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主题优秀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主题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秀教案1
活动内容:棉花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棉花,知道棉花的结构组成。
2、能用语言清晰准确的表达出棉花的用途与好处。
3、大胆运用棉花棒等作画工具,进行绘画,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实物棉花一株。
2、已剥好的棉花若干。
3、火柴若干,水彩颜料,颜料盒,纸。
活动过程:
一、认识棉花。
1、教师出示一株实物棉花。“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株我们植物?(棉花)它是生长在哪里的?它长的怎样?引导幼儿从棉花的形状,颜色等方面回答)
2、师“请你们仔细地观察一下,棉花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3、教师小结:哦,原来棉花是一株生长在地里,由根,茎,叶,花,果实组成,它的果实的白色的……
二、棉花的'用途。
1、师:“现在我们已经清楚了棉花的结构,形状,颜色,那你们知道棉花有些什么用吗?有我们好处吗?
2、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回答,教师适时对幼儿的回答做补充说明。(如:可以做棉衣,棉鞋,棉裤,穿着舒服,暖和,不会过敏,对身体好……)
3、师小结:“原来棉花的用处和好处有这么多,我们应该感谢农民伯伯种出这么多雪白的棉花来。
三、我用棉花来画画。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棉花,准备好了水彩颜料,火柴等材料,我想让你们用棉花来画一幅好看的图画。
2、教师示范作画:在火柴棒上绕上一些棉花,然后用棉花棒蘸需要的颜色,在画纸上画下来。
3、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尝试用棉花做成棉签在纸上做画。
活动反思:
秋天是一个五彩缤纷、果实丰收的季节,围绕“丰收的季节”这一主题,我们开展了丰富多采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秋天的美景,丰富了对秋天的认识,产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一个主题又结束了,在这个主题中孩子们有的方面进步了,可有些方面还有些欠缺。如有部分幼儿在绘画方面能力较弱,他们不会用多种色彩来绘画,审美能力较差。还有幼儿在区角游戏后不会收拾、整理玩具,有的孩子一听到收起来的音乐就马上跑教室里去了,玩的东西也不去管了,有的孩子在那里收拾,可收拾的不整齐。只有少数幼儿会收拾的很整齐。在这两方面还需在今后的活动中继续培养孩子,使他们能在短时间有更快更好的发展。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秀教案2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能用语言、肢体动作表达自己对傣族舞的美的感受。
2、能大胆创作,用长卷画的形式表现傣族姑娘的优美姿态。
活动准备:
长卷画背景、《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一段傣族舞、课件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
师:
1、今天我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请大家欣赏一下。
问: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这首音乐是用葫芦丝吹奏的,名字叫《月光下的凤尾竹》。
这美妙的音乐,好象带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看到了什么?
小结:傣族姑娘生活在美丽的西双版纳,她们能歌善舞,在柔和的月光下,围着凤尾竹,翩翩起舞。
2、瞧:美丽的傣族姑娘来了。
二、发现傣族穿着、打扮的特色,为构图埋下伏笔。
1、傣族姑娘美吗?你觉得她什么地方很美?
发髻、筒裙、图案
2、这儿还有两件漂亮的'傣族服装呢:重在欣赏服饰图案。
三、教师跳傣族舞。
师:穿上漂亮的傣族服饰,来跳一段好看的傣族物吧。
1、师:傣族姑娘在模仿谁在跳舞吗?
小结:能歌善舞的傣族人生活在美丽的西双版纳,那里有许多美丽的孔雀,傣家姑娘喜欢学着孔雀来跳舞。
2、幼儿学一学孔雀的动作。
师: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只美丽的小孔雀,
师幼一起做理理羽毛、喝水动作
师:休息一会儿,我们来欣赏一下小孔雀漂亮的舞姿:手、身体形状
小结:这是傣族舞中最漂亮的动作,小孔雀挺起胸、尾巴高高翘起,身体呈“S”形,这个动作叫“三道弯”。
师:小孔雀,我们一起来把最漂亮的动作摆一摆。
四、师幼一起跳舞
师:小孔雀,我们一起听着好听的音乐跳起来吧!
师:这只小孔雀跳得真漂亮、动作真优美;我们两个一起来跳吧;这个造型真好看!
五、幼儿创作:跳着跳着,天色晚啦,月亮慢慢地升起来,晚风吹拂着月光下的凤尾竹,篝火晚会开始啦!傣族姑娘盘起高高的发髻,穿起长长的筒裙,小朋友,赶快拿起你们的画笔,把你们优美的舞姿画下来吧!
六、活动结束:让我们听着优美的音乐跳起来吧!
活动反思:
活动中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充分给幼儿探索的材料和机会,激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发现。通过总结和知道上好一节课,最主要的是目标定位要准确,充分了解幼儿,要为幼儿提供探索的材料和环境,教态要好,有强烈的应变能力,其次要熟透教案,对每个环节的设置都能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个别差异。这样,在任何场合都能把一节课上好。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秀教案3
活动一:我认识的蒙古族
活动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文化。
2、知道蒙古人也是中国人,萌发幼儿对少数民族的情感。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经验讲述:我认识的蒙古族。
2、欣赏影碟带。幼儿讲述看到的蒙古族文化特点。
3、选读幼儿调查表。
4、制作统计表
我认识的蒙古族
蒙古族(人) 民居 饮食 乐器
活动二:表演与创造
歌曲:草原牧歌
活动目标:
1、感受蒙古族歌曲的风格,培养幼儿的感受能力。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张纸,一套彩色水笔。
2、介绍蒙古族
活动过程:
1、告诉幼儿曲名,初步欣赏歌曲。
2、欣赏歌曲,感受音乐的.风格,(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提问:你觉得这首歌是什么样的?(慢、很抒情、很宽广、辽阔、很优美)。
3、再欣赏歌曲,幼儿做动作要求动作舒展,符合音乐的性质。
4、学习歌词
a、欣赏歌曲,提问歌词内容
b、欣赏歌曲,幼儿跟着哼唱
5、欣赏音乐作画要求每个幼儿画一幅画,要求符合歌词内容,表现歌曲的意境。
6、边欣赏音乐、边绘画,在音乐声中,教师逐一展示幼儿作品。
活动反思:
本堂活动设计,打破了以往只是教师讲幼儿听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起幼儿自己看,认,讲,跳等,让幼儿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认识蒙古族,从中了解少数民族是一家。达到本活动的目标。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秀教案4
一、主题的产生:
在制作节日挂历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中国的食物有一定的了解,也比较熟悉。比如:一些孩子讲到了小笼、馄饨、饺子、粽子等。还有的孩子讲到了外出吃饭时看到有的菜五颜六色的很漂亮、有的菜可以作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等。结合我班水彩画教学,可以使他们对中国的特色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而且食物是他们每天都要接触的,所以我决定以次开展主题活动。
二、主题网络图:
包馄饨
制作包包子
中国特色点心
中国食物
中国菜肴参观饭店
制作拼盆
三、活动过程:
活动一:
目标:
1、结合图片或食物,让幼儿初步感知中国食物的特色,激发爱国情感。
2、提高幼儿探究的兴趣。
条件提供:图片(或实物)
活动设计:
1、出示图片或食物:
你们在哪里看到过这些食物?
吃过吗?
2、组织讨论:
这些东西国外有吗?
是怎样做出来的?
3、回去问问父母。
观察记录:
孩子们在看了一些菜谱的照片后展开了讨论:真实的菜单、菜谱可以帮助幼儿回忆,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了许多,包括一些中国的特色菜。
朱颖:我到饭店里吃过鱼、虾和点心。
王嘉晨:我还吃过蟹和小粽子。
张鑫昕:我吃过粥。
潘华玺:我在火车上吃过菜。
朱颖:我在“鸭王”吃过鸭皮。
李佳斐:我吃过“小绵羊”火锅。
邓越:我在“小绍兴”吃过鸡、粥。
施轶恒:我吃过快餐。
老师:那么你们知道那些菜是中国特有的,国外没有的?
张鑫昕:粥。
邓越:小笼包子。
潘华玺:馄饨、饺子。
邓燕飞:螃蟹。(孩子们一边看菜单一边讨论着,我让他们看一看自己制作的节日挂历是否有点启示。)
瞿峰:粽子。
王嘉晨:汤团。
李佳斐:重阳糕。
反思:孩子们对吃的东西比较有兴趣,再加上前几天在制作挂历的同时,
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及食物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能讲出许多中国食物。但讲的点心较多,因此就从点心先开始。
目标:
1、在动手包馄饨的活动中,进一步对中国点心感兴趣。
2、品尝自己制作的点心,有参与的愿望。
条件提供:皮子、馅
活动设计:
1、出示一只包好的馄饨。
2、幼儿边看边讲:
馅是怎么进去的?
