响了幼儿情绪。整个活动也没有把幼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整个活动是在游戏中让幼儿学习,感受数学的乐趣,幼儿的参与性较广,在游戏中都能按规则完成游戏,达到了教学目的。
在这个集体中,教师们都很年轻,富有创造性及创新能力,思维灵活,乐岗敬业。我虽然比她们多干几年幼教工作但观念守旧,需要向这些向阳光一样的老师们多学习,以后多听她们的课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说出不同动物叫声的基础上,初步认识象声词:叽、呷、咩、噜。
2、指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叽、呷、咩、噜”四个汉字相同之处,知道它们都是从嘴里发出的叫声,都与“口”有关。
3、通过游戏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幼儿对学习汉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叽、呷、咩、噜”汉字卡片各一张。
2、小鸡、小鸭、小羊、小猪的图各一张。
3、大图:农场。
4、幼儿会唱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
【活动过程】
一、出示农场图片及小动物图片,并提问:在农场里有哪些小动物?
它们是怎样叫的?要求幼儿能完整地回答问题。
二、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
1、逐一出示汉字卡片,并放在相应的小动物嘴边,让幼儿结合图片,想象并认读动物叫声的汉字。
2、出示汉字卡片“叽、呷、咩、噜”,带领幼儿认读汉字。
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叽、呷、咩、噜”四个汉字的结构,启发幼儿找一找这四个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为什么它们都有“口”再组织幼儿开展动物图片和汉字卡片进行配对的游戏活动。
三、采用对话的形式。
帮助幼儿巩固对动物叫声的练习。可以问:小鸡小鸡在哪里?幼儿边做鸡嘴动作,边回答:叽叽叽叽,在这里。教师问:小鸭小鸭,在哪里?幼儿边用手做鸭嘴动作,边回答:呷呷呷,在这里。
四、通过对话活动和音乐活动的形式,进一步帮助幼儿练习动物叫声提高幼儿对阅读象声字的兴趣。
【活动反思】
我知道认识汉字是小学的教学内容,但是在学前阶段,我们需要的是让幼儿学习和习得一些前识字的经验,使他们乐意观察汉字,所以我在这节活动课中加入了了解简单的汉字认读规律。我自己认为这个活动目标就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在我这节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兴趣还是比较高的.。我逐一出示汉字卡片,并放在相应的小动物嘴边,让幼儿结合图片,想象并认读动物叫声的汉字,我采用了集体练习和个别练习的方法,让活动的形式,进一步帮助幼儿练习动物叫声,提高幼儿对阅读象声字的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所氛中阅读本次活动的内容,从而易取得良好的教学活动效果。
中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在小昆虫找食物的情境中,巩固不同的数数方法。
2、尝试探索学习物体呈分闭式排列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故事PPT、南瓜屋展板,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引题
1、T:今天老师带来特别好吃的食物,看是什么?(出示南瓜)
2、T:有两个朋友也特别喜欢吃南瓜,是谁呢?(出示小蟋蟀和小蚂蚁贴在南瓜上)
二、欣赏故事并提问
(一)、T:今天小蟋蟀和小蚂蚁和这个大南瓜之间发生了非常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故事:小蟋蟀和小蚂蚁非常喜欢这个大南瓜,于是它们决定把家搬到这个南瓜屋里。于是他们挖呀挖呀,造呀造呀,终于把新房造好拉!这个是蚂蚁的`家,小蟋蟀的家在他的隔壁。南瓜屋里又温暖又湿润,还很香甜,它们过得可舒服拉!每天他们还有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要去做,那就是去找食物。
(二)、看幻灯,理解故事,学会接着数的方法
1、出示幻灯,认识食物
T:猜猜看会找哪些食物呢?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数物配对(幻灯)
继续欣赏故事:有时候小蚂蚁找了一块小饼干,有时候是2粒葵花子,有时候小蟋蟀找了3片树叶,有时候是几颗花生?有时候又是几颗谷粒儿呢?
3、数食物,引出接着数的方法。
T:小蚂蚁和蟋蟀找了这么多食物,有时候小蚂蚁还会找……(翻新一页,出示糖果),有几颗糖果呢?你是怎么数出来的?
小蚂蚁找到了蛋糕,小蟋蟀也找了……(翻新一页,出示草莓)有几个草莓呢?你们是怎么数出来的?