这是中国特有的吗?
3、老师示范讲解包馄饨的要领。
4、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做。
5、吃馄饨。
观察记录:
今天,正好孩子们中午吃馄饨,我从厨房取来了皮和馅,孩子们看到这些东西一下兴奋起来了:
牛啸天:我会包馄饨的。
朱颖:我也会的。
王嘉晨:我知道的,这就是中国菜。
邓越:这不是中国菜,是中国点心。我顺势接着邓越的话问:还有那些中国点心?
瞿峰:有饺子。
施轶恒:汤团、春卷。
张心辰:大饼油条。
潘华玺:馒头、包子。幼儿一下讲出了许多特色点心。
老师:那么我们一起来包馄饨好吗?
孩子们自发分成几组开始包馄饨,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馅放得太少、有的皮破了,在大家共同努力下,馄饨包好了。
朱颖:我已经真的学会了。
王嘉晨:我还不会,但我会做馒头。
邓越:我想快一点吃这些馄饨。
反思:结合上次的活动,我把中国点心和中国菜肴分开来进行认识,先从制作点心开始。这次的活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可能是平时较少接触这些东西,有的幼儿从未做过,有了实际操作经验,他们对中国点心有了新的认识。
活动三:
目标:
1、尝试用刀切发好的面团,初步学习搓、捏和做包子的方法。
2、在操作活动中激起探究的兴趣。
条件提供:
面团、馅、刀
活动设计:
1、谈话:
关于中国点心。
2、制作包子:
请厨房的阿姨发好面团,进行示范。
3、幼儿操作。
4、吃包子。
观察记录:
孩子们对动手操作很有兴趣,有了上次包馄饨的经验,这次做包子似乎顺利多了:
邓越:我只会吃包子,不会做。男孩子似乎更“懒”一些,
张鑫昕:我也是。上次包馄饨也是如此。我请来了厨房的阿姨来示范,他们看得可认真了。
邓燕飞:大妈妈的本领真大,这些小馒头多漂亮!
李佳斐:我会用面粉做小白兔。
朱颖:上次我在公园门口看见有人用面粉做成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我还买了一个。其实,这也算是中国民间工艺品的一种。
瞿峰:我妈妈说这些东西还要出口到国外去。
老师:为什么要出口?
瞿峰:因为国外没有的。
王嘉晨:我知道了,这也是中国特有的。孩子们边讨论,便开始做包子了,虽然做得不算漂亮,但很认真。
反思:在孩子们的一问一答中,我发现他们对用面团制作各种造型产生了兴趣,而且有些家长对我们的主题活动有所了解,开始丰富孩子有关的知识,所以他们才会产生问题,并学着解答问题。本来,打算带领孩子们去“绿波浪”看一看中国特色点心,但由于经费问题,只能放弃。
活动四:
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菜肴的主要特色:色、香、味、形,观察拼盆的特点。
2、对中国菜感兴趣。
条件提供:
书、图片
活动设计:
1、幼儿自由翻看书或图片。
2、讨论:
你看到什么?
你喜欢那个菜?为什么?
你认为那些菜漂亮?为什么?
你在那里看见过这些菜?
3、幼儿介绍自己喜欢的菜。
观察记录:
今天的活动是从由我在“绿波浪”带回的菜单引起的:
邓越:是上海点心的广告。
老师:你们看看我们的墙
吴雯娟:是图画,吃的。壁上多了什么?
牛啸天:有各种点心。
老师:什么点心?
邓燕飞:由糕、春卷。
老师:你们知道是从哪儿来的?
李佳斐:是发来的。
吴雯娟:是画出来的。
邓越:不对,如果是蜡笔画的,上面会有一(邓越是个观察力很强的孩子)粒粒的东西,这肯定是从广告纸上剪下来的。
老师:为什么要做广告?
潘华玺:饭店里的人要介绍他们的东西。
罗逸菲:专门买点心的地方做广告。
曹宁:我在饭店里看到过的。
老师:饭店里除了点心还有什么?
张心辰:我吃过许多好吃的菜。
高怡宁:饭店里的菜很漂亮。
老师:为什么很漂亮?
邓越:像花一样。
施轶恒:他们用西瓜做成桥。
孙婷怡:用萝卜做成蝴蝶。
罗逸菲:青菜做成小花。
曹宁:胡萝卜切成丝,用牙签串起来就变成菊花了。
单伟栋:萝卜刻成一条龙。
高怡宁:黄瓜做成树叶,蛋黄做成树干。
李佳斐:青菜做成花瓣,蘑菇作花心。(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出)
邓燕飞:用黄瓜且成一块块,放在盆子的周围,当中放菜。
吴雯娟:当中放黄颜色的菜好看,因为绿的和黄的放在一起漂亮。好聪明的小姑娘!不知不觉中讲到了中国菜的“色”。
老师:真的!这样配好看多了。老师也带来了一些菜的照片,想看吗?
孩子们一边看菜单,一边议论:这是鱼片、这是青豆、这时青椒……
反思:这次活动给我感触很深,孩子们的观察力越来越敏锐,观察得越来越仔细,而且现在变得很喜欢讲,包括一些平时比较内向的孩子,今天也讲得很热闹,无意中讲出了中国菜的主要特点:形、色。
活动五:
目标:
1、通过外出的参观活动,结合厨师的介绍,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中国菜的不同制作方法及选用的材料。
2、用多种途径提高孩子们的探索兴趣。
活动设计:
1、参观饭店:
请厨师介绍菜肴。
幼儿可向厨师提问。
2、看一看菜谱。
3、讲一讲自己学到了什么本领。
观察记录:
今天,我们联系了“万家灯火”酒店带领孩子们去参观,我们请了饭店的厨师长为在看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孩子们介绍了陈列出来的各种菜肴,孩子们子们能讲出一些蔬菜的名,兴趣很高。
老师:刚才厨师叔叔为我们介绍了许多菜,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王嘉晨:请问这个菜边上的花是怎么做的?
邓越:这个宝塔是用什么做的?
吴雯娟:这个孔雀的头是不是用黄瓜做的?
王嘉晨指着“松鼠鲑鱼”说:这是用鱼头和薯条做成的!(鱼肉切成长条用油炸一下确在厨师的介绍下,孩子们知实很像薯条)道了“松鼠鲑鱼”的制作方法。
回到幼儿园后,孩子们又继续讨论了起来:
邓燕飞:饭店里的菜比我们做的好看。
王嘉晨:当然啦,人家培训过的。
邓越:要学好几年了。这时,孩子们提到了菜名,于是我问:是不是每个菜都有自己的名字?
瞿峰:有“孔雀开屏”。
朱颖:有“脆皮鸭”。
邓越:有“菊花饼”。老师:下次我们也来学做小厨师好吗?
反思:外出活动确实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面,许多孩子知道了菜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用刀切几下就可以改变形状,而且他们也敢于提问了,虽然刚开始有点胆怯,但在大家的鼓励下,慢慢地放开了。下次的活动,我打算让孩子们尝试用刀切菜。
活动六:
目标:
1、熟悉各种菜的形状,在成人的指导下学习用刀切菜,并能切出不同的形状。
2、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3、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条件提供:刀、菜
活动设计:
1、回忆:
上次我们参观了哪里?
你们看到些什么?
2、今天请小朋友来学做小厨师:
先训练你们的刀功。
3、指导幼儿分组进行切菜练习。
注意安全。
4、展出幼儿切好的.不同形状的菜。
5、下次,我们制作拼盆:
想一想,你想和谁一起制作?你需要什么菜来告诉老师,可以帮你们准备。
观察记录:
有了上次外出参观的经验,孩子们对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讲起菜来也头头是道,今天就让他们试着切菜,老师先示范了好几遍,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王嘉晨:手不能伸直的。切菜时手怎么放?
邓燕飞:我看妈妈切菜时手是弯弯的。
邓越:妈妈不让我切菜,说很危险。
老师:你们想不想切菜?
孩子们兴奋地跳了起来。由于缺少实际经验,在操作时我仍采用分组进行,避免危险。
张心辰:黄瓜很好切,一下就切好了。
施轶恒:番茄里面有很多水。老师:对呀,水流倒桌子上怎么办?
李佳斐:下次用盆子接住就好了。
在活动中,孩子们什么菜都想切一下。有了经验,该让他们学着如何与同伴合作。
老师:上次在饭店里看到的菜这里有吗?
王嘉晨:有番茄、土豆。
单伟栋:有黄瓜。
应圣悦:刀豆这里没有。
老师:现在我们找朋友商量一下,下次做菜的时候需要一些什么原料,来告诉老师帮你们准备好吗?
孩子们自由结伴3—5人一组,纷纷定起菜单,不一会儿,需要的菜都记录下来了。
反思: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我这次主题活动的感受。由于有了实际经验,孩子们对活动的兴趣越来越高,并能根据在饭店里看到的菜来设计自己喜欢的菜肴,而且从他们定出的菜单中也可以看出他们对菜的种类有了更深的了解,特别在配色中有的孩子采用了茄子皮来配色,也为下次活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活动七:
目标:
1、激发幼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2、结合操作活动,能对中国才有更深的了解,尝试从色、形等方面进行表现。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条件提供:刀、菜、盆子、电视机、投影仪
活动设计:
1、厨师在饭店里拍的照片,组织讨论:
这是在哪儿?
你们看到什么菜?怎样做的?
想不想自己做菜?
2、幼儿结伴合作做菜:
根据自己制订的菜单倒老师这儿领菜。
自己分工:切菜、配菜、介绍等。
最后为自己的菜取名字。
3、展示幼儿作品并介绍。
4、延伸至制作菜谱。
观察记录:
活动前,大家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马上进入了正题,我先让孩子们看在饭店里拍的照片:
朱颖:这是在“万家灯火”里拍的照片。
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王嘉晨:有各种各样的菜。
邓越:有好看的菜。
吴雯娟:有厨师叔叔给我们介绍。我又拿出一些菜肴的照片,问:认识这些菜吗?
邓燕飞:这个菜是用牛肉和金针菇做成的。
李佳斐:这个孔雀的头是用黄瓜做成的。
王嘉晨:这个是“松树鲑鱼”,以前我以为是薯条,后来厨师叔叔说是鱼切成一条一条的,我才知道是用鱼做成的。
正因为有了观察、提问,孩子才有如此的成果。
老师:你们想自己来做菜吗?
孩子们高兴地说:“想!”我拿出了孩子们上次自己定菜单,让他们来领菜。没想到事搁很久,他们对自己定的菜记得还很清楚。在制作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根据制作情况不断在改变设想好的菜式。
王嘉晨:萝卜不能用了,改用黄瓜吧。
朱颖:当中加一点樱桃更好看。
吴雯娟:蘑菇太大了,怎么办?
邓燕飞:树干用什么好呢?见状,我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我们用黄瓜试一试好吗?”他们采用了我的建议。菜做好了,孩子们开始互相观看并介绍与同伴合作做的菜肴。
老师:下次我们要开一个饭店,想一想除了菜还缺少什么?
邓越:客人还要看菜谱。
老师:“对了,我们下次一起来制作菜谱,好吗?”
反思:
这次活动非常成功,孩子们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由于是第一次用真的菜来制作,所以活动前我心里也没底,但在活动中我观察到孩子们非凡的表现能力,他们不仅能表现,还能根据实际操作情况不断地改变,这也是外出参观活动带给他们的活力。
四、活动反思:
在设计这个主题活动时,我主要考虑的是内容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以便活动顺利地开展,同时也对活动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设想,并根据情况及时改变。在这个活动中,我体会最深的是孩子们能走出园门,投入到实际生活的环境中,仅这一次的外出活动,使我和孩子们受益匪浅,他们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我也有了事半功倍的感觉,使我对主题活动有了更深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秀教案5
设计意图
今学期班上进行线的专题活动,小朋友都很有兴趣,纷纷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线。一时间,班上就有了不同质地、不同材料、不同颜色、不同用途的线。为了能让幼儿更清楚地认识,我组织进行线的分类、统计活动。让幼儿更深入了解线的种类。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讨论中,对线进行颜色、粗细、质地、长短的分类。
2、教师和标记的引导下,学习自己设计简单的统计表。
3、语言表达操作的情况,使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同步得到发展。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线若干。
2、纸、笔每人一份。
3、统计示范图。
活动过程
1、给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线,请幼儿观察比较,自己学会初步的分类技能。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好多不同的线,待会就请你们自己去观察,看看能不能分清这里一共有多少种线?
幼儿听后就三三两两的在各种线前观察,对线产生了兴趣。
教学反思:这一环节,教师能让幼儿自己先去观察,比较,给了幼儿充分的自由空间,可以让他们尝试分类,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2、教师引导幼儿按颜色、粗细等不同特征来分类。
师:刚才我听到有小朋友说,可以把相同颜色的放在一起。我们来试一下。
幼儿
尝试按颜色分类,把相同颜色的摆放在一起,全部分好后再数数各有几种。
师:还可以按什么来分呢?除了颜色不同外,你们还发现了其他不同的特点了吗?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
师继续引导幼儿,让幼儿在发现、比较下不断地想到分类的方法。引导幼儿说出长、短和用途来进行分类,并做好分类记录。
教学反思:这个环节中,教师起启发性作用,主体还是幼儿,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并说出来,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老师在后,能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把幼儿观察、讨论的结果记录在黑板上,引导幼儿自己设计统计图来记录。
A、幼儿看记录进行操作活动,把所有记录的结果统计出来。
B、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各种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想到了很多的方法来进行分类,我把小朋友所说的都记录在黑板上了,现在就要你们想想,帮我设计一个最漂亮的。
幼:老师我可不可以设计两个。……
教学反思: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只提出要求,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尝试,老师只是个观察者,在巡回的.观察着幼儿的工作,如果不是幼儿有求必答,老师都不去打扰他们,充分体现出幼儿是主体,不再受老师的影响。
4、教师小结,并找出不同范例,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统计方法,让大家学习。
师:这是谁的,请你来说说你是怎样设计的,你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
教学反思:这个环节中,每个幼儿的回答都会不同,有的会说得很好、很多,说得很完整,有的却不知道怎样表达,但都要进行鼓励表扬,因为要肯定他们的设计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5、活动评价:这个活动设计充分抓住了幼儿心,小朋友面对这么多样的线都很好把它分清楚,也记得快,所以教师善于观察,发现问题,从生活中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材料准备的很充足,教师的语言简而少,很具有启发性,而且也留了时间让幼儿充分的认识探索,是一节充分以幼儿为主的课。
6、重要词汇:质地、用途、统计。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秀教案6
教学目标:
1.幼儿初步学习自编应用题。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准备:
图片,头饰,音乐,挂图,学具盒,加法算式
教学过程:
1.课前热身运动:如果你高兴你就拍拍手,教师作拍手,拍肩膀,跺脚,扭扭腰等动作,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2.导课部分今天咱们班来了小朋友,它的名字叫小问号,它给我们带来了好多漂亮的图片,我们一起看看吧
3.出示图片,发挥幼儿想象,引出一件事,两个数字,问一个问题。
幼:图片1,水里有6条鱼,又游来3条鱼,水里一共有几条鱼?
幼:图片2,草地上有4只小鸡,又跑来3只,一共有几只小鸡?
教:他说了一件什么事?哪俩个数字?还问了一个什么问题?