4、继续看幻灯,学习做标记数数的方法。
T:小蟋蟀说今天我找了一样特别好吃的食物,想不想看看是什么?(出示玉米粒)他把玉米排成了圆,有几个呢?怎么数?(讨论后,老师在幻灯上做标记,与幼儿一个个数)并用数字匹配
5、总结:原来在我们数围成圆形状的食物时,我们先可以找一个小标记,然后一个一个接着数。数到标记时,就不能再数了,因为已经数过了。
6、请一幼儿翻南瓜书,做标记数物,并用数字表示,最后和幼儿一起数。
T:小蟋蟀找了8个玉米粒,小蚂蚁说他也想考考你们,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挑战?
出示9朵小花的花环和石头堆的游泳池图片,请幼儿数数。
三、介绍操作内容
1、幻灯发出下雨大雷声,继续欣赏故事。
T:什么声音?(下雨了)这下可不妙,雨滴滴答答一下就是好几天,原来是雨季来了。小蚂蚁和小蟋蟀只能躲在南瓜屋里不能出门,东西找不到,肚子饿得咕咕叫,他们都急坏了,这可怎么办呢?
2、引出操作内容
T:你们愿意帮助小蚂蚁和小蟋蟀找食物吗?
(幻灯声音小蚂蚁:谢谢你们,我们已经把我们需要的食物写在食品单上了,请你们帮我找出来吧!)
3、T:小蚂蚁需要9颗香瓜子,小蟋蟀需要几颗还不知道呢?我们一起来问问它吧!
(幻灯声音小蟋蟀:谢谢小朋友们,我需要的食物和小蚂蚁是一样的,但是数量上还要比小蚂蚁多一份。)
出示例子,和幼儿一起操作。
4、(幻灯声音小蚂蚁):我家里还有很多棒棒糖,你们能帮我数出来是多少根吗?
四、幼儿操作
1、根据蚂蚁、蟋蟀所说进行操作。
T:那我们赶紧行动起来吧!
2、操作完的作业贴至“南瓜屋”展板上,请幼儿上前数一数,验证后放入南瓜屋
T:谢谢你们帮忙,现在南瓜屋里堆满了食物。(评价的时候做标记数)
五、活动结束
( 幻灯语音 蟋蟀、蚂蚁):谢谢小朋友们,你们为我找来那么多的食物,雨季再长,我们也不怕了。下次欢迎你们来作客哦!)
T:那我们就找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去做客吧!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蜗牛“微笑”的含义,体验蜗牛浓浓的友爱之情。
2、懂得不管力大小,懂得可以关心别人,给人以快乐。
活动准备:
挂图、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表情啊?
你们什么时候有这种表情?
看见别人微笑你心里会是怎么样?
小结:原来微笑能给人带来快乐。
二、观察挂图
1、倾听
师:今天啊,有一群小动物也微笑的叽叽喳喳,谁能猜猜看他们在说些什么?
2、讨论
师:小鸟会怎么说?大象呢?小兔呢?
师:刚才,你们有没有听到他们在说些什么,老师听到了,让老师来说给你们听听。
幼:……
师:你们看这是谁?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蜗牛想出了一个办法,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是什么办法。
3、完整欣赏故事
师:小蜗牛终于找到自己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的方式,那就是——微笑,今天老师讲的就是这个故事《微笑》,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三、幼儿讲述
师:你们喜欢小蜗牛吗?为什么?
幼:喜欢,因为他给别人带来快乐。
师:小朋友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给别人带去快乐,让我们一起来说说。
幼:……
四、拓展
师:小朋友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给朋友带来微笑呢?做什么事情使朋友快乐?
活动小结:我们也去画一张微笑送给你的好朋友。
《微笑》语言课后反思:
从活动开展的情况来看,所设计的环节多数还是比较传统的,所要体现的阅读要求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阅读“的分量与”表演“的分量没有什么轻重,因此根据这类情况,我试想在设计环节中,需要与目标的制定达成一致,如可以尝试这样来调整环节:幼儿在初次阅读后,就可以安排幼儿表演的内容,幼儿在通过表演后就能积累较多的语言经验,然后教师在安排幼儿的绘画活动时。并重点放在直到幼儿的绘画出快乐的笑脸顺序上,通过这样的一种调整,就可能会更贴切于目标,更有助幼儿的掌握。
通过这次活动,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所做的'尝试也是比较符合我班幼儿的水平的,因此,在以后的语言教学中,我会再次运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并根据这次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加以调整和改进的。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30
中班的教案04-06
教案幼儿中班教案02-15
中班安全教案教案04-04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3-10
中班游戏教案《表情娃娃》含反思_中班教案06-23
中班快乐教案11-29
中班爸爸教案12-01
中班诗歌教案12-01
中班中秋教案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