幼:说了鱼的事,6和3倆数字,问了水里一共有几条鱼的问题
幼:说了鸡的事,4和3倆数字,问了一共有几只小鸡。
教师总结:
在刚才的幼儿的回答中,有一件事,2个数,问1个问题,一共多少用加法表示,我们把这种活动叫编加法应用题。
依此出示3,4副图,让幼儿自己看图编应用题,发挥孩子想象力,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4.看加法算式编应用题,幼儿巩固编加法应用题的方法。发挥幼儿想象,幼儿大胆发言,大胆创编,教师最后总结:编加法应用题的方法:讲一件事,2个数,问一个问题。
5.操作活动:听教师编应用题幼儿操作数字卡片,摆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教师要考考大家,你们听老师编应用题,摆出响应算式,桌子上每人有一个学具盒,学具盒里有1到10数字宝宝和+,-,=符号宝宝,小朋友轻轻拿到学具盒,听老师编应用题摆出相应算式。
游戏反复进行。收拾学具。
6.教师小结:编加法应用题的方法
7.延伸活动: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编加法应用题。
8.跟教师学小鸟飞飞出教室。
教学反思:
我设计的活动符合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教具直观形象,活动由浅入深,活动中图片直观展示,游戏反复进行,充分体现了幼儿玩中学,学中玩的特点,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本节课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遍应用题来源于生活,幼儿很感兴趣。有3 ,4个孩子参与不积极,我没作到面向每个孩子,回答问题只叫大声回答问题,聪明的孩子,忽略了个别孩子,没作到面向全体幼儿,注意个别差异,孩子感觉到老师忽视了他们,所以不积极。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秀教案7
活动目标:
1.探索火柴捧插在圆片的圆心陀螺才能平衡转动的原理。
2.能设计、制作不同图案的陀螺并发现陀螺转动时色彩和图案的奇妙变幻。
3.喜欢动手制作彩色陀螺,体验将陀螺转动起来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1.教师制作的彩色陀螺,幼儿常见的陀螺玩具若干。
2.圆形纸片(找好圆心)、废旧光盘,火柴棒、大头针、牙签,剪刀,彩色蜡笔、水彩笔、铅笔,尺子,双面胶、不干胶纸等。
活动建议:
1.请幼儿欣赏各种陀螺,探究陀螺转动的方法,激发幼儿制作彩色陀螺的兴趣。
(1)请幼儿自由欣赏,找自己喜欢的陀螺玩一玩。
(2)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让陀螺转起来的?你还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小结:有的陀螺是用手转的,有的陀螺是用鞭子抽的,还有的陀螺是用到发射器的;彩色陀螺转动时图案和颜色有新变化。
2.教师出示制作好的陀螺,引导幼儿发现彩色陀螺的组成及制作方法。
提问:彩色陀螺由哪几部分组成?怎样才能变成彩色陀螺?中心轴插在圆形纸片的什么位臵?为什么?
小结:陀螺由纸片、中心轴、花衣裳组成,把火柴棒插在圆心位臵可以让陀螺在转动时保持平衡。
3.鼓励幼儿自己设计、制作?我的陀螺?。
(1)提问:你想用什么材料来制作陀螺?色彩和图案是怎样的?
(2)幼儿交流自己设计、制作陀螺的`想法。
(3)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进行制作,把遇到的困难和自己的解决方法记在心里,制作完成后和同伴分享。
4.组织幼儿开展?彩色陀螺旋转比赛?。
(1)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陀螺名称及制作步骤。
组织幼儿玩一玩,比一比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秀教案8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红、黄、蓝三种颜色其中两种配色后的变化。
2.积极关注周围生活中有色彩的物品。
3.体验配色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自制大、小猪教具6个颜料矿泉水瓶红黄蓝三色瓶盖、PPT、背景音乐活动建议:
1.故事导入
今天,森林里要开音乐会,小猪一家都要去参加,看!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了。他们正在挑选漂亮的衣服呢!
2.说一说
分别出示红、黄、蓝三颜色,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三种颜色的'物品。你还见过什么东西是红色的?(黄色、蓝色)
3.变一变
(1)教师演示黄色和蓝色配色后变成绿色。摇摇摇,变变变,变成什么颜色了?
揭秘、小结:黄色和蓝色碰到一起会变成绿色。
(2)幼儿自己实验两种颜色的配色。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并选择两种不一样的颜色进行配色。
(3)根据幼儿的操作依次出示课件,引导幼儿感知掌握哪两种颜色变出了哪一种新颜色。
(4)将变化后的颜色进行归纳分类。
猪哥哥喜欢穿绿色的衣服,谁的变成绿色了?来给猪哥哥穿上吧!(再给猪爸爸、猪妈妈分别穿上)
教师小结:
原来,两种不一样的颜色碰到一起能变出新的颜色来。4.自然结束
你们帮助了小猪一家,穿着漂亮的衣服去参加了音乐会,看!他们多开心呀!帮助别人,你们开心吗?原来帮助别人可以让别人快乐,自己也很快乐。为了感谢大家小猪一家也邀请我们一起去参加音乐会,播放音乐活动结束。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秀教案9
设计思路:
近阶段,我们小一班的孩子正围绕着“我的朋友在哪里”的主题开展着一系列的活动(包括:介绍自己的好朋友、找朋友、猜一猜、摸一摸,送礼物等)。小班孩子由于受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的活动往往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想不到其他人,在开展了这个主题以来,孩子们开始试着找朋友,和朋友一起游戏,但我们发现,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和开朗、活泼、善交往的孩子一起玩,而对于那些比较内向、胆小、又不善交往的孩子则常常很孤立,要么一个人坐着,要么独自玩耍,很少有同伴去注意他们,更没有人去关心他们。所以,我预设了这次主题活动:关心关心他们。
主题目标:
1.能够发现别人明显高兴与不高兴的表情,会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去关心和帮助别人,体验关心别人的快乐。
2.继续体验与朋友共同游戏的快乐,知道朋友越多越好。
3.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4.增强幼儿与同伴合作的游戏的意识,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情感体验:
1.最近,我们小一班的小朋友一直在讲讲好朋友,找找好朋友,那你们跟好朋友在一起开心,还是一个人孤孤单单开心?为什么?
2.那你们开心的时候会做什么动作呢?(请幼儿来做做)我们一起来做做开心的样子。
3.你们看,我上一次把你们和好朋友玩的开心的样子都拍下来了。
(二)观察照片,幼儿讨论:
1.找找哪一个是你,为什么这么开心?
2.这里还有几张照片,看看是谁?他们开心吗?(不开心)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猜猜他们为什么不开心?
3.请不开心的小朋友讲讲为什么不开心。
4.怎么让不开心的小朋友开心?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话?你会和他做什么?
5.现在你可以去关心他们,让他们高兴?谁想去和ⅹⅹ玩?关心ⅹⅹ的小朋友有吗?
(三)幼儿分散活动:
引导幼儿去关心同伴。
(四)讲评延伸:
1.介绍你是怎么关心小朋友的?讲了什么话,怎么做的?
2.问不开心的小朋友现在开心吗?你以后可以自己去找找好朋友,好吗?
3.引导幼儿要经常关心这些小朋友。
活动反思:
1、新课程倡导活动化教学。活动是落实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也是主体性生成和发展的源泉。
《品德与生活》课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健康的人格。人格的发展的大量相关研究表明:只有在积极的活动中才能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在《他们需要关爱》教学中,以“换位体验”这一活动形式,使学生切身体验残疾人的痛苦,了解他们在生活中的许多不便;“身残志坚故事会”通过学生调查、搜集、交流身边残疾人“身为残疾却不向命运低头”的事迹,使学生的心灵为之一震,对残疾人产生尊敬之情;“知识小竞赛”让学生了解了一些资料后一定会欣喜地发现社会对于残疾人点点滴滴的关心,培养了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而且使学生获得知识,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渴望尽微薄之力为残疾人献爱心;而“爱心行动”,鼓励学生为身边的、社会上的残疾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上述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残疾人生活中的困难与痛苦,社会给予残疾人许多关怀,帮助残疾人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能尊重残疾人,燃起对残疾人的同情与关爱之情。《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内容强调的是体验和感悟,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来组织教学,在活动中学生人人参与、自主实践、自我体验,并获得感悟与快乐。
2、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只有通过生活的`体验来实现。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和基本的价值观,只有通过他们自身的探究、体验才能最终养成与形成。鲁洁、王逢贤教授在《德育新论》中指出:“人对道德价值的学习以情感——体验型为重要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教学中通过“换位体验”,做做“盲人、缺少手臂的人是怎样拿东西的”,通过这种尝试,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残疾人的生活不便;以身边伙伴的故事,触动孩子的心弦,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让学生欣赏图片、观看千手观音的录象、播放《爱的奉献》、《爱在人心》等音乐,把学生带入教材相应的情境之中,由入心、动情到启真、悟理,经历真实的内心体验,并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引发道德感想,内化道德认识,指导道德行为,使知、情、意、行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成为和谐的整体。通过组织“为身边的、社会上的残疾人献爱心”等活动,为学生开辟体验的渠道,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体验中感悟,在体验、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小百科:关心【guān xīn】,解释:(1) 留意,注意(2) 关怀,挂念。把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重视和爱护。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秀教案10
生成背景:
幼儿园里的饭菜变化多样,这天,幼儿园里吃的是西红柿炒鸡蛋。孩子们一边吃,一边窃窃私语:我喜欢吃西红柿鸡蛋,有营养;我爱生着吃西红柿;我妈妈从集市上给我买西红柿了;我们家大棚里就有西红柿,想吃哪个摘哪个;你们家的大棚什么样子的?我们家的大棚里特别暖和,冬天里边也能种西红柿。能带我去看看吗······听着孩子们的讨论,我萌生出一个念头:这个村种大棚的挺多,是这个村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离幼儿园也不远,我何不利用现有资源,,让他们都认识一下大棚,了解大棚,于是,我们这个“神奇的大棚”主题活动就生成了。
主题目标:
1、通过实地参观,让孩子们初步认识大棚的结构,了解大棚的作用,知道大棚的学名——日光温室。
2、观察人们在大棚里的劳动,体验他们的辛苦,知道蔬菜来之不易,不挑食。
3、知道大棚是谁发明的,激发孩子们发明创造的愿望。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境创设:
主题墙饰:
1、参观大棚的照片,取名为参观大棚。
2、各种各样的大棚图片,配上幼儿的语言等,取名为各种各样的大棚。
3、丰收的大棚:幼儿绘画作品。
4、我也来······孩子们参与收获,种植的照片。
主题墙
区角活动:
自然角:观察用塑料薄膜覆盖的和没有塑料薄膜覆盖的种子发芽情况,并做记录。
没有塑料布覆盖的发芽少。
塑料薄膜覆盖着的发芽早、多。
美工区:孩子们自由绘画在大棚里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设计的大棚。
语言区:提供一些各种各样的大棚图片、大棚里的植物图片等供孩子们更进一步了解大棚。
家长工作:
1、带孩子到大棚里体验生活,介绍大棚的原理。
2、给孩子介绍蔬菜的营养,培养孩子不挑食的好习惯。
活动安排:
活动一:大棚的发明(社会)
活动二:参观大棚(综合)
活动三:各种各样的大棚(科学)
活动四:神奇的大棚(社会)
活动五:我也来劳动(劳动)
活动六:蔬菜宝宝病了(科学)
活动七:摘菜(游戏)
活动八:样样饭菜我都吃(健康)
活动九:丰收的大棚(绘画)
活动十:我搭的大棚(操作)
活动一:大棚的发明(社会)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的讲述,了解为什么发明大棚?
2、知道遇事多动脑筋,尊重劳动人民。
活动准备:
王乐义照片、大棚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你们知道在寒冷的冬天里,我们吃的新鲜的蔬菜是从哪里来的吗?(幼儿自由回答,出示图片)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大棚,人们才能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的蔬菜。你们知道是谁发明的大棚吗?
二、以故事的形式介绍大棚的发明。
1、讲述故事。
在很早以前,人们不会使用大棚种蔬菜,冬天,人们只能吃大白菜和萝卜。后来,有一位名叫王乐义的人,他想:如果我们冬天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多好呀!于是,他就开始做试验。他利用塑料薄膜被太阳照射后能产生热能的原理,通过反复的试验,将塑料薄膜盖在棚架上,把菜地覆盖起来,阳光照射能使菜地变温暖,而且热量不容易散出去。于是,大棚就发明了。人们从此以后,冬天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了,小朋友们吃了新鲜的蔬菜越来越聪明。因为是王乐义发明的大棚,所以人们都尊称他为大棚蔬菜之父。他创造了事业的奇迹——发明了冬暖式大棚。后来,他还荣获全国优秀***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幼儿回答问题:
1)谁发明了大棚?
2)他为什么发明大棚?
3)你们喜欢他吗?为什么?
三、教师小结:
这位王乐义爷爷因为爱动脑筋,想办法,发明了大棚,让我们冬天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我们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问题也要动脑筋想办法,为人们做好事。
活动反思:
在回答问题这个环节,孩子们踊跃发言。通过对“为什么喜欢王乐义爷爷”的引导,可以从中体会到孩子们对王乐义爷爷的喜爱和敬佩之情。
活动二:参观大棚(综合)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大棚,让幼儿初步了解大棚的作用。
2、通过种植员的介绍,幼儿知道大棚是谁发明的,以及发明后有什么好处。
3、激发孩子热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准备:
蔬菜大棚一座、蔬菜种植员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好,每天我们吃的饭菜是谁做的呀?
2、妈妈在做饭时给我们都做些什么可口的菜呢?
3、那你们知道这些蔬菜是在哪种出来的吗?(引导幼儿说出大棚)
4、那你们见过大棚吗?想去参观蔬菜大棚吗?
二、带幼儿去参观蔬菜大棚:
1、再去参观蔬菜大棚前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以及参观蔬菜大棚时的行为教育。
2、带幼儿去参观蔬菜大棚。
孩子们有序的参观没有结果子的西红柿大棚。看到红的西红柿就想摘。
三、参观蔬菜大棚:
1、教师向幼儿介绍种植员。
2、进入蔬菜大棚,种植员向幼儿介绍大棚的发明者,以及大棚中种植的蔬菜名称、蔬菜怎样生长、怎样受粉、怎样管理和蔬菜大棚的种植给人们带来的好处。让幼儿通过参观蔬菜大棚,而激发幼儿的兴趣与科学探究的欲望。
孩子们认真的听为什么要给西红柿人工授粉。认真的看爷爷怎样给大棚盖草栅。
四、教师小结:
这次通过参观蔬菜大棚,让我们懂得了不少科学知识。蔬菜大棚的种植让我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蔬菜,所以我们要感谢蔬菜大棚的发明者王乐义,更要感谢蔬菜种植员,是他们让我们一年四季有新鲜的蔬菜吃,所以我们要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更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组织幼儿参观蔬菜大棚,幼儿不但增长了很多知识,还从中懂得种植蔬菜大棚的不易,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才会有所收获。并懂得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激发幼儿对科学知识的探究欲望。
活动三:各种各样的大棚(科学)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让幼儿认识更多不同材料搭建的'大棚。
2、进一步了解大棚的作用。
活动准备:
用不同材料搭建大棚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回忆。
教师:请小朋友们回忆一下,在我们参观大棚时,大棚是用什么搭建起来的?教师让幼儿自由发言,讲述大棚的搭建材料。
二、出示图片
1、教师逐一出示用各种材料搭建大棚的图片进行讲解。(砖和泥土搭建的、竹子搭建的、钢筋搭建的、塑料大棚、暖式大棚。)
塑料大棚砖砌的大棚
暖式大棚用钢筋搭建的大棚
用砖和泥土搭建的大棚用竹竿搭成的大棚
2、教师:这些大棚在搭建时用的材料不同,他们都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幼儿说出:保暖性、坚固性和方便性。
3、你想搭建什么样的大棚?(幼儿自由回答)
三、教师小结:
通过我们参观大棚和观看大棚图片,让我们了解到搭建大棚时用的材料不同,它的保暖性、坚固性和方便性也不同,它们各有自己的好处。希望小朋友们长大以后能够设计出更好的功能性强的大棚来。
活动反思:
在这次的活动中,让孩子们对大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让我认识到: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
活动四:神奇的大棚(社会)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知道大棚里不但能种植物,还能饲养小动物。
2、激发孩子们对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
活动准备:
大棚种植、养殖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在参观大棚时,看到里边种的都是什么?那大棚里除了种蔬菜,还能种什么?(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自由回答。)
二、出示图片,认识各种温室大棚,如:西瓜温室、桃子温室、葡萄温室、花卉温室等。
1、让幼儿观察图片,了解大棚里的植物。
2、大棚里除了种植,还能干什么?出示大棚养殖图片,让幼儿了解大棚的更多用途。
养小鸡的大棚养小鸭的大棚
三、谈话
“这些呀都是农民伯伯们为了让我们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有营养的食物想出来的好办法,你喜欢农民伯伯吗?”“为什么?”幼儿通过讨论,回答问题,激发他们对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
活动反思:
孩子们通过对活动的积极参与,在已有经验上又更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了大棚的功能,能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辛苦。
活动五:我也来劳动(劳动)
活动目标:
1、通过亲自动手,切身的感受,体验到劳动的辛苦,知道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2、在品尝西红柿时,幼儿能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事先联系好一个需要摘西红柿和需要除草的大棚
2、西红柿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看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提问:你们喜欢吃西红柿吗?这些西红柿是谁种出来的(农民),农民伯伯现在遇到困难了,需要小朋友们来帮忙,你们愿意吗?
二、亲自动手劳动
1、把幼儿带到事先联系好的大棚,告诉幼儿进大棚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今天的任务(摘菜、除草)。
2、幼儿分四组进行摘菜、拔草活动(两组摘菜,另外两组吧拔草。老师看情况互换劳动)。
孩子们在摘西红柿
孩子们在为大棚里的甜瓜地拔草
3、幼儿谈谈自己劳动后的感受。
三、幼儿品尝西红柿,体验劳动后的快乐。
1、爷爷为了表示我们对他的帮助,请我们吃西红柿,你们开心吗?
2、幼儿品尝,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爷爷在给孩子们分西红柿。西红柿真好吃。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过程,根据幼儿喜欢动手的特点而设计,新颖有趣,尤其是在户外进行,孩子们兴趣很高,积极性很快的调动起来了,通过自己亲自参加劳动,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也都表示要更加珍惜农民的劳动果实。在品尝西红柿这个环节,孩子们非常高兴,体会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六:蔬菜宝宝病了(科学)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大棚的一些管理方法,知道大棚随着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管理方法。
2、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及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受冻和受热后的蔬菜图片
2、大棚管理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受冻后的西红柿图片提问:西红柿为什么变成这样子了?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告诉幼儿这些西红柿是因为天气寒冷,而且菜农没有及时对大棚进行保暖措施而造成的。
从这里我们小朋友可以看出什么?(蔬菜太冷了就会生病)受冻后的蔬菜
2、出示受热后的蔬菜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看这些蔬菜和我们见过的蔬菜有什么不同?(叶子枯黄了)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幼儿讨论猜想,教师总结:因为天气很热,而大棚里没有及时的通风而造成的。受热后的蔬菜
二、和幼儿一起探讨大棚的管理方法。
1、怎样才能让大棚里的蔬菜长得又快又健康呢?(幼儿讨论)
2、出示大棚管理的图片
我们看这些人在做什么呢?(盖草栅,卷草栅),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三、师结大棚的管理方法
在寒冷的冬季,为了让蔬菜能更好的生长,可以在棚里生起了火,并且在大棚上多加了一层草苫子或塑料薄膜。如果遇到下雪天气要及时清扫积雪,加固棚架,以防积雪把温棚压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只要温室大棚上边积雪比较多,就要及时清扫。因为如果长时间积雪这个大棚草苫不能揭起来,造成大棚里边低温,缺光。
活动反思:
在幼儿观察图片时,说出了好多原因,不能说出太冷或太热蔬菜会生病,于是,我就告诉幼儿,除了你们说的这些原因,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太冷(太热)了,把蔬菜冻成了这个样子(热坏了)。孩子们的经验丰富了,在讨论管理办法时,孩子们都积极踊跃的发言,活动进入了高潮。
活动七:摘菜(游戏)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提高孩子们的身体协调能力。
2、培养孩子们的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布置场地、豆角、黄瓜、番茄、茄子等蔬菜图片,小篮子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蔬菜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这是什么”?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蔬菜的名称。“现在大棚里的蔬菜熟了,我们一起去摘蔬菜好吗”?
二、热身运动
边说儿歌边做运动(儿歌内容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而定)。
三、介绍游戏玩儿法及规则
全班幼儿平均分成两组,第一组幼儿当摘菜的人,排成一横排;第二组幼儿当大灰狼与第一组幼儿对应,蹲在前方6----8米左右。第一组幼儿听到口令后向与自己对应的狼走去,一边走一边捡起地上的蔬菜放在篮子里,一边有节奏地说:摘--摘--摘豆角,摘到黑--怕狼咬,找个墩儿--坐下吧(坐在第二组与自己对应的大灰狼后背上)。狼:你怎么不走呀?人:怕黑!狼:爬起来就追。人听到这句话时,马上站起来顺原路往回跑,注意不能把菜丢了。被狼抓住的人与狼互换角色,没有被抓住的继续摘菜,游戏反复进行。(说儿歌时每次都换一下蔬菜的名字,以增加幼儿游戏的兴趣。往回跑时,一定要按原路跑回,以免碰到其他小朋友。)
四、幼儿游戏,老师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五、结束
师:小朋友今天玩的开心么?大家表现的都很好,都能遵守游戏的规则。小朋友也都累了吧?现在和老师一起踢踢腿,抖抖手。
活动反思:
体育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快乐而自主的活动,能给幼儿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本次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内自由游戏,充分发挥了幼儿做为活动主体的理念。
活动八:样样饭菜我都吃(健康)
活动目标:
1、知道蔬菜和粮食来之不易,不挑食。
2、培养孩子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各种蔬菜
活动过程:
一、出示蔬菜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蔬菜宝宝,你们想和它们做朋友吗?
2、介绍蔬菜的名称。
二、蔬菜从哪里来的?
师:蔬菜的品种很多很多,那小朋友们吃过哪些蔬菜呢?你吃的蔬菜是从哪里来的呢?
劳动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呀?我们在吃饭时应该怎么办呀?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蔬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多吃蔬菜有助于身体健康,能使我们长得更高更快更聪明。农民伯伯在种菜时很累,因此,平时我们不能挑食,样样饭菜都要吃,这样身体才能长得棒棒的,农民伯伯知道了会非常开心的。
三、品尝交流:蔬菜沙拉
教师出示用番茄、黄瓜、胡萝卜做的沙拉,请幼儿品尝,交流“蔬菜沙拉”的制作方法。
延伸活动:
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做蔬菜沙拉,知道每种蔬菜都有不同的吃法。
活动反思:
通过该活动,幼儿认识了常见蔬菜的种类,知道不同蔬菜的不同名称、不同的外形特点及吃法。懂得了蔬菜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而且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在谈话过程中,孩子们知道要珍惜劳动成果,不挑食。
活动九:丰收的大棚(绘画)
活动目标:
1、能把自己参观蔬菜大棚时看到的、想到的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锻炼幼儿合理布局和均匀涂色的能力。
活动准备:
画纸每人一张、彩笔每人一盒、录音机、轻音乐磁带一盒、蔬菜大棚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蔬菜大棚图片,引出课题。
1、教师:小朋友们好,这是一张蔬菜大棚图片,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参观蔬菜大棚时里面都种了些什么蔬菜?(让幼儿互相交流)。
2、教师:大棚里种出了这么多东西,真是太好了。那你们还想在大棚里种些什么呢?(让幼儿说一说)。
3、教师:你们想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东西都留下来做个纪念吗?那就用我们能干的小手把它们画下来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吧!
二、幼儿跟轻音乐绘画
1、教师指导幼儿在绘画是合理的布置画面均匀的涂色。
2、发挥幼儿的想象,对画面进行装饰。
三、丰收乐
组织幼儿相互欣赏作品。教师评析,共同感受丰收的快乐。
我们大棚的西红柿丰收了。西红柿蔫了,该浇水了。
我家的三个大棚都丰收了。刮风了,我赶紧去看看我家的大棚。
活动反思:
在绘画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自己参观大棚的经验,绘画出不同形态的大棚,若寒小朋友还加上了自己的想象,把大棚里种上了花卉,她说这样我们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美丽的花了。总之,在这节绘画活动中,充分的调动了孩子们积极性和创作的欲望。引导孩子通过周边环境和生活中的美好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从而激发了孩子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活动十:我搭的大棚(操作)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大棚的了解,让幼儿亲手搭建大棚,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在操作的过程中,幼儿能够感受到合作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整理好的土地、弯好的竹枝、塑料薄膜、各种种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我们知道大棚养殖技术的普及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能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天吃上新鲜的蔬菜,新鲜的水果,今天我们小朋友就来亲自做一次菜农,动手搭建一座大棚吧。
二、操作活动
1、向幼儿介绍搭建大棚的材料。及搭建大棚时的注意事项(几个幼儿合作搭建大棚)。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能力较差的幼儿。
孩子们的大棚就要搭成了
三、展示自己搭建的大棚
幼儿介绍自己搭建的大棚,里边种的是什么等。
活动延伸:
搜集不同大棚的图片,带到幼儿园,布置墙面。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己亲手搭建大棚,明白了搭建大棚的不易,同时亲自动手操作发展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并且在搭建的过程中孩子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共同合作,搭建出了各种独具特色的大棚,活动进行的很顺利,孩子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以及合作的重要性。
主题反思:
新《纲要》中明确提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通过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确要“因地制宜”。于是,我们根据我园周边环境的特点,充分利用本村的丰富资源,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大棚”为切入点,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充分了解“大棚”的同时,了解新农村,了解劳动人民,并主动去关注、探究身边的科学,激发他们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的情感等。
利用本地资源,开展主题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幼儿自主学习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而且是一种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活动提供条件。为主题探究活动提供适宜的材料,让孩子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寻找答案。从而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思维能力。在主题活动中,我们始终从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出发,采用各种方式方法(访问、参观、收集、谈话、实践、动手操作),引导幼儿多渠道感受、体验,不断地丰富他们的经验,使得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师生之间的对话。在孩子们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并从中初步了解大棚和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大棚的作用。在这样的基础上,再组织相关的认识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大棚,谈一谈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大棚,试一试怎样搭建大棚等。就这样,我们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幼儿充分感受、体验,不断积累经验,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
教育案例:
西红柿长在哪儿
儿童是主动学习者,在教育活动中,他们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儿童的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新《纲要》告诉我们,孩子们的学习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
下午起床了,孩子们洗漱完毕以后,开始吃自己从家里带来的零食,小华带来的是西红柿,他坐在那里,津津有味的吃着。东东吃完了自己的零食,看见了小华,就走了过去,并问:“小华,你的西红柿一定很好吃吧?”小华说:“嗯,酸酸的、甜甜的。”小华没有让东东吃,东东又说:“我回家也让我妈妈给我买。”小华说:“我的西红柿不是买来的,是从大棚里摘来的。”在这时候,又有几个小朋友围了上来。东东问:“西红柿长在哪里呀?”只听世家小朋友抢着说:“长在树上呗。”我一听,总觉得好笑,又觉得有点惭愧,生在农村,竟然不知道西红柿长在哪里,于是,我就参与到了他们的谈话活动中,问:“谁还见过西红柿长在哪里呀?”阿城说:“我见过,长在西红柿秧上。”世家说:“你在哪里见过呀?”阿城说:“在我们家的大棚里,里边种的都是西红柿。”世家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小华说:“我们家的大棚里种的也是西红柿,挨着阿城他们家的大棚呢。”我问:“别的小朋友家有大棚吗?”好几个在场的小朋友都说:“没有,我们只吃过西红柿,没见过长在哪里。”我说:“那你们想不想去看看?”这时候,孩子们一下子精神了许多,都嚷嚷着要去。小华和阿城不约而同的说:“我带你们去我家大棚看看。”我说:“你家的大棚太远了。”世家说:“老师我们幼儿园西边就有大棚。”“可是我们没有和菜农联系好呢,怎么办呀?”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老师,你去给他们商量一下,让我们去看看吧!”我稍微沉思了一会儿,说:“我今天给菜农商量好,明天我们再去行吗?”孩子们听了,高兴地跳了起来。
通过充分的准备工作,第二天,我们真的出发了,在参观活动中,幼儿兴趣一直很高,他们自发的提出了很多新问题,学到了很多关于西红柿、大棚的知识。
在孩子们谈话活动过程中,我适时参与到了其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挖掘有价值的东西,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以朋友、玩伴的身份参与到互动中,与幼儿有效的互动,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幼儿的兴趣点与关注点是教育的有效起点。在孩子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上生成的教育是孩子真正的学习动机。幼儿会调动所有的积极性和智慧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与外部环境产生最大的互动。教师要顺应幼儿的活动,为幼儿提供相关的资料、时间、场地等,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探索,并为幼儿挖掘其他资源提供相应的指导。在幼儿生活中需要的、感兴趣的东西很多,随时随地可能发生。作为教师怎样去观察、怎样捕捉有益于幼儿发展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东西是最重要的。要善于捕捉孩子的兴趣点,找准时机不断贯穿下去,力求让孩子在现有的社会资源中获得更多相关经验。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秀教案11
一、主题目说明:
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每个生命都是值得尊重和珍惜的。尊重和珍惜世界上所有的生命,哪怕是一只蚂蚁、一只小鸟,也就是尊重和珍惜我们自己。
幼儿特别喜欢动物。向5~6岁幼儿介绍不同种类动物的生长史和生活形态,既可以扩大幼儿的视野,帮助幼儿了解动物的多样性,认识到人类和其他动物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初步理解人与动物的相互依存关系;还可以培养他们对动物的热爱之情,从小养成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等环保意识。这正是我们编制"动物,我们的朋友"主题的用意所在。
二、主题目标:
1、在日常生活中,知道常见动物的多样性,了解简单的人与动物的依存关系。
2、在饲养小动物的过程中,建立爱护动物的意识。
3、喜欢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乐意接纳同伴不同的观点。
4、乐于同伴一起进行探究、操作、实验,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三、环境创设:
1、活动区环境:
(1)纸板拼画
玩法:先在白纸上画出简单的图形,然后用碎纸板片按照这个图形粘贴好,在粘贴好的图形中用颜料刷己喜欢的颜色
(2)钟表店
玩法:现在白纸上设计己想要设计的钟表。根据所的材料来制作自己设计的钟表。然后在进行更精致的`装饰。
(3)快乐书吧
玩法:请幼儿在区角内安静的看书,
(4)动物回家
玩法:在小动物的背面写上计算题,房子上写上答案,根据计算题的答案将小动物送回自己的正确的家。如小兔的背面是5+3(=8)就把小兔送入标有8的房子里。
(5)陶吧
让幼儿在陶吧这个区角里制作一些造型,同时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自己创作
2、墙饰
(1)海底世界:将幼儿画画的海底世界的画贴到主题墙上,让幼儿感受海底世界的美妙。
(2)、瓢虫:让幼儿目测徒手撕瓢虫,将瓢虫黏贴到画纸上,并画上瓢虫的花纹、眼睛。最后贴到主题上展示。
(3)动物的分类:将幼儿各种小动物的图片按类布置到主题墙上,如:鸟类、昆虫类等。
(4)宠物大聚会:将幼儿绘画的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美术作品布置在主题墙上。
3、资料收集:收集各种动物图片
四、家园共育:
培养他们对动物的热爱之情,从小养成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等环保意识。
五、亲子活动:制作动物画册
请家长与孩子在平时生活中一起留意收集动物的画报、图片等,准备一本小册子,并把图片等按类分好贴上去,制作成动物画册。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秀教案12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了解葫芦丝的音色特点和乐曲情绪,能跟着录音哼唱部分旋律.
2.学习简单的傣族舞蹈动作,能跟着《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跳一跳.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但是针对农村的孩子,欣赏,仍是一大难题。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问题情境和基本舞蹈动作来带动学生,希望能够达到欣赏的效果。 教学重点:欣赏葫芦丝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教学难点: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绪,学习简单的傣族舞蹈动作,能随音乐跳一跳。 教学过程 :
一、走进云南
1.云南印象(课件播放云南的相关民俗风情) 2.生吹葫芦丝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3.葫芦丝的构造 4.葫芦丝的传说
葫芦丝(又称葫芦萧)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主要流传于云南省傣族地区. 它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呢:传说在很久以前,一次山洪爆发,一位傣家小伙子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了自己的心上人。他忠贞不渝的精神感动了佛祖,佛祖把竹管插入金葫芦,送给勇敢的小伙子。小伙子捧起金葫芦,吹出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愿这对年轻人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就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葫芦丝的构造很特别,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既天然葫芦.竹管和铜质簧片.葫芦丝发音优美柔和,圆润婉转,略带鼻音,善于表现温柔细腻的情感,发出的声音犹如抖动丝绸般飘逸轻柔.被誉为”天籁之声”. 二,欣赏乐曲
1,完整欣赏
(1)现在请你闭上眼睛静静聆听,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用葫芦丝演绎这首乐曲,是旋律之美得到更突出的彰显,民族特色也越发浓郁,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让人不由得联想起那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别具一格的傣家楼阁撒落在竹林中,依山傍水,在融融的月光下,竹林中隐隐飘出的阵阵葫芦丝声,悠悠抑扬,清清淡雅.
(2)作曲家施光南简介
2,分段欣赏
乐曲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情绪有何不同?你能哼唱它的主旋律吗?
(1)听音乐一,划旋律线
(2)哼唱主旋律
(3)听音乐二,对比音乐一,感受变化
(4)欣赏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课件播放合唱版与独唱版) 欣赏中,可以跟着哼唱自己喜欢的旋律。
三.参与表现
(1) 出示傣族舞基本动作图片
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歌舞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傣族舞舞姿优美。婀娜多姿,不仅能展现少女的美妙身段,还能体现男子汉的气魄和内在的温柔。傣族舞蹈优美恬静,感情内在含蓄,手的动作丰富,舞姿富于雕塑性,四肢及躯干各关节都弯曲,形成特有的"三道弯"造型。
(2)云南音乐之旅音乐会
① 学跳傣族舞。
② 舞蹈表现。
四、课堂小结
云南的歌美、乐美、舞美,多少年来,在这片土地上,云南的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很多宝贵的财富,让我们不断努力探索,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将它们发扬光大。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秀教案13
主题说明:
心理学研究表明,5-6岁的儿童已经形成初步的自我意识。帮助幼儿拥有良好的自我意识,促进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度,是幼儿园教育重要的责任。
主题目标
1.引导幼儿在心存感激之情的同时,学着去关心、爱护、帮助周围的人,形成亲近社会、感恩他人的态度。
2.学习尊重他人,在与他人相处、沟通和合作中,产生并体验快乐,初步形成社会责任感。
3.让幼儿明白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在亲人的呵护和众人的关心、爱护下成长的。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环境创设
1.活动区环境:
(1)我的'成长记录
材料:幼儿用书A《我的成长记录》,各种测量工具,剪刀,胶棒,幼儿照片。
玩法:请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成长手册。
(2)爱心小贴士
材料:粉红色纸,剪刀,铅笔,半心形卡片。
玩法:教师指导幼儿将粉红的纸对折,再将半心卡片放上,用铅笔画出轮廓,再减去多余的部分,展开就是心了。
(3)送弟弟妹妹的礼物: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运用剪、画、自制小玩具,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
材料:各种废旧材料
玩法: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运用剪、画、自制小玩具,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
(4)认识年历、月历、日历
材料:各种形式的年历、月历、日历,幼儿数学用书《今天谁生日》。
玩法:
(1)请幼儿在月历的空白处填写相应的数字,并说说这一天是星期几。
(2)请幼儿完成幼儿数学用书《今天谁生日》。
(5)食品保质期
材料:幼儿数学用书《食品检验员》
玩法:
(1)引导幼儿看懂图意,运用加减运算,判断食品是否过保质期。
(2)重点指导幼儿对年、月的换算。
2.墙饰
(1)墙面布置"心心相印",幼儿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感激之情。
(2)"我和我的老师"幼儿为老师画张像,了解自己的老师。
(3)幼儿作品自制"美丽的七色花",激发幼儿同情弱者、关心他人的情感。
(4)"我长大了"收集一些自己近期的照片,并说说自己长大后的理想。
(5)"我是小帮手"收集幼儿在家里帮助爸妈做事的照片,体验爸妈的辛苦。
3.资料收集
爸爸妈妈收集幼儿在家做事的照片,老师收集幼儿的作品。
家园共育:
家长给幼儿讲讲孩子小时候的事情,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资料。
亲子活动:今天我来做爸爸
材料:仿编儿歌《今天我来做爸爸》
方法:
1、请家长幼儿一起参与改编儿歌的活动,并请家长将改编的内容记录在纸上。
2、教师可以利用吃饭前后等空余时间,请幼儿相互介绍各自家庭仿编的儿歌。
谢谢爸爸妈妈配合我们的活动,希望继续支持我们的下个活动。
活动反思:
首先这节课我是先从欣赏孩子自己的照片入手,激发了孩子们很大的学习兴趣,他们都很好奇,对同班小朋友观察的时候相当仔细。正因为是他们都熟悉的小伙伴,所以他们说起变化来,说的也非常全面。有了好的兴趣就是一节课好的开端,接下来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较认真,专注,表现欲也很强。整个过程都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发挥着自己的特长,本领。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在选孩子照片时,有个别张收集的是孩子的艺术照,跟实际小朋友,相差很大,以至于小朋友都猜不出是谁。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秀教案14
活动目的:
通过剪贴对水中、陆地、天上的动物进行分类,大胆表述自己分类的理由。
材料准备:
两个交集图,与交集相配套的动物卡片,剪刀、糨糊人手一份、小篮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动物住的地方都一样吗?请你举个例子(如:鱼喜欢住在水中;小狗喜欢住在陆地上;鸟喜欢在天上飞……)
二、送动物回家
1、观察第一组动物,将动物剪下,分别将它们粘贴到该进入的圈内,并大胆说明理由。
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猪、狗、鸡
水里生活的动物:虾、鱼、
陆上水里都能生活的动物:龟、鸭、鹅
2、观察第二组动物,将动物剪下,分别将它们粘贴到该进入的圈内,并说明理由。
会飞的动物:蜜蜂
会走的动物:兔、狗、羊、牛、猴、
又会飞又能走的动物:大雁、麻雀、丹顶鹤、鸽子
三、讨论检查
幼儿间互相检查动物居住的地方是否正确,自由谈论进入交集处动物的理由。
四、延伸活动:添上其他的`动物,试着分一分,画一画、说一说。
活动反思:
活动前,我为幼儿准备了充分的操作材料。首先,第一个环节我让小朋友帮每栋楼贴上门牌号码。幼儿对楼层与楼层之间的房间号码不懂得其真正的含义。而我也正忽略了这个问题。导致幼儿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出现很大的困惑。
第二个环节帮小动物分类并送小动物回家,我在房子上贴上了各类小动物的图片。这个是我有欠考虑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限定了想幼儿的思考能力。
本次活动对幼儿来说总体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参与性也比较高。但是不足的是平时幼儿接触这样的操作机会比较少,在实际操作起来遇到了较多的困难。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秀教案15
活动背景:
农历2月18日是花神庙会,这几天张析雄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时谈到了去庙会玩的事,小朋友都围过来听。有的还七嘴八舌的说什么叫庙会?庙会里有什么?有没有好吃的东西?有没有幼儿园的大型玩具?你们家是谁带你去逛庙会的,小朋友在角色游戏时就和教师提出:“老师,我们来玩逛庙会的游戏吧!我觉得庙会这个话题对孩子还是有吸引力的,由此我们邀请家长带着孩子一同去逛庙会也生成了系列活动。
活动目标:
1.庙会是我们的一种传统习俗也是我们家乡的一种节日。
2.体验和教师、朋友、家人一同逛庙会的乐趣。
3.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向幼儿介绍什么是庙会。
2.提出参观前的注意事项。
3.与家长联系集合时间,出发地点。
活动过程:
1.参观前对幼儿进行启发性的谈话,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同时向幼儿交待参观时的注意事项。
师:今天老师要和你们的爸爸、妈妈带你们去逛庙会!你们想一想,庙会会在什么地方开,庙会里都有一些什么?
幼:庙会在公园里召开。
幼:庙会在五台山体育馆开。
幼:庙会在南湖广场召开,哪里经常搞活动。
师:那、你们想一想庙会是什么样子的?都有一些什么?
幼:有人唱歌、有人跳舞。
幼:庙会还有许多的东西卖。
幼:你们来看呀这里有猪、牛、羊买。
生成:原来小朋友对家禽类的动物也比较感兴趣,教师随机组织了幼儿进行了讨论。
1.猪、牛、羊它们有一个大的名字叫什么?
2.猪、牛、羊庙会怎么有的卖?人们为什么要卖它们?
3.教师、家长,幼儿一起随机讨论。
4.继续逛庙会。
生成:走在路上孙意小朋友发现了许多的镰刀、锄头、钉耙、铁铲,小朋友都围了过来,杨一凡妈妈说:“这是农具,是农民伯伯种田的,小朋友们
又纷纷谈论起来,因此我们生成——农具。
1.请家长介绍农具。
2.示范操作使用农具。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
幼:镰刀、锄头、钉耙、铁铲。
师:你们知道怎样使用,请你们试一试。
家:示范操作使用农具。
生成:当孙意的爸爸拿着各种农具进行示范操作时,许多小朋友对农具都产生了兴趣,家长给幼儿都卖了一件农具,幼儿拿着这些农具兴高采烈地到田野里进行操作,于是我们生成了《美丽的田野》的亲子活动。
教师反思:
在这个活动进行之中,将教育有机地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当中,在逛庙会时教师的问题巧妙地引出幼儿家长们积极讨论话题,让幼儿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参考交流,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且了解到了许多我们教育教学中学不到的知识,通过这次逛庙会的活动调动了师生互动,家长与教师互动,家长与幼儿互动,生生互动,颇具教育价值。
小百科: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中国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一般在农历新年、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等节日举行。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03-30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03-30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优秀教案03-21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秀教案(精选23篇)02-14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秀教案15篇09-18
大班优秀主题说课教案10-05
大班优秀主题教案《秋游》(精选8篇)09-13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06-27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我的心情》11-11